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等見品第三十四

導讀

(一)[0689c14]

聞如是:

一時,尊者舍利弗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眾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無常、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云何為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爾時,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陰,便成須陀洹道。」

比丘白舍利弗言:「須陀洹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須陀洹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諸賢當知。若須陀[恒>洹]比丘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斯陀含果。」

諸比丘問曰:「斯陀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斯陀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爾時,斯陀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那含果。」

諸比丘問曰:「阿那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阿那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羅漢。」

諸比丘問曰:「阿羅漢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汝等所問何其過乎羅漢比丘所作以過,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脫,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諸賢!持戒比丘、須陀[恒>洹]、斯陀含、阿那含,當思惟此五盛陰。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城=國【宋】【元】【明】

  「城」,宋、元、明三本作「國」。
  「國」,大正藏原為「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國」。

陀=沱【明】

  「陀」,明本作「沱」。
  「沱」,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明本改作「沱」。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陰+(苦空無我爾時阿那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十八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其=甚【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甚」。
  「甚」,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甚」。

(阿)+羅【宋】【元】【明】

  「羅」,宋、元、明三本作「阿羅」。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註解]

等見:正確的見解。即「正見」的另譯。

汝等所問何其過乎:你們還須要問這個多餘的問題嗎?這整段回答,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相關的南傳經文作「阿羅漢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非我的。學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已作的增加,但當這些法已修習、已多修習時,當生導向樂的住處,以及正念與正知」。

五趣:眾生往生的五種去處,即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因為「六道」中阿修羅道散布於其餘道中,因此經中有時說「六道」、有時說「五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雜阿含259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122經

(二)[0690a13]

佛世時主要王族人物關係圖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羅仙人鹿野苑中。

爾時,如來成道未久,世人稱之為大沙門。爾時,波斯匿王新紹王位。是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新紹王位,先應取釋家女。設與我者,乃適我心;若不見與,我今當以力往逼之。」爾時,波斯匿王即告一臣曰:「往至迦毘羅衛至釋種家,持我名字,告彼釋種云:『波斯匿王問訊起居輕利,致問無量。』又語彼釋:『吾欲取釋種女,設與我者,抱德永已;若見違者,當以力相逼。』」

爾時,大臣受王教敕,往至迦毘羅國。爾時,迦毘羅衛釋種五百人,集在一處。是時,大臣即往至五百釋種所,持波斯匿王名字,語彼釋種言:「波斯匿王問訊慇懃,[*]起居輕利,致意無量。吾欲取釋種之女,設與吾者,是其大幸;若不與者,當以力相逼。」

時,諸釋種聞此語已,極懷瞋恚:「吾等大姓,何緣當與婢子結親?」其眾中或言當與,或言不可與。

爾時,有釋集彼眾中,名摩呵男,語眾人言:「諸賢勿共瞋恚。所以然者,波斯匿王為人暴惡,設當波斯匿王來者,壞我國界。我今躬自當往與波斯匿王相見,說此事情。」

時,摩呵男家中婢生一女,面貌端正,世之希有。時,摩呵男沐浴此女,與著好衣,載寶羽車,送與波斯匿王,又白王言:「此是我女,可共成親。」

時,波斯匿王得此女極懷歡喜,即立此女為第一夫人,未經數日,而身懷妊,復經八九月生一男兒,端正無雙,世所殊特。時,波斯匿王集諸相師與此太子立字。

時,諸相師聞王語已,即白王言:「大王當知,求夫人時,諸釋共諍,或言當與,或言不可與,使彼此流離;今當立名,名曰毘流勒。」相師立號已,各從坐起而去。

時,波斯匿王愛此流離太子,未曾離目前。然[*]流離太子年向八歲,王告之曰:「汝今已大,可詣迦毘羅衛學諸射術。」

是時,波斯匿王給諸使人,使乘大象往詣釋種家,至摩呵男舍,語摩呵男言:「波斯匿王使我至此學諸射術,唯願祖父母事事教授。」

時,摩呵男報曰:「欲學術者善可習之。」是時,摩呵男釋種集五百童子,使共學術。時,[*]流離太子與五百童子共學射術。

爾時,迦毘羅衛城中新起一講堂,天及人民、魔、若魔天在此講堂中住。時,諸釋種各各自相謂言:「今此講堂成來未久,畫彩已竟,猶如天宮而無有異。我等先應請如來於中供養及比丘僧,令我等受福無窮。」是時,釋種即於堂上敷種種坐具,懸[繪>繒]幡蓋,香汁灑地,燒眾名香,復儲好水,燃諸明燈。是時,[*]流離太子將五百童子往至講堂所,即昇師子之座。時,諸釋種見之,極懷瞋恚,即前捉臂逐出門外,各共罵之:「此是婢子,諸天、世人未有居中者,此婢生物敢入中坐?」復捉[*]流離太子撲之著地。是時,[*]流離太子即從地起,長歎息而視後。是時,有梵志子名好苦。是時,[*]流離太子語好苦梵志子曰:「此釋種取我毀辱乃至於斯,設我後紹王位時,汝當告我此事。」

是時,好苦梵志子報曰:「如太子教。」時,彼梵志子日三時白太子曰:「憶釋所辱。」便說此偈:

「一切歸於盡,  果熟亦當墮,
 合集必當散,  有生必有死。」

是時,波斯匿王隨壽在世,後取命終,便立[*]流離太子為王。是時,好苦梵志至王所,而作是說:「王當憶本釋所毀辱。」

是時,[*]流離王報曰:「善哉!善哉!善憶本事。」是時,[*]流離王便起瞋恚,告群臣曰:「今人民主者為是何人?」

群臣報曰:「大王!今日之所統領。」[*]流離王時曰:「汝等速嚴駕,集四部兵,吾欲往征釋種。」

諸臣對曰:「如是。大王!」是時,群臣受王教令,即運集四種之兵。是時,[*]流離王將四部之兵,往至迦毘羅越

爾時,眾多比丘聞[*]流離王往征釋種,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是時,世尊聞此語已,即往逆[*]流離王,便在一枯樹下,無有枝葉,於中結加趺坐。是時,[*]流離王遙見世尊在樹下坐,即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流離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樹,枝葉繁茂,尼拘留之等,何故此枯樹下坐?」

世尊告曰:「親族之廕,故勝外人。」

是時,[*]流離王便作是念:「今日世尊故為親族;然我今日應還本國,不應往征迦毘羅越。」是時,[*]流離王即辭還退。

是時,好苦梵志復白王言:「當憶本為釋所辱。」

是時,[*]流離王聞此語已,復興瞋恚:「汝等速嚴駕,集四部兵,吾欲往征迦毘羅越。」

是時,群臣即集四部之兵,出舍衛城,往詣迦毘羅越征伐釋種。

是時,眾多比丘聞已,往白世尊:「今[*]流離王興兵眾,往攻釋種。」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即以神足,往在道側,在一樹下坐。時,[*]流離王遙見世尊在樹下坐,即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流離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樹,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枯樹下坐?」

世尊告曰:「親族之[*]廕,勝外人也。」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親族之蔭涼,  釋種出於佛,
 盡是我枝葉,  故坐斯樹下。」

是時,[*]流離王復作是念:「世尊今日出於釋種;吾不應往征,宜可齊此還歸本土。」是時,[*]流離王即還舍衛城。

是時,好苦梵志復語王曰:「王當憶本釋種所辱。」

是時,[*]流離王聞此語已,復集四種兵出舍衛城,詣迦毘羅越。

是時,大目乾連聞[*]流離王往征釋種,聞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目連白世尊言:「今日[*]流離王集四種兵往攻釋種,我今堪任使[*]流離王及四部兵,擲著他方世界。」

世尊告曰:「汝豈能取釋種宿緣,著他方世界乎?」

時,目連白佛言:「實不堪任使宿命緣,著他方世界。」

爾時,世尊語目連曰:「汝還就坐。」

目連復白佛言:「我今堪任移此迦毘羅越,著虛空中。」

世尊告曰:「汝今堪能移釋種宿緣,著虛空中乎?」

目連報曰:「不也,世尊!」

佛告目連:「汝今還就本位。」

爾時,目連復白佛言:「唯願聽許以鐵籠疏覆迦毘羅越城上。」

世尊告曰:「云何,目連!能以鐵籠疏覆宿緣乎?」

目連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目連:「汝今還就本位,釋種今日宿緣已熟,今當受報。」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使空為地,  復使地為空,
 本緣之所繫,  此緣不腐敗
。」

是時,[*]流離王往詣迦毘羅越。時,諸釋種聞流離王將四部之兵來攻我等,復集四部之眾,一由旬中往逆[*]流離王。是時,諸釋一由旬內遙射[*]流離王;或射耳孔,不傷其耳;或射頭髻,不傷其頭:或射弓壞;或射弓弦,不害其人;或射鎧器,不傷其人;或射床座,不害其人,或射車輪壞,不傷其人;或壞幢麾,不害其人。是時,[*]流離王見此事已,便懷恐怖,告群臣曰:「汝等觀此箭為從何來?」

群臣報曰:「此諸釋種,去此一由旬中射箭使來。」

流離王報言:「彼設發心欲害我者,普當死盡,宜可於中還歸舍衛。」

是時,好苦梵志前白王言:「大王勿懼,此諸釋種皆持戒,虫尚不害,況害人乎!今宜前進,必壞釋種。」

是時,[*]流離王漸漸前進向彼釋種。是時,諸釋退入城中。時,流離王在城外而告之曰:「汝等速開城門。若不爾者,盡當取汝殺之。」

爾時,迦毘羅越城有釋童子,年向十五,名曰奢摩,聞[*]流離王今在門外,即著鎧持仗至城上,獨與[*]流離王共鬥。是時,奢摩童子多殺害兵眾,各各馳散,並作是說:「此是何人?為是天也?為是鬼神[*]也?遙見如似小兒。」

是時,[*]流離王便懷恐怖,即入地孔中而避之。

時,釋種聞壞[*]流離王眾。是時,諸釋即呼[*]奢摩童子而告之曰:「汝年幼小,何故辱我等門戶?豈不知諸釋修行善法乎?我等尚不能害虫,況復人命乎?我等能壞此軍眾,一人敵萬人。然我等復作是念:『然殺害眾生不可稱計。世尊亦作是說:「夫人殺人命,死入地獄。若生人中,壽命極短。」』汝速去,不復住此。」

是時,[*]奢摩童子即出國去,更不入迦毘羅越。

是時,[*]流離王復至門中語彼人曰:「速開城門,不須稽留。」

是時,諸釋自相謂言:「可與開門,為不可乎?」

爾時,弊魔波旬在釋眾中作一釋形,告諸釋言:「汝等速開城門,勿共受困於今日。」

是時,諸釋即與開城門。是時,[*]流離王即告群臣曰:「今此釋眾人民極多,非刀劍所能害盡,盡取埋腳地中,然後使暴象蹈殺。」

爾時,群臣受王教敕,即以象蹈殺之。

時,[*]流離王敕群臣曰:「汝等速選面手釋女五百人。」

時,諸臣受王教令,即選五百端正女人,將詣王所。

是時,摩呵男釋至[*]流離王所,而作是說:「當從我願。」

[*]流離王言:「欲何等願?」

摩呵男曰:「我今沒在水底,隨我遲疾,使諸釋種並得逃走。若我出水,隨意殺之。」[*]流離王曰:「此事大佳。」

是時,摩呵男釋即入水底,以頭髮繫樹根而取命終。

是時,迦毘羅越城中諸釋,從東門出,復從南門入;或從南門出,還從北門入;或從西門出,而從北門入。是時,[*]流離王告群臣曰:「摩呵男父何故隱在水中,如今不出?」

爾時,諸臣聞王教令,即入水中出摩呵男,已取命終。爾時,[*]流離王以見摩呵男命終,時王方生悔心:「我今祖父已取命終,皆由愛親族故。我先不知當取命終,設當知者,終不來攻伐此釋。」

是時,[*]流離王殺九千九百九十萬人,流血成河,燒迦毘羅越城,往詣尼拘留園中。是時,[*]流離王語五百釋女言:「汝等慎莫愁憂,我是汝夫,汝是我婦,要當相接。」

是時,[*]流離王便舒手捉一釋女而欲弄之。

時女問曰:「大王欲何所為?」

時王報言:「欲與汝情通。」

女報王曰:「我今何故與婢生種情通。」

是時,[*]流離王甚懷瞋恚,敕群臣曰:「速取此女,兀其手足,著深坑中。」

諸臣受王教令,兀其手足,擲著坑中。及五百女人皆罵王言:「誰持此身與婢生種共交通?」

時,王瞋恚盡取五百釋女,[*]兀其手足,著深坑中。是時,[*]流離王悉壞迦毘羅越已,還詣舍衛城。

爾時,祇陀太子在深宮中與諸妓女共相娛樂,是時,[*]流離王聞作倡伎聲,即便問之:「此是何音聲乃至於斯?」

群臣報王言:「此是祇陀王子在深宮中,作[*]倡伎樂而自娛樂。」

時,[*]流離王即敕御者:「汝[回>迴]此象詣祇陀王子所。」

是時,守門人遙見王來而白言:「王小徐行,祇陀王子今在宮中五樂自娛,勿相觸嬈。」是時,[*]流離王即時拔劍,取守門人殺之。

是時,祇陀王子聞[*]流離王在門外住,竟不辭諸妓女,便出在外與王相見:「善來,大王!可入小停駕。」

時,[*]流離王報言:「豈不知吾與諸釋共鬥乎?」

祇陀對曰:「聞之。」

[*]流離王報言:「汝今何故與妓女遊戲而不佐我[*]也?」

祇陀王子報言:「我不堪任殺害眾生之命。」

是時,[*]流離王極懷瞋恚,即復拔劍斫殺祇陀王子。是時,祇陀王子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中,與五百天女共相娛樂。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祇陀王子以取命終,生三十三天,即便說此偈:

「人天中受福,  祇陀王子德,
 為善後受報,  皆由現報故。
 此憂彼亦憂,  [*]流離二處憂,
 為惡後受惡,  皆由現報故。
 當依福祐功,  前作後亦然,
 或獨而為者,  或復人不知。
 作惡有知惡,  前作後亦然,
 或獨而為者,  或復人不知。
 人天中受福,  二處俱受福,
 為善後受報,  皆由現報故。
 此憂彼亦憂,  為惡二處憂,
 為惡後受報,  皆由現報故。」

是時,五百釋女自歸,稱喚如來名號:「如來於此,亦從此間出家學道,而後成佛。然佛今日永不見憶,遭此苦惱,受此毒痛。世尊何故而不見憶?」

爾時,世尊以天耳清徹,聞諸釋女稱怨向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盡來,共觀迦毘羅越,及看諸親命終。」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出舍衛城,往至迦毘羅越。時,五百釋女遙見世尊將諸比丘來,見已,皆懷慚愧。

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王在世尊後而扇。爾時,世尊還顧語釋提桓因言:「此諸釋女皆懷慚愧。」

釋提桓因報言:「如是,世尊!」是時,釋提桓因即以天衣覆此五百女身體上。

爾時,世尊告毘沙門[*]王曰:「此諸女人飢渴日久,當作何方[宣>宜]?」

毘沙門王白佛言:「如是。世尊!」

是毘沙門天王即辦自然天食,與諸釋女皆悉充足。

是時,世尊漸與諸女說微妙法:「所謂諸法皆當離散,會有別離。諸女當知,此五盛陰皆當受此苦痛諸惱,墮五趣中。夫受五盛陰之身,必當受此行報;[*]以有行報,便當受胎;已受胎分,復當受苦樂之報。設當無五盛陰者,便不復受形;若不受形,則無有生;以無有生,則無有老;以無有老,則無有病;以無有病,則無有死;以無有死,則無合會別離之惱。是故,諸女!當念此五陰成敗之變。所以然者,以知五陰,則知五欲;以知五欲,則知愛法;以知愛法,則知染著之法。知此眾事已,則不復受胎;以不受胎,則無生、老、病、死。」

爾時,世尊與眾釋女漸說此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爾時,世尊觀此諸女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彼說之。爾時,諸女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各於其所而取命終,皆生天上。

爾時,世尊詣城東門,見城中煙火洞然,即時而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盡來往詣尼拘留園中,就座而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是尼拘留園,我昔在中與諸比丘廣說其法,如今空虛無有人民。昔日之時,數千萬眾於中得道,使法眼淨。自今以後,如來更不復至此間。」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法已,各從[*]坐起而去,往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流離王及此兵眾不久在世,卻後七日盡當磨滅。」

是時,[*]流離王聞世尊所記:「[*]流離王及諸兵眾,卻後七日盡當消滅。」聞已恐怖,告群臣曰:「如來今[*]以記之云:『[*]流離王不久在世,卻後七日及兵眾盡當沒滅。』汝等觀外境,無有盜賊、水火災變來侵國者,何以故?諸佛如來語無有二,所言終不異。」

爾時,好苦梵志白王言:「王勿恐懼,今外境無有盜賊畏難,亦無水火災變;今日大王快自娛樂。」

[*]流離王言:「梵志當知,諸佛世尊,言無有異。」

時,[*]流離王使人數日,至七日頭,大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將諸兵眾及諸婇女,往阿脂羅河側而自娛樂,即於彼宿。是時,夜半有非時雲起,暴風疾雨,是時,[*]流離王及兵眾盡為水所漂,皆悉[*]消滅,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復有天火燒內宮殿。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流離王及四種兵為水所[*]漂,皆悉命終,入地獄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作惡極為甚,  皆由身口行,
 今身亦受惱,  壽命亦短促。
 設在家中時,  為火之所燒,
 若其命終時,  必生地獄中。」

爾時,眾中多比丘白世尊言:「[*]流離王及四部兵,今已命絕,為生何處?」

世尊告曰:「[*]流離王者,今入阿鼻地獄中。」

諸比丘白世尊言:「今此諸釋昔日作何因緣,今為[*]流離王所害?」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日之時,此羅閱城中有捕魚村。時世極飢儉,人食草根,一升金貿一[*]升米。時,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復饒魚。時,羅[*]閱城中人民之類,往至池中而捕魚食之。當於爾時,水中有二種魚:一名拘璅,二名兩舌。是時,二魚各相謂言:『我等於此眾人,先無過失,我是水性之虫,不處平地,此人民之類,皆來食噉我等,設前世時,少多有福德者,其當用報怨。』

「爾時,村中有小兒年向八歲,亦不捕魚,復非害命。然復彼魚在岸上者,皆悉命終;小兒見已,極懷歡喜。

「比丘當知,汝等莫作是觀。爾時羅[*]閱城中人民之類,豈異人乎?今釋種是也。爾時拘璅魚者,今[*]流離王是也。爾時兩舌魚者,今好苦梵志是也。爾時小兒見魚在岸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爾時,釋種坐取魚食,由此因緣,無數劫中入地獄中,今受此對。我爾時,坐見而笑之,今患頭痛,如似石押,猶如以頭戴須彌山。所以然者,如來更不受形,[*]以捨眾行,度諸厄難,是謂,比丘!由此因緣今受此報。諸比丘當護身、口、意行,當念恭敬、承事梵行人。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波=婆【宋】【元】【明】

  「波」,宋、元、明三本作「婆」。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㮈=柰【宋】【元】【明】【聖】

  「㮈」,宋、元、明、聖四本作「柰」。
  「柰」,大正藏原為「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柰」。

釋+(種)【宋】【元】【明】

  「釋」,宋、元、明三本作「釋種」。
  大正藏無「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今=者【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者」。

起=興【宋】【元】【明】【聖】*

  「起」,宋、元、明、聖四本作「興」。
  「興」,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興」。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衛)+國【宋】【元】【明】

  「國」,宋、元、明三本作「衛國」。
  大正藏無「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慇懃=殷勤【明】

  「慇懃」,明本作「殷勤」。
  「殷勤」,大正藏原為「慇懃」,今依據明本改作「殷勤」。

(一)+釋【宋】【元】【明】

  「釋」,宋、元、明三本作「一釋」。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寶羽=羽葆【元】【明】

  「寶羽」,元、明二本作「羽葆」。
  「羽葆」,大正藏原為「寶羽」,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羽葆」。

人+(時此夫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時此夫人」。
  大正藏無「時此夫人」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聞王語=問訊王【宋】【元】【明】

  「聞王語」,宋、元、明三本作「問訊王」。
  「問訊王」,大正藏原為「聞王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問訊王」。

勒=離【宋】【元】【明】

  「勒」,宋、元、明三本作「離」。
  「離」,大正藏原為「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離」。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流離」,聖本作「琉璃」。*

離=去【宋】【元】【明】

  「離」,宋、元、明三本作「去」。
  「去」,大正藏原為「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去」。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不)+在【宋】【元】【明】,(未有)+在【聖】

  ????

彩=綵【聖】

  「彩」,聖本作「綵」。
  「綵」,大正藏原為「彩」,今依據聖本改作「綵」。

窮+(然後我等當入此堂長夜之中受福無窮)十六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幡=憣【聖】

  「幡」,聖本作「憣」。
  「憣」,大正藏原為「幡」,今依據聖本改作「憣」。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諸)【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諸」。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曰=日【宋】【元】【明】【CB】

  「曰」,宋、元、明、CB四本作「日」。
  「日」,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CB四本改作「日」。

集=會【宋】【元】【明】【聖】

  「集」,宋、元、明、聖四本作「會」。
  「會」,大正藏原為「集」,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會」。

(往)+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興【宋】【元】【明】【聖】

  「便」,宋、元、明、聖四本作「興」。
  「興」,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興」。

時=報【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報」。
  「報」,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報」。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加=跏【宋】【元】【明】【聖】

  「加」,宋、元、明、聖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樹枝葉=樹樹枝【宋】【元】【明】

  「樹枝葉」,宋、元、明三本作「樹樹枝」。
  「樹樹枝」,大正藏原為「樹枝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樹樹枝」。

(在)+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在此」。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廕=蔭【宋】【元】【明】【聖】*

  「廕」,宋、元、明、聖四本作「蔭」。
  「蔭」,大正藏原為「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蔭」。

(王)+當【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王當」。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攻=征【宋】

  「攻」,宋本作「征」。
  「征」,大正藏原為「攻」,今依據宋本改作「征」。

一+(枮)【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一枮」。
  大正藏無「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乾=揵【宋】【元】【明】【聖】

  「乾」,宋、元、明、聖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命=因【宋】【元】【明】

  「命」,宋、元、明三本作「因」。
  「因」,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因」。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釋)+宿【宋】【元】【明】

  「宿」,宋、元、明三本作「釋宿」。
  大正藏無「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王〕-【聖】

  聖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兵=眾【宋】【元】【明】

  「兵」,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往=任【聖】

  「往」,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輪壞=壞輪【明】,輪壞=壞輪【宋】,=輪【宋】

  ????

皆+(共)【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皆共」。
  大正藏無「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盡當=當盡【宋】【元】【明】

  「盡當」,宋、元、明三本作「當盡」。
  「當盡」,大正藏原為「盡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盡」。

奢=舍【宋】*【元】*【明】*

  「奢」,宋、元、明三本作「舍」。
  「舍」,大正藏原為「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王+(兵)【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王兵」。
  大正藏無「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奢=舍【宋】【元】【明】【聖】*

  「奢」,宋、元、明、聖四本作「舍」。
  「舍」,大正藏原為「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舍」。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為是=是為【聖】

  「為是」,聖本作「是為」。
  「是為」,大正藏原為「為是」,今依據聖本改作「是為」。

(亦)+能【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亦能」。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殺+(害)【宋】【元】【明】

  「殺」,宋、元、明三本作「殺害」。
  大正藏無「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越+(城)【宋】【元】【明】

  「越」,宋、元、明三本作「越城」。
  大正藏無「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曰=日【宋】【元】【明】【聖】【CB】

  「曰」,宋、元、明、聖、CB五本作「日」。
  「日」,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聖、CB五本改作「日」。

埋=理【聖】

  「埋」,聖本作「理」。
  「理」,大正藏原為「埋」,今依據聖本改作「理」。

大正藏無「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城〕-【聖】

  聖本無「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城」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燒=繞【宋】【元】【明】

  「燒」,宋、元、明三本作「繞」。
  「繞」,大正藏原為「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繞」。

兀=刓【元】【明】*

  「兀」,元、明二本作「刓」。
  「刓」,大正藏原為「兀」,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刓」。

(深)+坑【聖】

  「坑」,聖本作「深坑」。
  大正藏無「深」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越+(城)【元】【明】

  「越」,元、明二本作「越城」。
  大正藏無「城」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倡伎=妓【宋】【元】【明】,=倡妓【聖】*

  ????

〔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子+(王)【聖】

  「子」,聖本作「子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白+(王)【宋】【元】【明】

  「白」,宋、元、明三本作「白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今【聖】

  「不」,聖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聖本改作「今」。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此+(生)【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生」。
  大正藏無「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天)+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天王」。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時【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諸=說【元】

  「諸」,元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元本改作「說」。

〔盛〕-【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若不受形=以無形像【宋】【元】【明】

  「若不受形」,宋、元、明三本作「以無形像」。
  「以無形像」,大正藏原為「若不受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無形像」。

形+(像)【聖】

  「形」,聖本作「形像」。
  大正藏無「像」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有)+合【宋】【元】【明】

  「合」,宋、元、明三本作「有合」。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染=深【聖】

  「染」,聖本作「深」。
  「深」,大正藏原為「染」,今依據聖本改作「深」。

〔常〕-【聖】

  聖本無「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常」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煙=煙【聖】

  「煙」,聖本作「煙」。
  「煙」,大正藏原為「煙」,今依據聖本改作「煙」。

〔座而〕-【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座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座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虛=墟【宋】【元】【明】

  「虛」,宋、元、明三本作「墟」。
  「墟」,大正藏原為「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墟」。

使=獲【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獲」。
  「獲」,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獲」。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在=存【宋】【聖】

  「在」,宋、聖二本作「存」。
  「存」,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存」。

磨=摩【聖】

  「磨」,聖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聖本改作「摩」。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火災=災火【聖】

  「火災」,聖本作「災火」。
  「災火」,大正藏原為「火災」,今依據聖本改作「災火」。

大王=王大【宋】【元】【明】【聖】

  「大王」,宋、元、明、聖四本作「王大」。
  「王大」,大正藏原為「大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王大」。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漂=漂【聖】*

  「漂」,聖本作「漂」。
  「漂」,大正藏原為「漂」,今依據聖本改作「漂」。

(城)+內【宋】【元】【明】

  「內」,宋、元、明三本作「城內」。
  大正藏無「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極為=為極【宋】【元】【明】

  「極為」,宋、元、明三本作「為極」。
  「為極」,大正藏原為「極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極」。

今=爾【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爾」。
  「爾」,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

短促=促短【宋】【元】【明】

  「短促」,宋、元、明三本作「促短」。
  「促短」,大正藏原為「短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促短」。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絕=終【宋】【元】【明】【聖】

  「絕」,宋、元、明、聖四本作「終」。
  「終」,大正藏原為「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終」。

〔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升=斗【宋】*【元】*【明】*

  「升」,宋、元、明三本作「斗」。
  「斗」,大正藏原為「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斗」。

貿=買【明】

  「貿」,明本作「買」。
  「買」,大正藏原為「貿」,今依據明本改作「買」。

平=乾【宋】【元】【明】,=乎【聖】

  ????

等+(我等)【聖】

  「等」,聖本作「等我等」。
  大正藏無「我等」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多〕-【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多」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復彼=後收【宋】【元】【明】

  「復彼」,宋、元、明三本作「後收」。
  「後收」,大正藏原為「復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收」。

岸=岸【宋】【元】【明】【聖】

  「岸」,宋、元、明、聖四本作「岸」。
  「岸」,大正藏原為「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岸」。

押=[ [ ]>壓]【宋】【元】【明】

  「押」,宋、元、明三本作「[ [ ]>壓]」。
  「[ [ ]>壓]」,大正藏原為「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 [ ]>壓]」。

謂=諸【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註解]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仙人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又譯為「鹿苑」、「鹿野園」、「鹿園」。

起居輕利:生活起居輕鬆便利。

摩呵男: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中阿含經》卷二十五記載他與佛陀多次的問答。又譯為「摩訶男」、「摩呵男釋」、「釋氏摩訶男」、「釋摩男」、「摩訶納釋種」。按:經中有幾位同名為「摩訶男」(摩呵男)的不同人,例如最初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之一為摩訶男尊者,或《雜阿含經》卷四十六所提到舍衛國極富有但對自己及他人都極吝嗇而墮地獄的摩訶男長者,因此對於這位釋迦族的摩訶男,通常加上「釋」、「釋氏」或「釋種」的描述。

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欲使空為地,復使地為空,本緣之所繫,此緣不腐敗:縱使虛空成為大地,然後大地又成為虛空(這麼長的時間),過去因緣業力的束縛是不會憑空消失的。

好面手:有好看的面容和雙手的。 or 面容姣好,體態婀娜的。

兀其手足:綁住手腳。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又稱為「忉利天」。

以有行報,便當受胎:因為有業力的果報,就會受生為胎兒。

貿:交易;交換。

[對應經典]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 p.337。

[讀經拾得]

  • 摩呵男捨己救人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0經記載佛陀說摩呵男因為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長夜薰習信、戒、施、聞、慧,所以縱使意外死亡、也會往生善處。

本經則記載摩呵男家中婢女的女兒嫁給波斯匿王,他們的兒子叫流離太子。流離太子在八歲時回到釋迦族的迦毘羅衛城學習射箭,期間他帶著五百位小朋友誤闖剛落成的講堂。不巧這新講堂是釋迦族人精心裝潢得美輪美奐,準備在供養佛陀及僧團後才正式啟用的,流離太子坐上的位子更是釋迦族人預留給佛陀坐的大位,因此釋迦族人氣瘋了,眾人共同把流離太子攆出去摔到地上,並罵他是奴婢的小孩。這段經歷被流離太子視為奇恥大辱,想著當上國王後就要報仇。

波斯匿王過世後,流離太子繼任為王,為了報小時候的屈辱,揮兵到迦毘羅越以屠城。摩呵男請求流離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流離王答應後,他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幫許多釋迦族人爭取到逃命的時間。

或許,《雜阿含經》第930經所載多年前佛陀曾作的那番開示,也增進了摩訶男捨己救人的信心。

  • 神通不敵業力

佛陀曾經三次擋在流離王揮兵迦毘羅越城的路上,以「親族之廕,勝外人也」的柔性勸導,試著點化流離王別大開殺戒,但流離王仍然放棄不了報仇的執念。

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試著以神通救釋迦族人,卻被佛陀告知神通不敵業力,後來的屠城也證實了佛陀所說。

【此段待完善。】

  • 滄海桑田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記載,釋迦族迦毘羅衛城遭流離王屠殺後,阿難進城見到大量的死者以及斷垣殘壁,極為難過,此時佛陀卻如平日般沉靜安詳,此時:「佛知其念,告阿難言:『由我多住空三摩地。汝起城邑想處,我起阿練若想;汝起親屬想處,我起中庸人想;汝起有情想處,我起圓滿法想故,我安靜不動如山。』」(CBETA, T27, no. 1545, p. 542, b13-17)

阿難尊者因為親族遭難悲痛,佛陀則藉由這件事情提醒阿難的城邑想、親屬想、有情想等,也是悲痛的來源。可以看到佛陀藉由實際情境來讓阿難尊者瞭解修學空三摩地的方便,空畢竟不是沒有、絕情跟斷滅見,而是在瞭解緣起後生起的正見。

(三)[0693c1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天子欲命終時,有五未曾有瑞應而現在前。云何為五?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三者身體污臭;四者不樂本;五者天女星散。是謂天子當命終時有此五瑞應。爾時,天子極懷愁憂,椎胸喚叫。爾時,諸天子來至此天子所,語此天子言:『汝今爾來可生善處,快得善處,快得善利;[*]以得善利,當念安處善業。』爾時,諸天而教授之。」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處?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處善業?」

世尊告曰:「人間勝於天界的所在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得善利者,生正見家,與善知識從事,於如來法中得信根,是謂名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為安處善業?於如來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彼[*]以學道,戒性具足,諸根不缺,飯食知足,恒念經行,得三達明,是謂名為安處善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人為天善處,  良友為善利,
 出家為善業,  有漏盡無漏。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是故,比丘!於此命終當生天上。」

爾時,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當生善趣?」

世尊告曰:「涅槃者,即[*]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當求方便,得至涅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當+(知)【元】【明】

  「當」,元、明二本作「當知」。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大正藏無「冠自」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坋」,元、明二本作「圿」。

污=汗【宋】【元】【明】【聖】

  「污」,宋、元、明、聖四本作「汗」。
  「汗」,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汗」。

座=生【聖】

  「座」,聖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生」。

椎=搥【明】,=推【聖】

  ????

爾=將【宋】【元】【明】

  「爾」,宋、元、明三本作「將」。
  「將」,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將」。

快得=已生【宋】【元】【明】

  「快得」,宋、元、明三本作「已生」。
  「已生」,大正藏原為「快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生」。

大正藏在「得」字之前有「得善處」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來+(法)【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來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天〕-【聖】

  聖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不樂本座:不能安坐於自己的座位上,而焦慮踱步。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這是快得善利的解釋吧???ywliu)

安處善業:安穩地作善行;安穩地修行。

從事:交往。

三達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又譯為「三明」、「三達」。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83。

[讀經拾得]

此經中「於此命終當生天上」的意義似與前後文無法銜接,內容應該是「於此命終當生善趣」,但在傳抄當中「善趣」與「天上」用詞混淆了。而接下來佛陀也解釋了對比丘而言「善趣」是指涅槃。

[進階辨正]

(四)[0694a1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沙門出家有五毀辱之法。云何為五?一者頭髮長;二者爪長;三者衣裳垢[*]坋;四者不知時宜;五者多有所論。所以然者,言多必失多有論說比丘復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人不信言;二者不受其教;三者人所不喜見;四者妄言;五者鬥亂彼此。是謂多論說之人有此五事。比丘!當除此五,而無邪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爪=抓【聖】

  「爪」,聖本作「抓」。
  「抓」,大正藏原為「爪」,今依據聖本改作「抓」。

[註解]

毀辱:在這裡特指為自己招來毀謗侮辱。

不知時宜:不會根據當下的時機作合適的行為。

多有所論:太多對人、事、物的議論。

邪想:錯誤的想法。

[對應經典]

 

(五)[0694a2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諸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頻婆娑羅王敕諸群臣:「速嚴駕寶羽之車,至舍衛城親覲世尊。」

是時,群臣聞王教敕,即駕寶羽之車,前白王言:「嚴駕已訖,王知是時。」

爾時,頻婆[*]娑羅王乘[*]寶羽之車出羅[*]閱城,往詣舍衛城。漸至祇洹精舍,欲入祇洹精舍,夫水灌頭王法有五威容,悉捨之一面,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漸與說微妙之法。爾時,王聞法已,白世尊言:「唯願如來當在羅[*]閱城夏坐!亦當供給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世尊默然受頻婆娑羅王請。是王[*]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三匝便退而去,還詣羅[*]閱城入於宮中。

爾時,頻婆[*]娑羅王在閑靜處,便生此念:「我亦堪任供養如來及比丘僧,盡其形壽,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但當愍其下劣。」是時,頻婆[*]娑羅王尋其日告群臣曰:「我昨日而生此念:『我能盡形壽供養如來及比丘僧,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庾>瘦]醫藥,亦復當愍諸下劣。』汝等各各相率,次第飯如來諸賢,長夜受福無窮。」爾時,摩竭國王即於宮門前起大講堂,復辦種種食具。

爾時,世尊出舍衛國,及將五百比丘,漸漸人間遊化,至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是時,頻婆[*]娑羅王聞世尊來至迦蘭陀竹園中,尋時乘羽寶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世尊言:「我在閑靜之處,便生此念:『如我今日能供辦衣被、[*]飯食、床臥[*]敷具、病瘦醫藥,便念下劣之家。』即告群臣:『汝等各各供辦飲食之具,次第飯佛。』云何,世尊!此是其宜?為非其宜?」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饒益,為天、世人而作福田。」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明日就宮中食。」

爾時,頻婆[*]娑羅王[*]以見世尊默然受請。時王尋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世尊明日清旦,著衣持鉢,入城至王宮中各次第坐。爾時,王給以百味食,手自斟酌,歡喜不亂。爾時,頻婆[*]娑羅王見世尊食訖,除去鉢器,便取一卑座,在如來前坐。

爾時,世尊漸與王說微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爾時,世尊與諸大王及群臣之類,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淫為穢惡,出要為樂。

爾時,世尊[*]以知彼眾生心開意解,無復狐疑,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說之。當於坐上六十餘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六十大臣及五百天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即與頻婆[*]娑羅王及諸人民說此頌偈:

「祠祀火為上,  書中頌為最,
 王為人中尊,  眾流海為源,
 星中月照明,  光明日為上。
 上下及四方,  諸所有萬物,
 天及世人民,  佛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  當供養於佛。」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坐起而去。爾時,羅[*]閱城中人民之類,隨其貴賤,從家多少,飯佛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在迦蘭陀竹園中住,國界人民靡不供養者。爾時,羅[*]閱城中諸梵志等次應作食。是時,彼梵志集在一處,各作是論:「吾等各各出三兩金錢,以供食具。」

爾時,羅[*]閱城中有梵志,名曰雞頭,極為貧匱,趣自存活,無金錢可,便為諸梵志所驅逐,使出眾中。

是時,雞頭梵志還至家中,而告其婦:「卿今當知,諸梵志等所見驅逐,不聽在眾。所以然者,由無金錢故。」

時婦報言:「還入城中,隨人舉債,必當得之。」又語其主:「七日之後,當相報償。設不償者,我身及婦沒為奴婢。」

是時,梵志隨其婦言,即入城中,處處求索,了不能得。還至婦所,而告之曰:「吾所在求索了不能得,當如之何?」

時婦報曰:「羅[*]閱城東有大長者,名不奢蜜多羅,饒財多寶,可往至彼而求債之:『見與[*]三兩金錢,七日之後自當相還;設不還者,我身及婦沒為奴婢。』」

是時,梵志從婦受語,往詣不奢蜜多羅,從求金錢:「不過七日自當相還;若不相還者,我與婦沒身為奴婢。」是時,不奢蜜多羅即與金錢。

是時,雞頭梵志持此金錢還至婦所,而告之曰:「[*]以得金錢,當何方宜?」

時婦報言:「可持此錢,眾中輸之。」

時,彼梵志即持金錢,往眾中輸之,諸梵志等語此梵志曰:「我等辦具已訖,可持此金錢還歸所在,不須住此眾中。」

時,彼梵志即還到舍,以此因緣,向婦說之,其婦報言:「我等二人共至世尊所,自宣微意。」

爾時,梵志即將其婦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又復,其婦禮如來足,在一面坐。爾時,梵志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梵志曰:「如今可為如來及比丘僧辦其飲食。」

爾時,梵志熟視其婦。時婦報曰:「但隨佛教,不足疑難。」

爾時,梵志即從[*]坐起,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眾當受我[ >請]。」

是時,世尊默然受梵志請。

爾時,釋提桓因在世尊後,叉手侍焉。爾時,世尊回顧謂釋提桓因:「汝可佐此梵志共辦食具。」

釋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

爾時,毘沙門天王去如來不遠,將諸鬼神眾不可稱計,遙扇世尊。是時,釋提桓因語毘沙門天王曰:「汝亦可佐此梵志辦此食具。」

毘沙門報曰:「甚善。天王!」

是時,毘沙門天王前至佛所,頭面禮足,遶佛三匝,自隱其形,化作人像,領五百鬼神辦食具。是時,毘沙門天王敕諸鬼神:「汝等速往至栴檀林中而取[*]栴檀。」鐵廚中有五百鬼神於中作食。

[*]是時,釋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毘沙門今日[*]以造鐵廚,與佛、比丘僧作[*]飯食。汝今可化作講堂,使佛、比丘僧於中得[*]飯食。」

自在天子報曰:「此事甚佳。」是時,自在天子聞釋提桓因語,去羅[*]閱城不遠,化作七寶講堂。所謂七寶者:金、銀、水精、琉璃、馬瑙、赤珠、車璩。復化作四梯陛:金、銀、水精、琉璃。金梯[*]陛上化作銀樹,銀梯[*]陛上化作金樹,金根、銀莖、[*]銀枝、[*]銀葉。若復金梯[*]陛上化作銀葉、銀枝,水精梯上化作琉璃樹,亦各雜種不可稱計。復以雜寶而廁其間,復以七寶而覆其上,周匝四面懸好金鈴,然彼鈴聲皆出八種之音。復化作好床座,敷以好褥,懸繒幡蓋,世所希有。爾時,以牛頭[*]栴檀然火作食,羅[*]閱城側十二由旬,香熏遍滿其中。

是時,摩竭國王告諸群臣:「我生長深宮,初不聞此香,羅[*]閱城側何緣聞此好香。」

群臣白王:「此是雞頭梵志在食廚中,[*]然天[*]栴檀香,是其瑞應。」

是時,頻婆[*]娑羅王敕諸群臣:「速嚴駕羽[*]寶之車,吾欲往至世尊所問訊此緣。」

是時,諸臣報王:「如是,大王!」

頻婆[*]娑羅王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國王見此鐵廚中有五百人作食,見已,便作是語:「此是何人所作飲食?」

時,諸鬼神以人形報曰:「雞頭梵志請佛及比丘僧而供養之。」

是時,諸國王復遙見高廣講堂,問侍人曰:「此是何人所造講堂?昔所未有,為誰所造?」

群臣報曰:「不知此緣。」

是時,頻婆娑羅王作是念:「我今至世尊所問此義,然佛世尊無事不知,無事不見。」

[*]是時,摩竭國頻婆[*]娑羅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世尊言:「昔日不見此高廣講堂,今日見之。昔日不見此鐵廚,今日見之。將是何物?為是誰變?」

世尊告曰:「大王當知,此毘沙門天王所造,及自在天子造此講堂。」

是時,摩竭國王即於坐上悲泣交集,不能自勝。世尊告曰:「大王!何故悲泣乃至於斯。」

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不敢悲泣,但念後生人民不睹聖興,當來之人慳著財物,無有威德,尚不聞此奇寶之名,何況見乎!今蒙如來有奇特之變,出現於世,是故悲泣。」

世尊告曰:「當來之世,國王、人民實不睹此變。」

爾時,世尊即與國王說法,使發歡喜之心。王聞法已,即從[*]坐而去。

是時,毘沙門天王即其日語雞頭梵志曰:「汝舒右手。」是時,雞頭即舒右手,毘沙門天王即授與金鋌,又告之曰:「自以此金鋌于地上。」

是時,梵志即投[*]于地上,乃成百千兩金。毘沙門天王報曰:「汝持此金鋌入城中買種種[*]飲食,持來此間。」

是時,梵志受天王教,即持此金入城買種種[*]飲食,持來廚所。是時,毘沙門天王沐浴梵志,與著種種衣裳,手執香火,教白:「時到,今正是時,願尊屈顧。」

是時,梵志即受其教,手執香爐而白:「時到,唯願屈顧。」

爾時,世尊[*]以知時至,著衣持鉢,將諸比丘眾往至講堂所,各次第坐,及比丘眾亦次第坐。是時,雞頭梵志見飲食極多,然眾僧復少,前白世尊言:「今日食飲極為豐多,然比丘僧少,不審云何?」

世尊告曰:「汝今,梵志!手執香爐,上高臺上,向東、南、西、北,並作是說:『諸釋迦文佛弟子得六神通,漏盡阿羅漢者,盡集此講堂。』」

梵志白言「如是,世尊!」是時,梵志從佛受教,即上樓上請諸漏盡阿羅漢。是時,東方有二十一千阿羅漢,從東方來詣此講堂;南方二[*]十一千,西方二[*]十一千,北方二[*]十一千阿羅漢集此講堂。爾時,講堂上有八萬四千阿羅漢集在一處。

是時,頻婆[*]娑羅王將諸群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及禮比丘僧。是時,雞頭梵志見比丘僧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飯食之具,飯佛及比丘僧,手自斟酌,歡喜不辭。然故有遺餘之食,是時雞頭梵志前白佛言:「今飯佛及比丘僧,故有遺餘[*]飯食在。」

世尊告曰:「汝今可請佛及比丘僧七日供養。」

梵志對曰:「如是,瞿曇!」是時,雞頭梵志即前長跪,白世尊言:「今請佛及比丘僧七日供養,自當供給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爾時,大眾之中有比丘尼名舍鳩利。是時,比丘尼白世尊言:「我今心中生念:『頗有釋迦文佛弟子漏盡阿羅漢不集此乎?』又以天眼觀東方界,南方、西方、北方皆悉觀之,靡不來者,皆悉運集。今此大會純是羅漢真人[*]運集。」

世尊告曰:「如是,舍鳩利,如汝所言,此之大會純是真人,東、西、南、北無不集者。」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比丘尼中天眼徹睹,如此比丘尼等乎?」

諸比丘對曰:「不見也。世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天眼第一者,所謂舍鳩利比丘尼是。」

時,雞頭梵志七日之中供養聖眾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復以華香散如來上。是時,此華在虛空中化作七寶交露臺。是時,梵志見交露臺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在道次,得作沙門。」

爾時,雞頭梵志即得為道,諸根寂靜,自修其志,除去睡眠,設眼見色亦不起想念;其眼根亦無惡想流馳諸念而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不起細滑之想,意知法亦然。是時,便滅五結蓋,覆蔽人心者,令人無智慧;亦無殺害之意,而淨其心,不殺,不念殺,不教人殺,手不執刀杖,起仁慈之心向一切眾生;除去不與取,不起盜心,而淨其意;恒有施心於一切眾生,亦使不盜。已不妷,亦復教人使不婬;恒修梵行,清淨無瑕穢,於梵行中而淨其心。亦不妄語,亦不教人使行妄語;恒念至誠,無有虛詐誑惑世人,於中而淨其心。復非兩舌,亦不教人使兩舌。若此間語不傳至彼,設彼間語不傳至此,於中而淨其意。於食知足,不著氣味,不著榮色,不著肥白,但欲支其形體,使全其命。欲除故痛,使新者不生,得修行道,長處無為之地,猶如有男女,以脂膏塗瘡者,但欲除愈故也。此亦如是,所以於食知足者,欲使故痛除愈,新者不生。

或復是時,達曉行道,不失時節,不失三十七道品之行。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蓋;或初夜時,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蓋;或中夜時右脅著地,腳腳相累,繫意在明。彼復以後夜時,或坐、或經行而淨其意。是時,飲食知足,經行不失時節,除去欲不淨想,無諸惡行,而遊初禪,有覺、有觀;息念、猗歡樂,而遊二禪;無有樂;護念清淨,自知身有樂,諸賢所求護念清淨者而遊三禪;彼苦樂[*]已滅,無有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彼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得無所畏。復得三昧,自憶無數世事,彼便憶過去之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千萬生、成劫、敗劫、成敗之劫,我曾生彼處,姓某、字某,食如此之食,受如是苦樂,壽命長短,彼死此生,死此生彼,因緣本末,皆悉知之。彼復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得無所畏,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醜,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有眾生類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業本,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有眾生身、口行善,不誹謗賢聖,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復以清淨天眼觀眾生類若好、若醜,善趣、惡趣,善色、惡色,皆悉知之,得無所畏,復施心盡漏,後觀此苦,以實知之。此是苦,此是苦習、苦盡、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雞頭梵志便成阿羅漢。

爾時,尊者雞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No. 133]

  ???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

吾=欲【聖】

  「吾」,聖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吾」,今依據聖本改作「欲」。

(欲)+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欲至」。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洹=桓【聖】*

  「洹」,聖本作「桓」。
  「桓」,大正藏原為「洹」,今依據聖本改作「桓」。

欲=步【宋】【元】【明】,=出【聖】

  ????

夏=憂【聖】

  「夏」,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夏」,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敷〕-【聖】*

  聖本無「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敷」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婆」。*

是+(時)【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於〕-【聖】

  聖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飲=飯【聖】*

  「飲」,聖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聖本改作「飯」。

〔其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日」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其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亦=然【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蘭=闌【聖】

  「蘭」,聖本作「闌」。
  「闌」,大正藏原為「蘭」,今依據聖本改作「闌」。

寶=葆【元】【明】*

  「寶」,元、明二本作「葆」。
  「葆」,大正藏原為「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葆」。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臥敷=敷臥【宋】【元】【明】

  「臥敷」,宋、元、明三本作「敷臥」。
  「敷臥」,大正藏原為「臥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敷臥」。

便=但【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但」。
  「但」,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但」。

飲=飯【宋】*【元】*【明】*

  「飲」,宋、元、明三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便取一=更取【宋】【元】【明】【聖】

  「便取一」,宋、元、明、聖四本作「更取」。
  「更取」,大正藏原為「便取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更取」。

淫=婬【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婬」。
  「婬」,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

開意=意開【宋】【元】【明】

  「開意」,宋、元、明三本作「意開」。
  「意開」,大正藏原為「開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開」。

坐=座【宋】【元】【明】【聖】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座」。

人=天【宋】

  「人」,宋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本改作「天」。

源=原【宋】【元】【明】【聖】

  「源」,宋、元、明、聖四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原」。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三兩=二兩【宋】【元】【明】【聖】*

  「三兩」,宋、元、明、聖四本作「二兩」。
  「二兩」,大正藏原為「三兩」,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二兩」。

債=請【聖】

  「債」,聖本作「請」。
  「請」,大正藏原為「債」,今依據聖本改作「請」。

主=王【元】

  「主」,元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元本改作「王」。

債=請【宋】【元】【明】【聖】

  「債」,宋、元、明、聖四本作「請」。
  「請」,大正藏原為「債」,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請」。

還=償【宋】【元】【明】

  「還」,宋、元、明三本作「償」。
  「償」,大正藏原為「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償」。

詣=語【宋】【元】【明】【聖】

  「詣」,宋、元、明、聖四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語」。

至=詣【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如=汝【宋】【元】【明】【聖】

  「如」,宋、元、明、聖四本作「汝」。
  「汝」,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汝」。

其=具【宋】【元】【明】【聖】

  「其」,宋、元、明、聖四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具」。

還+(顧)【宋】【元】【明】

  「還」,宋、元、明三本作「還顧」。
  大正藏無「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回=迴【聖】

  「回」,聖本作「迴」。
  「迴」,大正藏原為「回」,今依據聖本改作「迴」。

共=供【宋】【元】【明】

  「共」,宋、元、明三本作「供」。
  「供」,大正藏原為「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供」。

辦=辨【聖】

  「辦」,聖本作「辨」。
  「辨」,大正藏原為「辦」,今依據聖本改作「辨」。

栴=旃【聖】*

  「栴」,聖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聖本改作「旃」。

(著)+鐵【宋】【元】【明】

  「鐵」,宋、元、明三本作「著鐵」。
  大正藏無「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中+(爾時廚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爾時廚中」。
  大正藏無「爾時廚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使佛=佛使【聖】

  「使佛」,聖本作「佛使」。
  「佛使」,大正藏原為「使佛」,今依據聖本改作「佛使」。

陛=階【聖】*

  「陛」,聖本作「階」。
  「階」,大正藏原為「陛」,今依據聖本改作「階」。

〔根〕-【聖】

  聖本無「根」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根」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銀=金【宋】*【元】*【明】*

  「銀」,宋、元、明三本作「金」。
  「金」,大正藏原為「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金」。

〔上〕-【聖】

  聖本無「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上」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銀=金【元】【明】

  「銀」,元、明二本作「金」。
  「金」,大正藏原為「銀」,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金」。

梯+(陛)【宋】【元】【明】

  「梯」,宋、元、明三本作「梯陛」。
  大正藏無「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褥=蓐【聖】

  「褥」,聖本作「蓐」。
  「蓐」,大正藏原為「褥」,今依據聖本改作「蓐」。

幡=憣【聖】

  「幡」,聖本作「憣」。
  「憣」,大正藏原為「幡」,今依據聖本改作「憣」。

然=燃【聖】*

  「然」,聖本作「燃」。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聖本改作「燃」。

熏=勳【聖】

  「熏」,聖本作「勳」。
  「勳」,大正藏原為「熏」,今依據聖本改作「勳」。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婆」。*

(可)+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可至」。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是」。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造+(鐵廚)【宋】【元】【明】

  「造」,宋、元、明三本作「造鐵廚」。
  大正藏無「鐵廚」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造此=作是【宋】【元】【明】

  「造此」,宋、元、明三本作「作是」。
  「作是」,大正藏原為「造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是」。

坐=座【宋】【元】【明】【聖】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座」。

人民=民人【宋】【元】【明】

  「人民」,宋、元、明三本作「民人」。
  「民人」,大正藏原為「人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民人」。

尚=常【聖】

  「尚」,聖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尚」,今依據聖本改作「常」。

(於)+其【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於其」。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自〕-【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投=沒【元】

  「投」,元本作「沒」。
  「沒」,大正藏原為「投」,今依據元本改作「沒」。

于=乎【聖】*

  「于」,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白=曰【聖】

  「白」,聖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聖本改作「曰」。

到=至【宋】【元】【明】【聖】

  「到」,宋、元、明、聖四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至」。

丘+(尼)【明】

  「丘」,明本作「丘尼」。
  大正藏無「尼」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食飲=飲食【宋】【元】【明】,=食飯【聖】

  ????

十=萬【元】【明】*

  「十」,元、明二本作「萬」。
  「萬」,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萬」。

在=此【明】

  「在」,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明本改作「此」。

辭=亂【宋】【元】【明】【聖】

  「辭」,宋、元、明、聖四本作「亂」。
  「亂」,大正藏原為「辭」,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亂」。

日+(中)【宋】【元】【明】【聖】

  「日」,宋、元、明、聖四本作「日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爾=今【聖】

  「爾」,聖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聖本改作「今」。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華香=香華【宋】【元】【明】

  「華香」,宋、元、明三本作「香華」。
  「香華」,大正藏原為「華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香華」。

〔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道+(已得為道)【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道已得為道」。
  大正藏無「已得為道」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蔽=弊【宋】【元】【明】

  「蔽」,宋、元、明三本作「弊」。
  「弊」,大正藏原為「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弊」。

殺=教【元】

  「殺」,元本作「教」。
  「教」,大正藏原為「殺」,今依據元本改作「教」。

婬妷=淫泆【聖】

  「婬妷」,聖本作「淫泆」。
  「淫泆」,大正藏原為「婬妷」,今依據聖本改作「淫泆」。

妷=泆【宋】【元】【明】

  「妷」,宋、元、明三本作「泆」。
  「泆」,大正藏原為「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泆」。

婬+(泆)【宋】【元】【明】,婬=淫【聖】

  ????

使=梵【元】

  「使」,元本作「梵」。
  「梵」,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元本改作「梵」。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若+(聞)【聖】

  「若」,聖本作「若聞」。
  大正藏無「聞」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間=問【宋】,=聞【明】*

  ????

間=聞【明】【聖】

  「間」,明、聖二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聞」。

著榮=知禁【聖】

  「著榮」,聖本作「知禁」。
  「知禁」,大正藏原為「著榮」,今依據聖本改作「知禁」。

猗=待【宋】【元】【明】,=行【聖】

  ????

昧=明【宋】【元】【明】

  「昧」,宋、元、明三本作「明」。
  「明」,大正藏原為「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明」。

姓=性【宋】【元】

  「姓」,宋、元二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性」。

死此生=生此死【宋】【元】【明】【聖】

  「死此生」,宋、元、明、聖四本作「生此死」。
  「生此死」,大正藏原為「死此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生此死」。

者=有【元】

  「者」,元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元本改作「有」。

口+(意)【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口意」。
  大正藏無「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如【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已〕-【聖】

  聖本無「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已」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水灌頭王法有五威容,悉捨之一面:已受灌頂而即位的國王,有五種裝飾(蓋、天冠、劍、履屣、金拂),都脫掉擺在一邊。

亦復當愍諸下劣:也應憐愍而再供養貧賤的人。

輸:捐獻。

熟視:瞪著眼睛看。

栴檀:檀香,為檀香科檀香屬的常綠小喬木,有白檀、赤檀等種類。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二公尺,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味,可做雕刻材料、香料、或藥用。

初不聞:從來不曾聞過(這樣的香味)。

金鋌:金塊。「鋌」通「錠」。

聽在道次:允許我加入修道的行列。「聽」在這裡是四聲,允許的意思。

五結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不與取:沒有經過允許即私自拿取。

若此間語不傳至彼,設彼間語不傳至此,於中而淨其意:這人講的話不傳至別人,別人講的話不傳至這人,在這當中清淨心意;不挑撥離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最後三段為實修的次第,在《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5經段落較分明,例如:「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罪觸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

(六)[0697a1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五事最不可得。云何為五?應喪之物欲使不喪者,此不可得;滅盡之法欲使不盡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夫病之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也;夫死之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是謂,比丘!有此五事最不可得。若如來出世,若如來不出,此法界恒住如故,而不朽敗,有喪滅之聲,生、老、病、死。若生、若逝,皆歸於本。是謂,比丘!此五難得之物。

「當求方便,修行五根。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比丘!行此五根已,便成須陀洹;家家一種,轉進成斯陀含;轉進滅五結使,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轉進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化,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當求方便,除前五事,修後五根。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夫=天【元】

  「夫」,元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夫」,今依據元本改作「天」。

出+(世)【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出世」。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一種:「斯陀含果」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又譯為「一種子道」。

五結使:在這裡指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對應經典]

 

(七)[0697b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五人不可療治。云何為五?一者之人不可療治;姦邪之人不可療治;惡口之人不可療治;嫉妒之人不可療治;無反復之人不可療治。是謂,比丘!有此五人不可療治。」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姦邪惡口人,  嫉妒無反復,
 此人不可療,  智者之所棄。

「是故,諸比丘!常當學正意,除去嫉妒;修行威儀,所說如法,當知反復,識其恩養,小恩常不忘,何況大者,勿懷慳貪,又不自譽,復不毀他人。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諛」,聖本作「論」。

聖本無「無反…療治」九字。

「識」,聖本作「議識」。

「常」,大正藏原為「尚」,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常」。

[註解]

諛諂:阿諛諂媚。

姦邪:奸詐邪惡。

惡口:罵人;口出惡言。

無反復:不知感恩。

正意:正思惟。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以下五種個性的人,若不改的話是沒救了:

個性 說明 分類
諛諂 阿諛諂媚 貪特別強
姦邪 奸詐邪惡 貪特別強
惡口 口出惡言 瞋特別強
嫉妒 見不得他人好 瞋特別強
無反復 不知感恩 貪、瞋都特別強


這些煩惱都必定有「癡」(無明)的成分,因此上表中不特別標註「癡」。

(八)[0697b1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釋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若諸賢與阿須倫共鬥時,設阿須倫不如者,諸天得勝,汝等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將來至此,身為五繫。』是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復告諸阿須倫曰:『卿等!今日與諸天共鬥,設得勝者,便捉釋提桓因,縛送此間。』比丘當知,爾時,二家共鬥,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三十三天躬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束縛其身,將詣釋提桓因所,著中門外,自觀被五繫。

「是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便作是念:『此諸天法正,阿須倫所行非法,我今不樂阿須倫,便當即住此諸天宮。』是時,以生此念言:『諸天法正[*],阿須倫非法,我欲住此間。』作此念已。是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便自覺知身無縛繫,五欲而自娛樂。設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生此念已,言:『諸天非法,阿須倫法正[*],我不用此三十三天,還欲詣阿須倫宮。』是時,阿須倫王身被五繫,五欲娛樂自然消滅。

「比丘當知,纏縛之急,莫過此事;魔之所縛,復甚於斯。設興結使魔[*]以被縛,若不興結使魔已得脫;毀人魔被縛,不毀人魔不被縛動魔被縛,不動魔不被縛。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使心不被縛,樂閑靜之處。所以然者,此諸結使是魔境界。若有比丘在魔境界者,終不脫生、老、病、死,不脫愁、憂、苦、惱。我今說此苦際。若復比丘心不移動,不著結使,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我今說此苦際。是故,比丘!當學無有結使,越出魔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大正藏在「勝」字之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毘摩質多羅~Vepacitti.

「被」,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被」。

「正」,大正藏原為「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正」。*

聖本無「欲」字。

「興」,大正藏原為「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興」。

大正藏無「若不興結使魔已得脫毀人魔被縛不毀人魔不被縛」二十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被縛」,聖本作「移」。

大正藏在「比」字之前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學」字之前有「作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註解]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名,他的女兒舍脂為帝釋天的第一天后。

諸天法正,阿須倫所行非法:天界的事物、法則才是正確的,阿修羅界的行為(多瞋、好戰等)則是不正確的。

設興結使魔以被縛:設興結使,意為「假設興起了煩惱」。全句意思是,「如果起了煩惱,那就已被魔所束縛」。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計吾我人為魔所縛,不計吾我人魔縛得解」。

毀人:毀謗人。

動魔被縛:如果有起心動念,那就已被魔所束縛。

[對應經典]

 

(九)[0697c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夫言盡者,名何等法言盡乎?」

世尊告曰:「阿難!色者無為因緣而有此名;無欲、無為,名滅之法。彼盡者,名曰滅盡。痛、想、行、識,無為、無作,皆是磨滅之法,無欲、無污,彼滅盡者,故名滅盡。阿難當知,此五盛陰無欲、無作,為磨[*]滅法;彼滅盡者,名為滅盡。此五盛陰永已滅盡,更不復生,故名滅盡。」

是時,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之」,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之」。

「磨」,宋、元、聖三本作「摩」。宋、元二本*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已」。

[註解]

無為:無造作的。在這裡指聖者對五陰已沒有造作、不會被其動搖。

因緣而有此名:根據現象而這麼稱呼(為「色」)。

彼盡者,名曰滅盡:那(色)完結了,稱作「滅盡」。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五陰是緣生、緣滅的,為什麼本經提到五陰是無為的?」

因為本經所說特指聖者的境界,聖者不執著五陰,才能對五陰沒有造作。

(一〇)[0697c2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云何,瞿曇!有何因緣,有何宿行,使此人民之類有盡、有滅、有減少者?本為城廓,今日已壞;本有人民,今日丘荒。」

世尊告曰:「梵志!欲知由此人民所行非法故,使本有城廓,今日磨[*]滅,本有人民,今日丘荒,皆由生民慳貪結縛習行,愛欲之所致故,使風雨不時,雨以不時,所種根栽,不得長大,其中人民死者盈路。梵志當知,由此因緣,使國毀壞,民不熾盛。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便有雷電霹靂自然之應,天降雹雨,壞敗生苗,爾時人民死者難計。

「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共相,或以手拳相加,瓦石相擲,各各自喪其命。復次,梵志!彼人民之類已共諍競,不安其所,國主不寧,各興兵眾共相攻伐,至大眾中死者難計。或有被刀死者,或有箭死者。如是,梵志!由此因緣,使民減少不復熾盛。

「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故,使神祇不祐而得其便,或遭困厄,疾病著床,除降者少,疫死者多。是謂,梵志!由此因緣,使民減少不復熾盛。」

是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瞿曇!所說甚為快哉!說此人本減少之義。實如來教,本有城廓,今日磨[*]滅;本有人民,今日丘荒。所以然者,以有非法,便生慳嫉;[*]以有慳嫉[*],便生邪業;以邪業故使天雨不時,五穀不熟,人民不熾,故使非法流行,天雨災變,壞敗生苗。彼以行非法,貪著慳嫉[*],是時國主不寧,各興兵眾,共相攻伐,死者,故使國土流荒,人民迸散。今日世尊所說甚善,快哉!由非法故致此災患。正使為他所捉,便斷其命:由非法故便生盜心;以生盜心,後為王殺;以生邪業,非人得其便。由此因緣,便取命終,人民減少,故使無有城廓之所居處。

「瞿曇!今日所話已自過多,猶如僂者得伸,盲者得眼目,冥中得明,無目者為作眼目。今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而說法,我今重自歸佛、法、眾,願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敢復殺。若沙門瞿曇見我,若乘象騎馬,我由恭敬。所以然者,我為王波斯匿、頻婆娑羅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受梵之福,我恐失此之德;設我偏露右肩時,唯願世尊受我禮拜;設我步行時,見瞿曇來,我當去履,唯願世尊受我禮拜。」

爾時,世尊顉頭可之。是時,生漏梵志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我今重自歸沙門瞿曇!唯願世尊聽我為優婆塞。」

爾時,世尊漸與說法,使發歡喜之心。梵志聞法已,即從[*]坐起,便退而去。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校勘]

聖本無「結」字。

「雨」,明本作「以」。

「靂」,聖本作「礰」。

「諍」,明本作「爭」。

「拳」,聖本作「搼」。

「伐」,宋、元二本作「罰」。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祐」,聖本作「神」。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嫉」。*

「有」,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大正藏在「邪」字之前有一「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雨」,大正藏原為「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雨」。

「貪著」,大正藏原為「著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貪著」。

「主」,宋本作「王」,元本作「生」。

「叵」,元本作「巨」,明本作「難」

「取」,聖本作「邪」。

「話已」,大正藏原為「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話已」。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明本改作「伸」。

「而」,元本作「時」。

聖本無「為」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壽」字。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禮拜」,大正藏原為「等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禮拜」。

「顉」,大正藏原為「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顉」。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含」,聖本作「鋡」。

「六」,聖本作「五」。

聖本在「六」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生漏:優婆塞名,佛陀稱讚他「好問義趣」第一。

宿行:過去的業力。

丘荒:荒蕪的土堆。

慳貪結縛習行:吝嗇、貪心這些煩惱的習性業力。

死者盈路:路上滿是死人;到處都是死人。

諍競:各執一詞地爭論。

槊:一種長矛。讀音同「碩」。

除降:疾病除卻、消退。

叵計:難以計數。「叵」讀音同「頗」,是「不可」二字的合音。

僂者:駝背的人。

若沙門瞿曇見我,若乘象騎馬,我由恭敬。所以然者,我為王波斯匿、頻婆娑羅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受梵之福,我恐失此之德:如果佛陀見到我時,我是乘象或騎馬的,則我是因為恭敬而來。是這樣的,我被波斯匿王、頻婆娑羅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派遣來見佛陀,請佛陀說法,我自己也怕失去佛陀說法的利益(因此而請佛陀說法)。其中「受梵之福」是指請佛說法等能讓人獲得生梵天的大福報的行為,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苦樂品 29〉第3經所舉例的「四梵之福」。

偏露右肩:將袈裟掛於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長者的方式之一,因這樣子方便做雜務,代表當事人願意為長者服務。又譯為「偏袒右肩」。

去履:脫掉鞋子,以示恭敬。

顉頭:點頭;頭左右擺動。按在印度將頭向左右擺動相當於中國的點頭。「顉」讀音同「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人民強烈的貪吝及惡行會感召天候的異常,天候異常則造成農作物欠收。

強烈的瞋心及惡行,則會造成人類的爭戰和非人的作𥚢,非人的作𥚢也會造成疾疫難以控制。

近年來各種環境污染以及全球極端氣候,不外乎是由於人們自私自利、短視近利所造成,即為人民的貪吝造成天候異常的實例。而在瞋心之下,人與人間的衝突乃至國與國間的爭戰,則在歷史上一再重演。惡劣的環境及戰爭的現場,疾疫自然更容易爆發。

[進階辨正]

研討:印度的點頭(連結已失效 ywliu)

 
agama1/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8:1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980190277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