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vid Chiou

「無我」的嚴謹定義是「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嗎?

很多同學會想:「我在沒讀佛經之前就認為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呀!」甚至在現代除了特定宗教信徒,很少人會認為有「恆常不變的真我」,那難道大家都符合佛法說的「無我」甚至悟道了嗎?

上週讀經班討論到這個議題。現代在為初學者解釋「無我」時,一種說法是「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這是學術上的一種解釋,因為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我」,即有靈魂之類,具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而佛陀是反對婆羅門教的這類概念,因此學術上解釋「無我」為「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

這個解釋是合理且易懂的,作為對初學者的教學很適合。但要了解這是一種「解釋」,而不是嚴謹的經典「原文」。經典原文,不論南北傳的三藏,畢竟都是講「無我」、「非我」,白話直譯是「沒有我」,而不僅限於「無真我」、「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

在佛教來看,不須要等到永恆才知道「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就不同了,上一秒和下一秒的我就不同了,甚至當下就是「無我」才對。

當下就「無我」,才是佛教說的聖者現證、現觀無我的本意。

佛教的「無我」不僅在於「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對聖者來說是現證「沒有我」(而只有因緣生滅)的,沒有了自我的誤認、沒有了自我的執著。這是直觀、現證的境界,不必要邏輯上安立一個「恆常不變的真我」然後說沒有那「恆常不變的真我」。

對於修證婆羅門教而天人合一、經歷到和梵天的大我合為一體,而以為是恆常不變的真我的人,佛教的「無我」的確是指出「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作為對初學者的解釋,為了方便理解,的確也可以解說「無我」是「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讓初學者不致於一下子難以接受。但若嚴格來探究,依經、依律來作嚴謹的定義,的確南北傳經律中都沒有將「無我」僅限於「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而是「沒有我」才是佛經原文的直譯。

佛陀說聖者所沒有的這個「我」不僅限於「恆常不變的真我」,更是我們日常生活自以為的那個「我」,例如把身體當作我的那個「我」,把身心當作我的那個「我」,愛面子的那個「我」,自我保護的那個「我」,認為死後返歸大地的那個「我」,把大小週天甚至宇宙當作我的那個「我」,佛陀說這些通通都是「無我」的,而聖者是要現觀這些通通都是「沒有我」的,自然就沒有了因「我」而起的種種煩惱乃至輪迴。白話來講,「本來沒有我」,但眾生通通執著「有我」而輪迴生死。

另一方面,「無我」也不是「我=無」,那是斷滅見。因此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我的主體。

就邏輯上的分析,可以將五陰作系統化的分析,發現身心都是一直因緣變化,全部的身心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沒有永存不變的成分。進階來說,則是體證當下即無我。當然,這就不是嘴皮子了,不只是邏輯了,而是要依戒、定、慧的修學而真正破我見、破我執才能體證的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From: 喬瑟夫

「無我」的嚴謹定義是「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嗎?....哪麼”我”是什麼定義?!(看到題目的反思)


From: David Chiou

喬瑟夫大德問道,「我」是什麼定義?

如果就經中來看,凡夫是以身心的一部分或整體,或任何能感知甚至形而上的東西當作是「我」,抓著這個「我」的分別而執著,而有人、我的分別,合於「我」意的產生貪,於「我」有衝突的即生瞋,而生出種種執著。


From: Cheng Soon Lee

我有几个意见大家讨论一下:

(一)“「恆常不變的真我」”也一样不必限于婆羅門教的教义。其他宗教说的灵魂、永生等等,也是适用。

(二)《阿含经》的典型句子都是以“无常”开头,如“观色无常。。。”,正观无常可以契入无我,而有常见则绝对不行。一个有我见的人,一个寻求涅槃境界的人(这里的涅槃包括外道说的永恒安隐的境界),如果逼他把这个所谓的“我”的相貌写下来的话,他必然要落入“恆常不變”里头,而不会结论“我是无常的”。

(三)在理论上,如果非要一个有我见的人描述所谓的“我”的相貌的话,“「恆常不變」”应该会出现。这样的“我”不必限于是婆羅門教的教义。

(四)另有一类众生认为死后一了百了,这是断灭见。虽然他已经不承认有“「恆常不變的真我」”,但是,这一类的人倒是不适合直接说“无我”,反倒要说缘起、因果业报等。不然,既然死了一了百了,还需要修行做什么呢?


From: David Chiou

回覆 Cheng Soon Lee 大德所言,「恆常不變的真我」是「我見」沒錯,但「我見」卻不僅限於「恆常不變的真我」。

舉例來說,將身體當作是我(色是我),這也是一種「我見」,這種見解當中並沒有恆常不滅的概念,但的的確確有我見、我執。

再舉個例子,笛卡兒說的「我思故我在」,沒思的時候就沒有我,有思的時候就有我,這也是明顯的「我見」,但不是「恆常不變的自我」。

因此將「無我」解為「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不能說是錯誤,但的確是局限了「無我」的本意,而且的確不是經典中的原始說法,而只是一種解釋方式。


From: Cheng Soon Lee

我同意「我見」卻不僅限於「恆常不變的真我」。我想要说的是,当一个人想到解脱、想要涅槃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人的“我见”一定包括“恆常不變”这一个相貌。

把身體當作是我的人,他会结论死后就没有我,那么修行来做什么?同样的,笛卡兒說的「我思故我在」这个想法,他也不会去想要修行得解脱。


From: David Chiou

Cheng Soon Lee 大德所說算是以「無常想」能引至「無我想」的意思 :-) 所謂「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不過照經中說,也有「把身體當作是我的人」自認為在修行,像外道六十二見中的「現世涅槃論」的外道將人世間的感官五欲就當作是最高的快樂及涅槃,因此追求快樂的生活。這種人非常多啊,雖然離佛教的修行還差得遠,但他們也自認為在修行 :Q

 
agama/研討_無我_僅限於_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_嗎.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704684257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