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根本分別品第二(有十經)(第四分別誦)

 分別六界.處  觀法.溫泉林
 釋中禪室尊  阿難說.意行
 拘樓瘦無諍  鸚鵡.分別業

導讀

(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提國,往詣王舍城宿。於是,世尊往至陶家,語曰:「陶師!我今欲寄陶屋一宿,汝見聽耶?」

陶師答曰:「我無所違。然有一比丘先已住中,若彼聽者,欲住隨意。」

爾時,尊者弗迦羅娑利先已在彼住陶屋中。於是,世尊出陶師家入彼陶屋,語尊者弗迦羅[*]娑利曰:「比丘!我今欲寄陶屋一宿,汝見聽耶?」

尊者弗迦羅[*]娑利答曰:「君!我無所違。且此陶屋草座已敷,君欲住者,自可隨意。」

爾時,世尊從彼陶屋出外洗足訖,還入內,於草座[*]上敷尼師壇結跏趺坐,竟夜默然靜坐定意,尊者弗迦邏娑利亦竟夜默然靜[*]坐定意。彼時,世尊而作是念:「此比丘住止寂靜,甚奇!甚特!我今寧可問彼比丘:『汝師是誰?依誰出家學道受法?』」

世尊念已,問曰:「比丘!汝師是誰?依誰出家學道受法?」

尊者弗迦羅[*]娑利答曰:「賢者!有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覺無上正盡覺,彼是我師,依彼出家學道受法。」

世尊即復問曰:「比丘!曾見師耶[*]?」

尊者弗迦羅[*]娑利答曰:「不見。」

世尊問曰:「若見師者,為識不耶[*]?」

尊者弗迦羅[*]娑利答曰:「不識。然,賢者!我聞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是我師,依彼出家學道受法。」

彼時,世尊復作是念:「此族姓子依我出家學道受法,我今寧可為說法耶[*]?」

世尊念已,語尊者弗迦羅[*]娑利曰:「比丘!我為汝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分別六界,汝當諦聽,善思念之。」

尊者弗迦羅[*]娑利答曰:「唯然。」

名詞定義

佛告彼曰:「比丘!人有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四住處。若有住彼,不聞憂慼事,不聞憂慼事已,意便不憎、不憂、不勞,亦不恐怖。如是有教,不放逸慧,守護真諦,長養惠。比丘!當學最上,當學至寂,分別六界。

「如是,比丘!人有六界聚,此說何因?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比丘!人有六界聚者,因此故說。

「比丘!人有六觸處,此說何因?謂比丘眼觸見色,耳觸聞聲,鼻觸嗅香,舌觸嘗味,身觸覺觸,意觸知法。比丘!人有六觸處者,因此故說。

「比丘!人有十八意行,此說何因?謂比丘眼見色,觀色喜住,觀色憂住,觀色捨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觀法喜住,觀法憂住,觀法捨住。比丘!此六喜觀、六憂觀、六捨觀,合已十八行。比丘!人有十八意行者,因此故說。

「比丘!人有四住處,此說何因?謂真諦住處、慧住處、施住處、息住處。比丘!人有四住處者,因此故說。

分別六界的修法

「云何比丘不放逸慧?地界若有比丘分別身界,今我此身有內地界而受於生,此為云何?謂髮、毛、爪、齒、麤細膚、皮、肉、骨、筋、腎、心、肝、肺、脾、大腸、胃、糞。如斯之比,此身中餘在內,內所攝堅,堅性住內,於生所受,是謂比丘內地界也。比丘!若有內地界及外地界者,彼一切總說地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觀,知其如真,心不染著於此地界,是謂比丘不放逸慧。

「復次,比丘不放逸慧。水界若有比丘分別身界,今我此身有內水界而受於生,此為云何?謂腦髓、眼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淡、小便,如斯之比,此身中餘在內,內所攝水,水性潤內,於生所受,是謂比丘內水界也。比丘!若有內水界及外水界者,彼一切總說水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觀,知其如真,心不染著於此水界,是謂比丘不放逸慧。

「復次,比丘不放逸慧。火界若有比丘分別此身界,今我此身有內火界而受於生,此為云何?謂熱身、暖身、煩悶身、溫壯,謂消飲食,如斯之比,此身中餘在內,內所攝火,火性熱內,於生所受,是謂比丘內火界也。比丘!若有內火界及外火界者,彼一切總說火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觀,知其如真,心不染著於此火界,是謂比丘不放逸慧。

「復次,比丘不放逸慧。風界若有比丘分別身界,今我此身有內風界而受於生,此為云何?謂上風、下風、脅風、掣縮風、蹴風、非道風、節節行息出風、息入風。如斯之比,此身中餘在內,內所攝風,風性動內,於生所受,是謂比丘內風界也。比丘!若有內風界及外風界者,彼一切總說風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觀,知其如真,心不染著於此風界,是謂比丘不放逸慧。

「復次,比丘不放逸慧。空界若有比丘分別身界,今我此身有內空界而受於生,此為云何?謂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動搖,謂食噉含,安徐咽住,若下過出。如斯之比,此身中餘在內,內所攝空,在空不為肉、皮、骨、筋所覆,是謂比丘內空界也。比丘!若有內空界及外空界者,彼一切總說空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觀,知其如真,心不染著於此空界,是謂比丘不放逸慧。

「比丘!識界若有比丘於此五界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脫者,唯有餘識,此何等識?樂識、苦識、喜識、憂識、捨識。比丘!因樂更樂故生樂覺,彼覺樂覺,覺樂覺已,即知覺樂覺。若有比丘滅此樂更樂,滅此樂更樂已,若有從樂更樂生樂覺者,彼亦滅、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苦更樂故生苦覺,彼覺苦覺,覺苦覺已,即知覺苦覺。若有比丘滅此苦更樂,滅此苦更樂已,若有從苦更樂生苦覺者,彼亦滅、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喜更樂故生喜覺,彼覺喜覺,覺喜覺已,即知覺喜覺。若有比丘滅此喜更樂,滅此喜更樂已,若有從喜更樂生喜覺者,彼亦滅、息、止,知已冷也。

「比丘!因憂更樂故生憂覺,彼覺憂覺,覺憂覺已,即知覺憂覺者。若有比丘滅此憂更樂,滅此憂更樂已,若有從憂更樂生憂覺者,彼亦滅、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捨更樂故生捨覺,彼覺捨覺,覺捨覺已,即知覺捨覺。若有比丘滅此捨更樂,滅此捨更樂已,若有從捨更樂生捨覺者,彼亦滅、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彼彼更樂故生彼彼覺,滅彼彼更樂已,彼彼覺亦滅,彼知此覺從更樂,更樂本,更樂習,從更樂生,以更樂為首,依更樂行。

「比丘!猶如火母,因鑽及人方便熱相故,而生火也。比丘!彼彼眾多林木相離分散,若從彼生火,火數熱於生數受,彼都滅止息,則冷樵木也。如是,比丘!彼彼更樂故生彼彼覺,滅彼彼更樂故彼彼覺亦滅,彼知此覺從更樂,更樂本,更樂習,從更樂生,以更樂為首,依更樂行。捨而能提升定境若比丘不染此三覺而解脫者,彼比丘唯存於捨,極清淨也。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淨捨,移入無量空處,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緣彼、繫縛於彼。我此清淨捨,移入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緣彼、繫縛於彼。』

「比丘!猶工鍊金上妙之師,以火燒金,鍛令極薄,又以火燷數數足火熟鍊[*]令淨,極使柔軟而有光明。比丘!此金者,於金師以數數足火熟鍊[*]令淨,極使柔軟而有光明已,彼金師者,隨所施設,或纏繒綵,嚴飾新衣,指鐶、臂釧、瓔珞寶鬘,隨意所作。如是,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淨捨移入無量空處,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緣彼、繫縛於彼。我此清淨捨移入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緣彼、繫縛於彼。』

觀無常、苦而能提升定慧彼比丘復作是念:『我此清淨捨,依無量空處者,故是有為。若有為者,則是無常,若無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捨不復移入無量空處。我此清淨捨,依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者,故是有為。若有為者,則是無常,若無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捨不復移入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四處以慧觀之,知其如真,心不成就,不移入者。彼於爾時不復有為,亦無所思,謂有及無,彼受身最後覺,則知受身最後覺,受命最後覺,則知受命最後覺,身壞命終,壽命已訖,彼所覺一切滅、息、止,知至冷也。

成就四住處

「比丘!譬如燃燈,因油因炷,彼若無人更增益油,亦不續炷,是為前已滅訖,後不相續,無所復受。如是,比丘!受身最後覺,則知受身最後覺,受命最後覺,則知受命最後覺,身壞命終,壽命已訖,彼所覺一切滅、息、止,知至冷也。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慧,謂至究竟滅訖,漏盡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正慧處。比丘!此解脫住真諦,得不移動,真諦者,謂如法也,妄言者,謂虛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諦處

「比丘!彼比丘施設苦本必有怨家,彼於爾時放捨、吐離、解脫、滅訖。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惠施,謂捨離一切世盡,無欲、滅、息、止,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惠[*]施處。比丘!彼比丘心為欲、恚、癡所穢,不得解脫。比丘!此一切婬、怒、癡盡,無欲、滅、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處。

「比丘!我者是自舉,我當有是亦自舉,我當非有非無是亦自舉,我當色有是亦自舉,我當無色有是亦自舉,我當非有色非無色是亦自舉,我當有想是亦自舉,我當無想是亦自舉,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是亦自舉。是貢高、是憍傲、是放逸,比丘!若無此一切自舉、貢高、憍傲、放逸者,意謂之息。比丘!若意息者,便不憎、不憂、不勞、不怖。所以者何?彼比丘成就法故,不復有可說憎者。若不憎則不憂,不憂則不愁,不愁則不勞,不勞則不怖,因不怖便當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說此法已,尊者弗迦羅[*]娑利遠塵離垢,諸法眼生。於是,尊者弗迦羅[*]娑利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由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悔過。善逝!我自首。如愚如癡,如不定,如不善解,不識良田,不能自知。所以者何?以我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為君也。唯願世尊聽我悔過,我悔過已,後不更作。」

世尊告曰:「比丘!汝實愚癡,汝實不定,汝不善解,謂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為君也。比丘!若汝能自悔過,見已發露,護不更作者,比丘!如是則於聖法、律中益而不損,謂能自悔過,見已發露,護不更作。」

佛說如是。尊者弗迦羅娑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分別六界經第一竟(三千一百三十一字)

[校勘]

大德寺本無「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九字。

大德寺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

「根本分別品」,大德寺本作「中阿鋡根本分別品」。

「第二」,明本作「第十三」。

「誦」,大德寺本作「誦卷四十二」。

「鵡」,元本作「鵝」。

「含」,大德寺本作「鋡」。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提」,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提」。

「陶家」,巴利本作 Kumbhakāra。

「耶」,大德寺本作「邪」。[*]

「弗迦羅」,大正藏原為「弗迦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弗迦羅」。[*]

「弗迦羅」,巴利本作 「Pukkusāti」。

「座」,大德寺本作「坐」。[*]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大德寺本改作「靜」。[*]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大德寺四本改作「靜」。

「娑」,大正藏原為「裟」,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娑」。

「不放逸慧」,巴利本作 Paññaṃ nappamajjeyya。

「惠」,大德寺本作「慧」。[*]

「人有六界聚」,巴利本作 Chadhāturo ayaṃ puriso ti。

「六觸處」,巴利本作 Chaphassāyatana。

「嗅」,大德寺本作「臭」。

「十八意行」,巴利本作 Aṭṭhādasamanopavicāra。

「觀色喜住」,巴利本作 Somanassaṭ ṭhānīyaṃ rūpaṃ upavicarati。

「者」,聖本作「麤」。

「四住處」,巴利本作 Caturādhiṭṭhāna。

「麤細」,宋、元二本作「塵網」。

「水」,大德寺本作「外」。

「髓」,大正藏原為「膜」,宋、元、明三本作「髓」,大德寺本作「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髓」。

「涎」,大德寺本作「▆」。

「痰」,大正藏原為「淡」,宋本作「澹」,元、明二本作「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痰」。

「壯」,大正藏原為「莊」,宋、元、明三本作「壯」,聖本作「在」,大德寺本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壯」。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大德寺五本補上。

聖、大德寺二本無「含」字。

「因樂更樂故生樂覺,彼覺樂覺,覺樂覺已,即知覺樂覺」,巴利本作 Sukhavedanīyaṃ phassaṃ paṭicca uppajjati sukhā vedanā. Sosukhaṃ vedanaṃ vediyamāno sukhaṃ vedanaṃ vediyāmīti pajānāti。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樂」,大正藏原為「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樂」。

聖本無「覺」字。

「鍊」,大正藏原為「煉」,宋、聖、大德寺三本作「練」,元、明二本作「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鍊」。[*]

「燷」,宋、聖二本作「𣠩」,元本作「𭐌」,明本作「㩜」,大德寺本作「灆」。

「纏」,大正藏原為「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纏」。

「鐶」,大德寺本作「環」。

「則」,聖本作「到」。

「第一真諦處」,巴利本作 Parama saccādhiṭṭhāna。

「設苦」,大正藏原為「說施若」,宋本作「設若」,元、明二本作「設苦」,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設苦」。

「正惠施」,元、明二本作「正慧施」。

「正惠施」,巴利本作 Ariya cāga。

「息」,巴利本作 Upasama。

「迦羅」,聖本作「加羅」。[*]

大正藏在「法」字之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惑」,大德寺本作「或」。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君」,巴利本作 Avuso。

「迦羅」,大正藏原為「迦邏」,宋、元、明、聖四本作「加羅」,大德寺本作「迦羅」,今依據大德寺本改作「迦羅」。

明本無「分別六界經第一竟」八字。

「三千一百三十一字」,宋、大德寺二本作「三千一百三十字」,元、明、聖三本無「三千一百三十一字」八字。

[註解]

陶家:製作陶器的人。

十經:指第162經~171經,分別為:分別六界經、分別六處經、分別觀法經、溫泉林天經、釋中禪室尊經、阿難說經、意行經、拘樓瘦無諍經、鸚鵡經、分別大業經,共十經。

我無所違:對我不妨礙。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有義有文:有正確的意義、有正確的詞句。

人有六界聚:人是地界(堅固性)、水界(濕潤性)、火界(溫熱性)、風界(移動性)、空界(空間)、識界(覺知)這六類組成的積聚。「界」指差別、分類,「聚」是積聚。

十八意行:以意識為近緣所生起的十八種意的伺察,這裡的「行」為「伺察」(「伺」的加強語氣)的對譯,「十分專注地觀察」的意思,經文的說明內容也作「觀」。又譯為「十八受」、「十八意近行」。相當的《佛說蓱沙王五願經》經文作「志十八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十八種意的近伺察」。

四住處:四種可依止、立足的基礎。相當的《佛說蓱沙王五願經》經文作「四堅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四種依處」。

長養惠施:南傳作「應該使捨棄增大」,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應該鍛鍊斷念」。

六喜觀、六憂觀、六捨觀:於六根的每一根,對會使其起喜、憂、捨的境界(六境),作專注地觀察。「喜、憂、捨」,《雜阿含經》第465經和相對應的南傳經文譯文皆同,《雜阿含經》第460經譯作「喜、苦、不苦不樂」,《相應部三五相應一二九經》譯作「樂、苦、捨」。

分別身界:解析身體的組成。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界分別」。

受於生:執著於生存。

熱身、暖身、煩悶身、溫壯身:身體的熱度、暖和、悶熱、體熱蓄積。

上風、下風、脅風、掣縮風、蹴風、非道風、節節行風:往上移動(例如形成聲音)的風、往下移動的風、腹部(例如消化系統蠕動)的風、收縮(例如貶眼)的風、踏踩(移動關節)的風、不正常的風、行走於四肢的風。「風」代表移動性。「脅」指兩肋腹部。「掣」讀音同「撤」,牽制的意思。「蹴」讀音同「促」,踏踩、踢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上行風、下行風、腹部中的風、腹腔中的風、隨行於四肢的風」。

息出風、息入風:呼氣、吸氣。

樂識、苦識、喜識、憂識、捨識:(身體)樂的感受的覺知、(身體)苦的感受的覺知、(心理)喜的感受的覺知、(心理)憂的感受的覺知、捨(不苦、不樂)的感受的覺知。按:經中有時將感受區分為樂受、苦受、捨受三種,有時則進一步依是由身體或心理所引發的,區分為身體引發的樂受、苦受,心理引發的喜受、憂受,以及不苦不樂的捨受,總共五種。三受或五受只是分類方式的不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識知『樂』,識知『苦』,識知『不苦不樂』」。

更樂:即「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滅、息、止,知已冷也:消滅、平息、停止,知道後就冷靜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它被滅,它被平息。」。

三覺:三種感受,指「五受」中(心理)喜的感受、(心理)憂的感受、捨的感受這三者,也可以指「三受」中樂的感受、苦的感受、捨的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數數:頻繁地。

虛妄法:相對於解脫、涅槃,世間是虛偽、迷惑凡夫的,而稱為虛妄法。

彼比丘施設苦本必有怨家:那位比丘(以前)安住在苦上時一定有結怨的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前,當他是無智者時,他是依著的進入者、受持者」。

第一正惠施:cāga可譯為「施捨(惠施)」及「捨棄」,本經中的「惠施」應指「捨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最高聖捨棄,即:一切依著的斷念」。

自舉:自己抬舉自己;驕傲自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思量」。

當有:未來(世)存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借宿陶師家中的弗迦羅娑利尊者以前從未見過佛陀,只是輾轉學到佛法,但他的定力被佛陀所讚許,進而傳授他更深的法義。這是佛學上很有名的一個例子,表示依法自修的佛弟子,雖然有不同的傳承路徑,仍可有所成果。
  • 本經中佛陀先簡單介紹「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四住處」這四個名詞的定義,瞭解了這四個名詞即能理解後面修習方法中反覆提到的「六界」、「觸」、「喜、憂、捨」所指為何,然後佛陀進一步教導「分別六界」的修法,以成就「四住處」、獲得解脫。
  • 本經定義水大為「(濕)潤性」,和南傳論中定義水大為「凝結性」不同,或許只是從不同角度的描述。

(一六三)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處經第二(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分別六處經。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唯當受教。」

佛言:「汝等六處當知內也,六更樂處當知內,十八意行當知內,三十六刀當知內,於中斷彼成就是,無量說法當知內,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是謂分別六處經事。

六入處

「六處當知內者,此何因說?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六處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六觸

「六更樂處當知內者,此何因說?謂眼更樂為見色,耳更樂為聞聲,鼻更樂為嗅香,舌更樂為嘗味,身更樂為覺觸,意更樂為知法,六更樂處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十八意行

「十八意行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比丘者,眼見色已,分別色喜住,分別色憂住,分別色捨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分別法喜住,分別法憂住,分別法捨住,是謂分別六喜、分別六憂、分別六捨,總說十八意行,十八意行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三十六刀

「三十六刀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欲。

「云何六喜依著?云何六喜依無欲?眼見色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云何喜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喜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愛法、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云何喜依無欲?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

「云何六憂依著?云何六憂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憂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云何憂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憂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愛法、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云何憂依無欲?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

「云何六捨依著?云何六捨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捨依著?眼知色生捨,彼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色有捨,不離色,是謂捨依著。云何捨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若有至意修習捨,是謂捨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捨依著?意知法生捨,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法有捨,不離法,是謂捨依著。云何捨依無欲?意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若有至意修習捨,是謂捨依無欲。是為六喜依著、六喜依無欲、六憂依著、六憂依無欲、六捨依著、六捨依無欲,總說三十六刀,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有所依而進一步斷除執著

於中斷彼成就是者,此何因說?謂此六喜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喜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憂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憂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捨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捨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憂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喜依無欲,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捨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憂依無欲,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

「有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有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云何有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若捨為色、為聲、為香、為味、為觸,此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云何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謂捨或依無量空處,或依無量識處,或依無所有處,或依非有想非無想處,此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謂此捨有一更樂,不若干更樂。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捨有無量更樂,若干更樂。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取無量、依無量、住無量,謂此捨有一更樂,不若干更樂。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捨有無量更樂,若干更樂。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於中斷彼成就是者,因此故說。

無量說法

「無量說法當知內者,此何因說?如來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辯才成就第一辯才,壽活百歲,如來為彼說法滿百年,除飲食時、大小便時、睡眠息時及聚會時,彼如來所說法,文句法句觀義,以慧而速觀義,不復更問於如來法。所以者何?如來說法無有極不可盡法,文句法句觀義,乃至四弟子命終,猶如四種善射之人,挽彊俱發,善學善知,而有方便,速徹過去。如是,世尊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辯才成就第一辯才,壽活百歲,如來為彼說法滿百年,除飲食時、大小便時、睡眠息時及聚會時。彼如來所說法,文句法句觀義,以慧而速觀義,不復更問於如來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極不可盡,無量說法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聖人的三意止

「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者。此何因說?若如來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慼也。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一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

「復次,如來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歡喜也。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二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

「復次,如來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慼,亦不歡喜,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者,因此故說。

無上調御士把人調御到哪裡

「無上調御士者,謂調御士趣一切方者。此何因說?謂[*]調御士者,此說調御士趣一方,或東方、或南方、或西方、或北方;調御象者,調御象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調御馬者,調御馬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調御牛者,調御牛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也。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於中方者色觀色,是謂第一方。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方。淨解脫身觸成就遊,是謂第三方。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方。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方。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方。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方。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盡身觸成就遊,慧觀漏盡斷智,是謂第八方。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分別六處經第二竟(二千五百一十二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在」,宋本作「安」。

「三十六刀」,巴利本作 Chattiṃsa sattapādā。

「方」,大德寺本作「方便」。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巴利本作 Cakkhuviññeyyānam rūpānaṃ iṭṭhānaṃ kantānaṃ manāpānaṃ manoramānaṃ lokāmissapatisamyuttānaṃ paṭilābham。

「生」,聖本作「坐」。

「有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巴利本作 Atthi bhikkave upekhā nānattā nānattasitā。

「有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巴利本作 Atthi upekhāekattā ekattasitā。

「依無量空處」,巴利本作 Akāsānañcāyatananissitā。

「依無量識處」,巴利本作 Viññaṇañcāyatananissitā。

「依無所有處」,巴利本作 Ākiñcaññāyatananissitā。

「依非有想非無想處」,巴利本作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nissitā。

「意止」,巴利本作 Satipaṭṭhāna。

「謂」,明本作「為」。

聖本無「教也,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十八字。

大正藏無「謂」字,今依據宋、元、明、大德寺四本補上。[*]

「對」,聖本作「礙」。[*]

明本無「分別六處經第二竟」八字。

「二千五百一十二字」,宋、大德寺二本作「二千五百一十字」,元、明、聖三本無「二千五百一十二字」八字。

[註解]

當知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應該體會」。

三十六刀:三十六種分類,其中「刀」是量詞,是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也有人認為「三十六刀」可能是「三十六句」的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為「三十六種眾生足跡」,《雜阿含經》第485經及《相應部尼柯耶》SN.36.22 譯為「三十六受」,《阿毘達磨俱舍論》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譯為「三十六師句」。

於中斷彼成就是:有所依靠而進一步斷除那些(執著),以有所成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那裡,依止這個,請你們捨斷那個」。

三意止:不管所教導的眾生受教、不受教、或有的受教有的不受教,聖人的意念都不動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聖者親近的三個念住」。

上具觸願恐怖:南傳的相當經文作「對無上解脫現起熱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個人產生最高釋放的渴望」。

四弟子:這邊是假設有四位佛弟子具有超強學習能力,除了吃喝拉撒睡外都在聽佛說法,一聽就懂而不須重複教,佛陀說法說到這些弟子活到一百歲而老死後都說不完。這是形容佛陀可以無窮盡地說無量的佛法。相關的經典中也有將「四弟子」作「四眾弟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本經中,佛陀要弟子們從六處、六更樂處、十八意行、三十六刀等層層去體會如何從有所依靠,突破到斷除執著,乃至於有所成就(於中斷彼成就)的境界。在這過程中,弟子們除了能領略到佛法的無邊無盡(無量說法)、佛陀為悲憫眾生而說法的心境(三意止)外,更能順著佛陀的調御,順利邁向八解脫之路。

[進階辨正]

(一六四)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觀法經第三(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分別觀法經。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唯當受教。」

佛陀略說

佛言:「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出外灑散心不住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不出外不灑散,心住內,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復生、老、病、死,是說苦邊。」佛說如是已即從座起,入室宴坐。

於是,諸比丘便作是念:「諸賢!當知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出外灑散,心不住內,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不出外不灑散,心住內,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復生、老、病、死,是說苦邊。』」彼復作是念:「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彼復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諸賢!共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請說此義,若尊者大迦旃[*]延為分別者,我等當善受持。」

比丘請大迦旃延尊者廣說

於是,諸比丘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尊者大迦旃[*]延!當知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出外灑散,心不住內,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不出外不灑散,心住內,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復生、老、病、死,是說苦邊。』我等便作是念:『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我等復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爾時,尊者大迦旃[*]延告曰:「諸賢!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諸賢!猶如有人欲得求,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見大樹成根、莖、節、枝、葉、花、實,彼人不觸根、莖、節、實,但觸枝葉。諸賢所說亦復如是,世尊現在,捨來就我而問此義。所以者何?諸賢!當知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諸賢!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諸賢等當善受持。」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我等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我等當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心是否攀緣外境而散亂

尊者大迦旃[*]延告諸比丘:「諸賢等!共聽我所說。諸賢!云何比丘心出外灑散?諸賢!比丘眼見色,識食色相,識著色樂相,識縛色樂相,彼色相味結縛心出外灑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識食法相,識著法樂相,識縛法樂相,彼法相味結縛心出外灑散。諸賢!如是比丘心出外灑散。如何讓心不向外攀緣散亂諸賢!云何比丘心不出外灑散?諸賢!比丘眼見色,識不食色相,識不著色樂相,識不縛色樂相,彼色相味不結縛心,不出外灑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識不食法相,識不著法樂相,識不縛法樂相,彼法相味不結縛心,不出外灑散。諸賢!如是比丘心不出外灑散。

心是否執著於定境

「諸賢!云何比丘心不住內?諸賢!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識著離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復次,諸賢!比丘、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識著定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復次,諸賢!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得第三禪成就遊。彼識著無喜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復次,諸賢!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識著捨及念清淨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

「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識著空智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識著識智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識著無所有智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識著無想智味,依彼、住彼、緣彼、縛彼,識不住內。諸賢!如是比丘心不住內。

「諸賢!云何比丘心住內?諸賢!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識不著離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復次,諸賢!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識不著定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復次,諸賢!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識不著無喜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復次,諸賢!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識不著捨及念清淨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

「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識不著空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識不著識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識不著無所有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復次,諸賢!比丘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識不著無想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緣彼、不縛彼,識住內也。諸賢!如是比丘心住內也。

心是否執著於五陰而恐懼

「諸賢!云何比丘不受而恐怖?諸賢!比丘不離色染,不離色欲,不離色愛,不離色渴。諸賢!若有比丘不離色染,不離色欲,不離色愛,不離色渴者,彼欲得色、求色、著色、住色,色即是我,色是我有,彼欲得色、著色、住色,色即是我,色是我有已,識捫摸色。識捫摸色已,變易彼色時,識轉於色。識轉於色已,彼生恐怖法,心住於中,因心不知故,便怖懼煩勞,不受而恐怖;如是覺、想、行。比丘不離識染,不離識欲,不離識愛,不離識渴。諸賢!若有比丘不離識染,不離識欲,不離識愛,不離識渴者,彼欲得識、求識、著識、住識,識即是我,識是我有,彼欲得識、求識、著識、住識,識即是我,識是我有已,識捫摸識。識捫摸識已,變易彼識時,識轉於識。識轉於識已,彼生恐怖法,心住於中,因心不知故,便怖懼煩勞,不受而恐怖。諸賢!如是比丘不受恐怖。

「諸賢!云何比丘不受不恐怖。諸賢!比丘離色染,離色欲,離色愛,離色渴。諸賢!若有比丘離色染、離色欲、離色愛、離色渴者,彼不欲得色,不求色、不著色、不住色,色非是我,色非我有。彼不欲得色,不求色,不著色,不住色,色非是我,色非我有已,識不捫摸色。識不捫摸色已,變易彼色時,識不轉於色。識不轉於色已,彼不生恐怖法,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懼,不煩勞,不受,不恐怖;如是覺、想、行。比丘離識染,離識欲,離識愛,離識渴。諸賢!若有比丘離識染,離識欲,離識愛,離識渴者,彼不欲得識,不求識,不著識,不住識,識非是我,識非我有,彼不欲得識,不求識,不著識,不住識,識非是我,識非我有已,識不捫摸識。識不捫摸識已,變易彼識時,識不轉於識。識不轉於識已,彼不生恐怖法,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懼,不煩勞,不受,不恐怖。諸賢!如是比丘不受不恐怖。

「諸賢!謂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出外灑散,心不住內,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觀,如汝觀已,比丘!心不出外不灑散,心住內,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復生、老、病、死,是說苦邊。此世尊略說,不廣分別義,我以此句、以此文廣說如是。諸賢!可往向佛具陳,若如世尊所說義者,諸賢等便可受持。」

於是,諸比丘聞尊者大迦旃[*]延所說,善受持誦,即從坐起,繞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去,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向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

世尊聞已,嘆曰:「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義。所以者何?謂師為弟子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如迦旃[*]延比丘所說,汝等應當如是受持。所以者何?以說觀義應如是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分別觀法經第三竟(二千七百五十一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八千三百九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住」,元本作「生」。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明本改作「座」。[*]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大德寺四本改作「宴」。[*]

「旃」,今依據宋、元二本作「栴」。[*]

「尊者大迦旃延」,巴利本作 Ayasmā Mahā-kaccāna。

「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巴利本作 Bhagavā jānaṃ.jānāti passaṃ passati cakkhubhūto ñāṇabhūto dhammabhūto brahmabhūto vattā pavattā atthassa ninnetā amatassa dātā dhammasāmī Tathāgato。

「有覺、有觀」,巴利本作 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離生喜、樂」,巴利本作 Nivekaja pītisukha。

元本無「丘」字。

「覺」,元、明二本作「喜覺」。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內靜、一心」,巴利本作 Ekodibhāva。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大德寺四本無「不緣彼」三字。

「彼」,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識」,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明本無「分別觀法經第三竟」八字。

「二千七百五十一字」,宋本作「二千七百四十六字」,元、明、聖三本無「二千七百五十一字」八字。

「八千三百九十四字」,宋本作「八千四百一十六字」,元、明、聖三本無「八千三百九十四字」八字。

聖本在「字」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心出外灑散:心攀緣外境而散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識在外被散亂、被分散」。

心不住內:心不往內(更深入的定境)安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在內被定住」。

不受而恐怖:當有讓人難以接受的變化時,則心生恐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經由不執取而戰慄」,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由於執著而擾動」。

苦邊:苦的盡頭。

大迦旃延:比丘名,以「善解經律,而能論義」聞名。又作「摩訶迦旃延」、「迦旃延」。

實:此處特指樹幹中央堅實的心材。

識食色相:南傳作「識成為色相的隨行者」。

識著離味:覺知執著於(初禪的)「遠離(五欲)」的滋味。

內靜、一心:內心止靜、專注。

識著定味:覺知執著於(第二禪的)「定」的滋味。

離於喜欲:不再貪戀於追求「喜」的欲望。

捨無求遊:安住在...的狀態。

室:樂住;住於快樂。

識著無喜味:覺知執著於(第三禪的)「離於喜(而安住於捨)」的滋味。

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

不離色染,不離色欲,不離色愛,不離色渴:沒有離於色的染著、沒有離於色的欲望、沒有離於色的貪愛、沒有離於色的渴愛。

彼欲得色、求色、著色、住色:他想要得到色、追求色、執著色、依止色。

捫摸:抓取。「捫」讀音同「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以比喻要我們在三個層次觀察心的執著:

  1. 是否攀緣外境而散亂:心是否在六根應對六境時執著,有如心跑去外面遊玩。
  2. 是否執著於定境:心是否執著於定境的滋味,而無法更深入。
  3. 是否執著五陰而有恐懼:當五陰變異時,是否執著五陰、認為五陰是我,而心生恐懼。

第一層次觀察六根應對六境,偏向修戒的層次;第二層次觀察四禪八定,偏向修定的層次;第三層次觀察不執著於五陰、五陰無我,偏向修慧的層次。修行人要一步一步分別觀察,減輕執著,提升心的層次。

最終能達成:「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懼,不煩勞,不受,不恐怖」,這也可說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基石。

[進階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4:2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816179752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