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阿須倫品第八

導讀

《增壹阿含經》每一品的名稱,都是採用該品第一小經的標題,本品稱作「阿須倫品」,也是因為第一小經的標題為阿須倫(阿修羅)。

《增壹阿含經》是每十篇合為一品,且一法一法的增加,而稱為「增壹」。本品還是在「一」開頭的條目中,所說的法都是以「一人」為關鍵字,這一人就是佛陀。

這十小經大致的意義是:

  1. 比丘依佛所教,能不被天魔波旬所迷惑。
  2. 有佛陀,而能造福眾生。
  3. 有佛陀,而有各種佛法。
  4. 有佛陀,而有智慧光明。
  5. 有佛陀,而能消滅無明。
  6. 有佛陀,而有三十七道品。
  7. 佛滅則三十七道品滅。
  8. 有佛陀,而有信戒聞施慧。
  9. 有佛陀,而減少三惡道眾生。
  10. 沒有人比得上佛陀。

因此要恭敬、正信、承事於佛。

(一)[0560c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形大者,莫過阿須倫王。比丘當知,阿須倫形廣長八萬四千,口縱廣千由[*]旬。比丘當知,或有是時,阿須倫王欲觸犯日時,倍復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住日月前。日月王見已,各懷恐怖,不寧本處。所以然者,阿須倫形甚可畏故。彼日月王以懷恐懼,不復有光明;然阿須倫不敢前捉日月。何以故?日月威德有大神力,壽命極長,顏色端[*]正,受樂無窮。欲知壽命長短者,住壽一。復是此間眾生福祐,令日月王不為阿須倫所見觸惱。爾時,阿須倫便懷愁憂,即於彼

「如是。諸比丘!弊魔波旬恒在汝後,求其方便,壞敗善根。波旬便化極妙奇異色、聲、香、味、細滑之法,欲惱亂諸比丘意。波旬作是念:『我當會遇得比丘眼便,亦當得耳、鼻、舌、身、意之便。』爾時,比丘雖見極妙六情之法,心不染著。爾時,弊魔波旬便懷愁憂,即退而去。所以然者,多薩阿竭.阿羅呵威力所致。何以故?諸比丘不近色、聲、香、味、細滑法。爾時,比丘恒作是學,受人信施,極為甚難,不可消化,墜墮五趣,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要當專意,未獲者獲,未得者得,未度者度,未得證者教令成證。是故,諸比丘!比丘不希求供養,才配得上受供養未有信施,不起想念;已有信施,便能消化,不起染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旬」,大正藏原為「延」,今依據聖本改作「旬」。

「由旬」,宋、元、明三本作「由延」。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住」。

「劫」,聖本作「切」。

「惱」,大正藏原為「迷」,聖本作「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惱」。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墜墮」,大正藏原為「墮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墜墮」。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註解]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由旬:長度單位,公牛掛軛行走一日的距離,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日月王:分別以日、月為名,並以日、月為基地的天人。

劫: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沒:消失。

弊魔:欺詐蒙騙的魔。

波旬:惡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多薩阿竭.阿羅呵: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的前二個,這裡以這二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五趣:眾生往生的五種去處,即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因為「六道」中阿修羅道散布於其餘道中,因此經中有時說「六道」、有時說「五道」。

無上正真之道:佛陀的智慧,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迷悟掌握在自己

本經以阿修羅王縱使身形巨大而能嚇日、月天子,但不能真的損害日、月,比喻天魔波旬或欲界的一切境界縱使能迷惑比丘,但是否染著還是要看比丘自己,依著佛陀的教導而能不染著。

  • 日天子、月天子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日月王」是依於日、月為名的天人,天人和阿修羅時常征戰,《雜阿含經》卷四十即有許多相關記載。

[進階辨正]

(二)[0561a0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隱眾生,愍世群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隱眾生,愍世群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是故,諸比丘!常興恭敬於如來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多…佛~Tathāgata arahaṃ sammā-sambuddha.

「如是」,大正藏原為「是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是」。

[註解]

愍世群萌:憐憫世間的眾生。

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三耶三佛」為「等正覺」的音譯,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這幾經所說,也算是補充十念中念佛的功德。

(三)[0561a1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一人入道在於世間,亦有二諦三解脫門四諦真法、五根六邪見滅七覺意賢聖八品道九眾生居如來十力十一慈心解脫,便出現於世。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一人入道在於世間,亦有二諦、三解脫門、四諦真法、五根、六邪見滅、七覺意、賢聖八品道[*]、九眾生居、如來十力、十一慈心解脫,便出現於世。是故,諸比丘!常興恭敬於如來所,亦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八品道」,大正藏原為「八道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八品道」。*

[註解]

入道:入聖道、覺悟真理。

二諦:「真諦」與「俗諦」。「真諦」是出世間的真理,「俗諦」是世間的事實。「諦」指真實不虛、真理。

三解脫門:由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而獲得解脫。「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無相三昧」是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無願三昧」是觀貪瞋癡相斷,沒有任何願求、造作,而入的定境。又譯為「三三昧」。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

四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又譯為「四聖諦」。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六邪見滅:滅除六種邪見:(1)有我的真我、(2)無我的真我、(3)我以真我而解了真我、(4)我以真我而解了非真我、(5)我以非真我而解了真我、(6)我的真我能說,能感受,能經驗善惡,而這我的真我是永恆不變的。詳見《增一阿含經》七日品第360經、《中阿含經》第10經。

七覺意: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分、(2)擇法覺分、(3)精進覺分、(4)喜覺分、(5)輕安覺分、(6)定覺分、(7)捨覺分。又譯為「七覺支」、「七覺分」。

賢聖八品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又譯為「八正道」、「八聖道」。

九眾生居: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色界的四禪天(例如無想天無想無覺知) (6)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7)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8)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 (9) 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詳見《長阿含經》卷八第5經眾集經。至於欲界的三惡道,並非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因此不在九眾生居中。

如來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十一慈心解脫:修行慈心解脫並為人演說的十一種果報:(1)臥安、(2)覺安、(3)不見惡夢、(4)天護、(5)人愛、(6)不毒、(7)不兵、(8~10)水、火、盜賊終不侵抂、(11)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七〈放牛品 49〉第10經。

[對應經典]

 

(四)[0561b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智慧光明出現於世。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便有智慧光明出現於世。是故,諸比丘!當信心向佛,無有傾邪。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1. 13. 6.

  ???

[註解]

[對應經典]

 

(五)[0561b0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無明大冥便自消滅。爾時,凡愚之士為此無明所見纏結,生死所趣,如實不知,周旋往來今世、後世,從劫至[*]劫,無有解已;若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出現世時,無明大便自消滅。是故,諸比丘!當念承事諸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結=絡【聖】

  「結」,聖本作「絡」。
  「絡」,大正藏原為「結」,今依據聖本改作「絡」。

所=五【宋】【元】【明】,=無【聖】

  ????

劫=初【聖】*

  「劫」,聖本作「初」。
  「初」,大正藏原為「劫」,今依據聖本改作「初」。

[註解]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闇:即「暗」。

[對應經典]

 

(六)[0561b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現於世。云何三十七品道?所謂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真行,便出現於世。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故,諸比丘!常當承事於佛,亦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三十七品:三十七類通往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又譯為「三十七道品」。

四意止: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又譯為「四念處」。

四意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又譯為「四正勤」。

四神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譯為「四如意足」。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即:(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七覺意:覺悟的七個要素 (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又譯為「七覺支」、「七覺分」。

八真行:邁向解脫的正確途徑 (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又譯為「八正道」、「八聖道」。

[對應經典]

 

(七)[0561b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沒盡於世,人民之類多懷愁憂,天及人民普失廕覆。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沒盡於世,人民之類多懷愁憂,天及人民普失[*]廕覆。所以然者,若多薩阿竭於世滅盡,三十七品亦復滅盡。是故,諸比丘!常當恭敬於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1. 13. 4.

  ???

廕=陰【宋】*,=蔭【聖】*

  ????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佛陀滅度則「三十七品亦復滅盡」。當今佛陀的肉身早已滅度,但佛陀的法身──經典,還在世間。等到法滅盡或沒有人修行時,三十七道品就真滅盡了。

(八)[0561c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爾時天及人民便蒙光澤,便有信心於戒、聞、施、智慧,猶如秋時月光盛滿而無塵穢,普有所照。此亦如是,若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出現世間,天及人民便蒙光澤,有信心於戒、聞、施、智慧,如月盛滿,普照一切。是故,諸比丘!興恭敬心於如來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而)+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而有」。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的「信、戒、施、聞、慧」俗稱「在家五法」,是優秀的在家佛教徒應該具足的五個條件,其定義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7經所述:

五法 定義
信具足 堅固信佛
戒具足 持守五戒
施具足 離慳、清淨施
聞具足 聽聞受持佛法
慧具足 如實知四聖諦


信、戒、施、聞、慧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要有信、要持戒、要布施、要聞法、要智慧,第二種解釋是信仰「戒、施、聞、慧」然後實踐。

第一種解釋在經中較常見,本經及《雜阿含經》卷三十一第887經則為第二種解釋。兩種解釋是相通的,因為通常要信佛後才會持戒、布施、聞法、發慧。

(九)[0561c1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爾時天及人民皆悉熾盛,三惡眾生便自減少。猶如國界聖王治化時,彼城中人民熾盛,隣國力弱,此亦如是,若多薩阿竭出現世時,三惡趣道便自減少。如是,諸比丘!當信向佛。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如是=是故【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
  「是故」,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

是故=如是【宋】【元】【明】

  「是故」,宋、元、明三本作「如是」。
  「如是」,大正藏原為「是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是」。

[註解]

[對應經典]

 

(一〇)[0561c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無與等者,不可摸則獨步無侶,無有儔匹,諸天、人民無能及者,信、戒、聞、施、智慧,無能及者。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無與等者,不可摸則,獨步無伴,無有儔匹,諸天、人民無能及者,信、戒、聞、施、智慧,皆悉具足。是故,諸比丘!當信敬於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須倫.益一道  光明及闇冥
 道品.沒盡.信  熾盛.無與等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

[校勘]

~A. 1. 13. 5.

  ???

「不可摸」,明本作「不可模」。

倫=輪【聖】

  「倫」,聖本作「輪」。
  「輪」,大正藏原為「倫」,今依據聖本改作「輪」。

聖本在「三」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無與等:沒有比得上的。

不可摸則:不能複製。「摸」在此同「模」,式樣。「則」指準則。

獨步無侶: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儔匹:比得上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阿須倫品第八.txt · 上一次變更: 2019/06/29 22:5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7581496238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