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力品第三十八之一

導讀

(一)[0717b1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云何為六?小兒以啼為力,欲有所說,要當先啼;女人以瞋恚為力,依瞋恚已,然後所說;沙門、婆羅門以忍為力,常念下,下於人然後自陳;國王以憍慢為力,以此豪勢而自陳說;然阿羅漢以專精為力,而自陳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是謂,比丘!有此六凡常之力。是故,比丘!常念修行此大慈悲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之一〕-【宋】【元】

  宋、元二本無「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一」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A. VIII. 27. Bala.

  ???

「慢」,大正藏原為「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謂=諸【明異】

  「謂」,明異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明異本改作「諸」。

大正藏無「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凡常:世間的。

念下:謙卑。

專精:心專一而精進修行。

悲:見眾生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的心。有悲心而能拔眾生苦。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阿羅漢以專精為力,諸佛則以大悲為力,就如同要學有專精才能拿到博士(阿羅漢),有同理心教人才能作個好教授(諸佛)。

(二)[0717b2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已思惟、廣布無常想,盡斷欲界愛,色界無色界愛,亦斷無明、憍慢。猶如以火燒焚草木,永盡無餘,亦無遺跡,此亦如是。若修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永無有餘。所以然者,比丘!當修無常想時,而無欲心;彼以無欲心,便能分別法,思惟其義,無有愁、憂、苦、惱。彼[*]以思惟法義,則無愚惑。設修行人若見有鬥諍者,彼便作是念:『此諸賢士不修無常想,不廣布無常想,故致此鬥訟耳。彼[*]以鬥諍,不觀其義;[*]以不觀其義,則有迷惑之心;彼[*]以執此愚惑,而命終入三惡道,餓鬼、畜生、地獄中。』是故,諸比丘!當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無瞋恚、愚惑之想,亦能觀法,亦觀其義。若命終之後,生三善處,生天上、人中、涅槃之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惟+(無常想)【宋】【元】【明】

  「惟」,宋、元、明三本作「惟無常想」。
  大正藏無「無常想」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燒焚=焚燒【宋】【元】【明】

  「燒焚」,宋、元、明三本作「焚燒」。
  「焚燒」,大正藏原為「燒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焚燒」。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設修行人」,大正藏原為「錯誤修行」,聖本作「心設修行」,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設修行人」。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善〕-【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無常想:作無常的觀想。

廣布:擴大。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天道的欲界諸天以下統稱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分別:分析;辨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思惟無常有助於斷除貪愛、傲慢、無明

本經中佛陀教我們思惟無常(事物並非恆常不變,而是會隨著因緣而不斷變化),在每個起心動念的當下都思惟無常,有助於斷除貪愛、傲慢、無明,就如同以火焚燒草木,草木將會燃燒殆盡,沒有餘留。

因為思惟無常時,便不會有貪欲、執著;沒有了貪欲、執著的干擾,就能夠清晰地看透一切事物的本質,清楚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因此沒有憂、悲、苦、惱,沒有愚惑。

因此要思惟無常,在每個起心動念的當下都思惟無常。

  • 意義相通的二經

本經說「若修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永無有餘」,《雜阿含經》卷十第270經也說:「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CBETA, T02, no. 99, p. 70, c3-4)

本經說「當修無常想時,而無欲心;彼以無欲心,便能分別法,思惟其義,無有愁、憂、苦、惱。彼以思惟法義,則無愚惑」,呼應《雜阿含經》卷十第270經說的:「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CBETA, T02, no. 99, p. 71, a1-2)

(三)[0717c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憂迦支江水側。

爾時,世尊詣一樹下,躬自敷座而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

爾時,有一梵志往至彼處。是時,梵志見世尊腳跡極為殊妙,見已,便生此念:「是何人之跡?為是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人、若非人?為是先祖梵天耶?」是時,梵志即逐跡前進,遙見世尊在一樹下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見已,作是語:「為是天耶?」

世尊告曰:「我非是天。」

「為乾沓和耶?」

世尊告曰:「我非乾沓和也。」

「為是龍子乎?」

對曰:「我非是龍也。」

「為閱叉也?」

佛報梵志:「我非閱叉。」

「為是祖父[*]也。」

佛報曰:「我非祖父。」

是時,婆羅門問世尊曰:「汝今是誰?」

世尊告曰:「有愛者則有愛,有則有受,因緣合會,然後各各相生如此,如此五苦盛陰無有斷絕時。以知愛已,則知五欲,亦知外六塵、內六入,即知此盛陰之本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世間有五欲,  意為第六生,  以知內外六,  當念盡苦際。

「是故,當求方便,滅內外六事。如是,梵志!當作是學。」

爾時,彼梵志聞佛如是教,思惟翫習不去心懷,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彼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V. 36. (1-2),[Nos. 99(101), 100(267.)]

  ????

憂迦支~Ukkaṭṭha.,憂=優【宋】【元】【明】【聖】

  ????

「極為殊妙」,大正藏原為「為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極為殊妙」。

(此)+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是」。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乾沓和~Gandhabba.

  ???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一=上【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上」。
  「上」,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

(便)+作【宋】【元】【明】【聖】

  「作」,宋、元、明、聖四本作「便作」。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也為=為是【宋】【元】【明】

  「也為」,宋、元、明三本作「為是」。
  「為是」,大正藏原為「也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是」。

閱叉~Yakkha.

  ???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愛」,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愛」。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如此〕-【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如此」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生=王【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乾沓和: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闥婆」。

先祖梵天: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梵天造物,因此稱梵天為先祖。

閱叉:即「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受:在這裡指執取。又譯為「取」。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對應經典]

 

(四)[0718a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念:『有生則有老、病、死。』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念:『由何因緣有生?』此由有而生。復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當思惟是時,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復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愛而有受。復更思惟:『此愛何由而生?』重觀察之,由痛而有愛。復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當作是觀察時,由更樂而有此痛。復重思惟:『此更樂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時,緣六入而有此更樂。時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名色而有六入。時我復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觀察是時,復由識而有名色。『此識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行生識。時我復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觀察是時,行由癡而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習。

「我爾時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滅生、老、病、死?』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時復生此念:『由何而無生?』觀此生原,有滅,生則滅。復念:『由何而無有?』時生此念:『無[*]受則無有。』時我生此念:『由何滅受?』觀察是時,愛滅,[*]受則滅。復生此念:『由何而滅愛?』重更觀察,痛滅,愛則滅。復思惟:『由何而滅痛?』觀察是時,更樂滅,則痛滅。復思惟:『更樂何由而滅?』觀察是時,六入滅,則更樂滅。復觀此六入何由而滅?當觀察時,名色滅,則六入滅。復觀名色何由而滅?識滅,則名色滅。復觀察此識何由而滅?行滅,則識滅。復觀此行何由而滅?癡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滅,老、病滅,則死滅,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時我復生此念:『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猶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徑道。小復前行,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是時,彼人便復此道,小復前進,見舊城郭、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此人見已,還歸本國,前白王言:『昨遊山林見好城[*]郭,樹木繁茂,但彼城中無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城止住。』是時,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12. 65. Nagara.

  ???

菩薩~Bodhisatta.

  ???

〔有病〕-【聖】

  聖本無「有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有病」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生此=此生【宋】【元】【明】

  「生此」,宋、元、明三本作「此生」。
  「此生」,大正藏原為「生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生」。

(我)+當【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我當」。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受=取【聖】*

  「受」,聖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聖本改作「取」。

〔受〕-【聖】

  聖本無「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受」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觀察=察觀【宋】【元】【明】【聖】

  「觀察」,宋、元、明、聖四本作「察觀」。
  「察觀」,大正藏原為「觀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察觀」。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緣痛…愛〕六字-【聖】

  聖本無「緣痛…愛」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緣痛…愛」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緣+(愛愛緣取取緣)【聖】

  「緣」,聖本作「緣愛愛緣取取緣」。
  大正藏無「愛愛緣取取緣」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習=集【聖】

  「習」,聖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集」。

此念由何=念由何而【宋】【元】【明】,〔此〕-【聖】

  ????

復+(更)【宋】【元】【明】【聖】

  「復」,宋、元、明、聖四本作「復更」。
  大正藏無「更」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病+(死)【宋】【元】【明】

  「病」,宋、元、明三本作「病死」。
  大正藏無「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老病滅則死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老病滅則死滅」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老病滅則死滅」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行)+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行此」。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郭=墎【聖】*

  「郭」,聖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為「郭」,今依據聖本改作「墎」。

〔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元】,【明】【聖】*

  ????

有受=受有【宋】【元】【明】,=有取【聖】

  ????

愛=受【宋】

  「愛」,宋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本改作「受」。

〔知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知苦」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知苦」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此識最為原首:在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中,也提到佛陀從老死往前追溯因緣時,曾經「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可用來解釋「此識最為原首」的現象,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87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會有老、病、死。

什麼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什麼是「有」的原因?「取」(執取)。

什麼是「取」的原因?「愛」(貪愛)。

什麼是「愛」的原因?「受」(感受)。

什麼是「受」的原因?「觸」(感官、外境、識的接觸)。

什麼是「觸」的原因?要有「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什麼是「六入處」的原因?有「名色」(五陰,包含認知的對象)則六入處才能起作用。

什麼是「名色」的原因?「識」(識知、覺知)能引起後續的身心運作。

什麼是「識」的原因?「行」(造作、造業)而有後續所有的這些業報。

什麼是「行」的原因?「無明」(沒有智慧)因此而造業。

更深入的經文及分析,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及卷十四。

[進階辨正]

(五)[0718c1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央數百千萬眾而為說法。爾時,阿那律在彼坐上。是時,阿那律在眾中睡眠。

爾時,佛見阿那律眠,便說此偈:

受法快睡眠,  意無有錯亂,
 賢聖所說法,  智者之所樂。
 猶如深淵水,  澄清無瑕穢,
 如是聞法人,  清淨心樂受。
 亦如大方石,  風所不能動,
 如是得毀譽,  心無有傾動。」

是時,世尊告阿那律:「汝畏王法及畏盜賊而作道乎?」

阿那律報曰:「不也。世尊!」

佛告阿那律:「汝何故出家學道?」

阿那律白佛言:「厭患此老、病、死、愁、憂、苦、惱,為苦所惱,故欲捨之,是故出家學道。」

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信心堅固,出家學道。世尊今日躬自說法,云何於中睡眠?」

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從座起,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言:「自今已後形融體爛,終不在如來前坐睡。」

爾時,尊者阿那律達曉不眠,然不能除去睡眠,眼根遂損。爾時,世尊告阿那律曰:「勤加精進者與調戲蓋相應,設復懈怠與結相應,汝今所行當處其中。」

阿那律白佛:「前已在如來前誓,今不能復違本要。」

是時,世尊告耆域曰:「療治阿那律眼根。」

耆域報曰:「若阿那律小睡眠者,我當治目。」

世尊告阿那律曰:「汝可寢寐。所以然者,一切諸法由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我今亦說涅槃有食。」

阿那律白佛言:「涅槃者以何等為食?」

佛告阿那律:「涅槃者以無放逸為食,乘無放逸,得至無為。」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雖言眼者以眠為食,然我不堪睡眠。」

爾時,阿那律縫故衣裳。是時,眼遂敗壞,而得天眼,無有瑕穢。是時,阿那律以凡常之法而縫衣裳,不能得使縷通針孔中。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諸世間得道羅漢,當與我貫針。」

是時,世尊以天耳清淨,聞此音聲:「諸世間得道阿羅漢者,當與我貫[*]針。」爾時,世尊至阿那律所而告之曰:「汝持[*]針來,吾與貫之。」

阿那律白佛言:「向所稱說者,謂諸世間欲求其福者,與我貫[*]針。」

世尊告曰:「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是謂,阿那律!如來於此六法無有厭足。」

阿那律曰:「如來身者真法之身,復欲更求何法?如來已度生死之海,又脫愛著。然今日故求為福之首。」

世尊告曰:「如是,阿那律!如汝所說,如來亦知此六法為無厭足。若當眾生知罪惡之原身、口、意所行者,終不墮三惡趣;以其眾生不知罪惡之原,故墜墮三惡趣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世間所有力,  遊在天人中,
 福力最為勝,  由福成佛道。

「是故,阿那律!當求方便,得此六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央=鞅【宋】

  「央」,宋本作「鞅」。
  「鞅」,大正藏原為「央」,今依據宋本改作「鞅」。

睡眠=坐睡【聖】

  「睡眠」,聖本作「坐睡」。
  「坐睡」,大正藏原為「睡眠」,今依據聖本改作「坐睡」。

〔眠〕-【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受=愛【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愛」。
  「愛」,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愛」。

(生)+老【宋】【元】【明】

  「老」,宋、元、明三本作「生老」。
  大正藏無「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行=應【明】

  「行」,明本作「應」。
  「應」,大正藏原為「行」,今依據明本改作「應」。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告=若【宋】

  「告」,宋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為「告」,今依據宋本改作「若」。

有=為【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阿那律=尊者【宋】【元】【明】【聖】

  「阿那律」,宋、元、明、聖四本作「尊者」。
  「尊者」,大正藏原為「阿那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尊者」。

針=吾【聖】

  「針」,聖本作「吾」。
  「吾」,大正藏原為「針」,今依據聖本改作「吾」。

針=鍼【宋】【元】【明】【聖】*

  「針」,宋、元、明、聖四本作「鍼」。
  「鍼」,大正藏原為「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鍼」。

與+(汝)【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與汝」。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吾【明】

  「我」,明本作「吾」。
  「吾」,大正藏原為「我」,今依據明本改作「吾」。

誡=戒【宋】【元】【明】【聖】

  「誡」,宋、元、明、聖四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戒」。

謂+(六)【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謂六」。
  大正藏無「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求為=為求【宋】【元】【明】

  「求為」,宋、元、明三本作「為求」。
  「為求」,大正藏原為「求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求」。

首=道【宋】【元】【明】【聖】

  「首」,宋、元、明、聖四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道」。

[註解]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調戲:即「掉舉」,心浮動不安。

勤加精進者與調戲蓋相應,設復懈怠與結相應,汝今所行當處其中:辛勤強加努力的話,會有心浮動不安的煩惱;懶惰的話,也會有煩惱,你今天應該在這兩個極端當中找到平衡。

耆域:優婆塞名,王舍城的良醫。又譯為「耆婆」、「耆婆伽」。

食:這裡是以「吃」比喻藉以長養(身心)。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4經中「四食」以及《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5經的用法。

無為:無造作的,在這裡指涅槃。「為」是「造作」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六)[0719b2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眾多比丘入舍衛城乞食,聞王波斯匿宮門外有眾多人民,於中舉手喚呼皆稱怨:「國界有賊名鴦掘魔,極為兇暴,殺害生類不可稱計,無慈悲於一切眾生,國界人民無不厭患,日取人殺以指為,故名為指鬘。唯願大王當往共戰。」

是時,眾多比丘乞食已,還詣祇洹精舍。收攝衣鉢,以尼師檀著肩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眾多比丘入舍衛城乞食,見眾多人民在王宮門外,稱怨訴辭:『今王國界有賊名鴦掘[*]魔,為人兇暴,無有慈心,於一切眾生,人亡國虛皆由此人,又取人指以為華鬘。』」

爾時,世尊聞彼比丘語已,即從座起,默然而行。

是時,世尊尋到彼所,諸有取薪、負草、犁作之人,及牧牛羊者,見世尊詣彼道,各白佛言:「沙門!沙門!勿從彼道。所以然者,此路側有賊名鴦掘[*]魔,於中止住。諸有人民,欲就此道者,要集十人、或二十人、或三十、四十、五十人,猶不得過,盡為鴦掘[*]魔所擒獲。然沙門瞿曇獨無有侶,為鴦掘[*]魔所觸嬈者,於事不省。」世尊雖聞此語,故進不住。

爾時,鴦掘[*]魔母,持食詣鴦掘[*]魔所。是時,鴦掘[*]魔便作是念:「吾指鬘為充數不乎?」是時,即數指,未充數,復更重數,唯少一人指。是時,鴦掘[*]魔左右顧視,求覓生人,欲取殺之;然四遠顧望,亦不見人,便作是念:「我師有教:『若能害母者,必當生天。』我今母躬來在此,即可取殺之,得指充數,生於天上。」

是時,鴦掘魔左手捉母頭,右手拔劍而語母言:「小住,阿母。」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鴦掘魔當為五逆。」即放眉間相光明,普照彼山林。是時,鴦掘魔見光明已,復語母言:「此是何光明照此山林?將非國王集諸兵眾,攻伐我身乎?」

是時母告曰:「汝今當知,此非日月火光,亦非釋、梵天王光明。」

爾時,其母便說此偈:

「此非火光明,  非日月釋梵,  鳥狩不驚怖,  和鳴殊於常。
 此光極清淨,  使人悅無量,
 必是尊最勝,  十力至此間。
 於天世人中,  天眼睹世界,
 故欲度汝身,  世尊來至此。」

是時,鴦掘魔聞佛音響,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作是語:「我師亦有教誡而敕我曰:『設汝能害母,并殺沙門瞿曇者,必生梵天上。』」

是時,鴦掘魔語母曰:「母!今且住,我先取沙門瞿曇殺,然後當食。」

是時,鴦掘魔即放母而往逐世尊。遙見世尊來,亦如金聚,靡所不照,見已,並笑而說是語:「今此沙門定在我手,必殺不疑。其有人民欲行此道者,皆集大眾而行此道;然此沙門獨無伴侶,我今當取殺之。」

是時,鴦掘魔即拔腰劍,往逆世尊。是時,世尊尋還復道,徐而行步,而鴦掘魔奔馳而逐,亦不能及如來。是時,鴦掘魔白世尊言:「住,住,沙門!」

世尊告曰:「我自住耳,汝自不住。」

是時,彼鴦掘魔並走,遙說此偈:

「去而復言住,  語我言不住,
 與我說此義,  彼住我不住。」

爾時,世尊以偈報曰:

「世尊言已住,  不害於一切,
 汝今有殺心,  不離於惡原。
 我住慈心地,  愍護一切人,
 汝種地獄苦,  不離於惡原。」

是時,鴦掘魔聞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審為惡耶?又師語我言:『此是大祠,獲大果報。能取千人殺,以指作鬘者,果其所願;如此之人,命終之後,生善處天上。設取所生母及沙門瞿曇殺者,當生梵天上。』是時,佛作威神,神識[怡-台+霍]寤,諸梵志書籍亦有此言:『如來出世甚為難遇,時時億劫乃出。彼出世時,不度者令度,不解脫者令得解脫。彼說滅六見之法。云何為六?言有我見者,即說滅六見之法;無有我者,亦與說滅無有我見之法;言有我見、無有我見,亦與說有我見、無我見之法,復自觀察、說觀察之法;自說無我之法,亦非我說、亦非我不說之法。若如來出世,說此滅六見之法。』又我奔走之時,能及象、馬、車乘,亦及人民。然此沙門行不暴疾,然今日不能及此,必當是如來。」

是時,鴦掘魔便說此偈:

「尊今為我故,  而說微妙偈,
 惡者今識真,  皆由尊威神。
 即時捨利劍,  投于深坑中,
 今禮沙門跡,  即求作沙門。」

是時,鴦掘魔即前白佛言:「世尊!唯願聽作沙門。」

世尊告曰:「善來,比丘!」即時鴦掘魔便成沙門,著三法衣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汝今[*]以剃頭,  除結亦當爾,
 結滅成大果,  無復愁苦惱。」

是時,鴦掘魔聞此語已,即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世尊將鴦掘魔比丘還詣舍衛城祇洹精舍。

是時,王波斯匿集四部之眾,欲往攻伐賊鴦掘魔。是時,王便作是念:「我今可往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爾時,王波斯匿即集四部之兵,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王曰:「大王!今日欲何所至?塵污身體,乃至於斯。」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國界有賊名鴦掘魔,極為兇暴,無有慈心於一切眾生,使國丘荒,人民流迸,皆由此賊。彼今取人殺之,以指為鬘,此是惡鬼,非為人也。我今欲誅伐此人。」

世尊告曰:「若當大王見鴦掘魔信心堅固,出家學道者,王當奈之何?」

王白佛言:「知復如何?但當承事供養,隨時禮拜。然復,世尊!彼是惡人,無釐之善,恒殺害,能有此心出家學道乎?終無此理。」

是時,鴦掘魔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世尊伸右手指示王曰:「此是賊鴦掘魔。」

王聞此語,便懷恐怖,衣毛皆豎。世尊告王:「勿懷恐怖,可往至前,自當悟王意耳。」

是時王聞佛語,即至鴦掘魔前,語鴦掘魔曰:「汝今姓誰?」

鴦掘魔曰:「我姓伽伽,母名滿足。」

是時王禮足已,在一面坐。爾時王問曰:「善樂此正法之中,勿有懈怠,修清淨梵行,得盡苦際,我當盡形壽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是時,鴦掘魔默然不對。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還詣世尊所,頭[而>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王復白佛言:「不降者使降,不伏者使伏,甚奇!甚特!曾所不有,乃能降伏極惡之人。唯願大尊受命無窮,長養生民,蒙世尊恩,得免此難。國事猥多,欲還城池。」

世尊告曰:「王知是時。」爾時,國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鴦掘魔作阿練若,著五納衣,到時持鉢,家家乞食,周而復始,著補納弊壞之衣,極為麤醜;亦復露坐,不覆形體。是時,鴦掘魔在閑靜之處,自修其行,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時,鴦掘魔便成羅漢,六通清徹,無有塵垢,已成阿羅漢。

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是時,有婦女臨產甚難,見已,便作是念:「眾生類極為苦痛,受胎無限。」是時,鴦掘魔食後,收攝衣鉢,以尼師[*]檀著肩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鴦掘魔白世尊言:「我向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見一婦人身體重妊。是時,我便作是念:『眾生受苦何至於斯?』」

世尊告曰:「汝今往彼婦人所,而作是說:『我從賢聖生已來,未曾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此母人胎得無他。」

鴦掘魔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鴦掘魔即其日,著衣持鉢,入舍衛城,往至彼母人所,語彼母人曰:「我從賢聖生[*]已來,更不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胎得解脫。」是時,母人胎即得解脫。

是時,鴦掘魔城中乞食,諸男女大小見之,各各自相謂言:「此名鴦掘魔,殺害眾生不可稱計,今復在城中乞食。」

是時,城中人民,各各以瓦石打者,或有以刀斫者,傷壞頭目,衣裳裂盡,流血污體,即出舍衛城至如來所。是時,世尊遙見鴦掘魔頭目傷破,流血污衣而來,見已,便作是說:「汝今忍之。所以然者,此罪乃應永劫受之。」

是時,鴦掘魔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鴦掘魔在如來前,便說此偈:

「堅固聽法句,  堅固行佛法,
 堅固親善友,  便成滅盡處。
 我本為大賊,  名曰鴦掘魔,
 為流之所漂,  蒙尊拔濟之。
 今觀自歸業,  亦當觀法本,
 今[*]以逮三明,  成就佛行業。
 我本名無害,  殺害不可計,
 今名真諦實,  不害於一切。
 設復身口意,  都無害心識,
 此名無殺害,  何況起思想。
 弓師能調角,  水人能調水,
 巧匠調其木,  智者自調身。
 或以鞭杖伏,  或以言語屈,
 竟不加刀杖,  今我自降伏。
 人前為過惡,  後止不復犯,
 是照於世間,  如雲消月現。
 人前為過惡,  後止不復犯,
 是照於世間,  如雲消日現。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行,
 是照於世間,  如彼月雲消。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者,
 是照此世間,  如彼日雲消。
 我今受痛少,  飲食自知足,
 盡脫一切苦,  本緣今[*]已盡。
 更不受死跡,  亦復不樂生,
 今正待時節,  歡喜而不亂。」

是時,如來可鴦掘魔所說。是時,鴦掘魔[*]以見如來然可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是時,諸比丘白世尊言:「鴦掘魔本作何功德,今日聰明智慧,面目端政,世之希有?復作何不善行,於今身上,殺害生類不可稱計?復作何功德,於今值如來,得阿羅漢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過去久遠於此賢劫之中,有佛名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迦葉如來去世之後,有王名大果,統領國界,典閻浮提。爾時,彼王有八萬四千宮人婇女,各無兒息。爾時,大果王向諸樹神、山神、日月、星宿,靡所不周,欲求男女。爾時,王第一夫人身即懷[*]妊,經八、九月便生男兒,顏貌端[*]政,世之希有。是時,彼王便生是念:『我本無有兒息,經爾許時,今方生兒,宜當立字,於五欲之中,而自娛樂。』

「是時,王召諸群臣能瞻相者,而告之曰:『我今[*]以生此兒,各與立字。』是時,群臣聞王教已,即白王言:『今此太子極為奇妙,端[*]政無比,面如桃華色,必當有大力勢,今當立字名曰大力。』是時,相師與太子立字已,各從座起而去。

「是時,國王愛慜此太子,未曾去目前。是時,太子年向八歲,將諸臣佐往父所,朝賀問訊。父王復作是念:『今此太子極自奇特。』即告之曰:『吾今與汝取婦何如乎?』太子白王:『子今年幼何須娉娶?』是時,父王權停不與[*]取婦。復經二十歲,王復告曰:『吾欲與汝[*]取婦。』太子白王:『不須[*]取婦。』是時,父王告群臣人民曰:『我本無兒息,經歷久遠,方生一子,今不肯[*]取婦,清淨無瑕。』爾時,王太子轉字名曰清淨。

「是時,清淨大子年向三十,王復敕群臣曰:『吾今年[*]已衰微,更無兒息;今唯有清淨太子,今王高位應授與太子。然太子不樂五欲之中,當云何理國事?』群臣報曰:『當為方便,使樂五欲。』是時,父王即椎鐘鳴鼓,敕國中人:『其能使清淨太子樂五欲者,吾當賜與千金及諸寶物。』

「爾時,有女人名曰婬種,盡明六十四變。彼女人聞王有教令:『其能使王太子習五欲者,當賜與金千斤及諸寶物。』即往至父王所,而告之曰:『見與千金及諸寶物,能使王太子習於五欲。』父王報曰:『審能爾者,當重相賜,不負言信。』時婬女白王:『太子為寢宿何處?』王報曰:『在東堂上,無有女人,唯有一男兒,在彼侍衛。』女人白曰:『惟願大王敕內宮中,勿見限遮,隨意出入!』

「是時,婬女即其夜鼓二時,在太子門側,佯舉聲哭。是時,太子聞女人哭聲,便敕侍人曰:『此是何人於斯而哭?』侍人報曰:『此是女人在門側哭。』太子告曰:『汝速往問所由哭耶?』時,彼侍臣往而問之所由哭耶?婬女報曰:『夫主見棄,是故哭耳。』侍臣還白太子:『此女人為夫主所棄,又畏盜賊,是故哭耳。』太子告曰:『將此女人著象廄中。』到彼復哭;復將至馬廄中,復哭。太子復語侍臣:『將來在此。』即將入堂,復於中哭。太子躬自問曰:『何為復哭?』婬女報曰:『太子!女人單弱極懷恐怖,是故哭耳。』太子告曰:『上吾床上,可得無畏。』時,女人默然不語,亦復不哭。是時,女人即脫衣裳,前捉太子手,舉著己胸上,即時驚覺,漸漸起欲想,[*]以起欲心,便身就之。

「是時,清淨太子明日清旦,往父王所。是時,父王遙見太子顏色,殊於常日,見已,便作是說:『汝今所欲者,事果乎?』太子報曰:『如大王所言。』是時,父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並作是說:『欲求何願,吾當與之。』太子報曰:『所賜願者,勿復中悔,當求其願。』時王報曰:『如汝所言,終不中悔,欲求何願?』太子白王:『[*]大王!今日統領閻浮提內,皆悉自由;閻浮提里內諸未嫁女者,先適我家,然後使嫁。』是時王曰:『隨汝所言。』王即敕國內人民之類曰:『諸有女未出門者,先使詣清淨太子,然後嫁之。』

「爾時,彼城中有女名須蠻,次應至王所。是時,須蠻長者女露形裸跣在眾人中行,亦無羞恥。眾人見已,各相對談:『此是長者女,名稱遠聞。云何露形在人中行?如驢何異?』女報眾人曰:『我非為驢,汝等眾人斯是驢耳。汝等頗見女人還見女人有相恥乎?城中生類盡是女人,唯有清淨太子是男子矣!若我至清淨太子門者,當著衣裳。』是時,城中人民自相謂言:『此女所說誠入我意,我等實是女,非男也。唯有清淨太子乃是男也。我等今日當行男子之法。』

「是時,城中人民各辦戰具,著鎧持杖,往至父王所,白父王曰:『欲求二願,唯見聽許。』王報之曰:『何等二願?』人民白王:『王欲存者當殺清淨太子;子欲存者今當殺王。我等不堪任承事清淨太子辱國常法。』

「是時,父王便說此偈:

「『為家忘一人,  為村[*]忘一家,
 為國[*]忘一村,  為身[*]忘世間。』

「是時,父王說此偈已,告人民曰:『今正是時,隨汝等意。』是時,諸人將清淨太子取兩手縛之,將詣城外,各相謂言:『我等咸共以瓦石打殺,何須一人殺乎?』

「是時,清淨太子臨欲死時,而作是說:『又作誓願,諸人民取吾抂殺,然父王自與我願,我今受死亦不敢辭。使我將來之世,當報此怨。又使值真人羅漢,速得解脫。』是時,人民取太子殺已,各自散去。

「諸比丘!莫作是觀,爾時大果王者,豈異人乎?今鴦掘魔師是也。爾時婬女者,今師婦是也。爾時人民者,今八萬人民死者是也。爾時清淨太子,今鴦掘魔比丘是也。臨欲死時作是誓願,今還報怨無免手者。緣此因緣,殺害無限,後作誓願,願欲值佛,今得解脫,成阿羅漢。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聰明捷疾智者,所謂鴦掘魔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

[校勘]

~M. 86. Aṅgulimāla.,[Nos. 99(1077), 100(16), 118-120].

  ????

[>波斯匿]~Pasenadi.

  ???

[>鴦掘魔]~Aṅgulimāla.,魔=摩【聖】*

  ????

慈悲=有慈心【宋】【元】【明】,〔悲〕-【聖】

  ????

患+(者)【宋】【元】【明】

  「患」,宋、元、明三本作「患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檀=壇【宋】*【元】*【明】*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殺〕-【宋】

  宋本無「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殺」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於〕-【元】【明】【聖】

  元、明、聖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刪去。

(牧)+羊【宋】【元】【明】

  「羊」,宋、元、明三本作「牧羊」。
  大正藏無「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擒=禽【聖】

  「擒」,聖本作「禽」。
  「禽」,大正藏原為「擒」,今依據聖本改作「禽」。

侶+(備)【宋】【元】【明】

  「侶」,宋、元、明三本作「侶備」。
  大正藏無「備」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猶)+未【宋】【元】【明】

  「未」,宋、元、明三本作「猶未」。
  大正藏無「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捉=撮【宋】【元】【明】【聖】

  「捉」,宋、元、明、聖四本作「撮」。
  「撮」,大正藏原為「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撮」。

復=彼【聖】

  「復」,聖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聖本改作「彼」。

狩=獸【宋】【元】【明】

  「狩」,宋、元、明三本作「獸」。
  「獸」,大正藏原為「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獸」。

淨=明【宋】【元】【明】【聖】

  「淨」,宋、元、明、聖四本作「明」。
  「明」,大正藏原為「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明」。

天=無【聖】

  「天」,聖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聖本改作「無」。

睹=觀【宋】【元】【明】

  「睹」,宋、元、明三本作「觀」。
  「觀」,大正藏原為「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殺=然【宋】*【元】*【明】*

  「殺」,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腰=要【聖】

  「腰」,聖本作「要」。
  「要」,大正藏原為「腰」,今依據聖本改作「要」。

逆=逐【宋】【元】【明】

  「逆」,宋、元、明三本作「逐」。
  「逐」,大正藏原為「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逐」。

而行=行而【聖】

  「而行」,聖本作「行而」。
  「行而」,大正藏原為「而行」,今依據聖本改作「行而」。

(復)+以【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復以」。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神+(令被)【宋】【元】【明】

  「神」,宋、元、明三本作「神令被」。
  大正藏無「令被」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怡-台+霍]=㸌【宋】【元】【明】,=煥【聖】

  ????

〔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我)+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污=坌【宋】【元】【明】【聖】

  「污」,宋、元、明、聖四本作「坌」。
  「坌」,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坌」。

毫=豪【聖】

  「毫」,聖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為「毫」,今依據聖本改作「豪」。

釐=氂【元】

  「釐」,元本作「氂」。
  「氂」,大正藏原為「釐」,今依據元本改作「氂」。

害+(人)【宋】【元】【明】

  「害」,宋、元、明三本作「害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悟=窹【宋】【元】【聖】,=寤【明】

  ????

伽伽~Gagga.

  ???

滿足~Mantāṇī.

  ???

盡形=形盡【聖】

  「盡形」,聖本作「形盡」。
  「形盡」,大正藏原為「盡形」,今依據聖本改作「形盡」。

大=天【宋】【元】【明】【聖】

  「大」,宋、元、明、聖四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天」。

(阿)+羅【宋】【元】【明】

  「羅」,宋、元、明三本作「阿羅」。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此【聖】

  「是」,聖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聖本改作「此」。

(之)+類【宋】【元】【明】

  「類」,宋、元、明三本作「之類」。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胎=惱【宋】【元】【明】【聖】

  「胎」,宋、元、明、聖四本作「惱」。
  「惱」,大正藏原為「胎」,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惱」。

人=女【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女」。
  「女」,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更〕-【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更」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成=至【宋】【元】【明】

  「成」,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漂=漂【宋】【元】【明】

  「漂」,宋、元、明三本作「漂」。
  「漂」,大正藏原為「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漂」。

無害~Ahiṃsaka.

  ???

殺=然【宋】【元】【明】【聖】

  「殺」,宋、元、明、聖四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然」。

真諦實~Sacca.

  ???

水=船【宋】【元】【明】【聖】

  「水」,宋、元、明、聖四本作「船」。
  「船」,大正藏原為「水」,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船」。

今我=我今【宋】【元】【明】,=今身【聖】

  ????

〔人前…現〕四句-【宋】【元】【明】,〔人前…消〕八句-【聖】

  ????

此=於【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日=月【元】【明】

  「日」,元、明二本作「月」。
  「月」,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月」。

待=是【宋】【元】【明】

  「待」,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智=黠【宋】【元】【明】

  「智」,宋、元、明三本作「黠」。
  「黠」,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黠」。

政=正【宋】*【元】*【明】*【聖】*

  「政」,宋、元、明、聖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正」。

婇=綵【聖】

  「婇」,聖本作「綵」。
  「綵」,大正藏原為「婇」,今依據聖本改作「綵」。

世=希【明】

  「世」,明本作「希」。
  「希」,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明本改作「希」。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使)+於【宋】【元】【明】【聖】

  「於」,宋、元、明、聖四本作「使於」。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即=因【宋】【元】

  「即」,宋、元二本作「因」。
  「因」,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因」。

慜=愍【宋】【元】【明】【聖】

  「慜」,宋、元、明、聖四本作「愍」。
  「愍」,大正藏原為「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愍」。

父+(王)【宋】【元】,(至)+父【聖】

  ????

取=娶【宋】*【元】*【明】*

  「取」,宋、元、明三本作「娶」。
  「娶」,大正藏原為「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娶」。

歲=年【宋】【元】【明】

  「歲」,宋、元、明三本作「年」。
  「年」,大正藏原為「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年」。

本=今【宋】【元】【明】

  「本」,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歷=立【明】

  「歷」,明本作「立」。
  「立」,大正藏原為「歷」,今依據明本改作「立」。

大=太【宋】【元】【明】【聖】

  「大」,宋、元、明、聖四本作「太」。
  「太」,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太」。

(此)+太【宋】【元】【明】

  「太」,宋、元、明三本作「此太」。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椎=推【聖】

  「椎」,聖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聖本改作「推」。

〔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金千斤=千金【宋】【元】【明】【聖】

  「金千斤」,宋、元、明、聖四本作「千金」。
  「千金」,大正藏原為「金千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千金」。

〔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王+(王)【聖】

  「王」,聖本作「王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惟=唯【宋】【元】【明】【聖】

  「惟」,宋、元、明、聖四本作「唯」。
  「唯」,大正藏原為「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唯」。

佯=陽【聖】

  「佯」,聖本作「陽」。
  「陽」,大正藏原為「佯」,今依據聖本改作「陽」。

速往=往速【宋】【元】【明】

  「速往」,宋、元、明三本作「往速」。
  「往速」,大正藏原為「速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往速」。

曰太子=太子曰【宋】【元】【明】

  「曰太子」,宋、元、明三本作「太子曰」。
  「太子曰」,大正藏原為「曰太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太子曰」。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今〕-【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大=太【聖】*

  「大」,聖本作「太」。
  「太」,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聖本改作「太」。

〔里〕-【聖】

  聖本無「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誠=成【聖】

  「誠」,聖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為「誠」,今依據聖本改作「成」。

〔戰〕-【聖】

  聖本無「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戰」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杖=仗【宋】【元】【明】

  「杖」,宋、元、明三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太)+子【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太子」。
  大正藏無「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忘=亡【聖】*

  「忘」,聖本作「亡」。
  「亡」,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聖本改作「亡」。

(即)+將【宋】【元】【明】

  「將」,宋、元、明三本作「即將」。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願=言【聖】

  「願」,聖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願」,今依據聖本改作「言」。

(此)+諸【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此諸」。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又=人【宋】

  「又」,宋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本改作「人」。

王=長【宋】【元】

  「王」,宋、元二本作「長」。
  「長」,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長」。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婦=妻【宋】【元】【明】

  「婦」,宋、元、明三本作「妻」。
  「妻」,大正藏原為「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妻」。

〔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手=乎【聖】

  「手」,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手」,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後=復【宋】【元】【明】【聖】

  「後」,宋、元、明、聖四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復」。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一〕-【聖】

  聖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鴦掘魔:比丘名,曾誤信邪師而以為殺人可升天,殺了許多人,後來受佛陀渡化出家,證阿羅漢。佛陀稱讚他「體性利根,智慧淵遠」第一。又譯為「央掘魔羅」、「央瞿利摩羅」。

鬘:花環,讀音同「蠻」。

滅六見:滅除六種邪見:(1)有我的真我、(2)無我的真我、(3)我以真我而解了真我、(4)我以真我而解了非真我、(5)我以非真我而解了真我、(6)我的真我能說,能感受,能經驗善惡,而這我的真我是永恆不變的。詳見《增一阿含經》七日品第360經、《中阿含經》第10經。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自當悟王意耳:自然就會讓國王你意會、理解了。

是時,鴦掘魔默然不對:這時,鴦掘魔保持靜默,沒有回應國王(所提出的供養)。這是表示鴦掘魔對國王提出的供養無動於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時,尊者鴦掘摩羅是住林野者、食施食者、穿糞掃衣者、持三衣者。那時,尊者鴦掘摩羅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這麼說:『夠了,大王!我的衣服已完備。』」

我從賢聖生已來,未曾殺生:我自從生於賢聖僧眾以來,不曾殺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從我以聖者之生而生以來,我不自證故意奪取生物的生命」。

無他:無恙。這裡的「他」本作「它」,也作「虵」,是「蛇」的古字,上古時期人類居住於林野中,多有蛇患,因此以「無它」為問候語。

城中生類盡是女人:城中這些人們都是女人。這是諷刺大家是娘娘腔,才不反抗清淨太子的苛政。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鴦掘魔尊者在遇見佛陀之前由於邪師的誤導而殺了許多人,卻在佛陀開示後「放下屠刀」,痛改前非,成為清淨的修行人。

佛陀曾教鴦掘魔尊者向難產的婦人發誓:「我從賢聖生已來,未曾殺生」,用這句至誠的話,迴向母子均安,而這個祝願也確實發揮了效果。

這是經律中常見的迴向方式,是賢聖以「真實語」(又譯為「真言」)迴向的原理:由於賢聖不說謊,因此他們所說的話、所作的祝願迴向特別有效。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力品第三十八之

導讀

(七)[0723a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此靈鷲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卿等當知,過去久遠世時,此山更有異名。汝等復見此廣普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汝等當知,過去久遠,此山更有異名,不與今同。汝等見白善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過去久遠,此山更有異名,不與今同。汝等頗見此負重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汝等頗見此仙人掘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此山過去久遠,亦同此名,更無異名。所以然者,此仙人山,恒有神通菩薩、得道羅漢、諸仙人所居之處;又辟支佛亦在中遊戲。我今當說辟支佛名號,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有辟支佛,名阿利吒、婆利吒,審諦重辟支佛、善觀辟支佛、究竟辟支佛、聰明辟支佛、無垢辟支佛、帝奢念觀辟支佛,無滅、無形、勝、最勝、極大、[*]極雷電光明辟支佛。此,比丘!諸辟支佛若如來不出世時,爾時此山中有此五百辟支佛,居此仙人山中。如來在兜術天上欲來生時,淨居天子自來在此,相告:『普敕世間,當淨佛土,卻後二歲,如來當出現於世。』

是諸辟支佛聞天人語已,皆騰在虛空,而說此偈:

「『諸佛未出時,  此處賢聖居,
  自悟辟支佛,  恒居此山中。
  此名仙人山,  辟支佛所居,
  仙人及羅漢,  終無空缺時。』

「是時,諸辟支佛即於空中燒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無二佛之號,故取滅度耳。一商客中終無二導師,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所以然者,過去久遠,此羅閱城中有王名喜益,彼恒念地獄苦痛,亦念餓鬼、畜生之痛。爾時,彼王便作是念:『我今恒憶地獄、畜生、餓鬼之苦痛,我今不宜更入此三惡道中。今宜盡捨國王正位、妻子、僕從,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爾時,大王喜益,厭此酸苦,即捨王位,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在空閑之處,而自剋已,觀五盛陰,觀了無常。所謂此色,此色習,此色盡,痛、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悉無常。當觀此五盛陰時,諸可[*]習法,盡是滅法;觀此法已,然後成辟支佛道。

「是時,喜益辟支佛已成道果,便說此偈:

「『我憶地獄苦,  畜生五道中,
  捨之今學道,  獨逝而無憂。』

「是時,此辟支佛在彼仙人山中。比丘當知,以此方便,知此山中恒有神通菩薩、得道真人、學仙道者而居其中,是故名曰仙人之山,更無異名。若如來不出現於世時,此仙人山中諸天恒來恭敬。所以然者,斯山中純是真人,無有雜錯者。若彌勒佛降神世時,此諸山名各各別異,此仙人山更無異名。此賢劫之中,此山名亦不異。汝等,比丘!當親近此山,承事恭敬,便當增益諸功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第三十二=三十一【聖】

  「第三十二」,聖本作「三十一」。
  「三十一」,大正藏原為「第三十二」,今依據聖本改作「三十一」。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第三十八之二=分之餘【聖】

  「第三十八之二」,聖本作「分之餘」。
  「分之餘」,大正藏原為「第三十八之二」,今依據聖本改作「分之餘」。

二=餘【宋】【元】

  「二」,宋、元二本作「餘」。
  「餘」,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餘」。

~M. 116. Isigili.

  ???

羅閱城~Rājagaha.

  ???

靈鷲山~Gijjhakūṭa.

  ???

卿等=汝等【聖】

  「卿等」,聖本作「汝等」。
  「汝等」,大正藏原為「卿等」,今依據聖本改作「汝等」。

廣普山~Vepulla.

  ???

白善~Paṇḍava.,善=墡【元】【明】

  ????

負重~Vebhāra.

  ???

仙人掘~Isigili.,掘=窟【宋】【元】【明】

  ????

辟支佛~Paccekabuddha.

  ???

阿利吒~Ariṭṭha.

  ???

婆利吒~Upariṭṭha.

  ???

重=童【宋】【元】【明】

  「重」,宋、元、明三本作「童」。
  「童」,大正藏原為「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童」。

善觀~Sudassana.

  ???

滅=減【宋】【元】【明】

  「滅」,宋、元、明三本作「減」。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極=漿【元】【明】*,=將【聖】

  ????

是+(時)【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導=道【聖】

  「導」,聖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導」,今依據聖本改作「道」。

畜生餓鬼=餓鬼畜生【聖】

  「畜生餓鬼」,聖本作「餓鬼畜生」。
  「餓鬼畜生」,大正藏原為「畜生餓鬼」,今依據聖本改作「餓鬼畜生」。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善)+功【宋】【元】【明】

  「功」,宋、元、明三本作「善功」。
  大正藏無「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諸〕-【聖】

  聖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角。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佛和辟支佛有何不同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見到了真理、體驗了涅槃,他們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佛陀經過累世的勤修,福德最為圓滿,因此能無師自悟而又廣傳佛法、收弟子建立僧團,並讓弟子能聽聞佛法後證阿羅漢印證真理;辟支佛也經由多生的修行而能無師自悟,但不廣弘佛法、建立僧團,頂多在乞食時隨緣問答。

  • 世無二佛之號

本經提到「世無二佛之號」,是說一個大千世界在同一個時期,只會有一位佛出世,畢竟「佛」的原始定義就是在無佛時代自悟佛法又弘揚佛法的聖者。如果有一位佛出世了,其他覺悟的人要不就是聽從佛的教法(聲聞)而悟道,要不就是在沒有佛法的地方自己證悟(獨覺),但沒有將證悟方法廣泛流傳。

常有人問:「那麼為什麼其他經典提到別的世界的諸佛呢?」依據《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州品 1〉:「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CBETA, T01, no. 1, p. 114, c5-8) 一個佛剎(佛國;佛土)的範圍,也就是一位佛教化的範圍,包括一個大千世界。在這大千世界之外才會有其他尊佛,也因此其他經典中提到承事其他尊佛的大菩薩通常不是在地球土生土長的地球人,而是在他方世界修行,發心於釋迦牟尼佛涅槃後遠遠看顧釋迦牟尼佛弟子的大修行人。

(八)[0723c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專念而自修己。云何當專念?於是,比丘!可身念處行知行,舉動、進止、屈申、俯仰、著衣法則、睡眠、覺寤、或語、或默,皆悉知時。若復比丘心意專正,彼比丘欲漏未生便不生,已生便滅之;未生有漏使不生,已生令滅之;未生無明漏使不生,已生令滅之。若專念分別六入,終不墮惡道。

「云何六入為惡道?眼觀此色,若好、若醜,見好則喜,見惡不喜;若耳聞聲,若好、若醜,聞好則喜,聞不好則不喜;鼻、口、身、意,亦復如是。猶如有六種之虫,性行各異,所行不同。若有人取繩纏縛之,取狗、野狐、獼猴、鱣魚、蚖蛇、飛鳥,皆悉縛之,共繫一處而放之。爾時,六種之虫各有性行。爾時,狗意中欲赴趣村中;野狐意中欲趣赴塜間;鱣魚意中欲趣水中;獼猴意中欲向山林之間;毒蛇意中欲入穴中;飛鳥意中欲飛在空。爾時,六種之虫各各有性行而不共同。

「設復有人取此六種之虫,繫著一處,而不得東、西、南、北。是時,六種之虫雖復動轉,亦不離故處。此內六情亦復如是,各各有所主,其事不同,所觀別異,若好、若醜。

「爾時,比丘繫此六情而著一處。是故,諸比丘!當念專精,意不錯亂,是時弊魔波旬終不得其便,諸善功德皆悉成就。如是,諸比丘!當念具足眼根,便得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果,若得阿羅漢果。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35. 206. Chapāna.

  ???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俯=低【聖】

  「俯」,聖本作「低」。
  「低」,大正藏原為「俯」,今依據聖本改作「低」。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纏〕-【聖】

  聖本無「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纏」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蚖蛇=蛇蚖【宋】【元】【明】

  「蚖蛇」,宋、元、明三本作「蛇蚖」。
  「蛇蚖」,大正藏原為「蚖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蛇蚖」。

悉=來【聖】

  「悉」,聖本作「來」。
  「來」,大正藏原為「悉」,今依據聖本改作「來」。

赴=起【宋】【元】【明】

  「赴」,宋、元、明三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為「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趣赴=起趣【宋】【元】【明】

  「趣赴」,宋、元、明三本作「起趣」。
  「起趣」,大正藏原為「趣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趣」。

主=生【宋】【元】

  「主」,宋、元二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生」。

諸=眾【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第一段中描述一種身念處的修行方法,在平日行住坐臥時都覺知自己在行住坐臥,以達收攝心念的效果。就如同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都栓在一根柱子上,心就不會隨著外境攀緣而隨便亂飄了。這種修行方法在南傳稱為「身至念」。

(九)[0724a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羅㮈鹿野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憍慢、無明。何以故?昔者過去久遠世時,有辟支佛名善目,顏貌端政,面如桃華色,視[贍>瞻]審諦,口作優鉢華香,身作栴檀香。

「是時,善目辟支佛到時,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漸漸至大長者家,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長者女遙見有道士在門外立,端[*]政無雙,顏貌殊特,世之希有,口作[*]優鉢華香,體作[*]栴檀香,便起欲心,向彼比丘所,便作是說:『汝今端政,面如桃華色,世之希有!我今雖處女人,亦復端[*]政,可共合會。然我家中饒多珍寶,資財無量;然作沙門,甚為不易。』

「是時,辟支佛問曰:『大妹!今為染著何處?』

「長者女報曰:『我今正著眼色,又復口中作[*]優鉢華香,身作[*]栴檀香。』

「是時,辟支佛舒左手,以右手挑眼著掌中,而告之曰:『所愛眼者,此之謂也。大妹!今日為著何處?猶如癰瘡,無一可貪,然此眼中,亦漏不淨。大妹當知,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誑惑世人;眼、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口是唾器,出不淨之物;純含白骨,身為苦器,為磨滅之法,恒盛臭處,諸虫所擾;亦如畫瓶,內盛不淨。大妹!今日為著何處?是故,大妹!當專其心,思惟此法幻偽不真。如妹思惟眼、色無常,所有著欲之想自消滅。耳、鼻、口、身、意皆悉無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當消除;思惟六入,便無欲想。』

「是時,長者女便懷恐懼,即前禮辟支佛足,白辟支佛言:『自今已去,改過修善,更不興欲想。唯願受悔過,如是再三修行。』

「辟支佛報曰:『止!止!大妹!此非汝咎,是我宿罪,受此形故,使人見起欲情意。當熟觀眼,此眼非我,我亦非彼有;亦非我造,亦非彼為,乃從無有中而生,已有便自壞敗;亦非往世、今世、後世,皆由合會因緣。所謂合會因緣者,緣是有是,此起則起,此無則無,此滅則滅。[*]眼、耳、鼻、口、身、意亦復如是,皆悉空寂。是故,大妹!莫著眼色,以不著色,便至安隱之處,無復情欲。如是,大妹!當作是學。』

「爾時,辟支佛與彼女人,說四非常之法已,昇在虛空,現十八變,還歸所止。

「爾時,彼女人觀眼、耳、鼻、舌、身、意了無所有,便在閑靜之處,思惟此法。彼女人復更思惟六情無主,得四等心,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欲、色、無色愛,憍慢、無明皆悉除盡。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㮈=奈【宋】【元】【明】【聖】*

  「㮈」,宋、元、明、聖四本作「奈」。
  「奈」,大正藏原為「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奈」。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政=正【宋】*【元】*【明】*【聖】

  「政」,宋、元、明、聖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正」。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身=體【宋】【元】【明】【聖】

  「身」,宋、元、明、聖四本作「體」。
  「體」,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體」。

栴=旃【聖】*

  「栴」,聖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聖本改作「旃」。

(蓮)+華【宋】【元】【明】

  「華」,宋、元、明三本作「蓮華」。
  大正藏無「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體=身【宋】【元】【明】

  「體」,宋、元、明三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身」。

起=興【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興」。
  「興」,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興」。

政=正【宋】【元】【明】【聖】*

  「政」,宋、元、明、聖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正」。

多珍=財多【聖】

  「多珍」,聖本作「財多」。
  「財多」,大正藏原為「多珍」,今依據聖本改作「財多」。

漏+(淨亦漏)【宋】【元】【明】【聖】

  「漏」,宋、元、明、聖四本作「漏淨亦漏」。
  大正藏無「淨亦漏」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磨=摩【宋】【元】

  「磨」,宋、元二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摩」。

(便)+自【宋】【元】【明】

  「自」,宋、元、明三本作「便自」。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舌=口【宋】【元】【明】

  「舌」,宋、元、明三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口」。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四非常之法:從不淨、苦、空、無我四個層面觀察身體的無常,而能除去欲望執著。參見《賢愚經》卷十三〈優波鞠提品 60〉。

[對應經典]

 

[導讀:外道的見解]

古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尋真我。另外還有六種主要的外道,是反對婆羅門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稱為「外道六師」。

不管是婆羅門教的追尋真我,或是外道六師,都是錯誤的見解,佛弟子由於知道正法,而能不受這些邪見所縛,有了正確的見解,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並達成解脫。

外道六師是:

  1. 不蘭迦葉: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
  2. 瞿耶樓: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
  3. 阿夷耑: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
  4. 波休迦栴: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
  5. 先比盧持: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
  6. 尼揵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

除了外道六師外,當時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八類:

  1. 常見論:主張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常見,則是婆羅門教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
  2. 半常半無常論:主張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眾生則是無常的。
  3. 有邊無邊論:執著認為世界有邊,或是世界無邊,或是非有邊非無邊等。靠著種種的方法以及有限的禪定,而作出對宇宙及人生的臆測。
  4. 種種論:對事全無定見,專為不可捉摸之說。
  5. 無因論: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認為萬物沒有任何原因即產生,另一派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產生,沒有其他的原因。
  6. 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討論眾生於未來死後是否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或斷見。
  7. 斷滅論:主張死後斷滅,歸於無有。
  8. 現世涅槃論:討論以何種狀態為現世最高境界。有五種見:一、於現在五欲自恣。二、初禪為最高境界。三、第二禪為最高境界。四、第三禪為最高境界。五、第四禪為最高境界。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佛法離於「常見」與「斷見」這二邊,說著十二因緣的中道。

(一〇)[0724b2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告御車人曰:「汝今辦羽寶之車,吾欲出外遊觀。」

是時,彼人受王教敕,即辦羽寶[*]之車,前白王曰:「已嚴駕羽寶[*]之車,王宜知是時。」

波斯匿王將此人便出舍衛城,至彼園觀,觀諸樹木,皆無聲響,亦無人民,寂然空虛。見已,便憶如來說諸法之本。是時,彼人在王後,執扇而扇王。

「此園果樹木皆無聲響[*],亦無人民,寂然空虛,我今欲請如來.至真.等正覺在此遊化,然不知如來今為所在?我欲往覲。」

侍人報曰:「釋種有村名曰鹿堂,如來在彼遊化。」

波斯匿王告曰:「此鹿堂去此遠近?」

侍人白王:「如來住處去此不遠,計其道里有三由旬。」

是時,波斯匿王告曰:「速辦羽[*]寶之車,我今欲見如來。」

是時,彼人受王教已,即辦駕車,前白王曰:「車今[*]已駕,王知是時。」王即乘車往詣彼村。

爾時,眾多比丘輩於露地而經行,是時王下車至眾多比丘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是時,王白比丘曰:「如來今為所在?吾欲見之。」

眾多比丘報曰:「世尊在此講堂中住,可往見之,勿以為難。王欲去時,徐舉其足,無令有聲。」是時,波斯匿王還顧視彼侍人,是時侍人便作是念:「王今獨與世尊相見,我應住此。」

是時,王獨往至世尊所。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波斯匿王在門外立。是時,世尊即從座起與王開門。王見世尊,頭面禮足,自稱姓名:「我是波斯匿王。」三自稱號。

世尊告曰:「汝今是王,我今釋種出家學道。」

時王白佛:「唯願世尊延壽無窮,使天、人得安。」

世尊告曰:「使大王當延壽無窮,以法治化,莫以非法。諸有以法治化者,皆生天上善處,正使命終之後,名稱不朽。世人所傳云:『昔有國王以法治化,未曾有。』設有人民住此王境界,歎王功德,思憶不忘者,王身在天上,增六事功德。云何為六?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樂,四者天神足,五者天豪,六者天光。是故,大王!當以法治,莫以非法。我今日身中有此功德,應受人恭敬禮拜。」

王白佛言:「如來功德應受人禮拜。」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言如來應受人禮拜?」

王白佛言:「如來有六功德,應得受人禮拜。云何為六?如來正法甚為和雅,智者所修行,是謂如來初功德,可事、可敬。

「復次,如來聖眾極為和順,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者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敬、可貴,世間之大福田,是謂如來第二功德。

「復次,如來有四部之眾,所施行法皆習行之,更不重受觸擾如來,是謂如來第三功德。

「復次,世尊!我見剎利之姓、婆羅門、居士、沙門,高才蓋世,皆來集論議:『我等當以此論往問如來,設彼沙門瞿曇不報此論者,則有缺也;設當能報者,我等當稱其善。』是時,四姓來至世尊所,而問此論,或復有默然者。爾時,世尊與彼說法,彼聞法已,更不復問事,況復欲論,皆師事如來,是謂如來第四功德。

「復次,諸六十二見,欺誑世人,不解正法,由此致愚。然如來能除此諸邪見業,修其正見,是謂第五如來功德。

「復次,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其有眾生見如來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養之。」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乃能如來前作師子吼,演如來功德。是故,大王!常當興心向於如來。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與王波斯匿說微妙之法,使令歡喜。是時,大王聞佛說法已,即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王去未久,佛告比丘:「汝等當持此法供養,善諷誦念。所以然者,此波斯匿王之所說也。汝等亦當與四部眾廣演其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寶」,元、明二本作「葆」。*

「響」,聖本作「嚮」。*

「扇」,聖本作「扇於」。

「果」,聖本作「菓」。

「覲」,聖本作「觀」。

「遠近」,大正藏原為「近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遠近」。

大正藏無「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座」,聖本作「坐」。*

大正藏無「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枉」,宋、元二本作「抂」。

聖本無「日」字。

「人」,宋、元、明三本作「天人」。

大正藏無「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三昧成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謂如來」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行」,宋、元、明三本作「修」。

宋、元、明三本無「佛」字。

大正藏無「王去」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聖本作「去」。

「持」,聖本作「於」。

[註解]

鹿堂:古代印度城市名,居民為釋迦族。又譯為「彌婁離」。

由旬:長度單位,公牛掛軛行走一日的距離,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枉:邪惡不正、冤屈。

更不重受觸擾如來:不會一再講不聽而麻煩佛陀。

天豪:天人的威勢。又譯為「天威神」、「天威德」、「天威福」。

六十二見:佛陀時代外道對於宇宙和人生的六十二種錯誤的見解,包括常見論、半常半無常論、有邊無邊論、種種論、無因論、死後有想論、死後無想論、死後非想非非想論、斷滅論、現世涅槃論等。詳見《長阿含經》卷十四第21經梵動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記載波斯匿王稱讚佛陀的六種功德:
    1. 佛法:智者所修行。
    2. 聖眾:成就五分法身,是世間的福田。
    3. 四眾:依教奉行。
    4. 說服知識分子:受知識分子敬重,且能度化來踢館的人。
    5. 除邪見:讓人去除外道六十二見、修正見。
    6. 念佛得生天上:惡人命終時至心念佛,也能生天。

因此應該恭敬禮拜佛陀。

  • 本經提到惡人臨終至心念佛也得以升天,一方面也要夠善根的人,臨終才會有正念念佛,一方面往生的地點是隨重、隨習、隨念而決定,臨終一念的確會有影響。然而過往的惡業並不會就此勾消,只要未解脫,未來世惡業的惡果都有機會成熟,只是以念佛的善念先感得升天的善報。

[進階辨正]

(一一)[0725b14]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伽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阿闍世王告群臣曰:「汝等速駕羽寶[*]之車,吾欲往見世尊!」

是時,群臣受王教敕,即駕羽寶[*]之車,前白王言:「嚴駕已[*]辦,王宜知時。」

時,王乘羽寶之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阿闍世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受我請,在羅閱城九十日夏坐。」

爾時,世尊默然受王請。是時,王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是時,阿闍世王隨時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毘舍離城鬼神興盛,人民死亡不可稱計。一日之中死者百數,鬼神羅剎充滿其中,面目黃色,或經三、四日而死者。是時,毘舍離人民恐懼,皆集一處,而共論議:「此大城中極為熾盛,土人豐熟,富樂無限,如彼天宮釋所住處。然今日為此鬼神所害,盡當死亡,丘荒猶如山野。誰能有此神德,卻此災患?」

是時,人民各各自相謂曰:「我等聞:『有沙門瞿曇,所至到處,眾邪惡鬼不得嬈近。』若當如來來至此者,此諸鬼神各自馳散。但今日世尊在此羅閱城中,為阿闍世所供養,將恐不來此間遊化。」

或復有作是說:「如來有大慈悲,愍念眾生,遍觀一切,未度者使令得度,不捨一切眾生,如母愛子。設當有人請者,如來便來,阿闍世王終不留住。誰能堪往至阿闍世王界,而白世尊云:『我等城中今遭此困厄,唯願世尊慈愍屈顧!』」

爾時,有大長者,名曰最大,集在彼眾。是時,諸人語長者曰:「我等聞:『沙門瞿曇所至到處,諸邪惡鬼無能害者。』若當如來至此間者,便能除此災患。汝可往世尊所,具白此意,使此城廓永得存在。」

是時,長者默然從眾人語,即從座[*]起,往至家中。到已,辦道路行具,將諸人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毘舍離城中人民遇此災患,人民之類死亡者多,計彼城中一日之內,連車載尸,動有百數。唯願世尊垂愍接度,使餘人拔擇安處,令得無為。又聞:『世尊所至到處,天、龍、鬼神不敢嬈近。』願垂屈顧,至彼城中,度彼人民,安處無為。」

世尊告曰:「我今[*]已受羅閱城阿闍世王請。諸佛世尊言無有二,若當阿闍世王見聽者,如來當往。」

最大長者白佛言:「此事甚難,阿闍世王終不放如來使至彼國。所以然者,阿闍世王於我國土,無有毫釐之善,長夜求方便,欲害彼民。設當阿闍世王見我者,即取我殺,況復得陳此事!若當聞彼國人民為鬼神所害者,歡喜無量。」

世尊告曰:「勿懷恐懼,汝今往至王所,而白此事言:『如來記莂王身,終無虛妄,所言無二。父王無咎而取害之,當生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然今日以離此罪,改其過罪,於如來法中,信根成就,緣此德本,得滅此罪,永無有餘,於今身命終,當生毬地獄中;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於彼命終生豔天上;於豔天上命終生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復還以次來至四天王中。大王當知,二十劫中不墮惡趣,恒在人中生。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彼王聞此語,便當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亦當告汝作是語:『隨汝所求要願,吾不違之。』」

是時,長者白世尊言:「我今當持世尊威神至彼王所。」即從座[*]起,頭面禮足,往彼王所。

爾時,阿闍世王與諸群臣在高殿上,有所講論。是時,大長者往至王前,王遙見來,語群臣曰:「若當此人今至此所,汝等欲取何為?」或有作是說:「我等當取五兀之。」

或言:「當梟其首。」

阿闍世王言:「汝等催取殺之,不須見吾。」

是時,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恐懼,尋時高聲而作是語:「我是佛之所使。」

王聞佛音已,即下坐,右膝著地,向如來所,問彼長者曰:「如來何所教敕?」

長者報曰:「世尊記莂[*]聖王而無虛妄,所吐言教,終無有二。如來言:『王取父王害之,緣此罪本當入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然復尋時改過於如來所,今當生拍[*]毬地獄中;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中;展轉生他化自在天中;還復次來生四王天中,二十劫中不墮三惡趣,流轉天、人之中。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出現於世。』」

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告大長者曰:「汝今欲求何願,吾當與之。」

長者白王:「所求願者,王勿見違。」

阿闍世王告曰:「汝今但說欲求何願,吾不違之。」

長者白王:「毘舍離城人民遇災,為鬼神所害,不可稱計。如今羅剎鬼神極為暴虐。唯願大王聽放世尊至彼世界,令彼鬼神各各馳散!所以然者,我等曾聞:『若如來所至到處,天、龍、鬼神不得其便。』唯願大王聽許世尊至彼國界。」

王聞此語已,便長歎息,告長者曰:「此願極大,非常人之所及;汝若當隨吾求城廓、村落、國財、妻子,吾不吝之。我不慮汝,當屈願世尊;然我先[*]以許所求之願,今隨汝意。」

是時,長者極懷歡喜,即從座[*]起,辭退而去,往至世尊所言:「阿闍世王[*]以許放世尊詣彼國界。」

世尊告曰:「汝並在前,如來自當知時。」

是時,長者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世尊清旦將諸比丘眾,前後圍繞出迦蘭陀竹園所,往詣毘舍離城。爾時,阿闍世王在高樓上,及將持蓋一人。爾時,王遙見世尊向彼國界,便自歎息告左右曰:「我等為此長者所欺,我今復用活為?乃使如來出此國界。」

是時,阿闍世王持五百蓋,往送世尊,恐有身。羅閱城中復有五百寶蓋從如來後。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復以五百寶蓋在虛空中,恐有塵土坋如來身;及諸河神復持五百寶蓋在虛空中。是時,毘舍離城人民之類聞世尊今當入城,復持五百寶蓋,前迎世尊。爾時,有二千五百寶蓋懸在空中。

爾時,世尊見此蓋已,即時便笑。此是諸佛世尊常法,設如來笑時,口中便有五色光出,青、黃、白、黑、赤。

侍者阿難見此光明,作此思惟:「此是何緣?設世尊笑,必有因緣,事不爾。」是時,阿難長跪叉手,白世尊言:「如來終不妄笑,笑必當有緣。」

世尊告曰:「汝今見此二千五百寶蓋供養如來乎?」

阿難白佛:「唯然,見之。」

世尊告曰:「若如來不出家學道者,當二千五百世作轉輪聖王,治化人民;以如來出家學道,更不受此寶蓋。

「阿難當知,過去久遠,有王名善化治,在蜜絺羅國,以法治化,接納有方,統此閻浮里地,靡不從令者。爾時,彼王有八萬四千夫人婇女,皆是剎利種姓,第一夫人名曰日光,亦無兒息繼嗣者。

「是時,彼王便作是念:『我今統此閻浮里地,然今無有兒息。』便向諸山神、樹神、天地神明求有兒息。又未經數日之中,夫人懷妊。是時,日光夫人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覺知有娠,宜自將護。』復經八、九月,生一男兒,顏貌端政,面如桃華色。夫人見已,極懷歡喜,往視[天>大]王,王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及八萬四千夫人,見生太子,亦各歡喜。

「是時,國王召諸群臣國師、道士,使瞻相之,又與立字使世稱傳。爾時,相師前白王言:『今生太子極為端[*]政,與世有異,其有見者,莫不愛念,今當立名愛念。』自[*]已立字竟,各還所在。是時,國王愛念太子,未曾離目,即與太子起三時講堂;復以婇女充滿其中,與王太子共相娛樂。

「爾時,太子便作是念:『此中婇女,頗有常存不離世間,亦不變易。然觀彼眾中,盡皆無常,無有常存於世者,悉是幻偽,無有真實,使人民之類染著愛樂,皆不知遠離之。我今復用此為?可捨而學道。』是時,愛念太子即以其日,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尋即其夜,斷諸結縛,思惟有[*]習之法,皆是磨滅,成辟支佛。成佛已,便說此偈:

「『欲者無常法,  變易無實定,
  知此為大患,  獨遊不與俱。』

「是時,辟支佛說此偈已,即飛在虛空,遶彼蜜絺羅城三匝。

「是時,國王在高殿上,及諸宮人共相娛樂,見辟支佛遶城三匝,極懷歡喜,不能自勝:『我今太子,騰在虛空,如彼飛鳥。』又不知成辟支佛,而告之曰:『兒!今來下至此殿上,與吾共相娛樂。』是時,阿難!彼辟支佛尋下殿上,欲度父母故。時王語曰:『太子!今日何為著此綵衣,又剃鬚髮,與人有異?』辟支佛報曰:『子今所著甚為奇雅,非常人所習。』時王報曰:『何緣更不至宮中?』辟支佛言:『自今已後,不復習欲,亦不樂此五欲之中。』時王語言:『設不樂此五欲中者,在吾後園中住。』

「爾時,國王即自至園中,造立屋舍。是時,辟支佛欲度父母故,便住彼園館中受王供養,經歷數時,便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王取舍利而耶維之,於彼處立大神祠。是王復以餘日往至園中觀看,見彼神寺,彫落壞敗。見已便作是念:『此是我兒神寺,今[*]以彫壞。』是時,國王即以己蓋,覆彼神寺上,皆由愛心未盡。

是故,阿難!莫作[是>異]觀,爾時善化王者,即我身是。時,以兒故,以一蓋覆寺上,緣此德本,流轉天、人之間,數百千變為轉輪聖王,或為帝釋、梵天。我爾時不知是辟支佛,設我知是辟支佛者,其德不可稱量。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更二千五百變作轉輪聖王,治化天下;以成道故,今有此二千五百蓋,自然應現。是謂,阿難!緣此因緣,如來笑耳。承事諸佛,功德乃爾不可稱計。是故,阿難!當求方便,供養諸佛世尊!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是時,世尊將諸比丘眾,往詣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  世間最第一,
 持此至誠語,  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  得至涅槃界,
 持此至誠語,  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  賢聖眾第一,
 持此至誠語,  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  四足亦復然,
 行道亦吉祥,  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  無有觸嬈者,
 持此至誠語,  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之人各得除愈。

爾時,世尊遊在獼猴池側,國土人民承事供養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隨其貴賤,各來飯佛及比丘僧,亦受八關齋,不失時節。

是時,毘舍離城內,有六師在彼遊化。所謂六師者:不蘭迦葉、阿夷耑、瞿耶樓、波休迦[*]栴、先比盧持、尼揵子等。是時,六師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此沙門瞿曇住此毘舍離城,為人民所供養,然我等不為人民所供養。我等可往與彼論議[*],何者得勝?何者不如?」

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阿夷[*]耑言:「無施、無受,亦無與者,亦無今世、後世眾生之類,亦無善惡之報。」

瞿耶樓說曰:「在恒水側殺害人民不可稱計,積肉成山;在恒水左,作諸功德,緣此都無善惡之報。」

休迦栴言:「正使在恒水左,布施、持戒,隨時供給不令有乏,亦復無此福報。」

先比盧持言:「無有言語,亦無言語之報,唯默然快樂。」

尼揵子曰:「有言語,亦有言語之報。沙門瞿曇亦是人,我亦是人;瞿曇有所知,我等亦有所知;沙門瞿曇有神足,我亦有神足。若彼沙門現一神足,等當現二神足;彼現二神足,我現四神足;彼現四,我現八;彼現八,我現十六;彼現十六,我現三十二,恒使增多,終不為彼屈,足得與角力。設彼不受我等論者,即是彼之咎,人民聞已,不復供養,我等便得供養。」

[如>]是時,有比丘尼聞此語云:「六師集在一處,生此論本:『沙門瞿曇不受人論,我等足得勝。』」是時,輸盧尼比丘尼飛在虛空,向彼六師,而說此偈:

「我師無等倫,  最尊無過者,
 是彼尊弟子,  名曰輸盧尼。
 汝設有境界,  便與我論議[*],
 我當事事報,  如師子鹿。
 且捨我尊師,  本無如來者,
 我今比丘尼,  足能降外道。」

是比丘尼說此語已,六師尚不能仰視顏色,況與論議。

是時,毘舍離城人民之類,遙見比丘尼在虛空中,共六師而論議[*],然六師不能報之;各各稱慶,歡喜無量:「六師今日屈折於彼。」

是時,六師極懷愁憂,出毘舍離城而去,更不入城。

是時,眾多比丘聞輸盧比丘尼與六師共論而得勝,聞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告諸比丘:「輸盧比丘尼有大神足,有大威神,智慧多聞。我長夜恒生此念:『更無有能與六師共論,唯有如來及此比丘尼。』」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餘比丘尼能降伏外道如此比丘尼乎?」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能降伏外道,所謂輸盧比丘尼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迦」,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明本改作「迦」。

「羽寶」,大正藏原為「寶羽」,今依據宋本改作「羽寶」,元、明二本作「羽葆」。

「坐」,宋、元、明三本作「住」。

「論議」,明本作「議論」,聖本作「論義」。*

「土」,明本作「士」。

「丘」,聖本作「坵」。

大正藏無「各」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中」,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中」。

往=任【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任」。

〔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能害者=有能害【宋】【元】【明】

  「能害者」,宋、元、明三本作「有能害」。
  「有能害」,大正藏原為「能害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能害」。

人使=使人【宋】【元】【明】

  「人使」,宋、元、明三本作「使人」。
  「使人」,大正藏原為「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人」。

災患=鬼災【宋】【元】【明】

  「災患」,宋、元、明三本作「鬼災」。
  「鬼災」,大正藏原為「災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鬼災」。

多=眾【宋】【元】【明】

  「多」,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尸=屍【宋】【元】【明】

  「尸」,宋、元、明三本作「屍」。
  「屍」,大正藏原為「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屍」。

餘人=彼遺餘【宋】【元】【明】

  「餘人」,宋、元、明三本作「彼遺餘」。
  「彼遺餘」,大正藏原為「餘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遺餘」。

嬈=繞【聖】

  「嬈」,聖本作「繞」。
  「繞」,大正藏原為「嬈」,今依據聖本改作「繞」。

土=王【宋】【元】【明】

  「土」,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毫=豪【聖】

  「毫」,聖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為「毫」,今依據聖本改作「豪」。

往=徑【宋】【元】【明】【聖】

  「往」,宋、元、明、聖四本作「徑」。
  「徑」,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徑」。

「莂」,大正藏原為「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莂」。*

毬=鞠【宋】【元】【明】【聖】*

  「毬」,宋、元、明、聖四本作「鞠」。
  「鞠」,大正藏原為「毬」,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鞠」。

(天)+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天人」。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兀」,元、明二本作「杌」。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復=後【聖】

  「復」,聖本作「後」。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聖本改作「後」。

〔生〕-【聖】

  聖本無「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生」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王天=天王【宋】【元】【明】,〔王〕-【聖】

  ????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元本改作「曰」。

世=國【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國」。
  「國」,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國」。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廓=墎【聖】

  「廓」,聖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為「廓」,今依據聖本改作「墎」。

願=顧【宋】【元】【明】【聖】

  「願」,宋、元、明、聖四本作「顧」。
  「顧」,大正藏原為「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顧」。

退而=王退【宋】【元】【明】

  「退而」,宋、元、明三本作「王退」。
  「王退」,大正藏原為「退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退」。

(白世尊)+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白世尊言」。
  大正藏無「白世尊」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蘭=羅【聖】

  「蘭」,聖本作「羅」。
  「羅」,大正藏原為「蘭」,今依據聖本改作「羅」。

阿闍世王=王阿闍世【宋】【元】【明】

  「阿闍世王」,宋、元、明三本作「王阿闍世」。
  「王阿闍世」,大正藏原為「阿闍世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阿闍世」。

塵+(土)【宋】【元】【明】

  「塵」,宋、元、明三本作「塵土」。
  大正藏無「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唐=虛【宋】【元】【明】

  「唐」,宋、元、明三本作「虛」。
  「虛」,大正藏原為「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虛」。

爾=捐【聖】

  「爾」,聖本作「捐」。
  「捐」,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聖本改作「捐」。

接=綏【元】【明】【聖】

  「接」,元、明、聖三本作「綏」。
  「綏」,大正藏原為「接」,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綏」。

浮+(提)【宋】【元】【明】

  「浮」,宋、元、明三本作「浮提」。
  大正藏無「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夫=宮【宋】【元】【明】,〔夫〕-【聖】

  ????

(用)+繼【宋】【元】【明】,繼=係【聖】

  ????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娠=身【宋】【元】【明】【聖】

  「娠」,宋、元、明、聖四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身」。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視=示【宋】【元】【明】【聖】

  「視」,宋、元、明、聖四本作「示」。
  「示」,大正藏原為「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示」。

名愛念自=字名曰愛念【宋】【元】【明】,=字名愛目【聖】

  ????

念=目【聖】

  「念」,聖本作「目」。
  「目」,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聖本改作「目」。

〔成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成佛」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成佛」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綵」,大正藏原為「婇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綵」,聖本作「婇」。

大正藏在「人」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耶維=維耶【宋】

  「耶維」,宋本作「維耶」。
  「維耶」,大正藏原為「耶維」,今依據宋本改作「維耶」。

(即)+於【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即於」。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處〕-【聖】

  聖本無「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祠=寺【宋】【元】【明】【聖】

  「祠」,宋、元、明、聖四本作「寺」。
  「寺」,大正藏原為「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寺」。

是+(時)【宋】【元】【明】【聖】

  「是」,宋、元、明、聖四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獼猴=彌獲【聖】

  「獼猴」,聖本作「彌獲」。
  「彌獲」,大正藏原為「獼猴」,今依據聖本改作「彌獲」。

飯=飲【宋】【元】【明】【聖】*

  「飯」,宋、元、明、聖四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飲」。

耑=湍【宋】【元】【明】【聖】*

  「耑」,宋、元、明、聖四本作「湍」。
  「湍」,大正藏原為「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湍」。

便=更【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波」,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栴=旃【宋】【元】【明】【聖】

  「栴」,宋、元、明、聖四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旃」。

我+(等)【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等)【宋】【元】【明】【聖】

  「我」,宋、元、明、聖四本作「我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角=捔【宋】【元】【明】

  「角」,宋、元、明三本作「捔」。
  「捔」,大正藏原為「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捔」。

云+(何)【聖】

  「云」,聖本作「云何」。
  大正藏無「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如=汝【明】

  「如」,明本作「汝」。
  「汝」,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明本改作「汝」。

(比)+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比乎」。
  大正藏無「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記莂:即「授記」,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記別」。

拍毬地獄:受苦短暫很快就能脫離的地獄,如同拍球落地立刻就彈起來。

五兀:削去五官的刑罰,又作「五刓」。「兀」形容光禿。

子今所著甚為奇雅,非常人所習:兒子我今天穿的(辟支佛自然衣)相當奇特不俗,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

無他:無恙。這裡的「他」本作「它」,也作「虵」,是「蛇」的古字,上古時期人類居住於林野中,多有蛇患,因此以「無它」為問候語。

[] 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更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更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許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更進而質問,這不是修行人該有的行為;而這位叫喬達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更進而質疑,我們又怎麼能和他議論?(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脫說釋迦牟尼佛不願意談,不是我不願意談。)

[] 輸盧:比丘尼名,佛陀稱讚他是比丘尼中「降伏外道,立以正教」第一。又譯為「輸那」、「栴檀輸那」。

[] 事事報:一件一件答覆。

[] 掩:襲擊。

[對應經典]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II. p.436。

[讀經拾得]

佛陀曾提過疾病有許多原因造成,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77經就提過諸如身體四大不調、苦行自虐、他人加害、氣候變化等生理因素,然而也有疾疫是由惡鬼神所造成,如本經所載。

南傳另有《寶經》記載有一年毘舍離城發生了饑荒、非人和疾疫三種災禍,當地居民邀請佛陀前往,佛陀教導阿難尊者通過唸誦此經平息了災禍,該經中也提到以聖者的真實語祝願疾疫消除。

[進階辨正]

(一[一>二])[0728b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細滑更樂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凡夫之人,若眼見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捨離;彼[*]以見色,極起愛著,流轉生死,無有解時。六情亦復如是,起染著想,意不能捨離,由是流轉,無有解時。

「若世尊賢聖弟子,眼見色已,不起染著,無有污心,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復如是,不起染污心,分別此六情無常、苦、空、非身之法。當思惟此時,便獲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若阿羅漢。猶如有人極飢,欲修治穀麥,治令淨而取食之,除去飢渴。賢聖弟子亦復如是,於此六情,思惟惡露不淨,即成道跡,入無餘涅槃界。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此六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校勘]

「舌」,宋、元、明三本作「口」。

宋、元、明三本無「想」字。

「揚」,宋、元、明三本作「颺」。

「惡」,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惡」。

「二」,聖本作「一」。

聖本在「二」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更樂:即「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六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舊譯,因為依根、識而有情,由結果而稱為「六情」。

揚:風吹。

成道跡:成就道業,完成修行。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六根接觸六境時染著,就是輪迴;六根接觸六境時不起染著,了知是無常、苦、空、非我,則是賢聖。

[進階辨正]

 
agama1/增壹阿含經力品第三十八.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5/05 20:4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47439384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