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一五七)梵志品黃蘆園經第六(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蘭若,在黃蘆園中。

爾時,鞞蘭若梵志年耆宿老,壽將欲過,命垂至盡,年百二十,拄杖而行。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當在佛前倚杖而立,白曰:「瞿曇!我聞沙門瞿曇年幼極少,新出家學。若有名德沙門梵志親自來詣,而不禮敬,亦不尊重,不從座起,不請令坐。瞿曇!此事大為不可。」

世尊告曰:「梵志!我初不見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謂自來詣,能令如來禮敬尊重,而從坐起,請令坐者。梵志!若有來詣,欲令如來禮敬尊重,而從坐起,請令坐者,彼人必當頭破七分。」

梵志復曰:「瞿曇無味。」

世尊告曰:「梵志!有事令我無味,然不如汝言。若有色味、聲味、香味、觸味者,彼如來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謂有事令我無味,然不如汝言。」

梵志復曰[*]:「瞿曇無恐怖。」

世尊告曰:「梵志!有事令我無恐怖,然不如汝言。若有色恐怖,聲、香、味、觸恐怖者,彼如來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謂有事令我無恐怖,然不如汝言。」

梵志復曰[*]:「瞿曇不入胎。」

世尊告曰:「梵志!有事令我不入胎,然不如汝言。若有沙門、梵志當來胎床,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者,我說彼不入胎,如來當來胎床,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故令我不入胎。是謂有事令我不入胎,然不如汝言。

「梵志!我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我先觀法,我於眾生為最第一。猶雞生卵,或十或十二,隨時念,隨時覆,隨時暖,隨時擁護。彼於其後,雞設放逸,於中有雞子,或以口嘴,或以足爪,啄破其卵,安隱自出,彼於雞子為最第一。我亦如是,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我先觀法,我於眾生為最第一。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壇,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二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三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復次,梵志!我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四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憶宿命智通作證。我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謂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是謂我爾時初夜得此第一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懃,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憶宿命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生死智通作證,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妙與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眾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是謂我爾時中夜得此第二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生死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漏盡智通作證,我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我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我爾時後夜得此第三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漏盡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若有正說而說不癡法,眾生生世,一切眾生最勝,不為苦樂所覆,當知正說者即是我也。所以者何?我說不癡法,眾生生世,一切眾生最勝,不為苦樂所覆。」

於是,鞞蘭若梵志即便捨杖,稽首佛足,白世尊曰:「世尊為第一,世尊為大,世尊為最,世尊為勝,世尊為等,世尊為不等,世尊無與等等,世尊無障,世尊無障人。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鞞蘭若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黃蘆園經第六竟(千六百二字)

[校勘]

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

「六」,明本作「十六」。

明、聖二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鞞蘭若」,巴利本作 Verañjā。

「黃蘆園」,巴利本作 Naḷerupucimanda。

「拄」,聖本作「柱」。

「倚」,聖本作「猗」。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曰」。

聖本無「味」字。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增」,聖本作「曾」。[*]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室」,宋、元、明三本作「空」。

「學」,大正藏原為「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學」。

「相」,聖本作「根」。

「行」,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勤」,宋、元、明三本作「進」,聖本作「懃」。[*]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明本無「黃蘆園經第六竟」七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千六百二字」五字。

[註解]

瞿曇無味:姓瞿曇的這人沒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味的樣子者」。

瞿曇無恐怖:姓瞿曇的這人膽子好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享樂者」。

瞿曇不入胎:姓瞿曇的這人不得超生。按:古印度種姓制度認為最低等的首陀羅種姓(職業為工人、農奴),無權誦經、祭祀,也不得投生轉世,又稱為一生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離胎的」。

蒿草:雜草、野草。

覺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對應經典]

  •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 加上:增支部8集11經

[讀經拾得]

一百二十歲的老婆羅門倚老賣老,習慣別人見到他老人家就要拜他,但佛陀沒有拜他,老婆羅門因此而罵佛陀。

然而不論老婆羅門怎麼罵,佛陀都將他罵人的詞彙以正面解讀,順便講述一些佛法的道理,罵到後來老婆羅門也服了佛陀。

(一五八)中阿含梵志品頭那經第七(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頭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世尊問曰:「頭那!若有問汝是梵志耶?汝梵志汝自稱說。」

梵志頭那答曰:「瞿曇!若有正稱說梵志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瞿曇!正稱說梵志者,即是我也。所以者何?我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世尊告曰:「頭那!我今問汝,隨所解答。頭那!於意云何?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誦持經書,流布經書,誦習典經,所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蜜哆羅、夜陀揵尼、應疑羅娑、婆私吒、迦葉、婆羅婆、婆和,謂此施設五種梵志,有梵志猶如梵,有梵志似如天,有梵志不越界,有梵志越界,有梵志旃荼羅第五。頭那!此五種梵志,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瞿曇略說此義,不廣分別,我不能知。唯願沙門瞿曇善說,令我知義。」

世尊告曰:「頭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分別說。」

頭那白曰:「唯然。瞿曇!」頭那梵志受教而聽。

佛言:「頭那!云何梵志猶如梵耶?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頭那!如是梵志猶如梵也。

「頭那!云何梵志似如天耶?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行身妙行,口、意妙行,行身妙行,口、意妙行已,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頭那!如是梵志似如天也。

「頭那!云何梵志不越界耶?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非剎利女,不懷妊,不產生。頭那!以何等故梵志非趣懷妊[*]?莫令彼男子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非趣懷妊[*]。頭那!以何等故梵志非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傲,不為莊嚴,不為校餝,但為子故。彼生子已,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住彼、持彼,不越於彼。頭那!如是梵志不越界也。

「頭那!云何梵志為越界耶?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非剎利女,不懷妊[*],不產生。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妊[*]?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不趣懷妊[*]。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傲,不為莊嚴,不為校[*]餝,但為子故。彼生子已,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不住止彼,不受持彼,便越於彼。頭那!如是梵志名越界也。

「頭那!云何梵志梵志旃荼羅[*]?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云何不如法?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不剎利女,不懷妊[*],不產生。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妊[*]?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不趣懷妊[*]。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傲,不為莊嚴,不為校[*]飾,但為子故。彼生子已,作王相應事、賊相應事、邪道相應事,作如是說:『梵志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猶若如火,淨亦燒,不淨亦燒。梵志不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頭那!如是梵志梵志旃荼羅[*]。頭那!此五種梵志,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瞿曇!說此最後梵志旃荼羅[*]者,我尚不及,況復餘耶?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頭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那經第七竟(千八百五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明本作「第十」。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巴利本作 Mantadh~aroṃ tiṇṇaṃ vedāna pārāgū sanighaṇḍuketubhānaṃ sākkharappabhedānaṃ itihāsapañcamānaṃ padako veyyakaraṇo。

「夜吒」,巴利本作 Aṭṭhaka。

「婆摩」,巴利本作 Vāmaka。

「婆摩提婆」,巴利本作 Vāmadeva。

「毗奢蜜哆羅」,大正藏原為「毗奢蜜哆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毗奢蜜哆羅」。

「毗奢蜜哆羅」,巴利本作 Vessāmitta。

「夜陀揵尼」,巴利本作 Yamadaggi。

「應疑羅娑」,巴利本作 Aṅgīrasa。

「婆私吒」,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迦攝」,大正藏原為「迦葉」,宋、元、明三本作「迦攝」,聖本作「加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攝」。

「迦攝」,巴利本作 Kassapa。

「婆」,聖本作「娑」。

「婆羅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婆和」,巴利本作 Bhagu。

「旃荼羅」,大正藏原為「旃茶羅」,宋、元、明三本作「旃荼羅」,聖本作「𭠭荼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旃荼羅」。[*]

「旃荼羅」,巴利本作 Caṇḍāla。

「喜」,聖本作「憙」。

聖本無「行」字。

「妊」,聖本作「任」。[*]

大正藏無「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婬」,聖本作「淫」。[*]

「校」,大正藏原為「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校」。[*]

「為」,元、明二本作「生」。

「相」,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彼趣」,大正藏原為「趣彼」,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彼趣」。

明本無「頭那經第七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千八百五十字」六字。

[註解]

因、緣、正、文、戲五句說: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物類名字、萬物差品、字類分合、歷世本末,此五種記」,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

不越界:不超出其本分。

有梵志旃荼羅:有的婆羅門如同賤民。「旃荼羅」為音譯,義譯為「賤民」,在古印度四種姓之外,從事屠宰、除糞等工作。

不懷妊,不產生:不接近懷孕的,不接近授乳的。

彼男子及以女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小男孩或小女孩」。

梵志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婆羅門什麼事都能做,婆羅門不會因此而執著,也不會被污染。按:這類婆羅門自詡為什麼都敢去做、自認為不會受污染,其實卻是被欲望所驅使而什麼骯髒的事都做。有如賤民身不由己,被人驅使做骯髒的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婆羅門以所有工作營生,婆羅門不因此而被污染」。

[對應經典]

  • 加上:增支部5集192經

 

(一五九)中阿含梵志品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阿伽羅訶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恣汝所問。」

梵志即便問曰:「瞿曇!梵志經典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人依稻麥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稻麥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稻麥依地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地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地依水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水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水依風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風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風依空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空無所依,但因日月,故有虛空。」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日月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日月依於四王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四王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四王天依三十三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三十三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三十三天依㷿摩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㷿摩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㷿摩天依兜瑟哆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兜瑟哆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兜瑟哆天依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化樂天依他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他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他化樂天依梵世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梵世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世依於大梵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大梵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忍辱溫良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涅槃何所依住?」

世尊告曰:「梵志意欲依無窮事,汝今從我受問無邊,然涅槃者無所依住,但涅槃滅訖,涅槃為最。梵志!以此義故,從我行梵行。」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竟(六百三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明本作「第十」。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王天」,大正藏原為「天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王天」。

明本無「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竟」九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六百三十四字」六字。

[註解]

忍辱溫良依涅槃住:忍辱溫良要到了證涅槃,才能真正穩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阿伽羅訶那梵志向佛陀一連串地追問事物依何而住,也就是依據什麼而有、依據什麼而能持續。這當中各事物所依,整理如下:

梵志經典/人/稻麥/地/水/風/虛空/日月/四王天/三十三天/㷿摩天/兜瑟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梵世/大梵/忍辱溫良/涅槃/無所依

梵志經典(婆羅門教經典)是人寫出來的,因此「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人要有食物才能維持生命,因此「人依稻麥住」。

稻麥生長於大地上,因此「稻麥依地住」。

接下來佛陀表示「地依水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這是佛教的世界觀。一種解讀為地表依於地下水層,地下水層支撐著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會地層下陷,這可稱為「地依水住」。更大範圍來看,地殼的底部由岩漿托起,或許也像「地依水住」。地殼的各大陸板塊在岩漿上緩慢漂移,則如「水依風住」。再大範圍來看,地球有自轉、公轉,也是由於代表移動性的風大。所有這些,則都在太空之中,而可說是「風依空住」。

日、月等等造成的萬有引力,支撐了上述地球在太空中的運行,也可說是「空無所依,但因日月」。

經載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輪迴不已,在「壞劫」時,從欲界的低層漸次往上毀壞到色界的初禪天(大梵天),之後在成劫時,從初禪天的大梵天誕生開始,其餘的色界諸天及欲界才重新成形。因此可以說世界較低的層次是依於較高的層次而成立的,直至大梵天。

初禪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一起生活在梵天世界(梵世),其中大梵天是梵天世界中最早出生的眾生,也是梵天世界之王。大梵天王的大臣即梵輔天,其餘在梵天世界的天眾則是梵眾天,因此「梵世依於大梵住」。

大梵天穩定地沐浴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因此可說「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忍辱溫良要到了證涅槃,才能真正穩固,所以說「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涅槃是一切苦的止息,沒有任何的執著,因此「涅槃者無所依住」,但為究竟的解脫、究竟的清涼。

(一六〇)中阿含梵志品阿蘭那經第九(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彼時,世尊在晝行處,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講堂,在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汝論何事?以何等故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眾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世尊!我等共論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汝作是說:『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所以者何?乃過去世時,有眾生壽八萬歲,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饒財珍寶,村邑相近,如雞一飛。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更無餘患。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拘牢婆,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必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蘭那大長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比丘!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摩納磨,梵志阿蘭那為無量百千摩納磨住一無事處,教學經書。

「爾時,梵志阿蘭那獨住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我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於是,梵志阿蘭那往至若干國眾多摩納磨所,而語彼曰:『諸摩納磨!我獨住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我今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摩納磨!我今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汝等當作何等?』

「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白曰:『尊師!我等所知,皆蒙師恩。若尊師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我等亦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出家學道。』於是,梵志阿蘭那則於後時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亦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梵志阿蘭那出家學道。是為尊師阿蘭那,是為尊師阿蘭那弟子名號生也。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朝露在草上,日出則消,暫有不久。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朝露,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大雨時,渧水成泡,或生或滅。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泡,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以杖投著水中,還出至速。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杖,投水出速,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新瓦盂,投水即出,著風熱中,乾燥至速。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新瓦盂[*],水漬速燥,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小段肉著大釜水中,下熾然火,速得消盡。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肉消,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縛賊送至標下殺,隨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賊,縛送標殺,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屠兒牽牛殺之,隨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如是,摩納磨!人命如牽牛殺,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摩!猶如機織,隨其行緯,近成近訖。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機織訖,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山水,暴長流疾,多有所漂,水流速,無須臾停。如是,摩納磨!人壽行速,去無一時住。如是,摩納磨!人命如駃[*]水流,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夜闇以杖投地,或下頭墮地,或上頭墮地,或復臥墮,或墮淨處,或墮不淨處。如是,摩納磨!眾生為無明所覆,為愛所繫,或生泥犁,或生畜生,或生餓鬼,或生天上,或生人間。如是,摩納磨!人命如闇杖投地,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我於世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我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我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我於疑惑淨除其心。摩納磨!汝等於世亦當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汝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汝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我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摩納磨!汝等亦當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梵世法:『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㷿摩天,或生兜率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爾時,尊師阿蘭那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尊師阿蘭那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尊師阿蘭那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比丘!於意云何?昔時尊師阿蘭那者謂異人耶?莫作斯念。所以者何?比丘,當知即是我也。我於爾時名尊師阿蘭那,我於爾時有無量百千弟子,我於爾時為諸弟子說梵世法。

「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㷿摩[*]天,或生兜率[*]多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我於爾時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我於爾時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於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我於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比丘!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比丘!若有正說者:『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行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比丘,今是正說。所以者何?今若有長壽,遠至百歲,或復小過者。若有長壽者,命存三百時,春時百、夏時百、冬時百,是命存千二百月,春四百、夏四百、冬四百,命存千二百月者,命存二千四百半月,春八百、夏八百、冬八百,命存二千四百半月者,三萬六千晝夜,春萬二千、夏萬二千[*][*]、冬萬二千[*][*],命存三萬六千晝夜者,七萬二千食,及障礙及母乳。於有障礙,苦不食,瞋不食,病不食,有事不食,行來不食,至王間不食,齋日不食,不得者不食,是謂比丘二百歲命存百歲數、時數、歲時數、月數、半月數、月半月數、晝數、夜數、晝夜數、食數、障礙數、食障礙數。

「比丘!若有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亦當復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懃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蘭那經第九竟(三千二百九十一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千三百七十三字)(第四分別誦)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明本作「第十」。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正」,聖本作「政」。

「阿蘭那」,巴利本作 Araka。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盂」,大正藏原為「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盂」。[*]

大正藏在「標」字之後有一「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大正藏原為「子」,今依據前後文改作「之」。

「苦」,大正藏原為「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苦」。

「暴長」,大正藏原為「瀑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暴長」。[*]

「駛」,大正藏原為「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駛」。[*]

宋、元二本無「是」字。

「犁」,宋、元、聖三本作「黎」。

「杖投」,聖本作「投杖」。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二」,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摩」,宋、元二本作「磨」。[*]

「率」,大正藏原為「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率」。[*]

「多」,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虛」,聖本作「處」。

「多」,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明本改作「多」。[*]

「無」,聖本作「死」。

大正藏在「百」字之後有一「月」字,今依據高麗藏刪去。

「萬二千」,聖本作「千二百」。[*]

「二千」,宋、元、明三本作「千二」。[*]

「二」,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二」。

明本無「阿蘭那經第九竟」七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千二百九十一字」八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七千三百七十三字」八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不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得不到食物」。

摩納磨:少年或少年學生。又譯為「摩那婆」、「摩納」。

渧:「滴」的古代俗寫。

機織:織布機。

駃:疾速、迅速。音義同「快」。

夜闇以杖投地:在暗夜中將手杖拋到地上(不知道手杖後來會怎麼樣)。參見《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954經:「譬如擲杖空中,或頭落地,或尾落地,或中落地;如是無始生死,長夜輪轉,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如是無始生死,長夜輪轉。」

斷疑度惑:此處所斷的疑惑,應該是指五蓋的疑,而非證初果斷癡的疑。或可理解為:禪定是世間善法的最頂級,阿蘭那大師對世間善法(非出世間善法)已經沒有疑惑,也如法得果報的往生至世間善法最高處:大梵。(??)

今若有長壽,遠至百歲,或復小過者:現今活得久的才百歲或多些。

春時百、夏時百、冬時百:古印度的曆法中,一年分三時,因此翻譯為中文時只列出三季而非四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這一經的無常思惟可以綜合: 1.人身壽命很快消逝,如水流過。 2.這個很快消逝的人身壽命很難得,如同在暗夜中將手杖拋到地上(不知道手杖後來會怎麼樣)(草稿)

本經大概的修法次第: 思惟世間無常⇒斷除對他人資具的貪,進一步鎮伏五蓋⇒修慈心禪定⇒往生天界。雖然佛說過去世的善眼大師尚未得究竟,但在其他參考經典有提到,善眼大師修習慈心禪定依然值得佛弟子學習。 個人理解,善眼大師雖有禪定,但還沒徹底觀察到 十二因緣流轉與還滅,所以雖然功德大,但終究還是在輪迴中。佛陀則是自證四聖諦,成就佛陀十號功德,徹底解脫輪迴,也為他人說四聖諦。 這裡也可以觀察到,佛陀過去世,一樣有悲心的展現,指導弟子們修慈心,差別在成佛後,說的法是究竟的。佛陀久遠以來的悲心與主動教誨,也是這經的一個特點。(草稿)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8/21 10:1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019494056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