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en Chow: 「法的判斷--葛拉瑪經、四大教法、三法印」 關於「法」的判斷,常被引用的是「葛拉瑪經」、「四大教法」與「三法印」。 葛拉瑪經是如何判斷什麼樣的教導才是可採信的?什麼樣的教導又是應該捨棄的?佛陀說,只有當你自己確定這個教導對你是有益的,你才應該採信它,而當你確定這個教導對你是不好的,你就應該捨棄他。 四大教法則是在教導如何判斷什麼才是佛說,只有依法依律來判斷,才是正確的方法,不可只因為某些人說這是佛陀的教導,你就相信了。 三法印(也有四法印之說),則是判斷是否符合佛法的基本準則,只要違背三法印,就必然不是佛說。 我常在討論中,看到有些人會混淆這些教導,例如有些人相信某些教導是佛法,但被他人指出這些教導不符合佛說,因為根據四大教導,找不到經典與律法的依據。 於是這些人就引用「葛拉瑪經」,宣稱大師或經典的教導也不一定要相信,而那些他們信奉的教導他們自己的體驗是有益的,因此他們接受這些法,於是他們認為這也是佛法。 以上的邏輯在最後一句是有問題的。他可以相信某些法是好的,但不能就自動將這些法判斷是「佛法」。 要避免混淆的方法,就是要先想清楚,討論的目地是什麼? 如果是要判斷什麼才是好的,什麼才是不好的,那就請使用「葛拉瑪經」。 如果是要判斷什麼是佛說,什麼又不是佛說,則應該採用四大教法。 這二者有可能是矛盾,簡單來說有四種可能: 依「葛拉瑪經」判斷是有益的,且依四大教法判斷為佛說。這對佛弟子來說就很容易選擇,這是值得學習之法。 反之,判斷是無益的且不為佛說,自然也是很容易明白這是應捨棄之法。 但若判斷出來是有益的非佛法(這裡指佛陀反對的教法),或是有害的佛法,這就難以選擇了,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多多向善知識請益,應該是可以找出問題點來,至少在這種情況,要更小心自己的決定。 底下簡單列出「葛拉瑪經」、「四大教法」與「三法印」。 葛拉瑪經 一、不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四大教法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和合眾僧、多聞耆舊,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彼眾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持此,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者何?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二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眾多比丘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三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當勤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四大教法也。」 三法印(四法印) 諸行無常 (一切行苦)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