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2019/03/15 17:12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2022/08/20 10:05 目前版本
行 21: 行 21:
@[0304a04]@波斯匿王復白佛言:「應施何處,得大果報?」 @[0304a04]@波斯匿王復白佛言:「應施何處,得大果報?」
-@[0304a05]@佛言:「大王!此是[[異問]]-[]-。所問『應施何處?』此問則異。復問『施何處,應得大果?』此問復異。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王!譬如此國臨陣戰鬥,集諸戰士,而有一[[婆羅門]]子,從東方來,年少幼稚,柔弱端正,膚白髮黑,不習武藝,不學術策,恐怖退弱,不能自安,不忍敵觀,若刺若射,無有[[方便]]-[]-,不能傷彼。云何?大王!如此士夫,王當賞不?」+@[0304a05]@佛言:「大王!此是[[異問]]-[]-。所問『應施何處?』此問則異。復問『施何處,應得大果?』此問復異。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王!譬如此國臨陣戰鬥,集諸戰士,而有一[[婆羅門]]-[]-子,從東方來,年少幼稚,柔弱端正,膚白髮黑,不習武藝,不學術策,恐怖退弱,不能自安,不忍敵觀,若刺若射,無有[[方便]]-[]-,不能傷彼。云何?大王!如此士夫,王當賞不?」
@[0304a13]@王白佛言:「不賞,世尊!」 @[0304a13]@王白佛言:「不賞,世尊!」
行 37: 行 37:
@[0304a25]@王白佛言:「重賞,世尊!」 @[0304a25]@王白佛言:「重賞,世尊!」
-@[0304a26]@佛言:「大王!如是沙門、婆羅門遠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報。-{捨離五支}-何等為捨離五支?-<所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已斷已知,是名捨離五支。>--{成就五支}-何等為成就五支?-<謂[[無學]]戒身成就,無學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捨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爾時,世尊復說偈言:+@[0304a26]@佛言:「大王!如是[[沙門、婆羅門]]-[]-遠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報。-{捨離五支}-何等為捨離五支?-<所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已斷已知,是名捨離五支。>--{成就五支}-何等為成就五支?-<謂[[無學]]戒身成就,無學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捨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運戈猛戰鬥,  堪能勇士夫,\\ 「運戈猛戰鬥,  堪能勇士夫,\\
行 55: 行 55:
 如是淨信心,  聞慧捨慳垢,\\  如是淨信心,  聞慧捨慳垢,\\
 錢財豐飲食,  常施良福田。\\  錢財豐飲食,  常施良福田。\\
- 高唱增歡-[7]-受-[8]-,  如雷雨良田,\\+ 高唱增勸-[7]-受-[8]-,  如雷雨良田,\\
 功德注流澤,  霑-[9]-洽施主心。\\  功德注流澤,  霑-[9]-洽施主心。\\
 財富名稱流,  及涅槃大果。」\\  財富名稱流,  及涅槃大果。」\\
行 75: 行 75:
[6] 「踈」,宋本作「蔬」。 [6] 「踈」,宋本作「蔬」。
-[7] 「歡」,元、明二本作「勸」。+[7] 「勸」,大正藏原為「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勸」。
[8]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8]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行 87: 行 87:
[] 異問:不同的問題。 [] 異問:不同的問題。
-[] 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 
 +[]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 鞞舍: [] 鞞舍:
 +
 +[]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行 124: 行 128:
@[0304c02]@-{決定身壞命終後往生善惡趣的不是出身,而是身口意行}-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0304c02]@-{決定身壞命終後往生善惡趣的不是出身,而是身口意行}-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0304c05]@「大王!云何為一種人-<從冥入冥>-?謂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羅-[1]-家]]、魚獵家、[[竹作家]]、[[車師家]],及餘種種下賤工巧業家,貧窮短-[2]-命,形體憔悴-[3]-,而復修行卑賤之業-[4]-,亦復為人下賤作使,是名為冥。處斯冥中,復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5]-中。猶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廁入廁,以血洗血,捨惡受惡;從冥入冥者亦復如是。是故名為從冥入冥。+@[0304c05]@「大王!云何為一種人-<從冥入冥>-?謂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羅-[1]-家]]、魚獵家、[[竹作家]]、[[車師家]],及餘種種下賤工巧業家,貧窮活-[2]-命,形體憔悴-[3]-,而復修行卑賤之業-[4]-,亦復為人下賤作使,是名為冥。處斯冥中,復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5]-中。猶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廁入廁,以血洗血,捨惡受惡;從冥入冥者亦復如是。是故名為從冥入冥。
@[0304c14]@「云何名為-<從冥入明>-?謂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為人作諸鄙業,是名為冥。然其彼人於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一]-跨馬,從馬昇象;從冥入明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冥入明。 @[0304c14]@「云何名為-<從冥入明>-?謂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為人作諸鄙業,是名為冥。然其彼人於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一]-跨馬,從馬昇象;從冥入明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冥入明。
行 130: 行 134:
@[0304c20]@「云何有人-<從明入冥>-?謂有世人生富樂家,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及餘種種富樂家生,多諸錢財,奴婢、客使,廣集知識,受身端正,聰明[[黠慧]]-[二]-,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墮泥梨[*]中。譬如有人從高樓下乘於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從明入冥者亦復如是。 @[0304c20]@「云何有人-<從明入冥>-?謂有世人生富樂家,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及餘種種富樂家生,多諸錢財,奴婢、客使,廣集知識,受身端正,聰明[[黠慧]]-[二]-,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墮泥梨[*]中。譬如有人從高樓下乘於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從明入冥者亦復如是。
-@[0304c28]@「云何有人-<從明入明>-?謂有世人生富樂家,乃至形相端嚴,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從樓觀至樓觀。如是,乃至從床至床;從明入明者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明入明。」爾時,世尊復說偈言:+@[0304c28]@「云何有人-<從明入明>-?謂有世人生富樂家,乃至形相端嚴,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從[[樓觀]]-[]-至樓觀。如是,乃至從床至床;從明入明者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明入明。」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貧窮困苦者,  不信增瞋恨,\\ 「貧窮困苦者,  不信增瞋恨,\\
 慳貪惡邪想,  癡惑不恭敬。\\  慳貪惡邪想,  癡惑不恭敬。\\
- 見沙門道士,  持戒多聞者,\\+ 見沙門[[道士]]-[]-,  持戒多聞者,\\
 毀[[呰]]-[6]-而不譽-[7]-,  障他施及受。\\  毀[[呰]]-[6]-而不譽-[7]-,  障他施及受。\\
 如斯等士夫,  從此至他世,\\  如斯等士夫,  從此至他世,\\
行 140: 行 144:
 若有貧窮人,  信心少瞋恨-[8]-,\\  若有貧窮人,  信心少瞋恨-[8]-,\\
 常生慚愧心,  惠施離慳垢-[9]-。\\  常生慚愧心,  惠施離慳垢-[9]-。\\
- 見沙門[[梵志]]-[]-,  持戒多聞者,\\+ 見[[沙門梵志]]-[]-,  持戒多聞者,\\
 謙虛而問訊,  隨宜善供給。\\  謙虛而問訊,  隨宜善供給。\\
 勸人令施與,  歎施及受者,\\  勸人令施與,  歎施及受者,\\
行 152: 行 156:
 當生苦地獄,  從明入冥中,\\  當生苦地獄,  從明入冥中,\\
 若有富士夫,  信心不瞋恨。\\  若有富士夫,  信心不瞋恨。\\
- 常起慚愧心,  惠施離瞋姤-[12]-,\\+ 常起慚愧心,  惠施離瞋妒-[12]-,\\
 見沙門梵志,  持戒多聞者。\\  見沙門梵志,  持戒多聞者。\\
 先奉迎問訊,  隨宜給所須,\\  先奉迎問訊,  隨宜給所須,\\
行 165: 行 169:
[1] 「旃陀羅」,巴利本作 Caṇḍāla。 [1] 「旃陀羅」,巴利本作 Caṇḍāla。
-[2] 「短」,宋、元、明三本作「活」。+[2] 「活」,大正藏原為「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活」。
[3] 「憔悴」,宋、元、明三本作「顦顇」。 [3] 「憔悴」,宋、元、明三本作「顦顇」。
行 185: 行 189:
[11]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嫉」。 [11]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嫉」。
-[12] 「姤」,宋、元、明三本作「妬」。 +[12] 「妒」,大正藏原為「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妒」。
====[註解]==== ====[註解]====
行 194: 行 197:
[二]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二]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 
 +[] 道士:有道之士,即修行人。中國早年稱呼佛教僧眾為道士,直到北魏太武帝獨尊神仙道術士為天師,術士建立道教並迫害佛教,這個稱謂才改為道教所用。
 +[] 沙門梵志:修行人的統稱。梵志是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98: 行 304:
@[0305c22]@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1]-七人、[[闍祇羅]]-[2]-七人、一舍羅-[3]-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0305c22]@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1]-七人、[[闍祇羅]]-[2]-七人、一舍羅-[3]-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0305c25]@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王-[4]-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一]-王。」+@[0305c25]@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4]-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一]-王。」
@[0305c27]@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0305c27]@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行 304: 行 310:
@[0305c29]@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0305c29]@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0306a01]@-{應謹慎辨別是否為阿羅漢}--<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二]-觀察,勿但[[[[-[5]--[6]-]]]]-[三]-;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辨-[7]-。[[交契]]-[四]-[[計挍]]-[五]-,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8]-思惟,智慧觀察。」>-+@[0306a01]@-{應謹慎辨別是否為阿羅漢}--<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二]-觀察,勿但[[[[-[5]--[6]-]]]]-[三]-;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辨-[7]-。[[交契]]-[四]-[[計挍]]-[五]-,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須自-[8]-思惟,智慧觀察。」>-
@[0306a07]@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9]-有智慧。」 @[0306a07]@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9]-有智慧。」
行 327: 行 333:
[3] 「一舍羅」,巴利本作 Ekasāṭaka。 [3] 「一舍羅」,巴利本作 Ekasāṭaka。
-[4] 「王」,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王」。+[4] 「三」,元、明二本作「王」。
-[5] 「洛」,元本作「絡」,明、聖二本作「終」。+[5] 「終」,大正藏原為「洛」,元本作「絡」,明、聖二本作「終」,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終」。
-[6] 「莫」,元、明、聖三本作「慕」。+[6] 「慕」,大正藏原為「莫」,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慕」。
[7] 「辨」,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辨」。聖本作「能辯」。 [7] 「辨」,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辨」。聖本作「能辯」。
-[8] 「當須」,宋、元、明三本作「須自」。+[8] 「須自」,大正藏原為「當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須自」。
[9]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聖本、高麗藏二本改作「知」。 [9]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聖本、高麗藏二本改作「知」。
行 416: 行 422:
@[0306a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06a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06a22]@時,波斯匿王為首,并七國王及諸大臣悉共集會,作如是論議:「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復有稱聲、香、味、觸為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說第一,竟-[1]-無定判-[2]-,當詣世尊,問如-[3]-此義。如世尊說,當共[[憶持]]-[]-。」+@[0306a22]@時,波斯匿王為首,并七國王及諸大臣悉共集會,作如是論議:「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復有稱聲、香、味、觸為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說第一,意-[1]-無定判-[2]-,當詣世尊,問知-[3]-此義。如世尊說,當共[[憶持]]-[]-。」
@[0306a27]@爾時,波斯匿王為首,與七國王、大臣、眷屬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與諸大臣如是論議:『五欲功德,何者為勝?』其中有言色勝、有言聲勝、有言香勝、有言味勝、有言觸勝,竟無決定。來問世尊,竟何者勝?」 @[0306a27]@爾時,波斯匿王為首,與七國王、大臣、眷屬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與諸大臣如是論議:『五欲功德,何者為勝?』其中有言色勝、有言聲勝、有言香勝、有言味勝、有言觸勝,竟無決定。來問世尊,竟何者勝?」
-@[0306b03]@佛告諸王:「各隨意適,我悉有餘說,以是因緣,我說五欲功德。然自有人於色適意,止-[4]-愛一色,滿其志願,[[正-[5]-使]]-[]-過上有諸勝色,非其所愛,不觸不視-[6]-,言己-[7]-所愛最為第一,無過其上。如愛色者。聲、香、味、觸亦皆如是。當其所愛,輒言最勝,歡喜樂著,雖更有勝過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觸不視,唯我愛者最勝最妙,無比無上。」+@[0306b03]@佛告諸王:「各隨意適,我悉有餘說,以是因緣,我說五欲功德。然自有人於色適意,止-[4]-愛一色,滿其志願,[[正-[5]-使]]-[]-過上有諸勝色,非其所愛,不觸不視-[6]-,言色-[7]-所愛最為第一,無過其上。如愛色者。聲、香、味、觸亦皆如是。當其所愛,輒言最勝,歡喜樂著,雖更有勝過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觸不視,唯我愛者最勝最妙,無比無上。」
@[0306b11]@爾時,座中有一優婆塞,名曰栴檀-[8]-,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善說,世尊!善說,善逝!」 @[0306b11]@爾時,座中有一優婆塞,名曰栴檀-[8]-,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善說,世尊!善說,善逝!」
行 428: 行 434:
@[0306b14]@時,栴檀優婆塞即說偈言: @[0306b14]@時,栴檀優婆塞即說偈言:
-「央伽族姓王,  服珠[[瓔珞]]-[9]-鎧,\\+「央伽族姓王,  服珠[[瓔珞]]-[9]--[]-鎧,\\
 摩竭-[10]-眾慶集,  如來出其國。\\  摩竭-[10]-眾慶集,  如來出其國。\\
 名聞普流布,  猶如雪山王,\\  名聞普流布,  猶如雪山王,\\
- 如淨水蓮華,  清淨無瑕穢。\\+ 如淨水-[11]-蓮華,  清淨無瑕穢。\\
 隨日光開敷,  芬香熏其國,\\  隨日光開敷,  芬香熏其國,\\
- 央耆-[11]-國明顯,  猶如空中日。\\+ 央耆-[12]-國明顯,  猶如空中日。\\
 觀如來慧力,  如夜然炬火,\\  觀如來慧力,  如夜然炬火,\\
 為眼為大明,  來者為決疑。」\\  為眼為大明,  來者為決疑。」\\
行 443: 行 449:
@[0306b24]@時,彼七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0306b24]@時,彼七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0306b26]@爾時,栴檀優婆塞知諸王去已,從座起,整-[12]-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今七國王遺我七領上衣,唯願世尊受此七衣,以哀愍故。」+@[0306b26]@爾時,栴檀優婆塞知諸王去已,從座起,整-[13]-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今七國王遺我七領上衣,唯願世尊受此七衣,以[[哀愍故]]-[]-。」
@[0306b29]@爾時,世尊為哀愍故,受其七衣,栴檀優婆塞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306b29]@爾時,世尊為哀愍故,受其七衣,栴檀優婆塞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行 449: 行 455:
====[校勘]==== ====[校勘]====
-[1] 「竟」,宋、元、明三本作「意」。+[1] 「意」,大正藏原為「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
[2] 「判」,元本作「刺」。 [2] 「判」,元本作「刺」。
-[3] 「如」,宋、元、明三本作「知」。+[3]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4] 「止」,聖本作「正」。 [4] 「止」,聖本作「正」。
行 461: 行 467:
[6] 「視」,聖本作「觀」。 [6] 「視」,聖本作「觀」。
-[7] 「己」,宋、元、明三本作「色」。+[7] 「色」,大正藏原為「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色」。
[8]「栴檀」,巴利本作 Candanaṅgalika。 [8]「栴檀」,巴利本作 Candanaṅgalika。
行 469: 行 475:
[10] 「竭」,聖本作「揭」。 [10] 「竭」,聖本作「揭」。
-[11] 「央耆」,巴利本作 Aṅgirasa。+[11] 「水」,大正藏原為「永」,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水」。
-[12] 「整」,聖本作「政」。+  
 +[12]「央耆」,巴利本作 Aṅgirasa。 
 + 
 +[13] 「整」,聖本作「政」。
====[註解]==== ====[註解]====
-[] 憶持:記憶受持而不忘失也。+[] 憶持:記憶受持而不忘失也。
-[] 正使:縱使。+[] 正使:縱使。
-[] +[]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 
 +[] 哀愍故:因為悲憫的緣故。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550: 行 561:
《雜阿含經》「婆羅門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本卷第1151~1163經、第4卷全卷、和第44卷第1178~1187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婆羅門(貴族或知識分子)的互動和說法。 《雜阿含經》「婆羅門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本卷第1151~1163經、第4卷全卷、和第44卷第1178~1187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婆羅門(貴族或知識分子)的互動和說法。
 +
 +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本卷中的婆羅門也都是出身於尊貴種姓的人。另一方面,佛陀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別卷中婆羅門也可指修行人。
 +
=====(一一五一)@@[0306c26]@@===== =====(一一五一)@@[0306c26]@@=====
行 564: 行 578:
 惠施伏慳貪,  真言壞妄語。\\  惠施伏慳貪,  真言壞妄語。\\
 不罵亦不虐,  常住賢聖心,\\  不罵亦不虐,  常住賢聖心,\\
- 惡人住瞋恨,  不動如山石-[1]-。\\ + 惡人住瞋恨,  不動如石山-[1]-。\\ 
- 起瞋恚能持,  勝制狂馬車-[2]-,\\+ 起瞋恚能持,  勝制狂車馬-[2]-,\\
 [[我說善御士,  非彼攝繩-[3]-者]]-[二]-。」\\  [[我說善御士,  非彼攝繩-[3]-者]]-[二]-。」\\
行 572: 行 586:
====[校勘]==== ====[校勘]====
-[1] 「山石」,宋、元、明三本作「石山」。+[1] 「石山」,大正藏原為「山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石山」。
-[2] 「馬車」,宋、元、明三本作「車馬」。+[2] 「車馬」,大正藏原為「馬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車馬」。
[3] 「繩」,聖本作「乘」。 [3] 「繩」,聖本作「乘」。
行 716: 行 730:
 -<猶如土坌彼,  逆風還自污。>-」\\  -<猶如土坌彼,  逆風還自污。>-」\\
-@[0307c03]@時,彼婆羅門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善、不[*]辯,何於瞿曇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0307c03]@時,彼婆羅門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善、不辨[*],何於瞿曇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
@[0307c05]@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 @[0307c05]@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
行 794: 行 808:
@[0307c24]@時,有不害-[1]--[2]-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名不害[*],為稱實不?」 @[0307c24]@時,有不害-[1]--[2]-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名不害[*],為稱實不?」
-@[0307c25]@佛告婆羅門:「如是稱實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則為稱實。」爾時,世尊即說偈言:+@[0307c25]@佛告婆羅門:「如是稱實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則為稱實。」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心不殺害,  口意亦俱然,\\ 「若心不殺害,  口意亦俱然,\\
行 829: 行 843:
@[0308a03]@如是我聞: @[0308a03]@如是我聞:
-@[0308a0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行乞至火與婆羅門舍。+@[0308a0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行乞]]-[]-至火與婆羅門舍。
-@[0308a05]@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即具眾美飲-[1]-食,滿鉢與之。+@[0308a05]@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即具眾美飯-[1]-食,滿鉢與之。
@[0308a06]@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復至其舍。 @[0308a06]@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復至其舍。
行 839: 行 853:
@[0308a09]@爾時,世尊知火與婆羅門心念已,即說偈言: @[0308a09]@爾時,世尊知火與婆羅門心念已,即說偈言:
-「王-[2]-天-[3]--[4]-日日雨,  田夫日夜耕,\\ +「上-[2]-天-[3]-日日雨,  田夫日夜耕,\\ 
- [[數數]]-[一]-植-[5]-種子,  是田數收穀。\\ + [[數數]]-[一]-植-[4]-種子,  是田數收穀。\\ 
- 如人數[[懷妊-[6]-]]-[二]-,  乳牛數懷犢,\\+ 如人數[[懷妊-[5]-]]-[二]-,  乳牛數懷犢,\\
 數數有求者,  則能數惠施。\\  數數有求者,  則能數惠施。\\
 數數惠施故,  常得大名稱,\\  數數惠施故,  常得大名稱,\\
行 865: 行 879:
@[0308b04]@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三]-,令身安樂。汝持是食去棄於無蟲水中,及少生草地。」 @[0308b04]@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三]-,令身安樂。汝持是食去棄於無蟲水中,及少生草地。」
-@[0308b07]@時,婆羅門即以此食持著無蟲水中,水即-[7]-煙出,沸聲啾啾;譬如鐵丸燒令火色,擲著水中,水即煙起,沸聲啾啾,亦復如是。婆羅門持此飲食著水中,水即煙出,沸聲啾啾,於時火與婆羅門歎言:「甚奇!瞿曇!大德大力,能令此食而作神變。」+@[0308b07]@時,婆羅門即以此食持著無蟲水中,水即-[6]-煙出,沸聲啾啾;譬如鐵丸燒令火色,擲著水中,水即煙起,沸聲啾啾,亦復如是。婆羅門持此飲食著水中,水即煙出,沸聲啾啾,於時火與婆羅門歎言:「甚奇!瞿曇!大德大力,能令此食而作神變。」
@[0308b13]@時,火與婆羅門因此飯食神變,得信敬心,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0308b13]@時,火與婆羅門因此飯食神變,得信敬心,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行 871: 行 885:
@[0308b16]@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0308b16]@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0308b17]@彼即出家已,作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8]-,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0308b17]@彼即出家已,作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7]-,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校勘]==== ====[校勘]====
-[1]「飲」,宋、元、明三本作「飯」。+[1]「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2] 「王」,宋、元、明三本作「上」。+[2] 「上」,大正藏原為「王」,宋、元、明三本作「上」、聖本作「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
-[3] 「王天」,巴利本作 Devarājan。,+[3] 「上天」,巴利本作 Devarājan。,
-[4] 「王天」,聖本作「天王」。+[4]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5]「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5]「妊」,聖本作「任」。
-[6]「妊」,聖本作「任」。+[6]「即」,聖本作「則」。
-[7] 「即」,聖本作「則」。+[7] 「鬚髮」,大正藏原為「髮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鬚髮」。
-[8] 「鬚髮」,大正藏原為「髮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鬚髮」。 
 +====[註解]====
- +[] 次第行乞: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缽乞求食物。又譯為「次第乞食」、「次行乞食」。
-====[註解]====+
[一] 數數:頻繁地。 [一] 數數:頻繁地。
行 935: 行 948:
@[0308b21]@時,舍衛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比丘僧。於佛、法、僧已離狐疑,於苦習-[1]-盡道亦離疑惑;[[見諦得果]]-[一]-,得[[無間-[2]-慧]]-[二]-。其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婆羅門,[[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三]-,即稱南無佛,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南無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3]-,身純金色,圓光一[[尋]]-[四]-,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 @[0308b21]@時,舍衛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比丘僧。於佛、法、僧已離狐疑,於苦習-[1]-盡道亦離疑惑;[[見諦得果]]-[一]-,得[[無間-[2]-慧]]-[二]-。其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婆羅門,[[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三]-,即稱南無佛,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南無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3]-,身純金色,圓光一[[尋]]-[四]-,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
-@[0308c01]@時,夫婆羅門聞之,瞋恚不喜,語其婦言:「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五]-,而稱歎彼禿頭沙門。黑闇之分,世所不稱。我今當往共汝大師論議,足知勝如。」+@[0308c01]@時,夫婆羅門聞之,瞋恚不喜,語其婦言:「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五]-,而稱歎彼禿頭沙門。黑闇之分,世所不稱。我今當往共汝大師論義[*],足知勝如。」
-@[0308c05]@婦語夫言:「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金色之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言說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師共論議者。然今婆羅門且往,自可知之。」+@[0308c05]@婦語夫言:「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金色之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言說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師共論義[*]者。然今婆羅門且往,自可知之。」
@[0308c10]@時,婆羅門即往詣佛所-[4]-,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0308c10]@時,婆羅門即往詣佛所-[4]-,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行 953: 行 966:
 若能害彼者,  其心得無憂。」\\  若能害彼者,  其心得無憂。」\\
-@[0308c21]@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示、教、照、喜]],次第說法,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說欲味著為災患煩惱,清淨、[[出要]]-[七]-、遠離,[[隨順]]福利清淨,分別廣說;譬如清淨白[[㲲]]-[5]--[八]-,易為染色。如是,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於座上,於四聖諦得無間-[6]-等,所謂苦、集、滅、道。+@[0308c21]@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示、教、照、喜]],次第說法,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說欲味著為災患煩惱,清淨、[[出要]]-[七]-、遠離,[[隨順]]福利清淨,分別廣說;譬如清淨白[[㲲]]-[5]--[八]-,易為染色。如是,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於座上,於四聖諦得無礙-[6]-等,所謂苦、集、滅、道。
@[0308c26]@是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九]-。即從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已,盡其壽命為優婆塞,證知我。」 @[0308c26]@是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九]-。即從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已,盡其壽命為優婆塞,證知我。」
行 959: 行 972:
@[0309a03]@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還歸自家。 @[0309a03]@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還歸自家。
-@[0309a04]@其婦優婆夷遙見夫來,見已,白言:「已與如來、應、等正覺,純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為我大師共論議-[7]-耶?」+@[0309a04]@其婦優婆夷遙見夫來,見已,白言:「已與如來、應、等正覺,純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為我大師共論義-[7]-耶?」
-@[0309a08]@其夫答言:「我未甞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有-[8]-能與如來、應、等正覺,真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諸仙之首,牟尼之尊,汝之大師共論議[*]也。汝今與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學道。」+@[0309a08]@其夫答言:「我未甞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有-[8]-能與如來、應、等正覺,真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諸仙之首,牟尼之尊,汝之大師共論義[*]也。汝今與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學道。」
@[0309a13]@時,婦悉以鮮潔白㲲[*],令作法衣-[9]-。 @[0309a13]@時,婦悉以鮮潔白㲲[*],令作法衣-[9]-。
行 984: 行 997:
[5] 「㲲」,聖本作「疊」。[*] [5] 「㲲」,聖本作「疊」。[*]
-[6] 「間」,大正藏原作「閡」,宋、元、明三本作「礙」,今依據聖本改作「間」。+[6] 「礙」,大正藏原作「閡」,宋、元、明三本作「礙」,聖本作「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7] 「議」,聖本作「義」。[*]+[7]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義」。[*]
[8] 「有」,元、明二本作「不」。 [8] 「有」,元、明二本作「不」。
行 1043: 行 1056:
@[0309b09]@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0309b09]@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施者設大會,  隨彼愛-[2]-樂施,\\+「施者設大會,  隨彼受-[2]-樂施,\\
 歡喜淨信心,  攀緣善功德。\\  歡喜淨信心,  攀緣善功德。\\
 以其所建立,  求離諸過惡,\\  以其所建立,  求離諸過惡,\\
行 1062: 行 1075:
[1] 「魔瞿」,巴利本作 Māgha。 [1] 「魔瞿」,巴利本作 Māgha。
-[2] 「愛」,宋、元、明、聖四本作「受」。 +[2]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受」。
====[註解]==== ====[註解]====
行 1204: 行 1216:
@[0310a06]@-{命中的福報,仍得精進才有}-時,有二老男-[2]-女,是其夫婦,年耆根熟,僂-[3]-背-[4]-如鉤,詣-[5]-里巷頭,燒糞掃處,俱蹲向火。 @[0310a06]@-{命中的福報,仍得精進才有}-時,有二老男-[2]-女,是其夫婦,年耆根熟,僂-[3]-背-[4]-如鉤,詣-[5]-里巷頭,燒糞掃處,俱蹲向火。
-@[0310a08]@世尊見彼二老夫婦,年耆愚老,僂[*]背如鉤,俱蹲向火,猶如老[[鵠]]-[]-,欲心相視。見已,告尊者阿難:「汝見彼夫婦二人,年耆愚老,僂背-[6]-如鉤,俱蹲向火,猶如老鵠,欲心相視不?」+@[0310a08]@世尊見彼二老夫婦,年耆愚老,僂[*]背如鉤,俱蹲向火,猶如老[[鵠]]-[]-,欲心相視。見已,告尊者阿難:「汝見彼夫婦二人,年耆愚老,僂背-[6]-如鉤,俱蹲向火,猶如老鵠,欲心相視不?」
@[0310a12]@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0310a12]@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0310a12]@佛告阿難:「此二老夫婦,於年少時盛壯之身,勤求財物者,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一富長者;若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精勤修習者,亦可得阿羅漢第一上果。於第二分盛壯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二富者;若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7]--[8]-斯陀含果證。若於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為須陀洹果證-[9]-。彼於今日,年耆根熟,無有錢財,無有方便,無所堪能,不復堪能,若覓錢財,亦不能得勝過人法。」+@[0310a12]@佛告阿難:「此二老夫婦,於年少時盛壯之身,勤求財物者,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一富長者;若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精勤修習者,亦可得阿羅漢第一上果。於第二分盛壯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二富者;若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7]--[8]-斯陀含果證。若於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為須陀洹果證-[9]-。彼於今日,年耆根熟,無有錢財,無有方便,無所堪能,不復堪能,若覓錢財,亦不能得勝過人法。」
@[0310a26]@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0310a26]@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行 1227: 行 1239:
[3]「僂」,宋、元、明三本作「傴」。[*] [3]「僂」,宋、元、明三本作「傴」。[*]
-[4]「背」,聖本作「[月*背]」。[*]+[4]「背」,聖本作「𮌡」。[*]
[5] 「詣」,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5] 「詣」,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6] 「僂背」,宋、元、明三本作「背傴」,聖本作「[月*背]僂」。+[6] 「僂背」,宋、元、明三本作「背傴」,聖本作「𮌡僂」。
[7] 「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大正藏原無「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五十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7] 「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大正藏原無「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五十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行 1243: 行 1255:
====[註解]==== ====[註解]====
-[] 鵠:天鵝。讀音同「胡」。+[] 鵠:天鵝。讀音同「胡」。
-[二]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 
-[三]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1552641149.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3/15 17:1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6506500244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