David Chiou:

請問336-338經的標點:

A.「有六捨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謂眼見色捨,於彼色處行。」

or

B.「有六捨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謂眼見色,捨於彼色處行。」

哪個才合理?

個人的看法如下,還請高手切磋指教:

這幾經講的喜、憂、捨,喜是基於貪,憂是基於瞋,捨是基於癡,因此這邊的「捨」還是在造業,也就是「不苦不樂受」但還是造業,就像混日子、沒感覺的人還是在造業。第339經的「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才是不造業。

若照B,感覺上是說捨於造業了?那較不合理。因此我覺得A較合理,白話是:眼睛見到了色時不苦不樂,還是在那色境上造業。

不過為免個人所見不周,因此上來請教一下大家的看法。謝謝!

Ps. 印老及莊居士的斷句都是 B ,單看國文的話 B 比較通順,法雨版CBETA標點則為 A。

經文連結: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3.html#三三六


Anderson Chang:

若把「行」換成造作,會覺得A比較好懂。但B也不是講不通。

造作的地方→於彼(色處)行
造作的內容→眼見色(而)捨

B的話,[捨]於彼色處行,讀起來像好像[捨]成為在六境造作的主體。

也同意這裡的捨非相應於解脫的捨,339六常行才是正念正智。

有對應的南傳經號嗎?想查捨&近伺察的巴利字義,thx:-)


David Chiou:

南傳對應經典是長部第33經。


Anderson Chang:

剛剛查[近伺察],發現南傳對應這三經的部分,有可能是在講禪觀時的運用。

近伺察: vicāra<vi 擴大+ cāra<car 移動;sustained application 繼續專注目標) ... 是1 伺(cāro 偵查)、2 伺察(vicāro)、3 隨伺(anucāro 緊跟著伺察)、4 近伺(upacāro 靠近 ...

在目標上持續的觀察。

那這樣就會有不同的解讀了,但都可以通。

雜阿含經可指一般狀況下,有這幾種心理造作;

長部則可看做禪觀時的技巧,於六處生起喜憂捨三受時,隨順詳加觀察。只是這邊「捨」的精確定義仍需商榷,它是用upekkha,這個字使用的範圍很廣,捨受,四梵住,七覺分,到四禪捨念清淨都是用這個字。


喬瑟夫:

336經經文比較好懂:有六喜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謂眼見色喜,於彼色處行。.....如果看到一百萬現鈔而且是你的;心情(kimoge)是高興的(喜),然後會想在一百萬現鈔如何如何.....(我贊成a)

於b.....如果看到一百萬現鈔而且是你的,才喜歡在想在一百萬現鈔如何如何.....


Heawen Chou:

我也覺得用 B 會比較單純, 至少三經的體例一致, 不管是不是相應於解脫的捨, 都可以套用.

David 想的部份比較深, 我想就算換成 A , 一般大概也不會想到 David 提的部份. :-)


Anderson Chang: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六捨近行者,云何為六? 答:『一、 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捨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捨處香近行,四、 舌嘗味已順捨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捨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T26, no. 1536, p. 430, a21-25)


David Chiou:

的確這個翻譯就完全合理了,義理上同A,而不會有A的不通順的問題。


喬瑟夫:

這幾篇336-338經,剛好前一篇是335經,這篇太有名了


David Chiou:

是啊!335經是「第一義空經」,也是一篇層次特別高的經文:「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這經也強調了無受者、無作者的概念,比起一般四禪的捨念清淨的層次又高了許多,可說是般若的層次。因此第336-338經接下來提到捨還不究竟,也就很合理了。


David Chiou:

感謝大家熱心的討論。我想,由於《雜阿含經》這邊翻譯時文字已較拗口了,照大家的討論看下來,A、B 都不完美,不過過程有時比結果還重要,在拗口的文字下背後的意義如何可能更重要,因此在回覆內作了些補充,只是平衡報導,不是找茶啊 ;-)

目前看來《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的翻譯最順又較不容易被誤解:「六捨近行者,云何為六? 答:『一、 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捨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捨處香近行,四、 舌嘗味已順捨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捨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

 
agama/研討_雜阿含經_第336至338經的標點.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9430074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