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佛教是主張苦行、還是不主張苦行?
Jian Chen:
[佛教定義的苦行 vs 外道苦行]
一般的認識中,佛教是提倡不苦不樂中道行的,但有些佛經中卻有說 修行佛法者進行的是苦行,這部分需釐清一下:
如雜阿含348經:
......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習,不放逸住,於正法、律精勤苦行,皮筋骨立,血肉枯竭;若其未得所當得者,不捨慇懃精進,方便堅固堪能。
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上述兩經都提到佛教的苦行:
我的理解是,佛教的苦行是出自於對修行有正確的了解(正見),在將正見落實在實踐時,遭遇到的苦,但修行者由於對於苦、苦集、苦滅的追尋理解而實踐苦滅之道時,有其堅定的信念,因此,對此苦行,以堅定的態度去面對、超越。
如1.對法、律努力,努力過程中會吃苦,但堅持直到未得已得(證)。
2.持戒雖然會吃苦,但持戒這樣的苦行是自我克制的修行。
而外道的苦行是:
相應部56相應11經/法輪轉起經 (莊春江翻譯)
比丘們!有兩個極端,不應該被出家人實行,哪兩個呢?這在欲上之欲樂的實行:下劣的、粗俗的、一般人的、非聖者的、無益的,以及這自我折磨的實行:苦的、非聖者的、無益的。
對比上:
外道苦行:自找苦吃,沒有意義,無法達到苦滅的目標。
佛教苦行:在修行過程中,由於要折伏習氣,目標清楚,而在過程中遭遇的苦是想辦法去克服過去的。
實例:曾在一禪修道場,聽到一位同參說:腿痛就放腿,他不修苦行的,我當下聽了覺得似乎有些不太明暸。而比對經文的話,若今天有心想要訓練打坐的腿,那麼耐苦是有其 目標清楚的必要性的。
也可以說,若只是想要短暫的打坐,是可以不需要訓練忍受腿痛的,但若需要更深的止觀,則腿的訓練有其必要,端看目標設在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