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年1月5日 1:0:1 增壹阿含經ⓐ序增壹阿含經ⓐⓑ十念品第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導讀:十念]《增壹阿含經》第二卷是〈廣演品〉,呼應第一卷的主軸,佛陀一一的為十法如何廣演作詳細的介紹。 「十念」是十種能收攝心念乃至證得涅槃的禪修方法,包括:
修行十念能將心擺在能引導解脫的善念上,此時自然沒有不好的念頭,漸漸而能得定,再因定發慧。 經驗上,同學們通常是兩卷一下子就讀完了,因為內容「看來差不多」,老師們大概一堂課就解決了。可是,有沒有瞭解並練習這十念,對實修卻有深遠的影響,值得想要得道「自致涅槃」的同學們細細品味。 除了本卷的說明外,也可對讀《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卷三十三第931經所說的「六念」,即是十念的前六個。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導讀:僧團的成立]本品有十小經,每一小經介紹十位尊者,總共列舉佛世時一百位值得學習、各有專精的尊者,可以作「念僧」的參考。 這一百位尊者約略是依據被佛陀度化的先後來排列的,例如第一位是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中第一位證道的阿若拘隣尊者,第一百位則是佛陀涅槃前最後一位度化的須拔尊者。 這一切要從頭說起: 悉達多太子自小生活在優渥的環境,見不到人世的苦難,直到他出城遊玩時在東城門遇到了老人、在南城門遇到了病人、在西城門遇到了死人、在北城門遇到了出家人,這讓他開始思考生老病死的問題,想要出家。他的父親淨飯王以各種方法要打消他出家的念頭,找了國師的兒子優陀夷帶悉達多太子娛樂,並勸太子不要出家,不過太子還是意志堅定地出家了。之後淨飯王的國師找了五位可信賴的人跟隨太子,就近觀察,這五位是:拘隣、拔提、摩訶男、婆破、馬師。 悉達多太子於是開始了六年的苦行,首先接連跟著兩位外道仙人修得無所有處定以及非想非非想處定,但他發現禪定的最高境界也是無常,不是解脫。於是他改為修日食一麻的苦行,拘隣等五人也就跟著他苦行。然而隨著悉達多太子的身體骨瘦如柴,越來越無力,他苦到暈過去,幾乎餓死。最終他了解到這些自苦的行為沒有出路,不會導致解脫,於是捨棄了苦行,到河中洗去身上多年的污垢,並乞食以回復力氣,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終於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釋迦牟尼佛。 佛陀成道後最先想到要度的人,是他的兩位外道仙人老師,可是他們不久前才老死了。接著佛陀想到拘隣等五人,先前他們在見到佛陀捨棄苦行時,以為他放棄了,就到了波羅㮈國的鹿野苑地方繼續苦行。於是佛陀前往鹿野苑,和五比丘分享他所證知的真理,度化了五比丘。《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經載道:「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 波羅㮈國有一位巨富叫做耶舍(又譯為善勝),一天歌舞娛樂過後,半夜醒來,見到睡著的美女,睡相難看有如死人,邊睡邊流口水,美女口中的白齒也是白骨,因此生厭離心,心神不寧地跑出城外,在河岸邊遇到佛陀,聽佛說法後隨佛出家,成為隨佛出家的第六人。 波羅㮈國有四位大富翁善肘、牛跡、無垢、滿足,都是耶舍的好朋友,聽說耶舍隨佛出家,就來拜訪佛陀及耶舍,也就跟著出家求道,成為隨佛出家的第七至十人,通通證得阿羅漢。接下來耶舍的五十位朋友也陸續來隨佛出家。 不久後,佛陀行經摩竭提國的優留毘村,當地有位外道大師叫迦葉(後世稱為優留毘迦葉),佛陀借住附近有惡龍的石窟,收服了惡龍,讓優留毘迦葉驚訝,在一番較量後帶著所有五百位弟子隨佛出家。他的弟弟江迦葉、象迦葉各帶領三百位、二百位弟子修行,都跟著出家,證阿羅漢。 以上有劃底線的尊者名字,即是在以下被佛陀特別提出稱讚的弟子名。 (一)[導讀:王舍城的遊化]五比丘之一的馬師尊者有一天在摩竭提國的首都王舍城乞食,被舍利弗見到。舍利弗當時是外道的大弟子,見到馬師尊者的威儀端正、行步穩重,就問他的老師是誰?學什麼法?馬師尊者回答說他的老師是佛陀,佛陀教他諸法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才聽完轉述,舍利弗尊者就得法眼淨、證初果了。 大目揵連從小就是舍利弗尊者的朋友,兩人原先都是外道的大弟子,曾互相約定先證悟真理的人要通知另一方。舍利弗尊者在聽馬勝尊者轉述佛說而證得初果後,即告訴目揵連,於是兩人一同帶著弟子從佛出家,很快都證得阿羅漢了。從此舍利弗尊者、目揵連尊者即成為協助佛陀弘法的左右手。 佛陀遊化王舍城時,二十億耳奉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的命令往見佛陀,接著就隨佛出家;大迦葉也在王舍城遇到佛陀,一見如故,當下請佛陀接受他為弟子。 此時釋迦族人已陸續聽說了佛陀成道的消息,過去被淨飯王派來勸佛陀不要出家的優陀夷等人也都隨佛出家。因為親自證得了真理,佛弟子們更是一傳十、十傳百,像舍利弗的舅舅摩訶拘絺羅,舍利弗的弟弟純陀、優波先那、離越,都先後加入了僧團。 (二)~(四)[導讀:榮歸故鄉]佛陀在摩竭提國王舍城的弘法相當成功,許多長老及知識分子隨佛出家修行,整個國家裡上至國王、下至百姓,紛紛成為佛弟子。 佛陀接著準備拜訪家鄉迦毘羅越城,他先派遣優陀夷尊者回國,度化了原先不喜歡見到出家人的淨飯王,使得釋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熱烈迎接佛陀進城,佛陀並為他們作了精采的說法。 在淨飯王的擁護下,五百位釋迦族人熱烈地要求隨佛修行、加入僧團。特別的是佛陀首先剃度了首陀羅(奴隸)種姓出身、原為釋迦族王室理髮師的優波離,這是佛陀落實種姓平等的第一步。這時出家的還包括佛陀俗家的堂弟阿那律、堂弟釋王、小弟難陀、兒子羅云、堂弟阿難,以及釋迦族人難提、金毘羅等人。 在四姓平等的原則下,隨著佛陀遊化各地,越來越多地方的人不分貧富貴賤加入僧團修行,佛法也開枝散葉,廣為流傳。 ⓐ增壹阿含經比丘尼品第五[導讀:比丘尼僧團的成立]古代男女地位不平等,在印度許多女性沒有權力決定自己的未來,而是由家長指定許配給人,甚至是被賣掉以換取傢妝。古代各主要宗教雖然都重視家庭的和諧,但男女的地位還是有別,只允許男性出家擔任最高階級的聖職人員。舉例而言,天主教的修女沒有領受聖秩聖事,不屬於聖職人員;伊斯蘭教在責備離婚的前提下,許可丈夫口頭說三次休妻即可離婚,妻子則沒有這種權力。 隨著佛教僧團的發展,養育悉達多太子長大的姨母大愛道,在她九十歲、丈夫淨飯王過世的那一年,帶著大批釋迦族的女子向佛陀請求出家,她說:「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欲出家為道。」佛陀考量當時印度的社會背景以及安全、食宿等議題,向大愛道表示女性在家學佛即可,精進修行則證果,不因在家、出家而有差別。 大愛道並不死心,三次向佛陀請求出家加入僧團,但佛陀則教她們自行在家清淨修行。直到大愛道一百歲、佛陀六十歲的那年,大愛道再次率領大批釋迦族的女子,自行剃去頭髮、披起袈裟以示決心,步行二百多公里追趕佛陀到毘舍離城附近的大林重閣講堂,請求出家,仍未獲得佛陀同意。 這時大愛道以百歲的年紀,長途奔波、蓬頭垢面,疲憊不堪地在重閣講堂的門外哭泣,讓當時二十五歲的阿難尊者深為不捨,於是阿難尊者在僧團中向佛陀極力主張讓女性出家,並反問佛陀女性出家是否可現證初果至四果?佛陀則回答女性出家的確也可現證初果至四果。在阿難尊者的大力鼓吹下,佛陀最後同意讓女性出家,大愛道即成為僧團的第一位比丘尼。 佛教突破傳統讓女性出家,在當時的印度社會造成非議,許多男士對此相當不滿,外道也以此攻擊佛教,因此有所謂女人出家導致正法早滅五百年的說法。然而,在精進修行之下,眾多的比丘尼先後也都證了阿羅漢果,成為人天的榜樣。在當今男女平權的時代,佛教讓女性出家不僅比其他主要宗教來得進步,也造就了為數眾多的優秀比丘尼,為佛法的流傳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本品即記載了佛世僧團中知名的比丘尼,在那個女權低落的時代,有的是遇人不淑後出家,有的是家人死了後出家,有的是被逼婚而求出家,也有許多純粹是為了尋求真理而出家,不管她們的背景如何,在修行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也都成為後世佛弟子的榜樣。 (一)~(三)[導讀:打坐的方法]打坐的方法有許多種,除了安那般那(觀呼吸)以外,最常見的還有:
每個人最適合的打坐方法不一定相同,通常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打坐方法後,就可以專注修行該法門而入定。 入定依定境的深淺可以區分為不同的層次,例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等,有的打坐方法也容易導致特定的禪定層次,例如修空三昧容易得空入處定。詳細的解說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四及卷十七的導讀。【以後待指向《增壹阿含經》的相關導讀,最好是同冊內的。】 ⓐ增壹阿ⓑ含經清信士品第六增壹阿[*]含經ⓐ清信女品第七增壹阿[*]含經ⓐ阿須倫品第八導讀《增壹阿含經》每一品的名稱,都是採用該品第一小經的標題,本品稱作「阿須倫品」,也是因為第一小經的標題為阿須倫(阿修羅)。 《增壹阿含經》是每十篇合為一品,且一法一法的增加,而稱為「增壹」。本品還是在「一」開頭的條目中,所說的法都是以「一人」為關鍵字,這一人就是佛陀。 這十小經大致的意義是:
因此要恭敬、正信、承事於佛。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一)~(八)[導讀:五蓋]五蓋是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五蓋會阻礙入定。覺察五蓋生滅的因緣,進而去除造成五蓋的原因、避免五蓋生起,而調伏五蓋,是修行的一個重要環節。 ⓐ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一)~(一〇)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導讀:四果]佛法的修習不只是在信仰及實踐的層次,還可以證得解脫,親身體驗。以解脫的程度來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為四果:
證得果位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如下表所述: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增壹阿[*]含經壹入道品第十二[導讀:四念處]待補充。 (一)~(四)[導讀:頭陀]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規定:
特別地少欲知足,超過佛陀對一般出家眾的要求,值得鼓勵,但不是必需,是由有能力這麼做的比丘自行發心實行,而不是硬性規定。 (待補足。) (五)[導讀:佛、辟支佛、阿羅漢]依據佛經記載,佛、辟支佛、阿羅漢這三種聖者已證得究竟解脫的智慧:
佛陀是「發現」佛法,而不是「發明」佛法,不管世人是否知道佛法,真理永遠在那裡,等人發現。這三種聖者發現或證得的真理都是一樣的,因此佛弟子只要證得阿羅漢,即能印證佛陀的解脫智慧,如《中阿含經》卷36〈梵志品 2〉所說:「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二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雖然證得的智慧相同,三者所需要的付出,還是有所不同: 要在沒有任何人教佛法的情況下覺悟,需要多生紮實的修行,才能自己藉由觀察世間而悟出因緣的原理乃至四聖諦。 了知世間的苦後,不為避苦而離群索居,反而願意在人間走動以為大眾說法,甚至建立僧團廣傳佛法,需要累世的發願,更需要無量福德的累積,才有能力廣為解說、說服世人相信原先沒聽過的觀念、並教導弟子一一證道,這在《雜阿含經》卷三第75經有提到。另外,過去生精勤學佛修行的人,由物以類聚的原理,一般會出生在有佛法的世界,因此需要過去世的特別發願,學佛者才能自主投生在完全無佛法的世界而成佛。已發願但尚未成佛的大修行人即稱為「菩薩」。 辟支佛有多生紮實的修行,以獨修者的習性,堅持離群索居,只有乞食時會入村落,不會主動向人多的地方走動然後說法,更不想建立僧團自找麻煩,只會和剛好遇上的人隨緣說法,例如教導供養他的人。 由於佛陀已指引了明路,佛弟子不必從頭摸索,照著修行就能證阿羅漢。至於阿羅漢證悟後是要離群索居還是人間說法,是沉默寡言還是辯才無礙,端看每位阿羅漢的習性。 阿羅漢是指解脫的資格,廣義來說,阿羅漢中累世修行付出最多、福德最大、能力最強的,其實就是佛陀,如《增壹阿含經》卷14〈高幢品 24〉第5經所載:「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別譯雜阿含經》卷十第190經也說:「如來阿羅呵以無取故,而得成於無上正覺。」(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佛陀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的「應供」,就是「阿羅漢」的義譯。 只要走在正確的方向,不管走的是哪一條路,到達目的時究竟的智慧都是一樣的,證得的涅槃也都是一樣的。 增壹阿含ⓐ經卷第六(一)~(三)[導讀:五陰無我]在佛經的用語中,人的身心及世間的一切可區分為:
以上色、受、想、行、識五項,合稱「五陰」或「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 凡夫執著認為有「我」的範疇,不出色、受、想、行、識這五陰。舉例而言,就「色」(例如身體)與「我」的關係,凡夫可能誤認:
這些見解的邏輯關係,如以下圖例所示: (如果初學者一時看不懂這些邏輯關係,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認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陰的圖怎麼畫,凡夫都會劃出一塊認為是恆常不變的「我」,但都是錯誤的見解。) 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 凡夫執著於有「我」的見解(「身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反而造成業與輪迴,造成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四)[導讀:四聖諦]增壹阿ⓐ含經卷第七[導讀:五戒]「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佛教的戒律中,最基礎的為「五戒」,是所有受戒的在家、出家佛弟子都應遵守的基本戒律。 五戒是:
五戒都能持守的在家居士,即稱為「滿分優婆塞」。如果因為某些特別因素而無法持滿五戒,則在受戒時可以只受部分的戒,例如若因為工作要求而無法持不飲酒戒,則仍可受其餘四戒,稱為「多分優婆塞」。 持戒的人不犯罪,就不會有犯罪導致的惡果,並有正直行事而有的善報。若有犯戒則要立刻警覺並且懺悔,而不再犯。 ⓐ增壹阿[*]含經有無品第十五導讀本品開始是《增壹阿含經》所收錄「二法」相關的經文了,所以都是分兩大類。 ⓐ增壹阿含經火滅品第十六◎ⓐ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之一[導讀:安般念]「安般」是「出入息(呼吸)」的音譯,又譯為「安那般那」。觀呼吸以修禪定的方法,即稱為「安般念」。 增壹阿含經卷第八增壹阿ⓐ含經卷第九[導讀:慚愧]「慚」是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愧」是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在漢文佛典中,「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愧」較著重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佛陀表明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如《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中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這經也明白指出,導向解脫與背離解脫的關鍵差別,在於是否「慚愧」。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61、662經也顯示有慚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惡行,能減輕貪瞋癡,使得修行得力。《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49經則講說有「明」(「無明」的對稱;智慧)能隨著生起慚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 因此以下本品第一經中,佛陀形容慚愧為擁護世間的二法,人們有慚愧才有別於畜牲。 經中在在表示有慚、有愧而真誠懺悔,才能持戒清淨,離欲、惡不善法,成為初禪的基礎,進而證得更深的禪定乃至發起無漏的智慧。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二ⓐ增壹阿ⓑ含經三供養品第二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三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四(一)~(五)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五ⓐ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六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導讀四聖諦是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
(一)~(一〇)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一)~(九)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九ⓐ增壹阿[*]含經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一)~(六)[導讀:執著於住處或出遊]接下來幾經中,佛陀提醒了出家人一直向外跑、或是一直居在一處的過與不及。 第7經表示「長遊行之人有五艱難」,是一種極端,出家人一直在外跑、不斷地遊行,心容易散亂,不適合修行。 第8、9經表示「恒一處止有五非法」,是另一種極端,出家人一直居留一處,產生執著,也不適合修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八導讀增一阿含經的各品名稱命名規則是:某一品的第一經是什麼主題,這品就會用這主題命名。本品第一經是聽法相關主題,也就命名成聽法品。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一)~(五)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導讀(六)~(九)[導讀:無我]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我」,即有靈魂之類,具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 而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一般人執著於有「我」的見解(「我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反而造成業與輪迴,造成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果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這個「我」應該是不會變的,不會變也就不應該有苦(受逼迫)。但實際上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一(一)~(六)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二導讀(七)~(九)[導讀:外道的見解]古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尋真我。另外還有六種主要的外道,是反對婆羅門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稱為「外道六師」。 不管是婆羅門教的追尋真我,或是外道六師,都是錯誤的見解,佛弟子由於知道正法,而能不受這些邪見所縛,有了正確的見解,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並達成解脫。 外道六師是:
除了外道六師外,當時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八類: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佛法離於「常見」與「斷見」這二邊,說著十二因緣的中道。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導讀本品開始是《增壹阿含經》所收錄「七法」相關的經文了。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四(一)[導讀:摩竭國和拔祇國]摩竭國和拔祇國位於印度的東北方,兩國隔著恆河。右側古印度地圖東邊的「摩揭陀國」和「跋祇國」即這兩國。 悉達多太子出家行經摩竭國時,摩竭國的頻婆娑羅王見到悉達多太子很歡喜,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因此成為第一位聽佛說法的國王,以法治化,國力愈來愈強盛。 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而篡位,繼承了國力強盛的摩竭國,併吞週遭各小國。阿闍世王後來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 拔祇國則是由離車等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許多人民信奉佛法,頗為富強。 佛陀晚年時,摩竭國的國王是阿闍世王,他仍保有擴張國土的野心,眼紅於恆河對岸拔祇國的富強,就想要征服對方。不過由於曾見識佛陀的種種智慧及神通,因此在出兵拔祇國前,派遣大臣禹舍向佛陀諮詢。 戰事一觸即發,究竟阿闍世王會戰勝還是戰敗,還是會兩敗俱傷呢?佛陀會如何回答阿闍世王的諮詢呢? 本經記載了這則歷史以及當時佛陀的開示。 (二)~(四)[導讀:十念]「十念」是十種能收攝心念乃至證得涅槃的禪修方法,包括:
修行十念能將心擺在能引導解脫的善念上,此時自然沒有不好的念頭,漸漸而能得定,再因定發慧。 修行十念有什麼好處?經上說可以「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更多關於修行十念的經文,可參考《增壹阿含經》第二卷〈廣演品〉、《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卷三十三第931經。 (五)~(六)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五導讀(七)~(九)[導讀:六入處的運作]六入處能接收六境: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動。這個過程在《雜阿含經》中敘述為:「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在以下經文中則另譯為:「若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已有更樂便有痛,已有痛便有所覺,已有所覺便有想,已有想便稱量之」。 凡夫執著於感官欲望,有如被外境牽著走,而產生種種的煩惱(「使」):例如對於我所喜愛的,就生「貪欲」;我所喜愛的卻得不到、或是違逆於我,就生「瞋恚」;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 感官接收的訊號傳到最後,由意根作最後的反應,而會起心動念。當意觸時如理作意而不貪染執著,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就不會導致後續無常的苦了。 ⓐ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一(一[一>])~(四)[導讀:八正道]「八正道」是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又譯為「八聖道」。 八正道一般定義為: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一)~(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七導讀目前尚未有該主題喔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三)[導讀:四食]古印度認為有四類食物能長養身心,即四食:
第一次聽聞「四食」的說法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形而上的食物?這是因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據「長養五陰」來講的:
人是五陰的集合體,因此便將能夠長養五陰的,歸納為四食了。 修行四念處(參見卷二十四)可以如實知四食,進而對治對四食、五陰的執著: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一)~(二)[導讀:如來十力]「如來十力」是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 一、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 例如了知不殺生造成長壽的果報,這是有道理、可能的;殺生造成長壽的果報,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淨造成心中安定,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說實話,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會說謊話,這是沒道理、不可能的。 又譯為「是處、非處智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實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二、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 例如了知過去世的什麼因,造成現在或未來的什麼果;過去世做的什麼事,造成現在的什麼樂果,卻在未來造成什麼苦果(舉例來說,過去世布施資助外道宣揚邪見,布施的業報是現在世有錢,邪見的業報是未來世愚癡);過去世做了很多的什麼事,造成現在或未來多還是少的什麼果(舉例來說,過去世做了很多的布施,卻因為布施時心念不淨,導致現在或未來得到的善果很少)。 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 例如了知什麼因緣會讓人起煩惱而無法入定;良好的指導或自己如理作意能讓心意清淨而入定;如何能從一種禪定切換到另一種禪定;止和觀如何能互相成就;藉由止觀如何能解脫。不管是哪種禪定境界,佛陀都能完全掌握、隨意進出,並教授弟子。 四、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 例如了知某人的根器好還是差;某人容易起貪、瞋、還是癡;某人的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如何;某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壞,諸如此類能如同根生莖葉般加強影響眾生的作用。「根」的更多舉例可參見本卷「根相應」的內容。 藉由根上下智力,佛陀能根據眾生的根器來說法,例如某人可以由行布施而修好持戒,佛陀就多教他布施;某人可以行持戒而修好布施,佛陀就多教他持戒;某人目前沒有能力理解佛法而修行,佛陀就暫時不跟他說法;某人修行佛法的時機已經成熟,佛陀就諄諄教誨他。 又譯為「根勝劣智力」。 五、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 例如了知某人目前起貪心、接著會有瞋恚的意向(舉例來說,貪愛第一名,第一名卻由別人得到,因此會有瞋恚的意向);某人的意向是趨向欲界、色界、還是無色界;某人的意向會讓他修成邪定、正定、還是解脫。 又譯為「種種勝解智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實了知眾生的不同傾向之狀態」。 六、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 例如了知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四界(地、水、火、風)、十八界(眼、色、眼識等)、涅槃界等等世間的各種差別乃至心的各種狀態。「界」的更多舉例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六、卷十七「界相應」的內容。 七、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 例如了知某人還須要多加教導才能證果,因此教導他,讓他證果;哪些因緣會造成貪欲的生起,因此要排除或對治;某些情況藉由修正身的造作(身行)而能夠清淨,但修正語、意的造作則幫助不大;某些情況藉由修正語的造作(語行)而能夠清淨,但修正身、意的造作則幫助不大(舉例來說,某人要和他的仇人用言語溝通,才能化解仇恨,但若只是打不還手、或只是自己心中有慈心但不溝通,則幫助不大)。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實了知導向一切處之路」。 八、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 例如能夠憶念任何眾生無窮盡的過去世,過去世的身分、境遇、所作所為、甚至心念,以及這些心念如何輾轉相續影響到這一世。 九、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 例如能夠以天眼見到在任何世界的任何眾生,往生到善道或惡道,以及是什麼原因讓他往生到善道或惡道。 又譯為「天眼通作證智力」。 十、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 因為圓滿這十力,佛陀能夠在沒有佛法的世界自覺覺他,並對弟子因材施教,度化無數的眾生。 佛陀的許多大弟子也有這十力中一部分的能力,但完全具備十力的則只有佛陀。以「宿住隨念智力」為例,許多佛弟子的宿命通可回溯幾百世,但佛陀的宿命通可以回溯無窮盡的過去世。 完整具備十力須要長久的修行以及極大的福報,佛陀久遠前就發成佛大願,已累世修行,所以漸漸圓滿這十力。不過證悟本身並不須要完全具備這十力,佛弟子們縱使沒有具備十力也能證得涅槃。 (三)[導讀:四無所畏]「四無所畏」形容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 因為佛陀具有十力等超出一切眾生的智慧及能力,所以會有無所畏懼的自信。 一、正等覺無畏:佛自證自稱成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縱使有眾生想來拆台而質問也不會怖畏。 二、漏永盡無畏:佛自證自稱已斷盡煩惱,縱使有眾生想來拆台而質問也不會怖畏。 三、說障法無畏:佛宣說不善法會障礙修行,縱使有眾生想來拆台而質問也不會怖畏。 四、說出道無畏:佛宣說能讓人解脫離苦的正道,縱使有眾生想來拆台而質問也不會怖畏。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三[導讀:十惡、十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佛經通常列舉十惡業及十善業。十惡是:
相反的則是十善:
十善或十惡中,前三個是屬於身業,接著的四個是屬於口業,最後三個是屬於意業。身、口、意三業清淨,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一)~(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導讀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一)~(六)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九(一)~(六)[導讀:給孤獨長者]《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記載給孤獨長者表示,只要在他家的人,都是淨信三寶的人,只要在他家命終的人,都能升天,因為他用各種方法讓到他家的人都皈敬三寶。 這是給孤獨長者推廣佛法的成果,然而在這成果背後,也是需要很多努力,以下第7至9經都記載給孤獨長者為了接引兒子及媳婦所作的一些努力。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