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指人類以外的八種守護佛法的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略為介紹如下:

1. 天:受善報而生於天界的眾生。天界可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三大類。其中和人間一樣在欲界的欲界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天。出自(日) 土佐秀信『增補諸宗佛像圖彙』第二冊,京都:文彫堂,明治19年(1886)出版。

2.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其中最高級的為龍王,分為法行龍王(善龍)及非法行龍王(惡龍)兩類。法行龍王能讓天下風調雨順,非法行龍王則會造成疾疫及水災。

龍等。出自(日) 土佐秀信『增補諸宗佛像圖彙』第二冊,京都:文彫堂,明治19年(1886)出版。

3. 夜叉:義譯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有地行(在地面奔馳)、虛空(在天空飛行)及宮觀飛行(有宮殿娛樂)等三種。《雜阿含經》卷四十九第1319經即有記載佛陀及弟子們經過夜叉住處,受其招待而夜宿。

4. 乾闥婆: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嗅覺敏感的修行者有時聞到一陣不知來處的檀香味,即可能是有乾闥婆經過。

5. 阿修羅: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阿修羅有許多種,散布於天道、鬼道、畜道等各處,因此佛經中有時說眾生分為「五道」即是指將「六道」中的「阿修羅道」併入其餘各道中。阿修羅道愛喝酒卻沒有酒,男性三頭六臂,女性則極為豔麗,因此阿修羅常與天界戰鬥以搶酒,天界若戰勝則贏得美女。帝釋天的第一天后是舍脂阿修羅女,極為美豔,《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即記載帝釋天的名號之一叫舍脂鉢低(舍脂的老公)。

6. 迦樓羅:義譯金翅鳥,以吃龍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但是人類肉眼見不到,相傳因此有些外道將金翅鳥認為是有翅膀的天使。

7. 緊那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其男性馬頭人身,很會唱歌,女性則是很漂亮的人形,很會跳舞。緊那羅的音樂極為動聽,聽的人會情不禁的起舞、修行人也暫時沒有了神通。緊那羅與乾闥婆都常在諸天的法會奏樂,而也有許多緊那羅女嫁給乾闥婆。

8. 摩睺羅伽: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相傳一心想求神通的學者若得其加持,容易神通精進但瞋心變重,若無法容許異己,則離正道日遠。其禮佛方式如同蛇類的腹行。

八部眾定期在人間巡查,和人類接近的機會較多,其中守護佛法的則為護法神,否則可為惡鬼神。在佛寺常可見到四大天王塑像的腳下各踏著兩個鬼眾,也是被降伏而順從的部眾。

(一九)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會經第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釋翅提國迦維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盡是羅漢,復有十方諸神妙天皆來集會,禮敬如來及比丘僧。

四位淨居天人禮讚佛陀

時,四淨居天即於天上各自念言:「今者,世尊在釋翅提[*]迦維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盡得阿羅漢,復有十方諸神妙天皆來會集,禮敬如來及比丘僧。我等今者亦可共往世尊所,各當以稱讚如來。」

時,四淨居天猶如力士屈伸臂頃,於彼天,至釋翅提[*]迦維林中。爾時,四淨居天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今日大眾會,  諸天神普集;
 皆為法故來,  欲禮無上眾。」

說此偈已,退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比丘見眾穢,  端心自防護;
 欲如海吞流,  智者護諸根。」

說此偈已,退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斷刺平愛坑,  及填無明
 獨遊清淨場,  如善象調御。」

說此偈已,退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諸歸依佛者,  終不墮惡趣;
 捨此人中形,  受天清淨身。」

過去未來都有天神禮覲如來及比丘僧

爾時,四淨居天說此偈已,世尊印可,即禮佛足,遶佛三匝,忽然不現。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今者諸天大集,今者諸天大集,十方諸神妙天無不來此禮如來及比丘僧。諸比丘!過去諸如來、至真、等正覺亦有諸天大集,如我今日;當來諸如來、至真、等正覺亦有諸天大集,如我今日。諸比丘!今者諸天大集,十方諸神妙天無不來此禮覲如來及比丘僧,亦當稱彼名號,為其說偈。比丘當知:

「諸依地山谷,  隱藏見可畏;
 身著純白衣,  潔淨無垢穢。
 天人聞此已,  皆歸於梵天;
 今我稱其名,  次第無錯謬。
 諸天眾今來,  比丘汝當知;
 世間凡智人,  百中不見一。
 何由乃能見,  鬼神七萬眾?
 若見十萬鬼,  猶不見一邊;
 何況諸鬼神,  周遍於天下。」

地神有七千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時,有雪山神將六千鬼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有一舍羅神將三千鬼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此萬六千鬼神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

復有毘波蜜神,住在馬國,將五百鬼,皆有神足、威德。復有金毘羅,住王舍城毘富羅山,無數鬼神恭敬圍遶。復有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乾沓惒神,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盡因陀羅,皆有大神力。南方毗樓勒天王,領諸龍王,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亦字因陀羅,有大神力。西方毗樓博叉天王,領諸鳩槃茶鬼,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亦字因陀羅,有大神力。北方天王名毗沙門,領諸悅叉鬼,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亦字因陀羅,有大神力。此四天王護持世者,有大威德,身放光明,來詣迦維林中。

爾時,世尊欲降其幻偽虛妄之心,故結呪曰:

「摩拘樓羅摩拘樓羅 毗樓羅毗樓羅 𥙡陀那加摩世致 迦尼延豆 尼延豆 波那攎嗚呼奴奴主 提婆蘇暮 摩頭羅 支多羅斯那 乾沓波 那羅主 闍尼沙 尸呵 無蓮陀羅 鼻波蜜多羅 樹塵陀羅 那閭尼呵 斗浮樓 輸支婆迹

如是,諸王乾沓婆及羅剎皆有神足、形貌、色像,懷歡喜心來詣比丘眾林中。爾時,世尊復結呪曰:

「阿醯 那陀瑟 那頭 毗舍離 沙呵 帶叉蛇 婆提 提頭賴吒 帝婆 沙[*]呵 若利耶 加毘羅 攝波那伽 阿陀伽摩 天提伽 伊羅婆陀 摩呵那伽 毘摩那伽多 陀伽陀餘 那伽羅闍 婆呵沙呵 叉奇提 婆提羅帝 婆提羅帝 毘枚大迹閦 毘呵四 婆嚀 阿婆婆四 質多羅 速和尼那 求四多 阿婆由 那伽羅除 阿四 修跋羅 薩帝奴 阿伽 佛陀灑 失羅嚀 婆耶 憂羅頭婆延樓 素槃㝹 佛頭 舍羅㝹 伽類樓

爾時,世尊為阿修羅而結呪曰:

「祇陀 跋闍 呵諦 三物第 阿修羅 阿失陀 婆延地 婆三婆四 伊弟阿陀 提婆摩 天地 伽黎妙 摩呵祕摩 阿修羅 陀那祕羅陀 鞞摩質兜樓 修質諦麗 婆羅呵黎 無夷連那婆 舍黎阿細 跋黎 弗多羅那 薩鞞 鞞樓耶那那迷 薩那迷諦 婆黎 細如 羅耶跋兜樓 伊呵菴婆羅迷 三摩由伊 陀那 跋陀若 比丘那 三彌涕 泥拔

爾時,世尊復為諸天而結呪曰:

「阿浮 提婆 萆犁醯陛 提豫 婆由 多陀㝹 跋樓㝹 婆樓尼 世帝蘇彌 耶舍阿頭 彌多羅婆 伽羅那移婆 阿邏 提婆 摩天梯與 陀舍提舍 伽予 薩鞞 那難多羅婆跋那 伊地槃大 讎地 槃那槃大 耶舍卑㝹 暮陀婆那 阿醯揵大 比丘那 婆朱弟 婆尼 鞞弩 提步 舍伽利 阿醯地 勇迷 那剎帝隷富羅息幾大 阿陀蔓 陀羅 婆羅鞞栴大蘇 婆尼捎 提婆 阿陀𥙡陀 富羅翅支大 蘇黎耶蘇婆尼捎 提婆 阿陀 蘇提耶 富羅翅大 摩伽陀 婆蘇因 圖攎阿頭 釋拘 富羅大攎[*] 叔伽 伽羅摩 羅那阿大 鞞摩尼婆 嗚婆提 奇呵 波羅無呵 鞞婆羅 微阿尼 薩陀摩多 阿呵黎 彌沙阿尼鉢讎[菟-(色-巴)+(〦-一)]歎奴阿 攎[*]余提舍阿醯跋沙 賒摩 摩呵賒摩 摩[菟-(色-巴)+(〦-一)][*]沙阿 摩[菟-(色-巴)+(〦-一)][*]疏多摩 乞陀波頭灑阿陀摩 [菟-(色-巴)+(〦-一)][*]波頭灑阿 醯阿羅夜 提婆 阿陀 黎陀夜 婆私 波羅 摩訶 波羅阿陀 提婆摩天 梯夜 差摩 兜率陀 夜摩 伽沙尼阿尼 藍鞞藍婆折帝 樹提 那摩伊灑 念摩羅提 阿陀醯 波羅念彌大 阿醯 提婆 提婆 闍蘭提 阿奇 尸吁波 摩阿栗吒攎[*]耶 嗚摩 浮浮 尼婆私遮婆 陀暮 阿周陀 阿尼 輸豆檀耶 [菟-(色-巴)+(〦-一)][*]阿頭 阿邏 毘沙門伊灑

此是六十種天。爾時,世尊復為六十八五通婆羅門而結呪曰:

「羅耶梨沙耶何醯犍大婆尼 伽毘羅跋兜鞞地闍[菟-(色-巴)+(〦-一)][*]阿頭差暮薩提 鴦祇鞞地牟尼阿頭閉犛耶差伽 尸梨沙婆呵若[菟-(色-巴)+(〦-一)][*]阿頭梵摩提婆提那婆鞞地牟尼阿頭 拘薩梨伊尼攎[*]摩闍邏 鴦祇野般闍阿樓嗚猿頭 摩訶羅野阿拘提樓杙[菟-(色-巴)+(〦-一)][*]阿頭 六閉俱薩梨阿樓伽陵倚伽夷羅檀醯罪否符野福都盧梨灑先陀步 阿頭 提那伽否婆呵移伽耶羅野多陀阿伽度 婆羅蔓陀[菟-(色-巴)+(〦-一)][*]迦牧羅野阿頭 因陀羅樓迷迦符陀攎[*]暮摩伽醯阿勅傷俱卑予阿頭醯蘭若伽否鞞梨味余梨多他阿伽度 阿醯婆好羅子彌都盧多陀[*]阿伽度 婆斯佛離首陀羅羅予多陀[*]阿伽度 伊梨耶差摩訶羅予先阿步多陀阿伽度 般闍婆予婆梨地翅阿羅予多陀[*]阿伽度 鬱阿蘭摩訶羅予便被婆梨摩梨輸婆醯大 那摩阿槃地苦摩梨羅🄐予阿具斯利陀那婆地阿頭 翅鞞羅予🄑尸伊昵🄒彌昵摩呵羅予復🄓婆樓多陀[*]阿伽度 跋陀婆利摩呵羅予俱薩梨摩提輸尸漢提苫婆梨🄔羅予修陀羅🄕樓多他🄖阿伽度 阿呵🄗因頭樓阿頭摩羅予余蘇利與他鞞地提步阿呵鞞利四阿頭 恒阿🄘耶樓婆羅🄙目遮耶暮阿夷[菟-(色-巴)+(〦-一)][*]阿頭一摩耶舍枇那婆 差摩羅予何梨揵度余枇度鉢支余是數波那路摩蘇羅予耶賜多由醯蘭若蘇槃那祕愁度致夜數羅舍 波羅鞞陀鬱陀婆呵婆灑婆呵婆婆謀娑呵沙🄚貪覆賒大賒法🄛闍沙麗羅陀 那摩般枝[病-丙+(白/(ㄎ*戈))]多🄜哆羅🄝乾沓婆 沙呵婆薩多提蘇鞞羅予阿醯揵[病-丙+(白/(ㄎ*戈))]🄞 比丘三彌地婆尼地婆🄟尼」

爾時,復有千五通🄠婆羅門,如來亦為結呪。時,此世界第一梵王及諸梵天皆有神通,有一梵童子名曰提舍🄡,有大神力。復有十萬🄢餘梵天王,各與眷屬圍遶而來。復越千世界,有大梵王見諸大眾在世尊所,尋與眷屬圍遶而來。

爾時,魔王見諸大眾在世尊所,懷毒害心,即自念言:「我當將諸鬼兵往壞彼眾,圍遶盡取,不令有遺。」時,即召四兵,以手拍車🄣,聲如霹靂🄤,諸有見者無不驚怖,放大風雨、雷電、霹靂[*],向迦維林圍繞大眾。

佛告諸比丘樂此眾者:「汝等當知,今日魔眾懷惡而來。」於是頌曰:

「汝今當敬順,  建立於佛法;
 當滅此魔眾,  如象壞葦🄥🄦
 專念[*]無放逸,  具足於淨戒;
 定意自惟念🄧,  善護其志意。
 若於正法中,  能不放逸者;
 則度老死地,  永盡諸苦本。
 諸弟子聞已,  當勤加精進;
 超度於眾欲,  一毛不傾動。
 此眾為最勝,  有大智名聞;
 弟子皆勇猛,  為眾之所敬。」

爾時,諸天、神、鬼、五通仙人皆集迦維園中,見魔所為,怪未曾有。佛說此法時,八萬四千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諸天、龍、鬼、神、阿修羅、🄨樓羅真陀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

[校勘]

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釋翅提」,明本作「釋翅搜」。[*]

「釋翅提」,巴利本作 Sakkesu。

「迦維」,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會集」,大正藏原為「集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會集」。

「共往」,大正藏原為「往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往」。

「伸」,宋本作「申」。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智人」,大正藏原為「人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智人」。

「悅叉」,巴利本作 Yakkha。

「舍羅神」,巴利本作 Sātāgiri。

「毘波蜜」,巴利本作 Vessāmitta。

「金毘羅」,巴利本作 Kumbhīra。

「邊」,大正藏原為「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邊」。

「博叉」,宋、元二本作「勒」,明本作「博」。

「羅」,宋、元、明三本作「羅有」。

「摩拘樓羅」,宋、元、明三本作「摩摩拘拘樓樓羅羅」。

「毘樓羅」,宋、元、明三本作「毘毘樓樓羅羅」。

「𥙡陀那迦」,宋、元、明三本作「旃迦」。

「那攎」,宋、元、明三本作「陀那耶盧」。

「奴」,元、明二本作「杈」。

「羅」,宋、元、明三本作「邏」。

「尼」,宋、元、明三本作「尸」。

「斗」,宋、元、明三本作「升」。

「迹」,宋、元、明三本作「遮」。

「摩拘樓羅摩拘樓羅……輸支婆迹婆」,巴利本作 [Māyā Kuṭeṇḍu Veteṇḍu Viṭuc ca Viṭucco saha] Candano Kāmaseṭṭho [ca] Kinnughaṇḍu Nighaṇḍu [ca], Panādo Opamañño ca devasūto ca Mātali. Cittaseno [ca] gandhabbo Nalo rājā Janesabbo, [Āgu] Pañcaskho [c’eva] Timbarū Suriyavaccasā。

「沙」,宋、元、明三本作「婆」。[*]

「利」,宋、元、明三本作「黎」。

「加」,宋、元、明三本作「迦」。

「波」,宋、元、明三本作「婆」。

「陀」,宋、元、明三本作「咃」。

宋、元、明三本無「婆提羅帝」四字。

「阿醯……伽類樓」,巴利本作 Ath’āgu Nābhasā nāgā Vesālā saha Tacchakā, [Kambalassatarā āgu Pāyāgā saha ñātibhi. Yāmunā] Dhataraṭṭhā [ca āgunāgā yasassino,] Erāvano mahā-nāgo [so p’aga samitiṃ vanaṃ.] Ye nāgā raje sahasā haranti [Dibbā dijā pakkhi] visuddhacakkhū, Vehāsayā [te] vana-[majjha-pattā], Citrā Supaṇṇā [iti tesam nāmam.] Abhayan [tadā] nāga-rājānam āsi, Supaṇṇsto khemam akāsi Buddho. Saṇhāhi vācāhi [upavhayantā, Nāgā] Supaṇṇā saraṇaṃ agaṃsu Buddham。

「婆」,宋、元、明三本作「娑」。

「弟」,磧砂藏作「第」。

「諦」,宋本作「端」。

「祇陀……泥拔」,巴利本作 Jitā Vajira-hatthena samuddam Asurā sitā, Bhātaro Vāsacass’ ete iddhimanto [yasassino], Kālakañjā mahābhimsā asurā Dānaveghasā, Vepacitti Sucitti ca Pāhārādo Namucī saha Satañ ca Bali-puttānaṃ sabbe Veroca-nāmakā, Sannayhitvā baliṃ senam Rāhubhaddam upāgamuṃ, ‘Samayo dāni bhaddante bhikkhūnaṃ samitiṃ vanam.'。

「醯」,宋本作「𮠴」。

「婆」,大正藏原為「跋」,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婆」。

「邏」,元本作「還」。

「予」,元、明二本作「矛」。

「那」,宋、元、明三本作「那陀」。

「朱」,宋、元、明三本作「未」。

「剎」,宋、元、明三本作「利」。

「栴」,元、明二本作「旃」。

「𥙡」,宋本作「栴」,元、明二本作「旃」。

宋、元、明三本無「支」字。

「攎」,宋、元、明三本作「櫨」。

「婆」,宋、元、明三本作「波」。

「微」,宋、元、明三本作「微那」。

「[菟-(色-巴)+(〦-一)]」,宋、元、明三本作「㝹」。

「呵」,元本作「阿」。

「私」,明本作「和」。

「訶」,明本作「阿」。

「提婆」,宋、元、明三本作「婆提」。

「吁波」,宋、元、明三本作「呼婆」。

「私」,宋、元、明三本作「私遠」。

「檀」,宋、元、明三本作「尼櫨」。

「阿浮……毘沙門伊灑」,巴利本作 Āpo [ca] devā Paṭhvī Tejo Vāyo tad āgamuṃ, Varuṇā Vāruṇā [devā] Somo ca Yasasā [saha,] Mettā karuṇā kāyikā āgu devā [yasassino.] Das’ ete dasadhā kāyā sabbe nānatta-vaṇṇino Iddhimanto jutīmanto vaṇṇavanto yasassino, Modamānā abhikkāmuṃ bhikkhūnaṃ samitiṃ vanaṃ. 14. Veṇhū [ca] devā Sahaḷī [ca] Asamā cā duve Yamā, Candassûpanisā devā Candam āgu-purakkhatvā, Suriyassûpanisā devā Suriyam āgu purakkhatvā, Nakkhattāni purakkhatvā āgu Manda-valāhakā, [Vasūnaṃ Vāsavo seṭṭho] Sakko [p’āgu]purindada. 17. Sukkā Karumhā Aruṇā āgu Veghanasā sahā, Odāta-gayhā Pāmokkhā āgu devā Vicakkhanā, Sadāmattā Hāragajā Missakā ca yasassino, Thanayaṃ āgu Pajjunno yo disā abhivassati. 16. Samānā Mahā-samānā Mānusā Mānusuttamā, Khiḍḍā-padūsikā āgu, āgu Mano-padūsikā. Ath’ āgu Harayo devā ye ca Lohita-vāsino, Pāragā Mahā-pāragā āgu devā [yasassino] 18. Khemiyā Tusitā Yāmā Kaṭṭhakā ca yasassino, Lambītakā Lāma-seṭṭhā Joti-nāmā ca Āsavā, Nimmāna-ratino āgu, ath’ āgu Paranimmitā. 15. Ath’ āgu Sahabhū devā jalam aggi-sikhā-r-iva, Ariṭṭhakā ca Rojā ca Ummā puppha-nibhāsino, Varuṇā Saha-Dhammā ca Accutā ca Anejakā, Sūleyya rucirā āgu, āgu Vāsavanesino。

「種天」,宋、元、明三本作「天種」。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何」,宋本作「阿」,元本作「呵」,明本作「訶」。

「𤛆」,宋、元、明三本作「黎」。[*]

「祇」,大正藏原為「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祇」。

「邏」,宋、元、明三本作「羅」。

「闍」,宋、元、明三本作「闍樓」。

「拘提」,宋、元、明三本作「提拘」。

「杙」,宋、元、明三本作「秘」。

「罪」,宋、元、明三本作「羅」。

「頭」,宋、元、明三本作「頭阿」。

「陀」,宋、元、明三本作「他」。[*]

「迷」,宋、元、明三本作「迷婆」。

「予」,宋、元、明三本作「兮」。

「子」,宋、元、明三本作「予」。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阿步多陀」,宋、元、明三本作「阿步多他」。

「阿」,宋、元、明三本作「帝」。

「苦」,宋、明二本作「苫」。

🄐 「梨羅」,宋、元、明三本作「梨羅羅」。

🄑 「予」,宋、元、明三本作「予伽」。

🄒 「昵」,宋、元、明三本作「眤」。

🄓 「復」,宋、元、明三本作「優」。

🄔 「梨」,宋、元、明三本作「利」。

🄕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 「他」,宋、元、明三本作「陀」。

🄗 宋、元、明三本無「呵」字。

🄘 「阿」,宋、元、明三本作「河」。

🄙 「婆羅」,宋、元、明三本作「波」。

🄚 「娑呵沙」,宋、元、明三本作「婆呵婆」。

🄛 「法」,宋、元、明三本作「佉」。

🄜 「摩般枝[病-丙+(白/(ㄎ*戈))]多」,宋、元、明三本作「磨那枝哆」。

🄝 「羅」,宋、元、明三本作「邏」。

🄞 「揵[病-丙+(白/(ㄎ*戈))]」,宋、元、明三本作「提度」。

🄟 「婆」,宋、元、明三本作「波」。

🄠 「通」,宋、元、明三本作「十」。

🄡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 「萬」,大正藏原為「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萬」。

🄣 大正藏無「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霹靂」,宋、元、明三本作「礔礰」。[*]

🄥 「葦」,大正藏原為「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葦」。

🄦 「藂」,明本作「叢」。

🄧 「惟念」,大正藏原為「念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惟念」。

🄨 「迦」,宋、元二本作「加」。

🄩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註解]

淨居天:位於色界第四禪天之中,是三果聖者才能往生的五個天界。又譯為「五淨居天」、「五不還天」、「首陀會天」。這邊指四位淨居天的天人。

屈伸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壍:坑、壕溝;險阻困難的地形。「壍」是「塹」的異體字,讀音同「欠」。

調御:調整駕御;馴服。

覲:下級人員進見君主或上級長官。這邊指天神來拜訪佛陀及比丘。

悅叉:又譯為「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王舍城周邊地圖

毘富羅山: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周圍的五座山中最高的一座山,位於王舍城的西部。又譯為「廣普山」。

提頭賴吒:佛教的護法天神,是欲界六天的第一天(四天王天)中,東方提頭賴吒天的天王。此天率領乾闥婆、毘舍闍等二神眾護持國土,安撫眾生,因此又稱為「持國天」。又譯為「提帝賴吒」、「袟栗帝羅色吒羅」。

乾沓惒: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闥婆」、「乾沓和」、「揵沓和」。

字:本名以外另取的別號。如:「岳飛字鵬舉」。

因陀羅:即帝釋天的音譯,意譯作天主、帝。

毗樓勒: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南方毘琉璃天(毘樓勒迦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領鳩槃荼、薜荔多等二神眾助人善根增長,因此又稱為「增長天王」。又譯為「毘留勒」、「毘樓勒」。【這段南方跟西方天王的統領眾跟其他經不一致?】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讀音同「穀」。

藂:聚集。同「叢」。

迦樓羅:義譯金翅鳥,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又譯為「迦留羅」。

真陀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又譯為「甄陀羅」、「緊那羅」。

摩睺羅伽: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又譯為「摩休勒」。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咒術章句:

佛陀在剛開始弘法時只教核心法義,大多弟子則很快地證果。但當弟子人數大增、素質不一後,為了讓不同根器的弟子都能修行解脫,而施設不同的法門,對於弟子的律制也隨須求而調整。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9經、南傳《相應部尼柯耶》54相應9經載道,佛陀早期教導比丘打坐以不淨觀為主,但後來有比丘福慧不足,修不淨觀後過度厭世而自殺,因此佛陀改教比丘較溫和的安那般那(觀呼吸)法門。另外像《中阿含經》卷五十第193經、南傳《中部尼柯耶》第21經記載,佛陀曾制戒要求比丘日中一食,每天只吃正午一餐,以節省耗費在吃飯的時間,精進修行。但後來可能因為不是每位弟子都適合日中一食,而放寬為過午不食,也就是今日的比丘戒的內容。

咒語的議題也是如此,早期佛弟子很快就能證果,沒有了身見也就不會想要趨吉避凶《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第181經多界經中佛陀即表示聖者不會持咒外求離苦。當時婆羅門教常以咒術辦事或變神通,但佛陀則要弟子專心修習戒定慧,縱有神通也不在俗人前展示。但當弟子人數眾多後,《四分律》卷二十七卷三十南傳律藏《大分別》〈波逸提49〉皆記載,有比丘尼習誦各種外道咒術,或以咒術賺錢,因此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尼持誦外道咒術、或以咒術維持生計,同時佛陀也許可以咒語排除於世間的修行的阻礙,例如《四分律》卷二十七:「若誦治毒呪,以護身故,無犯。」、卷三十:「為自護,不以為活命,無犯。南傳律藏《大分別》〈波逸提49〉:「學憶持、為守護而學咒文……不犯也」。

南傳《長部尼柯耶》第32經阿吒曩胝經中毘沙門天王眾發願守護四眾排除惡鬼神造成的障礙,表示若四眾需要四天王天守護以避免非人的侵擾時,可以持誦此經。在本經中則音譯四天王天部眾的名字,稱為結咒。《佛說灌頂經》卷六也以這些名號作為咒語,並解說這咒語是「為諸凡夫(而不是聖者)而演說」,召請四天王天及其降伏的八部眾,以排除惡鬼神所擾。實務上,很多護咒的內容即是皈依三寶並召請護法龍天守護。

這些咒語原本的巴利語或梵語都是有實際意涵的,由三寶的真實語或諸天的護持而有其功效,很多譯師會義譯一遍、音譯一遍,而後人常以為音譯才是咒語。依《五分律》卷十八等等律制,比丘在接受飲食供養後,要咒願為施主祈福,說法後也要咒願迴向。《四分律》卷二十一等經律即記載佛陀本人在最初成道,接受商賈供養後,即咒願迴向之:「所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九〈六重品37〉第4經等經中佛說咒願有六德,《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則顯示這些迴向確實能為施主帶來利益。《中阿含經》卷四〈業相應品2〉第20經波羅牢經《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第124經八難經等經則表示「有呪說」是世間正見之一。

實務上,除了北傳有持咒的行法,南傳《大護衛經》 也包含許多經,記載各種護咒。南傳比丘在出家、接受布施、誦戒日、結夏安居日等場合有念誦護衛經的傳統,許多寺院則將護衛經列入每日的課誦。在家眾們則有在各婚喪喜慶場合邀請僧眾念誦護衛經祈福迴向的習俗,也常見以咒語誦念而修定的方法。南傳《彌蘭陀王問經》則記載並認可防護咒的使用,顯示了上座部佛教自初期即有咒語的使用。《香光莊嚴》雜誌第37期所翻譯的〈消災佛教〉一文,則以學術角度描述當今緬甸寺院持誦咒語的普遍情形。

近年一些學者為了避免迷信的觀感,而在重新翻譯南傳相關經律時將「護衛咒」一詞翻譯為「護衛經」,雖然古代通常翻譯為「咒」。南傳寺院通常以巴利語持誦護衛咒,而不是以翻譯後的本土語言為主,這和北傳的相關行法也有類似處。至於南傳有人認為其護咒行法較純,北傳也有人認為其持咒行法較強,這些宗派觀點就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咒語是祝福而不是保證,《阿含經》沒有否定咒語在世間能有效果,但更強調修習四聖諦而解脫的核心法義,畢竟若因為咒語而增強了貪瞋癡,那離解脫就愈來愈遠。像《長阿含經》卷十四第21經梵動經及各律中都禁止比丘以咒術求取名聞利養,現世也有很多沉迷咒術而走上歧路的例子。把握住佛教的核心、勤修戒定慧以求解脫才是最重要的。

諸天願意幫忙四眾排除障礙以利修行,但解脫則必須由行者自己達成。如同本經偈中所說,精勤不放逸,善護其志意,才能得到出世間的解脫。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九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9/01 11:4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41030406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