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佛陀闡示十二因緣法深義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流沙劫摩沙住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阿難在閑靜處,作是念言:「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猶如目前,以何為深?」於是,阿難即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我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如在目前,以何為深?』」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阿難!我今語汝老死有緣,若有問言:『何等是老死緣?』應答彼言:『生是老死!』若復問言:『誰是生緣?』應答彼言:『有是生緣。』若復問言:『誰是有緣?』應答彼言:『取是有緣。』若復問言:『誰是取緣?』應答彼言:『愛是取緣。』若復問言:『誰是愛緣?』應答彼言:『受是愛緣。』若復問言:『誰是受緣?』應答彼言:『觸是受緣。』若復問言:『誰為觸緣?』應答彼言:『六入是觸緣。』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名色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識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應答彼言:『癡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阿難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我以此緣,知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有有生,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色有無色有者,寧有生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生由有,緣有有生,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取有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者,寧有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愛有取,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者,寧有取不?」

答曰:「無有。」

「阿難!我以此緣,知取由愛,緣愛有取,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者,寧有愛不?」

答曰:「無也。」

因愛有護、乃至起無數惡 「阿難!我以此緣,知愛由受,緣受有愛,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守有護,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寧有守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著有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欲有著,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利由求,因求有利,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寧有求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求由愛,因愛有求,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因受有求,至於守護。」

佛告阿難:「緣觸有受,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若無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答曰:「無也。」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識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從受的角度深入分析無常無我法阿難!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名色與受,俱以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受是我。』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是我,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無有苦受、不苦不樂受;有苦受時,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時,無有苦受、樂受。』所以然者?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則有火出,各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因樂觸緣故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當以正智如實觀之。阿難!彼見我者,以受為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者,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樂受是我者,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苦受是我者,苦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不苦不樂受是我者,不苦不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彼則為非。阿難!彼計我者,作此說:『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當語彼言:『一切無受。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對曰:『非是。』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計我者,作是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受[*]是我。』者,當語彼言:『一切無受,云何有受?汝是受[*]耶?』對曰:『非也。』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受[*]是我。』者,彼則為非。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於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心比丘,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非有我非無我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佛語阿難:「彼計我者,齊已為定,彼計我者,或言少色是我,或言多色是我,或言少無色是我,或言多無色是我。阿難!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少無色是我者,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無色是我者,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如實知七識住、二入處非安穩救護佛告阿難:「七識住,二入處,諸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初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或有眾生,住空處;或有眾生,住識處;或有眾生,住不用處,是為七識住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七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七識住。

「云何二入處?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阿難!是為此二入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二入處,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二入。

「阿難!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佛說長阿含」,宋、元二本作「長阿含經」,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拘流沙」,巴利本作 Kurūsu。

「劫摩沙」,巴利本作 Kammāsadam 或 Kammāssadhamma 或 Kammāssadamma。

「老死」,巴利本作 Jara-maraṇa。

「生」,巴利本作 Jāti。

「有」,巴利本作 Bhava。

「取」,巴利本作 Upādāna。

「愛」,巴利本作 Taṇhā。

「問言」,宋、元、明三本作「有問」。

「受」,巴利本作 Vedanā。

「觸」,巴利本作 Phassa。

「名色」,巴利本作 Nāma-rūpa。

「識」,巴利本作 Viññaṇa。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為」,聖本作「有」。

「色有」,大正藏原為「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色有」。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以」,宋、元二本作「已」。

大正藏無「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悲、苦」,大正藏原為「苦、悲」,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悲、苦」。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受」,巴利本作 Vedanā。

「揩」,大正藏原為「攢」,宋、元、明三本作「揩」,聖本作「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揩」。

「出」,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出」。

「各」,聖本作「若」。

「智」,聖本作「知」。

「受」,宋、元、明三本作「愛」。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識住」,巴利本作 Viññāṇaṭṭhiti。

「入」,巴利本作 Āyatana。

「集」,宋本作「習」。[*]

大正藏無「阿難」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大正藏在「為」字之後有「阿難」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刪去。

「無」,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註解]

拘流沙:國名,又譯作「拘樓瘦」。

劫摩沙:拘流沙國的城市,中阿含經又譯作「劍磨瑟曇」、「劍摩瑟曇」、「劒磨瑟曇」。

緣:「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

因求有利:因為所求而有好處。

因利有用:因為有利益而有功效。

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十二因緣可以同時為大眾說的就是到這程度。我也就說到這,回應到這,以此為限,而為推究,有智慧的觀察,為眾生。

如實正觀:契合真理地正確觀察、見解。

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同中阿含221經,命即是身及命異身異。如來一直到壽命盡時都是清楚了知的,如來活著時亦是清楚了知,如來的了知不受壽命的牽動,如來沒有時間決時亦是清楚了知。

計我:思量認為有我。

計:思量分別。

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109經。

樂觸緣生樂受:在能讓人快樂的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時,生起快樂的感受。

「揩」,音同「開」,意思是拭、摩。

盡法:必然會結束的現象。

滅法:衰敗的現象;因緣滅去的現象。

朽壞法:敗壞的現象。

二我:【註解範圍未定】

齊已為定:同安立者所安立。

少無色:非物質的有限。

有對:感官與外境碰觸的想。或有解釋為瞋恚、嫌惡。

俱解脫:定、慧皆完全滿足的解脫者。按:「俱解脫」的阿羅漢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且已斷盡煩惱,因此定、慧都圓滿。八解脫包含能調伏三界一切貪欲的定力,可說是修行定力的極致。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一開始經文是以逆推法說明十二因緣的「此有故彼有」,緣生有老、死,緣有有生,緣取有有,緣愛有取,緣受有愛,緣觸有受,緣六入有觸,緣名色有六入,緣識有名色,緣行有識,緣癡(無明)有行。

接著,逆推法說明「此無故彼無」,細說前後十二支的細節,從後面往前說明各支。其中,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取是欲取、見取、戒取、我取,愛是欲愛、有愛、無有愛,受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是根境識。

在「緣受有愛」說明更細的,因愛有所求,有求就有利益,有利害關係就會有佔有慾,就會執著要佔有,因執著就會生嫉妒,因嫉有守,因守有護,眾生就會因此造更多的惡。一一還滅才能斷。此段經文同《中阿含97經》。

在「緣六入有觸,緣名色有六入,緣識有名色」的部分,六入和名色、識三者和合才有觸,且名色、識是輾轉相依。(觀到一個迴圈。)

接著,討論七識住、二入處,及八解脫。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三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8/24 19:4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3157050609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