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了喔!


David Chiou: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3經所提到安般十六勝行,最後四個為:「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

字面上看似和其他譯本不同,例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隨觀無常,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棄捨」,相當的《修行道地經》經文作「見無常則知,若無欲則知,觀寂然即知,見道趣即知」。

整體說來,應該是和其他經文中「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道理相同,是為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證知四聖諦。

那是《雜阿含經》此處順序有訛誤嗎?還是只是用詞的習慣不同?

Satipatthana Shi:

不能說《雜阿含經》此處順序有訛誤,因為這四者在其他經文中也曾出現:

《雜阿含803經》卷29:「觀察無常,觀察,觀察無欲,觀察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CBETA, T02, no. 99, p. 206, b9-11)

《雜阿含715經》卷27:「何等為捨覺分不食?有三界,謂界、無欲界、界,於彼不思惟,未起捨覺分不起,已起捨覺分令退,是名捨覺分不食。」(CBETA, T02, no. 99, p. 192, c3-6)

不過經文中沒有詳細解釋無常、斷、無欲、滅的意涵。以下經文有其中三者的說明:

《雜阿含464經》卷17:「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5-c1)

「斷」和「滅」的解釋看來很像,以下南傳經文較易懂,但「無欲」和「滅」的解釋文字重覆性很高,似乎不易區分:

AN 10:60
阿難!什麼是捨斷想呢?阿難!這裡,比丘不忍受已生起的欲尋,使它走到捨斷、除去、作終結、不存在,不忍受已生起的惡意尋,使它走到捨斷、除去、作終結、不存在,不忍受已生起的加害尋,使它走到捨斷、除去、作終結、不存在,不忍受已生起的惡不善法,使它走到捨斷、除去、作終結、不存在,阿難!這被稱為捨斷想。
  阿難!什麼是離貪想呢?阿難!這裡,比丘到林野,或樹下,或空屋,像這樣深慮:『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涅槃。』阿難!這被稱為離貪想。
  阿難!什麼是滅想呢?阿難!這裡,比丘到林野,或樹下,或空屋,像這樣深慮:『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滅、涅槃。』阿難!這被稱為滅想。

其實這四個也是「十想」當中的內容:

《中阿含83經》卷20〈長壽王品 2〉:「世尊告曰:「大目揵連!比丘若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者,彼此覺觀無常、觀興衰、觀斷、觀無欲、觀滅、觀捨。彼此覺觀無常、觀興衰、觀、觀無欲、觀、觀捨已,不受此世;因不受世已,便不疲勞;因不疲勞已,便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大目揵連!如是比丘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CBETA, T01, no. 26, p. 560, b4-12)

論中則提到如下:

《成實論》卷14:「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無常行,以無常行斷諸煩惱,是名行。煩惱斷故心則厭離,是名行。以心離故得一切滅,是名行。如是次第得解脫,故名十六行念出入息。」(CBETA, T32, no. 1646, pp. 355c16-356a14)

《瑜伽師地論》卷27:「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鉢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是名十六勝行」。」(CBETA, Y31, no. 30, pp. 409a11-411a8)

David Chiou:

謝謝!看來的確不能說是訛誤,可說只是不同傳承的同詞習慣不同。

由於經論中對於這四者的意義似乎也區分得不是那麼清楚,各經論中解說也不同,目前姑且先將「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標註為:

觀察遷流變化(知苦)……,觀察斷除苦因(斷集)……,觀察止息欲望(證滅)……,觀察棄捨放下(修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隨觀無常,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棄捨」,相當的《修行道地經》經文作「見無常則知,若無欲則知,觀寂然即知,見道趣即知」。

 
agama/研討_十六勝行最後四個的意義.155766780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5/12 21:3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41972923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