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7日 19:0:51 增壹阿含經ⓐ序[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十念品第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二(一)[讀經拾得]
本經所載的念佛法,包含以下列的各個角度念佛陀的功德:
本經記載念佛是以觀如來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覺他的層面。在實作上是以坐姿念佛為主。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記載的念佛是「念如來事」,並以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例。其中卷三十第857經並強調最好行、住、坐、臥隨時念佛。 《增壹阿含經》的觀如來形象,或許是後世觀想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的念如來十號,或許是後世持名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卷五十第1349經甚至提到天神觀佛陀的足跡以念佛。各經所載可說是相通的,次第無非是以是以持名或者觀佛形象,帶入對佛功德的思惟(十號是說覺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說無學聖者的功德),基於此而成就念住。
本經所教是以坐姿念佛,實作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一次一個階段:念佛形象的階段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穩定後進展到念佛的戒身的階段,穩定後再進展到念佛的定身的階段,依此類推。最後安住在其中一個念佛階段上而修定。 也有人是較長期的修習自己最使得上力的一個階段,例如專注在觀佛形象。 也有以念佛作打坐一開始的攝心,當念佛而能心念澄淨後,轉換所緣至其他的修定法。 總之並不拘泥在單一的方法上,只要能透過念佛將心念收攝,不起不好的念頭,進而修得定慧,就是好方法。 至於如何透過十念而能成就念住,發展七覺支,修得定慧,則屬於較進階的修行原理,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的「讀經拾得」,或本經線上版的進階辨正。 (二)[讀經拾得]佛陀在世時,許多弟子直接和佛陀有過互動,因此念佛是相當自然的。當時也有佛陀弟子至邊地遊化,他們的弟子可能從來沒有見過佛陀,但是依著佛法、聖僧而修行,對於這些弟子而言,可能覺得念法、念僧更加踏實。 念法是以佛法的義理隨時提醒自己,或以對佛法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來收攝心念。 (三)[讀經拾得]
1. 形象:如來聖眾,善業成就,質直順義,無有邪業,上下和穆,法法成就。 只是將「念佛」中的佛陀形象改為僧團的形象,也就是僧團清淨和合的形象。
(四)[讀經拾得]念戒是以戒律隨時提醒自己,或以對戒律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來收攝心念。 在社會上遇到不平的事時,生物的本能是起瞋心生氣甚至吵架,此時若有念戒,則在罵出口前會有所警覺,避免犯惡口戒,轉念以更有智慧的方式處理問題,不致陷入無謂的爭吵中。有這樣的修為,不再「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自然也能漸漸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本經說:「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 念戒成為習慣、持戒清淨後,自然心念不渙散、不被外界吸引,而能輕鬆安樂;不會做讓自己後悔的事,心也就安定,而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中阿含經》卷三十〈大品 1〉第128經優婆塞經也提到在家居士可以從守五戒入門以去惡向善,念僧、法、僧、戒而得到定、慧。 (五)~(六)[讀經拾得]
本經中將念天以感得天人果報的持戒、行善的功德來作說明,《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的解說較細,提到念天人在世時行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而得以生天,佛弟子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
天人雖然尚未解脫,但在清淨的程度、福報、甚至定力上還是遠勝於一般人,也是來世善有善報的好例子。也有天人會幫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聖者,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經記載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在位於兜率天。 念天如同六念當中任何一個,可以使心正直、獲得輕安、進而心定,乃至因定發慧。以「念施」為例,布施本身不等於解脫,但可以清淨施作為入手處,清淨心意,而獲得更高的成就。 (七)[讀經拾得]念休息有沒有生活上較易理解的行法? 《佛說八大人覺經》:「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CBETA, T17, no. 779, p. 715, b10-11) 對佛法接觸較久的人,都知道貪欲有其後患,心外馳騁於聲色犬馬,是很累的,守戒才能得到休息,因此自然不想作犯戒的行為;打坐時的妄念也是很累人的,因此自然漸漸不追隨妄念。這些都是「念休息」的初步應用。 (八)[讀經拾得]「念安般」的修法,《阿含經》中以《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3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原則上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修行,先由觀察呼吸長、短、呼吸遍全身、呼吸寧靜的身念住,次修觀察喜、樂、感受遍全身、感受平靜的受念住,再修觀察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住,最後達成隨觀無常、離欲、滅、捨的法念住。每一個階段通常都須要長時間的練習,純熟後才進入下一階段。本經則將念安般的步驟列舉其中身念住及心念住的部分:
《增壹阿含經》卷七〈安般品 17〉第1經也有將念安般列舉其中身念住及心念住部分的說明。 (九)[讀經拾得]「四念處」中「身念處」的修法有很多種,各經所載共通的有不淨觀(觀察解剖的部分)、四界分別觀(觀察地、水、火、風四大構成)、死屍觀這三種修法,覺知了所觀察的對象之後,也要思惟它的生起及滅去。本經的內容可說是這些修法的摘要:
關於念身的較詳細經文,可參考《增壹阿含經》卷五〈壹入道品 12〉第1經。 其中不淨觀的修法,各經所列人體的器官組成略有出入,較常見的是將人體區分為三十一身分(三十一個解剖的部分、身體的部分)。實修上,在入門時通常可先從簡化的類別來觀察、掃瞄,例如將三十一身分先簡化為皮、肉、骨三種類別來觀察、掃瞄,等熟悉後再作更細的身分區別。而像「白骨觀」則是簡化為專注觀骨骼的部分。 念身的實修方法有很多種,線上版的「進階辨正」也記錄了一種修法。 (一〇)[讀經拾得]
念死是將心念放在死亡這件必然會發生的事上,警覺到隨時有可能死亡,自然會對於修行有所助益,減少貪瞋痴,把握時光精進修行。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五〈七日品40〉第8經記載佛陀以婆迦利比丘久病時厭患此身惡露不淨,思惟生法皆是死法以舉例說明念死:「其能如婆迦利比丘者,此則名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厭患此身惡露不淨。若比丘思惟死想,繫念在前,心不移動,念出入息往還之數,於其中間思惟七覺意,則於如來法多所饒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皆空、皆寂,起者、滅者皆是幻化,無有真實。」(CBETA, T02, no. 125, p. 742, a22-29) 此經文表示可在出入息中念死。婆迦利比丘則是身患重病、久病厭世,舉刀砍下的瞬間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證阿羅漢,因此也是在出入息的瞬間急切地念死,詳細經載可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第10經、《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一)~(一〇)[讀經拾得]有同學提問:「曾聽說佛教不鼓勵算命,那為什麼那伽波羅被佛陀譽為曉了星宿,預知吉凶第一?」 世俗所謂的算命有不同層次,最低層次的是以算命為名,察言觀色,透過妄語而詐財騙色,這是造地獄惡業,為佛教所反對。高層次的則如印度古代「五明」當中的工巧明,包含了陰陽曆數,是一種探討世間現象的學問,可以應用在預知吉凶,有如中國古代的易經可以應用於五術(山、醫、命、卜、相)。「五明」是古印度的學科分類,也是行走世間的方便,古代許多佛弟子也精通五明。 要「曉了星宿」才有天文曆法,有了天文曆法也才能推算節氣的變化,訂出適合播種、收割等農作的時節,也能預測日月蝕等現象,算是古代頂尖的科學及氣象學。舉例而言,唐代的一行沙門制定了「大衍曆」,可說是中國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曆法,其精神被運用了將近一千年,一直到明末才被西洋曆法取代。 就「五明」而言,經律中所反對的是出家人以這些技術來賺錢維生、貪圖利養,叫做邪命活。佛教出家人如法乞食為生,不貪圖利養,而是清淨的修行人;如果靠世間技術賺錢求財,不管是懂得事理而規劃、仰觀星曆以測未來、為人做信差或跑腿、幫人開藥或治病,只要貪圖利養就是邪命。 至於在家眾並不戒賺錢,只要不違五戒,以正當的方法賺錢維生,可以用各種世間的技術合理求財。 ⓐ增壹阿含經比丘尼品第五(一)~(四)[讀經拾得]本經所列包含了修習四無量心、三三昧第一名的比丘尼:
其中末那婆比丘尼修習「無願三昧」,於一切都沒有願求,卻能有廣度眾生的心量,值得注意。 (五)[讀經拾得](編輯註:本小經十位比丘尼名皆已搜尋過CBETA及一行佛學辭典,未標註的比丘尼即在CBETA中沒有搜尋到任何相關資訊。) ⓐ增壹阿ⓑ含經清信士品第六(一)[讀經拾得]經中有許多記載在家人說法的例子,甚至在家人說法也能讓聽者證果。當然,前提是所說的是正確的佛法。 (二)~(三)[讀經拾得](四)[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清信女品第七(一)~(二)[讀經拾得]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等禪定皆可為解脫門。 修習慈無量心能夠得到人們的愛戴,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進階到悲、喜、捨無量心,或是證得解脫。
(三)[讀經拾得]《無垢優婆夷問經》中有記載無垢優陀夷每天早上的修行法,相近於早課簡易事佛的事壇、供香儀軌,並加上不間斷的禪坐修行。 經中修無願(無作)三昧有成就的例子,都是精進的修行人,而不是說無願三昧因此懶散不做事。例如無垢優婆夷日日早課修行沒有間斷,第五品的末那婆比丘尼則是「修習無願,心恒廣濟」,無所願求、能不造業,但有普渡眾生的胸懷。 增壹阿[*]含經ⓐ阿須倫品第八(一)[讀經拾得]
本經以阿修羅王縱使身形巨大而能嚇日、月天子,但不能真的損害日、月,比喻天魔波旬或欲界的一切境界縱使能迷惑比丘,但是否染著還是要看比丘自己,依著佛陀的教導而能不染著。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日月王」是依於日、月為名的天人,天人和阿修羅時常征戰,《雜阿含經》卷四十即有許多相關記載。 (二)[讀經拾得]這幾經所說,也算是補充十念中念佛的功德。 (三)~(七)[讀經拾得]本經說佛陀滅度則「三十七品亦復滅盡」。當今佛陀的肉身早已滅度,但佛陀的法身──經典,還在世間。等到法滅盡或沒有人修行時,三十七道品就真滅盡了。 (八)[讀經拾得]本經提到的「信、戒、施、聞、慧」俗稱「在家五法」,是優秀的在家佛教徒應該具足的五個條件,其定義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7經所述:
第一種解釋在經中較常見,本經及《雜阿含經》卷三十一第887經則為第二種解釋。兩種解釋是相通的,因為通常要信佛後才會持戒、布施、聞法、發慧。 (九)~(一〇)[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卷第四(一)~(二)[讀經拾得]本經和前一經中,佛陀以智慧、禪定第一的在家與出家弟子作為佛弟子們的榜樣。 其中「神通第一」的弟子也算「禪定第一」的弟子之一,因為神通是藉由定力而升起的。 有同學提問:「為什麼不是舉慈悲、智慧第一,而是舉禪定、智慧第一?」 因為「慈悲、智慧」是入世的說法,就究竟的出世法來看,則是強調「禪定、智慧」。「禪定」功夫好的,通常已破除了小我,自然入世時也慈悲喜捨,或是四無量心修得特別好。 (三)[讀經拾得]
《本事經》卷二〈一法品 1〉也有相關的經文及實修法:「我觀世間無別一法,速疾迴轉,猶如其心。所以者何?是心於境速疾迴轉,世出、世間無可為喻,汝等應取如是心相。善取相已,應善思惟;善思惟已,應善觀察;善觀察已,應善安住;善安住已,若不覺有內貪欲纏,汝等復應審諦觀察:我今為有內貪欲纏而不覺耶?我今為無內貪欲纏而不覺耶?」(CBETA, T17, no. 765, p. 672, c5-12)
就像獼猴在樹叢中抓著樹枝漫遊,放掉一個枝條時,又會抓取另一個枝條。我們的心不斷執取、攀緣各種事物,迅速地從一個對象攀緣到另一個對象,無法保持專注、穩定,捉摸不定。因此,一般人無法敏銳地觀察到心的變化。 修行人要練習專注,讓心穩定地專注在目標上,以往善的方向發展。 (四)~(六)[讀經拾得]本經及前一經所說,也可以解讀為日常生活中,一念之起,當下輪迴。《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32經也將輪迴五道比喻為五個輻條相連的車輪,強調輪迴如同輪子的快速旋轉般。 這些經文可以說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在《阿含經》中的出處。 (七)~(九)[讀經拾得]沒有其他的事物像亂想 (不如實觀、不保持正念) 一般,會導致五蓋 (貪、瞋、睡眠、掉舉、疑,五種對於禪定的障礙) 的增長。 (一〇)[讀經拾得]沒有其他的事物像專意 (如實觀、保持正念) 一般,能夠滅除五蓋 (貪、瞋、睡眠、掉舉、疑,五種對於禪定的障礙)。 ⓐ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一)[讀經拾得]本經中佛陀所說的偈子,和《南傳法句經》卷一〈不放逸品 2〉第21頌相同:「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CBETA, B07, no. 17, p. 41, a4) (二)[讀經拾得]本經說:「施一切眾生,不如法施人」,表示法施比財施的效用更大。這個道理或許可以用世俗上「送魚不如給釣竿」的觀念以理解,財施給人的利益時常是短暫的,而法施則可能給人帶來更長久、更廣大的利益。 (三)~(四)[讀經拾得]給孤獨長者說:「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諸受施人如毘沙王,勸人行施如親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佛陀則加以稱許。 這是指在布施或受施時,修行人該以如何的心態面對另一方。 「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彼此都要看待對方為衣食父母,受施的人是當下得到福利,布施的人是未來得到福利。 「諸受施人如毘沙王」是說布施的人應該尊重受施的人,猶如受施的人是國王般,不應高傲自大、輕視受施的人。這也是佛教所主張的「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 「勸人行施如親父母」表示在勸導他人布施時,心態上如同鼓勵自己的父母要行善布施,希望能利益他們,而不是想騙他們錢。 「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因為受施的人接受了供養,是布施的人的福田,這個福田在未來可以收割獲福。 「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這裡「居士」是「一家之主」的意思,彼此都要尊敬對方有如尊敬一家之主,而且對方就像一家之主般給予我們依怙。受施的人是當下受到照顧,而布施的人是未來受到照顧。 (五)[讀經拾得]給孤獨長者說:「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而獲佛陀稱讚:「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 這同於《長阿含經》卷八第9經眾集經:「如來說一正法:一切眾生皆仰食存。」(CBETA, T01, no. 1, p. 49, c20) 「以平等心而惠施」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有智慧的平等,不管是誰,都體察他的需求,而給他需要的東西。 (六)~(七)[讀經拾得]本經中佛陀表示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為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 佛陀並以自己過去生中曾七年行慈,獲得極長遠的福報為例,這在《雜阿含經》卷十第264經中也有提到:「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已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CBETA, T02, no. 99, p. 67, c17-p. 68, a29) 而在該經中,佛陀進一步表示:「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縱使是這麼大的福報也有點滴不剩的一天,佛弟子要運用有漏的福報,培育無漏的修行。因此在行善之上,佛陀更開示無常、無我的道理,讓佛弟子們能究竟解脫。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 38〉第5經中佛陀也說:「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2, no. 125, p. 719, b2-6) (八)[讀經拾得]本經提到佛陀的福德大力,讓天魔波旬和魔眾都拿他沒辦法,而能證道。這在其他經律中也有記載,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五:「爾時世尊舉輪萬網縵,無量福生、慰喻一切恐怖,手指於大地曰:『此當證我,如於三阿僧祇劫中作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祠會,為利益有情故,捨頭目手足血肉妻子金銀諸珍實不虛者,當自證我。』是時地神從地涌出,合掌而發聲曰:『罪者!如是,如是。如世尊言,實不虛也。』作是語已,時魔王罪者,內懷羞愧默然而住,顏容憔悴而失威德,心懷懊惱作是念云:『我今作是方便,不能令淨飯子有少損壞,今當別設異計為其障礙。』」(CBETA, T24, no. 1450, p. 123, b4-13) 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佛陀的福德讓天魔波旬動不了他,因此波旬派出三位女兒,以誘發心魔干擾修行,當然也徒勞無功。最後佛陀在努力修行下,終於證道。 (九)~(一〇)增壹阿含經卷第四[讀經拾得]目前尚未有該主題喔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讀經拾得]
通俗上說眾生有身、心。從五陰來看,身即色陰,心即受想行識陰。 本經所說的身、想,其實就是指身、心,以「想」代表心。 「九眾生居」為欲界的人及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無色天)等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
無色界的眾生沒有可觀察到的身體,只有心識,因此身形的區別在無色界沒有意義,就只區分其心識的四種不同的層次了。 (二)~(三)[讀經拾得]本經中有一些描述是以正面的詞彙來描述負面的行為,有反諷的意味。 (四)~(六)[讀經拾得]本經中說:「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婬、怒、癡之所致也。」和《金剛經》所言「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否?」的般若智慧相通。 (七)~(九)[讀經拾得]有同學提問:「本經最後佛陀說的咒願,只提到應供養佛,而沒特別提到應供養其他聖僧,和經中討論的義理似乎沒有貫通?」 佛陀及僧眾在接受供養後會為供養者咒願,祝福他們。而這咒願的偈子有時會客製化,有時則是誦常用的偈子,例如當今寺院中吃完飯後會祝願:「所為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也是常用的一偈。本經最後的咒願偈子在《增壹阿含經》中出現過幾次,是常用的咒願偈子之一,因此不必然對應到本經的內容。 (一〇)[讀經拾得]
(一一)[讀經拾得]本經提到:「以其眾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黃、白、黑、長、短不均」,和《雜阿含經》卷十第267經:「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是故,當善觀察思惟於心,長夜種種貪欲、瞋恚、愚癡種種,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CBETA, T02, no. 99, p. 69, c21-23) 類似。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二)[讀經拾得]佛陀要吵鬧的僧眾離開,是為了他們好,要他們學到教訓,而不是放棄他們。因此佛陀不希望舍利弗尊者因此就放棄所帶領的僧眾,並且推崇此時目犍連尊者攝受僧眾的想法,這樣子搭配而能帶好僧團。這就像小孩犯錯時要教訓他們,但通常父母不會一起趕小孩出家門,而是互相黑臉、白臉的搭配,以教好小孩。 (三)[讀經拾得]佛陀通常建議出家人遊行人間,儘量不長久居於一地,以免貪著,如本經第一段所說。但是本經第二段則表示如果居於某地有助於修行,去惡向善,則可長久居於該地。重點不在於地點或時間,而在於該環境是否能促成自己去惡向善。 佛陀教弟子要少欲知足,出家人所得的四事供養是為了支持身體,以完成道業,若對四事供養起貪著,則有違道業;如果環境能促成自己去惡向善,卻很難獲得四事供養,此時仍可以靠少欲知足來支持自己的身心。 (四)[讀經拾得]五種出世間的食,可說是世間四食的昇華:
五種出世間的食,也對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有益:
(五)~(六)[讀經拾得]
就文義來看,這段應該是簡述前面從「便作是念」開始到「流浪生死」的一整段,由於有那一整段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修證,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稱由於得了空三昧(才能有無相三昧、無願三昧),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七)[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一)[讀經拾得]佛陀為弟子制戒的十個作用,北傳和南傳翻譯的比較如下:
(二)[讀經拾得]「十賢聖居」是指賢聖所居住的境界。一般人想像賢聖所居住的境地,是在喜瑪拉雅山上嗎?是在海中仙島嗎?是在輕烟裊裊的地方嗎?是在鳥語花香的地方嗎? 佛陀說賢聖所居住的境界,是以心境來定義的、是以煩惱的有無來定義的,也就是本經所譬喻的內容:
這「十賢聖居」在許多經中有提到,但多數沒有解釋,本經是少數有加以解釋的,只是其中幾項的解釋和別經不同。或許「十賢聖居」的比喻在佛世時是眾所週知的順口溜,然而流傳到後世就較不易看懂了。 (三)[讀經拾得]本經以描述佛陀的大智慧,帶出佛弟子應效法佛陀精進修行。 佛陀累世所修的智慧讓他具有十力,並能發現、自證四聖諦: 經文中「因是有是,此生則生,無明緣行[……]死緣愁、憂、苦、惱」是集諦,經文中「此滅則滅,此無則無,無明盡行盡[……]死盡愁、憂、苦、惱皆悉除盡」是滅諦,接下來的經文則是說精進,算是道諦的一部分。 為了勉勵弟子精進證果,佛陀也要弟子記得報施主恩、報父母恩。 (四)~(七)[讀經拾得]本經所分析國王成就十法而衰敗或久住,可作主管們的藉鏡;比丘成就十法而墮落或升天,為修行人所該注意。 經文所述整理如下表,以方便對照:
(八)[讀經拾得]外道自稱和佛陀教的一模一樣,佛陀則讓弟子問外道佛法有哪些一到十開頭的法義?外道自然講不清楚這些佛教的術語,表示外道根本不清楚佛教的法義,自然不可能和佛陀教的一模一樣。 本經所說的「六重法」即修行人間彼此應友愛、敬重的「六和敬」:身合同住、口合無諍、意合同悅、見合同解、利合同均、戒合同修。這「六和敬」也是任何團體中都可以應用的原則,能讓眾人和諧相處。 「七識住」是七種心識的住處、心識貪愛攀緣的七種境界,當中不包含欲界的三惡道、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因為它們不是識所貪愛的境界,或者不會增長識。「九眾生居」是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為「七識住」加上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至於欲界的三惡道並非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因此也不在九眾生居中。 (九)[讀經拾得]本經說會越次取證的「二人」,可能是指「持信」即「隨信行」的修行人,「奉法」即「隨法行」的修行人,這兩種修行人。 本經說的十想的意義,也可對比《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7經等經論的用詞。 (一〇)[讀經拾得]
如果因為欲望太盛而難以修前一經所說的「十想」,則要先思維不淨、無常、無我、不可樂(對治常、樂、我、淨的妄想),並思維欲望的特性,如本經所說的各種譬喻。 如果不瞭解欲望的本質,縱使觀想不淨,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不淨只是一種想像。先思維欲望的特性,瞭解了欲望的本質,這時十想就不只是想像,而是忠實反映出欲望的本質了。 人們欲望的背後隱藏了假設,例如我所貪的身體是永恆、乾淨、美麗的。如果觀身體不淨,欲望的背後失去所依靠的隱藏假設,就比較能消退欲望。 另一方面,由散心思考所達成的理解,斷煩惱的力度有限,如果能透過止觀將不淨轉換為真正的體驗,更能有破貪的力道。
人們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這就是欲望造成的, 好吃的東西經過身體消化變成噁心的屎,身體持續地產出屎,因此不必過度貪著食物和身體。 好吃好喝的東西不一定有益健康,因欲望而過度吃喝則會導致不健康,例如喝太多含糖飲料,則會產生各種疾病。 有智慧,則能判斷需要的是什麼,不被想要的所蒙閉,而能避免苦果。 (五)[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讀經拾得]行十惡生惡道,行十善生天上,行十念向涅槃。 十念的詳細內容,參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 3〉。 (二)[讀經拾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於人者都會回報在自己身上。 本經並且表示十惡的惡業甚至能對外在造成負面的影響,何況是對自身內在的影響。
這在經中沒有多加說明,一個可能的解讀為:惡口是向對方發出恨意、希望對方痛苦,這樣的心態自然會造成群體的不團結,在語言上的顯現為無法互相溝通的不同語言。 古代一些民族有人們離開天上後,語言由一變多的故事,例如舊約聖經表示因為人們建造一座能夠通天的高塔,上帝就把他們的語言打亂,讓他們不能再明白彼此,並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本經提到「語有若干種」也反映類似的現象,不過造成不同語言的主因是人們所造的業力,而不是上帝。 (三)[讀經拾得]神棍談布施時,目的是要信眾供養自己,把錢騙到自己的口袋。 佛陀談布施時,則只是如實告知布施的原理,不是為了自己。 本經中佛陀表示布施眾生都會有福報,而供養持戒修行的人福報很大,勝於供養犯戒的人。 (四)[讀經拾得]第四至七經都表示比丘不應談論世事,若要有所言談,應談十事功德之論: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這個教誡佛陀時常強調,例如《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07經:「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11經中佛陀也表示出家人不應議論「王事、賊事、鬪戰事、錢財事、衣被事、飲食事、男女事、世間言語事、事業事、諸海中事。[……]若論說者,應當論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四聖諦以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五)~(六)[讀經拾得]對於出家修行者而言,議論別人沒辦法讓自己在修行上前進,別人做好,他自己會有好報,但是修行者不會藉由討論他人甚至政治得到涅槃。要討論也不是不行,只是方向要正確,例如戒定慧的實踐方法就是適合討論的。 (七)[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說:「若比丘能自修己,興隆法樂者,此人之類便為我躬自所生。」可知精進修行而有成的人為佛陀的法子。 其餘經中也有說清淨的僧眾是佛真子,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2經中佛陀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第121經:「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
波斯匿王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而篤信佛法。本經所載的事件,應是在波斯匿王尚未信佛前發生的。後來在佛陀及佛弟子的轉化下,波斯匿王成為虔誠的佛弟子,也印證了佛陀所教誡:「汝等勿論國界之事,當自剋己,思惟內省」的遠見。
四念處是重要的修行方法,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四。 本經中「當自修己,熾然法行,自歸最尊」一段,是講要依四念處修行以自行體證佛法,對應到以下常見經文:《長阿含經》卷二第2經遊行經:「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怠,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身外身,精勤不懈怠,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CBETA, T01, no. 1, p. 15, b7-12) (八)~(九)[讀經拾得]均頭比丘七歲出家,一直生活在僧團中,或許因此對於佛教之外的世界甚至外道的見解仍較好奇。例如《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7經清淨經記載他見到外道尼犍子過世後,弟子分裂成兩派互相競爭,覺得是件大事,而向佛陀請問。 本經中他覺得外道的見解也看似圓融,而向佛陀請問,因此佛陀為他解說這些外道見解的本質,讓他能瞭解了本質後,自然就不會被看似圓融的見解所困惑了,均頭比丘聽了後精進修行,而證得阿羅漢。 也看如何節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1253130611527439/ (一〇)[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一)~(三)[讀經拾得]
世尊曾為給孤獨長者授記,當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時,跟著出家學道,證得阿羅漢: 《增一阿含經》卷49〈非常品51〉7 「(阿那邠祁)長者當知,爾時,典藏人名為善寶,高德智慧天眼第一,皆能知 寶藏處所。(略) 「爾時,有佛出世名為彌勒,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教化人民。長者當知,爾時,善寶典藏者,豈異 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藏主者,今長者是也。 「時,蠰佉王以金車廣作福德,將八萬四千大臣,前後圍繞,往至彌勒所,出家 學道。爾時,典藏亦復廣作福德,亦當出家學道,盡於苦際, 對照到本經中的「善財長者」,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引文當中的「善寶長者」,也就是佛世時的「給孤獨長者」呢??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四)[讀經拾得]經文中所載的七佛簡歷約略整理如下:
(五)[讀經拾得]從本經來看,發心平等地供養僧團,相較於專挑證果的賢聖供養,心量是更大的,獲得的福報也更多。《中阿含經》卷三十九〈梵志品 1〉第155經須達多經中,佛陀也表示供養愈高果位的聖人,果報愈大,但建立房舍供四方出家人使用這樣的果報,更大於供養幾百位聖人。 另一方面,供養僧眾的目的是要資助僧眾的修行,讓僧眾能夠證果。如果每個在家人都因為供養證果的賢聖最有功德,而不供養還沒證果的僧人,還沒證果的僧人恐怕就餓死了,沒有機會證果,而有違供養僧眾的本義。 佛陀曾說有的供養是因為受供養的人而清淨,例如受供養的人是賢聖,有的供養則是因為供養的人而清淨,例如供養的人不執著。若能心中平等布施,就是由於供養的人心清淨,而成為清淨的供養,自然獲福甚多。這個原理可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經瞿曇彌經:「或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 也因此,《中阿含經》卷三十九〈梵志品 1〉第155經須達多經中提到自己皈依受戒、修習慈心、乃至觀無常、苦、空、無我而修行的果報,更勝於供養聖人。 (六)[讀經拾得]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一)[讀經拾得]
(二)[讀經拾得]
(三)[讀經拾得]物以類聚,因此要自己多修行,並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 (四)[讀經拾得]
(五)[讀經拾得]
佛陀悟到十二因緣時,是從憂悲惱苦往前回溯的(參見雜阿含經相關記錄或《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38〉4)。因此若從第十二個一一往前去推,會更加順暢合理。
用十二因緣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詳見《雜阿含經》卷二、三相關各經。以經中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為例,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就已經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緣,但由於我們誤認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貪愛,造下了業,而讓這些心識不斷地相互攀緣、增長擴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緣雖然當下就已經完成,但這不表示未來就不會有作用。這就好像在推骨牌,從微觀的角度,每一個骨牌撞擊下一個骨牌都是在一剎那間發生;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就會看到骨牌的推動與相疊持續不斷地發生,延續成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用十二因緣解釋三世的輪迴,則有如下的說法:
一念之起,當下輪迴,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緣,這些因緣累積起來,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輪迴。 數學或物理造詣較深的同學,也可用「碎形」或「複雜系統」的「自相似性」來理解這樣的現象:鸚鵡螺切中間一小塊來看,其數學構成符合黃金比例,累積起來的大塊也符合黃金比例,整個螺形也是黃金比例,這就是「自相似性」。在數學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於一個不斷疊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於遞迴的反饋系統。類似地,人們當下的身心運作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而當下的因緣長久累積之後,造就了宏觀的輪迴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 阿羅漢破除無明、有智慧,則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生起明觸,觸生受、想但不造業,也不見我、我所,而能不受後有,解脫當下的因緣及三世的輪迴。 (六)[讀經拾得]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七)[讀經拾得]
(八)~(九)[讀經拾得]
提婆達兜和阿難尊者是親兄弟;阿那律尊者和難陀尊者是親兄弟。而他們都是世尊的堂兄弟。世尊姨母大愛道比丘尼涅槃時,就是由世尊、阿難、難陀、羅云四位抬棺火化。
很久以後,阿闍世王對他今日的行為深深懺悔。原本能證初果的他也因為害死父親頻婆娑羅王,犯下五逆罪而不能當生證果,死後入拍毬地獄,很久以後會成為「除惡辟支佛」。可參考:《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38〉11、《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43〉7 、 《長阿含經》卷十七第27經沙門果經。
例如當年提婆達多的伴黨瞿迦梨比丘因毀謗自己與舍利弗尊者而入地獄時,大目乾連尊者也是馬上入地獄開導。可參考:《增壹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21〉5、《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78經。
(一〇)[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一)[讀經拾得]
到佛寺、拜佛理想上要具備十一法,而這十一法可由念佛而得。「念佛」詳解,可參考《增一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1。
興穩法師:本段經文中雖然說是十一種法,可是在經文只列舉了十種法。 從其他的經文中對照研究,這第十一法應當是:“觀佛無厭足”——參閱《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二)[讀經拾得]本經提到禮法前的十一事為:
本經解說「禮法」前的十一事,即為《增一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2所說明的「念法」。本經說「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意義類似「當念法,然後禮法」,先念佛法的各種功能,升起對佛法的敬仰,而誠心地禮敬佛法。 此兩經都提到念法可以讓行者從有欲望到無慾望,去除渴愛…… (三)[讀經拾得]禮僧前可念的十一法為:
【聖者的修學】 「念僧」詳解,可參考《增一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3。 《增一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所說明的念佛、念法、念僧是憶念三寶的功德而心念專注,本卷所說的禮佛、禮法、禮僧則是憶念三寶的功德然後至誠禮敬。 (四)[讀經拾得]
世尊說,轉輪聖王的舍利,和如來、阿羅漢、辟支佛一樣都值得放在偷婆(鍮婆、塔婆、窣睹波、浮屠)中來供奉,就是因為轉輪聖王「自行十善,也教人行十善」。
因為忉利天 1 天 = 地球 100 年。《長阿含經》卷七第7經弊宿經:「迦葉答言。此間百歲。正當忉利天上一日一夜耳。如是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是彼天壽千歲。」 (五)[讀經拾得]
《佛說四泥犁經》卷1:「末佉梨愚人。教受百拘梨人使行邪見。」(CBETA, T02, no. 139, p. 861, c25-26)
《佛說四泥犁經》卷1:「彼提舍比丘愚人。遮比丘僧使一日不食。以此因緣。使提舍比丘入大地獄」(CBETA, T02, no. 139, p. 861, b28-29)
可參考:《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善知識品20〉3:「爾時。彼眾上坐極懷瞋恚。發此誓願。今此人移我坐處。自補其處。我今所誦經籍。持戒苦行。設當有福者。盡持用作誓。此人所生之處。所欲作事。我恒當壞敗其功。」(CBETA, T02, no. 125, p. 598, b6-9)
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21〉5、《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78經]、《鼻奈耶》卷4。
(六)[讀經拾得]本經中對於五趣的譬喻表列如下:
依本經對涅槃的譬喻,學佛的終極目標不只是得到庇蔭或良好的環境,而是要將自己洗乾淨。 (七)[讀經拾得]本經以植物的五個器官讓樹長大,來譬喻善男子、善女人的佛法培養,也是以五事來培養: 「信、戒、施、聞、慧」俗稱「在家五法」,是優秀的在家佛教徒應該具足的五個條件,其定義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7經所述:
(八)[讀經拾得]
本經中破群比丘為了合理化自己犯戒的行為,曲解了佛說,表示出家人可以隨便和異性接觸,縱使犯淫戒,惡業也不值一提。佛陀則喝斥他縱使背了很多經典,不瞭解意義而依之修正自己的行為,卻用經文掩護自己、以經文來和他人競諍的話,不管讀多少經都沒有用,反而犯戒和造惡業。 這樣的狀況到現代更常見到,讀過一些佛經而看似能圓融說法的人,對佛經斷章取義,主張由於自己智慧高超,隨心所欲都不算犯戒,順應弟子而詐財騙色乃至犯戒,惡業都不值一提。佛陀則表示這種人從佛經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自致墮落。
大迦葉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給佛陀。佛陀於是找來這兩位比丘,問他們是否有拿經文想要一較高下?兩位比丘承認了。 佛陀接著問他們在諍論時,是在受持十二部經當中所說的教誨嗎?也就是說十二部經有教過他們該諍論誰背經文比較厲害嗎? 當然沒有。 佛陀所說的法都是為了讓人「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的,而不是讓人比勝負的。 佛弟子在引用經文而議論佛法時,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經文來修正自己、而不是為自己臉上貼金?是否如實客觀地引用經文、而不是斷章取義?是否以經、律為師,而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 文字可以是指月指,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佛法;但也可以成為文字障,讓人沉迷文字遊戲而忘了月亮。因此本經中將玩弄、曲解經文比喻為捉蛇,不照次第從頭夾住蛇,而去玩弄蛇的尾巴的話,則會被蛇咬。
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在一開始當然沒有分為不同部的經典,在佛陀說法多年後,經典越來越多,流傳越來越廣,傳誦的弟子們為了方便記憶,而區分為十二部經或九部經。這十二部或九部並不是唯一的分類或絕對的真理,只是方便整理而作的分類。 (九)[讀經拾得]過去、未來有無數的劫數(長時間),數都數不完,但眾生所經歷這些無盡的劫數,都是因為有煩惱、有輪迴,而無窮無盡。因此與其去數劫數,不如了解劫數的根本,止息煩惱,才能超越無限的劫數。
可參考獅子吼站舊討論:「生聞」。有可能「僧迦羅」=「生漏」=「僧伽羅」=「生聞」 (一〇)[讀經拾得]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九(一)~(四)[讀經拾得]本經所說的「五弊」是心無法安住於應該安住的地方,「五結」是心攀緣於不應該攀緣的地方,因此難以進入修行的狀態,更不能證得正定及果位。 (五)[讀經拾得]本經以國王衰弱、盜賊橫行,造成餓死墮三惡道,比喻出家人不持戒、正法敗壞,造成墮三惡道。 (六)[讀經拾得]
(七)[讀經拾得]出資讓人信佛,如同發掘三寶示人,因此而報得成為轉輪聖王的典藏人,能夠輕易認出各種寶藏。 (八)[讀經拾得]
本經教導:「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簡化來說,就是不因六境而起心動念。 這段經文能讓人聯想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CBETA, T08, no. 235, p. 749, c20-22) 本經記載給孤獨長者聽到這樣的教導後「悲泣涕零不能自止」,《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則記載須菩提尊者聽到教導後「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12經還有南傳《小部尼柯耶.優陀那》〈覺品1〉第10經巴希亞經中,佛陀也都曾開示過:「
視網膜、光線等條件都具足,我們才有視覺、才能看到東西;當條件不具足時,例如沒有光線,自然就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為簡化討論,姑且不將沒有光線時看到一片漆黑的情況稱為有視覺。) 那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時,視覺跑去哪兒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單純就是因為條件不具足,視覺就滅去了。 同理,有視覺、看得到東西時,視覺也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單純就是因為條件具足,視覺就升起了。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
舍利弗尊者教阿那邠祁長者的「空行第一之法」,佛陀也曾教導比丘們,若在文字上仍有疑義,可以對讀參考: 《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重品37〉第7經:「云何名為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18) 《佛說勝義空經》:「云何名勝義空?謂:眼生時而無少法有所從來;又眼滅時亦無少法離散可去。諸苾芻!其眼無實,離於實法。以要而言:有業有報,作者不可得,此蘊既終,復他蘊攝;別法合集,因緣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 (九)[讀經拾得]有同學問:「有婦似母、似親親、似賊、似婢,應該只有『似賊』是不好的。為何媳婦後來只要『似婢』自己作賤自己呢?」 印度當時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妻子在家要相夫教子,類似中國所謂的三從四德。另一方面,許多結婚幾十年的老夫妻,先生說長久維繫情感的秘訣是:「太太永遠是對的」,「似婢」而不起爭執,除了修習忍辱,或許也算是一種智慧。 (一〇)[讀經拾得]本經表示在修行還不能得解脫之前,可發願生在良好的家境,而不要發願生於卑賤的家境,因為人是由於心而被纏縛,而不是由良好的家境所纏縛。更進一步來看,行善、布施才能有良好的家境,因此可說本經鼓勵行善、布施。《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38〉第5經即記載:「世尊告曰:『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2, no. 125, p. 719, b2-6) 《中阿含經》卷34〈大品 1〉這則經文也相關:「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畏於福,不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說苦。」(CBETA, T01, no. 26, p. 645, c17-19) 也不應誤解以為本經輕視卑賤的家境,因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境遇都是無常,《雜阿含經》卷七第149經說眾生跟別人相比認為「我勝、我等、我卑」的看法,都是因為執著五陰為我。唯有把握現在積極修行,才能有未來的善果甚至解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二則記載舍利弗尊者在過去世曾經生為王子,不管他多想出家,父親都要他接下王位,堅決不讓他出家,因此他只能贊助別人出家。在他見到所贊助出家的人證得了辟支佛、六通具足後,發願未來世不要出生在尊貴的家中,也不要出生在卑賤的家中,而要出生在中等的家庭中,出家沒有障礙,由於這樣的誓願,舍利弗出生在中等的家庭而且順利出家。這是舍利弗尊者前世的選擇,不代表就是最好的或是唯一的選擇,本經中佛陀也提出不同的選擇。 另一方面,《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則記載佛陀從兜率天下生人間時,會依所造善業的力量選擇在尊貴的家庭出生,以避免若出生在卑賤的家中,眾生輕視其家境而毀謗造業。 * * * * 待整合: 印度有苦行的風氣,或許因此某些修行人有畏福的想法。 對於有正見的佛弟子,福報能協助修行 c.f. 增壹阿含10品7經:「快哉福報,所願者得,速至滅盡,到無為處。」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四)~(五)[讀經拾得]
(六)[讀經拾得]本經提到:「施主檀越布施之時,發歡喜心,以有歡喜即有悅豫,意性堅固,[……],如實而自知」,這段話所表達的可能是由布施完成念施,念施即念覺支,而可漸次圓滿擇法覺支(擇布施等善法)、精進覺支(精進於善法)、喜覺支(歡喜),乃至完成七覺支,而領悟佛法。 關於七覺支的修行次第,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二十七「覺支相應」的內容。 (七)~(八)[讀經拾得]本經記載造十惡業的惡報,整理如下表:
(九)[讀經拾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