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vid Chiou
Date: 2013/7/30

龍樹定義四念處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然而《阿含經》的四念處定義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很多讀過《阿含經》的人因此批評龍樹的四念處定義有跳過過程,直接下定論之嫌。我讀到這樣子的批評時,一方面也認同就實修而言,通常四念處觀什麼是什麼,例如禪定有樂受,佛陀教我們直接觀樂受(在如此觀能增益善法、減少不善法的前提下),不加以人為的判斷。除了對治的狀況外,通常不是直接把樂受給觀成苦受。另一方面,就《阿含經》的整體義理來看,也覺得似乎不能說龍樹的定義是錯的,畢竟不違三法印。

今天看到《雜阿含經》卷十七「受相應」(講說三受的相關經文)第467經、473經,看來佛陀也常說「諸受是苦」這些,只是實修上要觀什麼是什麼,而佛陀也強調「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諦觀和「諸受是苦」並不違背:

《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67經:「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CBETA, T02, no. 99, p. 119, a27-b2)

《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73經:「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CBETA, T02, no. 99, p. 121, a3-11)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也有同篇經文: 相應部36相應2經/樂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三受。哪三個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比丘們!這些是三受。   凡樂或苦,連同不苦不樂,自身內的與外部的,凡有任何受,知道:『這是苦的、虛妄法、敗壞的。』後,經一再接觸,看見其衰滅,這樣,在那裡離染。」

看來主要還是聽的人自己要避免誤會,實修時自己有什麼程度觀什麼。

一些禪師提醒我們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而不要自己先下定論,這倒讓我想到曾讀過的一經文:《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3〈6 佐助品〉:「不壞色故,觀色無常」(CBETA, T08, no. 227, p. 546, c7-8) 觀色無常並不能把東西給搞壞而說無常,而是現前證知其本質就是無常的,是體證的境界,不能自己直接跳結論口頭禪就說證道了 :-)

四念處的修習有各個層次,例如《雜阿含經》卷19第536經就提到超越「厭離」最後是「厭離不厭離俱捨」:「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39, b28-c5)

這主題近年來在各宗派間好像常引起諍論,只是看到佛陀剛好講到相關的《雜阿含經》經文,分享一下,歡迎同學依經律提出討論。

 
agama/研討_觀受如受與觀受是苦.txt · 上一次變更: 2016/10/09 11:0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686303138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