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無明;陰相應 (2/5)]許多人都曾聽過「無明」這個詞,但到底什麼是無明? 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沒有什麼智慧?對於四聖諦不瞭解,不知道五陰及六入處的無常、苦、空、非我,而迷昧於其中,就是無明。沒有世間及出世間的正見,對於佛、法、僧沒有知見,就是無明。 或許有人會問:「我現在知道五陰及六入處都是無常、苦、空、非我的,我也有正見,是不是就沒了無明?」嚴格說來,概念上的「知道」,和禪定的「如實知」,是有距離的,必須要證知了,才是如實知。另外,當下有智慧,就可能去除當下的一些無明,不過若要解脫,必須有實修的功夫,每個當下都能夠洞察(「無間等」),那麼就真的能斷除無明了。 本卷第256~258經即有解說什麼是「無明」,下表則整理了《阿含經》中不同經文對「無明」的定義:
本卷屬於《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是解說五陰的相關經文。 (二五六)[0064b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却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 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知?」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①,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 又問:「何所知?」 「謂知色無常,知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註解]① 磨滅法:屬於會消散的事物。 [對應經典]
(二五七)[0064c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却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少暇為我說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說。」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復云何為無明?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知?」 「謂色不如實知,色集①、色滅②、色滅道跡③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又問舍利弗:「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明。」 又問:「何所知?」 舍利弗言:「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如實知。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坐而起,各還本處。 [註解]① 色集:色的起因。 ② 色滅:色的止息、解脫。 ③ 色滅道跡:解脫色的正確道路。 [對應經典]
(二五八)[0065a1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却坐一面。 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所謂無明,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言:「不知,是無明。」 「不知何等?」 「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就此法者,名有無明。」又問:「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知者是明。」 「為何所知?」 舍利弗言:「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如實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者,名為有明。」 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校勘]ⓐ 「離」,宋、元、明三本作「離如是」。 ⓑ 宋、元、明三本無「如是」二字。
[對應經典]
(二五九)[0065b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却坐一面。 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思惟何等法能夠得無間等法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①?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②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③證。」 又問:「舍利弗!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④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羅!已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亦當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⑤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⑥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羅!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⑦。」 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校勘]ⓐ 大正藏無「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羅,得阿那含果證』」四十五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補上。 [註解]① 云何方便求:有什麼方法可以求(無間等法)? ② 所應處:所應該要做的。 ③ 須陀洹果: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④ 斯陀含果: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⑤ 阿那含果: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⑥ 阿羅漢果: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⑦ 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為了(讓尚未證阿羅漢的人)得到未得的、證到未證的,(讓阿羅漢)當生保持在安樂中。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從正面列舉,什麼「是所應處」:「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 卷一第17經則從反面列舉,什麼是「非汝所應」:「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CBETA, T02, no. 99, p. 3, c19-21)
本經中舍利弗說:「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 關於「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這點,在《雜阿含經》外其餘的譯本略有出入: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蘊相應22〉 第122經持戒者經:「阿羅漢應如理作意:此五取蘊是無常、苦、病、癰、刺、痛、病、他、壞、空、無我。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已作的增加什麼。然而修習此諸法,多修習者,則資於現法樂住、正念正知。」(CBETA, N15, no. 6, p. 240, a7-10 // PTS.S.3.168 - PTS.S.3.169)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1經:「諸比丘問曰:『阿羅漢比丘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報言:『汝等所問何甚過乎?阿羅漢比丘所作已過,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脫,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諸賢!持戒比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當思惟此五盛陰。』」(CBETA, T02, no. 125, p. 690, a5-11)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六〈攝事分〉:「若已證得阿羅漢果,更無未得為得乃至未證為證故,正勤修習但為現法樂住。」(CBETA, T30, no. 1579, p. 779, b22-24) 關於阿羅漢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或是阿羅漢修四念住,是南北傳各經都一致的,例如: 《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43經:「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若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修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為現法樂住故。』」(CBETA, T02, no. 99, p. 141, a21-25)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阿那律相應52〉第5經荊棘(林)經第二:「無學之比丘,應具足四念處而住。何為四念處耶?友!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於受……於心……於諸法觀法,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CBETA, N18, no. 6, p. 146, a14-p. 147, a2 // PTS.S.5.299)
[進階辨正](二六〇)[0065c12]如是我聞: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却坐一面。 時,尊者舍利弗問尊者阿難言:「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 阿難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舍利弗言:「阿難!所謂滅者。云何為滅ⓐ?誰有此滅?」 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①,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云何為五?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阿難!如汝所說,此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云何為五?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阿難!此五受陰,若非本行所作、本所思願者。云何可滅?阿難!以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校勘]ⓐ 「滅」,宋、元、明三本作「滅耶」。 [註解]① 本行所作、本所思願:過去的造作、意願所形成。 [對應經典]
(二六一)[0066a05]如是我聞: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③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④,作如是言:『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⑤。阿難!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識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⑥。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識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 「云何?阿難!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 「又問:『無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復計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如是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若無常,是苦耶?』答曰:『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復計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如實觀察不⑦?如是觀者,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當知,彼尊者於我有大饒益,我從彼尊者所聞法已,遠塵離垢⑧,得法眼淨⑨。我從是來,常以此法為四眾⑩說,非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出家者說。」 [校勘]ⓐ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巴利本作 Puṇṇa Mantāṇiputta。 ⓑ 「生法計是我非不生」,巴利本作 Upādāya asm-ti hoti no anupādāya。 [註解]① 拘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俱睒彌」、「拘舍彌」、「拘深」。 ②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③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又譯為「富樓那」、「滿慈子」、「滿願子」。 ④ 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我們剛出家時對我們多所饒益」。漢譯疑為「常為年少初出家說深法」之誤。 ⑤ 生法計是我,非不生:由於有「生法」便會思量認為有我,如果「不生」的話便不會思量認為有我。其中「生法」指由於執著、因緣而「生」,例如十二因緣最後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本經中則特指因緣生起五陰。「不生」即沒有執著、沒有生起的因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執著才有我見」,其中巴利文「執著」也有「依靠」的意涵,而用雙關語作後文的「依靠鏡子才能見到自己的臉」的比喻。 ⑥ 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自己見到臉在鏡子中出現,(依靠鏡子)所以才見得到(我);如果沒(依靠鏡子)出現自己的臉,就見不到(我)了。 ⑦ 如實觀察不:是否如實觀察?印順法師則認為此處「不」是誤衍,可刪除,那麼就不是問句。 ⑧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斷了見惑而得正見,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⑨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⑩ 四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執著而陷入因緣生起五陰而有「我見」,如同有鏡子而可在鏡中看到自己。 如實觀五陰無常、無我,斷除因緣的鎖鏈,就不會有「我見」。 [進階辨正][導讀:常見與斷見二邊]許多人執著於世間的有,認為自己的靈魂、或造物主、或萬物,可以永恆的存在。這種見解,稱為「常見」,或是「世間有」。 也有人執著於世間的無,認為殺人放火都沒關係,反正人死後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別。這種見解,稱為「斷見」,或是「世間無」。 佛陀則告訴我們,執著於「世間有」、「世間無」都不能解脫,要觀世間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為了知世間是因緣而生,所以不執著「無」,因為了知世間會因緣而滅,所以不執著「有」。所以有此千古名言:「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即出自本卷第262經,以及卷十二第301經。 [第262經經文導讀]闡陀長老是悉達多太子(佛陀未修行前的身分)出家修道時,駕馬車載太子出城的僕從。他後來隨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貴族,傲慢而且常犯戒,一直沒有證果。闡陀長老也曾因犯戒而被僧團默擯(大家都不跟他交談),他誠心懺悔過錯,放下身段,認真修學佛法,而再次被大家接受。 有天闡陀長老向其他比丘請教佛法:
處處請諸比丘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當如法知、如法觀。」
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比丘們回答:「物質及精神都是無常的,一切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一切的事物都沒有『我』,涅槃是寂滅的。」這也就是「三法印」的內容。
闡陀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闡陀長老在僧團這麼久,也知道這三法印,但是他質疑,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學佛的這個我又是誰? 大家怎麼講他都不聽,最後他想起了名聞十方的阿難尊者,阿難尊者為人溫文儒雅,人緣好、又是「多聞第一」,一定能解答他的疑惑。於是他就造訪阿難尊者,請教這個問題。阿難尊者也很高興闡陀能放下身段,來請教佛法: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阿難尊者先是稱讚闡陀長老能承認自己的懷疑,把問題攤開來問,而不是虛偽的裝作瞭解。
時,闡陀作是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由於阿難尊者的鼓勵,闡陀長老很歡喜,而心甘情願的聆聽阿難的解說。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阿難尊者就舉了他曾聽到佛陀教導「議論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尊者的內容,來教導闡陀長老:世間的人執著於「有」或「無」這二邊,都是因為內心執著外境,而起的錯誤見解。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如果能夠完全的不執著自我,在苦生起時了知、在苦還滅時了知,不懷疑、不困惑、不依賴他人就能自知,這樣就是正確的見解:因為了知世間是因緣而生,所以不執著「無」,因為了知世間會因緣而滅,所以不執著「有」。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這也就是佛陀離於「有」與「無」二邊,而說的「中道」。所謂:這裡存在,所以那裡存在;這裡生起,所以那裡生起;也就是十二因緣的集起乃至消滅。 由於明白緣起法,知道如果有無明、貪愛,就會有生死輪迴,因此不會誤以為世間是「無」的。另一方面,如果滅除無明、貪愛,生死輪迴就可以止息了,因此也不會執著世間是「有」的。 藉由這番開示,闡陀長老終於徹底瞭解了無我法及因緣法!
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同樣的一句話,闡陀在證道前不喜歡聽,但經過阿難的解說後,他瞭解其意義,而發現佛說的的確是沒錯的,因此不再有我見,只見到因緣法的真理。 (二六二)[0066b06]如是我聞: 一時,有眾多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佛般泥洹①未久。 時,長老闡陀②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食已,還攝③衣鉢,洗足已,持戶鈎④,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請諸比丘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當如法知、如法觀。」 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闡陀復言:「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識知。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闡陀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食已,還攝舉⑤臥具,攝臥具已,持衣鉢詣拘睒彌國,漸漸遊行到拘睒彌國,攝舉衣鉢,洗足已,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却坐一面。 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一時,諸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時,我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食已,還攝衣鉢,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見諸比丘,而請之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我爾時作是念:『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時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善哉,尊者阿難今當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⑥。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闡陀作是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⑦。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正觀集滅,則不落有無二邊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⑧,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⑨,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時,阿難語闡陀言:「汝今得大善利,於甚深佛法中,得聖慧眼ⓔ⑩。」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校勘]ⓐ 「波……野苑」,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Isipatana Migadāya。 ⓑ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 「滅」,宋、元、明三本作「滅滅」。 ⓓ 「寂悉」,大正藏原為「悉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寂悉」。 ⓔ 「眼」,宋、元、明三本作「明」。 ⓕ 輸屢那三經出自第一卷終 (No.30-32)。 ⓖ 「間等」,宋、元、明三本作「聞苦」。 [註解]① 般泥洹:完全涅槃,特指解脫者肉身的死亡。義譯為「圓寂」、「入滅」。其中「泥洹」又譯為「涅槃」。 ② 闡陀:悉達多太子出家修道時,駕馬車載太子出城的僕從。佛陀成道六年後,隨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貴族而輕賤諸比丘,愛罵人,是結黨不守戒律的六位惡比丘之一。佛滅度後從阿難學道,終證阿羅漢。又譯為「車匿」。 ③ 攝:整理。 ④ 戶鈎:門鑰匙。又譯為「戶鑰」。 ⑤ 攝舉:整理、放置。 ⑥ 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一切形成物都不能永恆存在,一切存在的現象都沒有實有、不變、獨存的成分,究竟之處為一切都止息了的涅槃。此即可用來鑑別是否為佛法的「三法印」。 ⑦ 計著:計較;執著。 ⑧ 中道:不走極端、不偏不倚的觀念或行為。 ⑨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有了這個因此而有那個,這個生起因此那個生起。指十二因緣的各支相依生起,終究造成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說明一切身心乃至生命的現象是由因緣所生,並非沒有起因而獨自存在。 ⑩ 聖慧眼:聖者所具有洞察真相的智慧的眼力。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闡陀比丘的疑問是:「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學佛的這個我又是誰?」 除了本經中阿難不偏不倚的解說外,《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中佛陀也作了深入的說明:「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有興趣深究的同學可在之後讀該經時,仔細思考。
本經中「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這句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然而我的心不躍入於一切行的止(定),一切依著的捨棄,渴愛的滅盡、褪去、停止、涅槃;也沒有獲得自信、安穩、勝解。相反地,生起了戰慄與執著,心退轉而想:『那誰是我的自我?』但見法者是不會這樣的。」 南傳的經文指出闡陀比丘尚未達成實證的定、慧,因此而有疑問。 我們縱使觀念都理解且接受了,仍然必須經由止、觀來實證,才是真正的沒有疑惑。 [進階辨正][導讀:智者因譬得解]佛陀不僅能解說深奧的義理,也會用譬喻深入淺出的讓弟子抓到重點。 本卷接下來的各經,記錄佛陀在解說五陰時,舉各種譬喻,幫助弟子理解法義。 (二六三)[0067a22]如是我聞: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③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不修習三十七道品,不能得漏盡解脫「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④:『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⑤、力⑥、覺⑦、道⑧。譬如伏鷄⑨,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餾ⓒ⑩,消息冷暖⑪,而欲令子以觜⑫、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㲉⑬,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雞母不能隨時蔭餾[*],冷暖長養子故。 「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何等?謂不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伏雞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故。 「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⑭,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勤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巧師⑮、巧師弟子,手執斧柯⑯,捉⑰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⑱,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 三十七道品修習多修習,自然水到渠成「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⑲,藤綴⑳漸斷。 「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㉑,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說是法時,六十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令」,宋本作「今」。 ⓑ 宋、元、明三本無「習」字。 ⓒ 「餾」,宋本作「留」,元、明二本作「鷚」。[*] ⓓ 「正」,宋本作「政」。[*] [註解]① 拘留: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又譯為「拘樓」、「拘流」。 ② 雜色牧牛聚落:地名,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法行城」,音譯為「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 ③ 知見:了知、見到。也就是經文常見的「如實知、如實見」。 ④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若不精進地依照修法的順序修習,而只是在心裡空想。 ⑤ 根:五根。 ⑥ 力:五力。 ⑦ 覺:七覺分。 ⑧ 道:八聖道。 ⑨ 伏鷄:孵蛋的母雞。 ⑩ 蔭餾:覆蓋加溫,指孵蛋。 ⑪ 消息冷暖:照顧每顆蛋的冷、暖狀態。「消」是減少,「息」是生長、增加,「消息」是「(視情況)適當地減少或增加」,引申為「照顧」的意思。 ⑫ 觜:嘴。 ⑬ 㲉:蛋殼。 ⑭ 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縱使沒有想要斷盡煩惱得解脫,自然也會斷盡煩惱得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即使沒有生起這樣的希求:『喔,希望我的心以不執著而解脫於諸煩惱。』但他的心以不執著而解脫於諸煩惱。」 ⑮ 巧師:工巧之師,指各種手工藝技術巧妙的師傅。 ⑯ 斧柯:斧頭的握柄。 ⑰ 捉:操持使用。 ⑱ 漸漸微盡手指處現:斧柄被手指握住的地方會漸漸磨損,久而久之,斧柄上手指的握痕就愈來愈明顯。 ⑲ 風飄日暴:風吹日曬。 ⑳ 藤綴:繫住船舶的繩子。呼應下文的「結縛、使、煩惱、纏」。 ㉑ 結縛、使、煩惱、纏:結縛、使、纏都是指煩惱。結縛與纏有綁結、繫縛、繞捆的意思,使得身心不能解脫;煩惱差使眾生不能出離,所以比喻為使。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有同學問:「本經中說『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和《雜阿含經》第561、564經所說的『依(善法)欲斷愛』,是否有衝突呢?修行是要依欲斷欲,還是要自然成就?」 在修行的開始的確是依(善法)欲斷愛,有想要修行的動機,才會修行。本經中所要表達的是只要精進修行於三十七道品,自然能斷盡煩惱,縱使沒有想斷盡煩惱、也會自然斷盡煩惱,因此本經並沒有要求佛弟子故意不想要斷盡煩惱。另一方面,修行的成就也是急不得的,如同佛陀在前面卷九第254經向二十億耳尊者說的「彈琴喻」:「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有正確的動機、用對了方法後,就日復一日的練習,自然會漸漸開花結果。 「修行」是從作中學,日起有功的。只要按照有效的方法與步驟,每天練習,偶然回頭一看,或許會驚喜的發現,原來已經默默前進這麼遠了。 [進階辨正](二六四)[0067c0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於禪中思惟,作是念:「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耶?」 是比丘晡時從禪起,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禪中思惟,作是念:『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耶?』今白ⓑ世尊,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頗有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耶?」 爾時,世尊手執小土摶①,告彼比丘言:「汝見我手中土摶不?」 比丘白佛:「已見,世尊!」 「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②。若我可得者,則是常、恒、不變易、正住法。」 佛告比丘:「我自憶宿命,長夜③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④,經七劫⑤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⑥,七劫成時還生梵世⑦,空宮殿中作大梵王⑧,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以ⓒ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⑨。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⑩,領四天下⑪,正法治化,七寶具足,所謂輪寶⑫、象寶⑬、馬寶⑭、摩尼寶⑮、玉女寶⑯、主藏臣寶⑰、主兵臣寶⑱;千子具足,皆悉勇健;於四海內,其地平正,無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調伏。 「灌頂王⑲法有八萬四千龍象,皆以眾寶莊嚴而挍餝⑳之,寶網覆上,建立寶幢㉑,布薩象王最為導首,朝、晡二時自會殿前。我時念言:『是大群象,日日再反往來,蹈殺眾生無數,願令四萬二千象百年一來。』即如所願,八萬四千象中,四萬二千象百年一至。 「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匹馬,亦以ⓓ純金為諸乘具,金網覆上,婆羅馬王ⓔ為其導首。 「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車,所謂金車、銀車、琉璃車、頗梨㉒車,師子、虎、豹皮、雜色欽婆羅㉓以為覆襯ⓕ㉔,跋求毗闍耶難提音聲之車為其導首。 「灌頂王法領八萬四千城,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拘舍婆提ⓖ城ⓗ而為上首。 「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宮殿,所謂金、銀、琉璃、頗梨、摩尼琉璃,由訶㉕而為上首。 「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床,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種種繒褥㉖、氍氀、毾㲪㉗、迦陵伽ⓘ㉘臥具以敷其上,安置丹枕。 「復次,比丘!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四種衣服,所謂迦尸細ⓙ衣㉙、芻摩ⓚ衣㉚、頭鳩羅ⓛ衣㉛、拘沾婆ⓜ衣㉜。 「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玉女,所謂剎利女、似剎利女,況復餘女。 「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飲ⓝ食,眾味具足。比丘!八萬四千玉女中,唯以一人以為給侍;八萬四千寶衣,唯著一衣;八萬四千寶床,唯臥一床;八萬四千宮殿,唯處一殿;八萬四千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八萬四千寶車,唯乘一車,名毘闍耶難提瞿沙ⓞ,出城遊觀;八萬四千寶馬,唯乘一馬,名婆羅訶,毛尾紺色㉝;八萬四千龍象,唯乘一象,名布薩陀ⓟ,出城遊觀。 「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比丘!色為常?無常?」 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計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計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比丘!於色當生厭離、厭、離欲、解脫。如是於受、想、行、識,當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常念土摶譬教授,獨一靜處,精勤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見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尊者亦自知法,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 「白」,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以」,明本作「如」。 ⓔ 「婆羅馬王」,巴利本作 Valāhaka-assarāja。 ⓕ 「襯」,宋、元、明三本作「儭」。 ⓖ 「拘舍婆提」,巴利本作 Kusāvatī。 ⓗ 「城」,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城」。 ⓘ 「迦陵伽」,巴利本作 Kadalimiga。 ⓙ 「迦尸細」,巴利本作 Koseyya(?)。 ⓚ 「芻摩」,巴利本作 Khoma(?)。 ⓛ 「頭鳩羅」,巴利本作 Kappāsika(?)。 ⓜ 「拘沾婆」,巴利本作 Kambala(?)。 ⓝ 「飲」,宋、元、明三本作「釜」。 ⓞ 「毘闍耶難提瞿沙」,巴利本作 Vejayantaratha。 ⓟ 「布薩陀」,巴利本作 Uposatha。 ⓠ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 「心得」,宋本作「心故」,元、明二本作「故心」。 [註解]① 土摶:一團土。「摶」讀音同「團」。 ② 如是少土,我不可得:就連這個小小土團,我也不可能永遠保有,因為一切有形的東西,終有磨滅變化的一天。 ③ 長夜:長時間。 ④ 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 ⑤ 劫: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⑥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⑦ 梵世:色界初禪天的統稱,由上而下可分為: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 ⑧ 大梵王:色界初禪天當中最高層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天王」、「大梵天」、「大梵王」、「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⑨ 天帝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⑩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聖王。又譯為「轉輪王」。 ⑪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認為人間分成東南西北四大洲,稱為四天下。 ⑫ 輪寶:轉輪王的寶器,能在轉輪王前飛行引導,使轉輪王所向無敵。 ⑬ 象寶: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⑭ 馬寶:能日行千里的紫馬王。 ⑮ 摩尼寶:純淨無瑕的夜明珠。 ⑯ 玉女寶:體態穠纖合度,性情端正溫柔的美女。 ⑰ 主藏臣寶:天生能見得到地中寶藏的大臣。 ⑱ 主兵臣寶:勇健又有智謀,善於統領軍隊的大臣。 ⑲ 灌頂王:完成登基儀式的國王。古代印度國王即位時,以海水灌頂,作為登基儀式。 ⑳ 挍餝:裝飾。 ㉒ 頗梨:玻璃。 ㉓ 欽婆羅:毛織品。 ㉔ 覆襯:覆蓋或裝飾車子作為襯裡的皮布。 ㉕ 由訶:莊嚴,宮殿名。另譯為「大正樓」。 ㉖ 繒褥:以絲織成,供坐臥的墊子。 ㉗ 氍氀、毾㲪:毛織的地毯、蓆子。 ㉘ 迦陵伽:鹿名,皮毛名貴,可製為加工品。 ㉙ 迦尸細衣:絲綢衣。另譯為「繒衣」。 ㉚ 芻摩衣:麻衣。另譯為「初摩衣」。 ㉛ 頭鳩羅衣:棉衣。另譯為「劫貝衣」。 ㉜ 拘沾婆衣:羊毛衣。 ㉝ 紺色:深青而微紅的顏色,類似紫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世尊說過,即使只有一念之間對眾生修習慈心三昧,已有無量福報,何況佛陀過去世連續七年修習慈心三昧。 然而世間無常、五陰無我,無論有多少福報,終究有耗盡的一天。 [進階辨正](二六五)[0068b2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阿毘陀處ⓐ恒河①側。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五陰無堅實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②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③樹,傭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峯④,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幻師ⓕ⑤、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⑥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阿毘陀處」,巴利本作 Ayyojjhā。 ⓑ 「苦」,明本作「若」。 ⓒ 「野馬(流動)」,巴利本作 Marīcikā。 ⓓ 「芭蕉」,巴利本作 Kadalī。 ⓔ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 「幻師」,巴利本作 Māyākāro。 ⓖ 「燄」,宋本作「炎」。 ⓗ 「偽」,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偽」。 [註解]① 恒河: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西部,流經印度北部及孟加拉。 ② 野馬:太陽照射地面,空氣受熱而產生對流,或是火焰周圍空氣受熱而擾動的現象,遠看像奔騰不停的野馬或波動的水面(海市蜃樓之類),走近時即不見了。又譯為「陽焰」。 ③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樹幹由樹葉的葉柄延展變形、互相緊密包圍,形成外表像莖的形狀。但如果將莖從外向內,層層剝開,最後是中空的,不像一般樹幹有實心可當木材。 ④ 峯:芭蕉樹的頂端。 ⑤ 幻師:魔術師。 ⑥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⑦ 燄:「陽焰」的簡稱,為「野馬」的另譯。 ⑧ 日種: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話傳說釋迦族的遠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後甘蔗經過日曬裂開而出生,因此稱為「日種」、「甘蔗種」。音譯為「瞿曇」。 ⑨ 壽暖及諸識:壽命(業力造成的生命持續期間)、體溫(肉體)、心識(精神)。這三個須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續。 ⑩ 身分:身體的部分。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這些譬喻也成為各經典中對於緣生法的譬喻的基礎,例如:
[進階辨正](二六六)[0069b0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佛告諸比丘:「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①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有時長久不雨,地之所生百穀草木,皆悉枯乾。諸比丘!若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諸比丘!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須彌山王②皆悉崩落,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此大地悉皆敗壞,而眾生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比丘!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如是,比丘!愚夫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長夜輪迴,順色而轉。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長夜輪迴,順識而轉。諸比丘!隨色轉、隨受轉、隨想轉、隨行轉、隨識轉。隨色轉故,不脫於色,隨受、想、行、識轉故,不脫於識。以ⓐ不脫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故,不隨識轉。不隨轉故,脫於色,脫於受、想、行、識,我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以」,宋本作「已」。 [註解]① 愛結:貪愛的煩惱。 ② 須彌山王:佛經所載此世界最高的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二六七)[0069c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不離五陰,如狗繫柱而轉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諸比丘!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如是凡愚眾生,於色不離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隨受、想、行、識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識。 「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比丘!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①。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種種故,色種種。 「是故,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諸比丘!長夜心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比丘當知,汝見嗟蘭那鳥②種種雜色不?」 答言:「曾見,世尊!」 佛告比丘:「心淨故眾生淨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我說彼心種種雜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是故,當善觀察思惟於心,長夜種種,貪欲、瞋恚、愚癡種種,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③,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 「如是,比丘!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如是凡愚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樂著識故,復生未來諸識。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故,於色不解脫,受、想、行、識不解脫,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有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色;以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色。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故,不染著於識;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諸識。不樂著於色、受、想、行、識故,於色得解脫,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等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所」,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所」。[*] [註解]① 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我不曾見過有眾生的顏色繽紛多樣更勝於斑色鳥,但心的多樣更勝過斑色鳥。 ② 嗟蘭那鳥:一種毛色斑雜的鳥。相當的南傳經文例子不同,舉例為「嗟蘭那(德行)圖」,是某個婆羅門宗派表示各種不同善惡行對應善惡業報的彩色圖說,可拿著到處傳教的。 ③ 善治素地:善於在乾淨的平面上作畫。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二六八)[0070a12]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河水從山澗出,彼水深駛,其流激注,多所漂沒。其河兩岸,生雜草木,大水所偃,順靡水邊,眾人涉渡,多為水所漂,隨流沒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如是,比丘!若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言色是我,彼色隨斷①。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言識是我,識復隨斷。 「若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色。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故,不樂著識;不樂著故,如是自知,得般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在」,明本作「住」。 ⓑ 宋、元、明三本無「色」字。 [註解]① 彼色隨斷:所執著的色若斷壞,自己就受影響。(如同在水中漂流時,抓住河邊的雜草雜木而希望不要被沖走,但只要草木斷了,人就被沖走。) [對應經典]
(二六九)[0070b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非汝所應法,當盡捨離,捨彼法已,長夜安樂。比丘!何等法非汝所應,當速捨離,如是色、受、想、行、識,非汝所應,當盡捨離,斷彼法已,長夜安樂。譬如祇桓①林中樹木,有人斫伐枝條,擔持而去,汝等亦不憂慼。所以者何?以彼樹木非我、非我所。 「如是,比丘!非汝所應者,當盡捨離,捨離已,長夜安樂。何等非汝所應,色非汝所應,當盡捨離,捨離已,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當速捨離,捨彼法已,長夜安樂。諸比丘!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諸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者,為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佛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如是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無常耶?」 答言:「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佛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比丘!是故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聖弟子觀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是觀時,於諸世間無所取著②;無所取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祇桓:「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 ② 取著:執取;執著。 [對應經典]
(二七〇)[0070c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①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②、色愛③、無色愛④、掉⑤、慢⑥、無明。譬如田夫⑦,於夏末秋初深耕其地,發荄斷草⑧。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比丘!如人刈⑨草,手攬其端,舉而抖擻,萎枯悉落,取其長者。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菴羅ⓐ果⑩著樹,猛風搖條,果悉墮落。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樓閣,中心堅固,眾材所依,攝受不散。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一切眾生跡,象跡為大,能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閻浮提一切諸河,悉趣ⓑ大海,其大海者,最為第一,悉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間闇冥。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轉輪聖王,於諸小王最上、最勝。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常修習無常想能建立無我想,而能離無明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空露地⑪、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佛說是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菴羅」,巴利本作 Amba。 ⓑ 「趣」,大正藏原為「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註解]① 無常想: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因緣生滅。又譯為「一切行無常想」。 ② 欲愛:欲界眾生(感官之欲)的渴愛。 ③ 色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 ④ 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例如對於無色界的受、想、行、識的渴愛。 ⑤ 掉:即「掉舉」,內心躁動不安。 ⑥ 慢:傲慢。 ⑦ 田夫:農夫。 ⑧ 發荄斷草:斬草除根。「荄」讀作「該」,「發荄」是「除根」的意思。 ⑨ 刈:割取。讀作「易」。 ⑩ 菴羅果:芒果。 ⑪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二七一)[0071a0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曰低舍①,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②,語諸比丘言:「諸尊!我不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 爾時,眾中有一比丘,往詣佛所,禮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低舍比丘以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說,唱言:『我不能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 佛告比丘:「是低舍比丘是愚癡人,不守根門③,飲食不知量,初夜④、後夜⑤,心不覺悟,懈怠嬾惰,不勤精進,不善觀察思惟善法;彼於分別法,心樂修梵行,離諸睡眠,於正法中離諸疑惑,無有是處。若當比丘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覺悟精進,觀察善法,樂分別法,樂修梵行,離於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處。」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語低舍比丘言:「大師呼汝。」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前禮佛足,詣ⓐ低舍所,而作是言:「長老低舍!世尊呼汝。」低舍聞命,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却住一面。 爾時,世尊語低舍比丘言:「汝低舍!實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是唱言:『諸長老!我不能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耶?」低舍白佛:「實爾,世尊!」 佛問低舍:「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云何?若於色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色若變、若異。於汝意云何?當起憂、悲、惱、苦[*]為不耶?」 低舍白佛:「如是,世尊!若於色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色若變、若異,實起憂、悲、惱、苦[*]。世尊!實爾不異。」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正應如是,不離貪欲說法⑥。低舍!於受、想、行、識,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識若變、若異,於汝意云何?當起憂、悲、惱、苦[*]為不耶?」 低舍白佛:「如是,世尊!於識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識若變、若異,實起憂、悲、惱、苦[*]。世尊!實爾不異。」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正應如是,識不離貪欲說法。」 佛告低舍:「於意云何?若於色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彼色若變、若異時,當生憂、悲、惱、苦[*]耶?」 低舍白佛:「不也,世尊!」 「如是不異。於意云何?受、想、行、識,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彼識若變、若異,當生憂、悲、惱、苦[*]耶?」 低舍答曰:「不也,世尊!如是不異。」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今當說譬,夫ⓓ智慧者,以譬得解。如二士夫共伴行一路,一善知路,一不知路,其不知者語知路者,作如是言:『我欲詣某城、某村、某聚落,當示我路。』時,知路者即示彼路,語言:『士夫!從此道去,前見二道,捨左從右前行,復有坑澗渠流,復當捨左從右,復有叢林,復當捨左從右。汝當如是漸漸前行,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其譬如是:不知路者,譬愚癡凡夫。其知路者,譬如來、應、等正覺。前二路者,謂眾生狐疑。左路者,三不善法——貪、恚、害覺⑦。其右路者,謂三善覺——出要離欲覺、不瞋覺、不ⓔ害覺。前行左路者,謂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⑧、邪方便、邪念、邪定。前行右路者,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坑澗渠流者,謂瞋恚、覆障、憂、悲。叢林者,謂五欲功德也。城者,謂般涅槃。」 佛告低舍:「佛為大師,為諸聲聞所作已作,如今當作哀愍悲念,以義安樂,皆悉已作。汝等今日,當作所作,當於樹下,或空露地、山巖窟宅,敷草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莫令久後心有悔恨,我今教汝。」 爾時,低舍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詣」,宋、元、明三本作「往詣」。 ⓑ 大正藏無「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愛」,宋本作「憂」。 ⓓ 「夫」,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夫」。 ⓔ 「不」,宋本作「入」。 [註解]① 低舍:比丘名,自恃為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表弟而不受勸誡,是佛陀形容為「暫出還沒」墮於惡趣的比丘之一。又譯為「低沙」。 ② 食堂:飯廳。 ③ 根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外境進入身心的門戶,因此稱為根門。 ④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⑤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⑥ 正應如是,不離貪欲說法:未離貪的情形,的確應該是這樣。 ⑦ 害覺:加害別人的念頭。「覺」在這裡指念頭,也是「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把心投向目標。禪定時心投向專注的目標,日常生活裡心則投向各種不同的目標。 ⑧ 邪命:不正當的謀生。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佛經中常有「行於正道」、「誤入險道」的比喻,本經中解說了這比喻在修行上的意義。 [進階辨正](二七二)[0071c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中有少諍事①,世尊責諸比丘故,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已,出,攝舉衣鉢,洗足,入安陀林②,坐一樹下,獨靜思惟,作是念:「眾中有少諍事,我責諸比丘,然彼眾中多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見大師,或起悔心,愁憂不樂。我已長夜於諸比丘生哀愍心,今當復還,攝取彼眾,以哀愍故。」 時,大梵王知佛心念,如力士③屈伸臂頃④,從梵天沒,住於佛前,而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責諸比丘,以少諍事故,於彼眾中多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見大師,或起悔心,愁憂不樂。世尊長夜哀愍,攝受眾僧,善哉,世尊!願今當還攝諸比丘。」 爾時,世尊心已垂愍梵天故,默然而許。時,大梵天知佛世尊默然已許,為佛作禮,右遶三匝,忽然不現。 爾時世尊,大梵天王還去未久,即還祇樹給孤獨園。敷尼師壇ⓐ,歛ⓑ身正坐⑤,表現微相⑥,令諸比丘敢來奉見。時,諸比丘來詣佛所,懷ⓒ慚愧色,前禮佛足,却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出家的目的出家之人,卑下活命,剃髮持鉢,家家乞食,如被禁ⓓ呪⑦。所以然者,為求勝義⑧故,為度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究竟苦邊故。諸善男子!汝不為王賊所使、非負債人、不為恐怖、不為失命而出家,正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 比丘白佛:「實爾,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為如是勝義而出家。云何於中猶復有一愚癡凡夫,而起貪欲,極生染著,瞋恚兇暴,懈怠下劣,失念⑨不定,諸根迷亂?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從冥入冥,從糞廁出復墮糞廁,以血洗血,捨離諸惡還復取惡。我說此譬,凡愚比丘亦復如是。又復譬如焚尸火𣕊ⓔ⑩,捐棄塜間,不為樵伐之所採拾⑪。我說此譬,愚癡凡夫比丘而起貪欲,極生染著,瞋恚兇暴,懈怠下劣,失念不定,諸根散亂,亦復如是。 「比丘!有三不善覺法。何等為三?貪覺、恚覺、害覺,此三覺由想而起。云何想?想有無量種種,貪想、恚想、害想,諸不善覺從此而生。比丘!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⑫,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正以此法。 「善男子、善女人信樂⑬出家,修習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已,住甘露門,乃ⓖ至究竟甘露涅槃⑭。我不說此甘露涅槃,依三見者。何等為三?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多聞聖弟子作是思惟:『世間頗有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思惟已,都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若取受、想、行、識,則有罪過。作是知已,於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應說、小土摶ⓗ 泡沫、二無知 [校勘]ⓐ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歛」,大正藏原為「𣫍」,今依據明本改作「歛」。 ⓒ 「懷」,元本作「壞」。 ⓓ 「禁」,大正藏原為「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禁」。 ⓔ 「𣕊」,宋本作「[火*(暴-(日/共)+夭)]」。 ⓕ 「相」,明本作「想」。 ⓖ 「乃」,宋本作「及」。 ⓗ 「摶」,宋、元二本作「揣」。 ⓘ 「祇」,宋本作「我」。 [註解]① 少諍事:小爭執。 ② 安陀林:是音譯,義譯為寒林,因為林木多而較涼,也是棄屍的樹林,而讓一般人恐懼而發涼。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位於王舍城北方。 ③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④ 屈伸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⑤ 歛身正坐:收斂身體而端正地坐著。「歛」是「斂」的異體字。 ⑥ 表現微相:展現細微的相。比對其餘經典及南傳相當經文,此處特指「使用神通」。 ⑦ 如被禁呪:如同被人下詛咒,行為受到制約般。 ⑧ 勝義:最高的真理。是「世俗」的對稱。 ⑨ 失念:心散亂。 ⑩ 火𣕊:燃火的薪柴。 ⑪ 不為樵伐之所採拾:(焚燒屍體燒剩而丟棄在墓地間的柴)沒有砍柴的人想要撿來用。 ⑫ 無相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卷三第80經、卷十八第502經。 ⑬ 信樂:確信和愛樂。 ⑭ 甘露涅槃:解脫的涅槃。「甘露」是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為「解脫」,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卷第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