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請問三十七道品之間有沒有次第?


David Chiou:

三十七道品是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之間會有一些重疊的項目,並不是嚴謹區隔的方法,例如「四念處」也是「五根」中的「念根」。這是因為三十七道品是為了實用而作的歸納口訣,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分類,能依之修行才是重點。

另一方面,三十七道品間也可以說有約略的次第關係,從「四念處」開始精益求精,終至成就「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的前三品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即以四念處收攝身心,勤奮修行,而能得定,進而在修行上所願皆得:「四念處」是持戒後正式修行攝心的基礎;「四正勤」讓我們一步步多修善、少造惡;「四如意足」可說圍繞著「定」,從增強修行的動機而精進成就定,進而依定發慧乃至心想事成。

「五根」開始單獨列出「慧」根;「五力」是五根具體斷煩惱的力量;「七覺支」教我們如何一步步修成覺悟的要素;「八正道」總結邁向解脫的途徑,分為「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後者即依於四聖諦的體悟而邁向解脫。

大致來說,排愈後面的道品對於智慧或覺悟的解析愈多(五根、五力的1/5是慧,七覺支7/7都是覺悟的部分,八正道算是總結,出世間八正道是依於四聖諦的體悟而行於八正道,因此也可說是以四聖諦含攝全部)。三十七道品前面的道品解析定較多、後面的道品解析慧較多,也符合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三增上學次第。

當然,三十七道品畢竟是整理出來的口訣,並沒有一成不變的絕對順序,這只是一種理解方式,提供作參考。


Anderson Chang:

如何是愈後面的道品,順序是怎麼排的呢?因為雜阿含不是有點亂掉了,被說「部帙失次」XD

而巴利藏的道品順序,看起來也不是這樣。


David Chiou:

嗯,是因為經中通常寫「四念處、四念勤……八正道」這個次序,不管是哪個部派的經典,阿含或尼柯耶或大乘經典,通常是這個順序為主。

本來我也想這順序大概就是數字從小排到大吧,沒想太多。上次找五根及五力關係時,發現北傳所有解說三十七道品的論典,提到順序的會寫說這個順序有意義,前面的為後面的基礎,才發現好像有點邏輯: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5〈分別賢聖品 6〉:「於此不破契經所說次第立念住等。謂修行者將修行時。於多境中其心馳散。先修念住制伏其心故。契經言。此四念住能於境界繫縛其心。及正遣除耽嗜依念。是故念住說在最初。由此勢力勤遂增長。為成四事正策持心。是故正斷說為第二。由精進故無憂悔心。便有堪能修治勝定。是故神足說在第三。勝定為依便令信等與出世法為增上緣。由此五根說為第四。根義既立。能正伏除所治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第五。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聖諦故。通於二位建立道支。俱通直往涅槃城故。如契經說。於八道支修圓滿者於四念住至七覺支亦修圓滿。又契經說。苾芻當知。宣如實言者喻說四聖諦。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故知八道支通依二位說。隨增位說次第既然。」(CBETA, T29, no. 1558, p. 133, a2-19)

《四諦論》卷4〈分別道諦品 6〉:「。問此七科助覺安立何處。答凡有四位。一初發行位。二通達位。三見位。四修位。問次第云何。答是觀行人已住於戒。已能了別生死過失涅槃功德。離四諦觀無別方便。能了知此過失功德。為攝多境散心令住一處。為生對治伏四顛倒。令心如理入四諦觀。是故在先觀四念處。由四念觀已別諸法可取可捨。為取善捨惡故。次修行正勤。因四念觀正[2]勤得成。由正勤觀惑障已淨。助法已立心隨意[3]住故。次立四如意足。由此定力。於不疑境心有增上。由此信故。於不懈怠心有增上。由此精進所得善心。有助無障。於不忘境心有增上。由此念故攝在一境。於無散中心有增上。由此定故。如實觀境心有增上。由當體增上故。於不退位。心有增上。由不退故。於通達分心有增上故。次立五根。是五根增長至最上上品故。下惑不能破故。餘世間法不能勝故。無流心次第緣故。不退聖位故。以是義故。次立五力。已見彼此得失。已得真路。已得決心。已得眼。已得足。由五力故得出世行。故次立八聖道。由八聖道破見諦惑已。得近盡智無生智故。轉此道名七覺分。是故次第立三十七。」(CBETA, T32, no. 1647, p. 399, a17-b11)

[2]勤+(隨意住故次立四如意足由此定力於不疑為取善捨惡故次修行正勤因四念觀正勤)【宋】【元】【明】。[3]住=位【宋】【元】【明】。

(《四諦論》將七覺支與八正道的次第對調,印象中也有另一部論說八正道在七覺支之前,但因為以數字排序所以反過來。我個人來看,的確七覺支完全是講覺悟,八正道還不是完全講覺悟,因此這種說法也合理。當然,也可以說八正道是總結,「出世間八正道」都是在講如何依四聖諦來修行,因此覺悟的成份還是蠻重的。)

《大方等大集經》卷57〈聲聞品 1〉:「彼菩薩以觀出入息生滅,觀於[11]生滅故修四正[*]勤滿足。彼菩薩以觀出入息出沒相,便能具修滿四神足。彼觀出入息故,即能散壞其身猶如窓塵。爾時,即得修滿五根,以出入息出沒方便,觀察三行,如是便能修滿五力。彼以除出入息受[12]想方便,觀察除寂滅,如是修七菩提分滿足。彼以出入息風方便念,散壞一切大地界及一切色悉皆無餘。彼無有相、無有語言、無有狀貌、無有假名,三行寂靜極寂靜寂滅,得無緣三昧。此如是名遊戲禪定禪波羅蜜本業。諸菩薩摩訶薩共一切聲聞辟支佛禪本業。若住於此,以下精進或證須陀洹果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或乃至住阿羅漢果,若菩薩堅固精進大悲心,顧念一切眾生,無量福德智慧聚為之疲勞。彼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禪本業遊戲三昧方便安住,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墮聲聞決定聚中,不捨禪定本業大鎧。彼菩薩摩訶薩滿足禪波羅蜜,滿足禪波羅蜜已,便能滿足六波羅蜜。」(CBETA, T13, no. 397, p. 382, c21-p. 383, a11)
[11]〔生〕-【宋】【元】【明】【麗乙】【宮】。[*3-3]勤=懃【麗乙】*。[12]想=相【宋】【元】【明】【麗乙】【宮】。

《攝大乘論釋》卷9〈釋入因果勝相品 4〉:「若廣說修有十二種。一顯示修。二損減修。三治成修。四後行修。五相應修。六勝修。七上上修。八初際修。九中際修。十後際修。十一有上修。十二無上修。顯示修者。謂修四念處。以能顯示。四諦義故損減修者。謂四正勤。以能漸滅諸惡法故。治成修者。謂四如意足。以能治成定故。為除五失及持八滅資糧故。後行修者。謂修五根。以具解脫分善根故。相應修者。謂修五力。以應續見道故。勝修者。謂七覺分。以入四諦觀故。上上修者。謂八分聖道。」(CBETA, T31, no. 1595, p. 217, b23-c4)

《菩薩善戒經》卷3〈菩提力性品 9〉:「若說三十七品名相菩提名相乃至涅槃名相。名流布因。因四念處。得四正懃。因四正懃。得如意足。因如意足。得五根。因五根。得五力。因五力。得七覺分。因七覺分得八聖道。因八聖道。得涅槃。」(CBETA, T30, no. 1582, p. 977, c7-11)

不過這順序的意義畢竟不是經上寫的,幾部論都這麼說,不代表這就一定是對的。

我本來是想說把這順序的邏輯說一下,似乎對讀者來說會覺得比較有道理些、比較好記些。不過另一方面,知道這個邏輯,對學術好像比較有差,對實修似乎也不是必須的。

大家覺得解釋這個順序有意義嗎? 還是擺在進階辨正就好了?


Russ Wang:

1. 從文字義理來看,這一段導讀在修行次第的分類解說上,對於熟悉初期佛教聖典的人來說,會非常有意見。

依我所解,在初期佛教聖典裡這些都是各自獨立,彼此之間並沒有一定的連貫性,且「三十七菩提分」的名目是部派論師所立。

《大智度論》把三十七菩提分濃縮為十法,認為十法之間有連貫性:

《大智度論》卷19:「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語、正業、正命。精進者,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正精進。念者,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CBETA 2020.Q1, T25, no. 1509, p. 198b8-14) 瑜伽行派的論著《辯中邊論》辯修對治品 則以十四頌分類:四念處(1頌)、四正勤(1)、四如意足(4)、五根(半頌)、五力(半頌)、七覺分(2)、八正道(2),闡明其次第關係 (楊東《辯中編論 》思想研究 p13), 論中說明也與目前的導讀有很大的差異 。

2, 從個人實修經驗來看,法無定法,每一個人都有過去的善根、成各自不同法器,沒有說一定從哪裡入手才是對的,比如以幼幼班來說,阿姜的指導是由第一悉曇、直接以七覺分為修行的主軸,同學則可以根據自己領受的四念住業處來實踐,並沒有先修四念住再修七覺分的順序。

綜合以上兩點,我認為沒有必要在導讀中特別說明次第關係,把自由留由讀者機緣來決定,這部分也許可以寫在進階辯證,但最好也能有所本來寫,可以少一點麻煩 :)


Anderson Chang:

喔,原來你是說出現在經中語句的次序。

《長阿含經》卷12:「「世尊說法復有上者,謂制法。制法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賢聖道,是為無上制。」(CBETA, T01, no. 1, p. 76, c28-p. 77, a1)

《大般涅槃經》卷1:「三十七道品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汝應修習精勤思惟,此法能令到解脫處。」(CBETA, T01, no. 7, p. 193, a2-4)

《中阿含經》卷8〈未曾有法品 4〉:「珍寶名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者」(CBETA, T01, no. 26, p. 476, c23-25)
[*12-1]勤=斷【宋】*【元】*【明】*。

我以為你是說從各相應的前後次序,可以看出修行次第順序。

我想了一下,以放在導讀的觀點而言,「語氣跟口吻」只要不要太武斷絕對。 重點是道理講得通,作為給初學同學的一種參考認知角度,應是無妨的。

讓同學理解,道品間是可以有個互相搭配增上、協力的機制。

另外以「三十七道品 修行次第」做搜尋,看到一篇論文,不過結論的次第安立似乎也是個人心得? 提供參考。「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楊郁文
https://www.yinshun.org.tw/thesis/04.htm


David Chiou:

謝謝!

我想了想,對於初學者,知道以下即可: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的前三品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即以四念處收攝身心,勤奮修行,而能得定,進而在修行上所願皆得。

也就是「神足相應」導讀中提到的,這樣就很夠用了,也容易理解、不會有爭議。

至於慧根等反正大多讀者程度還不到,講太多只是讓人燒腦,就不寫在卷二十四最後面的導讀了,只列在「進階辨正」。

我想當初整理的大弟子都是特別有天份的,一方面照著數字排序,二方面又有增上的次第,就像好的詩詞偈誦不只有實際的意義,還能對仗壓韻,這要天份很好的高手才能湊得完美、面面俱到 :-D 但從學術界來看,三十七道品湊數字的成份還是高於次序的成份,因此導讀就不說太多了,寧願保險無誤,而不多說對學佛修行較無直接助益的邏輯。

 
agama/研討_三十七道品的次第.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96999263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