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2019/05/17 12:22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2022/06/30 17:49 目前版本
行 5: 行 5:
=====[導讀:五根;根相應 (2/2)]===== =====[導讀:五根;根相應 (2/2)]=====
-「五根」包含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他們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稱為「根」。+「五根」包含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它們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稱為「根」。
{{ :agama:decoration:nature-3164826_640.jpg?320|}} {{ :agama:decoration:nature-3164826_640.jpg?320|}}
行 11: 行 11:
  *信根:信心,以四不壞淨為代表: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   *信根:信心,以四不壞淨為代表: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
  *精進根:(由於信佛法,)勇猛精勤修行,以四正斷為代表: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精進根:(由於信佛法,)勇猛精勤修行,以四正斷為代表: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  *念根:(由於精進修行,)修習念處而不忘,以四念處為代表:身身觀念處、受受觀念處、心心觀念處、法法觀念處。+  *念根:(由於精進修行,)修習念處而不忘,以四念處為代表: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定根:(由於修習念處,)入定而不散亂,以四禪為代表: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定根:(由於修習念處,)入定而不散亂,以四禪為代表: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慧根:(基於定而生起)智慧,以四聖諦為代表: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慧根:(基於定而生起)智慧,以四聖諦為代表: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行 42: 行 42:
[] 三根:即「三無漏根」,指三種能導向無漏智慧的素質。 [] 三根:即「三無漏根」,指三種能導向無漏智慧的素質。
-[] 未知當知根:還沒有清楚明白地知道卻想要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又譯為「未知欲知根」。+[] 未知當知根:還沒有清楚明白地知道,而想要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對於真理的求知欲。又譯為「未知欲知根」。
[] 知根: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四聖諦)。又譯為「已知根」。 [] 知根: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四聖諦)。又譯為「已知根」。
行 63: 行 63:
  * {ref>S48.23}   * {ref>S48.23}
-  *[[http://tripitaka.cbeta.org/N26n0011_001#0231a06|南傳大藏經《小部》〈如是語經〉第62經。]] +  *[[http://tripitaka.cbeta.org/N26n0011_001#0231a06|南傳《小部尼柯耶.如是語經》集3〈品2〉第62經。]]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65_007#0695c01|《本事經》卷七〈三法品〉第三之二。]]+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65_007#0695c01|《本事經》卷七〈三法品3〉。]]
  *參考 {ref>Za29.28}   *參考 {ref>Za29.28}
行 79: 行 79: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什麼是「無知根」]]+  *[[什麼是「根」]] 
 +  *[[什麼是「無知根」]]
=====(六四三)@@[0182a26]@@===== =====(六四三)@@[0182a26]@@=====
行 124: 行 12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可說是修行的基礎,因此修行要修得好,就要檢視、反省自己的五根,例如:
 +  - 對於佛法是否有清淨的信心?
 +  - 修行是否夠精進?
 +  - 日常生活行住坐臥是否有正念?還是渾渾噩噩地度日?
 +  - 修定的程度如何?
 +  - 觀慧的程度如何?
=====(六四四)@@[0182b02]@@===== =====(六四四)@@[0182b02]@@=====
行 194: 行 202: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沒有智慧(「無明」)、貪愛等因緣而來(詳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卷十二]])。+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詳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卷十二]])。
  -滅:苦的止息,稱為「[[涅槃]]」。   -滅:苦的止息,稱為「[[涅槃]]」。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即「[[八正道]]」(詳見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二十九]])。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即「[[八正道]]」(詳見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二十九]])。
-以下經文表示「五根」中的「慧根」以四聖諦為代表。「慧」梵語prajña、巴利語paññā,音譯為「般若」。+以下第646經表示「五根」中的「慧根」以四聖諦為代表。「慧」梵語prajña、巴利語paññā,音譯為「般若」。
=====(六四六)@@[0182b16]@@===== =====(六四六)@@[0182b16]@@=====
行 216: 行 224:
[] 四不壞淨: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 [] 四不壞淨: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
-[] 四正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另譯為「四正勤」。+[] 四正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其中「斷」指決斷,引申為勤奮的意思。另譯為「四正勤」。
-[]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身觀念處、(2)受受觀念處、(3)心心觀念處、(4)法法觀念處。+[]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 四禪:[[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等四個禪定層次。 [] 四禪:[[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等四個禪定層次。
行 236: 行 244:
^ 層次 ^ 定義 ^ 白話 ^ ^ 層次 ^ 定義 ^ 白話 ^
-| 初禪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 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初禪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 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 第二禪 |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 離於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二禪 |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 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
-| 第三禪 |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 | 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三禪 |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 | 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
-| 第四禪 |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 | 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四禪 |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 | 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 |
\\ \\
四禪的要點略為解釋如下: 四禪的要點略為解釋如下:
行 245: 行 253:
**初禪:** **初禪:**
-在初禪的定義中,「離欲、惡、不善法」是初禪的成果,也是達成初禪的條件之一。要達成初禪還有其它的條件,約略地說如卷二十四第624經:「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正見),具足三業(身、口、意三業清淨),然後修四念處(正念)。」從「正念」如何生起「正定」甚至覺悟,則詳見本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七一一|第711經]]中關於「七覺支」次第的解說。+在初禪的定義中,「離欲、惡不善法」是初禪的成果,也是達成初禪的條件之一。要達成初禪還有其他的條件,約略地說如卷二十四第624經:「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正見),具足三業(身、口、意三業清淨),然後修四念處(正念)。」從「正念」如何生起「正定」甚至覺悟,則詳見本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七一一|第711經]]中關於「七覺支」次第的解說。
經文中提到「有覺有觀」,其中的「覺」又譯為「尋」,作用是將注意力投向目標;「觀」又譯為「伺」,作用是持續不斷地注意目標。舉例來說,在修行觀呼吸的時候,將心念投向於呼吸,就是「尋」,接著持續不斷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經文中提到「有覺有觀」,其中的「覺」又譯為「尋」,作用是將注意力投向目標;「觀」又譯為「伺」,作用是持續不斷地注意目標。舉例來說,在修行觀呼吸的時候,將心念投向於呼吸,就是「尋」,接著持續不斷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行 255: 行 263:
在初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隨著功力漸深,漸漸地,「尋」、「伺」顯得是刻意、多餘的了,反而是進入更深定境的阻礙,因此放下了初禪的「尋」、「伺」,則能進入第二禪。 在初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隨著功力漸深,漸漸地,「尋」、「伺」顯得是刻意、多餘的了,反而是進入更深定境的阻礙,因此放下了初禪的「尋」、「伺」,則能進入第二禪。
-此時內心更加地止靜、清淨(「內淨」),達成專注、純一的心(「一心」)。這時的定力能產生喜樂,又勝過初禪的喜樂。+此時內心更加地澄淨(「內淨」),達成專注、純一的心(「一心」)。這時的定力能產生喜樂,又勝過初禪的喜樂。
**第三禪:** **第三禪:**
行 265: 行 273:
**第四禪:** **第四禪:**
-在第三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除了先前已經放下的「喜」外,漸漸連第三禪的「樂」也都徹底放下,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成就第四禪。+在第三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除了先前已經放下的「喜」外,漸漸連第三禪的「樂」也都徹底放下,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成就第四禪。
  ***四禪與各種修定法門**   ***四禪與各種修定法門**
行 275: 行 283:
若是修以觀想來收攝心念的法門,以觀想火珠為例,初禪可有穩定的火珠,第二禪時火珠會變成圓月,沒有火焰閃動,第三禪則完全沒有珠,只有一片淡淡的光而保持穩定,此時意識是清醒的,正念、正知的。 若是修以觀想來收攝心念的法門,以觀想火珠為例,初禪可有穩定的火珠,第二禪時火珠會變成圓月,沒有火焰閃動,第三禪則完全沒有珠,只有一片淡淡的光而保持穩定,此時意識是清醒的,正念、正知的。
-以下經文提到五根中的「定根」以這四禪為代表。+以下第647經提到五根中的「定根」以這四禪為代表。
=====(六四七)@@[0182b23]@@===== =====(六四七)@@[0182b23]@@=====
行 308: 行 316:
[] 惡不善法:惡的、不善的事情。 [] 惡不善法:惡的、不善的事情。
-[] 生欲:升起向善的願望。+[] 生欲:生起向善的願望。
[] 攝心:收攝心念而不外散。 [] 攝心:收攝心念而不外散。
行 410: 行 418:
  * 參考 {ref>S48.06}   * 參考 {ref>S48.06}
  * 參考 {ref>S48.21}   * 參考 {ref>S48.21}
 +
 +====[讀經拾得]====
 +
 +{{ :agama:decoration:clock-1081013_640.jpg?320|}}
 +
 +修行人要觀察自己的信、精進、念、定、慧,會因為哪些因素而增強?會因為哪些因素而退步?
 +
 +知道能夠增強或削弱自己五根的因素,才能為修行營造適當的條件,增進修行的進展。
 +
 +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因此要多反省檢查,找出適合自己的因素,例如定時的早課、禮佛、打坐,參與讀經班,或是參加禪七。
 +
 +經論中也有列出一些常見的因素,例如四預流支(四個證得初果的因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詳見卷三十第843經)可增強信根,增強其他幾根的因素也可參見卷二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五|第715經]]。
=====(六五一)@@[0183a12]@@===== =====(六五一)@@[0183a12]@@=====
行 431: 行 451:
[二] 沒:消失、終了。 [二] 沒:消失、終了。
-[三] 味:愛著於其滋味;吸引力。+[三] 味:快樂的滋味,能讓人回味、愛著。
[四] 患:禍患。 [四] 患:禍患。
行 449: 行 469:
{{ :agama:decoration:tree-3385957_640.jpg?240|}} {{ :agama:decoration:tree-3385957_640.jpg?240|}}
-就五根的集、沒而言,五根雖然為一切善法的根本,但也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瞭解增長五根的因緣就能夠培育五根,瞭解五根消失的因緣就能夠防範五根的衰敗。另一方面,將五根培育成為能破煩惱的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才比較不會進進退退。+就五根的集、沒而言,五根雖然為一切善法的根本,但也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瞭解增長五根的因緣就能夠培養五根,瞭解五根消失的因緣就能夠防範五根的衰敗。另一方面,將五根培養成為能破煩惱的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才比較不會進進退退。
五根的過患及出離,舉例來說,信根的過患是盲信,信根的出離是已親自作證,就不再須要相信,而是直接見到了。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74經記載:「質多羅長者語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我晝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終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CBETA, T02, no. 99, p. 152, c15-19) 五根的過患及出離,舉例來說,信根的過患是盲信,信根的出離是已親自作證,就不再須要相信,而是直接見到了。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74經記載:「質多羅長者語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我晝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終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CBETA, T02, no. 99, p. 152, c15-19)
行 457: 行 477: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dhism&nums=4119|研討:信根之生滅法]]+[[研討:信根之生滅法]]
=====[導讀:四向四果]===== =====[導讀:四向四果]=====
-修道的階位粗分為四果,也可進一步細分,例如將四果各自之前的階段拆出來成為四向,而成為四向四果:+修道的階位粗分為四果,也可進一步細分,例如將四果各自之前的階段拆出來成為四向,而成為四向四果: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又稱為四雙或八輩。
-^ 階段 ^ 名稱 | +果位愈高,剩餘輪迴的束縛愈少,例如:
-| 趣向於初果 | 須陀洹向,又分「隨信(心修)行」、「隨法(智修)行」。 | +
-| 證初果 | 須陀洹果,又稱為「七有」。 | +
-| 趣向於二果 | 斯陀含向,其中進度快的另拆出為「家家」。 | +
-| 證二果 | 斯陀含果。 | +
-| 趣向於三果 | 阿那含向,其中進度快的另拆出為「一種」。 | +
-| 證三果 | 阿那含果。 | +
-| 趣向於四果 | 阿羅漢向,其中往生色界天者依證涅槃的快慢而分「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又稱「五種不還」。 | +
-| 證四果 | 阿羅漢果。 | +
-\\ +
-又稱為四雙或八輩。 +
- +
-果位越高,剩餘輪迴的束縛越少,例如:+
 +|< 100% 440px - >|
^ 階位 ^ 輪迴的束縛 ^ ^ 階位 ^ 輪迴的束縛 ^
-| 須陀洹向(隨信行、隨法行) | 不墮惡道。 | +| 須陀洹向,包括「隨信(心修)行」、「隨法(智修)行」 | 不墮惡道。 | 
-| 須陀洹果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後就能涅槃。 + 
-| 斯陀含向中的「家家」 | 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 +|< 100% 440px - >| 
-| 斯陀含果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後就能涅槃。 +| 須陀洹果,又稱為「七有」 | 天界與人間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 阿那含向中的「一種」 | 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 |+| 須陀洹果中進度快的又名「家家」 | 天界與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 | 
 + 
 +|< 100% 440px - >
 +| 斯陀含果 | 天界與人間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中進度快的又名「一種」 | 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
 + 
 +|< 100% 440px - >|
| 阿那含果 |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 | 阿那含果 |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
-| 阿羅漢向中的「上流色究竟」 | 先往生於色界的初禪天(色界天中較低層次的),漸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層次的色究竟天而證得涅槃。 | +| 阿那含果中的「上流般涅槃」 | 先往生於色界的初禪天(色界天中較低層次的),漸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層次的色究竟天而證得涅槃。 | 
-| 阿羅漢向中的「無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後沒有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無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後不經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
-| 阿羅漢向中的「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 | +| 阿那含果中的「有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 | 
-| 阿羅漢向中的「生般涅槃」 | 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 | +| 阿那含果中的「生般涅槃」 | 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 | 
-| 阿羅漢向中的「中般涅槃」 | 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中般涅槃」 | 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
 + 
 +|< 100% 440px - >|
| 阿羅漢果 |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 | 阿羅漢果 |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
\\ \\
 +
 +其中,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證涅槃的速度,由快到慢分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這五種。
 +
此外,經中也有以入門的性向、是否得所有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是否斷盡煩惱,來描述初果以上的聖者: 此外,經中也有以入門的性向、是否得所有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是否斷盡煩惱,來描述初果以上的聖者:
-^ ^ 入門的性向 ^ 圓滿八解脫 ^ 斷盡煩惱 ^ 和四果的關係 ^+^ 階位 ^ 入門的性向 ^ 圓滿八解脫 ^ 斷盡煩惱 ^ 和四果的關係 ^
| 信解脫 | 由「隨信行」入門 | X | X | 初果以上、未滿四果 | | 信解脫 | 由「隨信行」入門 | X | X | 初果以上、未滿四果 |
| 見到 | 由「隨法行」入門 | X | X | 初果以上、未滿四果 | | 見到 | 由「隨法行」入門 | X | X | 初果以上、未滿四果 |
行 523: 行 543:
[] 滿足者成滿足事:五根圓滿的人,成就圓滿(即證得阿羅漢)。 [] 滿足者成滿足事:五根圓滿的人,成就圓滿(即證得阿羅漢)。
-[] 於此五根不空無果:在這五根只有一些、不至於完全沒有,則是沒有果位的佛弟子。+[] 於此五根不空無果:有這五根就不會徒勞無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像這樣,五根是功不唐捐的」。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555: 行 575:
[] 俱分解脫: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且已斷盡煩惱,因此定、慧都圓滿。又譯為「俱解脫」。 [] 俱分解脫: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且已斷盡煩惱,因此定、慧都圓滿。又譯為「俱解脫」。
-[] 身證:「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但還沒斷盡煩惱者,已曾親身入滅盡定(八解脫之一)而證得近似涅槃的寂滅,因此名為「身證」。+[] 身證:「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但還沒斷盡煩惱者,已曾親「身」入滅盡定(八解脫之一)而「證」得近似涅槃的寂滅,因此名為「身證」。
-[] 見到:由「隨法行」修行,證得初果但尚未證得四果的聖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脫」定力,也還沒斷盡煩惱者。另譯為「見至」。+[] 見到:由「隨法行」修行,證得初果但尚未證得四果的聖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脫」定力,也還沒斷盡煩惱者。因為先前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見到」真理而證果,所以名為「見到」。另譯為「見至」。
-[] 信解脫:由「隨信行」修行,證得初果但尚未證得四果的聖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脫」定力,也還沒斷盡煩惱者。+[] 信解脫:由「隨信行」修行,證得初果但尚未證得四果的聖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脫」定力,也還沒斷盡煩惱者。因為先前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修行而證果、趣向「解脫」,所以名為「信解脫」。
-[] 一種:「阿那含向」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又譯為「一種子道」。+[] 一種:「斯陀含果」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又譯為「一種子道」。
-[] 家家:「斯陀含向」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因此名為「家家」。+[]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 七有:即「須陀洹」,斷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 七有:即「須陀洹」,斷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行 724: 行 74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本經表示定根是四禪,那定根是否包含四禪以上的四空定?」+  * 有同學問:「本經表示定根是四禪,那定根是否包含四禪以上的四空定?」
四禪是定根的代表,但定根廣義上不限於四禪,例如下一經即說:「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只要是學佛而修的定,就可以是定根。 四禪是定根的代表,但定根廣義上不限於四禪,例如下一經即說:「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只要是學佛而修的定,就可以是定根。
行 789: 行 80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根相應」的上半在《雜阿含經》中已佚失,因此在本經的「進階辨正」提供佚失部分《相應部尼柯耶》「根相應」的經文中譯。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804: 行 826:
@[0184a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4a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4b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種力。何等為二?謂[[數力]]-[]-及[[修力]]-[]-。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空-[1]-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省察的力量}--<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教]]-[2]--[]-,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3]--[]-中。』如是[[現法後-[4]-]]-[]-,[[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何等為修力?若比丘學於數力,聖弟子數力成就已,隨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滿足。」+@[0184b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種力。何等為二?謂[[數力]]-[]-及[[修力]]-[]-。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空-[1]-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省察的力量}--<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教]]-[2]--[]-,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3]--[]-中。』如是[[現法、後-[4]-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何等為修力?若比丘學於數力,聖弟子數力成就已,隨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滿足。」
@[0184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84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831: 行 853:
[] 泥犁:「地獄」的音譯。 [] 泥犁:「地獄」的音譯。
-[] 現法後報:此世造惡,來世受報。+[] 現法、後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這一生與來生都不再造惡,轉修善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斷身惡行後修習身善行」。
-[] 身惡行斷:身不再作惡。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239.htm|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2〈諍訟品02〉第11經。]]+  *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239.htm|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2〈諍訟品2〉第11經。]]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0497a13|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16經。]]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0497a13|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16經。]]
行 898: 行 919:
[] 八聖道分:即「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 八聖道分:即「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 四道:修行通往涅槃的四種模式:(1)苦遲通行(由五受陰的逼迫,厭離苦而生起軟弱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2)苦速通行(由五受陰的逼迫,厭離苦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3)樂遲通行(由禪定的安樂而生起軟弱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4)樂速通行(由禪定的安樂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又譯為「四通行」。+[] 四道:修行通往涅槃的四種模式:(1)苦遲通行(由五受陰的逼迫,厭離苦而生起軟弱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2)苦速通行(由五受陰的逼迫,厭離苦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3)樂遲通行(由禪定的安樂而生起軟弱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4)樂速通行(由禪定的安樂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又譯為「四通行」。也可解為卷二十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六〇|第560經]]中解說止觀順序的四道。
[] 四法句:不貪、不瞋、正念、正定。又譯為「四法足」。 [] 四法句:不貪、不瞋、正念、正定。又譯為「四法足」。
行 953: 行 97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俗人縱使偶爾有信、精進、念、定、慧,一旦遇到境界就退失了,而不能轉化煩惱。例如自認為對於佛、法、僧、戒有信心,但只要被人罵,就會忘了五戒而罵回去,並生起一連串的煩惱。
 +
 +五根增長產生五力,即能斷煩惱。例如基於對三寶和戒律的信心、基於精進、基於正念,當被人罵時,會持戒而不惡口,觀察自己被罵時苦受及瞋心的生滅,進而以智慧給予適切的應對,而能轉化煩惱甚至大事化小、化敵為友,趨吉避凶。
 +
=====(六六五)@@[0184c03]@@===== =====(六六五)@@[0184c03]@@=====
行 1014: 行 1040:
四攝是四種能攝引他人的方法,即惠施、愛語、行利、同利,能讓大眾和諧相處。這四攝在每一部《阿含經》以及許多其他經典都有提到,在《雜阿含經》的「力相應」中則說是「攝力」,有攝受眾生的力量。 四攝是四種能攝引他人的方法,即惠施、愛語、行利、同利,能讓大眾和諧相處。這四攝在每一部《阿含經》以及許多其他經典都有提到,在《雜阿含經》的「力相應」中則說是「攝力」,有攝受眾生的力量。
-四攝的異譯、意義、及最高級的方法,整理如下表所示:+四攝的另譯、意義、及最高級的方法,整理如下表所示:
-^ 項目 ^ 又譯為 ^ 意義 ^ 最高級的方法 ^+^ 項目 ^ 另譯 ^ 意義 ^ 最高級的方法 ^
| 惠施 | 布施 | 施福利與人 | 法施 | | 惠施 | 布施 | 施福利與人 | 法施 |
| 愛語 | 愛言、愛敬、仁愛 | 親切好聽的話 | 有人想聽法時,應機說法 | | 愛語 | 愛言、愛敬、仁愛 | 親切好聽的話 | 有人想聽法時,應機說法 |
行 1046: 行 1072:
[] 覺力:覺悟的力量。 [] 覺力:覺悟的力量。
-[] 無罪力:身口意清淨無罪的力量。+[] 無罪力:身口意清淨遠離罪惡的力量。
-[] 攝力:四攝與人為善的感召力。+[] 攝力:攝受眾生的力量,是由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而有的感召力。
[] 習近:親近,指應該修習或親近的。 [] 習近:親近,指應該修習或親近的。
行 1072: 行 1098:
[] 愛語:隨他人的根性說親切好聽的話,而攝引歸於正道。 [] 愛語:隨他人的根性說親切好聽的話,而攝引歸於正道。
-[] 行利:行善利益他人,而攝引歸於正道。+[] 行利:行善利益他人,而攝引歸於正道。又譯為「利行」。
-[] 同利:與他人同甘共苦,藉機給予啟發,攝引歸於正道。+[] 同利:與他人同甘共苦,藉機給予啟發,攝引歸於正道。又譯為「等利」、「同事」。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135: 行 1161:
「布施及愛語,  或有行利者-[1]-,\\ 「布施及愛語,  或有行利者-[1]-,\\
 同利諸行生,  各隨其所應。\\  同利諸行生,  各隨其所應。\\
- 以此攝世間,  猶車因[[釭]]-[]--[2]-運。\\+ 以此攝世間,  猶車因[[釭]]-[2]--[]-運。\\
 世無四攝事,  母恩子養忘,\\  世無四攝事,  母恩子養忘,\\
 亦無父等尊,  謙下之奉事。\\  亦無父等尊,  謙下之奉事。\\
行 1182: 行 1208:
====[註解]==== ====[註解]====
-[] 不活恐怖:活不下去的恐懼。+[] 不活恐怖:無法存活下去的恐懼。
[] 惡名恐怖:怕自己名譽被破壞的恐懼。 [] 惡名恐怖:怕自己名譽被破壞的恐懼。
行 1311: 行 1337:
  * {ref>A05.013}   * {ref>A05.013}
-  *[[https://suttacentral.net/en/arv17| 梵本/藏傳《法勝義決定經》第17經(Arthaviniścaya 17)。]]+  *[[https://suttacentral.net/en/arv17| 梵本/藏傳《法勝義決定經》第17經]](//Arthaviniścaya// 17)。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63_002#0657a10|《佛說法勝義決定經》。]]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63_002#0657a10|《佛說法勝義決定經》。]]
   
行 1370: 行 1396:
本經對於「五力」的定義,和第646經對於「五根」的定義,字面上可說是一樣的,兩者在意義上有何不同? 本經對於「五力」的定義,和第646經對於「五根」的定義,字面上可說是一樣的,兩者在意義上有何不同?
-五根增長而產生的力量稱為五力,因此五根是因,著重在強調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五力是果,強調五根增強後能推動、貫徹修行的力量。+五根增長而產生的力量稱為五力,因此五根是因,著重在強調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五力是果,強調五根增強後能推動、貫徹修行,而斷煩惱的力量。
=====(六七六)@@[0185c15]@@===== =====(六七六)@@[0185c15]@@=====
行 1396: 行 1422:
「慚」是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愧」是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慚」是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愧」是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在漢文佛典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在漢文佛典中,「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愧」較著重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佛陀表明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第346經中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這個次第值得細細品味。+佛陀表明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四六|第346經]]中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這個次第值得細細品味。
-本卷第661、662經也顯示有慚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惡行,能減輕貪瞋癡、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第749經則講說有「明」(「無明」的對稱;智慧)能隨著生起慚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本卷第661、662經也顯示有慚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惡行,能減輕貪瞋癡,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七四九|第749經]]則講說有「明」(「無明」的對稱;智慧)能隨著生起慚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
-經中再再表示有慚、有愧而真誠懺悔,才能持戒清淨,離欲、惡不善法,成為初禪的基礎,進而證得更深的禪定乃至發起無漏的智慧。+經中在在表示有慚、有愧而真誠懺悔,才能持戒清淨,離欲、惡不善法,成為初禪的基礎,進而證得更深的禪定乃至發起無漏的智慧。
=====(六七七)@@[0185c20]@@===== =====(六七七)@@[0185c20]@@=====
行 1418: 行 1444:
====[註解]==== ====[註解]====
-[] 學力:需要學習、成就的力量。這裡的「學」指「學人」,指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學力:需要學習、成就的力量;學人的力量。這裡的「學」指「學人」,指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 慚力:羞恥於起惡不善法或各種煩惱而有的力量。「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 [] 慚力:羞恥於起惡不善法或各種煩惱而有的力量。「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
行 1432: 行 1458:
有同學問:「慚愧似乎讓人懦弱,為什麼會是力量?」 有同學問:「慚愧似乎讓人懦弱,為什麼會是力量?」
-慚愧能讓人反省,較能跳出自我的主觀,客觀地分析事件,有助於產生智慧,並破除自己的惡習。卷十四第346經就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也就是說,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慚愧能讓人反省,較能跳出自我的主觀,客觀地分析事件,有助於產生智慧,並破除自己的惡習。卷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四六|第346經]]就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也就是說,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 
 + 
 +另一方面,有慚愧才能面對自己的缺點,因此不僅不懦弱,而是勇敢面對現實。
若從論藏的角度來分析,無慚、無愧通一切不善心所,也就是說一切的不善心都有無慚、無愧在其中。所以只要有慚愧心,就能避免不善心的生起,生起的自然都是善心了。因此慚力、愧力當然是修行上相當重要的力量。 若從論藏的角度來分析,無慚、無愧通一切不善心所,也就是說一切的不善心都有無慚、無愧在其中。所以只要有慚愧心,就能避免不善心的生起,生起的自然都是善心了。因此慚力、愧力當然是修行上相當重要的力量。
行 1599: 行 1627: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華嚴經》卷十四〈賢首品 12〉:「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CBETA, T10, no. 279, p. 72, b18) 如同本經所表示的信根能增上善法、信力能破不善法。+《華嚴經》卷十四〈賢首品 12〉:「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CBETA, T10, no. 279, p. 72, b18) 如同本經所表示的信根能增上善法、信力能破不善法。
依據本經,除了信以外,精進、慚、愧、慧也都有這樣的功效。 依據本經,除了信以外,精進、慚、愧、慧也都有這樣的功效。
行 1679: 行 1707:
@[0186c05]@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與阿羅漢的不同}--<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1]-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2]-、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0186c05]@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與阿羅漢的不同}--<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1]-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2]-、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0186c14]@「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什麼是如來十力}-何等為如來十力?-{處、非處智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0186c14]@「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什麼是如來十力}-何等為如來十力?-{處、非處智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0186c19]@「-{業異熟智力}-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3]-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智-[4]-,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 @[0186c19]@「-{業異熟智力}-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3]-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智-[4]-,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
行 1728: 行 1756:
[]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 []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
-[] 處非處如實知: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例如了知不殺生造成長壽的果報,這是有道理、可能的;殺生造成長壽的果報,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淨造成心中安定,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說實話,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會說謊話,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實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處、非處如實知: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例如了知不殺生造成長壽的果報,這是有道理、可能的;殺生造成長壽的果報,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淨造成心中安定,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說實話,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會說謊話,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實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 得先佛最勝處智:得到過去諸佛所證到的最高的智慧。 [] 得先佛最勝處智:得到過去諸佛所證到的最高的智慧。
行 1758: 行 1786:
  *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81_001|《佛說佛十力經》。]]   *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81_001|《佛說佛十力經》。]]
  * {ref>Tn0802}   * {ref>Tn0802}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9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9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41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41。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43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43。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61+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61。
  * 參考 {ref>Ze31.08}   * 參考 {ref>Ze31.08}
  * 參考 {ref>Ze50.06}   * 參考 {ref>Ze50.06}
行 1768: 行 1796: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表明佛陀與阿羅漢都一樣解脫於五陰。佛陀與阿羅漢的不同則在於佛陀是在沒有佛法的世界中,第一位自行證悟佛法,並說法教導四眾弟子的覺者。卷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七五|第75經]]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分析。
 +
 +另外,只有佛陀已完全具足「如來十力」這十種有助於廣度眾生智力。
=====(六八五)@@[0187b07]@@===== =====(六八五)@@[0187b07]@@=====
行 1812: 行 1844:
@[0187b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7b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7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有六種力。若六種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謂處非處如實知,如來初力。復次,[[過去、未來、現在心樂法受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第二如來力。復次,如來禪、解脫、三昧、正受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三力。復次,如來過去種種宿命之事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四力。復次,如來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五力。復次,如來[[結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如上廣說,乃至「於眾中師子吼而吼,是名如來第六力。」+@[0187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有六種力。若六種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謂處、非處如實知,如來初力。復次,[[過去、未來、現在心樂法受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第二如來力。復次,如來禪、解脫、三昧、正受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三力。復次,如來過去種種宿命之事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四力。復次,如來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五力。復次,如來[[結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如上廣說,乃至「於眾中師子吼而吼,是名如來第六力。」
@[0187c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87c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836: 行 1868:
@[0187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7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7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有來問我如來處非處力,如如來處非處智-[1]-力所知見覺,成等正覺,為彼[[記說]]。+@[0187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有來問我如來處、非處力,如如來處、非處智-[1]-力所知見覺,成等正覺,為彼[[記說]]。
@[0187c17]@「若復來問如來自以樂受智力,如如來自以樂受-[2]-智力所知見覺,成等正覺,為彼記說,是名第二如來智力。 @[0187c17]@「若復來問如來自以樂受智力,如如來自以樂受-[2]-智力所知見覺,成等正覺,為彼記說,是名第二如來智力。
行 2057: 行 2089:
[2]「浚輸」,聖本作「後輪」。[*] [2]「浚輸」,聖本作「後輪」。[*]
-[3]大正藏在「輸」字有重覆的校勘編號,今依據前後文刪去此校勘編號。+[3]大正藏在「輸」字有重複的校勘編號,今依據前後文刪去此校勘編號。
[4]「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欲」。 [4]「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欲」。
行 2072: 行 210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從本經的經文比較難區別阿羅漢的八力是指哪八者,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列出「五力」,《瑜珈師地論》的對應段落則寫道:「諸阿羅漢成就八力,如實領受貪、瞋、癡等永盡無餘,不造諸惡,修習諸善。謂心趣向遠離、出離、般涅槃故,厭背後有;厭背因緣,不造惡業。又見諸欲,猶如一分熱炭火故,厭背諸欲;厭背因緣,不造惡業。由此二力,不造諸惡,不造惡故,復由六門修習諸善,謂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CBETA, T30, no. 1579, p. 864, a12-19) 將五根、五力視為一體。+從本經的經文比較難區別阿羅漢的八力是指哪八者,相當的南傳經文多了「善見一切行無常」,少了「四正勤」、「五力」。
-因此可推論本經所謂的八力,為基於以下前二者,而修習後六者:(1)心向出離、涅槃、(2)見五欲如火坑,以修(3)四念處、(4)四正勤、(5)四如意足、(6)五根(五力)、(7)七覺分、(8)八正道。+《瑜珈師地論》的對應段落則寫道:「諸阿羅漢成就八力,如實領受貪、瞋、癡等永盡無餘,不造諸惡,修習諸善。謂心趣向遠離、出離、般涅槃故,厭背後有;厭背因緣,不造惡業。又見諸欲,猶如一分熱炭火故,厭背諸欲;厭背因緣,不造惡業。由此二力,不造諸惡,不造惡故,復由六門修習諸善,謂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CBETA, T30, no. 1579, p. 864, a12-19) 表示阿羅漢的八力,是基於以下前二力,而修習後六門:(1)心向離、出、涅槃、(2)見五欲如火坑,以修(3)四念處、(4)四正勤、(5)四如意足、(6)五根五力、(7)七覺分、(8)八正道。
=====(六九五)@@[0188b29]@@===== =====(六九五)@@[0188b29]@@=====
行 2177: 行 2209:
[] 機關工巧力︰工程師製作精巧的機械器具的力量。 [] 機關工巧力︰工程師製作精巧的機械器具的力量。
-[] 刀劍盜賊力︰盜賊以刀劍武器使他人就犯的力量。+[] 刀劍盜賊力︰盜賊以刀劍武器使他人就範的力量。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216: 行 2248:
@[0189a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9a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9a0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種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何等為十?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初力……」乃至漏盡,如上說。+@[0189a0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種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何等為十?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初力……」乃至漏盡,如上說。
@[0189a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89a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2237: 行 2269:
@[0189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9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9a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有來問如來處非處智力,如如來處非處智力所知所見所覺,成等正覺,為彼記說。如是乃至漏盡智力……」廣說如上。+@[0189a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有來問如來處、非處智力,如如來處、非處智力所知所見所覺,成等正覺,為彼記說。如是乃至漏盡智力……」廣說如上。
@[0189a1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89a1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2259: 行 2291:
@[0189a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彼彼意解作證,悉皆如來無畏智所生]]-[]-。-{不諂不偽,質直心生}--<若比丘來為我聲聞,不諂不偽-[1]-,[[質直]]-[]-心生,我則教誡、教授為其說法。>-晨朝為彼教誡、教授說法,至日中時得[[勝進處]]-[]-;若日暮時為彼教誡、教授說法,至晨朝時得勝進處。-<如是教授已,彼生正直心,實則知實、不實知不實,上則知上、無上則知無上,當知、當見、當得、當覺者,皆悉了知,斯有是處。>- @[0189a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彼彼意解作證,悉皆如來無畏智所生]]-[]-。-{不諂不偽,質直心生}--<若比丘來為我聲聞,不諂不偽-[1]-,[[質直]]-[]-心生,我則教誡、教授為其說法。>-晨朝為彼教誡、教授說法,至日中時得[[勝進處]]-[]-;若日暮時為彼教誡、教授說法,至晨朝時得勝進處。-<如是教授已,彼生正直心,實則知實、不實知不實,上則知上、無上則知無上,當知、當見、當得、當覺者,皆悉了知,斯有是處。>-
-@[0189a29]@「謂五學力、十種如來力。何等為五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如來十種力。何等為十?謂是處如實知非處……」如上十力廣說。「若有來問處非處智力者,如如來處非處智等正覺所知所見所覺,為彼記說,乃至漏盡智力,亦如是說。諸比丘!處非處智力者,我說是[[定]]-[]-非不定,乃至漏盡智者,我說是定非不定,定者正道,非定者邪道。」+@[0189a29]@「謂五學力、十種如來力。何等為五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如來十種力。何等為十?謂是處如實知非處……」如上十力廣說。「若有來問處、非處智力者,如如來處、非處智等正覺所知所見所覺,為彼記說,乃至漏盡智力,亦如是說。諸比丘!處、非處智力者,我說是[[定]]-[]-非不定,乃至漏盡智者,我說是定非不定,定者正道,非定者邪道。」
@[0189b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89b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2288: 行 2320:
{{:agama:力相應表_from_宏恆.jpg|}} {{:agama:力相應表_from_宏恆.jpg|}}
-由上述整理也可見佛陀最常提到的五力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其次是慚力、愧力。這些力量是要推動、貫徹什麼事情?斷惡修善、達成解脫。+由上表的整理可以看到佛陀最常提到的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這五種力,其次則是慚力、愧力。這些都是能夠支持我們貫徹斷惡修善、達成解脫的力量。
常覺得力不從心、無法貫徹修行的想法?那麼應該好好檢視「力相應」當中提到的各種力,思考該培養哪些力量以克服修行的障礙。 常覺得力不從心、無法貫徹修行的想法?那麼應該好好檢視「力相應」當中提到的各種力,思考該培養哪些力量以克服修行的障礙。
行 2301: 行 2333:
  -擇法覺支: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   -擇法覺支: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
  -精進覺支:勇猛精勤,修習四正斷。   -精進覺支:勇猛精勤,修習四正斷。
-  -喜覺支:契合於佛法而生喜悅。+  -喜覺支:修行讓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
  -猗覺支: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除覺支、輕安覺支。   -猗覺支: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除覺支、輕安覺支。
  -定覺支:入定而不散亂。   -定覺支:入定而不散亂。
-  -捨覺支:心平等、寧靜,而能捨離。+  -捨覺支: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
七覺支又譯為七覺分、七覺意。這七覺支是實修時相當重要的原理,要依次序熟記。 七覺支又譯為七覺分、七覺意。這七覺支是實修時相當重要的原理,要依次序熟記。
七覺支之間可以有次第的關係,例如念覺支修得好,自然能增進擇法覺支,詳見以下第711經的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著重在修行特定的覺支以對治修行上的不平衡,詳見卷二十七第714經的說明。 七覺支之間可以有次第的關係,例如念覺支修得好,自然能增進擇法覺支,詳見以下第711經的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著重在修行特定的覺支以對治修行上的不平衡,詳見卷二十七第714經的說明。
 +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和七覺支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五蓋增長,七覺支就薄弱;五蓋減輕,就能增長七覺支。因此要生起七覺支,首先得對治五蓋。
《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704~711經和卷二十七,是解說七覺支的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704~711經和卷二十七,是解說七覺支的相關經文。
行 2341: 行 2375:
[] 猗:即「猗覺支」,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除覺分、輕安覺分。 [] 猗:即「猗覺支」,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除覺分、輕安覺分。
-[] 喜:即「喜覺支」,契合於佛法而生喜悅。+[] 喜:即「喜覺支」,修行讓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
[] 定:即「定覺支」,入定而不散亂。 [] 定:即「定覺支」,入定而不散亂。
-[] 捨覺支:心平等、寧靜,而能捨離。+[] 捨覺支: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355: 行 238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五蓋與七覺支的消長+  *「正思惟」能滅五蓋、增廣七覺支: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和七覺支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五蓋增長,就升不起七覺支;五蓋消除,就能增長七覺支。+本經表示「正思惟」能滅五蓋、增廣七覺支。遇到五蓋時正思惟,就會想辦法分析、找方法排除五蓋,而不是沉迷於五蓋隨波逐流,自然逐漸能滅五蓋、增長七覺支了。
-本經則表示「正思惟」能滅五蓋、增廣七覺支。遇到五蓋時正思惟,就會想辦法分析、找方法排除五蓋,而不是沉迷於五蓋隨波逐流,自然逐漸能滅五蓋、增長七覺支了。至於面對五蓋、七覺支,能如何一一正思惟?可見卷二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五|第715經]]。+至於面對五蓋、七覺支,能如何一一正思惟?可見卷二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五|第715經]]。
  *五蓋有什麼可在打坐時觀察的例子?   *五蓋有什麼可在打坐時觀察的例子?
-{{ :agama:五蓋.png?320|五蓋}} 
-貪欲蓋為感官慾望,只要是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慾望即是貪欲蓋。例如打坐時聽到動聽的聲音,在沒有貪欲蓋時,聲音只是聲音,心念會拉回打坐的方法上,不會因為動聽的聲音而多起心動念;但如果對動聽的聲音起了貪欲,念念不忘甚至餘音繞樑,就不可能專注在方法上了。+{{:agama:卷24第611經_五蓋圖_r改.jpg?520|}}
-瞋恚蓋是在面對違逆、不順心的境界時所產生。例如打坐時窗外有機車經過的噪音,在沒有瞋恚蓋時,噪音只是噪音,也是無常的一種世間現象,船過水無痕。但如果聽到噪音而起瞋心,心中開始抱怨:「為什麼那機車騎士沒有公德心,吵我打坐!」那就是生起了瞋恚蓋,心就無法平靜。另一個例子是打坐時腿痛,在沒有瞋恚蓋時,腿痛只是痛,也是無常的一種世間現象。但如果因此而厭惡腿痛,心開始煩燥,就是生起了瞋恚蓋,腿痛就會造成心中的苦。+ 
 +貪欲蓋為感官慾望,只要是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慾望即是貪欲蓋。例如打坐時聽到悅耳的聲音,在沒有貪欲蓋時,聲音只是聲音,心念會拉回打坐的方法上,不會因為悅耳的聲音而多起心動念;但如果對悅耳的聲音起了貪欲,念念不忘甚至餘音繞樑,就不可能專注在方法上了。另一種情況是打坐時想起了過去某件美好愉悅的事物,忘不了,跟著跑,這也是因為放不下貪欲蓋。 
 + 
 +瞋恚蓋是在面對違逆、不順心的境界時所產生。例如打坐時窗外有機車經過的噪音,在沒有瞋恚蓋時,噪音只是噪音,也是無常的一種世間現象,船過水無痕。但如果聽到噪音而起瞋心,心中開始抱怨:「為什麼那機車騎士沒有公德心,吵我打坐!」那就是生起了瞋恚蓋,心就無法平靜。另一個例子是打坐時腿痛,在沒有瞋恚蓋時,腿痛只是痛,也是無常的一種世間現象。但如果因此而厭惡腿痛,心開始煩躁,就是生起了瞋恚蓋,腿痛就會造成心中的苦。
睡眠蓋是昏沉和嗜睡,心沉悶怠惰。只要開始打瞌睡而忘了專注、忘了方法、忘了念頭,渾渾噩噩地度過打坐的時光,通常就是起了睡眠蓋。 睡眠蓋是昏沉和嗜睡,心沉悶怠惰。只要開始打瞌睡而忘了專注、忘了方法、忘了念頭,渾渾噩噩地度過打坐的時光,通常就是起了睡眠蓋。
行 2373: 行 2409:
掉悔蓋是心浮動靜不下來。舉凡打坐時想東想西,回憶過去或是想像未來,妄念紛飛,心中像開運動會,心難以定在所緣上,都是起了掉悔蓋。 掉悔蓋是心浮動靜不下來。舉凡打坐時想東想西,回憶過去或是想像未來,妄念紛飛,心中像開運動會,心難以定在所緣上,都是起了掉悔蓋。
-疑蓋是疑惑,尤其是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初學者自然會有各種疑惑,例如對修行方法的疑惑,這類疑惑問清楚就解決了。但還有一些難以徹底解決的疑惑,例如:「這樣修行下去真得能解脫嗎?」則要證果的聖者才能完全無疑。縱使是對佛法已有深入了解的老參,理智上知道如何才對修行有益,只要有疑蓋,自心猶豫不明,對佛法還沒有堅固不壞的淨信心,面對欲望或各種外境時就容易動搖。+疑蓋是疑惑,尤其是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初學者自然會有各種疑惑,例如對修行方法的疑惑,這類疑惑問清楚就解決了。但還有一些難以徹底解決的疑惑,例如:「這樣修行下去真得能解脫嗎?」則要證果的聖者才能完全無疑。縱使是對佛法已有深入瞭解的老參,理智上知道如何才對修行有益,只要有疑蓋,自心猶豫不明,對佛法還沒有堅固不壞的淨信心,面對欲望或各種外境時就容易動搖。 
 + 
 +因此這五蓋的確是會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打坐時透過覺察五蓋的現前,能讓五蓋的力量減弱甚至消失;佛陀更教導我們觀察因緣,親身觀察並思考什麼原因造成自己生起了五蓋,瞭解五蓋的成因,消極來說就能盡量避免生起五蓋的原因,積極來說就能夠對治五蓋。當打坐能持續地沒有五蓋時,就能漸次生起七覺支。 
 + 
 +====[進階辨正]====
-因此這五蓋的確是會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打坐時透過覺察五蓋的現前,能讓五蓋的力量減弱甚至消失;佛陀更教導我們觀察因緣,親身觀察並思考什麼原因造成自己生起了五蓋,了解五蓋的成因,消極來說就能儘量避免生起五蓋的原因,積極來說就能夠對治五蓋。當打坐能持續地沒有五蓋時,就能漸次升起七覺支。+  *[[什麼是「喜覺支」]] 
 +  *[[什麼是「猗」]]
=====(七〇五)@@[0189b24]@@===== =====(七〇五)@@[0189b24]@@=====
行 2479: 行 2520:
[] 真諦:真實。 [] 真諦:真實。
-[] 牟尼:指釋迦牟尼佛。「牟尼」是「寂默」的意思。+[]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聖賢,在這裡特指釋迦牟尼佛。
[] 大仙人:在這裡特指佛陀。 [] 大仙人:在這裡特指佛陀。
行 2538: 行 2579:
[] 阿濕波他樹:菩提樹的別名,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達二十公尺。 [] 阿濕波他樹:菩提樹的別名,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達二十公尺。
-[] 優曇鉢羅樹: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 優曇鉢羅樹: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羅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
[] 尼拘留他樹:孟加拉榕,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又譯為尼拘婁陀樹、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律樹。 [] 尼拘留他樹:孟加拉榕,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又譯為尼拘婁陀樹、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律樹。
行 2548: 行 258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修習多修習七覺支,能夠達到不退轉的程度,這是因為七覺支圓滿後能證悟,而且七覺支修得好時,自然沒有五蓋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也呼應本卷第705經說五蓋是「退法」、七覺支是「不退法」。+本經提到「修習多修習」七覺支,能夠達到不退轉的程度,這是因為七覺支圓滿後能證悟,而且七覺支修得好時,自然沒有五蓋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也呼應本卷第705經說五蓋是「退法」、七覺支是「不退法」。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2593: 行 2634:
====[註解]==== ====[註解]====
-[] 慢無間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這邊的「無間等」是止滅的意思。+[] 慢無間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又譯為「正慢無間等」、「正無間等」。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599: 行 264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因此學者定義心解脫為離貪欲,慧解脫為離無明。另一方面,真正離貪欲者為阿羅漢,阿羅漢自然也離無明,因此這個區別僅是字面上的差別,實際上離貪欲、離無明是同時達成的。+本經提到「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因此可定義心解脫為離貪欲,慧解脫為離無明。另一方面,真正離貪欲者為阿羅漢,阿羅漢自然也離無明。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2611: 行 2652:
@[0190b22]@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1]-山]]-[]-中。 @[0190b22]@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1]-山]]-[]-中。
-@[0190b23]@時,有[[無畏王子]]-[]--[2]-,日日步涉,[[仿佯]]-[]--[3]-遊行,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世尊復云何?」+@[0190b23]@時,有[[無畏王子]]-[2]--[]-,日日步涉,[[仿佯]]-[3]--[]-遊行,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世尊復云何?」
@[0190b27]@佛告無畏:「沙門、婆羅門為其說-[4]-,不思而說,愚癡、不辨-[5]-、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淨故。何因、何緣眾生煩惱?何因、何緣眾生清淨?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挍]]-[]-、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如是因、如是緣眾生清淨。」 @[0190b27]@佛告無畏:「沙門、婆羅門為其說-[4]-,不思而說,愚癡、不辨-[5]-、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淨故。何因、何緣眾生煩惱?何因、何緣眾生清淨?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挍]]-[]-、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如是因、如是緣眾生清淨。」
行 2650: 行 2691:
[]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角。 []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角。
-[] 無畏王子:優婆塞名,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的弟弟。原信奉外道,後歸依佛。又譯為「阿婆耶」。+[] 無畏王子:優婆塞名,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的弟弟。原信奉外道,後皈依佛。又譯為「阿婆耶」。
[] 仿佯:遊蕩;遨遊。 [] 仿佯:遊蕩;遨遊。
行 2668: 行 2709:
[] 食:這裡指「世俗的」。 [] 食:這裡指「世俗的」。
-[] 猗息:輕鬆安穩,又譯為「輕安」。「猗」通「倚」,依的意思;「息」為休息、停止的意思。+[] 猗息:輕鬆安穩,又譯為「輕安」。「猗」是輕鬆美好的意思,讀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 希出入:很少出外活動。 [] 希出入:很少出外活動。
行 2679: 行 272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 :agama:decoration:investment-5241253_1920.jpg?320|}}
五蓋因緣能讓眾生煩惱,七覺支因緣能讓眾生清淨。 五蓋因緣能讓眾生煩惱,七覺支因緣能讓眾生清淨。
-本經更清楚解釋七覺支的次第:修行四念處,時時正念覺知、安住在當下,就是念覺支;有念覺支後能辨別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也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進覺支;精進修行契合於佛法,能離於世俗的心念並產生喜悅,而為喜覺支;喜悅能讓身心輕鬆安穩,是猗覺支;身心輕鬆安穩伴隨著更高層次的樂,而容易得定,是定覺支;有了定後無欲無憂,心平等、寧靜,而能捨離,是捨覺支。+本經更清楚解釋七覺支的次第: 
 +  - 修行四念處,時時正念覺知、安住在當下,就是念覺支; 
 +  - 有念覺支後能辨別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也就是擇法覺支; 
 +  - 擇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進覺支; 
 +  - 精進修行能離於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歡喜,即是喜覺支; 
 +  - 歡喜能讓身心輕鬆安穩,是猗覺支; 
 +  - 身心輕鬆安穩伴隨著更高層次的樂,而容易得定,是定覺支; 
 +  - 有了定後無欲無憂,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是捨覺支。
-====[進階辨正]====+\\ 
 +細部來說,修行四念處而能活在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時,正念也成為最佳的指導者,因為清楚明白身心的狀態而能調整修行的腳步及次第,或是對於較弱的覺支加以補強,如卷二十七第714、715經所述。這樣辨別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也就是擇法覺支。有了擇法覺支,對內可以發現心中的貪、瞋、癡等不善及其原因而捨離,辨別不貪、不瞋、不癡的狀態以自勵,對外也可以辨別三毒熾盛的惡知識而遠離、觀察息滅三毒的善知識而學習。基於擇法覺支以生起、增進有益的善法(「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捨棄、避免無益的惡法(「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就是四正斷,也就是精進覺支。
-[[什麼是「擇法覺支」]]+精進修行能離於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歡喜,培養這心中的歡喜(以及能增進這非世俗的歡喜的原因),有助於生起後續的覺支。例如有的人念佛能心生歡喜、讀經可心生歡喜、感恩三寶而心生歡喜、布施而心生歡喜、靜坐離於俗務而心生歡喜。愈修行愈歡喜因而能身心輕鬆安穩,相較之下世俗五欲的吸引力也就減輕,更能專注在修行上不亂攀緣。「身心輕鬆安穩」即是猗覺支,「更專注在修行上不亂攀緣」自然修定時能更加專心、穩定,有助於成就定覺支。 
 + 
 +在具足正「念」地「擇法」因此「精進」而有「喜」的鼓勵時,身心輕安(「猗」)穩「定」,無欲無憂,心平等、寂靜,而能體會覺悟所需的捨離,徹底放下,即捨覺支。 
 + 
 +這樣子即可從修習四念處開始,漸次圓滿七覺支。 
 + 
 +====[進階辨正]====
-[[研討:則於選擇分別思惟]]+  *[[什麼是「擇法覺支」]] 
 +  *[[研討:則於選擇分別思惟]] 
 +  *[[研討:經中七覺支次第的不同版本]] 
 +  *[[研討:布施而心生歡喜的例子]]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1]- ======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1]-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1558066969.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5/17 12:2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2.335024118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