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佛說長阿含第三分布吒婆樓經第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清旦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世尊念言:「今日乞食,於時為早,今我寧可往至布吒婆樓梵志林中觀看,須時至當乞食。」爾時,世尊即詣梵志林中。

時,布吒婆樓梵志遙見佛來,即起迎言:「善來,沙門瞿曇!久不來此,今以何緣而能屈顧?可前就座。」

爾時,世尊即就其座,告布吒婆樓曰:「汝等集此,何所作為?為何講說?」

梵志白佛言:「世尊!昨日多有梵志、沙門、婆羅門集此婆羅門堂,說如是事,相違逆論。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言:『人無因無緣而想生,無因無緣而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滅,彼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如先所言,無有是處。有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來,彼持想去則想滅,彼持想來則想生。』我因是故生念,念沙門瞿曇必知此義,必能善知想知滅定。」

爾時,世尊告梵志曰:「彼諸論者皆有過咎。言無因無緣而有想生,無因無緣而有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或言因命想生,因命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或有言:『無有是處,有大鬼神,彼持想來,彼持想去,持來則想生,持去則想滅。』如此言者,皆有過。所以者何?梵志!有因緣而想生,有因緣而想滅。

「若如來出現於世,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有人於佛法中出家為道,乃至滅五蓋覆蔽心者,除去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先滅欲想,生喜、樂想。梵志!以此故知有因緣想生,有因緣想滅。滅有覺、觀,內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梵志!彼初禪想滅,二禪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喜修護,專念一心,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清淨,入第三禪。梵志!彼二禪想滅,三禪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苦捨樂,先滅憂喜,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梵志!彼三禪想滅,四禪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一切色想,滅,不念異想,入空處。梵志!一切色想滅,空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越一切空處,入識處。梵志!彼空處想滅,識處想生,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越一切識處,入不用處。梵志!彼識處想滅,不用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不用處,入有想無想處。梵志!彼不用處想滅,有想無想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彼捨有想無想處,入想知滅定。梵志!彼有想無想處想滅,入想知滅定,以是故知有因緣想生,有因緣想滅。彼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彼作是念時,微妙想不滅,更想生。彼復念言:『我今寧可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滅,麤想不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滅,麤想不生時,即入想知滅定。云何?梵志!汝從本已來,頗曾聞此次第滅想因緣不?」

梵志白佛言:「從本已來信自不聞如是次第滅想因緣。」又白佛言:「我今生念,謂此有想、此無想,或復有想此想已,彼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彼作是念時,微妙想不滅,麤想更生,彼復念言:『我今寧可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滅,麤想不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滅,麤想不生時,即入想知滅定。」

佛告梵志言:「善哉,善哉,此是賢聖法中次第想滅想定。」

梵志復白佛言:「此諸想中,何者為無上想?」

佛告梵志:「不用處想為無上。」

梵志又白佛言:「諸想中,何者為第一無上想?」

佛言:「諸言有想、諸言無想,於其中間能次第得想知滅定者,是為第一無上想。」

梵志又問:「為一想,為多想?」

佛言:「有一想,無多想。」

梵志又問:「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俱生耶?」

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

梵志又問:「想即是我耶?」

佛告梵志:「汝說何等人是我?」

梵志白佛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成長,衣服莊嚴,無常、法,我說此人是我。」

佛告梵志:「汝言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長成,衣服莊嚴,無常、磨[*]滅法,說此人是我。梵志!且置此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說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無色天是我。」

佛言:「且置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無色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白佛言:「云何?瞿曇!我寧可得知人想生、人想滅不?」

佛告梵志:「汝欲知人想生、人想滅者,甚難!甚難!所以者何?汝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法故。」

梵志白佛言:「如是。瞿曇!我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法故,欲知人想生、人想滅者,甚難!甚難!所以者何?我、世間有常,此實餘虛;我、世間無常,此實餘虛;我、世間有常無常,此實餘虛;我、世間非有常非無常,此實餘虛。我、世間有邊,此實餘虛;我、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我、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我、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是命是身,此實餘虛;命異身異,此實餘虛;身命非異非不異,此實餘虛;無命無身,此實餘虛。如來終,此實餘虛;如來不終,此實餘虛;如來終不終,此實餘虛;如來非終非不終,此實餘虛。」

佛告梵志:「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我所不記。」

梵志白佛言:「瞿曇!何故不記,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盡不記耶?」

佛言:「此不與義合,不與法合,非梵行,非無欲,非無為,非寂滅,非止息,非正覺,非沙門,非泥洹,是故不記。」

梵志又問:「云何為義合、法合?云何為梵行初?云何無為?云何無欲?云何寂滅?云何止息?云何正覺?云何沙門?云何泥洹?云何名記?」

佛告梵志:「我記苦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所以者何?此是義合、法合,梵行初首、無欲、無為、寂滅、止息、正覺、沙門、泥洹,是故我記。」

爾時,世尊為梵志說法,示、教、利、喜已,即從座起而去。

佛去未久,其後諸餘梵志語布吒婆樓梵志曰:「汝何故聽瞿曇沙門所說,語語印可?瞿曇言:『我及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門瞿曇如是所說。」

布吒婆樓報諸梵志言:「沙門瞿曇所說:『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門瞿曇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離,我當何由違此智言?沙門瞿曇如此微妙法言,不可違也。」

時,布吒婆樓梵志又於異時,共象首舍利弗詣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禮佛而坐,時梵志白佛言:「佛先在我所,時,去未久,其後諸餘梵志語我言:『汝何故聽沙門瞿曇所說,語語[*]印可?瞿曇言:「我、世間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合義,故不記。」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門瞿曇如是所說。』我報彼言:『沙門瞿曇所說:「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門瞿曇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離,我等何由違此智言?沙門瞿曇微妙法言,不可違也。』」

佛告梵志曰:「諸梵志言:『汝何故聽沙門瞿曇所說,語語[*]印可?』此言有咎。所以者何?我所說法,有決定記、不決定記。云何名不決定記?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我亦說此言而不決定記。所以然者?此不與義合,不與法合,非梵行初,非無欲,非無為,非寂滅,非止息,非正覺,非沙門,非泥洹。是故,梵志!我雖說此言而不決定記。云何名為決定記?我記苦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所以者何?此與法合、義合,是梵行初首,無欲,無為,寂滅,止息,正覺,沙門,泥洹,是故我說決定記。

「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於一處世間,一向說樂,我語彼言:『汝等審說,一處世間一向樂耶?』彼報我言:『如是。』我又語彼言:『汝知見一處世間一向樂耶?』彼答我言:『不知不見。』我復語彼言:『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汝曾見不?』彼報我言:『不知不見。』又問彼言:『彼一處世間諸天,汝頗共坐起言語,精進修定不耶?』答我言:『不。』我又問彼言:『彼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者,頗曾來語汝言:「汝所行質直,當生彼一向樂天。我以所行質直,故得生彼共受樂。」耶?』彼答我言:『不也。』我又問彼言:『汝能於己身起心化作他四大身,身體具足,諸根無不?』彼答我言:『不能。』云何?梵志!彼沙門、婆羅門所言為是誠實,為應法不?」

梵志白佛言:「此非誠實,為非法言。」

佛告梵志:「如有人言:『我與彼端正女人交通。』稱讚婬女。餘人問言:『汝識彼女不?為在何處?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問:『汝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是剎利女,為是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女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形貌為長短、麤細、黑白、好醜耶?』答曰:『不知。』云何?梵志!此人所說為誠實不?」

答曰:「不也。」

「梵志!彼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無有真實。梵志!猶如有人立梯空地,餘人問言:『立梯用為?』答曰:『我欲上。』又問:『堂何所在?』答曰:『不知。』云何?梵志!彼立梯者豈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彼實虛妄。」

佛言:「諸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虛妄無實。」

佛告布吒婆樓:「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長成,衣服莊嚴,無常、磨滅,以此為我者。我說此為染汙,為清淨,為得解?汝意或謂染汙法不可滅,清淨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汙法可滅盡,清淨法可出生,處安樂地,歡喜愛樂,專念一心,智慧增廣。梵志!我於欲界天、色界天、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天,說為染汙,亦說清淨,亦說得解。汝意或謂染汙法不可滅,清淨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所以者何?染汙可滅,淨法可生,處安樂地,歡喜愛樂,專念一心,智慧增廣。」

爾時,象首舍利弗白佛言:「世尊!當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復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世尊!當有欲界天身時,復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世尊!當有色界天身時,復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如是至有想無想處天身時,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天身,一時有不?」

佛告象首舍利弗:「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爾時正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非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如是乃至有有想無想處天身,爾時正有有想無想處天身,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天身。象首!譬如牛乳,乳變為,酪為生酥,生酥[*]為熟酥[*],熟酥[*]為醍醐,醍醐為第一。象首!當有乳時,唯名為乳,不名為酪、酥[*]、醍醐,如是展轉,至醍醐時,唯名醍醐,不名為乳,不名酪、酥[*]。象首!於此亦如是,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處天身;如是展轉,有有想無想處天身時,唯有有想無想處天身,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無所有天身。

「象首!於汝意云何?若有人問汝言:『若有過去身時,有未來、現在身,一時有不?有未來身時,有過去、現在身,一時有不?有現在身時,有過去、未來身,一時有不?』設有此問者,汝云何報?」

象首言:「設有如是問者,我當報言:『有過去身時,唯是過去身,無未來、現在。有未來身時,唯是未來身,無過去、現在。有現在身時,唯是現在身,無過去、未來身。』」

「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處天身;如是展轉,至有想無想處天身時,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至不用處天身。

「復次,象首!若有人問汝言:『汝曾有過去已滅不?未來當生不?現在今有不?』設有是問者,汝當云何答?」

象首白佛言:「若有是問者,當答彼言:『我曾有過去已滅,非不有也。有未來當生,非不有也。現在今有,非不有也。』」

佛言:「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天身;如是展轉,至有想無想天身時,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乃至無所有處天身。」

爾時,象首白佛言:「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時,布吒婆樓梵志白佛言:「我得於佛法中出家受戒不?」

佛告梵志:「若有異學欲於我法中出家為道者,先四月觀察,稱眾人意,然後乃得出家受戒。雖有是法,亦觀人耳。」

梵志白佛言:「諸有異學欲於佛法中出家受戒者,先當四月觀察,稱眾人意,然後乃得出家受戒。如我今者,乃能於佛法中四歲觀察,稱眾人意,然後乃望出家受戒。」

佛告梵志:「我先語汝,雖有是法,當觀其人。」

時,彼梵志即於正法中得出家受戒。如是不久以信堅固,淨修梵行,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即成阿羅漢。

爾時,布吒婆樓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祇樹給孤獨園」,巴利本作 Jetavana, Anāthapiṇḍika。

「迎」,宋、元、明三本作「逆」。

「必」,大正藏原為「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必」。

「第三」,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第三」。

大正藏在「微」字之前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宋、元、明三本無「想」字。

大正藏無「言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成長」,明本作「長成」。

「磨」,宋、元、明三本作「摩」。[*]

「知」,宋、元、明三本作「解」。

「座起」,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起」。

宋、元、明三本無「語」字。[*]

「住法」,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住法」。

宋、元、明三本無「共」字。

「象首」,巴利本作 Hatthisāriputta。

坐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宋、元、明三本無「間」字。

「非梵」,大正藏原為「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非梵」。

大正藏在「首」字之後有「無定無記。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於一處世間」十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語」,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永樂北藏三本改作「語」。

「為是」,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是」。

大正藏無「形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妄」,宋本作「忘」。

「長成」,大正藏原為「成長」,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長成」。

大正藏無「色界天」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在「身」字之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有」,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明本改作「有有」。

「酥」,宋、元二本作「蘇」。[*]

「於此」,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此」。

「人」,大正藏原為「入」,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永樂北藏三本改作「人」。

「已」,宋本作「以」。

[註解]

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滅:此類似有情眾生,配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無色界,生命是有想即於空無邊處起空想,於識無邊處起識想之意而生,離開無色界而生命滅。

想知滅定:另譯作「想受滅定」,想與知都停止的定境,依此經所說能自由出入「想知滅定」但還未解脫的人可以往生「意生天」。

不為念行:念頭不造作。

異見、異習、異忍、異受:異於正法的見解、學習、信仰、接受。阿建:不同的見解、習慣、認可、感受

我、世間有常:宇宙的主體是永恆不變的。[請對照長阿含清淨經,到時候同步校正]

我、世間無常:宇宙的主體是無常的,會消失而一了百了。這是一種「斷見」。

我、世間有常無常:宇宙的主體是常也是無常。

我、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宇宙的主體不是常也不是無常。

我、世間有邊:宇宙有邊界。

我、世間無邊:宇宙沒有邊界。

我、世間有邊無邊:宇宙既是有邊界、又是沒有邊界。

我、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宇宙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

是命是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另譯為「命即是身」、「彼命彼身」。

命異身異: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

身命非異非不異:生命(靈魂)與肉體既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不是一回事。

無命無身:不在壽命期間也不在肉體內。

如來終:如來死後就沒了。

如來不終:如來死後常存。

如來終不終: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

如來非終非不終: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不記:不加以討論或回答。

無為:無造作的;不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例如涅槃。

正覺:真正地覺悟、證悟。音譯為「三菩提」,另譯為「等覺」。

印可:印證、認可。

決定記:對於問題直接以肯定方式回答。又譯為「一向記」。

一向:一直;一律。

質直:樸實正直。

應法:與法相應。也就是「如法」。

堂:廳堂;大廳。

酪:以動物乳汁發酵所製成的軟質乾酪(英文為cheese)。

生酥:在動物乳汁發酵過程中取出的浮皮煎出油去渣而成的奶油(英文為cream)。

熟酥:生酥進一步發酵所產生的乳酪(英文為butter)。

醍醐:將熟酥置於盤上以溫火加熱,所滴融出的無水奶油(英文為butter oil),乳脂肪含量接近100%,為油脂狀的凝結物,甘美溫潤,在古代被視為純一無雜的上等美味。

稱眾人意:表現讓僧團其他僧眾滿意。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二九)佛說長阿含第三分露遮經第十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詣娑羅婆提婆羅門村北尸舍婆林中止宿。

時,有婆羅門,名曰露遮,住婆[*]羅林中,其村豐樂,人民熾盛,波斯匿王即封此村,與婆羅門以為梵分。此婆羅門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又能善於大人相法、占吉凶、祭祀儀禮。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拘薩羅人間遊行,至尸舍婆[*]林中,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眾中自身作證,與他說法,上中下善,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此真人,宜往現,我今寧可往共相見。」

時,婆羅門即出彼村,詣尸舍婆[*]林中,至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佛為說法,示、教、利、喜,婆羅門聞法已,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明受我請。」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彼婆羅門見佛默然,知已許可,即從坐起,遶佛而去。去佛不遠,便起惡見言:「諸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多所證成,不應為他人說,但自知,休與他說為。譬如有人壞故獄已,更造新獄,斯是貪惡不善法耳。」

時,婆羅門還至婆[*]羅林已,即於其夜具辦種種餚饍飲食。時到,語剃頭師言:「汝持我聲,詣尸舍婆[*]林中,白沙門瞿曇:『日時已到,宜知是時。』」

,剃頭師受教,即往到佛所,禮世尊足白:「時已到,宜知是時。」

爾時,世尊即著衣持鉢,從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詣婆[*]羅林。

剃頭師侍從世尊,偏露右臂,長跪叉手,白佛言:「彼露遮婆羅門去佛不遠,生惡見言:『諸有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多所證者,不應為他人說,但自知,休與他說為。譬如有人壞故獄已,更造新獄,斯是貪惡不善法耳。』唯願世尊除其惡見。」

佛告剃頭師曰:「此是小事,易開化耳。」

爾時,世尊至婆羅門舍,就座而坐。時,婆羅門以種種甘饍,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訖去鉢,行澡水畢,取一小牀於佛前坐。佛告露遮:「汝昨夜去我不遠,生惡見言:『諸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多所證者,不應為他人說,乃至貪惡不善法。』實有是言耶?」

露遮言:「爾,實有此事。」

佛告露遮:「汝勿復爾生此惡見。所以者何?世有三師可以自誡。云何為三?一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除煩惱,又可增益上人法。而於現法中不除煩惱,不得上人法,己業未成而為弟子說法,其諸弟子不恭敬承事,由復依止與共同住。露遮!而彼諸弟子語師言:『師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得上人勝法。而今於現法中不能除煩惱,不得上人勝法。己業未成而為弟子說法,使諸弟子不復恭敬承事供養,但共依止同住而已。』」

佛言:「露遮!猶如有人壞故獄已,更造新獄,斯則名為貪濁惡法。是為一師可以自誡。是為賢聖戒、律戒、儀戒、時戒。」

又告露遮:「第二師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勝法,己業未成而為弟子說法,其諸弟子不恭敬承事,由復依止與共同住。露遮!彼諸弟子語師言:『師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得上人法。而今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為弟子說法,使諸弟子不復恭敬承事供養,但共依止同住而已。』」

佛言:「露遮!猶如有人在他後行,手摩他背,此則名為貪濁惡法。是為二師可以自誡。是為賢聖戒、律戒、儀[*]戒、時戒。」

又告露遮:「第三師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除煩惱,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為弟子說法,其諸弟子恭敬承事,依止同住。露遮!彼諸弟子語師言:『師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少多得上人法,而今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為弟子說法,諸弟子恭敬承事,共止同住。』」

佛言:「露遮!猶如有人捨己禾稼,鋤他田苗,此則名為貪濁惡法。是為三師可以自誡。是為賢聖戒、律戒、儀[*]戒、時戒。露遮!有一世尊不在世間,不可傾動,云何為一?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乃至得三明,除滅無明,生智慧明,去諸闇冥,出大法光,所謂漏盡智證。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居之所得也。露遮!是為第一世尊不在世間,不可傾動。露遮!有四沙門果。何者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云何?露遮!有人聞法應得此四沙門果。若有人言:『勿為說法。』設用其言者,彼人聞法得果以不?」

答曰:「不得。」

又問:「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問:「遮他說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趣?」

答曰:「生惡趣。」

「露遮!猶如有人語波斯匿王言:『王所有國土,其中財物王盡自用,勿給餘人。』云何?露遮!若用彼人言者,當餘人供不?」

答曰:「當斷。」

又問:「斷他供者,為是善心,為不善心?」

答曰:「不善心。」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露遮!彼亦如是,有人聞法,應得四沙門果。若有人言:『勿為說法。』設用其言者,彼人聞法得果不?」

答曰:「不得。」

又問:「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問露遮:「遮他說法,使不得道果,不得生天。彼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當生善趣,為當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露遮!若有人語汝言:『彼娑羅婆提林封所有財物。露遮!自用勿給人,物當自用,與他何為?』云何?露遮!設用彼言者,當斷餘人供不?」

答曰:「當斷。」

又問:「教人斷他供者,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露遮!彼亦如是,有人聞法應得四沙門果,若有人言:『勿為說法。』設用其言者,彼人聞法得果不?」

答曰:「不得。」

又問:「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問:「遮他說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爾時,露遮婆羅門白佛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願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佛說法已,時,露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七

[校勘]

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大正藏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娑羅婆提」,大正藏原為「婆羅婆提」,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娑羅婆提」。[*]

「娑羅婆提」,巴利本作 Sālavatikā。

「婆」,明本作「娑」。[*]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占」,大正藏原為「瞻」,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占」。

「候」,大正藏原為「侯」,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永樂北藏三本改作「候」。

「詣」,宋、元、明三本作「語」。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在「即」字之後有一「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無「夜」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在「可」字之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而彼」,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彼」。

「儀」,宋、元、明三本作「義」。[*]

「又」,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師今」,宋、元、明三本作「今師」。[*]

「可得」,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可得」。

「同」,宋、元、明三本作「而」。

「須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tti。

「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āmin。

「阿羅漢」,巴利本作 Arahatta。

大正藏無「露遮」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娑」,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娑」。

「林」,大正藏原為「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林」。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註解]

開化:開導、教化。

增益:增加。

承事:??註解用字待統一

依止:依賴;依靠。

賢聖戒、律戒、儀戒、時戒

禾稼:農作物。

四沙門果:修行的四階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門」在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遮:阻擋、障礙。

設用其言:假設聽他的意見。

善趣:好的往生處,即天、人等善道。

惡趣:壞的往生處,即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

斷:斷絕;隔絕。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3/長阿含經第二十八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5/01/08 17:5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67499828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