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84經提到的「十八愛行」,到底是什麼意思?

Google 搜尋結果連一頁都不到,中文只有以下資料:

1. 楊郁文居士的論文:北傳「十八愛行」之法說及義說

楊居士的論文看來是依南傳《分別論》修訂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AN 4.199,然後主要以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AN 4.199 修訂《雜阿含經》第984經。

楊居士的論文重點在於將「十八愛行」的文字結構修訂為工整的形式,猶如拼圖般兜出工整的形式,但是缺乏白話註解,對十八愛行各項意義的說明很曖昧,「義說」的部分各段有中英文或標點的小錯誤:

「[有]我欲」,整句當作如是解︰─「[就有]『我是如是也。』(`Itthamasmi’ti hoti`.)義[云云之愛行生成]。」

「[有]我爾。」,整句當作如是解︰「[就有]『我是如此也。』(‘ `Evam asmi’iti` hoti. )義[云云之愛行生成 ]。」

「[有]我異。」,整句當作如是解︰「[就有]『我是異此』(`Annatha asmi’iti` hoti.)義[云云之愛行生成 ]。」

「相當於英語 dfi=ferently(不一樣地、異此)」

(下略)

以上第一句標點引號「︰─」重覆,第二、三句「。」,」標點錯誤,第四句英文 differently 拼錯,但未曾見有人提出討論或修訂。更重要的是每個字都看得懂但整句好像變成加密的文字看不懂了。不知是否有修訂版的論文?

2. 莊春江居士的說明:《雜阿含經》984經

其中「附註」的部分有將各版本說法並列,看起來是依菩提比丘英譯為主,但各經論間的對照看來有點亂。

另一方面,莊居士的「阿含辭典」在「十八愛行」一詞內容和經文附註不完全相同,最後幾個說明有錯字(劃底線的部分),因此意義不清:

「愛行」,南傳作「渴愛思潮」(taṇhāvicaritāni,另譯為「渴愛伺察;愛伺」),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渴愛之流」(currents of craving):1.有我(我存在)2.欲我(我是這樣的人)3.爾我(我正是這樣的人)4.有我(我持續常住)5.無我(我消散無常)6.異我(我不是這樣的人)7.當我(我將可能存在)8.不當我(我將不存在)9.欲我(我將會是這樣的人)10.當爾時(我將會正是這樣的人)11.當異異我(我將會不是這樣的人)12.或欲我(願我將是這樣的人)13.或爾我(願我將正是這樣的人)14.或異(願我將不是這樣的人)15.或然(我將會成為)16.或欲然(我將會成為這樣的人)17.或爾然(我將會這是這樣的人的人)18.或異(我將不會這是這樣的人)之觀念。

3. 印順導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

印順導師通常只要有改了較順的文字或標點就改下去,在本經則直接全部放棄,一字未改,連斷句都沒動半個。貌似印順導師也放棄細讀或修改這經了?

有人能提供白話註解嗎?



David Chiou:

「十八愛行」本來就不容易解,莊居士是依菩提長老比丘英譯,菩提長老英譯原文這幾個 footnote 提到他是參考南傳《增支部尼柯耶》注釋書《滿足希求》,但覺得注釋書某部份 obscure (令人費解), 甚至懷疑南傳注釋書是否完全如本經中所想表達的內容。看來南傳這部分也是不太清楚:

  • 933. I translate these phrases— some obscure— with the aid of Mp.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ajjhattikassa upādāya) means related to one’s own five aggregates.
  • 935. Mp says that “because of this” (iminā) should be understood to mean “because of this form … because of this consciousness” (iminā rūpena vā … pe … viññāṇena). The passage is opaque as it stands and I am not sure that Mp has caugh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Because of this” might have meant “because of a creator God,” or “because of primordial matter” or “because of chance or necessity,” etc.
  • 936. I am unsure how to explain the inclusion of this sutta in the Fours. The reason may be the four terms used to describe craving, enclosed between dashes, but this is a mere hypothesis.

北傳大正藏中倒是有幾部論寫得較有條理,所舉的例子也有助於理解,但南北傳各論間採用的定義和所舉的例子大相逕庭,看來在古代對「十八愛行」就是各自解讀、各顯神通了。

到頭來,畢竟「十八愛行」不是真理,只是列舉基於貪愛而有的(自我概念)造作。既然是凡夫在世間的造作,那麼本來就五花八門,要多少戲論有多少戲論,戲論並沒有標準可言,因此古來的定義各自解讀並不能說有錯。

先列出我個人整理後的白話註解,並不是「標準」,只是提供作一種參考。至於相關的原始資料之後再貼上來了。

《雜阿含經》第984經中提到的十八愛行經文,CBETA根據楊郁文老師的論文而作的修訂,如下:

「謂有我故有:我欲④、我爾⑤、我ⓓ有⑥、我無⑦、我異⑧,我當、我不當、我當ⓔ欲、我當爾、我ⓕ當異⑨,或ⓖ我、或欲我、或爾我、或異我ⓗ⑩,或然、或欲然、或爾然、或異然ⓘ⑪ⓙ,如是十八愛行⑫從內起。

列表如下所示:

程度   \   形容 欲 (常存的)爾 (如此的)異 (相異的)有 (現存的)無 (不存在的)
我   (我是)我欲我爾我異我有我無
我當  (我應當要是)我當欲我當爾我當異我當有我當無
或……我(我可以是)或欲我或爾我或異我或我
或……然(我可能是的樣子)或欲然或爾然或異然或然


白話註解:

④ 我欲:我是常存的。「我欲」在這裡特指「我愛」,於自我深為貪愛,而認為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是長存的」。

⑤ 我爾:我是如此的;我是這樣的。即認為我同於某類人事物,例如我同於過去的自己,我是某國人,我是某職業的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正如同」。

⑥ 我有:我(現在)是存在的。即現在有我,但沒特別探討過去、未來的我。例如現在這個健康的身體是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是這樣的」。

⑦ 我無:我是不存在的。即斷滅論,例如我現在根本不存在,我現在沒有健康的身體因此我不存在,我今生死亡即一了百了而不存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是斷滅的」。

⑧ 我異:我是相異的。指我異於某人事物,例如我異於過去的自己,我異於某國人,我異於其他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是相異的」。

⑨ 我當、我不當、我當欲、我當爾、我當異:我應當要是存在的、我應當要是不存在的、我應當要是常存的、我應當要是如此的、我應當要是相異的。「當」即基於貪愛而認為自己「應當成為」什麼、「想要成為」什麼。其中「我當」即堅定地想要成為前面提到的「我有」,認為應當要「我有」,例如認為我應當要有健康的身體作為我。「我不當」即堅定地想要成為前面提到的「我無」,認為應當要「我無」,例如認為我應當要入深定以從世間消失。「我當欲」即堅定地想要成為前面提到的「我欲」,即執著自我而認為應當要成為恆常不變的自我,例如認為自己正服用長生不老藥所以應當要長生不老。「我當爾」即堅定地想要成為前面提到的「我爾」,例如認為我應當成為美國人。「我當異」即堅定地想要成為前面提到的「我異」,例如認為我應當要變瘦,我應當要異於某族群。

⑩ 或我、或欲我、或爾我、或異我:我可以是存在的、我可以是常存的、我可以是如此的、我可以是相異的。「或」指基於貪愛而覺得可以嘗試,比「當」來得弱,比較不堅定。其中沒有「或我無」,可能是因為斷滅論只是假想而完全無法付諸實行,例如「我不存在」是違背事實的,而無法實踐,「我今生死亡即一了百了而不存在」也無法在死前作任何嘗試,因此不特別區分「我不當」的程度。

⑪ 或然、或欲然、或爾然、或異然:我可能是存在的樣子、我可能是常存的樣子、我可能是如此的樣子、我可能是相異的樣子。「或……然」指基於貪愛而覺得可能可以嘗試看看,比「或」來得弱,更不堅定。其中沒有「或我無然」,可能是因為斷滅論只是假想而完全無法付諸實行,例如「我不存在」是違背事實的,而無法實踐,「我今生死亡即一了百了而不存在」也無法在死前作任何嘗試,因此不特別區分「我不當」的程度。

⑫ 十八愛行:十八種基於貪愛而有的(自我概念)造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十八種渴愛之流」。

校勘:

ⓔ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楊郁文老師《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補上。

ⓕ 「我」,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楊郁文老師《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改作「我」。

ⓖ 「或」,大正藏原為「異」,今依據楊郁文老師《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改作「或」。

ⓗ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楊郁文老師《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補上。

ⓘ 大正藏無「然」字,今依據楊郁文老師《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補上。

ⓙ 「有我故有:我欲、我爾……或異然」五十字,巴利本作 Asmīti sati, itthasmīti hoti, evasmīti hoti, aññathasmīti hoti, asasmīti hoti, satasmīti hoti, santi hoti, itthṃ santi hoti, evaṃ santi hoti, aññathā santi hoti, api ha santi hoti, api itthaṃ santi hoti, api evaṃ santi hoti, api aññathā santi hoti, bhavissanti hoti, itthaṃ bhavissanti hoti, evam bhavissanti hoti, aññathā bhavissanti hoti,。


由十八愛行的例子也可知眾生對「我」的執著,不僅限於婆羅門教說的「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更是日常生活自以為的那個「我」,例如將身心視為自在的那個「我」、盲從於族群認同的那個「我」、不安於現狀的那個「我」、自我保護的那個「我」,不想面對現實的那個「我」……眾生都基於貪愛而執著「我」,因此起了種種煩惱乃至輪迴生死。

單純是為了讓大家稍微容易理解一些而寫,但還是蠻複雜的啊……若有錯誤歡迎提出指正、討論。詳細寫的話太花時間,畢竟我不需論文點數,就儘量長話短說了。



David Chiou:

在整理以上白話註解前,所參考、對比的經論如下:

1.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4〈大品20〉第199經

菩提長老英譯:

“There are, bhikkhus, thes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and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And what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When there is [the notion] ‘I am(我是),’ there are [the notions] ‘I am thus(我是這樣的),’ ‘I am just so(我正如同●),’ ‘I am otherwise(我異於●),’ ‘I am lasting(我是長存的),’ ‘I am evanescent(我是斷滅的),’ ‘I may be(我可能是),’ ‘I may be thus(我可能是這樣的),’ ‘I may be just so(我可能正如同●),’ ‘I may be otherwise(我可能異於●),’ ‘May I be(願我是),’ ‘May I be thus(願我是這樣的),’ ‘May I be just so(願我正如同●),’ ‘May I be otherwise(願我異於●),’ ‘I shall be(我應是),’ ‘I shall be thus(我應是這樣的),’ ‘I shall be just so(我應正如同●),’ ‘I shall be otherwise(我應異於●).’ These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933

“And what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934 When there is [the notion], ‘I am because of this,’ 935 there are [the notions]: ‘I am thus because of this,’ ‘I am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I am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I am lasting because of this,’ ‘I am evanescent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thus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thus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thus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These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Bodhi, bhikkhu.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Anguttara Nikaya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p. 586). Wisdom Publications. Kindle Edition.

括弧裡的中文是我的翻譯,●是指某人事物的標籤。

要留意的是南傳是將句首的 “I am” (「我是」) 本身就當作十八愛行的第一個,結構上各程度是 6-4-4-4,因此和北傳經論當中各程度為 5-5-4-4 的十八愛行無法完全對應。

2.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5 攝事分.1 契經事〉

復次,由四因緣,應正了知集諦所攝百八愛行。一、由內外差別故;二、由所依差別故;三、由自性差別故;四、由時分差別故。

云何名為內外差別?謂由內外六處為依,起諸愛行。

云何名為所依差別?謂愛依止五種我慢。何等名為五種我慢?
謂於我見未永斷故,得有如是我慢現行,於其六處計我起慢。
乃至未為衰老所損,諸行相似相續而轉,作是思惟:是我如昔。
彼若復為衰老所損。或於一時成就好色,或於一時成就惡色;或於一時成就大力、安樂、辯才,或於一時乃至無辯。彼若成就好色、大力、安樂、辯時,作是思惟:我今美妙。
若違於此,作是思惟:我非美妙。
若為衰老所損敗時,作是思惟:我今變異。
云何名為自性差別?謂此五種我慢為依,發起有愛及無有愛。又彼有愛,軟中上品差別而轉。於其無有,由審思擇方能起愛,非由意樂任運而住。是故於中,無有三品差別建立。
當知此中,軟有愛者,謂於當來願我當有,即於六處願我當有。即如是類願我當有,於同類生有希求故。異如是類願我當有,於異類生有希求故。若先自體是可愛者,願彼相應,故造善業。作是思惟:願我當有如是種類,如今所有。若先自體不可愛者,願彼離隔,故造善業。作是思惟:願我當有如是種類,異今所有。
中有愛者,謂於無有不生希欲,為治彼故,願我得有,即於六處願我得有。如前所說,即如是類願我得有,異如是類願我得有。如是一切,應知皆名中品有愛。
上有愛者,謂即如是行相差別,作是念言:願我定有。猛利思求四種相愛,應知說名上品有愛。

此五種愛自性差別,由有所依內處別故,說十八種愛行差別。於其外處,當知亦爾。此差別者,謂如於彼內六處中計我起慢,如是於色,計為我所而起於慢,謂於此色我自在轉;如是乃至於諸法中,計為我所而起於慢,謂於此法我自在轉。餘隨所應,如前應知。如是十八,并前愛行,合說總有三十六種愛行差別。

云何名為時分差別?謂即如是三十六行,各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差別。如是名為由四因緣有差別故,愛行合有一百八種。

(各程度的數量為 5-5-4-4)

3.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四〈問分四聖諦品4〉

云何十八愛行內所造?如世尊說:因此有此、因彼而有、如是因有、異因有、常因有、不常[*]因有,我當有、彼我當有、如是我當有、異我當有,因得、彼得、如是得、異得,希望當有、希望彼當有、希望如是當有、希望異當有,是名十八愛行內所造。

云何十八愛行外所造?如世尊說:是因此有此、是因彼而有、是如是因有、是異因有、是當因有、是不當因有,是我當有、是彼我當有、是如是我當有、是異我當有,是因得、是彼得、是如是得、是異得,是希望當有、是希望彼當有、是希望如是當有、是希望異當有,是名十八愛行外所造。

[8] 常【大】*,當【明】【宮】* [9] 當【大】,常【宮】

(大正藏標點明顯錯很多,已修改。)

(各程度的數量為 6-4-4-4,同於南傳的結構。)

4.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二十六〈分別智品7-1〉

執現總我有五種異:
一執我現決定有。二執我現如是有。三執我現變異有。四執我現有。五執我現無。

執當總我亦有五異:
一執我當決定有。二執我當如是有。三執我當變異有。四執我當有。五執我當無。

執當別我有四種異:
一執我當別有。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四執我當變異別有。

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
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

(各程度的數量為 5-5-4-4)

基於以上論作說明的有《俱舍論記》:

執現總我有五種異:一執總我現在決定有其自性;二執總我現如是有,或是婆羅門、或是剎帝利等;三執總我現變異有,謂嬰孩、童子、少年、盛年、老年變異不同;四執總我於三世中是現在世有;五執總我於現在世必滅歸無。

執當總我亦有五異,准現應釋。

執當別我即有四種異:一執別我於三世中是當來世別有;二執別我當來決定別有自性;三執別我當來如是別有,如婆羅門等;四執別我當來變異別有,如嬰孩等。於當總我五種之中但闕當無,餘四同前。唯迴第四為今第一,次第不同,別執堅固故不言無,總執稍寬容計無也。

不但執當別我有四種異,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等者,等取執造業我。釋此四種,准前應知。准此中文,造業時我亦望當來說四種異。

又解:所言亦者,不但造業時我於現在世有四種異,續生時我於當來世亦有四種異。又解:前一總亦顯續生造業四數同前執當別我,後四別亦復顯續生四數同後造業時我,但當、現不同,餘皆相似。

5. 南傳《分別論》第十七品小事分別
(中譯版品質不佳因此以上連結到英譯版。)

(各程度的數量為 6-4-4-4)

祝大家讀經順利!


David Chiou:

北傳論典之間,大致上有區分「我常存」及「我現在存在」,但《雜阿含經》「我欲」和「我有」哪個對應到「我常存」、哪個對應到「我現存」,是難以決定的。

個人是將「我欲」對應到「我常存」,「我有」則對應到「我現在存在」。這麼決定的原因有兩個:

  1. 下一經,也就是第985經中,將「我欲」和「我慢」、「我使」並列,經文是:「見我真實起,於我慢、我欲、我使不斷不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比丘的我是之慢尚未被捨斷」。
  2. 如果反過來定義,則中文文義上比較難說得通。

因此將「我欲」視為「我愛」或「我貪」的另譯,也就是於自我深為貪愛,而認為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但反過來也不是不行,甚至這些論不一定真得完全對應到《雜阿含經》的經文,因此這種選擇也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並不是絕對的。

 
agama/什麼是_十八愛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04 15:5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9069099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