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二〇)長阿含第三分阿摩晝經第一

(1/4)

阿摩晝受老師所託,探訪佛陀智慧德相

如是我聞:

一時,拘薩羅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車能伽羅拘薩羅[*]婆羅門村,即於彼伊車林中止宿

時,有沸伽羅娑羅婆羅門郁伽羅村,其村豐樂,人民熾盛波斯匿王即封此村,與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以為梵分。此婆羅門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三部舊典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皆能分別,又能善解大人相法、祭祀儀禮,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其第一摩納弟子名阿摩晝,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三部舊典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皆能分別,亦能善解大人相法、祭祀儀禮,亦有五百摩納弟子,教授不廢,與師無異。

時,沸伽羅娑羅[*]婆羅門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車能伽羅拘薩羅[*]婆羅門村,止伊車林中,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善,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此真人應往親,我今寧可觀沙門瞿曇,為定有三十二相,名聞流布,為稱實不?審以何緣得見佛相?復作是念言:今我弟子阿摩晝,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三部舊典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又能善解大人相法、祭祀儀禮,唯有此人可使觀佛,知相有無。

時,婆羅門即命弟子阿摩晝而告之曰:「汝往觀彼沙門瞿曇,為定有三十二相,為虛妄耶?」

時,阿摩晝白師言:「我以何觀瞿曇相,知其虛實?」

師即報曰:「我今汝,若有具足三十二大人相者,必二處,無有疑也。若在家,當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以法治化統領民物,七寶具足: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典兵寶。王有千子,勇猛多智,降伏怨敵,兵杖不用,天下太平,國內民物無所畏懼。若其不樂世間,出家求道,當成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以此可知瞿曇虛實。」

時,阿摩晝受師教已,即嚴駕寶車,五百摩納弟子,清旦出村,往詣伊車林。到已下車,步進世尊所;佛坐彼立,佛立彼坐,於其中間共談義理。佛告摩納曰:「汝曾與諸耆舊長宿大婆羅門如是論耶?」

摩納白佛:「此為何言?」

佛告摩納:「我坐汝立,我立汝坐,中間共論,汝師論法常如是耶?」

摩納白佛言:「我婆羅門論法,坐則俱坐,立則俱立,臥則俱臥。今諸沙門毀形鰥卑陋下劣,習黑冥法,我與此輩共論義時,坐起無在。」

爾時,世尊即語彼言:「摩納未被調伏。」

時,摩納聞世尊稱卿,又聞未被調伏,即生忿恚,毀謗佛言:「此釋種子,好懷嫉惡,無有儀法。」

佛告摩納:「諸釋種子何過於卿?」

摩納言:「昔我一時為師少緣,在釋種迦維羅衛國。時,有眾多諸釋諸釋子,以少因緣集在講堂,遙見我來,輕慢戲弄,不順儀法,不相敬待。」

佛告摩納:「彼諸釋子在本國,遊戲自恣,猶如飛鳥自於林,出入自在。諸釋種子自於本國,遊戲自在,亦復如是。」

摩納白佛言:「世有四姓——剎利、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其彼三姓,常尊重、恭敬、供養婆羅門;彼諸釋子義不應爾。彼釋細、卑陋、下劣,而不恭敬我婆羅門。」

佛陀為阿摩晝說族姓本緣,調伏他的傲慢

爾時,世尊默自念言:「此摩納子!數數毀罵言及廝[*]細,我今寧可說其本緣調伏之耶!」佛告摩納:「汝姓何等?」

摩納答言:「我姓聲王。」

佛告摩納:「汝姓爾者,則為是釋迦奴。」

時,彼五百摩納弟子,皆舉大聲而語佛言:「勿說此言!謂:『此摩納為釋迦奴種。』所以者何?此大摩納,真族姓子,顏貌端正,辯才應機,廣博多聞,足與瞿曇往返談論。」

爾時,世尊告五百摩納:「若汝師盡不如汝言者,當捨汝師共汝論義;若汝師有如上事如汝言者,汝等宜默,當共汝師論。」

時,五百摩納白佛言:「我等盡默,聽共師論。」時,五百摩納盡皆默然。

爾時,世尊告阿摩晝:「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有王名聲摩。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莊嚴。其王四子少有所犯,王擯出國到雪山南,住直樹林中,其四子母及諸家屬,皆追念之,即共集議,詣聲摩[*]王所,白言:『大王!當知我等與四子別久,欲往看視。』王即告曰:『欲往隨意。』時,母眷屬聞王教已,即詣雪山南直樹林中,到四子所。時諸母言:『我女與汝子,汝女與我子,即相配匹遂成夫婦,後生男女,容貌端正。』

「時,聲摩[*]王聞其四子諸母與女共為夫婦,生子端正,王即歡喜,而發此言:『此真釋子!真釋童子!』能自存立,因此名釋(釋,秦言能。在直樹林,故名釋。釋,秦言亦言直)。聲摩[*]王即釋種先也。王有青衣,名曰方面,顏貌端正,與一婆羅門交通,遂便有,生一摩納子,墮地能言,語父母:『當洗浴我,除諸穢惡;我年大已,自當報恩。』以其初生能言,故名聲王。如今初生有能言者,人皆怖畏,名為可畏;彼亦如是,生便能言,故名聲王。從此已來,婆羅門種遂以聲王為姓。」

又告摩納:「汝頗從先宿耆舊大婆羅門,聞此種姓因緣以不?」

時,彼摩納默然不對。如是再問,又復不對。佛至三問,語摩納言:「吾問至三,汝宜速答,不答者,密迹力士手執金在吾左右,即當破汝頭為七分。」

時,密迹力士手執金杵,當摩納頭上虛空中立,若摩納不時答問,即下金杵碎摩納首。佛告摩納:「汝可仰觀。」

摩納仰觀,見密迹力士手執金杵立虛空中,見已恐怖衣毛為竪,即起移坐附近世尊,依世尊為救為護,白世尊言:「世尊當問,我今當答。」

佛即告摩納:「汝曾於先宿耆舊大婆羅門,聞說如是種姓緣不?」

摩納答言:「我信曾聞,實有是事。」

時,五百摩納弟子,皆各舉聲自相謂言:「此阿摩晝,實是釋迦奴種也。沙門瞿曇所說真實,我等無狀,懷輕慢心。」

佛陀替摩納開脫奴名,以免之後被弟子輕視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此五百摩納後必懷,稱彼為奴,今當方便滅其奴名。」即告五百摩納曰:「汝等諸人!慎勿稱彼為奴種也。所以者何?彼先婆羅門是大仙人,有大威力,伐[*]聲摩王索女,王以畏故,即以女與。」由佛此言得免奴名。

以婆羅門禮法論證剎利並未遜於婆羅門

爾時,世尊告阿摩晝曰:「云何?摩納!若剎利女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若與一婆羅門為妻生子,摩納!容貌端正,彼入剎利種,得坐受水誦剎利法不?」

答曰:「不得。」

「得父財業不?」

答曰:「不得。」

「得父職不?」

答曰:「不得。」

「云何?摩納!若婆羅門女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與剎利為妻,生一童子,顏貌端正,彼入婆羅門眾中,得坐起受水不?」

答曰:「得。」

「得誦婆羅門法,得父遺財,嗣父職不?」

答曰:「得。」

「云何,摩納!若婆羅門婆羅門投剎利種者,寧得坐起受水,誦剎利法不?」

答曰:「不得。」

「得父遺財,嗣父職不?」

答曰:「不得。」

「若剎利種擯剎利投婆羅門,寧得坐起受水,誦婆羅門法,得父遺財,嗣父職不?」

答曰:「得。」

「是故,摩納!女中剎利女勝,男中剎利男勝,非婆羅門也。」

梵天自說言:

剎利生中勝,  種姓亦純真;
 明行悉具足,  天人中最勝。」

佛告摩納:「梵天說此偈,實為善說,非不善也,我所然可,所以者何?我今如來、至真、等正覺,亦說此義:

「剎利生中勝,  種姓亦純真;
 明行悉具足,  天人中最勝。」

[校勘]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大正藏無「長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拘薩羅」,大正藏原為「俱薩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薩羅」。[*]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伊車能伽羅」,巴利本作 Icchānaṅkala。

「沸伽羅娑羅」,宋、元、明三本作「沸伽羅沙羅」。[*]

「沸伽羅娑羅」,巴利本作 Pokkharasādi。

「郁伽羅」,巴利本作 Ukkaṭṭha。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cnadi。

「阿摩晝」,巴利本作 Ambaṭṭha。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瞿曇」,巴利本作 Gotama。

「審」,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審」。

「若」,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太」,大正藏原為「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太」。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常」。

「鰥」,宋本作「孤」。

「嫉」,宋、元、明三本作「疾」。

「儀」,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儀」。

「種」,大正藏原為「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種」。

「迦維羅衛」,大正藏原為「迦維羅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維羅衛」。

「迦維羅衛」,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大正藏無「諸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童」,大正藏原為「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童」。

「還」,宋、元、明三本作「治」。

「樔」,明本作「巢」。

「廝」,宋、元、明三本作「斯」。[*]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聲摩」,據元、明二本作「懿摩」。.

「聲摩」,巴利本作 Okkāka。

「直樹林」,巴利本作 Sāka-saṇḍ.a。

「女」,大正藏原為「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此真釋子!真釋童子」,巴利本作 Sakyā vata bho kumārā, parama-sakyā vata bho kumārā ti。

「此」,明本作「自」。

「釋,秦言能。在直樹林,故名釋。釋,秦言亦言直」,宋本作「(釋秦言能)在直樹林故名釋釋(秦言直亦是釋)」,元本作「(釋秦言能)在直樹林故名釋懿(秦言直亦是釋)」,明本作「在直樹林故名釋懿」。

「身」,大正藏原為「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身」。

「可畏」,巴利本作 Pisāca。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以」。

[註解]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止宿:住宿。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止:居住。

熾盛:繁盛。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梵分:國王冊封給婆羅門的領地。

真正:真實;確實。

輕毀:輕慢、毀謗。

舊典:通常指《吠陀經》、《奧義書》、《薄伽梵歌》。

諷誦:背誦而熟記。

通利:通達沒有障礙。

分別:分析;辨別。

善解:妥善的理解。

大人相:(相術用詞)大丈夫的容貌與形相。

摩納:少年或少年學生。又譯為「摩那婆」、「摩納磨」。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特指佛陀。

名稱:名望與稱譽。

如來:依於真理而來成佛,即指佛陀。「如來」是古印度對覺者的稱號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實不變。

至真:「至真」是「應供」的另譯,指應該接受供養的完美的人。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具足:具備滿足。

魔:??害人智慧與性命、障礙善事者。這裡特指妨礙修行者修行的惡鬼神。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

作證:親身體證。

義味具足:意義、文句都具備滿足

梵行:清淨的修行。

真人:至真之人、證得真理之人,指阿羅漢或佛陀。

覲:拜會;拜訪。讀音同「緊」。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虛妄:不真實。

尋:隨即。

驗:憑證;證據。

語:告訴。

趣:歸向、導向。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認為人間分成東南西北四大洲,稱為四天下。

金輪寶:轉輪王的寶器,能在轉輪王前飛行引導,使轉輪王所向無敵。

白象寶: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紺馬寶:能日行千里的紫馬王。「紺」是深青而微紅的顏色,類似紫色。

神珠寶:純淨無瑕的夜明珠。

玉女寶:體態穠纖合度,性情端正溫柔的美女。

居士寶:天生能見得到地中寶藏的大臣。

典兵寶:勇健又有智謀,善於統領軍隊的大臣。

兵杖:兵器的總稱。

嚴駕:整備車馬。

將:率領。讀音同「匠」。

清旦:清早。

往詣:前往拜訪。

詣:到、前往。

耆舊長宿:德高望重的年長者。

毀形鰥獨:指婆羅門認為比丘剃除鬚髮,出離家室。「鰥」是年老無妻或喪妻的人。讀音同「官」。

卑陋:低賤。

卿:對人的敬稱。

調伏:調教、馴服。

忿恚:怨恨發怒。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指佛陀的弟子。

何過於卿:對你做了什麼錯事嗎?

以少因緣:因為一些緣故。

不順儀法:不尊守禮儀、禮節。這裡指其他三姓應該尊敬對待婆羅門。

自恣:自在;隨意。

樔:禽鳥的窩巢。同「巢」。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居士: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毘舍」、「鞞舍」。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為工人、農奴。又譯為「工師種」。

廝:僕役;對人輕侮的稱呼。

數數:頻繁地。

本緣:本來的因緣;事物的由來。

種:族類。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呢?(為何是這樣呢?)

族姓子:婆羅門大族的子弟。

辯才應機:具有說法的才智,並且能掌握合適的時機。

追念:懷念往事。

眷屬:親友。

配匹:配合、結婚。又作「匹配」。

青衣:婢女。

交通:往來、交往。

身:身孕、胎兒。

怖畏:畏懼害怕。

耆舊:德高望重的年長者。

種姓:家世;血統;階級。

設:假若;假使。

密迹力士:pending for 卷四。

杵:兵器名。因形如杵而得名。

恐怖:害怕;畏懼。

衣毛為竪: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

恃:依賴;依仗。

無狀:無禮。

輕慢:對人輕忽簡慢。

慢:傲慢。

方便:努力;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

得坐受水:在聚會中得到座位與水,指身分受到那一種姓的認可。

嗣:繼續;承繼。如:「嗣位」、「嗣業」。

擯:遺棄;排斥。如:「擯於門外」、「擯而不用」。

梵天:色界初禪天當中最高層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大梵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躬:親自。

偈: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咃」、「偈經」,音譯為「伽陀」。

剎利生中勝:這是梵天常稱讚佛陀的四句偈。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四十四1190經「於諸種姓中,剎利兩足尊,明行具足者,天人中最勝!」以及《別譯雜阿含經》卷五103經「剎利二足尊,種姓真正者,明行已具足,人天中最勝。」。

明行悉具足:即如來十號中的「明行足」,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善說:言辭和意義都良善圓滿。

然可:贊同;認同。

 

(2/4)

摩納白佛言:「瞿曇!何者是無上士,明行具足?」

佛告摩納:「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對曰:「唯然!願樂欲聞。」

善男子出家奉行的倫理與戒行

佛告摩納:「若如來出現於世,應供正遍知、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一切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天、魔、梵王中,獨覺自證,為人說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具足,開清淨行。若居士、居士子及餘種姓,聞正法者即生信樂,以信樂心而作是念:『我今在家,妻子繫縛,不得清淨純修梵行;今者寧可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彼於異時,捨家財產,捐棄親族,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與出家人同捨飾好,具諸戒行,不害眾生。

「捨於刀仗[*],懷慙愧心,慈念一切,是為不殺;捨竊盜心,不與不取,其心清淨,無私竊意,是為不盜;捨離婬欲,淨修梵行,慇懃精進,不為欲染,潔淨而住,是為不婬;捨離妄語至誠無欺,不他人,是為不妄語;捨離兩舌,若聞此語,不傳至彼,若聞彼語,不傳至此,有離別者,善為和合,使相親敬,凡所言說,和順知時,是為不兩舌;捨離惡口,所言麤獷,喜惱他人,令生忿結,捨如是言,言則柔軟,不生怨害,多所饒益,眾人敬愛,樂聞其言,是為不惡口;捨離綺語,所言知時,誠實如法依律滅諍有緣而言,言不虛發,是為捨離綺語;捨于飲酒,離放逸處,不著香華瓔珞,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不坐高非時不食,金銀七寶不取不用,不娶妻妾,不畜奴婢、象馬、車牛、鷄犬、猪羊、田宅、園觀,不為虛詐斗秤欺人,不以手拳共相牽,亦不觝債,不誣人,不為偽詐。捨如是惡,滅諸諍訟諸不善事,行則知時,非時不行,量腹而食無所藏積,度身而衣趣足而已,法服應器常與身俱,猶如飛鳥羽隨身,比丘無餘亦復如是。

「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受他信施,更求儲積,衣服飲食無有厭足;入我法者,無如此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自營生業,種植樹木,鬼神所依;入我法者,無如是事。資具享受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諸利養,象牙、雜寶、高廣大牀、種種紋繡、被褥;入我法者,無如是事。莊嚴打扮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受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莊嚴油摩身,香水洗沐,香自塗,香澤梳頭,著好華鬘,染目色,拭面莊嚴,澡潔,以鏡自照,雜色革屣,上服純白,刀仗[*]、侍從、寶蓋、寶扇、莊嚴寶車;入我法者,無如此事。嬉戲賭博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專為嬉博奕八道、十道、百道,至一切道,種種戱笑;入我法者,無如此事。

無義綺語「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說遮道無益之言,王者、戰鬪、軍馬之事,群、大臣、騎乘出入、遊園觀事,及論臥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採寶之事;入我法者,無如此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無數方便,但作邪命諂諛美辭,現相毀訾以利求利;入我法者,無如此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共諍訟,或於園觀,或在浴池,或於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經律,汝無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徑;以前著後,以後著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說,皆不真正;若有所疑,當來問我,我盡能答。』入我法者,無如此事。

「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為使命,若為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通信使,從此詣彼,從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或自為,或教他為;入我法者,無如此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習戰陣鬪諍之事,或習刀仗[*]、弓矢之事,或鬪鷄犬、猪羊、象馬、牛駝諸畜,或鬪男女,及作眾聲:貝聲、聲、歌聲、舞聲,緣幢倒絕,種種戱;入我法者,無如此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男女,吉凶好醜,及相畜生,以求利養;入我法者,無如此事。

邪命維生「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喚鬼神,或復驅遣,或能令住,種種,無數方道,恐嚇於人,能聚能散,能苦能樂,又能為人安胎出衣,亦能人使作驢馬,亦能使人盲聾瘖瘂,現諸技術,叉手向日月,作諸苦行以求利養;入我法者,無如是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為人呪病,或誦惡術,或為善呪,或為醫方鍼灸藥石,療治眾病;入我法者,無如是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呪水火,或為鬼呪,或誦剎利呪,或誦鳥呪,或支節呪,或是安宅符呪,或火燒、鼠能呪為解,或誦別死生書,或讀夢書,或相手面,或誦天文書,或誦一切音書;入我法者,無如是事。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占[*]相天時,言雨不雨,穀貴穀賤,多病少病,恐怖安隱,或說地動、彗星、日月薄,或言星蝕[*],或言不蝕[*],如是善瑞,如是惡徵;入我法者,無如是事。

「摩納!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國勝彼,彼國不如;或言彼國勝此,此國不如;占[*]相吉凶,說其盛衰;入我法者,無如是事。但修聖戒,無染著心,內懷喜樂,目雖對色而不取相,眼不為色之所拘繫,堅固寂然,無所貪著,亦無憂患,不諸惡,堅持戒品,善護眼根,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六觸護持調伏,令得安隱,猶如平地駕四馬車,善調御者,執鞭持控,使不失,比丘如是,御六根馬,安隱無失。彼有如是聖戒,得聖諸根,食知止足,亦不貪味,趣以養身,令無苦患而不貢高調和其身,令故苦滅,新苦不生,有力無事,令身安樂。猶如有人以藥塗,趣使瘡,不求飾好,不以自高。摩納!比丘如是,食足支身,不懷慢恣。又如車,欲使通利以用運載,有所至到;比丘如是,食足支身,欲為行道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士」字。

「軟」,大正藏原為「𣽈」,宋、元二本作「軟」,明本作「輭」,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軟」。[*]

「罔」,元、明二本作「誷」。

「諸」,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儲」,大正藏原為「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儲」。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紋」,大正藏原為「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紋」。

「綩」,宋本作「菀」。

「綖」,宋、元二本作「筵」。

「酥」,元、明二本作「蘇」。

「末」,宋、元、明三本作「粖」。

「紐」,宋本作「約」。

「作」,明本作「在」。

「訾」,宋、元、明三本作「呰」。

「鼙」,宋、元、明三本作「鼓」。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占」,大正藏原為「瞻」,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占」。[*]

「召」,明本作「名」。

「厭」,大正藏原為「𧞣」,宋、元二本作「猒」,明本作「厭」,今依據明本改作「厭」。

「嚇」,宋、元、明三本作「熱」。

「盲聾」,宋、元、明三本作「聾盲」。

「技」,宋本作「伎」。

宋、元、明三本無「或」字。

「呪為解」,大正藏原為「為解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呪為解」。

「薄」,宋、元二本作「博」。

「蝕」,宋、元、明三本作「食」。[*]

「對」,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對」。

「四」,明本作「駟」。

「諸」,大正藏原為「眼」,今依據明本改作「諸」。

[註解]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諦聽:仔細地聽。

願樂欲聞:歡喜願意聽聞。

應供:應該接受供養,為如來十號之一。音譯為「阿羅漢」、「阿羅訶」。

正遍知: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等正覺」。

善逝: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世間解:瞭解世間一切的事理。

調御丈夫: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天人師:天與人的導師。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又譯為「初、中、後善」、「初善、中善、竟亦善」。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信樂:確信和愛樂。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衣(三種袈裟),包括僧伽梨(大衣)、鬱多羅僧(上衣)、安陀會(內衣)。

異時:某個時候。

捐棄:捨棄;拋棄。

飾好:打扮、裝飾身體的行為以及用具。

戒行:持守戒律而不違犯的行為。

刀仗:兵器武器的泛稱。

慙愧:同「慚愧」。羞恥、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不與:沒有經過允許。

慇懃:勤奮。

精進:勤奮上進。

妄語:說謊。

至誠:心意極為誠懇。

誑:說謊、欺騙。

兩舌:挑撥離間。

知時:知道談話的適當時機,詳見《長部》〈梵網經〉(DN.1)中對應《長阿含》〈21 梵動經〉解說綺語的定型句翻譯。

長部1經/梵網經(戒蘊品[第一])(莊春江譯)

捨斷雜穢語後,沙門喬達摩是離雜穢語者:適當時機之說者、事實之說者、有益之說者、如法之說者、如律之說者、有價值(有貯藏)的言語之說者:在適當時機的、有理由的、有節制的、伴隨利益的。

惡口:罵人;口出惡言。

麤獷:同「粗獷」。粗野狂放。

忿結:因憤怒而怨恨。

多所饒益:很有幫助。

綺語:花言巧語。

如法:依照正法。

依律滅諍:依照戒律解決紛爭。

有緣而言,言不虛發:有需要才發言,不說沒必要的話。

放逸處:酒類及能令心神迷亂的物質。

香華:即香與花。「華」同「花」,植物的花朵。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倡伎:戲劇音樂。

牀:坐臥的器具。

非時:不是適當的時機。

園觀:供觀賞娛樂的園林。

抴:牽引。讀音同「業」。

觝債:用價值相當的物品或勞力來抵償債務。「觝」同「抵」。

罔:誣衊;陷害。

諍訟:爭執;爭辯是非。

應器:比丘托鉢及吃飯的食器。

翮:鳥類羽毛中的硬梗,讀音同「何」。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厭足:滿足。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利養:財利等能滋養身體的物品。

綩綖:讀音同「晚延」,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後的飾物。

被褥:棉被、床單。「褥」是坐臥時鋪在身體下面的墊子。

莊嚴:打扮裝飾。

酥油摩身:將酥油塗抹在身上。「酥油」是從牛奶提煉出來的脂肪,可供作食品或油燈燃料。

末:碎屑、細粉。

華鬘:以花結串而成的飾品。

紺色:深青而微紅的顏色,類似紫色。

鐶:圓形有孔可貫繫東西的物品。

革屣:皮鞋。「屣」讀音同「喜」。

寶蓋:以珍寶裝飾的傘蓋,可遮陽、擋雨、擋灰塵、或作裝飾。

戱:「戲」的異體字。

碁:「棋」的異體字。

博奕:擲骰子、下棋等遊戲。

八道、十道、百道,至一切道:用來賭博的盤形工具,盤上有八目、十目、百千目不等。

遮道:障礙、阻擋修行正道。

僚:官吏。

親里:親戚鄉里。

邪命:不正當的謀生。

諂諛:逢迎阿諛。

現相:故意顯示自己從他所得供養,以求利益。《長阿含》〈18 自歡喜經〉此段作「稱說從他所得以示於人,更求他利」。南傳作「設計(欺瞞)、攀談、暗示、譏諷、以利得換取其他利得者」,詳見《長部》〈梵網經〉(DN.1)中對應《長阿含》〈21 梵動經〉解說的定型句翻譯。

長部1經/梵網經(戒蘊品[第一])(莊春江譯)

又或,如一些沙門婆羅門尊師吃信施物後,他們像這樣是設計(欺瞞)、攀談、暗示、譏諷、以利得換取其他利得者,像這樣,沙門喬達摩是離詭計說話者。

毀訾:詆毀中傷。

以利求利:用現有的利益(信施供養),謀求更多的利益(信施供養),《長阿含》〈18 自歡喜經〉此段作「稱說從他所得以示於人,更求他利」,自己訴說從其他地方獲得什麼供養,故意讓信眾看,以使更多信眾也供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利得換取其他利得」。

使命:為他人做信差或跑腿的工作。

鼙:古代軍隊中作戰時使用的戰鼓。讀音同「皮」。

緣幢倒絕:在竹竿、高柱上表演種種特技,例如倒立。

技:技藝、才能。

自活:維生。

占相:為人看相。

厭禱:以巫術向鬼神祈禱。

方道:方法;途徑。

呪:「咒」的異體字。

瘖瘂:不能說話,指啞巴。

叉手: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合掌」、「叉十」。

醫方:醫術。

鍼灸:一種中醫療法。為鍼法和灸法的合稱。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刺激經脈穴道以治療疾病。也作「針灸」。

藥石:指療病之藥餌與砭石。即醫藥與醫療器具。

嚙:啃、咬。「嚙」是「齧」的異體字。

安隱:安穩。

地動:地震。

染著:貪染、執著。

取相:執著外相、表相。

寂然:沉靜無聲的樣子。

漏:流入、洩漏。

戒品:戒的品類。

御:駕御。這邊指對心的掌控。

六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進而能生起其它心理運作,是十二因緣之一。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護持:保護支持。

調御:調整駕御。

轍:途徑、道路。

貢高:自認為高人一等。

調和:和諧、融洽。

瘡:皮膚上的潰瘍或創傷。

差:同「瘥」,病痊癒。讀音為「拆」作四聲。

飾好:裝飾漂亮。

膏:潤滑、潤澤。讀音同「告」。

 

(3/4)

除五蓋修四念處

「摩納!比丘如是成就聖戒,得聖諸根,食知止足,初夜後夜,精進覺悟。又於晝日,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眾陰蓋。彼於初夜,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眾陰蓋;及中夜偃右脅而臥,念當時起,繫想在明,心無錯亂;至於後夜,便起思惟,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眾陰蓋。比丘有如是聖戒具足,得聖諸根,食知止足,初夜後夜,精勤覺悟,常念一心,無有錯亂。

「云何比丘念無錯亂?如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為比丘念無錯亂。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顧視,屈申俯仰,執持衣,受取飲食,左右便利睡眠覺悟,坐立語默,於一切時,常念一心,不失威儀,是為一心。譬如有人與大眾行,若在前行,若在中、後行,常得安隱,無有怖畏。摩納!比丘如是行步出入,——至於語默,常念一心,無有憂畏。

「比丘有如是聖戒,得聖諸根,食知止足,初夜後夜,精勤覺悟,常念一心,無有錯亂,樂在靜處、樹下、塚間。若在山窟,或在露地及糞聚間,至時乞食,還洗手足,安置衣鉢,結跏趺坐端身正意繫念在前。除去慳貪,心不與俱,滅瞋恨心,無有怨結,心住清淨,常懷慈愍;除去睡眠,繫想在明,念無錯亂,斷除,心不與俱。內行寂滅,滅掉[*]戲心,斷除疑惑,已度疑網,其心專一,在於善法。譬如僮僕大家賜姓,安隱解脫,免於僕使,其心歡喜,無復憂畏。

「又如有人舉財治生,大得利還,還本主物,餘財足用,彼自念言:『我本舉財,恐不如意,今得利還,還主本物,餘財足用,無復憂畏,發大歡喜。』如人久病,從病得瘥,飲食消化,色力充足,彼作是念:『我先有病,而今得瘥[*],飲食消化,色力充足,無復憂畏,發大歡喜。』又亦如人久閉牢獄,安隱得出,彼自念言:『我先拘閉,今已解脫,無復憂畏,發大歡喜。』又如有人多持財寶,經大曠野,不遭賊盜,安隱得過,彼自念言:『我持財寶過此難,無復憂畏發大歡喜,其心安樂。』

入四種禪、修習神通智證

「摩納!比丘有五蓋自覆,常懷憂畏亦復如是。如負債人、久病在獄、行大曠野,自見未離,諸陰蓋心,覆蔽慧眼不明,彼即精勤捨惡不善法,與覺、觀俱,離生喜、樂,得入初禪。彼以喜樂潤於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如人巧浴器盛眾藥,以水漬之,中外俱潤,無不周遍。比丘如是得入初禪,喜樂遍身,無不充滿。如是,摩納!是為最初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進,念無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彼捨覺、觀,便生為信,專念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彼已一心喜樂潤漬於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猶如山頂深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即此池中出清淨水,還自浸漬,無不周遍。摩納!比丘如是入第二禪,定生喜、樂,無不充滿,是為第二現身得樂。

「彼捨喜、住,護念不錯亂,身受快樂,如聖所說,起護念樂,入第三禪。彼身無喜,以樂潤漬,周遍盈溢,無不充滿,譬如優鉢羅花、鉢頭摩華、拘頭摩花、陀利花,始出淤泥而未出水,根莖枝葉潤漬水中,無不周遍。摩納!比丘如是入第三禪。離喜、住樂,潤漬於身,無不周遍,此是第三現身得樂。

「彼捨喜、樂,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身心清淨,具滿盈溢,無不周遍。猶如有人沐浴清潔,以新白㲲被覆其身舉體清淨。摩納!比丘如是入第四禪,其心清淨,充滿於身,無不周遍,又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無動之地。譬如密室,內外塗治,堅閉戶扃,無有風塵,於內燃燈無觸嬈者,其燈焰上不動。摩納!比丘如是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此是第四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不懈,念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彼得定心,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地,自於身中起變化心,化作異身支節具足諸根,彼作是觀:『此身色四大化成彼身,此身亦異,彼身亦異,從此身起心,化成彼身,諸根具足,支節無闕。』譬如有人中拔刀,彼作是念:『鞘異刀異,而刀從鞘出。』又如有人合麻為繩,彼作是念:『麻異繩異,而繩從麻出。』又如有人中出蛇,彼作是念:『篋異蛇異,而蛇從篋出。』又如有人從出衣,彼作是念:『簏異衣異,而衣從簏出。』摩納!比丘亦如是,此是最初所得勝法。所以者何?斯由精進,念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彼已定心,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地,從己四大色身中起心,化作化身,一切諸根、支節具足,彼作是觀:『此身是四大合成,彼身從化而有,此身亦異,彼身亦異,此心在此身中,依此身住,至化身中。』譬如琉璃摩尼瑩治甚明,清淨無穢,若以青、黃、赤貫之,有目之士置掌而觀,知珠異綖異,而綖依於珠,從珠至珠。摩納!比丘觀心依此身住,至彼化身亦復如是,此是比丘第二勝法。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神通智證,能種種變化,變化一身為無數身,以無數身還合為一;身能飛行,石壁無礙;遊空如鳥,履水如地;身出,如大火𧂐;手日月,立至梵天。譬如陶師善調和泥,隨意所在,造作何器,多所饒益。亦如巧匠善能治木,隨意所造,自在能成,多所饒益。又如牙師善治象牙,亦如金師善煉真金,隨意所造,多所饒益。摩納!比丘如是,定心清淨,住無動地,隨意變化,乃至手捫日月,立至梵天,此是比丘第三勝法。

「彼以心定,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證天耳智。彼天耳淨,過於人耳,聞二種聲:天聲、人聲。譬如城內有大講堂,高廣顯敞,有聰聽人居此堂內,堂內有聲,不勞聽功,種種悉聞;比丘如是,以心定故,天耳清淨,聞二種聲。摩納!此是比丘第四勝法。

「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證他心智。彼知他心有欲無欲、有垢無垢、有無癡、廣心狹心、小心大心、定心亂心、縛心解心、上心下心,至無上心皆悉知之。譬如有人清水自照,好惡必察;比丘如是,以心淨故,能知他心。摩納!此是比丘第五勝法。

「彼以心定,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宿命智證,便能憶識宿命無數若干種事,能憶一生至無數生,劫數成敗、死此生彼、名姓種族、飲食好惡、壽命長短、所受苦樂、形色相貌皆悉憶識。譬如有人,從己村落至他國,在於彼處,若行若住,若語若默,復從彼國至於餘國,如是展轉還本土,不勞心力,盡能憶識所行諸國,從此到彼,從彼到此,行住語默,皆悉憶之。摩納!比丘如是,能以定心清淨無穢,住無動地,以宿命智能憶宿命無數劫事,此是比丘得第一勝。無明永滅,大明法生,消滅,光法生,此是比丘宿命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無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無動處,一心修習[*]見生死智證。彼天眼淨,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從彼生此、形色好醜、善惡諸果、尊貴卑賤、隨所造業報應因緣皆悉知之。此人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誹謗賢聖,信邪倒,身敗命終,墮三惡道;此人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以天眼淨,見諸眾生隨所業緣,往來五道,譬如城內高廣平地,四交道頭起大高樓,明目之士在上而觀,見諸行人東西南北,舉動所為皆悉見之。摩納!比丘如是,以定心清淨,住無動處,見生死智證。以天眼淨,盡見眾生所為善惡,隨業受生,往來五道皆悉知之,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闇冥,出智慧光,此是見眾生生死智證明也。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住不動地,一心修習[*]無漏智證。彼如實苦聖諦,如實知有漏,有漏,有漏盡,如實知趣漏盡道。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譬如清水中,有木石、魚鼈水性之屬東西遊行,有目之士明了見之:此是木石,此是魚鼈[*]。摩納!比丘如是,以定心清淨,住無動地,得無漏智證,乃至不受後有,此是比丘得第三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闇冥,出大智光,是為無漏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摩納!是為無上明行具足,於汝意云何?如是明行為是,為非?」

佛告摩納:「有人不能得無上明行具足,而行四方便,云何為四?摩納!或有人不得無上明行具足,而持負籠,入山求藥,食樹木根。是為,摩納!不得無上明行具足,而行第一方便。云何?摩納!此第一方便,汝及汝師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納:「汝自卑微,不識真偽,而更[*]誹謗,輕罵釋子,自種罪根,長地獄本。復次,摩納!有人不能得無上明行具足,而手執澡瓶,持杖,入山林中,食自落果。是為,摩納!不得無上明行具足,而行第二方便,云何?摩納!汝及汝師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納:「汝自卑微,不識真偽,而更[*]誹謗,輕慢釋子,自種罪根,長地獄本。復次,摩納!不得無上明行具足,而捨前採藥及捨落果,還來向村依附人間,起草舍,食草木葉。摩納!是為不得明行具足,而行第三方便。云何?摩納!汝及汝師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納:「汝自卑微,不識真偽,而更[*]誹謗,輕慢釋子,自種罪根,長地獄本,是為第三方便。復次,摩納!不得無上明行具足,不食藥草,不食落果,不食草葉,而於村城起大堂,諸有東西南北行人過者隨力供給,是為不得無上明行具足,而行第四方便。云何?摩納!汝及汝師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納:「汝自卑微,不識真偽,而更[*]誹謗,輕慢釋子,自種罪根,長地獄本,云何?摩納!諸舊婆羅門及諸仙人多諸技術,讚歎稱說本所誦習,如今婆羅門所可諷誦稱說:一、阿咤摩,二、婆摩,三、婆摩提婆,四、鼻波密多,五、伊兜瀨悉,六、耶婆提伽,七、婆婆婆悉吒,八、迦葉,九、阿樓那,十、瞿曇,十一、首夷婆,十二、孫陀羅。如此諸大仙、婆羅門皆掘建立堂閣,如汝師徒今所居止不?」

答曰:「不也。」

「彼諸大仙頗起城郭圍遶舍宅,居止其中,如汝師徒今所止不?」

答曰:「不也。」

「彼諸大仙頗處高床重褥綩綖細軟,如汝師徒今所止不?」

答曰:「不也。」

「彼諸大仙頗以金銀、瓔珞、雜色花鬘、美女自娛,如汝師徒不?彼諸大仙頗駕乘寶車,持導引,白自覆,手執寶,著雜色寶,又著金鬘白㲲[*],如汝師徒今所服不?」

答曰:「不也。」

替人傳話,不會成為被傳話的人

「摩納!汝自卑微,不識真偽,而更[*]誹謗,輕慢釋子,自種罪根,長地獄本。云何?摩納!如彼諸大仙、舊婆羅門,讚嘆稱說本所諷誦,如今婆羅門所可稱說諷誦阿咤摩等,若傳彼所說,以教他人,欲望生梵天者,無有是處。猶如,摩納!王波斯匿與人共議,或與諸王,或與大臣、婆羅門、居士共論,餘細人聞,入舍衛城,遇人便說波斯匿王有如是語。云何?摩納!王與是人共言議不?」

答曰:「不也。」

「摩納!此人諷誦王言以語餘人,寧得為王作大臣不?」

答曰:「無有是處。」

「摩納!汝等今日傳先宿、大仙、舊婆羅門語,諷誦教人,欲至生梵天者,無有是處。云何?摩納!汝等受他供養,能隨法行不?」

答曰:「如是,瞿曇!受他供養,當如法行。」

[校勘]

「及」,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及」。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跏」,宋、元二本作「加」。

「斷除」,明本作「除斷」。

「掉」,明本作「調」。[*]

「瘥」,大正藏原為「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大正藏原為「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是」。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盛」,宋本作「成」。

「外」,宋本作「水」。

「捨」,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

「深」,大正藏原為「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深」。

宋、元、明三本無「起」字。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分」,宋、元、明三本作「芬」。

「㲲」,大正藏原為「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㲲」。[*]

「扃」,大正藏原為「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扃」。

「恬」,大正藏原為「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恬」。

「化」,大正藏原為「他」,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永樂北藏五本改作「化」。

「習」,宋本作「集」。[*]

「在造」,大正藏原為「造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造」。

「煉」,宋、元、明三本作「練」。

大正藏在「人」字之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信」,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永樂北藏三本改作「信」。

「倒」,宋、元二本作「到」。

「有漏集」,大正藏原為「集如實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漏集」。

大正藏無「已得解脫」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鼈」,大正藏原為「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鼈」。[*]

「住」,宋、元、明三本作「至」。

「筭」,明本作「策」。

「捨」,大正藏原為「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阿咤摩」,巴利本作 Atthaka。

「婆摩」,巴利本作 Vāmaka。

「婆摩提婆」,巴利本作 Vāmadeva。

「鼻波密多」,巴利本作 Vessāmitta。

「伊兜瀨悉」,巴利本作 Aṅgiras。

「耶婆提伽」,巴利本作 Yamataggi。

「婆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婆悉吒」,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迦葉」,巴利本作 Kassapa。

「孫」,大正藏原為「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孫」。

「郭」,大正藏原為「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郭」。

「綩綖」,宋本作「菀筵」,元本作「綩筵」。

「戟」,大正藏原為「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戟」。

「引」,宋本作「胤」。

「金鬘」,大正藏原為「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金鬘」。

大正藏無「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晝日:白天。

陰蓋:指「五蓋」,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約九點至十二點。

偃右脅:向右側躺。「偃」是臥倒,「脅」是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

繫想在明:連續不斷地念著光明的相。「明想」即觀想出的光明,修行人可以念著這光明的相,以攝守心念。

內身身觀:正念安住在身體內,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身觀」是「四念處」中「身念處」的另譯。「內身」指自身以內。

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勤奮努力,覺知當下而不失念,去除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例如不淨觀時,觀他人不淨)、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例如四界分別觀時,觀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構成的)。

內外身觀:正念安住在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屈申俯仰:四肢的彎屈、伸直,彎身、起身。「申」通「伸」,舒展的意思。

鉢:出家人盛飯食的器具。

便利:大小便。

睡眠覺悟:睡著跟醒著的時候。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塚間:墳場。

山窟:山洞。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端身正意:正直身體,端正心念。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慳貪:吝嗇與貪心。「慳」是吝嗇,不捨得給別人東西;「貪」是貪心,想要更多而不滿足。

怨結:怨恨結於心中。

慈愍:慈愛憐憫。

掉戲:即「掉舉」,心浮動不安。

僮僕:家僮與僕役,泛指僕人。也作「童僕」。

大家:世家望族,此處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舉財:借錢。

治生:營生;謀生。

色力充足:身體的氣力充足、健康狀況良好。

曠野:空曠的原野;野外。

嶮:讀音同「險」,地勢險惡、高峻。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覆蔽:掩蓋遮蔽。

闇:陰暗;混濁。

冥:幽暗。如:「幽冥」。

慧眼:智慧。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

欲:感官欲樂。

惡不善法:惡的、不善的事情。

覺、觀:「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離生喜、樂:由捨離(欲、惡不善法)而生起喜與樂。

初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

漬:浸泡。如:「醃漬」、「浸漬」。

周遍:遍布(全身)。

盈溢:布滿;充裕。原意指水滿溢出的樣子。

眾藥:這裡指各種沐浴粉。古印度以各種豆類果實磨成粉末,沾水後可清潔身體及衣服,稱為澡豆。

中外俱潤:(沐浴粉的)裡裡外外都濕潤、充滿水分。

現身:當生。

樂靜閑居:喜歡處在安靜的地方。

專念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內心澄淨、專注,離於尋與伺,尋與伺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入於第二禪。《本事經》卷第四對應二禪的定型句翻譯作:「尋伺靜息,內淨一趣,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具足安住第二靜慮。」。另參考獅子吼站的四禪解說。

捨喜、住,護念不錯亂,身受快樂,如聖所說,起護念樂,入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達到聖者所說:『捨、念、住於樂』的第三禪。

優鉢羅:青蓮花。

鉢頭摩:赤蓮花。

拘頭摩:紅蓮花。又譯為「拘勿頭」、「拘牟頭」、「俱物頭」。

分陀利:白蓮花。又譯為「分陀利迦」。

淤泥:沉積的泥土。

捨喜、樂,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達到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的第四禪。

白㲲:精細的白色毛織布。

被覆其身:披在身上。

舉體:整個身體;全身。

恚:怨恨;憤怒。如:「恚恨」、「恚怒」。

塗治:治理。

戶扃:門戶的通稱。

觸嬈:擾亂,「嬈」讀音同「饒」。

恬然:安靜的樣子。

化作異身:變化出另一個身。

支節:關節。

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闕:虧損;短少。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

鞘:刀套。讀音同「翹」。

篋:放東西的箱子。如:「籐篋」、「書篋」。讀音同「切」。

簏:竹子編成的箱子。如:「字紙簏」、「書簏」。讀音同「鹿」。

色身:物質所構成的身體。

化身:變化出來的身體。

琉璃:青色的寶石。

摩尼:寶珠。

瑩治:透徹光明。

綖:「線」的異體字。

烟:「煙」的異體字。

燄:火苗、火花。同「焰」。

大火𧂐:大火堆。「𧂐」通「積」字,堆積的燃料、柴火。

捫:撫;摸。「捫」讀音同「門」。

梵天:色界的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天耳智: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天耳通」、「天耳智通」。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

癡:愚痴。無明、沒有智慧。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憶識:回憶;知道。

劫數成敗:(回憶宿世生命直到)宇宙的生成與敗壞。「劫」是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邑:城市。

展轉:反覆。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大明:大智慧。

曜:日光;光芒。

生死智:了知自己及他人未來世的種種的智慧。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隨所造業報應因緣皆悉知之:如實了知眾生隨著所造善惡業得到相應果報,並如實了知造成該善惡果報的因緣(身行、口、意的善不善行,有無謗毀聖人,是否因邪見受邪法因緣,或具足正見)。《雜阿含》885經此處的相關定型句作「隨業受生如實知…,邪見受邪法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

誹謗:散布不實言論而損壞他人名譽。

邪倒見:邪僻顛倒的惡見。

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五道: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因為「六道」中阿修羅道散布於其餘道中,因此經中有時說「六道」、有時說「五道」。

無漏智:了知四聖諦、解脫煩惱及輪迴的智慧。

如實:如其原貌;契合真理。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有漏:有煩惱。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集:集起;生起。

趣漏盡道:導向斷盡煩惱的道路。

欲漏、有漏、無明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沒有智慧而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明行具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斫:以刀斧砍削。讀音同「濁」。

釋子:釋迦族的人,這裡指佛陀的弟子。

澡瓶:水瓶,可儲水供飲用或洗手。

筭術:明本做「策」術 (持杖策術),杖策是扶著拐杖、手拿拐杖的意思。該段對應的南傳翻譯為:

長部3經/安玻德經(戒蘊品[第一])(莊春江譯)

再者,安玻德!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是就這個無上明行具足未得到者、落下果實為食物未得到者,拿鋤頭、籃子後,進入林野處:『我將是球根的根果實為食物者。』他必然只變成明行具足者的侍奉者。安玻德!這是這個無上明行具足的第二個敗散口。

菴:茅屋。同「庵」。

閣:古代一種類似樓的建築物。屋分兩層,底層為支撐層,上層立於支撐平座上,四周圍起,有窗,視野高闊,通風良好。常建於園林中以供休憩。亦供置物藏書用。

供給:供應;給予。

稱說:述說;陳述。

誦習:誦讀學習。

諷誦:背誦而熟記。

塹:深坑、護城河。讀音同「欠」。

郭:兩道城牆中之外牆,即外城。

圍遶:圍繞。

重褥:貴重的寢具。「褥」是床單、棉被、床罩的總稱。

綩綖:讀音同「晚延」,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後的飾物。

細軟:簡便易於攜帶的值錢物品。

戟: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

導引:引導行進的隊伍。

蓋:傘狀的陳設,可遮陽、擋雨、擋灰塵、或作裝飾。

拂:拂塵,是拂拭塵埃、蚊蟲的用具。

屣:鞋子。如:「敝屣」。

無有是處:沒有這樣的情形。

細人:地位卑微之人。

舍衛城:舍衛城是古代中印度拘薩羅國的首都,該國的南方有另外一個國家也叫作拘薩羅國,為方便區分,後來就將舍衛的首都名作為國號,稱作舍衛國。在當今印度北部近尼泊爾處。

 

(4/4)

如來現三十二相,婆羅門師徒歸依

「摩納!汝師沸伽羅娑羅受王村封,而與王波斯匿共論議時,說三不要論無益之言,不以正事共相諫曉,汝今自觀汝及師過,且置是事,但當求汝所來因緣。」

摩納即時舉目觀如來身,求諸相好,盡見餘相,唯不見二相,心即懷疑。爾時,世尊默自念言:「今此摩納不見二相,以此生疑。」即出廣長舌相,舐耳覆面。時,彼摩納復疑一相,世尊復念:「今此摩納猶疑一相。」即以神力,使彼摩納獨見陰馬藏。爾時,摩納盡見相已,乃於如來無復狐疑,即從座起,遶佛而去。

時,沸伽羅婆羅門立於門外,遙望弟子,見其遠來,逆問之言:「汝觀瞿曇實具相不?功德神力實如所聞不?」

即白師言:「瞿曇沙門三十二相皆悉具足,功德神力實如所聞。」

師又問曰:「汝頗與瞿曇少語議不?」

答曰:「實與瞿曇言語往返。」

師又問曰:「汝與瞿曇共論何事?」

時,摩納如共佛論,具以白師,師言:「我遂得聰明弟子致使如是者,我等將入地獄不久,所以者何?汝語諸欲勝毀呰瞿曇,使之不悅,於我轉疎,汝與聰明弟子致使如是,使我入地獄不久。」於是,其師懷忿結心,即摩納令,師自乘車。時,彼摩納當墮車時,即生白癩

時,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仰觀日已,默自念言:「今沙門瞿曇,非是時也,須待明日,當往覲問。」於明日,嚴駕寶車,從五百弟子前後圍遶,詣伊車林中,下車步進,到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仰觀如來身,具見諸相,唯不見二相。

婆羅門擔心失去國王的封賞及名聲,折衷敬禮世尊

時,婆羅門疑於二相,佛知其念,即出廣長舌相,舐耳覆面。時,婆羅門又疑一相,佛知其念,即以神力,使見陰馬藏。時,婆羅門具見如來三十二相,心即開悟,無復狐疑,尋白佛言:「若我行時,中路遇佛,少停止乘,當知我已禮敬世尊,所以者何?我受他村封,設下乘者,當失此封,惡聲流布。」

又白佛言:「若我下乘,解劍退蓋,并除,澡瓶履屣,當知我已禮敬如來,所以者何?我受他封,故有五威儀,若禮拜者,即失所封,惡名流布。」

又白佛言:「若我在眾見佛起者,若偏露右臂,自稱姓字,則知我已[*]禮敬如來,所以者何?我受他封,若禮拜者,則失封邑,惡名流布。」

又白佛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及諸大眾當受我請。」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時,婆羅門見佛默然,知以許可,即從座起,不覺禮佛遶三匝而去。歸設飲食,供既辦,還白:「時到。」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與諸大眾千二百五十人往詣其舍,就座[*]而坐。

時,婆羅門手自斟酌,以種種甘饍供佛及僧,食去鉢,行澡水畢,時婆羅門右手執弟子阿摩晝臂至世尊前言:「唯願如來聽其悔過!唯願如來聽其悔過!」如是至三,又白佛言:「猶如善調象馬,猶有倒還復正路,此人如是,雖有漏失,願聽悔過。」

佛告婆羅門:「當使汝壽命延長,現世安隱,使汝弟子白癩得除。」佛言適訖,時彼弟子白癩即除。

時,婆羅門取小座於佛前坐,世尊即為婆羅門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汙,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演布清淨。爾時,世尊知婆羅門心已調柔、清淨、無垢,堪受道教,如諸佛常法,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時,婆羅門即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如淨潔白㲲[*],易為受染;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亦復如是,見法得法,決定道果,不信餘道,得無所畏,即白佛言:「我今再三歸依佛、法及比丘僧,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及諸大眾哀愍我故,受七日請。」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婆羅門即於七日中,種種供養佛及大眾。爾時,世尊過七日已,遊行人間

佛去未久,沸伽羅娑羅婆羅門遇病命終。時諸比丘聞此婆羅門於七日中供養佛已,便取命終,各自念:「此命終,為生何趣?」爾時,眾比丘往至世尊所,禮佛已,一面坐,白佛言:「彼婆羅門於七日中供養佛已,身壞命終,當生何處?」

佛告比丘:「此族姓子諸善普集,法法具足,不違法行,斷五下結,於彼便般涅槃,不來此世。」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羅」字之後有一「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三」,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三」。

「汝及」,大正藏原為「及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及」。

「默」,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默」。

「禮敬」,大正藏原為「敬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禮敬」。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壽」,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壽」。

「取」,宋、元、明三本作「以」。

「汙」,宋、元二本作「行」。

「苦集」,大正藏原為「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集」。

「羅」,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註解]

不要:不重要的。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句話。

相好:殊勝福報的形體相貌特徵。古印度認為如來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是容易看到的,「好」是較微細難見的。

廣長舌:舌頭既寬且長,從口伸出可覆蓋整個臉部直到髮際。

舐耳:舌頭可以碰到耳朵。「舐」讀音同「是」,用舌頭舔東西的意思。

陰馬藏:良馬平時能將陰部縮進腹內,此相指男性陰部(根部)能像良馬一樣隱藏於體內,又稱「馬陰藏相」。

狐疑:狐狸生性多疑,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猶豫不決。

功德:行善所獲得的果報、福利、功用。

具以白師:完整地告訴老師。

毀呰:詆毀;說人短處,毀謗他人。「呰」讀音同「紫」。

轉疎:變得疏遠。「疎」是「疏」的異體字。

蹴:踢。如:「蹴踘」、「蹴毬」。

墮:摔下車。

白癩:痲瘋病的一種類型。《諸病源候論》卷二:「凡癩病,語聲嘶破,目視不明,四肢頑痹,支節火燃,心裡懊熱,手腳俱緩,……手足隱疹起,往往正白在肉里,鼻有息肉,目生白珠,當瞳子,視物無所見。此名白癩。」

覲:拜望、省候尊者或長輩。

非是時也:不是適當的時候。

旦:天剛亮的時候。如:「枕戈待旦」、「通宵達旦」。

問訊:問候請安。

開悟:解除疑惑。

中路遇佛,少停止乘:路上遇到佛陀,車子停在路旁邊。

設下乘者,當失此封,惡聲流布:如果我下車,將失去國王對我的封賞,並且壞名聲流傳散布。

幢:高舉的圓柱狀旗幟,在旗柱頂端的圓頂周圍繫上絲帛或布幔,垂下後呈現圓筒狀。

麾:用來指揮的旗幟。讀音同「灰」。

偏露右臂:將上衣掛於左肩,而露出右臂,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長者的方式之一,因這樣子方便做雜務,代表當事人願意為長者服務。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向、依靠佛陀、佛法、賢聖僧眾,也就是「三皈依」。按:學佛要接受三皈依,相當於上學前先向學校註冊。

聽:任由,讀音為四聲。這裡有準許的意思。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默然:沉靜無聲。

遶三匝:順著右方(順時鐘)繞佛陀三圈,以表示禮敬。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饍:「膳」的異體字。飯食。如:「早膳」、「晚膳」、「用膳」。

手自斟酌:斟是倒酒,酌是飲酒。這裡是指居士為佛陀及來應供的比丘僧親手布菜,或倒飲用水等。

訖:完畢、終了。如:「付訖」、「驗訖」、「收訖」。

行澡水:飯前洗手以及飯後漱口、洗手用水。

蹶:顛仆;跌倒。

小座:矮的座位。又譯為「小床」、「卑床」。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又譯為「示、教、照、喜」。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布施的道理、持戒的道理、往生天界的道理。

欲為穢汙,上漏為患:貪欲是不善的、不清淨的,是粗重的煩惱、災患。又譯為「欲惡不淨,上漏為患」、「欲為不淨,斷漏為上」、「欲為不淨,苦惱之本」、「欲味、欲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說明欲的過患、卑下、雜染」。

出要:出離;離欲。

演布:弘揚傳授。

調柔:馴服、柔和。

常法:通例;通常的原則。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熄滅的涅槃。

苦出要諦:聖者所證的出離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基於四聖諦的正見斷了見惑,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見法得法:見到並體證佛法。

不信餘道,得無所畏:不會相信其他外道,信受佛法而沒有任何畏懼。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哀愍:悲憫。

遊行人間: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人間遊行」、「遊行」、「行腳」。

五下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這一世結束後就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般涅槃:完全滅除煩惱、生死。「般」為「完全」。

奉行:遵照實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沸伽羅娑羅婆羅門派他最聰明的弟子阿摩晝去調查佛陀,原本只是要看佛陀是否真的有三十二相:「汝往觀彼沙門瞿曇,為定有三十二相,為虛妄耶?」。結果這位弟子自視甚高,帶著踢館的心態去質疑佛陀,卻反被佛陀折伏。

沸伽羅娑羅婆羅門原先的動機只在於實地調查,而不在於攻擊佛陀,因此知道佛陀真得有三十二相後,對弟子阿摩晝非常生氣。婆羅門怕被弟子造業的行為連累,使得佛陀也會疏遠他,讓他沒辦法得到原諒而墮入地獄:「我遂得聰明弟子致使如是者,我等將入地獄不久,所以者何?汝語諸欲勝毀呰瞿曇,使之不悅,於我轉疎,汝與聰明弟子致使如是,使我入地獄不久。」

所幸原來佛陀是不在意的,受供後的祝福語讓婆羅門安了心:「當使汝壽命延長,現世安隱,使汝弟子白癩得除。」佛說完後,弟子莫名其妙得到的白癩病也好了。

[進階辨正]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

 
agama3/長阿含經第二十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5/01/11 20:5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3044579029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