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佛說長阿含第二分自歡喜經第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那難陀波婆利菴婆林,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舍利弗如何知道佛的智慧神通最高

時,長老舍利弗於閑靜處,默自念言:「我心決定知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無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時,舍利弗從靜室起,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於靜室,默自思念: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道力,無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能於佛前說如是語,一向受持,正師子吼,餘沙門、婆羅門無及汝者。云何?舍利弗!汝能知過去諸佛心中所念,彼佛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脫、如是解脫堂不?」

對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汝能知當來諸佛心中所念,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脫、如是解脫堂不?」

答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如我今如來、至真、等正覺心中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脫、如是解脫堂,汝能知不?」

答曰:「不知。」

又告舍利弗:「過去、未來、現在如來、至真、等正覺心中所念,汝不能知,何故決定作是念?因何事生是念?一向堅持而師子吼,餘沙門、婆羅門若聞汝言:『我決定知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道力,無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當不信汝言。」

舍利弗白佛言:「我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總相法我則能知。如來為我說法,轉高轉妙,說黑、白法,緣、無緣法,照、無照法,如來所說,轉高轉妙,我聞法已,知一一法,於法究竟,信如來、至真、等正覺,信如來法善可分別,信如來苦滅眾善成就,諸善法中,此為最上。世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無有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佛說的各種妙法

規劃教導「世尊說法復有上者,謂制法。制法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賢聖道,是為無上制。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皆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者?

六入處「世尊說法又有上者,謂制諸入。諸入者,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如過去如來、至真、等正覺亦制此入,所謂眼色,——乃至意法;正使未來如來、至真、等正覺亦制此入,所謂眼色,——乃至意法;今我如來、至真、等正覺亦制此入,所謂眼色,——乃至意法。此法無上,無能過者,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四種入胎的情況「世尊說法又有上者,謂識入胎。入胎者,一謂亂入胎、亂住、亂出,二者不亂入、亂住、亂出,三者不亂入、不亂住而亂出,四者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彼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者,入胎之上。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如來說法復有上者,所謂道也。所謂道者,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修念覺意,依欲、依離、依滅盡、依出要;法、精進、喜、猗、定、捨覺意,依欲、依離、依滅盡、依出要。此法最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如來說法復有上者,所謂為。滅者,謂苦滅遲得,二俱卑陋;苦滅速得,唯苦卑陋;樂滅遲得,唯遲卑陋;樂滅速得,然不廣普,以不廣普,故名卑陋。如今如來樂滅速得,而復廣普,乃至天人見神變化。」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為如來說無上滅。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言語清淨「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言清淨。言清淨者,世尊於諸沙門、婆羅門,不說無益虛妄之言,言不求勝,亦不朋黨,所言柔和,不失時節,言不虛發,是為言清淨。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五種見定「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見定。彼見定者,諸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觀頭至足,觀足至頭,皮膚內外,但有不淨髮、毛及爪甲,肺、肝、腸、胃、脾、腎五臟,汗、肪、髓、腦、屎、尿、涕、淚臭處不淨,無可貪者,是初見定。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唯觀白骨及與牙齒,是為二見定。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及白骨,唯觀心識在何處住?為在今世?為在後世?今世不斷,後世不斷;今世不解脫,後世不解脫,是為三見定。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及除白骨,復重觀識;識在後世,不在今世;今世斷,後世不斷;今世解脫,後世不解脫,是為四見定。諸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及除白骨,復重觀識,不在今世,不在後世;二俱斷,二俱解脫,是為五見定。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與如來等者,况欲出其上?

三種常法「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說常法。常法者,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識二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言:『世間常存,此為真實,餘者虛妄,所以者何?由我憶識,故知有此成劫敗劫,其餘過去我所不知,未來成敗我亦不知。』此人朝暮以無智說言:『世間常存,唯此為實,餘者為虛。』是為初常法。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識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此世間常,此為真實,餘者虛妄。所以者何?以我憶識故知成劫敗劫,我復能知是過去成劫敗劫,我不知未來劫之成敗。』此說知始,不說知終,此人朝暮以無智說言:『世間常存,唯此真實,餘者虛妄。』此是二常法。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識八十成劫敗劫,彼言:『此世間常,餘者虛妄。所以者何?以我憶識故知有成劫敗劫,復過是知過去成劫敗劫,未來劫之成敗我亦悉知。』此人朝暮以無智說言:『世間常存,唯此為實,餘者虛妄。』是為三常存法。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四種觀察他心的方式「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觀察。觀察者,謂有沙門、婆羅門以想觀察,他心爾趣,此心爾趣,彼心作是想時,或虛或實,是為一觀察。諸沙門、婆羅門不以想觀察,或聞諸天及非人語,而語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或實或虛,是二觀察。或有沙門、婆羅門不以想觀察,亦不聞諸天及非人語,自觀己身,又聽他言,語彼人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有實有虛,是為三觀察。或有沙門、婆羅門不以想觀察,亦不聞諸天及非人語,又不自觀、觀他,除覺、觀已,得定意三昧,觀察他心,而語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如是觀察則為真實,是為四觀察。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教誡「如來說法復有上者,所謂教誡。教誡[*]者,或時有人不違教誡[*],盡有漏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復受有,是為初教誡[*]。或時有人不違教誡[*],盡五下結,於彼滅度,不還此世,是為二教誡[*]。或時有人不違教誡[*],三結盡,薄淫、怒、癡,得斯陀含,還至此世而取滅度,是為三教誡[*]。或時有人不違教誡[*],三結盡,得須陀洹,極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墮惡趣,是為四教誡[*]。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持戒清淨「如來說法復有上者,為他說法,使戒清淨。戒清淨者,有諸沙門、婆羅門所語至誠,無有兩舌,常自敬肅捐除睡眠,不懷邪諂,口不妄言,不為世人記於吉凶,不自稱說從他所得以示於人,更求他利,坐禪修智,辯才無,專念不亂,精勤不怠。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解脫智「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解脫智。謂解脫智者,世尊由他因緣內自思惟言:『此人是須陀洹,此是斯陀含,此是阿那含,此是阿羅漢。』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宿命智「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自識宿命智證。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憶往昔無數世事,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成劫敗劫,如是無數我於某處生,名字如是,種、姓如是,壽命如是,飲食如是,苦樂如是;從此生彼,從彼生此,若干種相,自憶宿命無數劫事,晝夜常念本所經歷。此是色,此是無色;此是想,此是無想,此是非無想,盡憶盡知。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天眼智「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天眼智。天眼智者,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觀諸眾生,死者、生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其所行,盡見盡知。或有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誹謗賢聖,信邪倒見,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或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以天眼淨,觀諸眾生,如實知見。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神足證「如來說法復有上者,謂神足證。神足證者,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作無數神力,能變一身為無數身,以無數身合為一身,石壁無礙,於虛空中結跏趺坐。猶如飛鳥,出入於地;猶如在水,履水如地;身出烟,如火𧂐燃;以手日月,立至梵天。若沙門、婆羅門稱是神足者,當報彼言:『有此神足,非為不有。此神足者,卑陋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賢聖之所修習。若比丘於諸世間愛色不染,捨離此已,如所應行,斯乃名為賢聖神足。於無喜色,亦不憎惡,捨離此已,如所應行,斯乃名曰賢聖神足。於諸世間愛色、不愛色,二俱捨已,修平等護,專念不忘,斯乃名曰賢聖神足。猶如世尊精進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覺,得第一覺,故名等正覺。世尊今亦不樂於欲,不樂卑賤凡夫所習,亦不勞勤受諸苦惱。世尊若欲除弊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如是便能除弊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亦復如是。精進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覺,得第一覺,故名等覺。』」

佛告舍利弗:「若有外道異學來問汝言:『過去沙門、婆羅門與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彼復問言:『未來沙門、婆羅門與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彼復問言現在沙門、婆羅門與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

時,舍利弗白佛言:「設有是問:『過去沙門、婆羅門與佛等不?』當答言:『有。』設有問:『未來沙門、婆羅門與佛等不?』當答言:『有。』設問:『現在沙門、婆羅門與佛等不?』當答言:『無。』」

佛告舍利弗:「彼外道梵志或復問言:『汝何故或言有?或言無?』汝當云何答?」

舍利弗言:「我當報彼:『過去三耶三佛與如來等,未來三耶三佛與如來等,我從佛聞,欲使現在有三耶三佛與如來等者,無有是處。』世尊!我如所聞,依法順法,作如是答,將無耶?」

佛言:世無二佛「如是答,依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

爾時,尊者欝陀夷在世尊後執扇扇佛,佛告之曰:「欝陀夷!汝當觀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欲。欝陀夷!若餘沙門、婆羅門於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彼便當豎,告四遠言:『如來今者少欲知足,今觀如來少欲知足,如來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

爾時,尊者欝陀夷正衣服,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少有少欲知足如世尊者,世尊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若復有餘沙門、婆羅門於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便能豎幡,告四遠言:『世尊今者少欲知足。』舍利弗!當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數說此法,彼若於佛、法、僧,於道有疑者,聞說此法,無復疑網。」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當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此法。所以者何?彼於佛、法、僧,於道有疑者,聞汝所說,當得開解。」

對曰:「唯然。世尊!」

時,舍利弗即便數數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法,以自清淨故,故名清淨經。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那難陀」,巴利本作 Nāḷandā。

「波婆利菴婆林」,大正藏原為「波波利菴婆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婆利菴婆林」。

「波婆利菴婆林」,巴利本作 Pāvārikambavana。

「道」,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補上。

「智慧」,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智慧」。

「總相法」,巴利本作 Dhammanvaya。

「妙」,宋、元、明三本作「遠」。

「苦滅眾善」,大正藏原為「眾苦滅」,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苦滅眾善」。

「制諸入」,巴利本作 Āyatana-paññatti。

「入胎」,巴利本作 Gabbhâvakkanti。

大正藏在「定」字之後有一「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言清淨」,巴利本作 Bhassa-samācāra。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大正藏無「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肺肝」,大正藏原為「肝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肺肝」。

「臟」,宋、元、明三本作「藏」。

大正藏在「淚」字之前有一「澡」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刪去。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補上。

「可貪者」,大正藏原為「一可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可貪者」。

「常法」,巴利本作 Sassata-vāda。

大正藏在「識」字之後有「世間」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宋、元、明三本無「敗劫」二字。

「知是」,大正藏原為「過是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是」。

「觀察」,巴利本作 Ādesana-vidhā。

「不」,宋、元、明三本作「有」。

「教誡」,宋、元、明三本作「教戒」。[*]

「教誡」,巴利本作 Anusāsana。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戒清淨」,巴利本作 Sīla-samācāra。

「有諸沙門婆羅門」,宋、元、明三本作「諸有沙門」。

「更」,宋、元、明三本作「不」。

「解脫智」,巴利本作 vimutti-ñaṇa。

「自識宿命智」,巴利本作 Pubba-nibāsa-anussati-ñāṇa。

「某」,宋本作「其」。

「無」,宋、元、明三本作「非」。

「諸」,宋、元、明三本作「謂」。[*]

「神足證」,巴利本作 Iddhi。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明本改作「跏」。

「燄」,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燄」。

「𧂐」,大正藏原為「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陋」,大正藏原為「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陋」。

「憎」,宋、元、明三本作「增」。

「等正覺」,大正藏原為「等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等正覺」。

「設有」,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設有」。

「與佛」,大正藏原為「瞿曇」,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與佛」。

「咎」,大正藏原為「答」,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咎」。

「欝陀夷」,巴利本作 Udāyi。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如來」。

宋、元、明三本無「甚奇」二字。

[註解]

波婆利菴婆林:園林名,位於那難陀城。又譯為「波婆利掩次」。

功德:??功用;能為未來世帶來善報的善行。

道力:??修行的程度、力量。

無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沒有能比得上佛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曾有與將沒有,以及現在不存在其他沙門或婆羅門比世尊更高證智的,即:正覺」。按:依本經全經經文來看,可解讀為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都是神通智慧第一的覺者,沒有其他的修行者比得上。南傳經文略有不同,是說過去、現在、未來沒有比釋迦牟尼佛更高的覺者,亦即過去和未來的佛也和釋迦牟尼佛一樣的正覺,其餘修行人則都比不上。

汝能知過去諸佛心中所念:??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一切世尊被你以心熟知心後知道」。

解脫:南傳作「這樣解脫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屬於這樣的釋放」(of such liberation, SN),從...解脫出來。

解脫堂:南傳作「這樣住處者。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他們的[入定]住處是這樣的」(their abiding [in attainments] was thus, MN)。住於這樣的解脫,堂有住的意思。

總相法:共通的原則;真理的規則。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法的類推」。

黑、白法,緣、無緣法,照、無照法:??無緣法=無為法=無造作的法;不是由因緣而生(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的法。例如涅槃。「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無餘:??完全;徹底。

制法:規劃佛法(的教導),例如將修行方法整理出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諸善法」。

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正知地入胎、住胎、出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知地入母胎,正知地在母親的子宮中存續,正知地從母親的子宮出來」。

修念覺意,依欲、依離、依滅盡、依出要:疑為「修念覺意,依離、依無欲、依滅盡、依出要」的訛誤,《雜阿含經》中譯為「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意即在修七覺支(這句為念覺支)時,依從遠離,依從離欲,依從寂滅,修行通往棄捨之道。

滅:這裡是指「四道」、「四通行」。修行通往涅槃的四種模式:(1)苦滅遲得(由五受陰的逼迫,厭離苦而生起軟弱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2)苦滅速得(由五受陰的逼迫,厭離苦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3)樂滅遲得(由禪定的安樂而生起軟弱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4)樂滅速得(由禪定的安樂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證得涅槃)。這四種模式又譯為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

苦滅遲得,二俱卑陋:因受到苦而修行,修行遲緩地證得涅槃。既苦、又緩慢,從這兩點來說這修行過程是坎坷的。

廣普:在這裡指廣說、普傳佛法。

朋黨:同類的人相互集結成黨派,排除異己。

不失時節:在適當的時機。時節是時刻、時候的意思。

見定:有助於觀察的禪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看見等至」。

今世解脫,後世不解脫:《瑜伽師地論》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解說為解脫了這一世的束縛,但尚未解脫下一世的束縛,例如三果聖人已不再往生欲界(解脫了今世的欲界存在),但通常下一世生在色界,然後才解脫。另外,也可能將這裡的「解脫」解讀為入深定而暫時沒有煩惱的狀態,如果沒有依定而生起智慧,出定後仍會在因緣具足時產生煩惱,因此這一世由定力壓住了煩惱而自在,定力喪失後則下一生不得自在。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第四見定的這一句。

憶識:回憶;知道。

以想觀察,他心爾趣:藉由觀察他人外在的相,而推測他人的內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相告知」。

至誠:心意極為誠懇。

敬肅:規律;節制;約束。

自稱說從他所得以示於人,更求他利:自己訴說從其他地方獲得什麼供養,故意讓信眾看,以使更多信眾也供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利得換取其他利得」。

成劫敗劫:宇宙(世間)的生成與敗壞。

此是色,此是無色;此是想,此是無想,此是非無想:(過去的生命)曾是有色(物質)的、沒有色的;有想的、沒有想的、沒有一般的想但也不是完全斷絕想。

神足證:一般是指是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在本經中特指佛教的神足證超越外道也有的神通,不只身體能自由來去,而要心能不受愛憎的束縛,才是最上的神通。

燄:火苗、火花。同「焰」。

諸世間愛色:世間種種令人喜愛的事物。

無喜色:不喜愛的事物。

平等護:即「平等捨」,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

弊惡法:有害處的法。

等覺:真正的覺悟、證悟。又譯為「正覺」。

咎:過錯。

欝陀夷:比丘名,迦毗羅衛國國師的兒子,未出家前淨飯王請他帶悉達多太子娛樂,勸悉達多太子打消出家的念頭。佛陀成道後,跟隨佛陀出家,證阿羅漢。佛陀在回家鄉前先派遣優陀夷尊者回國,度化了原先不喜歡出家人的淨飯王,使得釋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熱烈迎接佛陀進城,佛陀稱讚他「善能勸導、福度人民」第一。又譯為「烏陀夷」、「優陀耶」。

四遠:四方邊遠之人、地。

數:時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諸佛自覺覺他的智慧與神通(福德),無人能及。諸佛所作最重要的,就是發現、覺悟佛法,並且教導給他人,在本經中稱為「制法」。

本經也舉了很多佛陀所制的法。或許是為了彰顯佛陀自覺覺他的能力,在一些名詞的描述上,和其他經中相比多了些有助於教學的能力敘述,例如四種觀察他心的方式:好的老師能夠基於學生的心理狀況而指導,例如透過察言觀色(以想觀察)、通風報信(聞諸天及非人語)、設身處地(自觀己身,又聽他言)等方式,而推測其內心狀況,佛陀則可直接以他心通得知學生的內心狀況,而給予最適切的指導。

另一方面,一些名詞的描述則強調佛教的殊勝處。例如經中對於神足智證通(神足證)的描述通常如《雜阿含經》卷第經所述:「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也就是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在本經中則特指佛教的神足證超越外道也有的神通,不只身體能自由來去,而要心能不受愛憎的束縛,才是最上的神通。

[進階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八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8/05 13:1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6139154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