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中阿含經》第215經:

復次,有四斷。云何為四?有斷樂遲,有斷樂速,有斷苦遲,有斷苦速。於中若有斷樂遲者,是樂遲故,說下賤。於中若有斷樂速者,此斷樂速故,此斷亦說下賤。於中若有斷苦遲者,此斷苦遲故,此斷亦說下賤。於中若有斷苦速者,此斷苦速故,此斷非廣布、不流布,乃至天人亦不稱廣布。我斷廣布流布,乃至天人亦稱廣布。云何我斷廣布流布,乃至天人亦稱廣布?謂八支正道。

這邊說「於中若有斷苦速者,此斷苦速故,此斷非廣布、不流布,乃至天人亦不稱廣布」是什麼意思?


David Chiou:

「於中若有斷苦速者,此斷苦速故,此斷非廣布、不流布,乃至天人亦不稱廣布」,對照相當的南傳經文和《阿毘曇毘婆沙論》,這裡的「苦速」疑為「樂速」的訛誤。

這句是指一般修行人斷盡煩惱而得涅槃後,沒有能力像於無佛世界第一個證悟佛法的佛陀一般,將佛法廣為流傳、並感召天人廣為流傳。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這四行中的第一,即:快速通達的樂行道。比丘們!有這樣行道的眾生,比丘們!這樣行道的眾生也有變異、變易。比丘們!當這樣看時,有聽聞的聖弟子對那個厭;當對那個厭時,對第一離染,更何況對下劣的」。

相關的《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十七〈智犍度 3〉內容如下,完全對應到《中阿含經》第215經這整段經文所說,比南傳還直接對應:

經說有四種斷:有苦遲慧斷、苦速慧斷、樂遲慧斷、樂速慧斷。

若斷是苦是遲,是斷以苦以遲故是下。

若斷是苦是速,是斷以苦故是下。

若斷是遲是樂,是斷以遲故是下。

若斷是樂是速,是斷不能利益多人、亦不廣及人天故是下。

世尊所有斷,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故,是斷最上。

[……]

問曰:「聖道非下,如波伽羅那說:『云何下法?不善、隱沒、無記法』,何故說斷名下耶?」

答曰:「下有二種:一染污下,二減損下。斷雖非染污下,是減損下,是故名下。若斷是苦是遲,是說未至禪禪中間三無色定,是說時解脫道。若斷是苦是速,是說聲聞人,非時解脫道。若斷是樂是遲,是說根本禪,時解脫道。若斷是樂是速,不利益多人,不廣及人天,是說根本禪聲聞人,非時解脫道。若斷是樂是速,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是說佛道。」(CBETA, T28, no. 1546, p. 357, a19-b12)
 
agama2/研討_中阿含經_第215經_有斷苦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6/11 18:5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48829555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