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patthana Shi:

捨:冤親平等、一視同仁,連慈心、悲心、喜心都能捨去。

《大智度論》卷20:「
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捨心?
答曰:
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念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入是捨心。」(CBETA 2019.Q3, T25, no. 1509, p. 210b4-12)

《清淨道論》:棄捨「願彼等無怨」等的(慈等三者的)所作而至於中立的狀態,是「捨」的意思。

導讀有根據《大智度論》、《清淨道論》的說法,但是印老引《成實論》的說法也很有說服力:

《空之探究》卷1:「四 無量
分別的說,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如《雜阿含經》卷二九(大正二.二〇九下——二一〇上)說: 「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斷覺想」(尋思)。 修習四類觀想,對治四類煩惱,也是《中阿含經》與《增支部》所說的。本來只說到修慈,但《中部》《教誡羅睺羅大經》,同樣的修法,卻說修慈,悲,喜,捨,不淨,無常,入出息念——七行,這是將慈行分為慈、悲、喜、捨——四行了。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所以約義而分別為四心;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

《成實論》卷12:「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問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別三種。所以者何?不瞋名慈,有人雖能不瞋,而見苦眾生不能生悲。若能於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惱,爾時慈心轉名為悲。或有人於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於他增益事中生歡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見怨賊苦尚或生悲,見子得勝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歡喜心如己無異,是名為喜。故知慈心差別為悲喜。

問曰:何所捨故名捨?答曰:隨見怨親則慈心不等,於親則重、於中不如、於怨轉薄,悲喜亦爾。是故行者欲令心等,於親捨親、於怨捨怨,然後於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故經中說:為斷憎愛修習捨心。 問曰:若爾,則無別捨心,但以心平等故名為捨。
答曰:我先說慈心差別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種,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如說以上慈心修習二禪。……

問曰:云何行捨?答曰:見不等心過欲,令心等,是故行捨。又行者見貪恚心過,故修行捨。


David Chiou:

看來捨心要捨前三無量心,不是經中的定義,也不是各宗派都認為如此。 謝謝指出!


Satipatthana Shi:

「捨無量心」的實修參考

四梵住 The Sublime Attitudes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中譯]良稹

注意在上述諸種情形下,到一定程度你必須把事情放下,例如你對某人欲相助而力不從心; 或者你寧可自己得到他人的幸福[指自感嫉妒]。這就是你應當修習捨心之處。

要註意,捨心的教導,是對業力原理的觀想。四梵住經誦之中,這是唯一就事論事的陳述句。其餘幾句說的是:

“願一切眾生喜樂。(慈)
願他們遠離苦痛。(悲)
願他們不失所經歷的善運。(喜)”

這前三句是願望、態度、你期望發生之事:“願……願……願……”。而第四句則是對事物的如實觀想:

“一切衆生是自己業的擁有者、業的繼承人、由業而生、因業相聯、以業爲仲裁。無論所作,爲善爲惡,他們自受業報。(捨) ”

這句觀想實際上在經文多處不同背景下出現。在五禪思主題中,是業的觀想給人以希望。你意識到,你掌握著自己的行動[業]。你不只是受害者,受命運、星宿、其他生靈的操縱。你是那個在做選擇的人。正因此給予你希望。

不過這是結合著審慎的希望。你有藉自己的行爲行善的力量,也有制造傷害的力量。業力原理是一把雙刃劍。若不小心,你可能以它自斷咽喉。這就是佛陀何以建議藉觀想業力原理警策審慎之故。

稍進一步理解,觀想業力原理的普遍性,可用來培養對己對人的捨心。換句話說,你在人生中遇到所求幸福不能如願的情形,那裏存在著某種業力障礙,因此你學著以捨心接受它。這並不意味你放棄,對一切變得被動漠然。而是你尋找自己的行爲能起作用的區域。不要拿腦袋撞墻,把時間與精力浪費在無可改變之處,而是關注你能有所作爲的領域。

因此捨離並非是無望,並非是被動的漠然。它的作用是把你的能量轉引至合適地帶,引向對己對人有益的行動區域。

「捨無量心」、「捨覺支」確實是比較不清楚,會從經、論、禪師處不斷的學習。以下分享:

Compassion and Emptiness in Early Buddhist Meditation
by Bhikkhu Analayo

II.6 COMPASSION AND EQUANIMITY

Equanimity or equipoise, upek(k)hā, from an etymological perspective suggests a mental attitude of “looking upon”, not an indifferent “looking away”. The term thus conveys an awareness of whatever is happening combined with mental balance and the absence of favouring or opposing. p.41

 
agama/研討_捨無量心是否捨前三無量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225392341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