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六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二一六)例品愛生經第五(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梵志,唯有一兒,心極愛念,忍意溫潤,視之無厭,忽便命終。命終之後,梵志愁憂,不能飲食,不著衣裳,亦不塗香,但至塚哭,憶兒臥處。於是,梵志周遍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梵志!今汝諸根不似自心住耶?」

梵志答曰:「今我諸根何由當得自心住耶?所以者何?唯有一兒,心極愛念,忍意溫潤,視之無厭,忽便命終。彼命終已,我便愁憂,不能飲食,不著衣裳,亦不塗香,但至塜哭,憶兒臥處。」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梵志語曰:「瞿曇!何言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瞿曇!當知若愛生時,生喜樂心。」

世尊如是至再三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梵志亦至再三語曰:「瞿曇!何言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瞿曇!當知若愛生時,生喜樂心[*]。」

時,彼梵志聞佛所說,不說言是,但說非已,即從座起,奮頭而去

爾時,勝林於其門前有眾多市郭兒而共博戲,梵志遙見已,便作是念:「世中若有聰明智慧者,無過博戲人,我今寧可往彼,若與瞿曇所共論者,盡向彼說。」於是,梵志往至眾多市郭兒共博戲所,若與世尊所共論者,盡向彼說。

眾多市郭博戲兒聞已,語曰:「梵志!何言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梵志!當知若愛生時,生喜樂心[*]。」

梵志聞已,便作是念:「博戲兒所說,正與我同。」而去。

於是,此論展轉廣布,乃入王宮,拘薩羅王波斯匿聞沙門瞿曇作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皇后曰:「我聞瞿曇作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皇后聞已,白曰:「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拘薩羅王波斯匿語末利皇后曰:「聞師宗說,弟子必同,沙門瞿曇是汝師,故作如是說,汝是彼弟子,故作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皇后白曰:「大王!若不信者,可自往問,亦可遣使。」

於是,拘薩羅王波斯匿即告那利鴦伽梵志曰:「汝往沙門瞿曇所,為我問訊沙門瞿曇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作如是語:『拘薩羅王波斯匿問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沙門瞿曇實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那利鴦伽!若沙門瞿曇有所說者,汝當善受持誦。所以者何?如是之人,終不妄言。」

那利鴦伽梵志受王教已,即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拘薩羅王波斯匿問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沙門瞿曇實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

世尊告曰:「那利鴦伽!我今問汝,隨所解答。那利鴦伽!於意云何?若使有人,母命終者,彼人發狂,心大錯亂,脫衣裸形,隨路遍走,作如是說:『諸賢!見我母耶?諸賢!見我母耶?』那利鴦伽!以此事故可知,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如是父、兄、姊、妹也,兒婦命終,彼人發狂,心大錯亂,脫衣裸形,隨路遍走,作如是說:『諸賢!見我兒婦耶?諸賢!見我兒婦耶?』那利鴦伽!以此事故可知,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那利鴦伽!昔有一人,婦暫歸家,彼諸親族欲奪更嫁。彼女聞之,即便速疾還至夫家,語其夫曰:『君!今當知我親族強欲奪君婦嫁與他人,欲作何計?』於是,彼人即執婦臂,將入屋中,作如是語:『俱至後世,俱至後世,便以利刀斫殺其婦,并自害己。』那利鴦伽!以此事故可知,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那利鴦伽梵志聞佛所說,善受持誦,即從座[*]起,繞三匝而去,還至拘薩羅王波斯匿所,白曰:「大王!沙門瞿曇實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拘薩羅王波斯匿聞已,語末利皇后曰:「沙門瞿曇實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皇后白曰:「大王!我問大王,隨所解答,於意云何?王愛鞞留羅大將耶?」

答曰:「實愛。」

末利復問:「若鞞留羅大將變易異者,王當云何?」

答曰:「末利!若鞞留羅大將變易異者,我必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復問:「王愛尸利阿荼大臣,愛一奔陀利象,愛婆夷利童女,愛雨日蓋,愛加尸及拘薩羅國耶?」

答曰:「實愛。」

末利復問:「若加尸及拘薩羅國變易異者,王當云何?」

答曰:「末利!我所具足五欲功德自娛樂者,由彼二國,若加尸及拘薩羅國當變易異者,我乃至無命,況復不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問王:「於意云何?為愛我耶?」

王復答曰:「我實愛汝。」

末利復問:「若我一旦變易異者,王當云何?」

答曰:「末利!若汝一旦變易異者,我必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拘薩羅王波斯匿語曰:「末利!從今日去,沙門瞿曇因此事是我師,我是彼弟子。末利!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拘薩羅王波斯匿及末利皇后,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愛生經第五竟(一千六百七十八字)

[校勘]

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遍」,明本作「遊」。

「諸」,大正藏原為「根」,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諸」。

「樂心」,大正藏原為「心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樂心」。[*]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生」,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頷」,元、明二本作「奮」,聖本作「鎮」。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末利」,巴利本作 Mallikā。

「那利鴦伽」,巴利本作 Nālijaṅgha。

「兄」,聖本作「母」。

「暫」,聖本作「蹔」。

「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鞞留羅」,巴利本作 Viḍūḍabha。

「必」,元、明二本作「心」。

「陀」,聖本作「他」。

「婆夷利」,巴利本作 Vajīrī。

「雨日蓋」,巴利本作 Vāsabhā。

「加尸及拘薩羅國」,巴利本作 Kāsi-kosalā。

「及」,宋、元、明三本作「王」。

明本無「愛生經第五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六百七十八字」八字。

[註解]

奮頭而去:猛然掉頭就走。

頷頭:點頭。「頷」讀音同「漢」。

末利:優婆夷名,是拘薩羅國波斯匿王的王后,佛陀稱讚她「供養如來」第一。她原為貴族,父親過世後淪為舍衛城內釋迦族人摩呵男的婢女,名為黃頭,常守末利園,一天見到佛陀入城乞食,即供養佛陀,並且發願迴向能脫離婢女的身分而成為王妃。一次波斯匿王出外遊獵,為避暑而至末利園,受到她接待到蔭涼的地方,讓波斯匿王很歡喜,最後並娶她為王妃。因為是從末利園請來的,而稱為末利夫人。她接引波斯匿王信佛,讓原先暴惡無信的波斯匿王變成虔誠的佛弟子。又譯為「摩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顯示在享樂時即已造了苦因。這個概念更深入的闡釋,可見《雜阿含經》關於當下的緣起的經文。
  • 最愛的是誰?

看完這則經文,我們自己也可想想:

自己最愛、最珍視的是什麼?

自己最愛的人事物,能永存嗎?

如果遲早會失去,就得要有能放得下的氣度,否則世間遲早會逼我們不得不放下。

若連最愛的人事物都能放下,其他的事物又有什麼不能放下的呢?

那麼,打坐時的妄念,又為什麼不能放下?

(二一七)中阿含[*]例品八城經第六(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眾多上尊名德比丘遊波羅利子城,住在雞園

是時,第十居士八城持多妙貨,往至波羅利子城治生販賣。於是,第十居士八城,彼多妙貨,貨賣速售,大得財利,歡喜踊躍,出波羅利子城,往詣雞園眾多上尊名德比丘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時,諸上尊名德比丘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

時,諸上尊比丘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於是,第十居士八城白曰:「上尊!尊者阿難今在何處?我欲往見。」

諸上尊比丘答曰:「居士!尊者阿難今在鞞舍離獼猴江邊高樓臺觀,若欲見者,可往至彼。」

爾時,第十居士八城即從座起,稽首諸上尊比丘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尊者阿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阿難告曰:「居士!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居士問曰:「尊者阿難!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成就慧眼,見第一義,頗說一法,若聖弟子住漏盡無餘,得心解脫耶?」

尊者阿難答曰:「如是。」

居士問曰:「尊者阿難!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成就慧眼,見第一義。云何說有一法,若聖弟子住漏盡無餘,得心解脫耶?」

尊者阿難答曰:「居士!依初禪至四禪修法念處可得四果或三果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法如法,彼依此處,觀法如法,住彼得漏盡者,或有是處。若住彼,不得漏盡者,或因此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此。

「復次,居士!依四無量心修法念處可得四果或三果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依此處,觀法如法,彼依此處,觀法如法,住彼得漏盡者,或有是處,若住彼,不得漏盡者,或因此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此。是謂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成就慧眼,見第一義,說有一法,若聖弟子住漏盡無餘,得心解脫。

「復次,居士!依四空定修法念處可得四果或三果多聞聖弟子度一切色想,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於此處,觀法如法,彼於此處,觀法如法,住彼得漏盡者,或有是處。若住彼,不得漏盡者,或因此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此。是謂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成就慧眼,見第一義,說有一法,若聖弟子住漏盡無餘,得心解脫。」

於是,第十居士八城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白曰:「尊者阿難!甚奇!甚特!我問尊者阿難一甘露門,而尊者阿難一時為我說於十二甘露法門,今此十二甘露法門必隨所依,得安隱出。尊者阿難!猶去村不遠,有大屋舍,開十二戶,若人所為故,入彼屋中。復一人來,不為彼人求義及饒益,不求安隱而燒彼屋。尊者阿難!彼人必得於此十二戶隨所依出,得自安隱。如是我問尊者阿難一甘露門,而尊者阿難一時為我說於十二甘露法門,今此十二甘露法門必隨所依,得安隱出。尊者阿難!梵志法、律中說不善法、律,尚供養師,況復我不供養大師尊者阿難耶?」

於是,第十居士八城即於夜中,施設極妙淨美豐饒食噉含消,施設食已,平旦敷座,請雞園眾及鞞舍離眾皆集一處,自行澡水,則以極妙淨美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令得飽滿,食訖收器,行澡水竟,持五百種物買屋別施尊者阿難。尊者阿難受已,施與招提僧

尊者阿難所說如是。第十居士八城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八城經第六竟(一千一百七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波羅利子」,巴利本作 Pāṭaliputta。

「雞園」,巴利本作 Kukkuṭārāma。

「第十居士八城」,巴利本作 Dasama-gahapati-Aṭṭakanāgara。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或」,宋本作「成」。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明本無「八城經第六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一百七十字」七字。

[註解]

雞園: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波羅利子城東南,佛滅後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為國家級寺院。又譯為「雞林園」、「雞林精舍」、「鷄雀寺」。

第十居士八城:來自八城的第十居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八城之居士第十」。

鞞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高樓臺觀: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重閣講堂」、「大林精舍」。

招提僧:遊化四方的僧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說的「十二甘露門」是指修成十二種定(四禪、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修的定、四空定)之一,在止的基礎上修觀,修行「法念住」,得到智慧而解脫。也就是「因定發慧」。

(二一八)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經第七(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尊者阿那律陀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我等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時,諸比丘即便問曰:「云何比丘賢死、賢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是謂比丘賢死、賢命終也。」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賢死、賢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不極是賢死、賢命終也。復次,諸賢!若比丘得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比丘賢死、賢命終也。」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賢死、賢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極是賢死、賢命終也。」

於是,諸比丘聞尊者阿那律陀所說,善受持誦已,即從座起,稽首尊者阿那律陀足,繞三匝而去。

尊者阿那律陀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阿那律陀所說,歡喜奉行。

阿那律陀經第七竟(三百五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上」。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禪」,宋、元、明三本作「禪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無「阿那律陀經第七竟」八字。

明、聖二本無「三百五十三字」六字。

[註解]

賢死、賢命終:好的死亡、好的歸宿。

極是賢死、賢命終耶:這是好死、好歸宿當中最好的嗎?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47:「正智、正善解脫善男子,有供養家、親厚家、善言語家。舍利弗!我不說彼有大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CBETA, T02, no. 99, p. 348, a23-27)

(二一九)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經第八(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尊者阿那律陀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我等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時,諸比丘即便問曰:「云何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正見及戒若比丘見質直及得聖愛戒者,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不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復次,諸賢!四念處若比丘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不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復次,諸賢!若比丘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不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復次,諸賢!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不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復次。諸賢!若有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及慧觀諸漏已盡者,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時,諸比丘又復問曰:「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諸賢!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時,諸比丘聞尊者阿那律陀所說,善受持誦,即從坐起,稽首尊者阿那律陀足繞三匝而去。

尊者阿那律陀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阿那律陀所說,歡喜奉行。

阿那律陀經第八竟(六百五十一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下」。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聖本無「有」字。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無「阿那律陀經第八竟」八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六百五十一字」六字。

[註解]

不煩熱死:不煩惱熾熱而死。

見質直:見解質樸、正直。

聖愛戒:聖者所愛護的戒。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脈絡包含了《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24經中的次第:「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二二〇)中阿含[*]例品見經第九(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阿難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於是,有一異學梵志,是尊者阿難未出家時友,中後彷徉,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尊者阿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阿難答曰:「梵志!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異學梵志即便問曰:「所謂此見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沙門瞿曇知此諸見如應知耶?」

尊者阿難答曰:「梵志!所謂此見,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知此諸見如應也。」

異學梵志又復問曰:「所謂此見,沙門瞿曇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沙門瞿曇云何知此諸見如應耶?」

尊者阿難答曰:「梵志!所謂此見,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異學梵志如是具、如是受、如是趣、如是生、如是至後世;所謂此是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如是知此諸見,此諸見應如是知。」

異學梵志白曰:「我今自歸於阿難。」

尊者阿難告曰:「梵志!皈依於佛而非只一師汝莫自歸於我,如我自歸於佛,汝亦應自歸於佛

異學梵志白曰:「阿難!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尊者阿難所說如是。彼異學梵志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見經第九竟(六百二十五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迦」,宋、元二本作「加」。

「哆」,宋、元、明三本作「陀」。

「友」,聖本作「往反」。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具」,聖本作「見」。

大正藏無「於佛」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身自」,宋本作「自身」。

明本無「見經第九竟」五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六百二十五字」六字。

[註解]

此見捨置除卻,不盡通說:(佛陀)對這樣的見解捨棄、擱置、排除、推卻,不加以詳細解釋。

世有常:宇宙的主體是永恆不變的。

世無有常:宇宙的主體是無常的,會消失而一了百了(斷滅論)。

世有底:宇宙有邊界。另譯為「世有邊」。

世無底:宇宙沒有邊界。另譯為「世無邊」。

命即是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另譯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命異身異: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

如來終:如來死後就沒了。另譯為「如來死後無」、「如來無後生死」。

如來不終:如來死後常存。另譯為「如來死後有」、「如來有後生死」。

如來終不終: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另譯為「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

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另譯為「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來非有後生死、非無後生死」。

知此諸見如應知耶:知道這些事情的真相嗎?

異學梵志如是具、如是受、如是趣、如是生、如是至後世:外道出家人這樣的契合、這樣的領受、這樣的趣向、這樣的出生、這樣的輪迴到下一生。(也就是說外道沉迷於戲論,而無法出離輪迴。)相當的《佛說邪見經》經文為:「此邪見者,相應、等相應、如是趣、如是生及後世。」

[對應經典]

  • 《佛說邪見經》

[讀經拾得]

「十四無記」是佛陀不予回答的問題,此經所記載即當中的十個無記,省略的四個無記是:「世常無常」,「世非常非無常」,「世有底無底」,「世非有底非無底」。是更玄虛的文字遊戲了。

外道們是根據他們的「常見」或「斷見」而提出這十四個問題:

  • 「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
  •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要如何正確的看待「十四無記」的問題?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離於有、無的二邊,離於斷、常的二邊,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

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世無有常』,佛教也認為『世間無常』呀?」其實兩者雖然中文字面看似相同,實際的意義卻不一樣。十四無記所說的「世無有常」是將宇宙(世間)視為一個主體、大我,認為這個主體是無常,會消失而一了百了,屬於斷滅論。佛教所說的「世間無常」則是基於因緣的分析,描述人世間的遷流變化,而非有一個主體、大我。

也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如來死後無』,但佛教也認為『如來死後涅槃』呀?」如果如來仍自認是一個輪迴的主體,那就是「我見」,若說命終後什麼都沒有了,那就是「斷見」。這些問題是根基於「有一個生死輪迴的主體」來問的,而在究竟的角度來看,如來已經徹底解脫於五陰了,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我」的主體,那又怎麼能說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沒有呢?問題就錯了,因此不予回答。

證悟了「無我」,就沒有了煩惱,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見了。在世間的角度來看,證悟的聖者還是隨緣處世,但他的所作所為已都不再基於「我見」而有執著了,因此聖者死後也不再被輪迴給綁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無地徹底解脫了。

有這樣的認知,般若經典的許多內容才能正確地理解,例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關於佛陀應對「十四無記」的記載,多數收錄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婆蹉種出家相應」和「外道出家相應」中,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05經、《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

本經最後阿難強調佛弟子皈依是皈依於三寶,而不只是皈依於一位師父。廣大的三寶都是佛弟子可學習的。

(二二一)中阿含[*]例品箭喻經第十(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鬘童子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謂此見,世尊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若世尊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從彼學梵行。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當難詰彼,捨之而去。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世尊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從彼學梵行,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當難詰彼,捨之而去。」

於是,尊者鬘童子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謂此見,世尊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若世尊一向知世有常者,世尊!當為我說。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者,當直言不知也。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世尊一向知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世尊!當為我說。若世尊不一向知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當直言不知也。』」

世尊問曰:「鬘童子!我本頗為汝如是說世有常,汝來從我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我本頗為汝如是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汝來從我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鬘童子!汝本頗向我說,若世尊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當從世尊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鬘童子!汝本頗向我說,若世尊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當從世尊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鬘童子,我本不向汝有所說,汝本亦不向我有所說,汝愚癡人!何故虛妄誣謗我耶?」

於是,尊者鬘童子為世尊面訶責數,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伺。

於是,世尊面訶鬘童子已,告諸比丘:「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猶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極重苦。彼有親族憐念愍傷,為求利義饒益安隱,便求箭醫。然彼人者方作是念:『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為長、短、麤、細,為黑、白、不黑不白,為剎利族,梵志、居士、工師族,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彼弓為、為桑、為、為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扎,彼為是牛筋、為獐鹿筋、為是絲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色為黑、為白、為赤、為黃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弦為筋、為絲、為、為麻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簳為木、為竹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纏為是牛筋、為獐鹿筋、為是絲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羽為飄鶭毛、為鵰鷲毛、為鶤雞毛、為鶴毛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𨮹為、為矛、為刀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作箭𨮹師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為長、短、麤、細,為黑、白、不黑不白,為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彼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世有常,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世有常,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世有常,無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

「世有常,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也。何等法我一向說耶?此義我一向說,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我一向說。以何等故,我一向說此?此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是故我一向說此。是為不可說者則不說,可說者則說,當如是持,當如是學。」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箭喻經第十竟(二千二十七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鬘童子」,巴利本作 Māluṅkyaputta。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責」,聖本作「嘖」。

「有」,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有」。

「北」,大正藏原為「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北」。

聖本無「扎」字。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飄鶭」,宋、元、明三本作「𪅃𪅋」,聖本作「鷄𮭏」。

「為」,宋本作「為鑇為」,元、明、聖三本作「為齊為」。

「不」,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義」,聖本作「苦」。

聖本無「苦」字。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明本無「箭喻經第十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二十七字」六字。

[註解]

我本頗為汝如是說世有常,汝來從我學梵行耶:我當初可是為了向你說「世有常」,所以你來向我學清淨的修行嗎?「頗」是「可」的意思,表疑問的語氣。

柘:木名。桑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卵形或橢圓形,頭狀花序,果實球形。葉可喂蠶,木質密緻堅韌,是貴重的木料,木汁能染赤黃色。讀音同「這」。

槻:木名。常綠喬木。葉為橢圓形,花小而色淡黃,實為小形核果。木理美,質堅韌,可作弓材。讀音同「規」。

角:「角端弓」是用異獸角端牛的角製成的弓。

紵:苧麻。讀音同「住」。

箭簳:箭身。

飄鶭:與鶴相似,白面青羽之鳥。

鶤雞:鳳凰。

錍:凡箭鏃之類,其形狀廣長而薄鐮者。

鈹:實劍而用刀削裹之者稱為『鈹』。今指箭鏃如鈹刀形。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是有名的《箭喻經》。

本經中提到了對於十四無記觀點的四種組合,是否如此見,都不會因此向佛學清淨的修行:

  • 世有常,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 世有常,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 世有常,無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這可能是為了強調不管一個人「是否認為」世有常,都不會因此而跟佛學。例如學物理的人,不管他在物理學的見解如何,都不會因為討論物理學而學佛。

佛陀最後說了:「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如是,世無常...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可以理解為:不管宇宙有沒有邊際,我們的生老病死都是必然的!

(二二二)中阿含[*]例品例經第十一(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念處。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念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念處。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念處。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念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念處。

「欲斷無明者,當修四正斷。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四正斷?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久住不忘、不退、增長、廣大修習具足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四正斷。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正斷。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正斷?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久住不忘、不退、增長、廣大修習具足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正斷。

「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如意足。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如意足?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精進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如意足。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如意足。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如意足?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精進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如意足。

「欲斷無明者,當修四禪。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四禪?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四禪。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禪。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禪?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四禪。

「欲斷無明者,當修五根。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五根?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五根。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五根。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五根?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五根。

「欲斷無明者,當修五力。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五力?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力、精進、念、定、慧力,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五力。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五力。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五力?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力、精進、念、定、慧力,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五力。

「欲斷無明者,當修七覺支。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七覺支[*]?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法、精進、喜、息、定也。修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七覺支[*]。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七覺支[*]。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七覺支[*]?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法、精進、喜、息、定也。修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七覺支[*]。

「欲斷無明者,當修八支[*]聖道。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八支[*]聖道?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正見乃至修正定為八,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八支[*]聖道。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八支[*]聖道。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八支[*]聖道?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正見乃至修正定為八,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八支[*]聖道。

「欲斷無明者,當修十一切處。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十一切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第一地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如是修水一切處、火一切處、風一切處、青一切處、黃一切處、赤一切處、白一切處、無量空處一切處。修第十無量識處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十一切處。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十一切處。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十一切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第一地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如是修水一切處、火一切處、風一切處、青一切處、黃一切處、赤一切處、白一切處、無量空處一切處。修第十無量識處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十一切處。

「欲斷無明者,當修十無學法。云何欲斷無明者,當修十無學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無學正見,乃至修無學正智,是謂欲斷無明者,當修十無學法。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十無學法。云何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十無學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無學正見,乃至修無學正智。是謂欲別知無明者,當修十無學法。

「如無明,行亦如是,如行,識亦如是,如識,名色亦如是,如名色,六處亦如是,如六處,更樂亦如是,如更樂,覺亦如是,如覺,愛亦如是,如愛,受亦如是,如受,有亦如是,如有,生亦如是。欲斷老死者,當修四念處。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四念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四念處。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念處。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念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念處。

「欲斷老死者,當修四正斷。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四正斷?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久住不忘、不退、增長、廣大修習具足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四正斷。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正斷。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正斷?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久住不忘、不退、增長、廣大修習具足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斷。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正斷。

「欲斷老死者,當修四如意足。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四如意足?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精進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四如意足。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如意足。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如意足?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精進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如意足。

「欲斷老死者,當修四禪。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四禪?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四禪。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禪。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禪?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四禪。

「欲斷老死者,當修五根。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五根?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五根。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五根。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五根?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五根。

「欲斷老死者,當修五力。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五力?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力、精進、念、定、慧力,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五力。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五力。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五力?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信力、精進、念、定、慧力,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五力。

「欲斷老死者,當修七覺支[*]。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七覺支[*]?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法、精進、喜、息、定也。修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七覺支[*]。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七覺支[*]。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七覺支[*]?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如是修法、精進、喜、息、定也。修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滅,趣非品,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七覺支[*]。

「欲斷老死者,當修八支[*]聖道。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八支[*]聖道?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正見乃至修正定為八,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八支[*]聖道。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八支[*]聖道。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八支[*]聖道?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正見乃至修正定為八,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八支[*]聖道。

「欲斷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第一地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如是修水一切處、火一切處、風一切處、青一切處、黃一切處、赤一切處、白一切處、無量空處一切處,修第十無量識處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第一地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如是修水一切處、火一切處、風一切處、青一切處、黃一切處、赤一切處、白一切處、無量空處一切處,修第十無量識處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

「欲斷老死者,當修十無學法。云何欲斷老死者,當修十無學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無學正見,乃至修無學正智,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十無學法。如是數斷、解脫、過度、拔絕、滅止、總知、別知,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十無學法。云何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十無學法?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斷,乃至五蓋、心穢、慧羸,修無學正見,乃至修無學正智,是謂欲別知老死者,當修十無學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例經第十一竟(四千八百七十三字)

阿含[*]例品第四竟(二萬二千一百四十九字)(第五後誦訖)

中阿含[*]經卷第六十(一萬一千三百七十七字)

後出中阿含[*]經記

釋法師於長安出《中阿含》、《增壹》、《阿毘曇》、《廣說》、《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二眾從解脫》、《從解脫緣》,此諸經律,凡百餘万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依俙屬辭,句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晉言故使爾耳。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於是良匠背世,故以弗獲改正。乃經數年,至關東小清,冀州道人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俱遊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人漸曉漢語,然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說也。自是之後,此諸經律漸皆譯正,唯《中阿含[*]》、《僧伽羅叉》、《婆須蜜》、《從解脫緣》未更出耳。

會僧伽提和進遊京師,應運流化,法施江左。于時晉國大長者,尚書令衛將軍、東亭侯優婆塞王元琳,常護持正法以為己任,即檀越也。為出經故,造立精舍,延請有道釋慧持等義學沙門四十餘人,施諸所安,四事無乏,又豫請經師僧伽羅叉,長供數年,然後乃以晉隆安元年丁酉之歲十一月十日,於揚州丹陽郡建康縣界,在其精舍,更出此《中阿含[*]》,請罽賓沙門僧伽羅叉令誦胡本,請僧伽提和轉胡為晉,豫州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康化共書,至來二年,戊戌之歲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訖。此《中阿含[*]》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

時,遇國大難,未即正書,乃至五年辛丑之歲,方得正寫,校定流傳。其人傳譯,准之先出,大有不同,於此二百二十二經中,若委靡順從,則懼失聖旨,若從本制,名類多異舊,則逆忤先習,不怗眾情,是以其人不得自專,時有改本,從舊名耳。然五部異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舊兩存,別為一卷,與目錄相連,以示於後,將來諸賢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脫遇高明外國善晉胡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宋、元二本無「例品」二字。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至」,大正藏原為「云」,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至」。

「數」,大正藏原為「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數」。

「支」,宋、聖二本作「枝」。[*]

「七」,元本作「十」。

「定」,宋、元二本作「四」。

「定」,宋、元、明三本作「定禪定」。

明本無「例經第十一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四千八百七十三字」八字。

「中」,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磧砂藏補上。

「中阿含例品第四竟」,明本作「例品第十八竟」。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萬二千一百四十九字」十字。

「第五後誦訖」,大正藏原無「第五後誦訖」五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宋、元二本在「中阿含經卷第六十」後有「第五後誦訖」五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萬一千三百七十七字」十字。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六十(一萬一千三百七十七字)」置於「中阿含例品第四竟(二萬二千一百四十九字)(第五後誦訖)」前行,今依據房山石經改置於卷末。

「俙」,聖本作「悕」。

「康」,聖本作「唐」。

「後出中阿含經記昔釋法師於長安……訪其得失,刊之從正」,此六百一十一字與房山石經相同,宋、元、明、磧砂藏、永樂北藏、嘉興藏六本無此六百一十一字。

聖本在「正」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總知:總體的了知。

別知:分別的了知。

四正斷:2.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其中「斷」指決斷,引申為勤奮的意思。另譯為「四正勤」。

欲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願、欲望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斷除各種造作,也可解為勤奮努力(即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精進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心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心定」又譯為「意定」。

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斷行: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誡三昧」。

十一切處:即以無量「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為專注對象(所緣)的修定。又譯為「十遍處」。

無學: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釋法師:即曇摩難提。參閱『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大五五‧九四下)、『高僧傳』卷一(大五十‧三二二下)。當時曇摩難提所譯之中阿含為第一譯本。」

阿毘曇:為音譯,其中「阿毘」指殊勝,「阿毘曇」字面直譯為「勝法」,又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又譯作「阿毘達磨」。

中阿含[……]從解脫緣:這些列出的經、律、論中,現今仍留存的只有《增一阿含經》、《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等,然其內容未必同於現今通行之其他版本。」(參考《佛光阿含藏.中阿含(四)》)

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此係指姚萇入寇關內一事。

隆安元年:即東晉安帝隆安元年,西元397年。

令誦胡本:譯場上「執本」或「譯主」的工作。

轉胡為晉:譯場上「譯語」或「傳語」的工作。

李寶、康化共書:李寶、康化共同任譯場的「書記」。又彼等所書寫出者即為第二譯本之底本。

五年:隆安五年,西元401年,當年鳩摩羅什來到長安。

先出:指曇摩難提所譯的第一譯本。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要斷無明、行、識……等十二因緣,則要修行三十七道品加上十一切處(十遍處。參見卷五十九第215經)、十無學法(無學正見……無學正定、正解脫、正智。參見卷四十九第189經)。

《雜阿含經》的第一卷、第一經,《中阿含經》的最後一卷、最後一經,剛好都有提綱契領的性質:《雜阿含經》闡明佛教的根本教理,尤其教導我們如何以智慧觀照一切,從卷一的第1經就開始展現了整體的脈絡;《中阿含經》重視煩惱的對治,尤其在修定的次第有務實的探討,在最後一卷、尤其是最後一經,作整體的總結,詳述了如何修定以發慧,而又不致於鑽牛角尖到十四無記的程度。

[註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六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01 13:1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844803810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