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一七八)心品獵師經第七(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陀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獵師飼鹿,不如是心,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樂、長壽。獵師飼鹿,如是心飼,唯欲近食,使近食已,令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屬,獵師飼鹿,如是心也。

「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彼第一群鹿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

「第二群鹿而作是念:『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一群鹿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捨獵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飲水耶?』第二群鹿作是念已,便捨獵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飲水。彼春後月諸草水盡,身極,氣力衰退,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彼第二群鹿亦復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

「第三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獵師、獵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三群鹿作是念已,便離獵師、獵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獵師眷屬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諂黠,第一諂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今寧可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便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復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

「第四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群鹿一切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依住獵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四群鹿作是念已,便依住獵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便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獵師眷屬復作是念:『第四群鹿甚奇猛俊,第一猛俊,若我逐彼,必不能得,餘鹿則當恐怖驚散,我今寧可捨第四群鹿。』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則便捨罝。如是第四群鹿便得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

「比丘!我說此喻,欲令解義,我今說此,當觀其義。獵師食者,當知五欲功德,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獵師食者,當知是五欲功德也。獵師者,當知是惡魔王也。獵師眷屬者,當知是魔王眷屬也。群鹿者,當知是沙門、梵志也。第一沙門、梵志近食魔王食,世間信施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一沙門、梵志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猶如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一群鹿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當觀彼第一沙門、梵志亦復如是。

「第二沙門、梵志亦作是念:『第一沙門、梵志近食魔王食,世間信施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彼第一沙門、梵志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捨此世間信施飲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果及根耶。』第二沙門、梵志作是念已,便捨世間信施飲[*]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果[*]及根。彼春後月諸果[*]根盡,身極羸瘦[*],氣力衰退,力衰退已,便心解脫、慧解脫衰退,心解脫、慧解脫衰退已,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二沙門、梵志亦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猶如第二群鹿而作是念:『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一群鹿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捨獵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飲水耶?』第二群鹿作是念已,便捨獵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飲水。彼春後月諸草水盡,身極羸瘦[*],氣力衰退,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二群鹿亦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當觀彼第二沙門、梵志亦復如是。

「第三沙門、梵志亦作是念:『第一、第二沙門、梵志一切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魔王、魔王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世間信施飲[*]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第三沙門、梵志作是念已,便離魔王、魔王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便不近食世間信施飲[*]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然受持二見,有見及無見。彼受此二見故,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三沙門、梵志亦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

「猶如第三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獵師、獵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三群鹿作是念已,便離獵師、獵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獵師眷屬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諂黠,第一[*]諂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今寧可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便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所依者當知有見也。住止者當知無見也。當觀彼第三沙門、梵志亦復如是。

「第四沙門、梵志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沙門、梵志一切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依住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間信施飲[*]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第四沙門、梵志作是念已,便依住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間信施飲[*]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四沙門、梵志便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

「猶如第四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群鹿一切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依住獵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四群鹿作是念已,便依住獵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獵師眷屬復作是念:『第四群鹿甚奇猛㑺,第一猛㑺[*],若我逐彼,必不能得,餘鹿則當恐怖驚散,我今寧可捨罝第四群鹿。』彼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則便捨罝。如是第四群鹿便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當觀彼第四沙門、梵志亦復如是。

「比丘!當學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

「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知,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比丘!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當學如是。」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獵師經第七竟(二千三百九十六字)

[校勘]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陀」,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陀」。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捨」,大正藏原為「不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

「極羸瘦」,大正藏原為「體極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極羸瘦」。[*]

「第一」,大正藏原為「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第一」。[*]

大正藏無「魔王眷屬」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果」,宋本作「菓」。[*]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食」字。

「猛㑺」,大正藏原為「㑺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猛㑺」。[*]

「止令」,大正藏原為「正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止令」。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修」。

明本無「獵師經第七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三百九十六字」八字。

[註解]

憍恣:陶醉。

無事處: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空閑」、「空閑處」、「阿練若」、「阿蘭若」。

羸:衰弱。讀音同「雷」。

諂黠:狡猾聰明。

長圍罝:長圍籬。「罝」讀音「居」,捕獸用的網。

所不至處:無路可到的地方。

罝:讀音「居」,捕獸用的網。

信施:信徒的布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四種鹿群的一種解讀:

出家僧侶以托缽乞食的方式,來維持出家生活。生活用品等,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種物品,簡稱「四資具」。

  • 第一群鹿 -→隨意享受資具
  • 第二群鹿 -→拒絕任何資具,無法持續修行
  • 第三群鹿 -→如理思擇受用資具,但未有正確觀念
  • 第四群鹿 -→如理思擇受用資具,也有正確觀念

(一七九)中阿含心品五支物主經第八(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五支物主平旦出舍衛國,往詣佛所,欲見世尊供養禮事,五支物主便作是念:「且置往見佛世尊,或能宴坐及諸尊比丘,我今寧可詣一娑羅末利異學。」於是,五支物主便至此道遊戲歡樂,近巾頭阿梨,往詣一娑羅末利異學園[*]。

彼時,娑邏末利異學園[*]中,有一異學沙門文祁子,在於彼中為大宗主,眾人之師,眾所敬重,統領大眾五百異學師。彼在擾亂眾發高大音聲,其聲喧鬧,說若干種畜生之論,謂論王、論賊、論鬥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人、論童女、論婬女、論世間、論邪道、論海中,如是比聚集,論若干種畜生之論。異學沙門文祁子遙見五支物主來,便自敕己眾,令默然住:「汝等默然,莫復語言,宜自收斂,此沙門瞿曇弟子五支物主來。若有沙門瞿曇在家弟子居舍衛國者,無過於五支物主。所以者何?彼愛樂默然,稱說默然,若彼見此眾默然者,或能來前。」彼時,異學沙門文祁子止己眾已,自默然住。

於是,五支物主往詣異學沙門文祁子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異學沙門文祁子語曰:「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云何為四?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不行邪命、不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者,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五支物主聞異學沙門文祁子所說,不是不非,從坐起去。「如此所說,我自詣佛,當問此義。」便往詣佛,稽首作禮,卻坐一面,與異學沙門文祁子所共論者,盡向佛說。

世尊聞已,告曰:「物主!如異學沙門文祁子所說,若當爾者,嬰孩童子支節柔軟,仰向臥眠,亦當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物主!嬰孩童子尚無身想,況復作身惡業耶?唯能動身。物主!嬰孩童子,尚無口想,況復惡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嬰孩童子,尚無命想,況復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主!嬰孩童子,尚無念想,況復惡念耶?唯念母乳。物主!若如異學沙門文祁子說者,如是嬰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無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門。云何為四?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不行邪命,不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無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門。物主!身業、口業者,我施設是戒;物主!念者,我施設是心所有與心相隨。物主!我說當知不善戒,當知不善戒從何而生?當知不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戒耶?物主!我說當知善戒,當知善戒從何而生?當知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戒耶?物主!我說當知不善念,當知不善念從何而生,當知不善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念耶?物主!我說當知善念,當知善念從何而生?當知善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念耶?

「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謂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物主!不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此不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戒也。

「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無欲、無恚、無癡,當知善戒從是心生。物主!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行戒不著戒此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戒也。

「物主!云何不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是謂不善念。物主!不善念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想生。云何為想?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干種行,或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眾生因欲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物主!眾生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此不善念從是想生。物主!不善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此不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念也。

「物主!云何善念耶?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善念。物主!善念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想生。云何為想?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干種行,或無欲想,或無恚想,或無害想。物主!眾生因無欲界想故,生善念,無欲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無欲界相應。物主!眾生因無恚、無害界故,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此善念從是想生。物主!善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此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念也。

「物主!若多聞聖弟子以慧觀不善戒知如真,從生不善戒知如真,此不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真,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戒知如真。以慧觀善戒知如真,從生善戒知如真,此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真,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戒知如真。以慧觀不善念知如真,從生不善念知如真,此不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真,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念知如真。以慧觀善念知如真,從生善念知如真,此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真,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念知如真。所以者何?因正見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語,因正語故生正業,因正業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正定。賢聖弟子心如是定已,便解脫一切婬、怒、癡。

「物主!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已,便知一切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學見跡成就八支,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物主!云何學見跡[*]成就八支[*]?謂學正見至學正定,是謂學見跡[*]成就八支[*]。物主!云何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謂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佛說如是。彼五支[*]物主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支[*]物主經第八竟(二千一百七十八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五支物主」,巴利本作 Pañcakaṅga thapati。

「旦」,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旦」。

「一娑羅末利異學園」,大正藏原為「一娑邏末利異學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娑羅末利異學園」。[*]

「一娑羅末利異學園」,巴利本作 Ekasālaka Mallikā ārāma。

「此」,大正藏原為「比」,宋、明二本作「此」,元本作「北」,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此」。

「巾頭阿梨」,巴利本作 Tindukācīra。

「沙門文祁子」,巴利本作 Samaṇamaṇḍikāputta。

大正藏在「欲」字之後有「無欲」二字,今依據前後文刪去。

「我」,元、明二本作「戒」。

「恚」,大正藏原為「慈」,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恚」。

「學」,聖本作「覺」。

「跡」,宋、元、明、聖四本作「迹」。[*]

「支」,聖本作「枝」。[*]

「漢」,大正藏原為「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漢」。[*]

明本無「五支物主經第八竟」八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一百七十八字」八字。

[註解]

畜生之論:無意義的談論。

行戒不著戒:受持戒律,而且不因持戒而起執著。按:這是指聖者持戒的同時,不會認為「我」在持戒、「我」有功德,而起執著,因此能超越善業,而不造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但非戒所成者」。

此善戒滅無餘:這持戒的善行寂滅、沒有業力殘留。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如實了知那些善習慣滅無餘之處的心解脫、慧解脫。」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外道認為身口意不要作惡,就是極致的聖人了。佛陀則以因緣作進一步的分析,轉化外道的說法為佛法,以四聖諦的架構分析身、口的不善戒、善戒,意的不善念、善念:

  • 苦: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謂不善戒。
  • 集: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
  • 滅:(以善滅不善、不執著而滅善)不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此不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
  • 道: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戒也。

(一八〇)中阿含[*]心品瞿曇彌經第九(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在加鞞羅衛尼拘類樹園。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持新金縷黃色衣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慈愍我故,願垂納受。」

世尊告曰:「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眾,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大眾。」

大生主瞿曇彌至再三白曰:「世尊!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慈愍我故,願垂納受。」

世尊亦至再三告曰:「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眾,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

爾時,尊者阿難立世尊後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此大生主瞿曇彌於世尊多所饒益,世尊母命終後乳養世尊。」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大生主瞿曇彌實於我多所饒益,我母命終後乳養於我。阿難!我亦於大生主瞿曇彌多所饒益。所以者何?大生主瞿曇彌因我故,得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不疑三尊、苦集滅道,成就信、戒、多聞、施、慧,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離酒斷酒。阿難!若有人因人故,得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不疑三尊、苦集[*]滅道,成就信、戒、多聞、施、慧,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離酒斷酒者,此人供養於彼人至盡形壽,以飲食、衣被、床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活具,不得報恩

「復次,阿難!有七施眾,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阿難!云何七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信族姓男、族姓女,佛在世時,佛為首,施佛及比丘眾,是謂第一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信族姓男、族姓女,世尊般涅槃後不久施二部眾,施比丘眾、施比丘尼眾,入比丘僧園而白眾曰:『眾中爾所比丘來,布施彼也。』入比丘尼僧房而白眾曰:『眾中爾所比丘尼來,布施彼也。』是謂第五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

「阿難!當來時有比丘,名姓種,不精進,著袈裟衣,彼不精進,不精進故施,依眾故,緣眾故,上眾故,因眾故,我說爾時施主得無量不可數不可計福,得善得樂,況復令比丘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就質直,成就柔軟,成就質直柔軟,成就忍,成就樂,成就忍樂,成就相應,成就經紀,成就相應經紀,成就威儀,成就行來遊,成就威儀行來遊,成就信,成就戒,成就多聞,成就施,成就慧,成就信、戒、多聞、施、慧也?是謂第七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是謂有七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

「阿難!云何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有信族姓男、族姓女布施如來,施緣一覺,施阿羅漢,施向阿羅漢[*],施阿那含,施向阿那含,施斯陀含,施向斯陀含,施須陀洹,施向須陀洹,施離欲外仙人,施精進人,施不精進人,布施畜生。阿難!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進人得福千倍,施精進人得福百千倍,施離欲外仙人得福億百千倍,施向須陀洹無量,得須陀洹無量,向斯陀含無量,得斯陀含無量,向阿那含無量,得阿那含無量,向阿羅漢[*]無量,得阿羅漢[*]無量,緣一覺[*]無量,況復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耶?此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

「復次,阿難!有四種布施,三淨施。云何為四?或有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或有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或有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或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阿難!云何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耶?施主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受者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也。

「阿難!云何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耶?施主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受者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是謂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也。阿難!云何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耶?施主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受者亦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阿難!云何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耶?施主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受者亦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是謂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精進施不精進,  如法得歡喜心,
 信有業及果報,  此施因施主淨。
 不精進施精進,  不如法非喜心,
 不信業及果報,  此施因受者淨。
 懈怠施不精進,  不如法非喜心,
 不信業及果報,  如是施無廣報。
 精進施於精進,  如法得歡喜心,
 信有業及果報,  如是施有廣報。
 奴婢及貧窮,  自分施歡喜,
 信業信果報,  此施善人稱。
 正護善身口,  舒手以法乞,
 離欲施離欲,  是財施第一。」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瞿曇彌經第九竟(千五百二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釋羇瘦」,巴利本作 Sakkesu。

「加鞞羅衛尼拘類」,巴利本作 Kapilavathu Nigrodha。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大正藏原為「摩訶簸邏闍鉢提瞿曇彌」,宋、元、明三本作「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聖本作「摩訶簸羅闍鉢提瞿曇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巴利本作 Mahāpajāpati Gotamī。

「縷」,聖本作「鏤」。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生主」,巴利本作 Mahāpajāpati。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也」,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也」。

「緣一覺」,宋本作「一緣覺」。[*]

「阿羅漢」,大正藏原為「阿羅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阿羅漢」。[*]

「阿羅漢」,巴利本作 (Tathāgatasāvaka)-arāham。

「向阿羅漢」,巴利本作 Arahattaphalasacchikiriyā。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āmin。

「向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āmiphalasacchikiriyā。

「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向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phalasacchikiriyā。

「須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nna。

「向須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ttiphalasacchikiriyā。

「無」,聖本作「不」。

聖本無「有」字。

「因」,聖本作「曰」。

「受」,聖本作「愛」。

明本無「瞿曇彌經第九竟」七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千五百二十字」六字。

[註解]

大生主:佛陀的姨母,舊譯為大愛道。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不得報恩:沒有辦法回報(讓人學佛的極大)恩惠。

七施眾:對七種僧團的布施:1. 以佛陀為上首的比丘、比丘尼僧團。2. 如來般涅槃後的比丘、比丘尼僧團。3. 比丘僧團。4. 比丘尼僧團。5. 指定僧團中的比丘與比丘尼。6. 指定僧團中的比丘。7. 指定僧團中的比丘尼。

當來時有比丘,名姓種,不精進,著袈裟衣,彼不精進,不精進故施,依眾故,緣眾故,上眾故,因眾故,我說爾時施主得無量不可數不可計福,得善得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未來世將有以袈裟圍在頸部、破戒、惡法的眾多姓氏者,人們由於僧團而對那些破戒者施與布施,阿難!即使這樣,我說對僧團的供養還是無法數、無法計量的,阿難!我說無論如何對個人布施比對僧團供養沒有更大的果報。」

緣一覺:獨覺、辟支佛。

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有正見知道將來的果報,這麼知見、這麼說:布施是善的、布施有果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中阿含經》卷47〈3 心品〉:「當來時有比丘,名姓種,不精進,著袈裟衣,彼不精進,不精進故施,依眾故,緣眾故,上眾故,因眾故,我說爾時施主得無量不可數不可計福,得善得樂,況復 今比丘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就質直,成就柔軟,成就質直柔軟,成就忍,成就樂,成就忍樂,成就相應,成就經紀,成就相應經紀,成就威儀,成就行來遊,成就威儀行來遊,成就信,成就戒,成就多聞,成就施,成就慧,成就信、戒、多聞、施、慧{{CollationBody sn='41' num='3' key='3' D}}耶?是謂第七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CBETA, T01, no. 26, p. 722, b1-12)

今=令【宋】【元】【明】。{{CollationBody sn='41' num='3' key='3' D}}耶=也【宋】【元】【明】【聖】。

可對照《地藏十輪經》中對於四種沙門供養仍有功德。

無論如何對個人布施比對僧團供養沒有更大的果報。

布施者或受施者之一是清淨的,則是清淨施。布施者或受施者之一如何清淨?三輪體空。舉例而言,若有人以不清淨的心供養佛,因為所供養的是佛,因此仍獲福無量。或是有人三輪體空而供養假冒的出家人,因為供養者三輪體空,而獲福無量,縱使假冒出家者入三惡道。

* * * *

本經是佛陀講布施因對象不同與功德大小差異,布施依對象分二種:眾施(僧團)& 私施(個別)

1﹒眾施:有七種

  1. 佛陀在世時,佛與僧團。
  2. 佛涅槃後施予比丘與比丘尼眾。
  3. 單施給比丘眾。
  4. 單施給比丘尼眾。
  5. 單施給僧團部份比丘、比丘尼眾。
  6. 單施給部份比丘眾
  7. 單施給部份比丘尼眾。

這段話後佛陀還預言:《阿難!當來時有比丘名姓種,不精進,著袈裟衣》簡單說(名姓種)就是空有比丘外表,卻不過比丘梵行,清浄生活,就是假和尚啦!《彼不精進,不精進故施,依眾故,緣眾故,上眾故,因眾故,我說爾時施主得無量不可計數不可計福》可知布施給僧團其福德無量,不因其中有假比丘而讓施者應有福德打了折扣。

2﹒私施:有十四種

施 佛陀、施辟支佛、施四雙八輩(八種)、施離欲外道仙人、施精進人、施不精進人、布施畜生。

「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進人得福千倍,施精進人得福百千倍,施離欲外仙人得福億百千倍,施向須陀含無量,……」說明只要有布施就有福德,但會因布施的對象不同使福德多寡相差懸殊。

(一八一)中阿含[*]心品多界經第十(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猶如從葦𧂐草𧂐[*]生火,燒樓閣堂屋。阿難!如是諸有恐怖,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昔過去時若有恐怖,彼一切亦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當來時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今現在諸有恐怖,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是為愚癡有恐怖,智慧無恐怖。愚癡有遭事、災患、憂慼,智慧無遭事、災患、憂慼。阿難!諸有恐怖、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可得,不從智慧。」

於是,尊者阿難悲泣淚出,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何比丘愚癡非智慧?」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不知界,不知處,不知因緣,不知是處、非處者,阿難!如是比丘愚癡非智慧。」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愚癡非智慧。世尊!云何比丘智慧非愚癡?」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知界、知處、知因緣,知是處、非處者。阿難!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世尊!云何比丘知界?」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阿難!見此六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真,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阿難!見此六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真,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阿難!見此六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四界知如真,覺界、想界、行界、識界。阿難!見此四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欲界色界無色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色界、無色界、滅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妙界、不妙界、中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善界、不善界、無記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二界知如真,有漏界、無漏界。阿難!見此二界知如真。復次,阿難!見二界知如真,有為界、無為界、阿難!見此二界知如真。阿難!見此六十二界知如真。阿難!如是比丘知界。」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界。世尊!云何比丘知處?」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十二處知如真,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阿難!見此十二處知如真。阿難!如是比丘知處。」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處。云何比丘知因緣?」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因緣及從因緣起知如真,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阿難!如是比丘知因緣。」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因緣。云何比丘知是處、非處?」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處是處知如真,見非處是非處知如真。阿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故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壞聖眾,惡心向佛,出如來血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故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壞聖眾,惡心向佛,出如來血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故犯戒,捨戒罷道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故犯戒,捨戒罷道者,必有是處。若見諦人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見諦人從餘沙門、梵志作是說:『諸尊!可見則見,可知則知。』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從餘沙門、梵志作是說:『諸尊!可見則見,可知則知。』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信卜問吉凶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信卜問吉凶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從餘沙門、梵志卜問吉凶相應,見有苦有煩,見是真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從餘沙門、梵志卜問吉凶相應,見有苦有煩,見是真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捨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捨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受八有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受八有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善處,生於天中者,終無是處。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者,終無是處。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善處,生天中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受樂報者,終無是處。阿難!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受苦報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苦報者,終無是處。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樂報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欲修七覺意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不修七覺意,欲得無上正盡覺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得無上正盡覺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不修七覺意,得無上正盡覺,盡苦邊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得無上正盡覺,盡苦邊者,必有是處。阿難!如是比丘知是處、非處。」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是處、非處。」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經名何?云何奉持?」

世尊告曰:「阿難!當受持此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法鏡、四品。是故稱此經名曰多界。」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多界經第十竟(二千二百三十六字)

中阿含[*]心品第三竟(二萬一千二十二字)第四分別誦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靜」。[*]

「宴」,聖本作「燕」。[*]

「𧂐」,宋、元、明、聖四本作「積」。[*]

「來」,聖本作「來來」。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知」。

「若」,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若」。

「見諦」,大正藏原為「諦見」,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見諦」。

「阿羅漢」,大正藏原為「阿羅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阿羅漢」。[*]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樂」,宋、元、明、聖四本作「樂樂」。

大正藏在「得」字之前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明本無「多界經第十竟」四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二百三十六字」八字。

「第三」,明本作「第十四」。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萬一千二十二字」八字。

「第四分別誦」,大正藏原為「第四分別說」,宋、元二本作「第四分別誦」,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第四分別誦」。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宋、元、明、聖四本無「八千三百三十字」七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置於「中阿含心品第三竟(二萬一千二十二字)第四分別誦」前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是處、非處:亦作「處非處智」,為如來十力之一。處,道理。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

三界:眾生居住的三種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天道的欲界諸天以下統稱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學界指初果以上的聖者,無學界指阿羅漢,非學非無學界為凡夫。

見諦:證悟四聖諦的真理,即得法眼淨、證初果。

可見則見,可知則知:能夠見到的自然就會見到,能夠知道的自然就會知道。按:這是外道末迦梨瞿舍利子的邪見,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

八有:初果聖者「七有天人往生」,來回人天出生最多七次,因此不會有第八次出生(八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智慧的人會知道以下的議題:

    • 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 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 六界: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 六界: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 四界:覺界、想界、行界、識界。
    •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 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
    • 三界: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 三界:妙界、不妙界、中界。
    • 三界: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 三界: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 二界:有漏界、無漏界。
    • 二界:有為界、無為界。
    • 十二入處: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
  • 因緣
    • 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 是處(合理者)非處(不合理者):
    1. 世間的通則。
    2. 見諦人與凡夫的差異。
    3. 業報的原則。
    4. 修行的次第。


本經提到一個世界不會有兩位轉輪聖王、兩位佛陀。定義上,轉輪聖王是統一此人類世界的最高王者,因此不可能有兩個轉輪聖王各自統治半個世界;定義上,佛陀是在無佛世界第一個自行覺悟並弘法的人,因此不會在一個世界有兩位佛陀(在有佛法的時代覺悟的人,定義上就不是佛了)。經上定義一日一月一世界,也就是一個有太陽的恆星系統就是

本經中所舉「見諦人」的各種例子,南北傳列舉的內容有多處差異,例如南傳經文舉例女子不可能成為轉輪王、帝釋、魔、佛,北傳則沒該句;北傳經文提到持咒相關例子,南傳則完全沒有提到。因此不排除本經的例子原先可能是各部派的註釋。

[進階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5/05 20:5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621500968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