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勸請品第十九

導讀

(一)[0593a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道場樹下。

爾時,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念:「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習之不厭,即得歡喜。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

爾時,梵天在梵天上,遙知如來所念,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梵天上沒不現,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梵天白世尊曰:「此閻浮提必當壞敗,三界喪目。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應演法寶,然今復不暢演法味,唯願如來普為眾生廣說深法!又此眾生根原易度。若不聞者,永失法眼。此應為法之遺子,猶如優鉢蓮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雖出於地,未出水上,亦未開敷。是時,彼華漸漸欲生,故未出水,或時此華以出水上,或時此華不為水所著。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所見逼促,諸根應熟,然不聞法而便喪者,不亦苦哉!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為說法。」

爾時,世尊知梵天心中所念,又慈愍一切眾生故,說此偈曰:

「梵天今來勸,  如來開法門;
 聞者得篤信,  分別深法要。
 猶在高山頂,  普觀眾生類;
 我今有此法,  昇堂現法眼。」

爾時,梵天便作是念:「如來必為眾生說深妙法。」歡喜踊躍,不能自勝,頭面禮足已,即還天上。

爾時,梵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S. 6. 1. 1. Brahma-āyācana.

  ???

〔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唯=惟【宋】【元】【明】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為「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惟」。

原=源【宋】【元】【明】

  「原」,宋、元、明三本作「源」。
  「源」,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優…華~Uppala.

  ???

分…華~Puṇḍarīka.

  ???

在=住【宋】【元】【明】

  「在」,宋、元、明三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住」。

[註解]

道場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相當的南傳經文、《佛本行集經》等相當經文作「又彼諸人是欣阿賴耶、著阿賴耶、樂阿賴耶、喜阿賴耶」。

梵天:色界的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法眼:能夠透徹觀察因緣所生法 (現象) 之眼。

優鉢蓮華:青蓮華,另譯為優鉢羅華。

拘牟頭華:白蓮華。

分陀利華:白色睡蓮。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Heawen Chou:

佛陀經歷了多劫菩薩道成佛,目的就是度化眾生,為什麼成道後卻生起放棄度化眾生的想法?

先不論這是不是故事,若依經典來談,我想到的是會不會因為阿羅漢是所作已辦,所以世尊成佛時,等於也證阿羅漢,因此不會刻意生起要去做什麼的心,只是隨緣應機而行?

David Chiou:

從經典中整體來看,佛陀及阿羅漢說法,一般都是有人請法或是有適當的因緣,而佛陀即隨緣回應。本經中的梵天也算是一種因緣,不過我想若是路人甲請法,佛陀也是會說法的 :-)

我蠻認同 Heawen Chou 所說的。經中提到滅受想定(滅盡定)出定時,不是像其他的定境是有「我」想出定,而是以先前所作的方便而出定:

《雜阿含經》卷21:「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CBETA, T02, no. 99, p. 150, b22-24)

我覺得這個「梵天勸請」也是佛陀過去已作好的方便,或是已作方便心的一種具像化 :-)

很多人剛學佛時都曾經幻想可以打坐一入定就不動了,一坐太久的話,可能得先安排家人敲引磬叫醒。功力這麼高的話,是得安排人來叫醒。可惜這個幻想很快就破滅了 :D

另外,以前 Heawen Chou 和我也算過各天界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在較高級的天界來看,人間很快就又出了一尊佛,因此現今的梵天大概已經很習慣看到佛就來勸請一下,成了一種習慣? :D 那麼 Yap Pak Choong 提到的講師所說的諸佛的傳統,就蠻可行的,並不見得每次都換個梵天福至心靈剛好來勸請,而是有位梵天有這種習慣。

Heawen Chou:

大梵天的壽命是一中劫。而一大劫是成住壞空四中劫。賢劫有千佛出世,若都是在住劫這一個中劫,則大梵天就有機會看到千佛出世了。

用人類的時間來換算,一生百歲看到千佛,等於平均一年可以看到十位佛陀出世,所以大梵天一個多月下來勸請,似乎真的蠻可行的。

Murphy Chen:

本經說明世尊得道後,原本認為悟得之法甚深難解,因此沒有必要說法。梵天知道世尊的心念後,勸請世尊說法。因此世尊才決定要說法。

反思:

梵天的智慧難道高於世尊,使得世尊原本不明白人類的根器及說法的效用,而聽了梵天的勸請之後,才明白人類的根器及說法的效用,而決定開始說法?

比較合理的情況是世尊原本就有慈悲心,也瞭解人類的根器,在得道後,原本就會為眾生說法,並不需要等待梵天的勸請。

經文提到梵天的勸請,可能是為了契合當時的宗教信仰,以收納信仰梵天的信徒。

[進階辨正]

(二)[0593b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羅㮈仙人鹿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事,學道者不應親近。云何為二事?所謂著欲及樂之法,此是下卑凡賤之法,又此諸苦眾惱百端,是謂二事學道者不應親近。如是,捨此二事已,我自有至要之道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

云何為至要之道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所謂此賢聖八品道是。所謂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此名至要之道。今我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如是,諸比丘!當學捨上二事,習於至要之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云.迦葉.龍  二難.大愛道
 誹謗.非梵法  二事最在後

[校勘]

~S. 56. 11. Dhammacakka.

「波羅㮈國仙人鹿苑」,宋、元、明三本作「波羅奈國仙人鹿苑」。

下卑=卑下【宋】【元】【明】

  「下卑」,宋、元、明三本作「卑下」。
  「卑下」,大正藏原為「下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卑下」。

今=令【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梵法=梵請【宋】【元】【明】

  「梵法」,宋、元、明三本作「梵請」。
  「梵請」,大正藏原為「梵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梵請」。

[註解]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仙人鹿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苑。傳說鹿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鹿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又譯為「鹿野苑」、「鹿野園」。

著欲及樂之法:染著於五欲,以及樂在其中。「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對應經典]

 

(三)[0593c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釋提桓因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無有諸患,天、人所敬?」

爾時,世尊告釋提桓因曰:「於是,拘翼!若是比丘聞此空法無所有,則得解了一切諸法,如實知之。身所覺知苦樂之法,若不苦不樂之法,即於此身觀悉無常,皆歸於空。彼已觀此不苦不樂之變,亦不起想,以無有想,則無恐怖;[*]以無恐怖,則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無有災患,天、人所敬。」

爾時,釋提桓因禮世尊足已,繞三匝而退。

當於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尊者大目犍連便作是念:「向者,帝釋得道跡而問事耶?為不得道跡而問義耶?我今當試之。」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即以神足,如屈伸臂頃,便至三十三天。

爾時,釋提桓因遙見大目犍連遠來,即起奉迎,並作是語:「善來!尊者大目犍連!尊自不至此,亦大久矣!願欲與尊論說法義,願在此處坐。」

是時,目犍連問釋提桓因曰:「世尊與汝說斷愛欲之法,我欲聞之,今正是時,可與我說之。」

釋提桓因白言:「我今諸天事猥多,或自有事,或復有諸天事,我所聞者即時而忘。昔者,目連,與諸阿須倫共鬪,當鬪之日,諸天得勝,阿須倫退。爾時,我身躬往自戰,尋復領諸天還上天宮,坐最勝講堂。因鬪勝故,故名為最勝講堂,階巷成行,陌陌相值,一一階頭,七百樓閣,一一樓閣上,各七玉女,一一玉女各有七使人,願尊目連在彼觀看。」

爾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在尊者目連後,往至最勝講堂所。是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白大目犍連曰:「此是最勝講堂,悉可遊看。」

犍連曰:「天王!此處極為微妙,皆由前身所作福祐故,致此自然寶堂,猶如人間小有樂處,各自慶賀,如天宮無異,皆由前身作福所致。」

爾時,釋提桓因左右玉女,各各馳走,莫知所如,猶如人間有所禁忌,皆懷慚愧。是時,釋提桓因所將玉女亦復如是。遙見大目犍連來,各各馳走,莫知所湊。

時,大目[*]犍連便作是念:「此釋提桓因意甚放逸,我今宜可使懷恐怖。」是時,尊者大目犍連即以右脚指案地,彼宮殿六變震動。是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皆懷恐怖,衣毛皆竪,而作是念:「此大目犍連有大神足,乃能使此宮殿六返震動,甚奇!甚特!未曾有是!」

是時,大目犍連便作是念:「今此釋身以懷恐怖,我今宜可問其深義。」「云何,拘翼!如來所說除愛欲經者,今正是時,唯願與我等說。」

釋提桓因報言:「目連!我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是時,我即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至無為處,無有患苦,天、人所敬?』爾時,世尊便告我言:『於是,拘翼!諸比丘聞法已,都無所著,亦不著色,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以知一切諸法已,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觀了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以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以無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無為之處,無有患苦,天、人所敬。』爾時,我聞此語已,便禮世尊足,遶三匝,即退而去,還歸天上。」

是時,尊者大目犍連以深法之語,向釋提桓因及向毘沙門具分別之。爾時,目[*]犍連具說法已,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便來至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目犍連即於座上白世尊曰:「如來前與釋提桓因說除欲之法,唯願世尊當與我說之。」

爾時,世尊告目犍連曰:「汝當知之,釋提桓因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釋提桓因問我此義:『云何,世尊!比丘斷愛欲,心得解脫?』爾時,我告釋提桓因曰:『拘翼!若有比丘解知一切諸法空無所有,亦無所著,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以知一切諸法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已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已無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欲,心得解脫。』爾時,釋提桓因即從[*]坐起,頭面禮我足,便退而去。還歸天上。」

爾時,大目犍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37. Taṇhāsaṅkhaya.,[No. 99(505)]

  ????

是=諸【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般涅槃~Parinibbānam.

  ???

(此)+帝釋【宋】【元】【明】

  「帝釋」,宋、元、明三本作「此帝釋」。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而=為【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人)+屈【宋】【元】【明】

  「屈」,宋、元、明三本作「人屈」。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遠來=從遠而來【宋】【元】【明】

  「遠來」,宋、元、明三本作「從遠而來」。
  「從遠而來」,大正藏原為「遠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遠而來」。

聞=問【明】

  「聞」,明本作「問」。
  「問」,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明本改作「問」。

階=街【宋】【元】【明】

  「階」,宋、元、明三本作「街」。
  「街」,大正藏原為「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街」。

毘沙門天王~Vessavaṇa-mahārājā.

  ???

〔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如=若【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右=左【宋】【元】【明】

  「右」,宋、元、明三本作「左」。
  「左」,大正藏原為「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左」。

六變=六反【宋】【元】【明】

  「六變」,宋、元、明三本作「六反」。
  「六反」,大正藏原為「六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六反」。

六返=六反【宋】【元】【明】

  「六返」,宋、元、明三本作「六反」。
  「六反」,大正藏原為「六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六反」。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問我此=而問我【宋】【元】【明】

  「問我此」,宋、元、明三本作「而問我」。
  「而問我」,大正藏原為「問我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問我」。

〔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當中第二天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又稱為「天帝釋」。

拘翼:天帝釋過去世身為人時的姓,清淨布施而得到成為天主的果報。又譯為「憍尸迦」。

空法:一切現象皆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

無所有:斷除貪瞋癡、沒有任何造作。又譯為「無作」。

大目犍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大目犍連」、「目揵連」。

使人:僕人。

毘沙門: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即多聞天王。

亦無斷壞:也不是斷滅,什麼都沒有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曾為天帝釋講解愛盡解脫的意義:明白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生滅沒有實體,無所有而不造作。例如如實知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無常、都歸於空,因此對這些無常的變化也不起想、無恐怖,而得解脫。

之後大目揵連尊者想要考天帝釋對佛陀之前所說愛盡解脫的理解,然而天帝釋忙於俗事,已忘了,因此大目揵連尊者用足趾觸地震動天宮,以警醒天帝釋。

天界太樂而難以修行,地獄太苦而難以修行,因此諸佛都出於人間,如《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3經所述:「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CBETA, T02, no. 125, p. 694, a2-5)

這次的事件在不同的經中有記載,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88經相當於本經的前半段,記載佛陀回答天帝釋什麼是愛盡解脫,《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05經則相當於本經的後半段,記載大目揵連尊者上三十三天考天帝釋,乃至尊者以足趾觸地震動天宮,警醒天帝釋。

本經中解說:「若有比丘解知一切諸法空無所有,亦無所著,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以知一切諸法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已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已無恐怖,便般涅槃」呼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進階辨正]

(四)[0594c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有此二人,若見雷電霹靂,無有恐怖。云何為二人?獸王師子、漏盡阿羅漢。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在於世間,若見雷電霹靂,不懷恐怖。是故,諸比丘!當學漏盡阿羅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五)[0594c2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無有智慧。云何為二法?不喜問勝人,但貪睡眠無精進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無有智慧。復有二法,令人成大智慧。云何為二法,好問他義,不貪睡眠有精進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有智慧,當學遠離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勝人:智慧超群的人。

[]

[]

[對應經典]

 

(六)[0594c2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貧賤,無有財貨。云何為二法?若見施時便禁制之,又自不肯布施。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貧賤,無有財寶。比丘!有二法,令人富貴。云何為二法?若見人與他物時助其歡喜,己好布施。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富貴。如是,諸比丘!當學惠施,勿有貪心。」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人與)+他【宋】【元】【明】

  「他」,宋、元、明三本作「人與他」。
  大正藏無「人與」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施=物【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物」。
  「物」,大正藏原為「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物」。

(當知)+復【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當知復」。
  大正藏無「當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七)[0595a0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云何為二法?不孝父母、諸尊師長,亦不承事己者。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比丘當知,復有二法生豪族家。云何為二?恭敬父母、兄弟、宗族,至己家,惠施所有。是謂,比丘,有此二法,生豪族家。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於)+己【宋】【元】【明】

  「己」,宋、元、明三本作「於己」。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比丘當知」,大正藏原為「諸比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比丘當知」。

[註解]

將:率領。讀音同「匠」。

(似乎應為「供養、奉養」之義。見:https://www.zdic.net/hant/%E5%B0%87 中詳細解譯及康熙字典部分。ywliu)

[對應經典]

 

(八)[0595a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梵志女名須深,往至尊者大拘絺羅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女須深白拘絺羅曰:「優蹋藍弗、羅勒迦藍,此深法中,竟不受化,各取命終,世尊記此二人曰:『一人生不用處,一人生有想無想處。此二人盡其壽命,各復命終,一人當為邊地國王,傷害人民,不可稱計;一人當為著翅惡狸,飛行走獸無得脫者;命終之後各生地獄中。』然復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何故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

爾時,尊者拘絺羅語須深女人曰:「所以世尊不說者,皆由無人問此義故,是故,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須深女人曰:「於是如來以取涅槃,是故不得問之;若當在世者,往問其義。如今尊者拘絺羅與我說之,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爾時,尊者拘絺羅便說此偈:

「種種果不同,  眾生趣亦然,
 自覺覺人者,  我無此辯說。
 禪智解脫辯,  憶本天眼通,
 能盡苦原本,  我無此辯說。」

爾時,須深女人便說此偈:

善逝有此智,  質直無瑕穢,
 勇猛有所伏,  求於大乘行。」

是時,尊者拘絺羅復說此偈:

「是意甚難得,  能獲異法要;
 難為能辦之,  向於奇特事。」

爾時,尊者與彼須深女人具說法要,便發喜心。時,彼女人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時,須深女人聞尊者拘絺羅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說=記【元】【明】

  「說」,元、明二本作「記」。
  「記」,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記」。

以取=已趣【宋】【元】【明】

  「以取」,宋、元、明三本作「已趣」。
  「已趣」,大正藏原為「以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趣」。

(便)+往【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便往」。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原=元【宋】【元】【明】

  「原」,宋、元、明三本作「元」。
  「元」,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元」。

辦=辯【元】【明】

  「辦」,元、明二本作「辯」。
  「辯」,大正藏原為「辦」,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辯」。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大拘絺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四辯才,觸難答對」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從佛出家前又被稱為「長爪梵志」。「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稱,例如用以和資歷較淺的同姓名人士區分。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意思是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此處以這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勇猛有所伏,求於大乘行:(稱讚佛陀)精進勇猛而能調伏,求於佛道而(如大的車乘)廣度眾生。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問答發生時,佛陀已涅槃了,但經中一開始卻說「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佛世時經典是由僧人一一背誦,事件發生的詳細地點有時即會遺忘或錯置,有這種狀況時,因為不影響法義,背誦者被允許以佛陀常說法的地點來補上,以免經典沒頭沒尾。這也是為何不同傳承的同本經典,在事件地點的記錄上不時有所出入。

(九)[0595b21]

聞如是:

一時,尊者摩訶迦遮延婆那國深池水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迦遮延有此名聞,流聞四遠。尊者長老姦荼婆羅門在此遊化。爾時,婆羅門聞尊者迦遮延在此池側遊化,將五百比丘,尊者長老功德具足,「我今可往問訊彼人。」是時,上色婆羅門將五百弟子,往至尊者迦遮延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彼婆羅門問尊者迦遮延曰:「如迦遮延所行,此非法、律,年少比丘不向我等諸高德婆羅門作禮。」

迦遮延曰:「婆羅門當知,彼如來.至真.等正覺,說此二地。云何為二地?一名老地,二名壯地。」

行為比年紀重要婆羅門問曰:「何者為老地?何者[*]為壯地?」

迦遮延曰:「正使婆羅門年在八十、九十,彼人不止婬欲,作諸惡行,是謂婆羅門雖可言老,今在壯地。」

婆羅門曰:「何者年壯住在老地?」

迦遮延曰:「婆羅門!若有比丘年在二十,或三十、四十、五十,彼亦不習婬欲,亦不作惡行,是謂婆羅門年壯在老地。」

婆羅門曰:「此大眾中頗有一比丘不行婬法,不作惡行乎?」

迦遮延曰:「我大眾中無有一比丘習欲作惡者。」

時,婆羅門即從[*]坐起,禮諸比丘足,並作是語:「汝今年少住於老地,我今年老住於少地。」爾時,彼婆羅門復往至迦遮延所,頭面禮足,而自陳說:「我今自歸迦遮延及比丘僧,盡形壽不殺。」

迦遮延曰:「汝今莫自歸我,我所自歸者汝可趣向之。

婆羅門曰:「尊者迦遮延,為自歸誰?」

時,尊者迦遮延便長跪向如來所般涅槃處:「有釋種子出家學道,我恒自歸彼,然彼人即是我師。」

婆羅門曰:「此沙門瞿曇為在何處?我今欲見之。」

迦遮延曰:「彼如來已取涅槃。」

婆羅門言:「若如來在世者,我乃可百千由旬往問訊之。彼如來雖[*]取涅槃,我今重自歸作禮及佛、法、眾,盡其形壽,不復殺生。」

爾時,上色婆羅門聞尊者迦遮延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I. 4. 7.

  ???

摩訶迦遮延~Mahākaccāna.

  ???

婆那~Gundāvana.

  ???

聞=問【宋】

  「聞」,宋本作「問」。
  「問」,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宋本改作「問」。

「姦荼」,大正藏原為「姦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姦荼」。

為=是【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言=年【明】

  「言」,明本作「年」。
  「年」,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明本改作「年」。

婬法=婬欲【宋】【元】【明】

  「婬法」,宋、元、明三本作「婬欲」。
  「婬欲」,大正藏原為「婬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欲」。

(彼)+婆【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彼婆」。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於=在【明】

  「於」,明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明本改作「在」。

取=趣【宋】*【元】*【明】*

  「取」,宋、元、明三本作「趣」。
  「趣」,大正藏原為「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重自=自重【宋】

  「重自」,宋本作「自重」。
  「自重」,大正藏原為「重自」,今依據宋本改作「自重」。

[註解]

摩訶迦遮延:比丘名,以「善解經律,而能論義」聞名。又作「大迦旃延」、「摩訶迦旃延」。

姦荼婆羅門:「姦荼」為音義,義譯為「根」(生殖器)。此位婆羅門可能修習外道的男女和合修法,所以在本經後段其弟子只受「不殺生」戒,其餘「不邪淫」等戒一時難以持守。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特指佛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迦遮延尊者指出「不貪淫作惡」才是真正的資深。

此時佛陀已滅度了,然而迦遮延尊者仍指出是皈依佛而不是他個人。在佛教中,授皈依的師父是作證,佛弟子所皈依的是佛陀及廣大的聖眾。

[進階辨正]

(一〇)[0595c2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云何為二人?能說法人出現於世,甚難得值;能聞法人受持奉行,甚難得值。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是故,諸比丘!當學說法,當學聞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一一)[0596a08]

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國界,漸來至毘舍離城。爾時,在毘舍離菴婆婆利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菴婆婆利女聞世尊來在園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爾時,彼女駕乘羽寶之車,便往出毘舍離城,至俠道口,即到世尊所,自下車往至世尊所。

爾時,世尊遙見彼女來,便告諸比丘:「皆悉專精,勿起邪想。」

是時,女人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說極妙之法。

說極妙[*]之法已,女白佛言:「唯然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爾時,世尊默然受女請。女見世尊默然受請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復道而歸。

爾時,毘舍離城男女大小,聞世尊在[*]菴婆婆利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時,城中有五百童子,乘種種[*]羽寶之車——其中或乘白車白馬,衣蓋、幢幡、侍從皆白;其中或乘赤馬赤車,衣蓋、幢幡、侍從皆赤;或乘青車青馬,衣蓋、幢幡、侍從皆青;或乘黃車黃馬,衣蓋、幢幡、侍從皆黃——威容嚴飾,如諸王法,出毘舍離城,往至世尊所,未到之頃,道逢彼女,走打車牛,馳向城內。

是時,諸童子問女曰:「汝是女人,應當羞辱,何以打牛走車,馳向城內?」

時女報曰:「諸賢當知,我明日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走車耳。」

童子報曰:「我亦欲飯佛及比丘僧,今與汝千兩純金,可限明日,使我等飯。」

時女報曰:「止!止!族姓子!我不聽許。」

童子復報:「與汝二千兩、三千、四[*]千、五[*]千,乃至百千兩金,是非聽許,明日使我等飯佛及比丘僧。」

女報言:「我不聽許。所以然者,世尊恒說:『有二希望,世人不能捨離。云何為二?利望、命望。』誰能保我至明日者?我[*]以先請如來,今當辦具。」

時,諸童子各振其手:「我等爾許人不如女人也。」作是語已,各自別去。

時,諸童子往至世尊所,頭面作禮,在一面住。爾時,世尊見童子來,告諸比丘:「汝等比丘,觀諸童子威容服飾,如天帝釋出遊觀時,等無差別。」

爾時,世尊告童子曰:「世間有二事,最不可得。云何為二?有之人,作小恩常不忘,況復大者?是謂,諸童子!有此二事,最不可得。童子當知,念有返[*]復,亦識使小恩不忘,況復大者。」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知恩識返[*]復,  恒念教授人;
 智者所敬侍,  名聞天世人。

「如是。諸童子!當知作是學。」

爾時,世尊具與諸童子說微妙法。聞已,各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是時,女人即其夜,辦種種甘饌飲食,敷諸坐具,清旦便白:「時到,今正是時,唯願世尊臨顧鄙舍。」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往至毘舍離城,到女舍。是時,女見世尊坐定,手自擎食上佛及比丘僧。飯佛及比丘僧已,行清淨水已,更取小金鏤座,在佛前坐。

爾時,女白世尊曰:「此[*]菴婆婆利園用奉上如來及比丘僧,使當來、過去、現在眾僧,得止住中,願世尊受此園。」

爾時,世尊為彼女故,便受此園。世尊便說此呪願:

「園果施清涼,  橋樑渡人民;
 近道作圊廁,  人民得休息。
 晝夜獲安隱,  其福不可計;
 諸法戒成就,  死必生天上。」

爾時,世尊說此記已,即起而去。

爾時,[*]女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斷愛及師子  無智.少於財
 家貧.須深女  迦旃.法說.女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校勘]

~D. 16. 2. 12-25.

  ???

北=比【元】

  「北」,元本作「比」。
  「比」,大正藏原為「北」,今依據元本改作「比」。

「菴婆婆利」,大正藏原為「闇婆婆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菴婆婆利」。*

羽寶=羽葆【元】【明】*

  「羽寶」,元、明二本作「羽葆」。
  「羽葆」,大正藏原為「羽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羽葆」。

俠=挾【元】

  「俠」,元本作「挾」。
  「挾」,大正藏原為「俠」,今依據元本改作「挾」。

〔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即)+自【宋】【元】【明】

  「自」,宋、元、明三本作「即自」。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然=願【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願」。
  「願」,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願」。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在「百」字之後有一「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赤馬赤車」,大正藏原為「赤車赤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赤馬赤車」。

打車=車打【宋】【元】【明】

  「打車」,宋、元、明三本作「車打」。
  「車打」,大正藏原為「打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車打」。

千+(兩)【宋】*【元】*【明】*

  「千」,宋、元、明三本作「千兩」。
  大正藏無「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返」,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返」。*

〔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識使=使識【宋】【元】【明】

  「識使」,宋、元、明三本作「使識」。
  「使識」,大正藏原為「識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識」。

〔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彼)+女【宋】*【元】*【明】*

  「女」,宋、元、明三本作「彼女」。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即)+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即便」。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樑渡=梁度【宋】【元】【明】

  「樑渡」,宋、元、明三本作「梁度」。
  「梁度」,大正藏原為「樑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梁度」。

記=語【宋】【元】【明】

  「記」,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菴婆婆利女: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名,跋耆國的絕世美女,多位王子曾爭奪她,後來成為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妃子。在佛陀晚年經過鞞舍離城時,她聽佛說法而皈依佛,並將自己的園林布施給三寶,即為鞞舍離國的菴婆婆利園(菴羅園)。菴羅女的兒子包括良醫耆婆和證阿羅漢的無垢尊者,後來她聽了無垢尊者說法後也出家,證得阿羅漢。「菴婆婆利」又譯為「菴羅」,是「芒果」的音譯。

利望、命望:對於利益的期望、對於活命的期望。

誰能保我至明日者:有誰能夠保證我必定活到明天?

返復:報答;知恩圖報。

[對應經典]

  • Mahāvagga VI.30。
  • 加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卷三十六
  • 加上:參考 《雜阿含經》第622經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agama1/增壹阿含經勸請品第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4:0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911070346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