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習相應品第五(有十六經)(初一日誦)

 何義、不思、念、二慚  戒敬各二、及本際
 二食、盡智、說涅槃  彌醯、即為比丘說

導讀

(四二)中阿含習相應品何義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持戒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持戒者,令不悔義。阿難!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

復問:「世尊!不悔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不悔者,令歡悅義。阿難!若有不悔者,便得歡悅。」

復問:「世尊!歡悅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歡悅者,令義。阿難!若有歡悅者,便得喜。」

復問:「世尊!喜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喜者,令止義。阿難!若有喜者,便得止身。」

復問:「世尊!止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止者,令義。阿難!若有止者,便得覺樂。」

復問:「世尊!樂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樂者,令義。阿難!若有樂者,便得定心。」

復問:「世尊!定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定者,令見如實知如真義。阿難!若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

復問:「世尊!見如實、知如真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見如實、知如真者,令義。阿難!若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

復問:「世尊!厭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厭者,令無欲義。阿難!若有厭者,便得無欲。」

復問:「世尊!無欲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無欲者,令解脫義。阿難!若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婬、怒、癡。是為,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何義經第一竟(五百二十九字)

[校勘]

「二慚」,大正藏原為「慚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慚」。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見如實、知如真」,巴利本作 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

宋、元、明三本無「何義經第一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五百二十九字」六字。

[註解]

何義:有什麼意義?為了什麼目的?

不悔:不後悔。

喜:心舒適愉悅。

止身:身體的寧靜。「止身」在本卷中又簡稱「止」,另譯為「猗息」、「輕安」、「止息」。

樂:身心舒適愉悅。

定:心專注而不散亂。

見如實:

知如真:

厭:厭離。

無欲:沒有貪欲。

解脫:離開束縛而得到自在。

多聞聖弟子:經常聽聞佛法的佛弟子。

生已盡:煩惱已經斷盡。

梵行已立:已經完成清淨的修行。

所作已辦:該做的修學都已辦到。

不更受有:命終之後,不再受三界的生死輪迴。

法法相益:前一法有助於後一法的達成。

法法相因:前一法為後一法的因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持戒而不會後悔

經中說「持戒者,令不悔義」,因為持戒不作壞事,自然就不需要後悔。

顯現在外,則如孔子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應對他人時的心境,進一步可如孟子所說的「仁者無敵」。

  • 如何從持戒趣向解脫

因為持戒,就不會後悔。

因為不後悔,就能夠感到歡欣。

因為歡欣,心就能夠喜悅(喜)。

因為心喜悅,就能夠達到身體的寧靜(止身)。

因為身體寧靜,身心就能夠快樂(樂)。

因為身心快樂,心就能夠保持專注而不散亂(定)。

經常聽聞佛法的佛弟子,因為心保持專注而不散亂,就能夠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因為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就能夠厭離。

因為厭離,就能夠沒有欲望。

因為沒有欲望,就能夠離開束縛而得到自在(解脫)。

因為解脫,就知道已經解脫,煩惱已經斷盡,已經完成清淨的修行,該做的修學都已辦到,命終之後,不再受三界的生死輪迴,契合真理地知道。

阿難問佛陀持戒的意義,層層深入,連續問了十個為什麼,很有啟發性。阿難追根究底的精神很值得效法,追根究底之後,較能夠確信事情的本質。

  • 喜和樂的次第性

經中「喜」和「樂」的詳細定義,要視經文前後文來判定。一般說來,喜較粗淺,樂較細緻;喜只有達到身或心之一,樂則遍及身心;喜較雀躍而不穩定,樂較寧靜而穩定;喜的階段較有所求,樂的階段較無所求。

舉個粗淺的例子,有人會因為親近佛法僧而有「喜」悅、或是行善而有「喜」悅,進一步昇華則可知足常「樂」。

  • 修滿五法而達到禪定

本經中提到的「歡悅、喜、止身、樂、定」可對應到《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82經提到遠離世間而體證禪悅時,所修滿的五法:「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第86經也說:「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因覺樂故,便得心。」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5經中,佛陀也說明以持戒為基礎,漸次滿足這五法,再進修以得到涅槃的次第:「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得無餘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15經記載修習四念處能滿足這五法:「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已生;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受身樂已,其心則。」(CBETA, T02, no. 99, p. 172b16-18)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記載修習六念也可以漸次滿足這五法:「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受樂已,其心;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3-29)

  • 七覺支

本經中的次第並不是唯一的次第,而是從持戒趣向解脫的一種次第例子。

大方向的說明,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711經等經中對「七覺支」次第的解說,雖然文字不同、範圍不同,但在方向上是相通的。

(四三)中阿含習相應品不思經第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曰:「阿難!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阿難!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難!有不悔者不應思,令我歡悅。阿難!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歡悅。阿難!有歡悅者不應思,令我喜。阿難!但法自然,有歡悅者便得喜。阿難!有喜者不應思,令我止。阿難!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阿難!有止者不應思,令我樂。阿難!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覺樂。阿難!有樂者不應思,令我定。阿難!但法自然,有樂者便得定心。阿難!有定者不應思,令我見如實、知如真。阿難!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阿難!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不應思,令我厭。阿難!但法自然,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阿難!有厭者不應思,令我無欲。阿難!但法自然,有厭者便得無欲。阿難!有無欲者不應思,令我解脫。阿難!但法自然,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婬、怒、癡。

「阿難!是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心。阿難!多聞聖弟子有定心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不思經第二竟(四百五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不思經第二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四百五十字」五字。

[註解]

不應思:不應該有所企圖。

法自然:法性自然如此;自然而然會這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老實地修行,自然由因而產生果,不需要執著立刻得到成果而患得患失。「法自然」,而能不執著、不增加我執。

這一經和雜阿含經卷十第263經:「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和《雜阿含經》卷十第263經:「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㲉。」相呼應。

(四四)中阿含習相應品念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多忘無正智,便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若比丘不多忘有正智,便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念經第三竟(一百五十一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念經第三竟」五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百五十一字」六字。

[註解]

害:損壞;不利。

習:習慣於、熟練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具足因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多忘無正智」與「正念正智」的關係

佛教中的「念」有專注、覺察的意思,也有憶念的意思,「念住」即不忘失地憶念、專注在眼前的對象上。因此「多忘」即不能「正念」,如同「無正智」即不能「正智」。

[導讀:慚愧]

「慚」是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愧」是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在漢文佛典中,「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愧」較著重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佛陀表明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如以下第45經中說:「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這個次第值得細細品味。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61、662經也顯示有慚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惡行,能減輕貪瞋癡,使得修行得力。《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49經則講說有「明」(「無明」的對稱;智慧)能隨著生起慚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

因此《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3經中,佛陀形容慚愧為能護世間的二淨法,世間有慚愧才不會像畜牲道般混亂,有慚愧才能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

經中在在表示有慚、有愧而真誠懺悔,才能持戒清淨,離欲、惡不善法,成為初禪的基礎,進而證得更深的禪定乃至發起無漏的智慧。

(四五)中阿含習相應品慚愧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無慚無愧,便害愛恭敬;若無愛恭敬,便害其信;若無其信,便害正思惟;若無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慚愧經第四竟(二百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上」。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慚愧經第四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二百四字」四字。

[註解]

愛恭敬:敬愛、恭敬。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慚與愧

本經中導向解脫與背離解脫的關鍵差別,在於是否「有慚有愧」。

慚愧都是能力,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79經:「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慚力是學力。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CBETA, T02, no. 99, p. 186, a7-13)

慚愧能導向解脫的原理,除了本經外,也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CBETA, T02, no. 99, p. 96, b16-23)

  • 慚愧與愛恭敬

慚愧為什麼會讓人敬愛恭敬善知識呢?

或許因為以善法要求自己,所以會慚愧,也因為追求善法,所以尊重、追隨那些實踐正法的善知識。

  • 慚愧與不悔

有同學提出:「『慚愧』跟『持戒不悔』表面上看起來是否違背?」其實不違背:慚愧可心意柔軟,避免犯下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懺悔可減輕過去業力的影響;持戒即不造新業,自然不悔。

  • 「四預流支」(四個證得初果的因素)可和本經所說的次第有對應關係:
    • 1. 親近善士:有慚有愧→愛恭敬
    • 2. 聽聞正法:信
    • 3. 內正思惟:正思惟
    • 4. 法次法向:正念正智→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
    • 因此而能漸漸入聖者之流: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

(四六)中阿含習相應品慚愧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比丘無慚無愧,便害愛恭敬;若無愛恭敬,便害其信;若無其信,便害正思惟;若無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諸賢!猶如有樹,若害外皮,則內皮不成,內皮不成,則莖、幹、心、節、枝、葉、華、實皆不得成。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若無慚無愧,便害愛恭敬;若無愛恭敬,便害其信;若無其信,便害正思惟;若無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

「諸賢!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諸賢!猶如有樹,不害外皮,則內皮得成,內皮得成,則莖、幹、心、節、枝、葉、華、實皆得成就。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若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慚愧經第五竟(四百六十二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下」。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若」,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明本無「慚愧經第五竟」六字。

明本無「四百六十二字」六字。

 

[對應經典]

 

(四七)中阿含習相應品戒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犯戒,便害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若比丘持戒,便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戒經第六竟(一百一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上」。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戒經第六竟」五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百一十字」五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導向解脫與妨礙解脫的關鍵差別,在於是否「持戒」。

(四八)中阿含習相應品戒經第七(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比丘犯戒,便害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諸賢!猶如有樹,若害根者,則莖、幹、心、節、枝、葉、華、實皆不得成。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若有犯戒,便害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

「諸賢!若比丘持戒,便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諸賢!猶如有樹,若不害根者,則莖、幹、心、節、枝、葉、華、實皆得成就。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若有持戒,便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戒經第七竟(三百九字)

[校勘]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八」。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下」。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便」。

明本無「戒經第七竟」五字。

宋、元、明三本無「三百九字」四字。

[註解]

[對應經典]

 

(四九)中阿含習相應品恭敬經第八(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人。若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不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無是處。不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無是處。不具學法已,具戒身者,必無是處。不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無是處。不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無是處。不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無是處。不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無是處。不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無是處。

「若比丘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有是處。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有是處。具學法已,具戒身者,必有是處。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有是處。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有是處。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有是處。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有是處。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有是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恭敬經第八竟(三百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上」。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恭敬經第八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三百字」三字。

[註解]

善觀:善於觀察(而能學習或分辨)。

必無是處:沒有這種事。

學法:「有學」所修的法;學佛所修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學法」。「有學」指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類。其中「身」指「聚集」。「五分法身」(五種佛及阿羅漢成就的功德)包括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的次第為:恭敬、善觀、敬重諸梵行人→具威儀法→具學法→漸次得到「五分法身」(具戒→具定→具慧→解脫→解脫知見)→得到涅槃。
  • 有同學提問:「本經提到『恭敬』及『善觀』,如果善於觀察,會挑剔對方的毛病,是否反而不易「恭敬」而相信對方?」

「善於觀察」本身是中性的,小孩子由於善於觀察他人及環境,才能好好地學習。另一方面,如果對方不值得學習,則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才不會盲信而被邪師所誤。

親近真正的善知識,則由於善觀而可好好地學習,也由於善觀所以知道對方是真正值得親近的善知識。

如果有人因為觀察師長而愛挑師長的毛病,但師長卻不見得真得有那麼不堪,則是瞋、疑等習性的問題,而不是觀察的問題。

也因此,佛法中強調師長及弟子彼此都應好好觀察,弟子則應恭敬地向師長學習,兩者不相違背。

(五〇)中阿含習相應品恭敬經第九(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人。若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不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無是處。不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無是處。不具學法已,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不具解脫已,具涅槃者,必無是處。

「若比丘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有是處。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有是處。具學法已,具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具解脫已,具涅槃者,必有是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恭敬經第九竟(二百一十七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恭敬經第九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二百一十七字」六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的次第為:

恭敬、善觀、敬重諸梵行人→具威儀法→具學法→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得到涅槃。
(劃底線的部分為和前一經不太相同的文字。)

  • 本經及前一經可說「佛法從恭敬中求」。

(五一)中阿含習相應品本際經第十(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便可得知,所因有愛。有愛者,則有習,非無習。何謂有愛習?答曰無明為習。無明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無明習?答曰五蓋為習。五蓋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五蓋習?答曰三惡行為習。三惡行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三惡行習?答曰不護諸根為習。不護諸根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護諸根習?答曰不正念、不正智為習。不正念、不正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正念、不正智習?答曰不正思惟為習。不正思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正思惟習?答曰不信為習。不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信習?答曰聞惡法為習。聞惡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聞惡法習?答曰親近惡知識為習。親近惡知識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親近惡知識習?答曰惡人為習。」

「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具親近惡知識已,便具聞惡法。具聞惡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具不護諸根已,便具三惡行。具三惡行已,便具五蓋。具五蓋已,便具無明。具無明已,便具有愛。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

「明、解脫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明、解脫習?答曰七覺支為習。七覺支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七覺支習?答曰四念處為習。四念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四念處習?答曰三妙行為習。三妙行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三妙行習?答曰護諸根為習。護諸根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諸根習?答曰正念、正智為習。正念、正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念、正智習?答曰正思惟為習。正思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思惟習?答曰信為習。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信習?答曰聞善法為習。聞善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聞善法習?答曰親近善知識為習。親近善知識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親近善知識習?答曰善人為習。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本際經第十竟(七百五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巴利本作 Purimā koṭina paññāyati bhavataṇhāya ‘ito pubbe bhavatanhā nāhosi, atha pacchā sambhavī’ ti, evañ c’etaṃ vuccati。

「便可得知,所因有愛」,巴利本作 Athaca pana paññyati ‘idappaccayā bhavataṇhā’ ti。

宋、元、明三本無「本際經第十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五十四字」六字。

[註解]

有愛:對存在的渴愛。這裡的「有」即是十二因緣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本際:(最初的)源頭。

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便可得知,所因有愛:對存在的渴愛,沒有最初的源頭,我們無法去想像說:本來沒有生命的貪愛,今生突然就有了。所以我們可以了解:貪愛有其特定的原因存在(而無法去擬想過去、現在、未來有一個沒有貪愛存在的生命狀態,我只能藉由今生的修行來去除貪愛與貪愛的起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明之最初點,像這樣:在之前,無無明,而之後,它存在,是不被了知的。」

有習:有直接的原因;有支持的條件。

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即惡的行為、言語、意念(動機)。

三妙行: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即善的行為、言語、意念(動機)。又譯為「三善行」。

善人:知道怎樣是好人而與好人聚會??;做個好人??。相當的《佛說本相猗致經》經文作「賢者聚」,相當的《佛說緣本致經》作「俊行清真潔白之聚」,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最後這一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次第

本經所說的次第是:善人 → 親近善知識 → 聞善法 → 生信 → 正思惟 → 正念、正智 → 護諸根 → 三妙行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

其中前半段和「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維、法次法向)極為相近,後半段是經中常見由「善護諸根」至「明、解脫」的次第,如《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81經、《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15經等經所述。

「善人」可說是自己有些好德性,「善知識」是能夠引導我們學習善法甚至覺悟。

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

《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81經中佛陀也開示如何從六觸入處律儀下手,依次滿足三妙行、四念處、七覺分以至於明、解脫的方法。

  • 沒有第一因,但可見到緣起

本經說「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便可得知,所因有愛」,其中「其本際不可知」即是指沒有創世的「第一因」,只可見到「緣起」。《別譯雜阿含經》卷十六第330經也說:「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無有能知其根源者,一切眾生皆為無明之所覆蓋,愛結所使,纏繫其頸,生死長途,流轉無窮,過去億苦無能知者」(CBETA, T02, no. 100, p. 485, c12-15)。就算不知最初的根源也無所謂,我們只要看當下,就能得知有生死(或是有愛)的存在,就能得知緣起。

(五二)中阿含習相應品食經第十一(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便可得知,所因有愛。有愛者,則有,非無食。何謂有愛食?答曰無明為食。無明亦有食,非無食。何謂無明食?答曰五蓋為食。五蓋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五蓋食?答曰三惡行為食。三惡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惡行食?答曰不護諸根為食。不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護諸根食?答曰不正念、不正智為食。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念、不正智食?答曰不正思惟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思惟食?答曰不信為食。不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信食?答曰聞惡法為食。聞惡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惡法食?答曰親近惡知識為食。親近惡知識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惡知識食?答曰惡人為食。

「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具親近惡知識已,便具聞惡法。具聞惡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具不護諸根已,便具三惡行。具三惡行已,便具五蓋。具五蓋已,便具無明。具無明已,便具有愛。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

「大海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海食?答曰大河為食。大河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河食?答曰小河為食。小河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小河食?答曰大川為食。大川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川食?答曰小川為食。小川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小川食?答曰山巖溪澗、平澤為食。山巖溪澗、平澤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山巖溪澗、平澤食?答曰雨為食。有時大雨,大雨已,則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已,則小川滿。小川滿已,則大川滿。大川滿已,則小河滿。小河滿已,則大河滿。大河滿已,則大海滿。如是彼大海展轉成滿。

「如是有愛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有愛食?答曰無明為食。無明亦有食,非無食。何謂無明食?答曰五蓋為食。五蓋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五蓋食?答曰三惡行為食。三惡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惡行食?答曰不護諸根為食。不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護諸根食?答曰不正念、不正智為食。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念、不正智食?答曰不正思惟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思惟食?答曰不信為食。不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信食?答曰聞惡法為食。聞惡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惡法食?答曰親近惡知識為食。親近惡知識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惡知識食?答曰惡人為食。

「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具親近惡知識已,便具聞惡法。具聞惡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具不護諸根已,便具三惡行。具三惡行已,便具五蓋。具五蓋已,便具無明。具無明已,便具有愛。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

「明、解脫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明、解脫食?答曰七覺支為食。七覺支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七覺支食?答曰四念處為食。四念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四念處食?答曰三妙行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妙行食?答曰護諸根為食。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護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正思惟食?答曰信為食。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信食?答曰聞善法為食。聞善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善法食?答曰親近善知識為食。親近善知識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善知識食?答曰善人為食。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大海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海食?答曰大河為食。大河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河食?答曰小河為食。小河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小河食?答曰大川為食。大川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川食?答曰小川為食。小川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小川食?答曰山巖溪澗、平澤為食。山巖溪澗、平澤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山巖溪澗、平澤食?答曰雨為食。有時大雨,大雨已,則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已,則小川滿。小川滿已,則大川滿。大川滿已,則小河滿。小河滿已,則大河滿。大河滿已,則大海滿。如是彼大海展轉成滿。

「如是明、解脫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明、解脫食?答曰七覺支為食。七覺支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七覺支食?答曰四念處為食。四念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四念處食?答曰三妙行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妙行食?答曰護諸根為食。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護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正思惟食?答曰信為食。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信食?答曰聞善法為食。聞善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善法食?答曰親近善知識為食。親近善知識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善知識食?答曰善人為食。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食經第十一竟(一千八百三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上」。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巴利本作 Purimā koṭina paññāyati bhavataṇhāya ‘ito pubbe bhavatanhā nāhosi, atha pacchā sambhavī’ ti, evañ c’etaṃ vuccati。

「食」,巴利本作 Āhāra。

「具」,宋、元、明三本作「食具」。

宋、元、明三本無「支」字。

明本無「食經第十一竟」四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八百三十三字」八字。

[註解]

食:這裡是以「食物」比喻(有愛的)滋養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惡的次第是:惡人⇒親近惡知識⇒聞惡法⇒不信(正法)⇒不正思惟⇒不正念、不正智⇒不護諸根⇒三惡行(殺盜淫、綺語、惡口、兩舌、妄語、貪嗔癡)⇒五蓋(貪嗔掉眠疑)⇒無明⇒有愛

本經所說善的次第是:善人⇒親近善知識⇒聞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

本經小雨、大雨一直累積的比喻,類似俗話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以及《法句經》:「莫輕於小惡.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莫輕於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或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二〈利益存亡品 7〉:「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 第51經的「習」(巴利文 upanisā)指直接的原因(南傳又稱作「近因」),也就是支持的條件;第52經的「食」(巴利文 āhāra)指滋養物,比喻間接的助緣。兩者意義類似,只是切入點有一些差別,例如還未生善法前,需要「習」來產生善法,有善法後,需要「食」來滋養善法。實務上,第51經的次第和第52經的次第一模一樣,因此初學者先不需煩惱兩者有何不同,實修上一步步努力做到即可。

[讀經拾得]

(五三)中阿含習相應品食經第十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便可得知,所因有愛。有愛者,則有食,非無食。何謂有愛食?答曰無明為食。無明亦有食,非無食。何謂無明食?答曰五蓋為食。五蓋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五蓋食?答曰三惡行為食。三惡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惡行食?答曰不護諸根為食。不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護諸根食?答曰不正念、不正智為食。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念、不正智食?答曰不正思惟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思惟食?答曰不信為食。不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信食?答曰聞惡法為食。聞惡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惡法食?答曰親近惡知識為食。親近惡知識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惡知識食?答曰惡人為食。

「大海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海食?答曰雨為食。有時大雨,大雨已則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已,則小川滿。小川滿已,則大川滿。大川滿已,則小河滿。小河滿已,則大河滿。大河滿已,則大海滿。如是彼大海展轉成滿。

「如是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具親近惡知識已,便具聞惡法。具聞惡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具不護諸根已,便具三惡行。具三惡行已,便具五蓋。具五蓋已,便具無明。具無明已,便具有愛。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

「明、解脫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明、解脫食?答曰七覺支為食。七覺支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七覺支食?答曰四念處為食。四念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四念處食?答曰三妙行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妙行食?答曰護諸根為食。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護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正思惟食?答曰信為食。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信食?答曰聞善法為食。聞善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善法食?答曰親近善知識為食。親近善知識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善知識食?答曰善人為食。

「大海亦有食,非無食。何謂大海食?答曰雨為食。有時大雨,大雨已,則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山巖溪澗、平澤水滿已,則小川滿。小川滿已,則大川滿。大川滿已,則小河滿。小河滿已,則大河滿。大河滿已,則大海滿。如是彼大海展轉成滿。

「如是善人具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食經第十二竟(九百三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下」。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巴利本作 Purimā koṭina paññāyati bhavataṇhāya ‘ito pubbe bhavatanhā nāhosi, atha pacchā sambhavī’ ti, evañ c’etaṃ vuccati。

「便可得知,所因有愛」,巴利本作 Athaca pana paññyati ‘idappaccayā bhavataṇhā’ ti。

明本無「食經第十二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九百三十字」五字。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與前一經同義,只是省略了複述。

(五四)中阿含習相應品盡智經第十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摩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非不知,非不見。云何知見便得漏盡?謂知見苦如真,便得漏盡。知見苦習、知見苦滅、知見苦滅道如真,便得漏盡。盡智有習,非無習。何謂盡智習?答曰解脫為習。解脫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解脫習?答曰無欲為習。無欲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無欲習?答曰厭為習。厭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厭習?答曰見如實、知如真為習。見如實、知如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見如實、知如真習?答曰定為習。定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定習?答曰樂為習。樂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樂習?答曰止為習。止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止習?答曰喜為習。喜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喜習?答曰歡悅為習。歡悅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歡悅習?答曰不悔為習。不悔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悔習?答曰護戒為習。護戒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戒習?答曰護諸根為習。護諸根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諸根習?答曰正念、正智為習。正念、正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念、正智習?答曰正思惟為習。正思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思惟習?答曰信為習。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信習?答曰觀法忍為習。觀法忍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觀法忍習?答曰翫誦法為習。翫誦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翫誦法習?答曰受持法為習。受持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受持法習?答曰觀法義為習。觀法義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觀法義習?答曰耳界為習。耳界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耳界習?答曰聞善法為習。聞善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聞善法習?答曰往詣為習。往詣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往詣習?答曰奉事為習。

「若有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如是善知識若不奉事者,便害奉事習。若無奉事,便害往詣習。若無往詣,便害聞善法習。若不聞善法,便害耳界習。若無耳界,便害觀法義習。若無觀法義,便害受持法習。若無受持法,便害翫誦法習。若無翫誦法,便害觀法忍習。若無觀法忍,便害信習。若無信,便害正思惟習。若無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習。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若無解脫,便害盡智習。

「若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如是善知識,若奉事者,便習奉事。若有奉事,便習往詣。若有往詣,便習聞善法。若有聞善法,便習耳界。若有耳界,便習觀法義。若有觀法義,便習受持法。若有受持法,便習翫誦法。若有翫誦法,便習觀法忍。若有觀法忍,便習信。若有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盡智。」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盡智經第十三竟(八百六十八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習」,元、明二本作「集」。

明本無「盡智經第十三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八百六十八字」六字。

[註解]

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劍摩瑟曇這個拘樓國的都市,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義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有知有見:

盡智:

觀法忍:深思法義而加以接受。

翫誦:「翫」讀音同「萬」,意思為研習。翫誦,意思為研習背頌。

觀法義:

耳界:

往詣:前往探訪。

奉事:服侍。

[對應經典]

 

(五五)中阿含習相應品涅槃經第十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涅槃有習,非無習。何謂涅槃習?答曰解脫為習。解脫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解脫習?答曰無欲為習。無欲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無欲習?答曰厭為習。厭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厭習?答曰見如實、知如真為習。見如實、知如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見如實、知如真習?答曰定為習。定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定習?答曰樂為習。樂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樂習?答曰止為習。止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止習?答曰喜為習。喜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喜習?答曰歡悅為習。歡悅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歡悅習?答曰不悔為習。不悔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悔習?答曰護戒為習。護戒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戒習?答曰護諸根為習。護諸根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諸根習?答曰正念、正智為習。正念、正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念、正智習?答曰正思惟為習。正思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思惟習?答曰信為習。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信習?答曰苦為習。苦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苦習?答曰老死為習。老死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老死習?答曰生為習。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生習?答曰有為習。有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有習?答曰受為習。受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受習?答曰愛為習。愛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愛習?答曰為習。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覺習?答曰更樂為習。更樂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更樂習?答曰六處為習。六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六處習?答曰名色為習。名色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名色習?答曰為習。識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識習?答曰為習。行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行習?答曰無明為習。

「是為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緣老死苦。習苦,便有信。習信,便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涅槃經第十四竟(六百六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無習。何謂」,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明本無「涅槃經第十四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六百六十三字」六字。

[註解]

覺:

更樂:即「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六處:指「眼、耳、鼻、舌、身、意」,即「六根」,另譯為「六入處」。處是「生出」的意思,即生出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而生起六識。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識:識知;覺知。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如何從生老病死苦的苦到對佛法生信呢?

在本經中,有一連串從增長煩惱到朝向解脫的次第,可分兩個部份觀察,分別如下:

朝向解脫的次第: 苦→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涅槃

增長煩惱的次第: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更樂(觸)→覺→愛→受→有→生→老死→苦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經文「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信習?答曰苦為習。」經文中顯示,增長煩惱與朝向解脫的交界點即是從苦到信,信再接著正思惟等法門,也符合俗語說的「苦為入道門」。

由苦生信又是什麼意思呢?推測是由慚愧、反省而漸漸進入佛法之信,當嘗試過所有世間的解決痛苦方法卻都失敗時,如果曾聽過佛法,在痛苦中就會去漸漸地省思佛法。

也可解為:了解甚麼是苦?為何是苦?如何去苦?這要透過閱讀經典與善知識的指導來修習,等到如實知苦自然就對佛陀與佛法有堅定的信心,因此才說「由苦生信」。 (接下題)

  • 在煩惱增長中如何覺察煩惱與邁向佛法修行?

承上述,延伸的問題是:

有些人造惡卻不自覺,而有些人面對業報帶來的痛苦卻能覺察而邁向修行,這兩者是差在什麼條件呢?

或許能夠在痛苦中覺察的人,發現自己雖然增長煩惱也造惡業,但也逐漸發現若未來持續順著煩惱造作只會持續受苦,這樣的人逐漸地反省自己造惡業的行為,也就接近慚愧,接近《中阿含經》卷十第45經所說:「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由此發現,慚愧會是人在煩惱與痛苦中邁向覺察的起點。

  • 尚未有佛法時,佛陀的覺悟之路

然而,在世間尚未有佛法時,佛陀是怎麼面對痛苦的呢?佛陀是由自己在禪定中觀察生命流轉而得到覺悟,如《增壹阿含經》卷31第4經所說:「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念:『有生則有老、病、死。』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念:『由何因緣有生?』此由有而生。復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當思惟是時,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復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愛而有受。」 佛陀由自己逆推煩惱的十二緣起而證悟八正道,從此廣布佛法,利益人天,跟聽聞佛法的我們從信佛法而開始滅苦之路不一樣;佛陀也有一個稱號「等正覺」,即指佛陀是無師自通的。

(五六)中阿含習相應品彌醯經第十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陀國,在闍鬪村莽㮈林窟。

爾時,尊者彌為奉侍者。於是,尊者彌醯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闍鬥村而行乞食。乞食已竟,往至金河邊,見地平正,名好㮈林,金鞞河水極妙可樂,清泉徐流,冷暖和適,見已歡喜,便作是念:「此地平正,名好㮈林,金鞞河水極妙可樂,清泉徐流,冷暖和適,若族姓子欲學者,當於此處,我亦有所斷,寧可在此靜處學斷耶?」

於是,彌醯食訖,中後衣鉢已,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平旦著衣持鉢,入闍鬥村而行乞食。乞食已竟,往至金鞞河邊,見地平正,名好㮈林,金鞞河水極妙可樂,清泉徐流,冷暖和適,我見喜已,便作是念:『此地平正,名好㮈林,金鞞河水極妙可樂,清泉徐流,冷暖和適,若族姓子欲學斷者,當於此處,我亦有所斷,寧可在此靜處學斷耶?』世尊!我今欲往至彼㮈林靜處學斷。」

爾時,世尊告曰:「彌醯!汝今知不?我獨無人,無有侍者,汝可小住,須比丘來為吾侍者,汝便可去,至彼㮈林靜處而學。」

尊者彌醯乃至再三白曰:「世尊!我今欲往至彼㮈林靜處學斷。」

世尊亦復再三告曰:「彌醯!汝今知不?我獨無人,無有侍者,汝可小住,須比丘來為吾侍者,汝便可去,至彼㮈林靜[*]處而學。」

彌醯復白曰:「世尊無為無作,亦無所觀。世尊!我有為有作而有所觀。世尊!我至彼㮈林靜處學斷。」

世尊告曰:「彌醯!汝欲求斷者,我復何言?彌醯!汝去,隨意所欲。」於是,尊者彌醯聞佛所說,善受善持而善誦習,即禮佛足,繞三匝而去,詣彼㮈林。入林中已,至一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尊者彌醯住㮈林中便生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與害念,彼由此故便念世尊。於是,彌醯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至㮈林,於靜處坐便生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與害念,我由此故便念世尊。」

世尊告曰:「彌醯!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有五習法。云何為五?彌醯!比丘者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彌醯!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一習法。復次,彌醯!比丘者,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彌醯!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二習法。復次,彌醯!比丘者,謂所可說聖有義,令心柔軟,使心無蓋,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宴[*]坐、說緣起,得如是比沙門所說,具得易,不難得。彌醯!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三習法。復次,彌醯!比丘者,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彌醯!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四習法。復次,彌醯!比丘者,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彌醯!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五習法。

「彼有此五習法已,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彌醯!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彌醯!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得所可說聖有義,令心柔軟,使心無蓋,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宴[*]坐、說緣起,得如是比沙門所說,具得易,不難得。

「彌醯!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彌醯!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彌醯!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彌醯!若比丘得無常想者,必得無我想。彌醯!若比丘得無我想者,便於現法斷一切我慢,得息、滅、盡、無為涅槃。」

佛說如是。尊者彌醯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彌醯經第十五竟(千三百二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闍鬪」,巴利本作 Jantu。

「彌醯」,巴利本作 Meghiya。

「金鞞」,巴利本作 Kimikālā。

「舉」,宋、元、明三本作「攝」。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靜」,宋、元二本作「靖」。[*]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明本無「彌醯經第十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三百二十三字」七字。

[註解]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闍鬪:「闍」讀音為「都」時,指城門上的平臺,讀音為「舌」時,如「阿闍梨」。「鬪」,「鬥」的異體字。

醯:讀音同「西」。

平旦:天亮的時候。

鞞:讀音有兩種,一者讀音同「丙」,一者讀音同「悲」。

名好㮈林:名聲很好的芒果林。「㮈」指芒果,又譯為「菴羅」。

斷:斷除、捨斷。

舉:拿起。「舉衣鉢」在這裡指拿起衣鉢。

尼師檀: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世尊無為無作,亦無所觀:世尊已解脫,不需再修行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再有任何更進一步應作的,對已作的不再有增加」。

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善知識和善知識在一起,善知識間相處和諧。

從解脫:戒條,另譯作「波羅提木叉」。

纖芥:很微細、很微小的東西。

所可說聖有義:世尊所認可的說法,如說聖、有義。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漸損:漸漸減損(惡不善法)。

不樂聚會:不喜歡熱鬧,喜歡獨處。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

比沙門所說,具得易,不難得:如是這一類佛陀所說的,都做得到,不難做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如此之論是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

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時時​作意,專一而堅持地以​各種方法修行善因。

觀興衰法:又譯為「觀察生滅」、「觀法生滅」。

正盡苦:徹底地斷盡所有的苦。

修惡露,令斷欲:修不淨觀以斷貪欲。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因為認為五陰有我而有的傲慢。

無我:又作非身、非我;即沒有永遠不變、獨立自存、具有支配能力,為靈魂或本體之實有者。

無為:無造作的;不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例如涅槃。

涅槃:滅除煩惱、生死。

[對應經典]

 

(五七)中阿含習相應品即為比丘說經第十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有五習法。云何為五?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一習法。復次,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二習法。復次,比丘!謂所可說聖有義,令心柔軟,使心無蓋,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說緣起,得如是比沙門所說,具得易,不難得,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三習法。復次,比丘!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四習法。復次,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心解脫未熟,欲令熟者,是謂第五習法。

「彼有此五習法已,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得所可說聖有義,令心柔軟,使心無蓋,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宴[*]坐、說緣起,得如是比沙門所說,具得易,不難得。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若比丘自善知識與善知識俱,善知識共和合,當知必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若比丘得無常想者,必得無我想,若比丘得無我想者,便於現法斷一切我慢,得息、滅、盡、無為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即為比丘說經第十六竟(六百八十三字)

中阿含習相應品第五竟(初一日誦)

中阿含經卷第十(九千七百五十六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明本無「即為比丘說經第十六竟」十字。

宋、元、明三本無「六百八十三字」六字。

大正藏無此段文字,明本作「習相應品第五竟」,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九千七百五十六字」八字。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08/21 08:5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760571002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