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病中修行;病相應 (2/2)]生病時的痛苦往往令人難以忍受,而這正是考驗一個人對佛法體悟有多深的關鍵時刻。無論是「無我」或「四聖諦」等教義,是否只是口頭禪,還是能夠切實應用於應對病苦,便在此時見真章。 即使是修行深厚的人,在重病之下也可能喪失定力,如本卷第1024經記載阿濕波誓尊者的情況,此時赤裸裸地面對病痛與死亡,只能靠究竟的智慧來度過難關。 經典中記載了許多佛弟子在生病痛得死去活來時進修佛法,有的人在體悟了佛法時可減輕甚至滅除病苦。例如卷五第103經的差摩比丘,在極大的痛苦中觀察五受陰是無我的,因此雖然身體痛苦,心卻得以解脫,最終病痛也痊癒了。此外,許多佛弟子在生病時依「四不壞淨」修習六念,或修四念處、七覺支,或思惟苦的集與滅,進而斷苦,詳見「病相應」的各經、卷二十第540經、554經、《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經、《增壹阿含經》卷六〈利養品13〉第7經等經文。 即使是面臨絕症或身體完全衰敗的情況,佛弟子仍可能藉此覺悟,甚至證得涅槃,如本卷第1023經和1025經所載。 《雜阿含經》「病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四十七第1265~1266經和本卷第1023~1038經,記錄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時的說法。 (一〇二三)[0266c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尊者叵求那ⓐ①住東園鹿母講堂②,疾病困篤。 尊者阿難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住東園鹿母講堂,疾病困篤,如是病比丘多有死者。善哉,世尊!願至東園鹿母講堂尊者叵求那所,以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至日晡時,從禪覺,往詣東園鹿母講堂,至尊者叵求那房,敷座③而坐,為尊者叵求那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尊者叵求那,世尊去後,尋即命終。當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④。 時,尊者阿難供養尊者叵求那舍利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世尊來後,尋便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膚色清淨,鮮白光澤。不審世尊,彼當生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佛告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若覺病起,其身苦患,心不調適,生分微弱⑤,得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說法,彼聞法已,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則大師教授說ⓓ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然後病起,身遭苦患,生分轉微,不蒙大師教授、教誡說法,然遇諸餘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聞法已,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聽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比丘先未病時,不斷五下分結,乃至生分微弱,不聞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復不聞餘多聞大德諸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然彼ⓔ先所受法,獨靜思惟,稱量觀察,得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名思惟觀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心善解脫⑥,然後得病,身遭苦患,生分微弱,得聞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阿難!是名大師說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覺身病起,極遭苦患,不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然得諸餘多聞大德諸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聞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其身病起,極生苦患,不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不得諸餘多聞大德教授、教誡說法,然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阿難!是名思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何緣叵求那比丘不得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⑦?叵求那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彼親從大師聞教授、教誡說法,斷五下分結,世尊為彼尊者叵求那受阿那含記。」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叵求那」,巴利本作Phagguna。 ⓑ 「示」,明本作「云」。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說」,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說」。 ⓔ 「彼」,宋、元、明三本作「後」。 [註解]① 叵求那:比丘名,曾詢問佛陀誰在吃「四食」,佛陀則回答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不變的實體在吃四食,詳見卷十五第372經。又譯為「頗求那」、「破群」。 ② 東園鹿母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是由鹿母出資設立的大講堂,在舍衛城。 ③ 敷座:鋪設座位。 ④ 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五官安祥,面容清淨,膚色白亮。 ⑤ 生分微弱:生命的因素微弱,指性命垂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他死時」。 ⑥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⑦ 何緣叵求那比丘不得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哪有理由叵求那比丘不能夠五官安祥,面容清淨,膚色白亮?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舉例在病苦或臨終時聽聞、思維佛法的效益:
這顯示了病苦或臨終者聽聞、思維佛法的重要性。
有同學問:「叵求那比丘『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氣色好像不錯的樣子,為何還會死呢?」 古印度認為人要活著必須具足煖(身)、壽(命)、識(心),也就是說除了身心正常運作外,業力帶來的壽命還要夠長。 叵求那比丘會死亡自然是因為壽命已盡,但由於憶念佛法,所以他死時身苦而心不苦,沒有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變形、痛苦掙扎的死相,而是安祥地圓寂,因此「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卷九第252經也記載優波先那比丘中了蛇毒快死時,面容完全沒有異狀,即是因為:「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 [進階辨正](一〇二四)[0267b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濕波誓①住ⓐ東園鹿母講堂,身遭重病,極生苦患。尊者富鄰尼瞻視供給……如前跋迦梨修多羅②廣說,謂說三受,乃至「轉增無損。」 佛告阿濕波誓:「汝莫變悔③。」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我實有變悔。」 佛告阿濕波誓:「汝得無破戒耶?」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我不破戒。」 佛告阿濕波誓:「汝不破戒,何為變悔?」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我先未病時,得身息④樂正受多修習;我於今日不復能得入彼三昧,我作是思惟:『將無退失是三昧耶?』」 佛告阿濕波誓:「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阿濕波誓!汝見色即是我、異我、相在不?」 阿濕波誓白佛言:「不也,世尊!」 復問:「汝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阿濕波誓白佛言:「不也,世尊!」 不正思惟造成變悔佛告阿濕波誓:「汝既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何故變悔?」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不正思惟⑤故。」 佛告阿濕波誓:「三昧有退失,智慧不退失若沙門、婆羅門三昧堅固,三昧平等,若不得入彼三昧,不應作念:『我於三昧退減。』若復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但當作是覺知:『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貪、恚、癡永盡無餘已,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是法時,尊者阿濕波誓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歡喜踊悅⑥。歡喜踊悅故,身病即除。 佛說此經,令尊者阿濕波誓歡喜隨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註解]① 阿濕波誓: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威容端正,行步庠序」第一,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舍利弗尊者在從佛出家前,即是在路上見到威儀端正、行步穩重的阿濕波誓尊者,而問他的老師教導什麼?阿濕波誓尊者回答說佛陀教他諸法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舍利弗尊者聽完就證得初果,接著從佛出家證阿羅漢。又譯為「阿攝貝」、「馬勝」、「馬師」。 ② 跋迦梨修多羅:即《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關於跋迦梨比丘得重病乃至執刀自殺的記載。「修多羅」指佛經。按:《雜阿含經》「病相應」的內容為四十七第1265~1266兩經和本卷第1023~1038經,也就是說《跋迦梨修多羅》在原梵本中和本經只間隔一經,因此本經中相同的背景描述就省略了。 ③ 變悔:後悔;遺憾。 ④ 身息:身體輕安(平靜、輕鬆)。也有解為身體的各種造作都止息,例如第四禪呼吸止息。又譯為「身行息」。 ⑤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 ⑥ 踊悅:即「踴躍」,歡欣鼓舞的樣子。 ⑦ 差摩迦修多羅如五受陰處說:《差摩迦修多羅》如同在「五陰誦」當中的記錄。按:本經一開始提到的《跋迦梨修多羅》經文中,描述病苦的部份表示如同《差摩迦修多羅》而省略,這邊只是註解說明《差摩迦修多羅》可以在「五陰誦」中找到,以方便後人查閱。《差摩迦修多羅》即《雜阿含經》卷五第103經,當中譬喻差摩比丘得重病時,比以下情況還痛苦:1) 頭被繩索網住大力絞殺時的頭痛 2) 牛被屠夫剖腹割取內臟時的腹痛 3) 兩手被從兩邊捉住以將身體懸掛在火上燒烤時兩腳的焚燒痛苦。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重病會讓人無法入定,阿濕波誓尊者在重病時無法像平日入定,而遺憾無法入定,這遺憾可能又讓人心無法專注,而更難入定,類似五蓋的掉悔蓋的作用。 佛陀教導阿濕波誓尊者把心念放在覺知五陰無我、貪瞋癡永盡的解脫上,畢竟智慧是不退失的,這「念覺支」也促成「喜覺支」、「輕安覺支」等覺支,讓身心輕安快樂,終至七覺支滿足。諸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經等經也提到七覺支有某種程度的治病效果,阿濕波誓尊者的病因而也痊癒了。 一個可供對比的例子是卷三十六第994經記載的婆耆舍尊者,他在重病時還能「心解脫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離諸顛倒,正受而住」。其中「正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代表婆耆舍尊者在重病時仍能入定。在身體遭受極大的病苦時,婆耆舍尊者定力穩定而在見佛說偈後入滅,阿濕波誓尊者定力喪失而在見佛聞法後痊癒,相同的是兩位都證得阿羅漢而解脫輪迴。 (一〇二五)[0267c0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年少新學,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識①,獨一客旅,無人供給,住邊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篤。 時,有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禮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一比丘年少新學,乃至疾病困篤,住邊聚落客僧房中。有是病比丘多死無活。善哉!世尊!往彼住處,以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即日晡時從禪覺,至彼住處。 彼病比丘遙見世尊,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息臥勿起。云何?比丘!苦患寧可忍不?……」如前差摩迦修多羅廣說如是三受,乃至「病苦但增不損。」 佛告病比丘:「我今問汝,隨意答我。汝得無變悔耶?」 病比丘白佛:「實有變悔,世尊!」 佛告病比丘:「汝得無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實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為變悔?」 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於過人法勝妙知見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終之時,知生何處?』故生變悔。」 佛告比丘:「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識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復問:「比丘!於意云何?有眼識故有眼觸、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云何?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識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復問:「比丘!若無眼識則無眼觸耶?若無眼觸,則無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是故,比丘!當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終,後世亦善。」爾時,世尊為病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時,病比丘,世尊去後,尋即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時,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彼年少比丘疾病困篤,尊者今已命終。當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云何?世尊!如是比丘當生何處?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佛告諸比丘:「彼命過②比丘是真寶ⓑ物,聞我說法,分明解了,於法無畏,得般涅槃,汝等但當供養舍利。」 世尊爾時為彼比丘受ⓒ第一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眼」,大正藏原為「限」,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眼」。 ⓑ 「寶」,宋、元、明三本作「實」。 ⓒ 「受」,元、明二本作「授」。 [註解]① 少知識:少朋友。 ② 命過:命終;壽終。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在和重病比丘的對話中,如果重病比丘有遺憾,佛陀總是先問他「汝得無犯戒耶?」一方面這反映了持戒的重要性,二方面持戒清淨則不墮三惡道,重病到死的最差狀況都不怕了,何必遺憾?若是遺憾尚未證果的佛弟子,佛陀則為他開示,依佛所教而了知真理、解脫煩惱,自然也就沒有遺憾了。(若是犯戒的弟子,則要先懺悔,懺悔後心意柔軟,才可能較為安樂。) 本經記載的年輕新學比丘在臨終重病時還沒有得過人法(超過凡人的解脫或神通),但命終時即證得涅槃,可反映臨終時聽聞、思維佛法是有用的。 (一〇二六)[0268a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差別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彼比丘作如是念:『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①,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②,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彼比丘:『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若彼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者,是名比丘斷愛欲,轉ⓐ諸結,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轉」,宋、元、明三本作「縛」。 ⓑ 「止」,元、明二本作「上」。 [註解]① 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我這個「有識的身體」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② 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自我所擁有的」等見解,解脫「自我中心、傲慢」煩惱的束縛。例如沒有「識身是恆常不變的自我,而外境是自我所擁有的」這類見解的束縛。 ③ 斷愛欲,轉諸結,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斷除愛欲的執著,轉化各個結使(煩惱),完全地破除我慢,徹底地斷盡了苦。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疑似有重覆的贅句,如同卷三十五第982經的情形。 (一〇二七)[0268b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差別者,乃至佛告病比丘:「汝不自犯戒耶?」 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不以持淨戒故,於世尊所修梵行①。」 佛告比丘:「汝以何等法故,於我所修梵行②?」 比丘白佛:「為離貪欲故,於世尊所修梵行;為離瞋恚、愚癡故,於世尊所修梵行。」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汝正應為離貪欲故,於我所修梵行;離瞋恚、愚癡故,於我所修梵行。比丘!貪欲纏故,不得離欲;無明纏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於欲離欲ⓐ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若比丘於欲離欲心解脫身作證,離無明故慧解脫,是名比丘斷諸愛欲,轉ⓑ結縛③,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是故,比丘!於此法善思惟……」如前廣說,乃至「受[*]第一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欲離欲」,宋本作「欲離」,元本作「欲離故」,明本作「離欲故」 ⓑ 「轉」,元、明二本作「縛」。 ⓒ 「止」,明本作「上」。 [註解]① 我不以持淨戒故,於世尊所修梵行:我不是以修持清淨的戒律為目標,而跟隨佛陀修清淨的修行。 ② 汝以何等法故,於我所修梵行:你是以什麼為目標,而跟隨我(佛陀)修清淨的修行? ③ 結縛:煩惱。 [對應經典]
[導讀:四念處]四念處是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
其中「身身」、「受受」、「心心」、「法法」的重複,是用來表示清楚地瞭解每一個成分。 經上記載身念處在觀察「內身」純熟後,可以觀察「外身、內外身」;受念處在觀察「內受」純熟後,可以觀察「外受、內外受」;心念處和法念處也是如此。這是說四念處的修習是先觀察自己(「內」),再觀察他人或外界(「外」),最後同時觀察自身以內及以外(「內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四念處的修習方法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等「念處相應」的經文。 (一〇二八)[0268b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伽梨隸講堂①ⓐ。時,多有比丘疾病。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至伽梨隸講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當正念、正智以待時②,是則為我隨順之教。比丘!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③,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④;外身⑤身觀念處、內外身⑥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伸ⓔ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⑦,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三受的因緣如是,比丘!正念、正智住者能起樂受,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謂緣於身,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⑧、心因緣生;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身及樂ⓕ受觀察無常,觀察生滅,觀察離欲,觀察滅盡,觀察捨彼,觀察身及樂受無常,乃至捨已,若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⑨。 「如是,正念、正智生苦受因緣,非不因緣。云何為因緣?如是緣身,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苦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身及苦受觀察無常,……乃至捨,於此及苦受瞋恚所使,永不復使。 「如是,正念、正智生不苦不樂受因緣,非不因緣。云何因緣?謂身因緣,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彼不苦不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彼身及不苦不樂受觀察無常,……乃至捨,若所有身及不苦不樂受無明所ⓖ使,使永不復使。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厭離,於受、想、行、識厭離,厭離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覺⑩所覺時, 莫能知樂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伽梨隸講堂」,巴利本作Gilānasālā 。 ⓑ 「坐」,宋、元、明三本無「坐」字。 ⓒ 「知」,元、明二本作「智」。 ⓓ 「瞻視」,宋、元、明三本作「視瞻」。 ⓔ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 「樂」,宋、元、明三本作「樂受樂」。 ⓖ 「所」,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所」。 [註解]① 伽梨隸講堂:為音譯,義譯為病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病房」。 ② 正念、正智以待時:具有正念、正智地活過一生。按:可參考本卷第1029經:「正向待終期」,卷三十六第994經:「正智正繫念,唯待終時至」,《中阿含經》卷十八第74經八念經:「我不樂於死,亦不願於生,隨時任所適,立正念正智」。相當的南傳經典作「具念地、正知地等待死時」。 ③ 內身身觀念處:正念安住在身體內,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內身」指自身以內。 ④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例如不淨觀時,觀他人不淨)、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例如四界分別觀時,觀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構成的)。 ⑤ 內外身: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⑥ 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勤奮努力,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調教、馴服世間的貪與憂。 ⑦ 乃至五十、六十:(長期如此)甚至五十、六十年。也有解為處於甚至五十、六十人(的群眾中,心都不亂)。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幾個字。 ⑧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⑨ 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對於身體以及樂受的貪欲煩惱,永不再起(這種貪欲煩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凡在身上與在樂受上的貪煩惱潛在趨勢,那個被捨斷」。 ⑩ 樂覺:樂受。這裡的「覺」是「受」的異譯。 ⑪ 涅槃不墮數:滅除煩惱、生死而不落入輪迴之數。這裡的「數」即「俗數法」,指世俗上的現象、約定俗成的稱呼。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表示要隨時具有正念、正智,當有感受時:
本經在義理上貫串了前幾經所說:隨時具有正念、正智,以觀察第1024經所說的五陰無我、1025經說的六根因緣而生三受,因緣生滅所以無我,以及第1026、1027經所說的離貪欲、瞋恚、愚癡等一切煩惱。(劃底線的內容為本經及下一經中直接提到的佛學名詞。) [進階辨正](一〇二九)[0269a1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時,有眾多比丘集會迦梨隸講堂,多有疾病……如上說。差別者:「乃至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生、老、病、死。」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智慧多聞者, 非不覺諸受,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歡喜,作禮而去。
[註解]① 分別諦明了:(對於諸受)真實不虛、明明白白地了知。「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 ② 當知堅固事,凡夫有昇降:要知道修行人的心不動,和凡夫是有差別的。「昇降」是前後高低次第、差別的意思。 ③ 繫念緣妙境: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解脫境界。按:「繫念緣妙境,正向待終期」類似前一經的「正念、正智以待時」、卷三十六第994經的「正智正繫念,唯待終時至」。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偈中說:「智慧多聞者,非不覺諸受」,表明智者並非沒有感覺,反而是「分別諦明了」,清楚明白,但智者不執著、不起煩惱。 經偈說:「若於苦樂受,分別諦明了。……於樂不染著,於苦不傾動」。這當中的原理,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第107經:「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礙、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進階辨正][導讀:在家人重病臨終該如何開導]從前幾經可見,當比丘在重病甚至臨終時,佛陀通常為他們說解脫法,表示五陰無我(第1024、1026經)、六入處、六受等因緣生滅故無我(第1025經)、應離貪瞋癡(第1027經),持戒清淨的比丘們常常也能因此而解脫了。 當在家人重病甚至臨終時,佛陀則通常要他們憶念四不壞淨:於佛、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如以下各經所載。 這可能是因為古印度的習俗中,婆羅門年老就該出家,精進修行的人出家很自然,在家人多為有世俗牽絆而難以修行的人,佛陀對一般在家人的要求也就較低,只要他們受三皈五戒。 精進的在家人重病或臨終時,佛陀或大弟子則會給他們進一步提升修行層次的指導:
精進的在家人在進一步的開導後,有什麼層次的領悟也就能證什麼層次的果位,功不唐捐。 (一〇三〇)[0269b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長者得病,身極苦痛。世尊聞已,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次第乞食至給孤獨長者舍。 長者遙見世尊,馮床①欲起。 世尊見已,即告之言:「長者勿起,增其苦患。」世尊即坐,告長者言:「云何?長者!病可忍不?身所苦患,為增、為損?」 長者白佛:「甚苦,世尊!難可堪忍……」乃至說三受,如差摩修多羅②廣說,乃至「苦受但增不損。」 佛告長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長者白佛:「如世尊說四不壞淨③,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世尊!我今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即記長者得阿那含果。 長者白佛:「唯ⓐ願世尊今於此食。」爾時,世尊默而許之。 長者即勅④辦種種淨美飲食,供養世尊。世尊食已,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校勘]ⓐ 「 唯」,明本作「惟」。 [註解]① 馮床:依靠著床。「馮」通「憑」,依靠的意思。 ② 差摩修多羅:即《雜阿含經》卷五第103經,當中譬喻差摩比丘得重病時,比以下情況還痛苦:1) 頭被繩索網住大力絞殺時的頭痛 2) 牛被屠夫剖腹割取內臟時的腹痛 3) 兩手被從兩邊捉住以將身體懸掛在火上燒烤時兩腳的焚燒痛苦。又譯為「叉摩修多羅」。 ③ 四不壞淨: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 ④ 勅:吩咐。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一〇三一)[0269b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尊者阿難聞給孤獨長者身遭苦患,往詣其舍。長者遙見阿難,馮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前叉摩修多羅①廣說,乃至「苦患但增不損。」 時,尊者阿難告長者言:「勿恐怖。無四不壞淨而有恐怖若愚癡無聞凡夫不信於佛,不信法、僧,聖戒不具,故有恐怖,亦畏命終及後世苦ⓐ。汝今不信已斷、已知,於佛淨信具足,於法、僧淨信具足,聖戒成就。」 長者白尊者阿難:「我今何所恐怖?我始於王舍城寒林中丘塜間見世尊②,即得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自從是來,家有錢財悉與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 尊者阿難言:「善哉,長者!汝自記說是須陀洹果。」 長者白尊者阿難:「可就此食。」 尊者阿難默然受請。 即辦種種淨美飲食,供養尊者阿難,食已,復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校勘]ⓐ 「 苦」,元、明二本作「若」。 [註解]① 叉摩修多羅:即前一經提到的《差摩修多羅》,關於差摩比丘得重病時的記載。 ② 我始於王舍城寒林中丘塜間見世尊:我(給孤獨長者)當年在王舍城寒林中的墓堆間初次見到佛陀。這個事件詳載於《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2經。 [對應經典]
(一〇三二)[0269c0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聞給孤獨長者身遭苦患。聞已,語尊者阿難:「知不?給孤獨長者身遭苦患,當共往看。」尊者阿難默然而許。 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阿難共詣給孤獨長者舍。長者遙見尊者舍利弗,扶床欲起……乃至說三種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身諸苦患轉增無損。」 尊者舍利弗告長者言:「不執著六根、六境、六界、五陰而生貪欲識當如是學:『不著眼,不依眼界生貪欲識;不著耳、鼻、舌、身,意亦不著,不依意界生貪欲識。不著色,不依色界生貪欲識;不著聲、香、味、觸、法,不依法界生貪欲識。不著於地界,不依地界生貪欲識;不著於水、火、風、空、識界,不依識界生貪欲識。不著色陰,不依色陰生貪欲識;不著受、想、行、識陰,不依識陰生貪欲識。』」 時,給孤獨長者悲歎流淚。尊者阿難告長者言:「汝今怯劣①耶ⓐ?」 長者白阿難:「不怯劣也。我自顧念,奉佛以來二十餘年,未聞尊者舍利弗說深妙法,如今所聞。」 尊者舍利弗告長者言:「我亦久來未嘗為諸長者說如是法。」 長者白尊者舍利弗:「有居家白衣,有勝信、勝念、勝樂②,不聞深法,而生退沒。善哉,尊者舍利弗!當為居家白衣,說深妙法,以哀愍故。尊者舍利弗,今於此食。」尊者舍利弗等默然受請。 即設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食已,復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即從座[*]起而去。 [校勘]ⓐ 「耶」,宋、元、明三本作「也」。 [註解]① 怯劣:害怕、退縮。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作「悲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退縮或消沉」。 ② 勝信、勝念、勝樂:(對佛法有)超群的信心、超群的憶念、超群的喜好。 [對應經典]
(一〇三三)[0270a07]達磨提離長者修多羅亦如世尊為給孤獨長者初修多羅廣說①,第二修多羅亦如是說。差別者:「若復長者依此四不壞淨已,於上修習六念:謂念如來事,乃至念天。」 長者白佛言:「世尊!依四不壞淨,於上修六隨念,我今悉成就,我常修念如來事,乃至念天。」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汝今自記阿那含果。」 長者白佛:「唯願世尊受我請食。」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長者知佛受請已,即具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已,復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註解]① 達磨提離長者修多羅亦如世尊為給孤獨長者初修多羅廣說:佛陀對達磨提離長者所說經的內容,也如同佛陀對給孤獨長者所說的經(本卷第1030經)。 [對應經典]以上不是對應經典,但經名相同,值得再找找。本經在莊居士站沒有列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教導我們可依四不壞淨而進修六念,卷二十第554經也說:「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 修習六念的經文可見卷三十三第931經,其中解說前四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經文,和卷三十第848經中關於四不壞淨(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的經文,幾乎一模一樣。 修習四不壞淨,即為修習六念中的前四個。因此在修習四不壞淨的基礎上,加修念施、念天,即可進修六念。 (一〇三四)[0270a1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長壽ⓐ童子,是樹提ⓑ長者孫子,身嬰重病①。 爾時,世尊聞長壽童子身嬰重病,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到長壽童子舍。長壽童子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乃至「病苦但增無損。是故,童子,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當如是學。」 童子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今悉有,我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②。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③、無常苦想④、苦無我想⑤、觀食想⑥、一切世間不可樂想⑦、死想⑧。」 童子白佛言:「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習六明分想,我今悉有。然我作是念:『我命終後,不知我祖父樹提長者當云何?』」 爾時,樹提長者語長壽童子言:「汝於我所,顧ⓒ念且停。汝今且聽世尊說法,思惟憶念,可得長夜福利安樂饒益。」 時,長壽童子言:「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常現在前。」 佛告童子:「汝今自記斯陀含果⑨。」 長壽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住我舍食。」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長壽童子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已,復為童子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長壽」,巴利本作 Dīghāvu。 ⓑ 「樹提」,巴利本作 Jatika。 ⓒ 「顧」,大正藏原為「故」,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顧」。 [註解]① 身嬰重病:身體罹患重病。「嬰」是纏、絆的意思。 ② 六明分想:能成就智慧的觀想與思惟的六個要素。其中「明」指智慧、徹底明白佛法,「無明」的對稱。「分」又譯為「支」,要素、部分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六個明的一部分之法」。 ③ 一切行無常想:觀察與思惟一切的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又譯為「無常想」。 ④ 無常苦想:觀察與思惟事物無常變異,所以是逼迫的、苦的。參見《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⑤ 苦無我想:觀察與思惟事物是逼迫的、苦的,讓我不得自在,可見沒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⑥ 觀食想:觀察與思惟四食(麤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只為了活命而不貪著,因此捨斷而徹底地了知四食,詳見卷十五第373經。又譯為「觀食不淨」、「貪食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斷想」。 ⑦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沒有什麼可愛樂貪著的。 ⑧ 死想:觀察與思惟死亡必然會發生,我必定會死,而且人命呼吸間,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隨死念」、「念死」、「死隨念」。 ⑨ 斯陀含果: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當長壽童子重病時,他心中放不下祖父樹提長者,但樹提長者勸他放下眷念,只要憶念佛陀的教法。在臨終之際,陪伴者的智慧也很重要,有智慧的陪伴者能引導家人放下留戀,減輕執著,助其安然面對生死。
長壽童子說:「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常現在前。」其中的「常現在前」就是「無間等」,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這是證果所須要的功夫。
本經的「六明分想」為: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明分」指生起「明」(「無明」的對稱)的成分,「明分想」指能生起明的成分的觀察與思惟,因此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就算是明分想,不限於本經所列的六種,例如其餘經中有列出類似意義但不同數目的想:
就各經的聽眾來看,本經「六明分想」的聽眾是在家人,而其他經中數量較多的七、九、十、二十想的聽眾則以出家人為主,多出「六明分想」的部分,為不淨觀的各種方法以及無欲想、空想,可說主要適用於斷淫欲的出家人。 另外,《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2經表示修習安那般那念也能成就明分想:「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一〇三五)[0270b15][校勘]ⓐ 「㮈」,明本作「柰」。 [註解]①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② 仙人住處: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處鹿野苑」。 ③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④ 達摩提那長者修多羅:即本卷第1033經。 [對應經典]
(一〇三六)[0270b20]如是我聞: 時,有釋氏沙羅疾病委ⓐ篤①。 爾時,世尊聞釋氏沙羅疾病委ⓑ篤,晨朝著衣持鉢,入迦維羅衛國乞食,次到釋氏沙羅舍。釋氏沙羅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差摩迦修多羅廣說,乃至「患苦但增不損。是故,釋氏沙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釋氏沙羅白佛言:「如世尊說:『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悉有之,我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釋氏沙羅:「是故,汝當依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於上修習五喜處②。何等為五?謂念如來事,乃至自所施法。」 釋氏沙羅白佛言:「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五喜處,我亦有之,我常念如來事,乃至自所施法。」 佛言:「善哉,善哉,汝今自記斯陀含果。」 沙羅白佛:「唯願世尊今我舍食。」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沙羅長者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已,復為沙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委」,明本作「痿」。 ⓑ 「委」,元、明二本作「痿」。[*] ⓒ 「乃至患苦但增不損是故釋氏沙羅」十四字,宋、元、明三本無此十四字。 [註解]① 委篤:病危。其中「委」為疲困、頹喪的,「篤」為病勢沉重。 ② 五喜處:五種歡喜之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的持)戒、念(自己的布)施。參見卷三十第857經所說「五種歡喜之處」。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修習五喜處,即隨時修習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的持)戒、念(自己的布)施,修習這五種事能讓人心生歡喜。 念佛、念法、念僧能讓人心生歡喜,這已耳熟能詳。 念戒能心生歡喜,因為持戒清淨則不會做會讓自己後悔的行為,守護六根則能減輕被外境拉著走所帶來的疲勞,煩惱減輕自然心生歡喜。縱使只是短期持戒,例如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在事後念自己曾清淨持戒,也有助於讓心念回到清淨的狀態,而心生歡喜。本卷第1024、1025等經中,佛陀面對遺憾於重病而無法入定的弟子們,也藉由詢問他們:「汝得無破戒耶?」來讓他們肯定自身持戒清淨的事實,讓心境從遺憾轉為歡喜,進而思惟佛法以「心得解脫,歡喜踊悅」或「諸根喜悅」。 念施能心生歡喜,因為為善最樂,不求回報的布施能讓人放下貪心和吝嗇的心,利人又利己,煩惱減輕自然心生歡喜。可參見卷三十第857經對念(自己的布)施的說明:「隨時憶念:『我得己利,我於慳垢眾生所,當多修習離慳垢住,修解脫施、捨施、常熾然施、樂於捨,平等惠施,常懷施心』」。在布施事後,憶念曾作的清淨布施,也有助於心生歡喜,而有利修定。 這五喜處在卷三十第857經稱為「五種歡喜之處」、「五支定」、「三昧念」,顯示修習五喜處不只能讓人心生歡喜,也有助於成就禪定,畢竟「七覺支」當中「喜覺支」有助於「輕安覺支」,「輕安覺支」有助於「定覺支」。 如果能行、住、坐、臥,隨時都將心念放在五喜處之一,則隨時都是善心或清淨心,甚至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修得三昧,如同古今中外許多成就念佛三昧的修行人。 五喜處也可以作為打坐時的工具,例如剛入座時如果五蓋較重,可以先念五喜處之一,讓自己生起歡喜,只要有一絲的歡喜就能有所助益:這樣的歡喜能讓心中輕鬆安穩,有助於安定身心,接下來的打坐就比較容易進入狀況了。 常有同學提問:「布施不是要『三輪體空』嗎?可以念自己的布施嗎?」 布施的確不應執著,念施也只是單純地憶念布施的善行,並不執著,才能依此自然心生歡喜。念施時不應計較布施數量是多還是少?這個布施能讓自己增加什麼光環?接受布施的人該怎麼答謝自己?才因此增加貪、瞋、癡、慢、疑等煩惱。 另一方面,念施是修行的一個方法、一個過程,並不是修行的終點。六念都是修行的「筏」,最終是要放下的,但這個筏對於初學者還是非常好用的,可以搭這個筏過一段河,不急著在還沒搭過筏之前就把筏放下了。 [進階辨正](一〇三七)[0270c12]
[註解][對應經典]
(一〇三八)[0270c15]如是我聞: 時,摩那提那ⓐ長者語一士夫言:「善男子!汝往ⓑ尊者阿那律所,為我稽首阿那律足,問訊起居輕利、安樂住不?明日通身四人②願受我請。若受請者,汝復為我白言:『我俗人多有王家事,不能得自往奉迎,唯願尊者時到,通身四人來赴我請,哀愍故。』」 時,彼男子受長者教,詣尊者阿那律所,稽首禮足。白言尊者:「摩那提那長者敬禮問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唯願尊者通身四人明日日中,哀受我請。』」時,尊者阿那律默然受請。 時,彼士夫復以摩那提那長者語白尊者阿那律:「我是俗人,多有王家事,不得躬自奉迎,唯願尊者通身四人明日日中,哀受我請,憐愍故。」 尊者阿那律陀言:「汝且自安,我自知時,明日通身四人往詣其舍。」 時,彼士夫受尊者阿那律教,還白長者:「阿梨③!當知我已詣尊者阿那律,具宣尊意。尊者阿那律言:『汝且自安,我自知時。』」 彼長者摩那提那夜辦淨美飲食。晨朝復告彼士夫:「汝往至彼尊者阿那律所,白言:『時到。』」 時,彼士夫即受教,行詣尊者阿那律所,稽首禮足,白言:「供具④已辦,唯願知時。」 時,尊者阿那律著衣持鉢,通身四人詣長者舍。 時,摩那提那長者婇女圍遶,住內門左,見尊者阿那律,舉體執足⑤敬禮,引入就坐,各別稽首,問訊起居,退坐一面。 尊者阿那律問訊長者:「堪忍安樂住不?」 長者答言:「如是,尊者!堪忍樂住。先遭疾病,當時委[*]篤,今已蒙差⑥。」 尊者阿那律問ⓒ長者言:「汝住何住,能令疾病苦患時得除差?」 長者白言:「尊者阿那律!住四念處有助減輕苦患我住四念處,專修繫念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內身ⓓ、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尊者阿那律!我於四念處繫心住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尊者阿那律!住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 尊者阿那律告長者言:「汝今自記阿那含果。」 時,摩那提那長者以種種淨美飲食自手供養,自恣⑦飽滿。食已,澡漱⑧畢,摩那提那長者復坐卑床⑨,聽說妙ⓔ法。尊者阿那律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校勘]ⓐ 大正藏無「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往」,明本作「住」。 ⓒ 「問」,宋、元、明三本作「答」。 ⓓ 大正藏無「內身」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妙」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疾病新差:疾病剛痊癒。 ② 通身四人:全部(當時和阿那律尊者在一起的)四個人。 ③ 阿梨:老師;師長。又譯為「阿闍梨」。 ④ 供具:供養給三寶的物品,例如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等。 ⑤ 舉體執足:即「五體投地」,兩肘、兩膝、頭額投地,以頭碰觸受禮者的腳或地面的最高禮法。「舉體」即「全身」的意思。 ⑥ 蒙差:獲得痊癒。 ⑦ 自恣:自在;隨意。 ⑧ 澡漱:洗手、漱口。 ⑨ 卑床:矮的座位。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導讀:十惡、十善;業報相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佛經通常列舉十惡業及十善業: 十惡是:
《雜阿含經》「業報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039~1061經,是解說善惡業的相關經文。 (一〇三九)[0271b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精舍。時,有淳陀①長者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問淳陀長者:「汝今愛樂何等沙門、婆羅門淨行②?」 淳陀白佛:「有沙門、婆羅門,奉事於水,事毘濕波天③,執杖澡罐④,常淨ⓐ其手。如是正士能善說法言:『善男子!月十五日,以胡麻屑、菴摩羅屑⑤以澡其髮,修行齋法,被著新淨長鬘ⓑ白㲲⑥,牛糞塗地而臥其上。言ⓒ:善男子!晨朝早起,以手觸地,作如是言:「此地清淨,我如是淨。」手執牛糞團并把生草⑦,口說是言:「此是清淨,我如是淨。」若如是者,見為清淨,不如是者,永不清淨。』世尊!如是像類沙門、婆羅門,若為清淨,我所宗仰。」 佛告淳陀:「有黑法、黑報,不淨、不淨果,負重向下⑧。成就如此諸惡法者,雖復晨朝早起,以手觸地,唱言清淨,猶是不淨;正復不觸,亦不清淨。執牛糞團,并及生草,唱言清淨,亦復不淨;正復不觸,亦不清淨。 「淳陀!何等為黑、黑報,不淨、不淨果,負重向下,乃至觸以不觸,悉皆不淨?淳陀!謂殺生殺生惡業,手常血腥,心常思惟撾捶⑨殺害,無慚無愧,慳貪悋惜,於一切眾生乃至昆蟲,不離於殺。偷盜於他財物、聚落、空地,皆不離盜。邪淫行諸邪婬,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親族,乃至授花鬘者⑩,如是等護⑪,以力強干ⓓ,不離邪婬。妄語不實妄ⓔ語,或於王家、真實言家、多眾聚集,求當言處⑫,作不實說: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自因他,或因財利,知而妄語,而不捨離,是名妄語。兩舌兩舌乖ⓕ離⑬,傳此向彼,傳彼向此, 遞ⓖ相破壞⑭,令和合者離,離者歡喜⑮,是名兩舌。惡口不離惡口罵詈ⓗ⑯,若人軟語ⓘ,悅耳心喜,方正易知、樂聞無依說⑰,多人愛念、適意,隨順三昧⑱,捨如是等,而作剛強,多人所惡、不愛、不適意、不順三昧說。如是等言,不離麁澁⑲,是名惡口ⓙ。綺語綺ⓚ飾壞語⑳,不時言㉑、不實言、無義言、非法言、不思言㉒,如是等,名壞語。 「貪欲不捨離貪,於他財物而起貪欲,言:『此物我有者好。』瞋恚不捨瞋恚弊惡,心思惟言:『彼眾生應縛、應鞭、應杖ⓛ、應殺,欲為生難㉓。』邪見不捨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阿羅漢等趣ⓝ㉔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淳陀!是名黑、黑報,不淨、不淨果,乃至觸以不觸,皆悉不淨。 「淳陀!有白、白報,淨有、淨果,輕仙上昇,成就已,晨朝觸地,此淨我淨者,亦得清淨;若不觸者,亦得清淨,把牛糞團,手執生草,淨因淨果者ⓞ,執與不執,亦得清淨。 「淳陀!何等為白、白報,乃至執以不執,亦得清淨?謂有人不殺生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不偷盜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淨心不貪。不邪淫離於邪婬,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干[*]起於邪婬。不妄語離於妄語,審諦實說㉕。不兩舌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不惡口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不綺語離於壞語,諦說㉖、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㉗。不貪欲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不瞋恚離於瞋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正見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說,有ⓠ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淳陀!是名白、白報,乃至觸與不觸,皆悉清淨。」 爾時,淳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淨」,宋、元、明三本作「冷」。 ⓑ 大正藏原為「髮」,宋本作「鬚」,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鬘」。[*] ⓒ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干」,明本作「于」。[*] ⓔ 「妄」,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妄」。 ⓕ 「乖」,宋本作「永」。 ⓖ 「遞」,大正藏原為「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遞」。 ⓗ 大正藏無「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語」字之下有一「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口」,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口」。 ⓚ 「綺」,宋本作「縛」。 ⓛ 「杖」,大正藏原為「伏」,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杖」。 ⓜ 「報」,宋本作「說」。 ⓝ 「趣」,宋、元、明三本作「起」。 ⓞ 「者」,宋、元、明三本作「淨」。 ⓟ 「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 「說,有」,大正藏原為「有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有」。 [註解]① 淳陀:優婆塞名,家中世襲鐵匠職業,他後來是佛陀圓寂前最後一位供養佛陀食物的人。又譯為「周那」。 ② 淨行:清淨的行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純淨」。 ③ 毘濕波天:善於種種工巧、工業的天神,古代印度的工匠多祭拜此神。「毘濕波」為音譯,義譯為工巧。 ④ 執杖澡罐:拿著拐杖和水瓶。「澡罐」是水瓶,可儲水供飲用或洗手。 ⑤ 菴摩羅屑:餘甘子皂化製作而成的肥皂粉。又譯為「菴羅摩羅屑」、「菴摩羅末」。「菴摩羅」是音譯,即「餘甘子」,又譯為「阿摩勒」。 ⑥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⑦ 手執牛糞團并把生草:手拿著一團牛糞並握著鮮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沒觸摸大地,應該觸摸新鮮的牛糞;如果沒觸摸新鮮的牛糞,應該觸摸青草;如果沒觸摸青草,應該拜火;如果沒拜火,應該合掌禮敬太陽;如果沒合掌禮敬太陽,應該黃昏第三次入水洗浴」。 ⑧ 負重向下:有如重物在水中向下沉淪,比喻惡業能讓人墮三惡道。 ⑨ 撾捶:鞭打。「撾」為鞭打、敲擊,讀音同「抓」。「捶」是用杖敲打,讀音同「垂」。 ⑩ 授花鬘者:已訂婚,即將結婚的人。 ⑪ 如是等護:有像這樣被(父母、兄弟、姊妹、夫主、親族、未婚夫)守護的女子。按:古代印度未出嫁的女子由父母守護,父母雙亡則由兄弟姊妹等親族守護,已訂婚者由未婚夫守護,已出嫁者由丈夫守護。迎娶女子前須獲得守護者的同意。 ⑫ 求當言處:被要求出面作證。 ⑬ 乖離:分別、背離,在這裡指離間、挑撥。「乖」是分離的意思。 ⑭ 傳此向彼,傳彼向此,遞相破壞:將一個人說的話傳給另一個人,又再將後者說的話傳給前者,以此撥弄是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從這裡聽聞後,是為了這些的分裂在那裡說者,或從那裡聽聞後,是為了那些的分裂在這裡說者」。 ⑮ 離者歡喜:對於離間,感到高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分裂的隨給與者、樂於不和合者、愛好不和合者、喜歡不和合者、作不和合言語的言說者」。 ⑯ 詈:責罵。讀音同「厲」。 ⑰ 無依說:不執著的言語。 ⑱ 隨順三昧:依從入定的;導向安定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導向入定的」。 ⑲ 麁澁:即「粗澀」,在這裡指粗暴的言語。 ⑳ 綺飾壞語:花言巧語的廢話。「壞語」即廢話。 ㉑ 不時言:時機不適當的言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適當時機之說」。 ㉒ 不思言:不經大腦的言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價值(無貯藏)的言語」。 ㉓ 欲為生難:想讓對方活不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願這些眾生被消滅、或被滅亡、或不要存在」。 ㉔ 等趣:正確地趨向(涅槃)。又譯為「正趣」、「等向」。 ㉕ 審諦實說:明白道理而說真話。 ㉖ 諦說:真實的言語。 ㉗ 見說:有見解的言語;不是不經大腦的言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價值的言語」。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一〇四〇)[0272a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精舍。 時,有異婆羅門於十五日,洗頭已,受齋法,被新長鬘[*]白㲲,手執生草,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婆羅門:「汝洗頭被新長鬘[*]白㲲,是誰家法?」 婆羅門白佛:「瞿曇!是學捨法①。」 佛告婆羅門:「云何婆羅門捨法?」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如是十五日,洗頭受持法齋,著新淨長鬘[*]白㲲,手執生草,隨力所能,布施作福。瞿曇!是名婆羅門修行捨行。」 佛告婆羅門:「賢聖法、律所行捨行異於此也。」 婆羅門白佛:「瞿曇!云何為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佛告婆羅門:「謂離殺生,不樂殺生……」如前清淨分廣說。「依於不殺,捨離殺生……」乃至如前清淨分廣說。「離偷盜,不樂於盜,依於不盜,捨不與取。離諸邪婬,不樂邪婬,依於不婬,捨非梵行。離於妄語,不樂妄語,依不妄語,捨不實言。離諸兩舌,不樂兩舌,依不兩舌,捨別離行②。離於惡口,不樂惡口,依不惡口,捨於麁言。離諸綺語,不樂綺語,依不綺語,捨無義言。斷除貪欲,遠離苦貪,依無貪心,捨於愛著。斷除瞋恚,不生忿恨,依於無恚,捨彼瞋恨。修習正見,不起顛倒,依於正見,捨彼邪見。婆羅門,是名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婆羅門白佛:「善哉,瞿曇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① 捨法:捨離的修行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下來之祭典」。 ② 捨別離行:不做離間、挑撥的行為,也就是不說離間、挑撥的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記載的這位外道婆羅門以為洗頭、披白色棉衣這些儀式是修行,叫做「捨法」。佛陀則教導他這些不是賢聖所說的修行,不是捨法。賢聖所說的修行捨法,從捨去十惡開始。 (一〇四一)[0272b0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生聞ⓐ①梵志②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③。云何?世尊!彼得受不?」 佛告婆羅門:「非一向得④。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所信施飲食;若生畜生、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婆羅門,餓鬼趣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⑤,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施食。」 婆羅門白佛:「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者,我信施,誰應食之?」 佛告婆羅門:「若汝所可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者,要有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中者,得食之。」 婆羅門白佛:「瞿曇!若我所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亦更無ⓑ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者,此信施食,誰當食之?」 佛告婆羅門:「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且信施者ⓒ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⑥。」 婆羅門白佛:「云何施者行施,施者得彼達[*]嚫?」 佛告婆羅門:「有人殺生行惡,手常血腥,乃至十不善業跡⑦……」如淳陀修多羅⑧廣說,「而復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貧窮、乞士,悉施錢財、衣被、飲食、燈明、諸莊嚴具⑨。婆羅門!彼惠施主若復犯戒,生象中者,以彼曾施沙門、婆羅門錢財、衣被、飲食,乃至莊嚴眾具故,雖在象中,亦得受彼施報,衣服、飲食,乃至種種莊嚴眾具。 「若復生牛、馬、驢、騾等種種畜生趣中,以本施惠功德,悉受其報,隨彼生處所應受用,皆悉得之。婆羅門!若復施主持戒,不殺、不盜,乃至正見,布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乞士錢財、衣服、飲食,乃至燈明,緣斯功德,生人道中,坐受其報⑩,衣被、飲食,乃至燈明眾具。 「復次,婆羅門!若復持戒生天上者,彼諸惠施天上受報,財寶、衣服、飲食,乃至莊嚴眾具。婆羅門!是名施者行施,施者受達[*]嚫,果報不失。」 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生聞」,巴利本作 Jāṇussoṇi。 ⓑ 「更無」,大正藏原為「無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無」。 ⓒ 「者」,大正藏原為「而」,宋本作「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者」。 ⓓ 「失」,宋本作「大」。 ⓔ 「達」,宋、元二本作「噠」。[*] ⓕ 「去」,元本作「起」。 [註解]① 生聞: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 ②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③ 信心布施:基於信心而施與、祭祀(亡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作亡者供養會」。 ④ 非一向得:不一定獲得(供品)。「一向」是一律、一直的意思。 ⑤ 入處餓鬼:一種餓鬼的名稱,能接收到人們祭祀的供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餓鬼界」。按:本經提到能獲得供品的是餓鬼道中的入處餓鬼眾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中能獲得供品的為餓鬼道眾生,沒有區分餓鬼的種類。 ⑥ 達嚫:供養僧眾時,所供養的財物叫做達嚫,而受供的僧人會回報說法或咒願,也叫達嚫。有轉(施主的)財施成為(僧人的)法施的意義。 ⑦ 十不善業跡: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又譯為「十惡業道」、「十惡業」、「十業跡」。 ⑧ 淳陀修多羅:即本卷第1039經。 ⑨ 莊嚴具:又作「嚴具」,指穿戴身上或裝飾環境之裝飾物。「莊嚴」此處為「裝飾」之義。 ⑩ 坐受其報:自然受用先前布施的果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布施祭祀已投生六道的親屬,只有投生於入處餓鬼道的親屬能直接收到供品,如果指名祭祀的親屬不在餓鬼道,則由其餘在餓鬼道的親朋好友收到供品。縱使完全沒有親朋好友在餓鬼道,布施的果報也不會消失,布施者在未來會受用布施的善報。縱使布施者因為造十惡業而入惡道,仍可由於布施的善報而有較好的處境,例如生於畜生道,但成為養尊處優的寵物。無論如何,布施是功不唐捐的。 相當的南傳經文在「完全沒有親朋好友在餓鬼道」這主題下多了一句,表示不可能完全沒有親朋好友在餓鬼道,因為無窮無盡的輪迴中必有過去世的親朋好友在各道。(接下來則與北傳經文同義:假使完全沒有親朋好友在餓鬼道,布施的果報也不會消失,布施者在未來會受用布施的善報。) 本經起於外道婆羅門對於祭祀親屬的問題,因此佛陀先基於祭祀親屬來回答,再擴增含括到布施修行人(「施者不失達嚫」、「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貧窮、乞士」)。佛門中為已往生的親屬祈福則有不同於世俗祭祀的作法,例如布施三寶後,以布施三寶的功德迴向給已往生的親屬,由於布施聖賢的功德遠大於布施一般人的功德,這樣祈福的效益可能更大。 [進階辨正](一〇四二)[0272c18]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鞞羅磨ⓐ聚落北身恕①林中。 鞞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集,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有眾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佛告諸婆羅門長者:「行非法行、行危嶮②行因緣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婆羅門長者白佛:「行何等非法行、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佛告婆羅門長者:「殺生,乃至邪見,具足十不善業因緣故。婆羅門!是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婆羅門白佛:「何因緣諸眾生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③,以是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復問:「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婆羅門長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姓ⓒ④家、婆羅門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 「若復欲求生四王、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行淨戒者,其心所願,悉自然得。 「若復如是法行、正行者,欲求生梵天,亦得往生。所以者何?以行正行、法行故,持戒清淨,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若復欲求往生光音⑤、遍淨⑥,乃至阿伽尼吒⑦,亦復如是。所以者何?以彼持戒清淨,心離欲故。 「若復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悉得成就。所以者何?以彼法行、正行故,持戒清淨,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欲求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清淨,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欲求斷三結,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無量神通,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離欲,所願必得。」 時,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磨」,宋、元、明三本作「摩」。 ⓑ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姓」,大正藏原為「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姓」。[*] ⓓ 「所」,宋、元、明三本作「以所」。 [註解]① 身恕: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申恕」、「尸舍婆」、「尸攝惒」。 ② 嶮:「險」的異體字。 ③ 行法行、行正行:做如法的行為,做正確的行為。在這裡特指行十善業。 ④ 大姓:世家大族。 ⑤ 光音:即「光音天」,色界二禪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⑥ 遍淨:即「遍淨天」,色界三禪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心全面清淨而受樂,因此稱為「遍淨」。又譯為「徧淨天」、「遍淨光天」。 ⑦ 阿伽尼吒:為音譯,義譯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又譯為「阿迦尼吒」、「阿迦膩吒」。 [對應經典]好像不是以上這部,而是:「中部42經/威樂若經」才對。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生地獄的人是因為行十惡業,生天上的人是因為行十善業。 細部而言,隨著行十善者所願,可以在人中出身富貴;若加上持戒清淨,則可往生欲界天(四天王天至他化自在天);若再加上心離愛欲(滿足初禪天「離欲、惡不善法」等定力的條件),則可往生色界天(初禪天至四禪天)甚至無色界天(四空天)、證得初禪至四禪、四無色定、初果至四果,獲得六神通等果報。 《正法念處經》中則表示,十善業當中的身業三戒、口業四戒修習多修習,得以往生欲界天,如同本經所說的「持(身、口)戒清淨」。若要超出欲界天,則意業三戒(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要更為清淨,也符合本經所說的「心離愛欲」條件。 要有這種種善報,得先行十善、持戒、離欲。
本經提到清淨修行後「所願必得」,是指求生某層次的天界或欲得某層次的定境,達到對應的修行則所願必得。例如往生欲界天的條件是持戒修福,還不須要斷欲貪,但往生色界天則還須要斷欲貪及對應的定力,因此後者的經文敘述中增加了「心離愛欲」的條件。 [進階辨正](一〇四三)[0273a28]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鞞羅磨聚落北身恕林中。 時,鞞羅磨聚落中,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鞞羅磨聚落身恕林中,聞已,乘白馬車,多將翼從,持金柄ⓐ傘蓋、金澡瓶①,出鞞羅磨聚落,詣身恕林。至道口,下車步進,入於園門,至世尊前,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何因、何ⓑ緣有人命終生地獄中,乃至生天?……」如上修多羅廣說。 時,鞞羅磨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柄」,大正藏原為「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柄」。 ⓑ 「何」,宋、元、明三本無「何」字。 [註解]① 澡瓶:水瓶,可儲水供飲用或洗手。 [對應經典]
(一〇四四)[0273b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鞞紐多羅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紐多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引,往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勞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①。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麁言②,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是七種,名ⓑ為聖戒③。 「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時,鞞紐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名」,元本作「多」。 ⓒ 「正」,宋、元、明三本無「正」字。 [註解]① 自通之法:自己通達的法門;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法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關連自己的法門」。 ② 麁言:惡口。「麁」是「粗」的異體字。 ③ 如是七種,名為聖戒:戒除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聖者所說的戒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七善法」。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所說的「自通之法」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具有同理心的換位思考: 自己不喜歡別人對我們作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惡行,同樣地,別人也不會喜歡我們對他們作這些惡行,因此不要作惡。 不作惡的極致為聖戒成就,若再達成對佛、法、僧的不壞信心,就是四不壞淨成就,也是初果所能達成的成就。 (一〇四五)[0273c0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相習近法①。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相習近法?謂殺生者、殺生者習近,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各各隨類更相習近。譬如不淨物、不淨物自相和合。如是,殺生、殺生,乃至邪見、邪見自相習近。如是,比丘!不殺生、不殺生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譬如淨物、淨物自相和合,乳生酪②,酪生酥③,酥生醍醐④,醍醐自相和合。如是,不殺、不殺更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是名比丘相習近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相習近法:物以類聚的原則。 ② 酪:以動物乳汁發酵所製成的軟質乾酪(英文為cheese)。 ③ 酥:在動物乳汁發酵過程中取出的浮皮煎出油去渣而成的奶油為生酥(英文為cream),生酥進一步發酵所產生的乳酪為熟酥(英文為butter)。 ④ 醍醐:將熟酥置於盤上以溫火加熱,所滴融出的無水奶油(英文為butter oil),乳脂肪含量接近100%,為油脂狀的凝結物,甘美溫潤,在古代被視為純一無雜的上等美味。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47經:「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與界俱?謂眾生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善心時與善界俱,鄙心時與鄙界俱,勝心時與勝界俱。」也是一樣的道理。 [進階辨正](一〇四六)[0273c2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蛇行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蛇行法?謂殺生惡行,手常血腥,乃至十不善業跡……」如前淳陀修ⓐ多羅①廣說。「彼當爾時,身蛇行、口蛇行、意蛇行;彼如是身、口、意蛇行已,於其二趣向一一趣,若地獄、若畜生。蛇行眾生?謂蛇、鼠、貓、狸等腹行眾生,是名蛇行法。 「云何非蛇行法?謂不殺生,乃至正見……」如前淳陀修多羅十善ⓑ業跡廣說,「是名非蛇行法。身非蛇行、口非蛇行、意非蛇行,於其二趣生一一趣,若天上、若人中,是名非蛇行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修」,宋、元、明三本無「修」字。 ⓑ 大正藏無「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淳陀修多羅:即本卷第1039經。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若在世時行為像爬行的畜生而行十惡,死後會投生地獄道或畜生道。若行十善,則可投生天道或人道。 (一〇四七)[0274a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①,如是眾生身壞命終,必墮惡趣泥犁中。譬如圓珠,擲著空中,落地流轉,不一處住②ⓐ。如是,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身壞命終,必墮地獄,中無住處。 「云何為惡業?謂殺生,乃至綺語……」如上廣說,「是名惡業。云何惡心?謂貪恚心……」如上廣說,「是名惡心。云何惡見?謂邪顛倒……」如上廣說,「是名惡見。是名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身壞命終,必生惡趣泥犁ⓑ中;善業因、善心因、善見因,身壞命終,必生善趣天上。 「婆羅門!云何為善業?謂離殺生、不樂殺生,乃至不綺語,是名善業。云何善心?謂不貪、不恚,是名心善。云何為善見ⓒ?謂正見不顛倒,乃至見不受後有,是名善見[*]。是名業善因、心善因、見善因,身壞命終,得生天上。譬如四方摩尼珠③ⓓ,擲著空中,隨墮則安;如是彼三善因,所在受生,隨處則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處住」,宋、元、明三本作「其處」。 ⓑ 「泥犁」,巴利本作 Niraya。 ⓒ 「善見」,大正藏原為「見善」,今依元、明二本改作「善見」。[*] ⓓ 「摩尼珠」,巴利本作 Maṇi。 ⓔ 大正藏在「是」字之下有一「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① 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因為行惡業、有惡心、持惡見(而有之後的惡報)。 ② 譬如圓珠,擲著空中,落地流轉,不一處住:就好像圓形的珠子,拋到空中,落地後滾動,沒有辦法在一個地方穩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猶如無缺點的骰子被向上拋擲,就在每個住立處很穩固地住立」。按:本經中惡有惡報譬喻為圓珠不穩,善有善報譬喻為方塊安穩,取行惡不安穩,行善得安穩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不同,將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都譬喻為骰子(方塊)穩固地住立,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穩穩妥妥的原則之義。 ③ 四方摩尼珠:方塊形狀的寶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缺點的骰子」。 [對應經典]
(一〇四八)[0274a2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十惡的果報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不與取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錢財多難①。邪婬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②。妄語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多被譏論。兩舌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親友乖離。惡口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常聞醜聲③。綺語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言無信用④。貪瞋癡習性本身也是惡報貪欲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貪欲。瞋恚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瞋恚。邪見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若離殺生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長壽。不盜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錢財不喪。不邪婬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妻室循ⓐ良⑤。不妄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被譏論。不兩舌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親友堅固。不惡口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常聞妙音。不綺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言見信用。不貪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愛欲。不恚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正見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循」,大正藏原為「修」,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循」。 [註解]① 錢財多難:常失去錢財;財運很差。 ② 所有妻室為人所圖:自己的妻子被他人覬覦、染指。 ③ 常聞醜聲:常聽到難聽的聲音、不中聽的話。 ④ 言無信用:講話不被人相信。 ⑤ 循良:善良。「循」為善良守法的。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今生的貪瞋癡習性由過去世的貪瞋癡行所造成,貪瞋癡本身也是惡報,如本經中說:「貪欲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貪欲。瞋恚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瞋恚。邪見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今生修行調伏貪瞋癡,也能讓未來世不增貪瞋癡,如本經中說:「不貪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愛欲。不恚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正見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一〇四九)[0274b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殺生有三種,謂從貪生故、從恚生故、從癡生。乃至邪見亦三種,從貪生、從恚生、從癡生。離殺生亦有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十七字,宋、元、明三本無「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十七字。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說明了十惡的根源來自於貪、瞋、癡,而十善的根源來自於不貪、不瞋、不癡。 這是因為人們是先有意念,然後有身、口的行為:惡的意念造就了惡的身行、口行,善的意念造就了善的身行、口行。 因此是否犯戒,也要看動機。像四攝法有「愛語」,十惡業有「綺語」。雖然表面上都是好聽的話,實則「愛語」是在智慧與慈悲的心態下鼓勵他人向善,「綺語」則是基於貪欲而試圖迷惑他人以圖利自己,基於瞋惑而試圖掩飾惡意以不利對方,或基於愚癡而講不正經的廢話。 (一〇五〇)[0274c01]
[註解]① 出法:出離的法,在這裡指十善。 ② 出不出法:(以十善)出離不出離的十惡。「不出法」是不出離的法,在這裡指十惡。 ③ 不殺生出於殺生:以不殺生出離殺生。 [對應經典]
(一〇五一)[0274c0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說此、彼岸。云何此岸?云何彼岸?」 佛告婆羅門:「殺生者,謂此岸;不殺生者,謂彼岸。邪見者,謂此岸;正見者,謂彼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少有修善人, 能度於彼岸, 爾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如是,異比丘所問、尊者阿難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上說。 [校勘]ⓐ 「生聞」,宋、元、明三本作「沙門」。 ⓑ 「生聞」,元、明二本作「沙門」。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對應經典]
(一〇五二)[0274c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惡法,有真實法①。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惡法?謂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是名惡法。云何為真實法?謂離殺生,乃至正見,是名真實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真實法:正法。在本經以十善為例。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為何十善是真實法?真實法聽起來似乎較像是出世間、涅槃一類的法?」 「真實法」巴利文作saddhamma,指正法、真實的教義,是惡法、邪法的對稱。 十善是正法,自然也是真實法。 又如「正見」包含「世間正見」(有施、有齋等)及「出世間正見」(四聖諦),兩者都是正法、都是真實的教義,雖然「出世間正見」才是佛法的獨特處。
十善可對應到「八正道」的前四個:
[進階辨正][導讀:自作、教人作、讚嘆、見作隨喜]第1053開始的幾經表示不只自己行善,也教人行善,或讚嘆、隨喜他人行善,這樣是更好的。另一方面,自己行善、教人行善、讚嘆、隨喜他人行善都是有功德的。 反之,縱使自己不親手行惡,但教唆他人行惡,或是見他人行惡時加以讚嘆、隨喜,都是造惡業。 (一〇五三)[0274c2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惡法、惡惡法①,有真實法、真實真實法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惡法?謂殺生,乃至邪見,是名惡法。云何為惡惡法?謂自殺生,教人令殺,乃至自起邪見,復以邪見教人令行,是名惡惡法。云何為真實法?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真實法。云何為真實真實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真實真實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惡惡法:惡法當中最惡的法。這個表達方式類似「壞人中的壞人」,以重複字詞來加強語氣的用法。 ② 真實真實法:正法當中最正的法。 [對應經典]
(一〇五四)[0275a0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善男子、善男子。諦聽,善思,今當為汝說。云何為不善男子?謂殺生者,乃至邪見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善男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
(一〇五五)[0275a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善男子、不善男子不ⓐ善男子①,有ⓑ善男子、善男子善男子ⓒ。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不善男子?謂殺生,乃至邪見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為不善男子不善男子?謂手自殺生,教人令殺,乃至自行邪見,教人令行邪見,是名不善男子不善男子。 「云何為善男子?謂不殺生,乃至正見者,是名善男子。云何為善男子善男子?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善男子善男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不」,宋、元、明三本作「有」。 ⓑ 「有」,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 「善男子善男子」,宋、元、明三本無「善男子善男子」六字。 [註解]① 不善男子不善男子:不善男子當中最不善的男子。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一〇五六)[0275a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成就十法者,如鐵鉾①鑽ⓐ水,身壞命終,下入惡趣泥犁ⓑ中。何等為十?謂殺生,乃至邪見。若成就十法,譬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十?謂不殺生,乃至正見。」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鑽」,宋、元、明三本作「䂎」。[*] ⓑ 「泥犁」,巴利本作 Niraya。 [註解]① 鉾:「矛」的異體字。讀音同「矛」。 [對應經典]
(一〇五七)[0275b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成就二十法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何等為二十?謂自手殺生,教人令殺,乃至自行邪見,復以邪見教人令行,是名二十法成就,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有ⓐ二十法成就。譬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二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二十法成就,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鑽」,大正藏原為「鎻」,今依據前後文改作「鑽」。 [註解][對應經典]
(一〇五八)[0275b1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法成就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何等為三十法?謂自手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乃至自行邪見,復以邪見教人令行,常復讚歎行邪見者,是名三十法,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有三十法成就者,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三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常復讚歎不殺功德;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常復讚歎正見功德,是名三十法成就,如鐵鉾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
(一〇五九)[0275c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十法成就,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何等為四十法?謂手自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見人殺生心隨歡喜①,乃至自行邪見,教人令行,讚歎邪見,見行邪見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有四十法成就,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四十?謂不殺生,教人不殺,口常讚歎不殺功德,見不殺者心隨歡喜;乃至自行正見,教人令行,亦常讚歎正見功德,見人行者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鉾」,大正藏原為「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鉾」。[*] [註解]① 見人殺生心隨歡喜:見到有人殺生而隨之心生歡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殺生上認可」。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以上第1056經記載十惡十善各「十法」,第1057經擴展為「自作、教人作」而成為善惡各「二十法」,第1058經擴展為「自作、教人作、讚嘆」而成為善惡各「三十法」,第1059經擴展為「自作、教人作、讚嘆、見作隨喜」而成為善惡各「四十法」。 [進階辨正](一〇六〇)[0275c1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非法,有正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非法?謂殺生,乃至邪見,是名非法。何等為ⓐ正法?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正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
(一〇六一)[0275c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非律,有正律。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非律?謂殺生,乃至邪見,是名非律。何等為正律?謂不殺,乃至正見,是名正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非律、正律。如是非聖及聖,不善及善,非親近①、親近,非善哉、善哉,黑法、白法,非義、正義,卑法②、勝法③,有罪法、無罪法,棄法、不棄法,一一經如上說。
[註解]① 非親近:不該親近的法。 ② 卑法:低下的法。 ③ 勝法:優越的法。 [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