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比較不容易對應的幾項:

『攝阿毘達摩概要精解』:
- 於四取當中,第一種可以是對欲樂強烈的渴愛,但諸註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廣泛地包括對一切世間之物的渴愛。 - 邪見取是執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屬於邪惡之見,例如無作見、斷見等,或是執取任何有關「世界是永恆的還是不永恆的」等的憶測之見。 - 戒禁取是認為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種種戒禁能夠導向解脫。 - 我論取即是執著「身見」(sakkayaditthi),即認為五蘊的任何一個是「我」或「我所有」。

能夠「勝解」這六處,也就是對佛法完全不疑,因此將「勝解」也連到「疑」。

邪見(見取)和疑通常在經中是分開列,不過也找不到更好的對應了,因此將 “見取” 指向 “疑”。

“我語取” 則指向 “身見”。

另外,根據「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4)我語取(梵atma-vadopa^da^na,巴atta-va^-du-pa^da^na)︰乃以我、我所為實在的執著,亦即緣內身而起的煩惱,故《佛性論》卷三云(大正31‧802c)︰「我語取,我語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為我語,貪著內法名我語取。」小乘中,毗婆沙師以為,此以色、無色界三十八事為自性,即十貪、十慢、十無明、八疑。經部師謂,此取為緣三界之我語所取之貪,但經部或依身,或依見、慢,或依世言說解釋我語取之義。《成實論》之說與經部第三說大致相同。即以說無我故,但取我之語而名我語取。唯識大乘之《瑜伽師地論》卷十說,此即於薩迦耶見的所有欲貪。《雜集論》則說見取、戒禁取所依止的薩迦耶見即為我語取。

我語取跟身見、慢,都有關係。

至於「遠離」和「掉舉」的關係:
《瑜伽師地論》卷十一: 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

「遠離」能解決「掉舉」的這些尋思,因此「遠離」指向「掉舉」。

 
agama/研討_解脫六處和阿羅漢資格的對應.txt · 上一次變更: 2012/11/27 22:2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840393066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