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比丘訪談記錄 (5)

喜心的觀照

David:以前曾學到禪坐開始時可先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其中一個,來加速進入狀況,例如最常見的是採用捨無量心,但有的人也可運用喜無量心來攝心。請問就安般來說,如果有陣子平日一放鬆時就有身體快樂的覺受,是否打坐時直接捨棄它?還是像利用喜無量心一般感受它? 還是剛打坐時感受它,之後捨棄它?

無著比丘:這可視你修行的系統而定。在開始打坐時可以感受這快樂而幫助攝心。也可以每吸一口氣時感受到快樂,每吐一口氣時就放下,再吸一口氣時感受到快樂,每吐一口氣時就放下。簡單、輕鬆的做。

David:但是例如打坐十分鐘後、進一步後,依安般法,要繼續這樣感受嗎?

無著比丘:要看覺知的程度而定,有時如果心中已安穩、清晰了,就沒有必要一直繼續這麼做,你不會想要一直這麼做。這時你已覺知了,會有一些覺知在呼吸上,但你也可以全然地覺知整個呼吸的情形、全部的情況,有時會有聲音、有時會有身體覺受、有時會有些雜念,這時只須要覺知,覺知這些都是在變化的、都是無常的。

這時是訓練自己從對「事物為常、堅固」的認知,「我是這個人」的認知,轉而到對事物無常、事事都是過程的認知。生命的一切只是過程、都是無常的。這樣的訓練而會生起智慧,學著知道事物都只是過程、都會變的。例如,噢,他打我,但這是會變的,無常。他這樣說我,這也是會變的,無常。他稱讚我,這也是會變的,無常。這是智慧的基礎,你親自的體會,而在這過程中都處於覺知的狀態,很開闊,清晰地覺知無常。有聲音來去,噢,我分心了,但我現在又專心了,這是無常。

一開始,你做的是喜心、放下、喜心、放下,這是在穩固(build up)。進一步的是開放(open up),覺知。記得前面說過的牧牛人和牛嗎?開闊的玉米田。

David:基於這個覺知,就一直覺知嗎?

無著比丘:就一直覺知,這是活在當下,是愉快的。有任何分心,也會回來,繼續覺知觀察無常。

正念了知,「正念」就是覺知,「了知」就是清晰地了解正在發生什麼。

David:這讓我想到,以前求學時,曾有次隔壁MBA學生辦party,非常吵,通常我會被干擾而覺得煩。那時讀經讀到一半,突然聲音就只是聲音,船過水無痕了,但事情都很清晰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天。但在那樣的情況下,我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無著比丘:你在這過程中就了解了原始的「感官」的輸入,跟接下來的「心理運作」的差別。感官的輸入只是聲音罷了,不包含我們主觀的判斷和反應,我們沒有須要因為聲音而有情緒反應、討厭、煩燥等等。這正是我們訓練自己要做的,我們不須要建立在「心理運作」之上,想要這樣、想要那樣,這些都不是必須的。

根據這樣的了解,你可以進一步的體會,每當我有「苦」時,有多少苦是由於心理運作而產生的?隔壁的聲音本來沒有苦,這苦不是來自於聲音,而是來自於我的反應。這是很重要的理解,而且我們能將這理解應用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上。這也就是四聖諦,每當有狀況時,什麼是苦?苦的原因為何?如何苦滅?怎麼滅苦?因為噪音而苦時,是因為自我的判斷而苦,這是苦集。此時可以和他共存,丟掉心中對噪音的評斷,正念覺知無常,就沒有苦。聲音就只是聲音,只是路過。


(以下為後續在線上的討論。)


maha:

「隔壁的聲音本來沒有苦,這苦不是來自於聲音,而是來自於我的反應。」——很好的開示。我最近搬家,搬到擁擠的都會區的老舊住宅區。在雨天時,睡覺的晚上,雨滴滴在每個樓層的遮陽板上,滴滴嗒嗒滴滴嗒嗒的一整晚……我也就整晚不能成眠(即使成眠也惡夢連連)。我心裡跟眾雨滴說:「你們也嘛行行好,滴嗒滴嗒個好曲調,讓我可以好好睡個覺。」


David Chiou:

哈哈,maha 說的我非常有經驗,我住台北市中心,樓下的捷運站從我國中時叮叮咚咚到出社會十年後,準備高中聯考、大學聯考的期間地面都會震動。特別是早些年施工單位沒有人性,常半夜趕工...

因此如何隔絕噪音的主意我特別多,給寶原參考:

1. 買大自然聲音的CD,例如熱帶雨林的錄音,或是海邊的聲音(因為不是持續有聲音,所以效果不如熱帶雨林好),或是NASA錄的太空音樂,半夜放著當背景音樂,蓋過噪音。

2. 戴耳塞。缺點是不習慣的話反而因太安靜而驚醒,習慣後就很ok了。

3. 如果只是自家的遮陽板,則有的材質是可舖上去,減少雨滴打到時撞擊的聲音。

4. 換氣密窗。

5. 等有一天自己就麻木了。聽了幾十年捷運電鑽的聲音,現在施工時我的大腦聽覺中心自己會過濾掉那些噪音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否則早發瘋啦,不信你問問你家小孩睡覺時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6. 多修行,哪天悟到這聲音本身不是苦。不過這是本文所述六法當中的難行道。

其實大自然的聲音都還好,容易忽視,人造的噪音通常比較刺耳。


吳寶原:

前幾天我是採用「等有一天自己就麻木了」,看了這篇我會試試「這聲音本身不是苦」。


Bowen Ke:

我也是從小對聲音跟視覺干擾敏感的人,雖然學佛之後有時可以透過某些方法免疫,但是有時候反而覺得更嚴重。就像當你把自己的身體動作都放輕,而且不亂動,這時候就會發現周圍的人在抖腳會特別醒目。有點水落石出的感覺。

雖然可以安撫自己讓情緒不要太煩躁,不過要花比較多的心力才能拉到自己要專注的對象。所以我還是盡量能改變或選擇環境,就以改變或選擇環境的方式隔離掉這些干擾。

而如果真的避不掉,我發現有時候去聽噪音,反而會覺得噪音沒有原來想的那麼煩。雖然還是有其影響力,但是回到合理的比例。


Ng Shiau Pheng:

我有经验,赞同人造的噪音比较刺耳,同时会影响心情。

 
agama/研討_原始的感官輸入跟接下來的心理運作的差別.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05/19 13:4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43298244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