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婆羅門相應 (3/3)]

本卷第1178~1187經屬於《雜阿含經》的「婆羅門相應」,記錄佛陀和婆羅門(貴族或知識分子)的互動和說法。

(一一七八)[0317b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彌絺羅菴羅園中。

時,有婆四吒婆羅門尼,有六子相續命終,念子發狂,裸形被髮,隨路而走,至彌絺羅菴羅園中。

爾時,世尊無量大眾圍繞說法,婆四吒婆羅門尼遙見世尊,見已,即得本心,慚愧羞恥,歛身蹲坐。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取汝鬱多羅僧與彼婆四吒婆羅門尼,令著聽法。」尊者阿難即受佛教,取衣令著。

時,婆羅門尼得衣著已,至於佛前,稽首禮佛,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其說法,、教、照、喜已,如佛常法,說法次第……乃至信心清淨,受三自歸,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彼婆四吒優婆夷於後時,第七子忽復命終,彼優婆夷都不啼哭憂悲惱苦。時,婆四吒優婆夷夫說偈而告婆四吒優婆夷言:

「先諸子命終,  念子生憂苦,
 晝夜不飲食,  乃至發狂亂。
 今喪第七子,  而不生憂苦?」

婆四吒優婆夷即復說偈答其夫言:

「兒孫有千數,  因緣和合生,
 長夜遷過去,  我與君亦然。
 子孫及宗族,  其數無限量,
 彼彼所生處,  更互相殘食。
 若知生要者,  何足生憂苦
 我已知出離,  生死存亡相,
 不復生憂苦,  入佛正教故。」

時,婆四吒優婆夷夫說偈歎言

「未曾所聞法,  而今聞汝說,
 何處聞說法,  不念子憂悲?」

婆四吒優婆夷說偈答言:

「今日等正覺,  在彌絺羅國,
 菴羅樹園中,  永離一切苦,
 演說一切苦、  苦習、苦寂滅、
 賢聖八正道,  安隱趣涅槃。
 則是我大師,  深樂其正教。
 我已知正法,  能開子憂苦。」

其夫婆羅門復說偈言:

「我今亦當往,  彌絺菴羅園,
 彼世尊亦當,  開我子憂苦。」

優婆夷復說偈言:

「當觀等正覺,  柔軟金色身;
 不調者能調,  廣度海流人。」

爾時,婆羅門即嚴駕乘於馬車,詣彌絺羅菴羅園。遙見世尊,轉增信樂,詣大師前。

彼時,大師即為說偈,開其法眼,苦、習[*]、滅、道,正向涅槃。彼即見法,成無間等。既知法已,請求出家。

時,婆羅門即得出家,獨靜思惟,乃至得阿羅漢。世尊記說:「於第三夜,逮得三明。」得三明已,佛即告之:「命遣御者乘車還家,告婆四吒優婆夷,令發隨喜,語言:『婆羅門往見世尊,得淨信心,奉事大師,即為說法,為開法眼,見苦聖諦、苦集、苦滅、賢聖八道,安趣涅槃,成無間等。既知法已,即求出家。世尊記說:「於第三夜,具足三明。」』」

時,彼御者奉教疾還。時,婆四吒優婆夷遙見御者空車而還。即遙問言:「婆羅門為見佛不?佛為說法,開示法眼,見聖諦不?」

御者白言:「婆羅門已見世尊,得淨信心,奉事大師,為開法眼,說四聖諦,成無間等。既知法已,即求出家,專精思惟。世尊記說:『於第三夜,具足三明。』」

時,優婆夷心即隨喜,語御者言:「車馬屬汝,加復賜汝金錢一千,已汝傳信言:『婆羅門宿闍諦,已得三明。』令我歡喜故。」

御者白言:「我今何用車馬金錢為?車馬金錢還優婆夷,我今當還婆羅門所,隨彼出家。」

優婆夷言:「汝意如此,便可速還。不久亦當如彼所得,具足三明,隨後出家。」

御者白言:「如是,優婆夷!如彼出家,我亦當然。」

優婆夷言:「汝父出家,汝隨出家,我今不久亦當隨去。如空野大龍,乘虛而遊,其餘諸龍、龍子、龍女悉皆隨去,我亦如是,執持衣鉢,易養易滿。」御者白言:「優婆夷!若如是者,所願必果,不久當見優婆夷少欲知足,執持衣鉢,人所棄者,乞受而食,剃髮染衣,於陰、界、入斷除愛欲,離貪繫縛,盡諸有漏。」

彼婆羅門及其御者、婆四吒優婆夷、優婆夷女孫陀槃梨,悉皆出家,究竟苦邊。

[校勘]

「示」,大正藏原為「云」,今依據前後文改做「示」。

「第」,大正藏原為「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第」。

「要」,宋、元、明三本作「惡」。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宋、元、明三本無「說」字。

「習」,元、明二本作「集」。[*]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婆羅」,大正藏原為「羅婆」,今依據前後文改做「婆羅」。

[註解]

彌絺羅:中印度的古城,是鞞陀提國的首都,屬於跋耆族。《中阿含經》卷十四第67經記載,佛陀在過去世曾於此城的林中作轉輪聖王,之後出家修行但沒有解脫。又譯為「彌梯羅」、「彌薩羅」。

如佛常法,說法次第:如同佛陀通常對人說法開示的過程、次序,例如《中阿含經》卷三十二〈大品1〉第133經優婆離經:「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彼說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所說正要,世尊便為彼說苦、習、滅、道。」(CBETA, T01, no. 26, p. 630, c1-7)

三自歸:自己宣誓歸依佛、法、僧三寶。

若知生要者,何足生憂苦:如果知道生死的關鍵,又何須(因喪子而)生起憂苦。

優婆夷言,汝父出家,汝隨出家:《雜阿含經》本句之前疑似經文有闕漏。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在本句之前有一段記載:「婆私吒言:「汝若如是,實為甚善。若汝出家,速能獲得阿羅漢道。」婆私吒語其女言:「汝善治家,受五欲樂,我欲出家。」女孫陀利即白母言:「我父尚能捨五欲樂,出家求道,我今亦當隨而出家,離念兄弟眷戀之心,如大象去,小象亦隨,我亦如是,當隨出家,執持瓦鉢而行乞食。我能修於易養之法,不作難養。」婆私吒言:「汝所欲者,真為吉善,所願必成。我今觀汝不久必當得盡於欲,離諸結使。」時,婆羅門婆羅闍、婆私吒、并孫陀利,悉共相隨,俱時出家,皆得盡於諸苦邊際。」(CBETA, T02, no. 100, p. 406, a15-25)

陰、界、入:五陰、十八界(或六界)、六入處。其中「界」是「差別、分界、種類」的意思,「十八界」為: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有人將此處的「界」解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則此段經文指觀五陰、觀六界(界分別觀)、觀六入處,而解脫執著。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一七九)[0318b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大林精舍

時,有毘梨耶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晨朝買牛,未償其價,即日失牛,六日不見。

時,婆羅門為覓牛故,至大林精舍,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挺特,諸根清淨,其心寂默,成就止觀,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見已,即詣其前,而說偈言:

「云何無所求,  空寂在於此,
 獨一處空閑,  而得心所樂?」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失若復得,  於我心不亂。
 婆羅門當知,  莫謂彼如我,
 心計於得失,  其心不自在。」

時,婆羅門復說偈言:

「最勝梵志處,  如比丘所說;
 我今當自說,  真實語諦聽。
 沙門今定非,  晨朝失牛者,
 六日求不得,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非,  種植胡麻田,
 慮其草荒沒,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非,  種稻田乏水,
 畏葉枯便死,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  寡女有七人,
 悉養孤遺子,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  七不愛念子,
 放逸多負債,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  債主守其門,
 求索長息財,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  七領重臥具
 憂勤擇諸蟲,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  眼黃髮婦
 晝夜聞惡聲,  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  空倉群鼠戲
 常憂其羸乏,  是故安樂住。」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今日定不,  晨朝失其牛,
 六日求不得,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種植[*]胡麻田,
 常恐其荒沒,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種稻田乏水,
 畏葉[*]便枯死,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寡女有七人,
 悉養孤遺子,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七不愛念子,
 放逸多負債,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債主守其門,
 求索長息財,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七領重臥具,
 憂勤擇諸蟲,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黃頭赤眼婦,
 晝夜聞惡聲,  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  空倉群鼠戲,
 常憂其羸乏,  是故安樂住。
 不捨念不念,  眾生安樂住
 斷欲離恩愛,  而得安樂住。」

爾時,世尊為精進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佛常法,次第說法,布施、持戒,乃至於正法中,心得無畏。即從座起,合掌白佛:「我今得於正法、律出家學道,成比丘分,修梵行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修諸梵行,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爾時,精進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緣自覺知,得解脫樂,而說偈言:

「我今甚欣樂,  大仙法之上,
 得離貪欲樂,  不空見於佛。」

[校勘]

「梨」,宋、元、明三本作「利」。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葉」,宋本作「荒」。[*]

「無」,宋、元、明三本作「非」。

「赤」,宋本作「黃」。

「黃」,宋本作「赤」。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空」,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空」。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大林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重閣講堂」、「高樓臺觀」。

未償其價:還沒有付清牛的款項。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被褥等。

憂勤擇諸蟲:煩惱於勤勞地抓各種蟲。

赤眼黃髮婦:黃臉婆;紅著眼、頭髮枯黃的老婆。(DL:是否修改為「紅著眼且頭髮枯黃的婦人」?不用「黃臉婆」三字避免歧視?2020/11/3)(贊同;「黃臉婆」是指「不修邊幅,邋裡邋遢的婦人」或「丈夫對妻子的戲稱」。黃臉婆常用在自嘲,和此處意思應該有出入。。別譯雜阿含中譯為「惡婦」。ywliu)

空倉群鼠戲:空著的倉庫,只有老鼠在裡面玩耍。

羸乏:(物資)不足、缺乏。

不捨念不念,眾生安樂住:你沒有捨去顧念(友)人們快樂、(仇)人們不快樂(,因此而有煩惱)。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汝不斷愛憎,不得免是苦」。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句。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一八〇)[0319a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娑羅樹林婆羅門聚落。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娑羅林婆羅門聚落乞食,有非時雲起

爾時,世尊作是念:「我今當往婆羅門聚落婆羅長者大會堂中。」作是念已,即往向彼大會堂所。

時,婆羅門長者悉集堂上,遙見世尊,共相謂言:「彼剃頭沙門竟知何法?」

爾時,世尊告彼婆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言:「諸婆羅門有知法者,有不知者;剎利長者亦有知法者,有不知法者。」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朋欲勝朋,  王不伏難伏,
 妻不求勝夫,  無子不恭父。

 無會無智者,  無智不法言,
 貪恚癡悉斷,  是則名智者
。」

時,彼婆羅門長者白佛言:「善士!瞿曇!善士夫可入此堂,就座而坐。」世尊坐已。即白佛言:「瞿曇說法,我等樂聽。」

爾時,世尊為彼大會婆羅門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復說偈言:

「愚智群聚會,  非說孰知明?
 能說寂靜道,  因說智則辯。
 說者顯正法,  建立大仙
 善說為仙幢,  法為羅漢幢。」

爾時,世尊為婆羅聚落婆羅門長者建立正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大正藏無「娑羅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門」字。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孰」,宋本作「熟」。

[註解]

有非時雲起:有時令不對的雲積起而下雨(,因此佛陀避雨而走進大會堂)。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有非時雲起,天降於雨,如來避雨至彼聚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天空下著毛毛雨」。

非朋欲勝朋,王不伏難伏,妻不求勝夫,無子不恭父:沒有真正的朋友會想要勝過、打敗朋友,真正的王者不會以武力降伏不該降伏的人,真正的妻子不會追求勝過丈夫,真正的兒子不會不恭敬父母。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終不於親友,令其生屈伏,王者亦不取,不應伏者伏。妻不求夫伏,父母衰老至,子應致敬養,不宜生勃逆」,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此句。

無會無智者,無智不法言,貪恚癡悉斷,是則名智者:沒有智者則不是真正的集會,沒有智慧則不是真正的說法,貪瞋癡都斷了,才是真正的智者。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無有眾聚處,而無賢良人,無有善丈夫,而不說法語,斷於貪瞋癡,所說皆如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善人之處,並非是集會,語不如法者,並非是善人;若以滅貪欲,瞋恚與愚癡,能語於如法,始稱為善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外道長者以「剃頭沙門」來形容佛陀,本卷第1184經中也提到「世尊剃髮未久」,可知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是以比丘形象行走人間,也就是剃除鬚髮理光頭。

拾得可參見卷二十二第585經

(一一八一)[0319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浮梨聚落,住天作婆羅門菴羅園中,尊者優波為侍者。

爾時,世尊患背痛,告尊者優波摩:「汝衣鉢已,往至天作婆羅門舍。」

時,天作婆羅門處於中堂,令梳頭者理剃鬚髮,見尊者優波摩於門外住,見已,即說偈言:

「何等剃鬚髮,  身著僧迦梨
 住於彼門外,  為欲何所求?」

尊者優波[*]摩說偈答言:

「羅漢世善逝,  所患背風疾,
 頗有安樂水,  療牟尼疾不?」

時,天作婆羅門以滿鉢酥、一瓶油、一瓶石蜜,使人擔持,并持暖水,隨尊者優波[*]摩詣世尊所,以塗其體,暖水洗之,酥蜜作飲,世尊背疾即得安隱。

時,天作婆羅門晨朝早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何言婆羅門?  施何得大果?
 何為等時施?  云何淨福田?」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得宿命智,  見天定趣生
 得盡諸有漏,  牟尼起三明,
 善知心解脫,  解脫一切貪;
 說名婆羅門,  施彼得大果,
 施彼為時施,  隨所欲福田。」

時,天作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天作」,巴利本作 Devahita。

「波」,元、明二本作「婆」。*

「優波摩」,巴利本作 Upavāṇa。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波」。

「波」,宋、元、明三本作「婆」。

「門外」,大正藏原為「外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門外」。

宋、元、明三本無「即」字。

「鬚髮」,宋本作「髮鬚」。

「僧迦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i。

「牟尼」,巴利本作 Muni。

「為等」,大正藏原為「等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等」。

「趣生」,宋本作「起坐」。

「見天定趣生」,巴利本作 Paggāpāyañca passati。

「禮」,大正藏原作「福」,今依據前後經文改作「禮」。

[註解]

優波摩: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計我無常,心無有想」第一,曾擔任佛陀的侍者。又譯為「優頭槃」、「優波摩那」、「梵摩那」、「白淨」。

僧迦梨: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大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石蜜:以蔗糖和牛奶為主成份的堅硬糖塊。

云何淨福田:什麼是清淨的福田?福田指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見天定趣生:指天眼通,能見天人及眾生的往生處。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一八二)[0319c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於一夜時,住止娑羅林中。

時,有一婆羅門,去娑羅林不遠,營作田業。晨朝起作,至娑羅林中,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端正,諸根清淨,其心寂定,具足成就第一止觀,其身金色,光明徹照。見已,往詣其所,白言:「瞿曇!我近在此經營事業,故樂此林。瞿曇於此有何事業,樂此林中?」復說偈言:

「比丘於此林,  為何事業故,
 獨一守空閑,  樂於此林中?」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無事於此林,  林根久已斷,
 於林離林脫,  禪思不樂斷。」

時,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娑羅」,巴利本作 Sāla。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註解]

於林離林脫:處於叢林但已捨離了叢林,指不染著、不起煩惱。

不樂斷:「斷除不樂」的倒裝句。意指斷除煩惱。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一八三)[0319c27]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夜宿一娑羅林中。

時,有一婆羅門,近彼林側,與五百年少婆羅門共。彼婆羅門常稱歎欽想:「欲見世尊,何時遊於此林,我因得見過,問所疑,頗有閑暇為我記說?」

時,彼婆羅門年少弟子為採故,入於林中,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端正,諸根寂靜,其心寂定,形若金山,光明徹照。見已,作是念:「我和尚婆羅門常稱歎欽仰,欲見瞿曇,問其所疑,今此沙門瞿曇到此林中,我當疾往白和尚[*]令知。」即持薪束,疾還學堂。捨薪束已,詣和尚[*]所,白言:「和尚[*]當知,和尚[*]由來常所稱歎欽仰欲見沙門瞿曇,脫到此林,當問所疑,今日瞿曇已到此林,和尚[*]知時。」

時,婆羅門即詣世尊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獨入此恐怖,  深邃叢林中,
 堅住不傾動,  善修正勤法。
 無歌舞音樂,  寂默住空閑;
 我所未曾見,  獨樂深林者,
 欲求於世間,  自在增上主?
 為三十三天,  天上自在樂?
 何故深林中,  苦行自枯槁?」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欲種種求,  諸界多種著;
 彼一切皆是,  愚癡之根本,
 如是一切求,  我久悉已吐,
 不求不諂偽,  一切無所觸。
 於一切諸法,  唯一清淨觀,
 得無上菩提,  禪思修正。」

婆羅門復說偈言:

「我今敬禮汝,  大寂牟尼尊,
 禪思之妙王,  覺無邊大覺;
 如來天人救,  巍巍若金山。
 解脫於叢林,  於林永不著;
 已拔深利刺,  清淨無餘跡。
 論師之上首,  言說最勝辯;
 人中雄師子,  震吼於深林。
 顯現苦聖諦、  集、滅、八正道;
 能盡眾苦聚,  乘出淨無垢。
 自脫一切苦,  濟彼苦眾生;
 安樂眾生故,  演說於正法。
 已斷於恩愛,  遠離於欲網;
 斷除於一切,  有愛之結縛。
 如水生蓮花,  塵水不染著;
 如日停虛空,  清淨無雲翳。
 善哉我今日,  至拘薩羅林,
 得見於大師,  兩足之勝尊,
 大林大精進,  得第一廣度;
 調御師之首,  敬禮無所畏。」

時,婆羅門廣說斯偈,讚歎佛已,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過」,大正藏原為「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過」。

「和尚」,大正藏原為「和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和尚」。[*]

「若」,大正藏原作「苦」,今依前後文改作「若」。

「正」,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註解]

薪:柴草。

禪思修不樂:禪修以離欲。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修禪離欲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有自信地獨處修禪」。

[對應經典]

 

(一一八四)[0320b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宿於孫陀利河側。

爾時,世尊剃髮未久,於後夜時,結跏趺坐,正身思惟,繫念在前,以衣覆頭。

時,孫陀利河側有婆羅門住止,夜起持祠餘食不盡,持至河邊,欲求大德婆羅門以奉之。

爾時,世尊聞河邊婆羅門行聲。聞已,謦咳作聲,却衣現頭。

時,孫陀利河側婆羅門見佛已,作是念:「是剃頭沙門,非婆羅門。」欲持食還去。彼婆羅門復作是念:「非獨沙門是剃頭者,婆羅門中亦有剃頭,應往至彼,問其所生。」時,孫陀利河側婆羅門詣世尊所,而問之言:「為何姓生?」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汝莫問所生,  但當問所行。
 刻木為鑽燧,  亦能生於火
 下賤種姓中,  生堅固牟尼。
 智慧有慚愧,  精進善調伏,
 究竟大際,  清淨修梵行。
 而今正是時,  應奉施餘食。」

時,孫陀利河側婆羅門復說偈言:

「我今吉良日,  求福修供養,
 遇得見大士,  三時最勝尊
 若不見佛者,  當更施餘人。」

爾時,孫陀利河側婆羅門轉得信心,即持餘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如上因說偈而得食廣說。

孫陀利河側婆羅門白佛言:「世尊!今此施食當置何所?」

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有能食此食,令身安隱者。汝持此食去著無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時,婆羅門即持此食著無虫水中,水即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如燒鐵丸投之冷水,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如是彼食著無虫水中,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孫陀利河側婆羅門心欲恐怖,身毛皆豎,謂為災變,馳走上岸,集聚乾木,供養祠火,令息災怪。

世尊見彼集聚乾木,供養祠火,望息災怪。見已。即說偈言:

「婆羅門祠火,  焚燒乾草木,
 莫呼是淨道,  能却諸災患。
 此則惡供養,  而謂為黠慧;
 作如是因緣,  外道取修淨。
 汝今棄炬火,  起內火熾然,
 常修不放逸,  常當於供養

 處處興淨信,  廣施設大會。
 心意為束薪,  瞋恚黑煙起,
 妄語為塵味,  口舌為木杓

 胸懷燃火處,  欲火常熾然,
 當善自調伏,  消滅士夫火

 正信為大河,  淨戒為度濟,
 澄淨清流水,  智者之所歎。
 人中淨天德,  當於中洗浴,
 涉水不著身,  安樂度彼岸。
 正法為深淵,  福德為下濟,
 澄淨水充滿,  智者所讚嘆。
 人中天淨德,  當於中洗浴,
 涉水不著身,  安樂度彼岸。
 真諦善調御,  攝護修梵行,
 慈悲為苦行,  真實心清淨,
 沐浴以正法,  智者所稱歎。」

爾時,孫陀利河側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

[校勘]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孫陀利」,巴利本作 Sundarikā。

「持」,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問」,宋、元、明三本作「得」。

「炬」,大正藏原為「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炬」。

「當」,大正藏原為「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

「興」,宋本作「與」。

[註解]

持祠:進行火供祭祀。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祀火之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行火供,作拜火供犧」。

餘食不盡:祭祀的物品未使用在祭祀中而餘留下來的。

謦咳:輕咳。「謦」,讀音同「慶」。

問其所生:詢問出生地及種姓,。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汝生何處?為姓何等?」。

刻木為鑽燧,亦能生於火:藉由摩擦生熱,從木材中也能夠生出火。

三時:早晨、中午、黃昏。

最勝尊:稱佛陀為尊中的至極。

汝今棄薪火,起內火熾然,常修不放逸,常當於供養:你從今應當放棄外在柴薪的火供,而要升起內心旺盛的火,時常精進修行,時常充分供養。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婆羅門應當,棄汝所燃火,宜修內心火,熾然不斷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婆羅門!捨斷柴的燃燒後,我點燃自身內的火, 經常注意火、經常得定的狀態,婆羅門!我是行梵行的阿羅漢」。

心意為束薪,瞋恚黑煙起,妄語為塵味,口舌為木杓:心意是紮綑的柴木,瞋恚讓黑煙升起,妄語是塵灰,爭吵是火上加油的木匙。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汝今憍慢重,非車所能載,瞋毒猶如烟,亦如油投火,舌能熾惡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婆羅門!慢確實是你的擔子,憤怒是煙,妄語是灰,舌頭是祭祀用的杓子」。

胸懷燃火處,欲火常熾然,當善自調伏,消滅士夫火:心中是點火的地方,想要讓內心的火常常旺盛,應該好好自己調伏,消滅凡夫的火。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心為火伏藏,不能自調順,云何名丈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是祭祀用的火爐,善調御的自我是男子的火」。此句南傳經文似乎是以正面解讀火,而《雜阿含經》經文以負面解讀火。

復道:照原先來的道路回去。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佛陀最後說的偈子中,一開始表示要「汝今棄薪火,起內火熾然,常修不放逸,常富於供養」,這邊的火是正面的;後來說「胸懷燃火處,欲火常熾然,當善自調伏,消滅士夫火」,這邊的火是負面的。這是因為該婆羅門是事火外道,因此佛陀以火作各種譬喻,不管是正面的或負面的。

《雜阿含經》卷四第93經中,佛陀也是以火先作正面的譬喻、再作負面的譬喻:先教外道婆羅門要勤供養根本火、居家火、福田火這三火,再教他要熄滅貪欲火、瞋恚火、愚癡火這三火。

(一一八五)[0321a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住孫陀利河側叢林中。

|至今印度教徒仍認為在恒河水洗浴能除諸惡。

時,有孫陀利河側住止婆羅門來詣佛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問佛言:「瞿曇!至孫陀利河中洗浴不?」

佛告婆羅門:「何用於孫陀利河中洗浴為?」

婆羅門白佛:「瞿曇!孫陀利河是濟度,是吉祥之數,是清淨之數,若有於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諸惡。」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孫陀利河,  亦非婆休多
 非伽耶、薩羅,  如是諸河等,
 作諸惡不善,  能令其清淨。
 恒河、婆休多、  孫陀利河等,
 愚者常居中,  不能除眾惡。
 其清淨之人,  何用洗浴為?
 其清淨之人,  何用布薩為?
 淨業以自淨,  是生於受持,
 不殺亦不盜,  不婬不妄語,
 信施除慳垢,  於斯而洗浴。
 於一切眾生,  常起慈悲心,
 井水以洗浴,  用伽耶等為?
 內心自清淨,  不待洗於外。
 下賤田舍兒,  身體多污垢,
 以水洗塵穢,  不能淨其內。」

爾時,孫陀利河側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在」,大正藏原作「住」,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在」。

「孫陀利」,巴利本作 Sundarikā。

「婆休多」,巴利本作 Bāhuka。

「伽耶」,巴利本作 Gaya。

「薩羅」,巴利本作 Sarassati。

「布薩」,巴利本作 Uposatha。

[註解]

濟度:讓人安全地通過水域,在這裡指讓人脫離輪迴的苦海。

數:方法。

布薩:源於婆羅門教傳統的祭法,在新月祭與滿月祭的前一天舉行預備祭,稱為布薩;祭主在當天斷食並持戒,以清淨身心。佛陀採用作佛教說戒、懺悔的集會。在這裡特指婆羅門教傳統的祭法。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婆羅門認為在孫陀利河中洗澡可以洗去惡業,得到吉祥。佛陀則告知受持淨戒、心行清淨的人,才是真正的清淨。

時至今日,印度還是有極多的印度教徒認為在恆河中洗澡可以洗去惡業。

(一一八六)[0321b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縈髻羅豆婆遮婆羅門,本俗人時,為佛善知識,來詣佛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外身縈髻者,  是但名縈髻;
 內心縈髻者,  是結縛眾生。
 今請問瞿曇,  云何解縈髻?」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受持於淨戒,  內心修正覺
 專精勤方便,  是則解縈髻。」

時,縈髻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縈髻」,巴利本作 Jaṭā。

大正藏無「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bāradvāja。

[註解]

縈髻:盤髮為髻。「縈」,讀音同「營」。

[對應經典]

 

(一一八七)[0321c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縈髻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來詣佛所,面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身外縈髻者,  是但名縈髻;
 內心縈髻者,  是結縛眾生。
 我今問瞿曇,  如此縈髻者,
 云何作方便?  於何斷縈髻?」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眼耳及與鼻,  舌身意入處,
 於彼名及色,  滅盡令無餘
 諸識永滅者,  於彼斷縈髻。」

佛說此經已,縈髻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婆」。

「面」,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面」。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導讀:梵天相應]

《雜阿含經》「梵天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188~1197經,是和梵天有關的經文。

(一一八八)[0321c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欝毘羅聚落尼連禪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

爾時,世尊獨靜思惟,作是念:「不恭敬者,則為大苦,無有次序。無他自在可畏懼者,則於大義有所退減;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者,得安樂住;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大義滿足。頗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中,能於我所具足戒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復作是念:「無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能於我所戒具足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令我自覺,成三藐三佛陀者,我當於彼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所以者何?過去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諸當來世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世尊心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住於佛前,歎言:「善哉,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懈怠不恭敬者,甚為大苦……」廣說乃至「大義滿足,其實無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於世尊所戒具足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世尊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如來自悟成等正覺,則是如來所應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者。所以者何?過去諸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諸未來如來、應、等正覺亦當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世尊亦當於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時,梵天王復說偈言:

「過去等正覺,  及未來諸佛,
 現在佛世尊,  能除眾生憂。
 一切恭敬法,  依正法而住;
 如是恭敬者,  是則諸佛法。」

時,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欝毘羅」,巴利本作 Uruvelā。

「尼連禪」,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宋、元、明三本無「尊」字。

[註解]

欝毘羅:摩竭提國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 Urel 村,義譯為「苦行林」,又譯為「鬱鞞羅」、「優樓頻螺」。

尼連禪河:恆河支流。位於中印度摩竭提國伽耶城的東方,相當於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帕爾古河。又譯為「尼連然河」。

恭敬:這裡是指後面經文提到的,是否有在具足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勝出,而能令人謙退,進而推崇的對象。

次序:依循的規矩。

他自在:自在原指大自在天,也就是色界最上層、三千大千世界的天主。這邊是比喻應該要有一個像是那個大自在天這樣令人敬畏的天主,而不讓大義有所退減。從本經前後文來看,這個他自在是指佛陀所悟出的正法。

大義:正確的道路。

具足戒:這裡指圓滿地遵守能在各種環境中離罪的所有戒。

勝:勝出。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宗重:尊崇敬重。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色界初禪天當中最高層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其中「娑婆」是堪忍的意思,「娑婆世界」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包含大梵天界以下的世界,因此稱呼大梵天王為娑婆世界主。又譯為「大梵天王」、「大梵王」。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屈伸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對應經典]

 

(一一八九)[0322a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欝毘羅聚落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

爾時,世尊獨靜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能淨眾生,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有人不樂四念處者,則不樂如聖法;不樂如聖法者,則不樂如聖道;不樂如聖道者,則不樂甘露法;不樂甘露法者,則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樂修四念處者,則樂修如聖法;樂修如聖法者,則樂如聖道;樂如聖道者,則樂甘露法;樂甘露法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佛心念已,譬如力士屈伸臂頃,於梵天沒,住於佛前,作是歎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一乘道能淨眾生,謂四念處,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時,梵天王復說偈言:

「謂有一乘道,  見生諸有邊,
 演說於正法,  安慰苦眾生。
 過去諸世尊,  以乘斯道度;
 當來諸世尊,  亦乘度斯道。
 現在尊正覺,  乘此度海流,
 究竟生死際,  調伏心清淨,
 於生死輪轉,  悉已永消盡;
 知種種諸界,  慧眼顯正道。
 譬若恒水流,  悉歸趣大海,
 激流浚漂遠,  正道亦如是。
 廣智善顯示,  逮得甘露法,
 殊勝正法輪,  本所未曾聞,
 哀愍眾生故,  而為眾生轉。
 覆護天人眾,  令度有彼岸,
 是故諸眾生,  咸皆稽首禮。」

時,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乘度」,大正藏原為「度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乘度」。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註解]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如聖:遵照、依從聖人。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又作甘露法門、甘露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華嚴經》記載佛陀夜睹明星悟道時,驚嘆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

要怎麼證得?本經記載,佛陀當時深思而知這個能夠令眾生離苦得樂的直接方法,就是「四念處」。

[進階辨正]

(一一九〇)[0322c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欝毘羅聚落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

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絕妙色身,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於諸種姓中,  剎利兩足尊,
 明行具足者,  天人中最勝!」

佛告梵天王:「如是,梵天!如是,梵天!

「於諸種姓中,  剎利兩足尊,
 明行具足者,  天人中最勝。」

佛說是經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註解]

明行具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對應經典]

 

(一一九一)[0322c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住止空閑無聚落處,與比丘眾夜宿其中。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隨順阿練若法。

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作是念:「今者世尊在拘薩羅人間遊行,住一空閑無聚落處,與諸大眾止宿空野。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隨順空法,我今當往隨順讚嘆。」

譬如力士屈伸臂頃,於梵天沒,住於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習近邊床,  斷除諸煩惱;
 若不樂空閑,  入眾自攝護。
 自調伏其心,  家家行乞食,
 攝持於諸根,  專精繫心念;
 然後習空閑,  阿練若床坐[*],
 遠離諸恐怖,  無畏安隱住。
 若彼諸兇險,  惡蛇眾毒害,
 黑雲大闇冥;  震雷曜電光,
 離諸煩惱故,  晝夜安隱住。
 如我所聞法,  乃至不究竟,
 獨一修梵行,  不畏千死魔,
 若修於覺道,  不畏於萬數。
 一切須陀洹,  或得斯陀含,
 及阿那含者,  其數亦無量,
 不能定其數,  恐怖於妄說。」

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已,為佛作禮,即沒不現。

[校勘]

「床」,大正藏原作「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床」。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邊床坐」,巴利本作 Pantāni senāsanāni。

[註解]

隨順:依從。舉例來說,「隨順父母的教導」即「依從(隨著、順著)父母的教導」。

習近邊床坐:處於寧靜的處所,有臥具可供棲息。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處靜有敷具」。

[對應經典]

 

(一一九二)[0323a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迦毘羅衛林中,與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涅槃相應法。

時,有十方世界大眾威力諸天皆悉來會,供養世尊及比丘僧。復有諸梵天王住於梵世,作是念:「今日佛住迦毘羅衛國……」如上廣說,乃至「供養世尊及諸大眾,我今當往各各讚歎。」

作是念已,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住於佛前。第一梵天即說偈言:

「於此大林中,  大眾普雲集,
 十方諸天眾,  皆悉來恭敬,
 故我遠來禮,  最勝難伏僧。」

第二梵天復說偈言:

「是諸比丘僧,  真實心精進,
 於此大林中,  攝諸根求度。」

第三梵天次說偈言:

善方便消融,  恩愛深利刺;
 堅固不傾動,  如因陀羅幢。
 度深水流,  清淨不求欲,
 善度之導師,  諸調伏大龍。」

第四梵天次說偈言:

「歸依於佛者,  終不墮惡趣;
 能斷人中身,  得天身受樂。」

各說偈已,四梵天身即沒不現。

[校勘]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己」,大正藏原作「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恭」,明本作「供」。

「天身」,宋、元、明三本作「身天」。

[註解]

盡諸有結:滅盡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縛,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相應:契合。

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梵世:色界初禪天的統稱,由上而下可分為: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

難伏僧:難伏是難能降服的意思。難伏僧即是指佛陀。

善方便:善用種種權宜的方法。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的「歸依於佛者,終不墮惡趣」或許可視為「 皈依佛,不墮地獄」的出處。

(一一九三)[0323b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日日精勤,往詣佛所,尊重供養。

時,娑婆世界主作是念:「今旦太早而來見佛,正值世尊入火三昧,我等且當入提婆達多伴黨瞿迦梨比丘房中。」作是念已,即入彼房,至房戶中,以指扣戶,口說是言:「瞿迦梨!瞿迦梨!於舍利弗、目連所起淨信心,汝莫長夜得不饒益苦!」

瞿迦梨言:「汝是誰?」

梵天答言:「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瞿迦梨言:「世尊不記汝得阿那含耶?」

梵天王言:「如是,比丘!」

瞿迦梨言:「汝何故來?」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答言:「此不可治。」即說偈言:

「於無量處所,  生心欲籌量;
 何有黠慧者,  而生此妄想?
 無量而欲量,  是陰蓋凡夫。」

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日日勤到佛所,親覲供養,我作是念:『今旦太早來見世尊,正值世尊入火三昧[*],我且當入提婆達多伴黨瞿迦梨比丘房中。』即住戶中,徐徐扣戶,口說是言:『瞿迦梨!瞿迦梨!當於舍利弗、目揵連賢善智慧者所起淨信心,莫長夜得不饒益苦!』瞿迦梨言:『汝是誰?』我即答言:『是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瞿迦梨言:『世尊不記汝得阿那含耶?』我即答言:『如是。』瞿迦梨復言:『汝何故來?』我作是念:『此不可治。』即說偈言:

「『於不可量處,  發心欲籌量,
  不可量欲量,  是陰蓋凡夫。』」

佛語梵王:「如是,如是,梵王!

「於不可量處,  而發心欲量;
 何有智慧人,  而生此妄想?
 不可量欲量,  是陰蓋凡夫。」

佛說此經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為佛作禮,即沒不現。

[校勘]

「火三昧」,大正藏原為「大三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火三昧」。[*]

「瞿迦梨」,巴利本作 Kokalika。

「含」,明本作「舍」。

「何」,宋、元、明三本作「故」。

「妄」,大正藏原為「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妄」。

「弗」,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經文改作「弗」。

[註解]

瞿迦梨:提婆達多的弟子,執意毀謗舍利弗、目犍連,後來身體生惡瘡而死,墮大地獄。

汝何故來:阿那含為不還果。意指:「世尊不是授記你證阿那含嗎?為什麼還回來?(是不是沒證果?)」嘲弄、毀謗梵天王。

此不可治:孺子不可教。

陰蓋:五蓋所覆蓋的。五蓋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瞿迦梨比丘毀謗聖者又不聽勸導而懺悔的報應,可見卷四十八第1278經。

(一一九四)[0323c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大梵天王及餘別梵天——善臂別梵天,日日方便,往見供養世尊。

時,有婆句梵天見別梵天——善臂梵天,精勤方便,而問言:「汝欲何之?」

彼即答言:「欲見世尊,恭敬供養。」

時,婆句梵天即說偈言:

「彼有四鳥,  三種金色宮,
 五百七十二,  修行禪思者,
 熾焰金色身,  普照梵天宮;
 汝且觀我身,  何用至彼為?」

爾時,善梵王、別梵王——善臂別梵王復說偈言:

「雖有金色身,  普照梵天宮,
 其有智慧者,  知色有煩惱,
 智者不樂色,  於其心解脫。」

時,彼善梵天、別梵天——善臂別梵天,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方便,欲來見世尊,恭敬供養。有婆句梵天,見我方便,而問我言:『汝今方便,欲何所之?』我即答言:『欲往見世尊,禮事供養。』婆句梵天即說偈言:

「『有四種鵠鳥,  三種金色宮,
  五百七十二,  於中而禪思,
  觀我身金色,  普照梵天宮;
  汝且觀我身,  何用至彼為?』

「我即說偈而答彼言:

「『雖有金色身,  普照梵天宮,
  當知真金色,  是則煩惱事。
  智者解脫色,  於色不復樂。』」

佛告梵天:「如是,梵天!如是,梵天!

「雖有真金色,  普照梵天宮,
 當知真金色,  則是煩惱事,
 智者解脫色,  於色不復樂。」

時,彼梵天為迦吒務陀低沙比丘故,說偈言:

「夫士生世間,  利斧在口中;
 還自斬其身,  斯由惡言故。
 應毀者稱譽,  應譽而反毀;
 惡口增其過,  所生無安樂。
 博弈酒喪財,  其過失甚少;
 惡心向善逝,  是則為大過!
 地獄有百千,  名尼羅浮陀
 三千有六百,  及五阿浮陀;
 斯皆謗聖獄,  口意惡願故。」

佛說此經已,彼諸梵天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夫士」,明本作「士夫」。

「陀」,大正藏原為「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陀」。

「千」,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千」。

[註解]

迦吒務陀低沙:提婆達多的弟子瞿迦梨。

[對應經典]

 

(一一九五)[0324b0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婆句梵天住梵天上,起如是惡邪見言:「此處常、恒、非變易法,純一出離之處。」

爾時,世尊知婆句梵天心念已,入於三昧,如其正受,於王舍城沒,住梵天上

婆句梵天遙見世尊即說偈言:

「梵天七十二,  造作諸福業
 自在而常住,  生老死已過。
 我於諸明論,  修習已究竟;
 彼諸天眾等,  唯謂我長存。」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此則極短壽,  非是長存者;
 而婆句梵天,  自謂為長壽。
 尼羅浮多獄,  其壽百千數;
 我悉憶念知,  汝自謂長存。」

婆句梵天復說偈言:

「佛世尊所見,  其劫數無邊,
 生老死憂悲,  皆悉已過去。
 唯願說知我,  過去曾所更,
 受持何戒業,  而得生於此?」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過去久遠劫,  於大曠野中,
 有諸大眾行,  多賢聖梵行,
 飢乏無資糧,  汝救之令度,
 慈救心相續,  經劫而不失。
 是則汝過去,  所受持功德,
 我悉憶念知,  久近如眠覺。
 過去有村邑,  為賊所抄掠,
 汝時悉皆救,  令其得解脫;
 是則過去世,  所受持福業,
 我憶此因緣,  久近如眠覺。
 過去有人眾,  乘船恒水中,
 惡龍持彼船,  欲盡害其命,
 汝時以神力,  救令得解脫;
 是則汝過去,  所受持福業,
 我憶是因緣,  久近如眠覺。」

婆句梵天復說偈言:

「決定悉知我,  古今壽命事,
 亦知餘一切,  是則為正覺;
 是故所受身,  金光炎普照,
 其身住於此,  光明遍世間。」

爾時,世尊為婆句梵天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如其正受,從梵天沒,還王舍城。

[校勘]

「婆句梵天」,巴利本作 Bako brahmā。

「上」,明本作「土」。

「即」,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業」,大正藏原為「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業」。

「尼羅浮多」,巴利本作 Nirabbuda。

[註解]

純一:完全。

如其正受:依著他所入的定。

[對應經典]

 

(一一九六)[0324c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梵天住梵天上,起如是邪見言:「此處常、恒、不變易,純一出離,未曾見有來至此處,況復有過此上者?」

爾時,世尊知彼梵天心之所念,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舍衛國沒,現梵天宮,當彼梵天頂上,於虛空中結跏趺坐,正身繫念。

爾時,尊者阿若俱鄰作是念:「今日世尊為在何所?」即以天眼淨過人間眼,觀見世尊在梵天上。見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舍衛國沒,現彼梵世,在於東方,西面向佛,結跏趺坐,端身繫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作是念:「今日世尊為在何所?」即以天眼淨過於人眼,見世尊在梵天上。見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舍衛國沒,現梵天上,在於南方,北面向佛,結跏趺坐,端身繫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

時,尊者舍利弗作是念:「世尊今者為在何所?」即以天眼淨過於人眼,見世尊在梵天上。見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舍衛國沒,住梵天上,在於西方,東面向佛,結跏趺坐,端身繫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即作是念:「今日世尊為在何所?」以天眼淨過於人眼,遙見世尊在梵天上。見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舍衛國沒,住梵天上,在於北方,南面向佛,結跏趺坐,端身繫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

爾時,世尊告梵天曰:「汝今復起是見,『從本已來,未曾見有過我上者』不?」

梵天白佛:「我今不敢復言:『我未曾見有過我上者。』唯見梵天光明被障。」爾時,世尊為彼梵天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梵天上沒,還舍衛國。

尊者阿若俱鄰、摩訶迦葉、舍利弗為彼梵天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梵天沒,還舍衛國,唯尊者大目揵連仍於彼住。

時,彼梵天問尊者大目揵連:「世尊諸餘弟子悉有如是大德大力不?」

時,尊者大目揵連即說偈言:

「大德具三明,  通達觀他心,
 漏盡諸羅漢,  其數無有量。」

時,尊者大目揵連為彼梵天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於梵天沒,還舍衛國。

[校勘]

「漏盡諸羅漢」,巴利本作 Khīṇāsavā arahanto。

[註解]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對應經典]

 

(一一九七)[0325b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尸那竭力士生地堅固雙樹林。

爾時,世尊臨般涅槃,告尊者阿難:「汝於堅固雙樹間敷繩床北首,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時,尊者阿難奉世尊教,於雙堅固樹間為世尊敷繩床,北首已,還世尊所,稽首禮足,白言世尊:「已為如來於雙堅固樹間敷繩床,令北首。」

於是,世尊往就繩床,右脅著地,北首而臥,足足相累,繫念明想

爾時,世尊即於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般涅槃已,雙堅固樹尋即生花,周匝垂下,供養世尊。

時,有異比丘即說偈言:

「善好堅固樹,  枝條垂禮佛,
 妙花以供養,  大師般涅槃。」

尋時,釋提桓因說偈:

「一切行無常,  斯皆生滅法,
 雖生尋以滅,  斯寂滅為樂。」

尋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次復說偈言:

「世間一切生,  立者皆當捨,
 如是聖大師,  世間無有比。
 逮得如來力,  普為世間眼,
 終歸會磨滅,  入無餘涅槃。」

尊者阿那律陀次復說偈言:

「出息入息住,  立心善攝護,
 從所依而來,  世間般涅槃。
 大恐怖相生,  令人身毛豎,
 一切行力具,  大師般涅槃。
 其心不懈怠,  亦不住諸愛,
 心法漸解脫,  如薪盡火滅。」

如來涅槃後七日,尊者阿難住支提所,而說偈言:

「導師此寶身,  往詣梵天上,
 如是大神力,  內火還燒身。
 五百纏身,  悉燒令磨滅,
 千領細㲲衣,  以衣如來身。
 唯二領不燒,  最上及襯身。」

尊者阿難說是偈已時,諸比丘默然悲喜。

[校勘]

「俱尸那竭國」,巴利本作 Kusinārā。

「堅固」,巴利本作 Sāla。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阿那律陀」,巴利本作 Anuruddha。

「住支」,大正藏原為「往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住支」。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俱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夷那竭、拘尸那竭、拘尸城、鳩尸那竭、俱夷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羅(力士)國末羅(力士)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般涅槃:「般」為完全,「涅槃」為滅除煩惱、生死。此處特指解脫者的去世。

出自見量法師「漫談四分律中的繩床」一文,青松萌芽期刊第3期,民國86年9月

繩床:以木板作骨架,並舖上繩子織成的墊子的床或椅子。

北首:頭在北,腳朝南。

右脅著地:向右側躺、身體右側接觸地面。

寂滅為樂: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支提所: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15 17:3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48330974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