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廣演品第三

[導讀:十念]

《增壹阿含經》第二卷是〈廣演品〉,呼應第一卷的主軸,佛陀一一的為十法如何廣演作詳細的介紹。

「十念」是十種能收攝心念乃至證得涅槃的禪修方法,包括:

  1. 念佛:繫念佛陀形象功德。
  2. 念法:繫念佛法無欲離縛。
  3. 念僧:繫念聖眾清淨和合。
  4. 念戒:繫念持戒止惡成道。
  5. 念施:繫念布施無悔無求。
  6. 念天:繫念諸天清淨三業。
  7. 念休息:繫念寂滅入定不貪。
  8. 念安般:繫念呼吸分別曉了。
  9. 念身:繫念身分(解剖的部分)四大假合。
  10. 念死:繫念死亡隨時離去。

修行十念能將心擺在能引導解脫的善念上,此時自然沒有不好的念頭,漸漸而能得定,再因定發慧。

經驗上,同學們通常是兩卷一下子就讀完了,因為內容「看來差不多」,老師們大概一堂課就解決了。可是,有沒有瞭解並練習這十念,對實修卻有深遠的影響,值得想要得道「自致涅槃」的同學們細細品味。

除了本卷的說明外,也可對讀《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卷三十三第931經所說的「六念」,即是十念的前六個。

(一)[0554a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之。」

答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諸情憺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佛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聖本作「鋡」。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聖本無此段文字。

至=具【明】*

  「至」,明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明本改作「具」。

逮=獲【明】

  「逮」,明本作「獲」。
  「獲」,大正藏原為「逮」,今依據明本改作「獲」。

目=自【元】

  「目」,元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目」,今依據元本改作「自」。

長=足【聖】【麗-CB】【CB】

  「長」,聖、麗-CB、CB三本作「足」。
  「足」,大正藏原為「長」,今依據聖、麗-CB、CB三本改作「足」。

琉璃=瑠璃【宋】【元】【明】【聖】

  「琉璃」,宋、元、明、聖四本作「瑠璃」。
  「瑠璃」,大正藏原為「琉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瑠璃」。

「泊」,大正藏原為「怕」,今依據聖本改作「泊」。

網=慢【宋】【元】【明】

  「網」,宋、元、明三本作「慢」。
  「慢」,大正藏原為「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崖底=涯底【宋】【元】【明】

  「崖底」,宋、元、明三本作「涯底」。
  「涯底」,大正藏原為「崖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涯底」。

城=成【聖】

  「城」,聖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為「城」,今依據聖本改作「成」。

此死=死此【宋】【元】【明】

  「此死」,宋、元、明三本作「死此」。
  「死此」,大正藏原為「此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死此」。

[註解]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無為處:貪欲、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又譯為「涅槃」。

諦聽:仔細地聽。

正身正意:端正身體,如理思惟。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四無所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三昧: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義譯為「等持」。

強梁:橫行霸道。

生分:出生的因素。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念佛經文的脈絡

本經所載的念佛法,包含以下列的各個角度念佛陀的功德:

  • 1. 形象: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
  • 2. (五分)法身,即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
    • 2-1. :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
    • 2-2. :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諸情憺泊。
    • 2-3. :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
    • 2-4. 解脫: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
    • 2-5. 解脫知見:如來身者,度知見城;
  • 3. 覺他的層面: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


  • 《增壹阿含經》及《雜阿含經》記載的念佛行法

本經記載念佛是以觀如來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覺他的層面。在實作上是以坐姿念佛為主。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記載的念佛是「念如來事」,並以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例。其中卷三十第857經並強調最好行、住、坐、臥隨時念佛。

《增壹阿含經》的觀如來形象,或許是後世觀想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的念如來十號,或許是後世持名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卷五十第1349經甚至提到天神觀佛陀的足跡以念佛。各經所載可說是相通的,次第無非是以是以持名或者觀佛形象,帶入對佛功德的思惟(十號是說覺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說無學聖者的功德),基於此而成就念住。

  • 念佛經文的實作法

本經所教是以坐姿念佛,實作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一次一個階段:念佛形象的階段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穩定後進展到念佛的戒身的階段,穩定後再進展到念佛的定身的階段,依此類推。最後安住在其中一個念佛階段上而修定。

也有人是較長期的修習自己最使得上力的一個階段,例如專注在觀佛形象。

也有以念佛作打坐一開始的攝心,當念佛而能心念澄淨後,轉換所緣至其他的修定法。

總之並不拘泥在單一的方法上,只要能透過念佛將心念收攝,不起不好的念頭,進而修得定慧,就是好方法。

至於如何透過十念而能成就念住,發展七覺支,修得定慧,則屬於較進階的修行原理,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的「讀經拾得」,或本經線上版的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二)[0554b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廣布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法。」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佛告之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法。除諸欲愛,無有塵勞,渴愛之心,永不復興。夫正法者,於欲至無欲,離諸結縛、諸蓋之病。此法猶如眾香之氣,無有瑕疵亂想之念。是謂,比丘!修行念法者,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法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念法=法念【宋】【元】【明】【聖】

  「念法」,宋、元、明、聖四本作「法念」。
  「法念」,大正藏原為「念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法念」。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在世時,許多弟子直接和佛陀有過互動,因此念佛是相當自然的。當時也有佛陀弟子至邊地遊化,他們的弟子可能從來沒有見過佛陀,但是依著佛法、聖僧而修行,對於這些弟子而言,可能覺得念法、念僧更加踏實。

念法是以佛法的義理隨時提醒自己,或以對佛法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來收攝心念。

(三)[0554c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功德,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僧。」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僧,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眾。如來聖眾,善業成就,質直順義,無有邪業,上下和穆,法法成就。如來聖眾,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聖眾者,所謂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應當恭敬,承事禮順,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四雙八輩自度亦度人於此眾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復度他人至三乘道,如此之業名曰聖眾。是謂,諸比丘!若念僧者,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僧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念眾=念僧【明】

  「念眾」,明本作「念僧」。
  「念僧」,大正藏原為「念眾」,今依據明本改作「念僧」。

「解脫」,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解脫」。

[註解]

質直:樸實正直。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達成。

四雙八輩:四組共八種聖人,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承事:聽從、事奉。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念僧是以對僧團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來收攝心念,常常想到清淨的聖眾,自然有如聖眾時常在關心我們的修行。
  • 「念僧」的經文脈絡和「念佛」的經文脈絡一致:

   1. 形象:如來聖眾,善業成就,質直順義,無有邪業,上下和穆,法法成就。
   2. (五分)法身,即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
    2-1. :戒成就,
    2-2. :三昧成就,
    2-3. :智慧成就,
    2-4. 解脫:解脫成就,
    2-5. 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成就。
   3. 覺他的層面:於此眾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復度他人至三乘道。

  只是將「念佛」中的佛陀形象改為僧團的形象,也就是僧團清淨和合的形象。

  • 經中定義「聖眾者,所謂四雙八輩」,包含所有證果的賢聖,自然不違背「依法不依人」的原則。
  • 本經說「於此眾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復度他人至三乘道」,表明如來聖眾能自度度人。

[進階辨正]

(四)[0555a0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戒。」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戒,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戒。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戒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行〕-【聖】

  聖本無「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吉祥瓶:能自然涌出所須萬物的寶瓶。

剋:戰勝,引申為成功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念戒是以戒律隨時提醒自己,或以對戒律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來收攝心念。

在社會上遇到不平的事時,生物的本能是起瞋心生氣甚至吵架,此時若有念戒,則在罵出口前會有所警覺,避免犯惡口戒,轉念以更有智慧的方式處理問題,不致陷入無謂的爭吵中。有這樣的修為,不再「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自然也能漸漸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本經說:「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

念戒成為習慣、持戒清淨後,自然心念不渙散、不被外界吸引,而能輕鬆安樂;不會做讓自己後悔的事,心也就安定,而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中阿含經》卷三十〈大品 1〉第128經優婆塞經也提到在家居士可以從守五戒入門以去惡向善,念僧、法、僧、戒而得到定、慧。

(五)[0555a2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施。」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施,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施。我今所施,施中之上,永無悔心,無返報想,快得善利。若人罵我,我終不報;設人害我,手捲相加,刀杖相向,瓦石相擲,當起慈心,不興瞋恚。我所施者,施意不絕。是謂,比丘!名曰大施,便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施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返=反【聖】

  「返」,聖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聖本改作「反」。

(還)+報【宋】【元】【明】

  「報」,宋、元、明三本作「還報」。
  大正藏無「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捲=拳【宋】【元】【明】,=權【聖】

  ????

[註解]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六)[0555b2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法,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天。」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天,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無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報,成彼天身;眾行具足,乃成天身。如是,諸比丘!名曰念天,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天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甘露法=甘露味【明】【聖】

  「甘露法」,明、聖二本作「甘露味」。
  「甘露味」,大正藏原為「甘露法」,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甘露味」。

逮=建【宋】【元】

  「逮」,宋、元二本作「建」。
  「建」,大正藏原為「逮」,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建」。

(果)+報【宋】【元】【明】

  「報」,宋、元、明三本作「果報」。
  大正藏無「果」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增壹阿含經》及《雜阿含經》記載的念天行法

本經中將念天以感得天人果報的持戒、行善的功德來作說明,《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的解說較細,提到念天人在世時行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而得以生天,佛弟子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

  • 天人並沒有真正的解脫,為何要「念天」?

天人雖然尚未解脫,但在清淨的程度、福報、甚至定力上還是遠勝於一般人,也是來世善有善報的好例子。也有天人會幫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聖者,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經記載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在位於兜率天。

念天如同六念當中任何一個,可以使心正直、獲得輕安、進而心定,乃至因定發慧。以「念施」為例,布施本身不等於解脫,但可以清淨施作為入手處,清淨心意,而獲得更高的成就。

(七)[0555c2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休息。」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休息,便有名譽,成大果報,眾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休息。所謂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詳諦,亦無卒暴,恒專一心,意樂閑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貪,勝光上達。如是,諸比丘!名曰念休息,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休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妙」,宋、元、明、聖四本作「妙法」。

「光」,宋、元、明、聖四本作「先」。

[註解]

心意想息:心念止息。

志性詳諦:詳細考察心念的狀態。

卒暴:心念急遽起伏。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勝光上達:修行的殊勝光明上達天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念休息有沒有生活上較易理解的行法?

《佛說八大人覺經》:「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CBETA, T17, no. 779, p. 715, b10-11)

對佛法接觸較久的人,都知道貪欲有其後患,心外馳騁於聲色犬馬,是很累的,守戒才能得到休息,因此自然不想作犯戒的行為;打坐時的妄念也是很累人的,因此自然漸漸不追隨妄念。這些都是「念休息」的初步應用。

[進階辨正]

(八)[0556a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具,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安般。」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安般,便有名譽,成大果報,眾善普具,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安般。所謂安般者,若息長時,亦當觀知我今息長;若復息短,亦當觀知我今息短;若息極冷,亦當觀知我今息冷;若復息熱,亦當觀知我今息熱。具觀身體,從頭至足皆當觀知。若復息有長短,亦當觀息有長有短。用心持身,知息長短,皆悉知之,尋息出入,分別曉了。若心持身知息長短,亦復知之,數息長短,分別曉了。如是,諸比丘!名曰念安般,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安般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具=至【聖】

  「具」,聖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具」,今依據聖本改作「至」。

般+(成)【聖】

  「般」,聖本作「般成」。
  大正藏無「成」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身=今【聖】【麗-CB】【CB】

  「身」,聖、麗-CB、CB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聖、麗-CB、CB三本改作「今」。

〔有〕-【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是〕-【聖】

  聖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具觀身體,從頭至足皆當觀知:觀察呼吸對全身的影響,氣息從頭傳播至腳,都要覺知。(生理學上,肺循環會將氧氣由肺部帶入心臟,體循環再將氧氣由心臟帶至全身。)

用心持身:專心在身體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念安般」的修法,《阿含經》中以《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3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原則上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修行,先由觀察呼吸長、短、呼吸遍全身、呼吸寧靜的身念住,次修觀察喜、樂、感受遍全身、感受平靜的受念住,再修觀察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住,最後達成隨觀無常、離欲、滅、捨的法念住。每一個階段通常都須要長時間的練習,純熟後才進入下一階段。本經則將念安般的步驟列舉其中身念住及心念住的部分:

  1. 身:若息長時,亦當觀知我今息長;若復息短,亦當觀知我今息短;若息極冷,亦當觀知我今息冷;若復息熱,亦當觀知我今息熱。具觀身體,從頭至足皆當觀知。若復息有長短,亦當觀息有長有短。
  2. 心:用心持身,知息長短,皆悉知之,尋息出入,分別曉了。若心持身知息長短,亦復知之,數息長短,分別曉了。

《增壹阿含經》卷七〈安般品 17〉第1經也有將念安般列舉其中身念住及心念住部分的說明。

(九)[0556b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身。」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身,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法,諸比丘從如來聞法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身。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膜、膀胱、屎、尿、百葉滄蕩、胃、、淚、、涕、膿、血、肪脂、、髑髏、腦。何者是身?為地種是也,水種是也,火種是也,風種是也。為父種、母種所造耶?從何處來?為誰所造?眼、耳、鼻、舌、身、心,此終當生何處?如是,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身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處」,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明本改作「處」。

「齒」,聖本作「齒膜」。

大正藏無「髓」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膜」,大正藏原為[月*直],聖本為「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膜」。

「滄蕩胃脬」,大正藏原為「滄蕩脾泡」,宋本為「滄腸胃泡」,元、明二本為「倉腸胃脬」,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滄蕩胃脬」。

「涎」,大正藏原為「[泳-永+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涎」。

「也」,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也」。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註解]

白膜:這裡特指「腸繫膜」等懸吊、固定臟器的腹膜。

百葉: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胃。這裡可能指人的胃。

滄蕩:疑為「生藏」或「生、熟藏」的字型訛誤,參見《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吃下的食物尚未消化為「生藏」,已消化快要成為糞便為「熟藏」。

脬:膀胱,讀音同「拋」。和前面提到的「膀胱」重複,可能是因為古代「胞」可指膀胱(「脬」),也可指子宮,因此民間有人以為「膀胱」與「脬」是兩個不同的器官,中醫典籍即有更正此民間訛傳的論述。

溺:小便,讀音同「尿」。通「尿」。

唾:口水。

涎:口水。讀音同「鹹」。涎較清,由腮腺分泌;唾較濃,由舌下腺分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四念處」中「身念處」的修法有很多種,各經所載共通的有不淨觀(觀察解剖的部分)、四界分別觀(觀察地、水、火、風四大構成)、死屍觀這三種修法,覺知了所觀察的對象之後,也要思惟它的生起及滅去。本經的內容可說是這些修法的摘要:

  1. 不淨觀: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膜、膀胱、屎、尿、百葉、滄蕩、胃、脬、溺、淚、唾、涕、膿、血、肪脂、涎、髑髏、腦。
  2. 四界分別觀:何者是身?為地種是也,水種是也,火種是也,風種是也。
  3. 生起及滅去:為父種、母種所造耶?從何處來?為誰所造?眼、耳、鼻、舌、身、心,此終當生何處?

關於念身的較詳細經文,可參考《增壹阿含經》卷五〈壹入道品 12〉第1經。

其中不淨觀的修法,各經所列人體的器官組成略有出入,較常見的是將人體區分為三十一身分(三十一個解剖的部分、身體的部分)。實修上,在入門時通常可先從簡化的類別來觀察、掃瞄,例如將三十一身分先簡化為皮、肉、骨三種類別來觀察、掃瞄,等熟悉後再作更細的身分區別。而像「白骨觀」則是簡化為專注觀骨骼的部分。

念身的實修方法有很多種,線上版的「進階辨正」也記錄了一種修法。

[進階辨正]

(一〇)[0556c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死。」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死,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法,諸比丘從如來聞法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死。所謂死者,此沒生彼,往來諸,命逝不停,諸根散壞,如腐敗木,命根斷絕,宗族分離,無形無響,亦無相貌。如是,諸比丘!名曰念死,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死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法及聖眾,  乃至竟死念,
 雖與上同名,  其義各別異。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

[校勘]

至=具【明】【聖】

  「至」,明、聖二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具」。

至=具【明】

  「至」,明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明本改作「具」。

響=嚮【宋】【聖】

  「響」,宋、聖二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嚮」。

佛法…別異=須倫益一道,光明及闍冥,道品沒盡信,熾盛無與等【聖】

  ????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趣:義譯為道,指眾生因造作的業而趣向來世的去處,有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無形無響,亦無相貌:(人死後)沒有形體,無聲無息,也沒有長相與容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死亡的必然性

念死是將心念放在死亡這件必然會發生的事上,警覺到隨時有可能死亡,自然會對於修行有所助益,減少貪瞋痴,把握時光精進修行。

  • 人命呼吸間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五〈七日品40〉第8經記載佛陀以婆迦利比丘久病時厭患此身惡露不淨,思惟生法皆是死法以舉例說明念死:「其能如婆迦利比丘者,此則名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厭患此身惡露不淨。若比丘思惟死想,繫念在前,心不移動,念出入息往還之數,於其中間思惟七覺意,則於如來法多所饒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皆空、皆寂,起者、滅者皆是幻化,無有真實。」(CBETA, T02, no. 125, p. 742, a22-29)

此經文表示可在出入息中念死。婆迦利比丘則是身患重病、久病厭世,舉刀砍下的瞬間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證阿羅漢,因此也是在出入息的瞬間急切地念死,詳細經載可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第10經《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

 
agama1/增壹阿含經廣演品第三.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0/02 01:1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350705146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