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56經計算44種智時,不算入無明支的4種。

為什麼扣掉無明支?


David Chiou:

本經所說的四十四種智,即是十二因緣扣掉「無明」後的十一支,每一支以四聖諦觀之,11 x 4 = 44。

為什麼扣掉「無明」?因為「無明」可說是在其餘每一支當中,除去「無明」就是「明」、就是「(四十四種)智」。

依本經所說,禪修中可輪流以四聖諦一次觀一支因緣。


阿建:

我個人想法,為何不將無明算入的理由是:在12因緣的四諦觀中,總是要往上追到其中一個緣起支的因,那麼就可以反問:無明有沒有因呢? 其實,無明也是觸境不正思惟而產生,而觸境不正思惟,在觸⇒受⇒愛這邊已包括,故整個12因緣到無明就已完整,故在前11支的追尋前一支的因時, 就都包含了12因緣中所有對因的追尋。

無須再從無明因往上追,否則就會產生之前經文舍利弗尊者所喝斥的:

「云何行如實知?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滅如實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如前說。摩訶拘絺羅!是名聖弟子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餘耶?」

舍利弗答言:「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⑭,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一旦斷除無明而生明,就不用再問了,而斷除無明而生明,在每一緣起支的四諦觀法,都可以達到,顯得在無明再往上追就變成論議了。


Russ Wang:

除了無明之外,其他十一支都是緣生法,所以對這十一支的如實知,就是法住智。至於解脫於無明,是因為涅槃智,而不是法住智,所以只說四十四種智。


Philosopher:

「行」支的集、滅即與「無明」相關,若參照下一經(第357經,說七十七種智)的形式來看,的確不需要額外再列「無明」支的分析,縱使要分析「無明」支也如同前面大家的分析,已包含在其餘十一支中了。


David Chiou:

以下是論典中的看法: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一〇:

問:此中,何故不說知無明智等耶?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若法有支所攝,以有支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說之。無明雖亦有支所攝,而不以有支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說。

復次,若依此法具起四智,此中說之。依無明但起三智,不起緣有支集智,故此不說。

好幾部論(包含《大毗婆沙論》、《瑜伽師地論》、《大乘義章》等)中都說無明沒有因,然而根據《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4經:「無明有因、有緣、有縛。何等無明因、無明緣、無明縛?謂無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CBETA, T02, no. 99, p. 92, b29-c3) ,也就是說無明以不正思惟為因。這些論的主張似乎不盡正確,會不會有點將無明導向成一神論的「第一因」這種無法探討的事物,而非從身心上能觀照而超越的對象了?

因此以上《大毗婆沙論》的解說還沒有同學們的推論來得合理。

《大乘義章》卷四:

次辨四十四智差別。四十四智,如成實說:此猶是前七方便中,初四門觀。就十二緣為此四觀故,有四十四智差別。

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因果相屬有十一對。就此十一,從末尋本,逆以推之。

先就老死對生為四:一觀老死苦。二觀老死集。三觀老死滅。四觀老死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對前無明,亦有此四。所謂觀行苦、行集、行滅及行滅道。無明望前,更無集因,所以不說。何故逆觀?據果尋因,順諦觀故(此三門竟)。

《大乘義章》解釋為何是十一支的原因,和 Philosopher 的看法類似。

 
agama/研討_為什麼四十四種智中扣掉無明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13791084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