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a:全拾得頁]]

更新時間2024年4月16日 19:0:53

中阿含經卷第一

(一)

[讀經拾得]

  • 「知時」的修法

本經在「知時」的段落,說「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的教導:在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在心萎靡不振時,要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例如修定,當無論如何都很昏沉時,要用能提神醒腦的方法作個改變,而不是繼續修定而更加昏沉。

在心念專注穩定時,進一步修行捨離,則有助於智慧的生起;但若心還完全無法專注,沒有「正念」的基礎,一味地捨離恐怕會讓心念更跳躍,而難以專注穩定下來。

這也和《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7經呼應:「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CBETA, T02, no. 99, p. 342, a4-10)

  • 對應經典中對「知時」的說明

對應經典中對於「知時」的說明,《七知經》所載和本經類似:「知是時可惟寂滅想,是時不惟受行想,是時可惟慎護想」,《增壹阿含經》和南傳《增支部尼柯耶》中則除了禪修時的調整外,也含括生活中更廣的層面,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 39〉第1經:「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南傳《增支部尼柯耶》7集68經:「這是學習的時機,這是遍問的時機,這是努力的時機,這是獨坐的時機。」

  • 「知人勝如」的層次

經文中「知人勝如」的層次為:有信 → 數往見比丘 → 禮敬比丘 → 問經 → 一心聽經 → 聞持法 → 知法、知義、向法次法 → 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這當中包含能讓人證得初果的四個要素(「四預流支」):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二)

[讀經拾得]

本經中以晝度樹開花的次序來比喻的,為由戒生定、依定發慧的次第。

c.f.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9/F0010089&num=24

(三)

[讀經拾得]

修七善法及四禪,可不受魔擾、不隨惡法、不起煩惱、解脫輪迴。

七善法為:

  1. 對佛的堅固信心。
  2. 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3. 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4. 精進,斷惡、修善。
  5. 廣學多聞,通達法義。
  6. 成就正念。
  7. 修行智慧,觀察生滅。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長壽王品2〉第86經所說的「七財」(信、戒、慚、愧、聞、施、慧)和本經所說的七善法有所相通。

(四)

[讀經拾得]

  1. 常臥水中
  2. 出水還沒
  3. 出水而住
  4. 住已而觀
  5. 觀已而渡
  6. 渡已至彼岸
  7. 住岸人

(五)

[讀經拾得]

此經與《雜阿含經》卷九第241經:「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CBETA, T02, no. 99, p. 58, a8-12) 可互相參照,在修行上警惕自己。

中阿含經卷第二

(六)

[讀經拾得]

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

  1. 中般涅槃 (譬如燒麩,纔燃便滅。)
  2. 中般涅槃 (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
  3. 中般涅槃 (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
  4. 生般涅槃 (譬若如鐵洞然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地而滅。)
  5. 行般涅槃 (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少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滅。)
  6. 無行般涅槃 (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盡已滅。)
  7. 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 (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已,或至道、至水、至平地滅。)

(七)

[讀經拾得]

七世間福:

  1. 施比丘眾房舍、堂閣。
  2. 於房舍中施與床座、氍𭯫、𣯾𣰆、被褥、臥具。
  3. 於房舍中施與一切新淨妙衣。
  4. 於房舍中常施於眾朝粥、中食。
  5. 又以園民供給使令。
  6. 若風雨寒雪,躬往園所,增施供養。
  7. 諸比丘眾食已,不患風雨寒雪沾漬衣服,晝夜安樂禪寂思惟。

七出世間福:

  1. 聞如來、如來弟子遊於某處,聞已歡喜,極懷踊躍。
  2. 聞如來、如來弟子欲從彼至此,聞已歡喜,極懷踊躍。
  3. 聞如來、如來弟子已從彼至此,聞已歡喜,極懷踊躍。
  4. 以清淨心躬往奉見。
  5. 禮敬供養。
  6. 受三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
  7. 而受禁戒。

以上七世間福可漸漸導引至七出世間福,最後達成出世間的解脫,就如同河流最終流入大海般。

本經說七世間福至七出世福的次第,以打禪七為例,還不能打禪七的人,可以先護七,幫助正在用功的修行人,培育七世間福,等到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及資糧後,就能開始修行甚至打禪七,導引至七出世間福。

(八)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世界有可能出現多個太陽,這樣的傳說在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中也出現過,雖然佛經中並沒有人能射下太陽。

不過佛經中也表示「一日一月一世界」,此處提到七日,似乎與佛經其餘地方一般的記載的並不是很相合,或許另有所指,例如太陽的數目也可能譬喻太陽的熱度,如同天文學中表示太陽在很久很久以後會變成紅巨星,將靠近太陽的行星吞噬。

(九)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七清淨的順序為:

  1. 戒淨
  2. 心淨
  3. 見淨
  4. 疑蓋淨
  5. 道非道知見淨
  6. 道跡知見淨
  7. 道跡斷智淨

然後得無餘涅槃。

這七清淨可以說是將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作進一步的拆分,戒學成就戒淨,定學成就心淨,慧學成就見淨、疑蓋淨、道非道知見淨、道跡知見淨、道跡斷智淨。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5經:「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長阿含經》卷八第8經散陀那經:「四淨: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也都是對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作進一步拆分,只是拆成四個。

修學的次第可以拆成三個、四個、七個、甚至更多個步驟,就像從台北到高雄可以說經過三個車站、四個車站、七個車站,或是更多車站,只要能確保行車方向正確,終究能抵達終點。

(一〇)

[讀經拾得]

  •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
    • 有漏從見斷:見解正確,而能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護斷:善護六根,如理作意,以不淨觀對治,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離斷:遠離凶險,如兇惡野獸、危險環境、惡朋友、惡外道,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用斷: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但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維持生命以修行,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忍斷:忍耐而能精進斷惡修善,忍受飢寒、蚊蟲、辱罵、病苦,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除斷:除去貪欲的念頭、瞋恚的念頭、加害的念頭,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思惟斷:禪修七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而不生煩憂。

這七個中,可說前兩個(見、護)是基礎,若沒有正見或放逸六根,自然會有沒完沒了的煩惱;中間三個(離、用、忍)是治標,妥善地處理世間的事,以免起煩惱;最後兩個(除、思惟)是治本,從內在的根源消除煩惱。

就治標的三個來看,「有漏從離斷」遠離凶險,而不會自找麻煩、自尋煩惱。除此之外,生活上還有許多必須處理的事務,「有漏從用斷」有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維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頓造成的煩惱,也以「不是為了享受」的心態避免起貪心。但如果沒有辦法改善生活的困頓及環境的惡劣,也只能「有漏從忍斷」,逆來順受而避免起瞋心,並精進修行以斷惡修善。

  • 「有漏從用斷」要實踐斷捨離
    • 物質方面,需要的其實不多
      • 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
      • 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
      • 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
      • 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
    • 精神方面,欲、恚、害念都要斷捨離
      • 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
      • 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
  • 六種邪見的列舉

沒有正見而產生的六種邪見,本經及相當的南傳經文對照如下:

本經 南傳《中部尼柯耶》
真有神 有我的真我
真無神 沒有我的真我
神見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神見非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非神見神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的、到處經驗善惡業果報之我的真我,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由於邪見本來就是凡夫臆測錯誤的見解,沒有標準可言,數量更是遠多於六種,因此不須拘泥於其細部意義。

  • 佛教認為「無我」,沒有真我,為何「真無神」也是邪見?

「無我」和「真無神」兩者雖然文字邏輯類似,實際意義卻不同。佛教所說的「無我」是基於因緣的分析,在人的身心當中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只有因緣的流轉。「真無神」則是將自己視為一個獨存的主體,這獨存的主體沒有真我,不是從因緣來分析,反而可能較近於「斷見」。

十四無記中「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的問題也是如此,假設如來仍自認是一個輪迴的主體,那就是「我見」;如果認為如來死後就沒了,那就是「斷見」,然而佛陀發現並證知身心都只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輪迴主體名為如來。從究竟的層次來看,如來已經徹底解脫於五陰,只有因緣的生滅,既然都已經沒有「我」的主體,那麼又怎能問說如來死後是有還是沒有呢?由於問題本身就已經錯了,因此佛陀說這些問題不應論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