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了喔!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八九)穢品比丘請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語言,訶比丘訶,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瞋語言,訶比丘,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思>恩]、不知[思>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思>恩]、不知[思>恩]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無[思>恩]、不知[思>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諸賢!是謂諸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妒,為不慳貪嫉妒;為無慚無愧,為不無慚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瞋語言,為不瞋瞋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比丘請經第三竟(千五百六十三字)

[校勘]

~M. 15. Anumāna sutta.,[No. 50]

  ????

〔第二小土城誦〕-【明】,(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在卷題下【宋】【元】

  ????

恚=瞋【明】

  「恚」,明本作「瞋」。
  「瞋」,大正藏原為「恚」,今依據明本改作「瞋」。

瞋=恚【宋】【元】

  「瞋」,宋、元二本作「恚」。
  「恚」,大正藏原為「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恚」。

訶+(訶)【明】

  「訶」,明本作「訶訶」。
  大正藏無「訶」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若)+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若比」。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不)【元】【明】

  「不」,元、明二本作「不不」。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彼=教【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教」。
  「教」,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教」。

〔因〕-【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比…竟〕-【明】

  明本無「比…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千…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受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戾語:說話忤逆、不順從。「戾」讀作「利」,違背、兇狠暴烈。

行染:生活行為受染污。

不語結: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表白。

訶比丘訶:被呵責的比丘,以呵責回應呵責者。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對應經典]

 

(九〇)中阿含穢品知法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舍彌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周那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而作是說:『汝實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若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說:『汝實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尊者周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說,歡喜奉行。

知法經第四竟(八百八十一字)

[校勘]

〔中阿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A. X. 24. Cunda.

  ???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周那]~Cunda.

  ???

增=憎【宋】*

  「增」,宋本作「憎」。[*]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本改作「憎」。[*]

〔有〕-【宋】【明】

  宋、明二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明二本刪去。

〔知…竟〕-【明】

  明本無「知…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知…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八…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八…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拘舍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拘睒彌」、「俱睒彌」、「拘深」。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周那: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摩訶周那」、「均頭」、「大均頭」、「純陀」、「大純陀」。

增伺:欲貪。「伺」指「等待機會」,「增伺」即為「加強尋求機會」,在《中阿含經》中「增伺」一詞特指欲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知此法,我見此法」。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九一)中阿含穢品周那問見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於是,尊者大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世尊!云何知,云何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

彼時,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當學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增上心現法樂居,行者從是起而復還入,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為他說,彼作是念:『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學漸損。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學漸損。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學漸損。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學漸損。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

「周那!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發心。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發心。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發心。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發心。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發心。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發心。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發心。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發心。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發心。

「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與正度對。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與慚愧為對。慢者與不慢為對。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為對。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

「周那!或有法黑,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昇上。慢者,以不慢為昇上。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

「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般涅槃。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般涅槃。[*]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般涅槃。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般涅槃。慢者,以不慢為般涅槃。增慢者,以不[*]增慢為般涅槃。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是為,周那!我已為汝說漸損法,已說發心法,已說對法,已說昇上法,已說般涅槃法。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周那問見經第五竟(千五百七十五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M. 8. Sallekha sutta.

  ???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大周那]~Mahā-Cunda.

  ???

漸損~Sallekha.

  ???

居=號【宋】

  「居」,宋本作「號」。
  「號」,大正藏原為「居」,今依據宋本改作「號」。

入=人【宋】

  「入」,宋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為「入」,今依據宋本改作「人」。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增=憎【宋】【元】*

  「增」,宋、元二本作「憎」。[*]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憎」。[*]

汝=法【宋】【元】

  「汝」,宋、元二本作「法」。
  「法」,大正藏原為「汝」,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法」。

〔周…竟〕-【明】

  明本無「周…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周…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千…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在世界上觀察到各種生(與滅),所以有神、眾生、人、壽命、 世間等等的概念。

我行漸損:我的造作漸漸減少。

四增上心:四種增強的心,即四禪。

四息解脫:即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增慢:即增上慢。特別強烈的傲慢,特指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增上」即「加強」的意思。

法黑:行惡法者。

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如果不能先調伏自己,而想要去調伏那些也不能調伏自己的人,這終究是不可能的。

[對應經典]

 

(九二)中阿含穢品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彼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諸比丘見已呵彼比丘:『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

於是,世尊告曰:「阿難!此經名為“青白蓮華喻”,汝當如是善受持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共受此青白蓮花喻經,誦習守持。所以者何?此青白蓮華喻經,如法有義,是梵行本,致通、致覺,亦致涅槃。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受此青白蓮華喻經,善諷誦持。」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竟(七百三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行彼=彼行【宋】【元】【明】

  「行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行」。
  「彼行」,大正藏原為「行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行」。

慧=善【元】【明】

  「慧」,元、明二本作「善」。
  「善」,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善」。

〔青…竟〕-【明】

  明本無「青…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青…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經〕-【宋】【元】

  宋、元二本無「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經」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七…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七…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對應經典]

 

(九三)中阿含穢品水淨梵志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鬱鞞羅尼連然河岸,在阿耶和羅尼拘類樹下,初得道時。

於是,有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所。世尊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丘:「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猶垢膩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污衣故有穢色。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心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如是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十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梵志!是謂洗浴內心,非浴外身。」

爾時,梵志語世尊曰:「瞿曇!可詣多水河浴。」

世尊問曰:「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梵志答曰:「瞿曇!彼多水河者,此是世間齋潔之相、度相、福[*]相。瞿曇!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  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若汝不殺生,  常不與不取,
 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  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  「我亦作是念,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即時禮佛足,  歸命佛法眾。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淨梵志經第七竟(一千二百一十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M. 7. Vatthūpama sutta., [Nos. 51. 99(1185), 100(99), 125(13.5)]

  ????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尊)+世尊【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尊世尊」。
  大正藏無「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穢~Upakkilesa.

  ???

調=掉【元】【明】*

  「調」,元、明二本作「掉」。[*]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慢傲心=憍傲心【宋】*【元】*【明】*

  「慢傲心」,宋、元、明三本作「憍傲心」。[*]
  「憍傲心」,大正藏原為「慢傲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憍傲心」。[*]

此=比【元】

  「此」,元本作「比」。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元本改作「比」。

心心=結心【宋】【元】【明】

  「心心」,宋、元、明三本作「結心」。
  「結心」,大正藏原為「心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結心」。

十=一【宋】【元】【明】

  「十」,宋、元、明三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河+(浴)【宋】【元】【明】

  「河」,宋、元、明三本作「河浴」。
  大正藏無「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相=想【宋】*【元】*【明】*

  「相」,宋、元、明三本作「想」。[*]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與不=不與【宋】【元】【明】

  「與不」,宋、元、明三本作「不與」。
  「不與」,大正藏原為「與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與」。

語=言【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命=依【宋】【元】【明】

  「命」,宋、元、明三本作「依」。
  「依」,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水…竟〕-【明】

  明本無「水…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水…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一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大慢心穢:增上慢。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九四)中阿含穢品黑比丘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堂。

是時,黑比丘鹿母子常憙鬥諍,往詣佛所。世尊遙見黑比丘來,因黑比丘故,告諸比丘:「或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若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若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得>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若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若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若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若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此人雖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猶如惡馬繫在櫪養,雖作是念:『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然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所以者何?彼馬有惡法,謂極麤弊、不溫良故,令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如是,此人雖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或有一人不憙鬥諍,稱譽止諍。若有一人不憙鬥諍,稱譽止諍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若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若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若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若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此人雖不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善法,因彼有此無量善法故,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猶如良馬繫在櫪養,雖不作是念:『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然人繫彼著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所以者何?彼馬有善法,謂軟調好、極溫良故,令人繫著於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如是,此人雖不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黑比丘經第八竟(一千五百二十七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X. 87. Adhikaraṇa.

  ???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黑]~Kālaka.

  ???

〔無〕-【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黑…竟〕-【明】

  明本無「黑…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黑…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一千…字〕-【明】

  明本無「一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千…字」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註解]

不能令得一意:不能專心一致,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導向一趣;不導向一性;不導向獨居」。

穿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均是「破戒的意思」。修行之人毀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沒有敬禮同梵行者,也沒有因敬禮同梵行者為人稱譽。

[對應經典]

 

(九五)中阿含穢品住法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增,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增,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增不退、不住,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掉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掉[*]貢高、疑惑、身諍、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貪伺、[若>]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六百三十一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不住=是謂【元】

  「不住」,元本作「是謂」。
  「是謂」,大正藏原為「不住」,今依據元本改作「是謂」。

增=憎【宋】*

  「增」,宋本作「憎」。[*]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本改作「憎」。[*]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貪=憎【宋】,=增【元】【明】*

  ????

〔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故=方【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方」。
  「方」,大正藏原為「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方」。

〔住…竟〕-【明】

  明本無「住…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住…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六…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六…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阿含:音譯自 agama,義譯是「傳(承)」,指釋迦牟尼佛所傳來的法。

睡眠纏:即五蓋中的「睡眠蓋」,被睡眠纏覆於心。

忍不令退:安住在修行上,不讓修行退步。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猶如有人被火燒著了頭、燒著了衣服。

[對應經典]

參考南傳《增支部尼柯耶》〈第十集〉第17、18經Nātha經??

 

(九六)中阿含穢品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諸賢!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常憶念,知而復知。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我為有[*]調、貢高,為無有調、貢高?我為有疑惑,為無有疑惑?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我為有信,為無有信?我為有進,為無有進?我為有念,為無有念?我為有定,為無有定?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纏、有[*]調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污心,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諸賢!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五百六十八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

中阿含穢品第三竟(萬六千一百四十字)(第二小土城誦)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第二小土城誦〕-【明】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令=念【宋】【元】

  「令」,宋、元二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念」。

〔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無…竟〕-【明】

  明本無「無…竟」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無…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五…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五…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五…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八…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八…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品末題在卷末題前行【宋】【元】【明】,〔中阿含〕-【明】

  ????

三=八【明】

  「三」,明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明本改作「八」。

〔萬…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萬…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萬…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第二小土城誦〕-【明】,(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在卷末題下【宋】【元】

  ????

[註解]

身諍:由身體行動產生具體諍的行為,如與人發生口角。( 另譯為「身暴躁」,即「暴躁的行為」,相當的南傳經文亦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1567841916.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9/07 15:3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4848079681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