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SN 47.35:「如何有正知呢?比丘們!這裡,比丘知道受的生起、知道受的持續、知道受的滅沒;知道尋的生起、知道尋的持續、知道尋的滅沒;知道想的生起、知道想的持續、知道想的滅沒。」 以上「受」是受陰,「想」是想陰,「尋」屬於行陰。 正知所知道的,行陰中,本經特別以「尋」為例。 請問「正知」的範圍除了「尋」以外,也包含「伺」、「作意」等等?為何是寫「尋」而不是「行陰」呢? Satipatthana Shi:
依據經論修定有四種功德: 其中「分別慧」是修觀的智慧分別,如何能成就修觀的分別慧?必須要掌握「受、想、尋」這三個要素的作用來成就「分別慧」如下:
增支部4集41經/定的修習經(莊春江譯)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8:「有四修定。何等為四?謂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復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智見。復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勝分別慧。復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諸漏永盡。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謂有苾芻,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離生喜樂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智見?謂有苾芻,於光明想善攝受、善思惟、善修習、善通達,若晝若夜無有差別、若前若後無有差別、若下若上無有差別,開心離蓋,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無量定,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智見。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勝分別慧?謂有苾芻,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滅盡沒,於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尋,於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勝分別慧。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諸漏永盡?謂有苾芻,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受想行識集、此是受想行識滅,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6:「何謂四修定?如世尊說四修定。何等四?[8]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現世樂行、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知見、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慧分別、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漏盡。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現世樂行?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滅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如是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現世樂行。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知見?如比丘善取明想、善持晝想。比丘如晝修明想,夜亦如是;如夜修明想,晝亦如是。以心開悟,不覆蓋心,心修有明,此定親近多修學得知見。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慧分別?如比丘,知受生、知受住、知受滅,知想生、知想住、知想滅,知覺生、知覺住、知覺滅,此定親近多修學得慧分別。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漏盡?如比丘,知五受陰生滅,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受、想、行、識,知識集、知識滅,此定親近多修學得漏盡。如《波羅延經》所[1]問,斷一切欲想、滅憂惱,捨睡眠、遮掉悔、捨念淨、先滅覺知,覺解脫、斷無明。是名四修定。」(CBETA 2020.Q1, T28, no. 1548, pp. 635c20-636a14) 《中阿含98經》:「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CBETA 2020.Q1, T01, no. 26, p. 582b24-27)
《雜阿含經》卷11:「彼善男子難陀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14]心住,不令散亂,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成就。」(CBETA 2020.Q1, T02, no. 99, p. 73b20-28) 《中阿含191經》卷49:「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CBETA 2019.Q4, T01, no. 26, p. 738c25-27)
一直很強調「尋」的思惟作用,因為日常生活裡的正知,乃至於修觀時正知的分別慧,都需要「尋」的思惟觀察來成就。關於「尋伺」可參考明法比丘的文章: 日常生活中或打坐時,正知當下的 subject (受、想、尋) 如何以前剎那的色、受、想、行、識為 object,多用心觀察 subject、object 的生滅虛妄性,可能會勝讀萬卷書。
「正知」確實與「伺」、「作意」都有關聯,「尋」與「伺」經中常一起說明,而「如理思惟」是「作意心所」,經中說到順逆觀緣起是「如理思惟」(= 如理作意)。 David Chiou: 行陰有各種心所(尋、伺、作意等等),之所以正知要特別練習知道「尋」而不是知道其他的行陰,是因為尋是最明顯的、日常生活最常見的,所以以尋來舉例嗎? 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Satipatthana Shi: Yes, 如你所說「行陰有各種心所(尋、伺、作意等等),之所以正知要特別練習知道「尋」而不是知道其他的行陰,是因為尋是最明顯的、日常生活最常見的,所以以尋來舉例」。 如 MĀ 115 / MN 18 所說: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而有觸,緣觸而有受,凡所受則所想,凡所想則所尋,凡所尋則戲論,由戲論分別生起過去、未來、現在法的愛、樂、著、住,生起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種種惡不善法。 Bhikkhu Bodhi 英譯: “What one feels, that one perceives. What one perceives, that one thinks about (尋). What one thinks about, that one mentally proliferates (戲論).” 戲論的源頭是「受、想、尋」,日常生活裡很明顯可以觀察到的,由戲論分別生起我、我所、我慢的計執,由此味著轉起生死雜染因緣。 正知「受、想、尋」的生滅虛妄性,觀無常而厭離,由厭離而離欲,生起解脫出離的清淨因緣。 如是轉染還淨,成就正知分別慧,生起諦現觀的關鍵要素,就是「受、想、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