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 Chen:

《增壹阿含經》第30品:

須陀沙彌對曰:

「有漏義、無漏義是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有漏義是生死結使,無漏義者是涅槃之法,以是之故,義有若干,非一義也。」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有漏是生死,無漏是涅槃。」

跟後世說世間即涅槃,是不同的說法。


David Chiou:

後人常將經典截取一句來用,其實讀經一定要看上下文,從整體經文的脈絡了解佛陀說法的意義。

「生死即涅槃」出自以下這經。

《大寶積經》卷90:「一切眾生如幻化,求其邊際不可得,
 若知如是無邊性,斯人處世無疲厭。
 了知諸法如實相,常行生死即涅槃,
 於諸欲中實無染,調伏眾生言離欲。
 大悲利益諸眾生,而實無人無壽者,
 不見眾生而利益,當知此事甚為難。
(CBETA, T11, no. 310, p. 519, a1-7)

這是講已經證悟的修行者的境界,因為證知一切緣生緣滅,無我、人、眾生、壽者,縱使仍活在有生有死的世間,也沒有煩惱、沒有苦,因此「生死(世間)即涅槃(苦的止息)」。

這「無我、人、眾生、壽者」是佛陀一貫的說法,例如《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10經中佛陀要比丘們不要起「親里覺、國土人民覺、不死覺」,正對應到「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煩惱即菩提」也是常見的一個詞,出自《六祖壇經》,其實禪宗六祖惠能是這麼解釋的:「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CBETA, T48, no. 2008, p. 350, b29)

另外,常有附佛外道說《維摩詰經》講:「貪瞋癡即佛性」。例如盧某某即這麼說。

其實《維摩詰經》沒有這麼說,原經文是:「貪瞋癡性即是平等」(CBETA, T12, no. 340, p. 108, c18) 差一個「性」字差很多。

貪、瞋、癡都是緣起緣滅的,其緣起性質自然都一樣,其緣起性質是平等的,自然不應執著。

但被附佛外道斷章取義,不了解前後文,就會有誤解。

 
agama1/研討_生死非涅槃_與_生死即涅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51041889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