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六入處相應 (3/5)]「六入處」是:
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稱為六入處。又稱為「六內入處」、「六根」。 六內入處所接收的,是「六外入處」:
六外入處又稱「六境」,由於能沾染身心,也稱作「六塵」。 六內入處接收到六外入處時,如果有欲貪,就會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輪迴。如果沒有欲貪,就能有智慧的辨明外境,心不隨境轉。 六內入處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起了貪著,就會導致十二因緣的相續。因此佛經中常講「善護根門」,就是將六內入處比喻為一扇門,把關得好,就不會遭小偷;如果門戶洞開,不加以守護,家產就有危險了。本卷所說即是圍繞著「善護根門」這個主題。 《雜阿含經》「六入處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本卷)、十一、十三卷,當中佛陀對我們開示六入處的性質、作用、為何會染著、如何防護、以及如何藉六入處修行解脫。 (一一六四)[0310b20]如是我聞: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論:「諸尊!如世尊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④:
「ⓓ『若知二邊者, 於中永無著, 「諸尊!此有何義?云何邊?云何二邊?云何為中?云何為縫紩?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⑦;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有一答言:「六內入處是一邊,六外入處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習於受者,得彼彼因,身漸漸ⓖ增長出生,於此即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復有說言:「過去世是一邊,未來世是二邊,現在世名為中,愛[*]為縫紩。習近此愛,彼彼所因,身漸觸增長出生,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不苦不樂是其中,愛[*]為縫紩,習近此愛,彼彼所得,自身漸觸增長出生,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有者是一邊,集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如是廣說,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身者是一邊,身集是二邊⑧,愛[*]為縫紩……」如是廣說,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我等一切所說不同,所謂向來種種異說,要不望知。云何世尊有餘之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我等應往具問世尊,如世尊所說,我等奉持。」 爾時,眾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向諸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言:『於世尊所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所謂二邊,乃至脫苦。』有人說言:『內六入處是說一邊,外六入處是說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如前廣說,悉不決定,今日故來請問世尊,具問斯義,我等所說,誰得其義?」 佛告諸比丘:「汝等所說,皆是善說,我今當為汝等說有餘經。我為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有餘經說,謂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⑨,愛[*]為縫紩。習近愛已,彼彼所得,身緣觸增長出生,於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 「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Isipatana Migadāya。 ⓒ 「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巴利本作 Pārāyana Metteyyapañha。 ⓓ 大正藏在此有一「偈」字。 ⓔ 「智」,宋、元二本作「知」。 ⓕ 「愛」,宋本作「受」。[*] ⓖ 「漸」,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漸」。 ⓗ 「智」,宋本作「知」。 ⓘ 「脫」,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脫」。 ⓙ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註解]①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② 仙人住處: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處鹿野苑」。 ③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④ 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名,「波羅延」是音譯,義譯為「到彼岸」,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與佛陀的問答集。「低舍彌德勒」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中第二位發問的。此經相當於南傳《小部尼柯耶.經集》〈彼岸道品5〉第3經,此事件也記錄於《賢愚經》卷十二〈波婆離品50〉。 ⑤ 鏁:古字,同「鎖」。 ⑥ 縫紩:縫線。紩讀作「至」。 ⑦ 以了了:以理解力去瞭解。 ⑧ 身者是一邊,身集是二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身是一邊,有身之集是第二邊,有身之滅是中」。 ⑨ 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觸是一邊,觸之集是第二邊,觸之滅是中」。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的例子原則上表示要看破「二邊」,不執著「中間」,或許能理解為順著河川流下時,不能在兩岸擱淺,但也不能停在中間。 本卷第1174經的譬喻:「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CBETA, T02, no. 99, p. 314, c16-19),卷四十九第1316經也譬喻:「誰度於諸流,晝夜勤不懈,不攀無住處,云何不沒溺?」(CBETA, T02, no. 99, p. 361, b27-28) 或許能作為類比。 (一一六五)[0311a03]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賓頭盧ⓐ①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時,有婆蹉ⓒ國王,名優陀延那ⓓ②,詣尊者賓頭盧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婆蹉王優陀延那白尊者賓頭盧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賓頭盧答言:「大王!大王且問,知者當答。」 婆蹉ⓖ王優陀延那問尊者賓頭盧:「何因何緣,新學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極安樂住,諸根欣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野獸ⓗ其心③,堪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淨?」 尊者賓頭盧答言:「如佛所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汝諸比丘,若見宿人④,當作母想;見中年⑤ⓚ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想。以是因緣,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諸根敷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堪ⓛ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淨。』」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言:「今諸世間貪求之心,若見宿人,而作母想;見中年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而作女想。當於爾時,心亦隨起,貪欲燒燃、瞋恚燒燃、愚癡燒燃,要當⑥更有勝因緣不ⓜ?」 尊者賓頭盧語婆蹉[*]王優陀延那:「更有因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此身從足至頂,骨幹肉塗,覆以薄皮⑦,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周遍觀察,髮、毛、爪、齒、塵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藏ⓞ、熟藏[*]⑧、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膿、血、腦、汁、屎、尿ⓡ。』大王,此因此緣故,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人心飄疾,若觀不淨,隨淨想現。頗更有因緣,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不?」 尊者賓頭盧言:「大王!有因有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告諸比丘:『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汝ⓤ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 爾時,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善哉,善說法,乃至受持諸根律儀。尊者賓頭盧!我亦如是,有時不守護身,不持諸根律儀,不一其念,入於宮中,其心極生貪欲熾燃、愚癡燒燃;正使閑房獨處,亦復三毒燒燃其心,況復宮中。又我有時善護其身,善攝諸根,專一其念,入於宮中,貪欲、恚、癡不起燒燃其心,於內宮中尚不燒身,亦不燒心,況復閑獨。以是之故,此因此緣,能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 時,婆蹉ⓥ王優陀延那聞尊者賓頭盧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賓頭盧」,巴利本作 Piṇḍola。 ⓑ 「拘睒彌國瞿師羅園」,巴利本作 Kosambī ghositārāma。 ⓒ 「蹉」,聖本作「磋」。 ⓓ 「優陀延那」,巴利本作 Udena。 ⓔ 「暇」,大正藏作「睱」,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暇」。 ⓕ 「與」,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與」。 ⓖ 「婆蹉」,宋、元、聖三本作「婆磋」。[*] ⓗ 「任他而活,野獸」,疑似巴利本作 Samannāgatā paṭhamena vayasā anikili-tāvino……。 ⓘ 「等正」,宋、元、明三本作「正等」。 ⓙ 聖本無「所」字。 ⓚ 「年」,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年」。 ⓛ 宋、元、明三本無「堪」字。 ⓜ 聖本無「不」字。 ⓝ 「涎」,大正藏原為「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涎」。 ⓞ 「藏」,明本作「臟」。[*] ⓟ 「沫」,大正藏原為「沬」,今依據宋、元二本及磧砂藏改作「沫」。 ⓠ 「痰、癊」,聖本作「淡、陰」。 ⓡ 「尿」,大正藏原為「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尿」。 ⓢ 「貪、愛」,聖本作「憂、貪」。 ⓣ 「愛」,宋、元、明三本作「憂」。 ⓤ 「汝」,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 「蹉」,宋、聖二本作「磋」。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① 賓頭盧:比丘名,出身婆羅門貴族,是俱睒彌國優填王的宰相之子,少年出家,證阿羅漢且有神通。佛陀成道後第六年,王舍城的樹提長者將栴檀木製成的鉢高懸在長竿上,表示誰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誰,最後由賓頭盧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師。但由於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現神通,被佛陀處罰離開閻浮提而到別的世界度眾,佛陀後來讓他回到閻浮提,付囑他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以讓後世眾生供養植福。 ② 優陀延那:優婆塞名,憍賞彌國的國王,受王后舍彌的接引而皈依三寶,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佛陀稱讚他「至心向佛,意不變易」第一。依《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所載,佛陀曾至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為時甚久,優陀延那王以未能禮佛而憂苦成疾,群臣因此造一尊五尺佛像供王瞻禮,王遂痊癒,相傳此為造佛像的起源。又譯為「優填」。 ③ 任他而活,野獸其心:不管其他(世俗的)人如何地玩樂、如何像動物般放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在諸欲中玩樂」。 ④ 宿人:老人。 ⑤ 中間:年紀相仿的。(***經校勘改為中「年」,經文後也是寫「中年」***DL 2019.4.8 2315) ⑥ 要當:要麼應當;是否應該。 ⑦ 骨幹肉塗,覆以薄皮:以骨為支架,肉塗在上面,表面覆蓋著薄皮。 ⑧ 生藏、熟藏:吃下的食物尚未消化為「生藏」,已消化快要成為糞便為「熟藏」。也有解為人體器官,暫存尚未消化的的食物的器官為「生藏(臟)」,暫存已消化快要成為糞便的食物的器官為「熟藏(臟)」。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血氣方剛的年輕比丘如何能對治淫欲,而能輕安自在地修行?
第一種方法是移情,第二種方法是解離對象,第三種是從起心動念下手,根本不取。這三種方法一個比一個精細。
本經在講述不淨觀當中的各個解剖的部分時,先簡單表示為「骨幹肉塗,覆以薄皮」,也就是骨、肉、皮三個大項,然後再細部一一說明各解剖的部分。不淨觀的實修上也可這麼做,先觀較大的分類,純熟後才一一觀較細的各解剖的部分。 [進階辨正](一一六六)[0311b2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手故知有取捨,有足故知有往來,有關節故知有屈伸,有腹故知有飢渴。如是,比丘!有眼故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諸比丘!若無手則不知取捨,若無足則不知往來,若無關節則不知有屈伸,若無腹則不知有飢渴。如是,諸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莊居士緬甸版經號分別為236、237經如手腳經第一、第二 ywliu)
(一一六七)[0311c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河中草,有龜於中住止。時,有野干①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②,野干守伺,冀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 「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冀汝眼著於色、耳聞聲、鼻嗅香、舌甞味、身著ⓐ觸、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執持眼根律儀住,惡魔波旬不得其便,隨出隨緣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於其六根若出若緣④,不得其便,猶如龜蟲,野干不得其便。」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龜蟲畏野干, 藏六於殼ⓑ內,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著」,大正藏原為「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著」。 ⓑ 「殼」,明本作「㲉」,聖本作「敞」。 ⓒ 「彼」,聖本作「畏」。 [註解]① 野干:胡狼,又名豺狼、狐狼。犬科動物,生物分類上與狼較近而有狐的外表,腳長、犬齒彎曲,專門獵食細小哺乳動物、鳥類及爬行動物。 ② 藏六:烏龜將頭、尾、四肢藏入殼中。 ③ 隨出隨緣:「出」是指離出、離開;「緣」是指原因。「隨出隨緣」大意是指隨著「執持眼律儀住」這個原因,使得波旬無法趁虛而入而離開。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律儀請參照本卷第1170經。 ④ 若出若緣:「出」是指脫出、脫離;「緣」是指原因。「若出若緣」大意是指如果因為執持六根律儀住,而使六根能脫出、避免生染著六境的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將收攝六根比喻為「如龜藏六」是佛教中常見的譬喻,例如卷二十二第600經也提到這個譬喻。 (一一六八)[0311c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䵃①麥著四衢道②頭,有六壯夫執杖共打ⓐ,須臾③塵碎,有第七人執杖重打[*]。諸比丘!於意云何?如䵃麥聚,六人共打[*],七人重打[*],當極碎不?」 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諸比丘:「如是愚癡士夫六觸入處之所搥ⓑ打[*]。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常所搥[*]打[*]。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常所搥[*]打[*],彼愚癡士夫為六觸入處之所搥[*]打[*],猶復念求當來世有,如第七人重打[*]令碎。 「比丘!若言是我,是則動搖;言是我所,是則動搖。未來當有,是則動搖;未來當無,是則動搖。當復有色,是則動搖;當復無色,是則動搖。當復有想,是則動搖;當復無想,是則動搖;當復非有想非無想,是則動搖。動搖故病,動搖故癰,動搖故刺,動搖故著。正觀察動搖故苦者,得不動搖心,多修習住,繫念正知。 「如動搖。如是思量虛誑,有行因愛ⓒ。言我,是則為愛;言我所,是則為愛。言當來有,是則為愛;言當來無,是則為愛。當有色,是則為愛;當無色,是則為愛。當有想,是則為愛;當無想,是則為愛;當非想非非想,是則為愛。愛故為病,愛故為癰,愛故為刺。若善思觀察愛生苦者,當多住離愛心,正念正知ⓓ④。 「諸比丘!過ⓔ去世時,阿修ⓕ羅興軍與帝釋鬪。時,天帝釋告三十三天:『今日諸天、阿修羅共ⓖ戰,若諸天勝,阿修羅不如者,當生執阿修羅,縛以五繫,送還天宮。』阿修羅語其眾言:『今阿修羅軍與諸天戰,若阿修羅勝,諸天不如者,當生執帝釋,縛以五繫,還歸阿修羅宮。』當其戰諍,諸天得勝,阿修羅不如。時,三十三天生執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縛以五繫,還歸天宮。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身被五繫,置於正法殿上,以種種天五欲樂而娛樂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作是念:『唯阿修羅賢善聰慧,諸天雖善,我今且當還歸阿修羅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被五繫縛,諸天五欲自然化沒。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復作是念:『諸天賢善,智慧明徹,阿ⓘ修羅雖善,我今且當住此天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五縛得解,諸天五欲自然還出。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乃至有如是微細之縛,魔波旬縛轉細。於是心動搖時,魔即隨縛;心不動搖,魔即隨解。是故,諸比丘!多住不動搖心,正念正知ⓙ,應當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打」,聖本作「朾」。[*] ⓑ 「搥」,宋、元、明三本作「椎」。[*] ⓒ 「愛」,宋、元、明、聖四本作「受」。 ⓓ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知」。 ⓔ 「過」,聖本作「近過」。 ⓕ 「修」,宋、元、明、聖四本作「脩」。 ⓖ 「共」,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 「毘摩質多羅」,巴利本作 Vepacitti。 ⓘ 「阿」,宋、元、明三本作「諸阿」。 ⓙ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聖本改作「知」。 [註解]① 䵃:大麥。「䵃」讀作「礦」。 ②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③ 須臾:片刻;短時間。 ④ 正念、正知: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將六入處衝擊人的身心,比喻為六位壯漢搥打大麥,而對未來世的希求則如同第七位壯漢,又加了一重重擊。
本經表示思量以下這些,也就是「動搖」、「愛」:我、我所、未來當有、未來當無、當復有色、當復無色、當復有想、當復無想、當復非有想非無想。 要八風吹不動、如如不動,自然就不能被這些所動搖。 《雜阿含經》卷一第21經:「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CBETA, T02, no. 99, p. 4, c11-12) 也與本經義理相同。
本經譬喻中提到三十三天抓到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後,偵測他的心念以控制他,一旦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有逃跑的意圖時,就自動將他五花大綁並且對他關掉所有的娛樂設施,但若阿修羅王沒有逃跑的意圖時、認同天界時,就讓他隨便玩。這有點像是用制約反應來為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洗腦。 三十三天都能偵測阿修羅王的心念以控制他了,何況欲界最高天的天魔波旬,更能利用人們的心念而將人們控制在欲界中。 (一一六九)[0312b1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識色ⓐ因緣生,若欲、若貪、若昵①、若念、若決定著②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礙ⓑ、有難,此惡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應自防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懶ⓒ惰放逸,欄ⓓ牛噉食;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六觸入處,乃至放逸亦復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食ⓕ,設復入田,盡驅令出;所謂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③善自攝護,盡心ⓖ令滅。若好田苗,其守護田者不自放逸,欄[*]牛入境,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搥[*]打,驅出其田。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從村至宅,從宅至村,復當如前過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憶先入田遭捶杖苦故。」 「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六觸入處極生厭離、恐怖,內心安住,制令一意。諸比丘!過去世時,有王聞未曾有好彈琴聲,極生愛樂,耽湎深ⓗ著,問諸大臣:『此何等聲?甚可愛樂!』大臣答言:『此是琴聲。』王ⓘ語大臣:『取彼聲來。』大臣受教,即往取琴來,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聲者。』王語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聞可愛樂聲來。』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眾多種具,謂有柄、有槽、有麗、有絃ⓙ、有技ⓚ,巧方便人彈之④,得眾具因緣乃成音聲,非不得眾具而有音聲,前所聞聲,久已過去,轉亦盡滅,不可持來。』 「爾時,大王作如是ⓛ言:『咄!何用此虛偽物為?世間琴者是虛偽物,而令世人耽湎深ⓜ著;汝今持去,片片析ⓝ破,棄於十方。』大臣受教,析[*]為百分,棄於處ⓞ處。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諸法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而便說言:『是我、我所』,彼於異時,一切悉無。諸比丘!應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識色」,大正藏原為「色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識色」。 ⓑ 「礙」,聖本作「閡」。 ⓒ 「懶」,聖本作「瀨」。 ⓓ 「欄」,聖本作「闌」。[*] ⓔ 「苗」,聖本作「園」。 ⓕ 「食」,大正藏原為「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 「心」,宋本作「止」,元、明二本作「上」,聖本作「正」。 ⓗ 「深」,大正藏原為「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深」。 ⓘ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絃」,聖本作「戾」。 ⓚ 「技」,大正藏原為「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技」。 ⓛ 「如是」,大正藏原為「是念」,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如是」。 ⓜ 「深」,大正藏原為「染」,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深」。 ⓝ 「析」,聖本作「折」。[*] ⓞ 聖本無「處」字。 [註解]① 昵:同「暱」,親近、親愛的意思。 ② 決定著:必定執著;極具吸引力的事物。 ③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④ 巧方便人彈之:有善巧方法(良好技術)的人彈它。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在《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4〉第102經念經對本經的守田者(牧牛兒)的譬喻有更深入的、次第的修行上的解說。 (一一七〇)[0312c2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癩病人,四體瘡壞,入茅荻中,為諸刺葉針刺所傷,倍增苦痛;如是愚癡凡夫六觸入處受諸苦痛亦復如是。如彼癩人,為草葉針刺所傷,膿血流出;如是愚ⓐ癡凡夫,其性弊暴,六觸入處所觸則起瞋恚,惡聲流出,如彼癩人。所以者何?愚癡無聞凡夫心如癩瘡。 「我今當說律儀、不律儀。云何律儀?不律儀云何不律儀?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①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於彼次第②隨生眾多覺想相續,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是名不律儀。律儀云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愚」,聖本作「膿」。 [註解]① 可念:可愛的。 ② 次第:指過程、順序。 [對應經典]
(1171經和中阿含力品38第8經兩經內容似乎比較像參考經典,不像對應經典?? ywliu)
(一一七一)[0313a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①,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 「六根各各自求所樂境界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②境界。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 「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失收摩羅」,巴利本作 Suṃsumāra。 ⓑ 大正藏無「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樂」,聖本作「能」。 [註解]① 失收摩羅:鱷魚。 ② 隨覺:即隨順開覺,也就是依著次第、照著順序而覺悟、醒悟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描述六隻不同的動物,每隻都被一條鏈子綁著,六條鏈子在中間打結在一起。 每隻動物都試著向不同的方向逃跑。最強壯的一隻會拖著其他隻一起,直到牠累了,那時另一隻就會取代牠,拖著其他隻向著另一個方向。 當綁著這六隻動物的鏈子被固定在一個穩固的樁上時,情況就改變了。不管這些動物如何拉扯,樁都維持穩固。最後這六隻動物會停止向不同方向拉扯,而停留在樁旁。 這六隻動物比喻六根,而樁代表身念住。這個比喻說明了身念住可如何成為一個穩固的樁,收攝六根、淨念相繼。因此在四念處的實修法當中,日常生活六根對外境時,可以身念處避免意念全然被外境拖著走;經過一整天的工作而意念散亂時,也能以身念處收攝心念。 要如何修身念處以收攝六根呢?基本的作法可參考《中阿含經》卷二十〈長壽王品2〉第81經念身經:「云何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CBETA, T01, no. 26, p. 555, a11-a24) (**「 每隻動物都試著向不同的方向逃跑。最強壯的一隻會拖著其他隻一起,直到牠累了,那時另一隻就會取代牠,拖著其他隻向著另一個方向。 」經文以及其他對應經典中看來似乎都是同時間六個方向在拉扯,沒有一隻接一隻、一隻取代一隻的意思?? ywliu) [進階辨正](一一七二)[0313b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四虺ⓐ蛇,凶惡毒虐,盛一篋中。時,有士夫聰明不愚,有智慧,求樂厭苦,求生厭死。時,有一士夫語向士夫言:『汝今取此篋盛毒蛇,摩拭洗浴,恩親養食,出內以時①。若四毒蛇脫有惱者,或能殺汝,或令近死,汝當防護。』爾時,士夫恐怖馳走。『忽有五怨②,拔刀隨逐,要求欲殺,汝當防護。』爾時,士夫畏四毒蛇及五拔刀怨ⓑ,驅馳而走。 「人復語言:『士夫!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爾時,士夫畏四毒蛇、五拔刀怨及內六賊,恐怖馳走,還入空村,見彼空舍,危朽腐毀,有諸惡物,捉皆危脆,無有堅固。 「人復語言:『士夫!是空聚落當有群ⓒ賊,來必掩ⓓ害ⓔ汝。』爾時,士夫畏四毒蛇、五拔刀賊、內六惡賊、空村群賊,而復馳走。忽爾道路臨一大河,其水浚急,但見此岸有諸怖畏,而見彼岸安隱快樂,清涼無畏,無橋船可渡ⓕ得至彼岸,作是思惟:『我取諸草木,縛束成栰③,手足④方便,渡[*]至彼岸。』作是念已,即拾草木,依於岸傍,縛束成栰,手足方便,截流橫渡[*]。 「如是士夫免四毒蛇、五拔刀怨、六內惡賊,復得脫於空村群賊,渡[*]於浚流,離於此岸種種怖畏,得至彼岸安隱快樂。我說此譬,當解其義。比丘!篋者,譬此身色麁四大,四大所造精血之體,穢食長養,沐浴衣服,無常變壞危脆之法。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地界若諍,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風諍亦復如是。五拔刀怨者,譬五受陰。六內賊者,譬六愛喜。空村者,譬六內入。善男子!觀察眼入處,是無常變壞,執持眼者,亦是無常虛偽之法;耳、鼻、舌、身、意入處亦復如是。空村群賊者,譬外六入處。眼為可意、不可意色所害;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為可意、不可意法所害。浚流者,譬四流——欲流⑤、有流⑥、見流⑦、無明流⑧。河者,譬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此岸多恐怖者,譬有身。彼岸清涼安樂者,譬無餘涅槃⑨。栰者,譬八正道。手足方便截流渡[*]者,譬精進勇猛到彼岸。婆羅門住處者,譬如來、應、等正覺。 「如是,比丘!大師慈悲,安慰弟子,為其所作;我今已作,汝今亦當作其所作,於空閑樹下,房舍清淨,敷草為座,露地、塚間,遠離邊坐,精勤禪思,慎莫放逸,令後悔恨,此則是我教授之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虺」,大正藏原為「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虺」。 ⓑ 「拔刀怨」,聖本作「怨拔刀」。 ⓒ 「群」,聖本作「六」。 ⓓ 「掩」,大正藏原為「奄」,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掩」。 ⓔ 「害」,宋、元、明三本作「虐」。 ⓕ 「渡」,宋、元、明、聖四本作「度」。[*] [註解]① 出內以時:按照固定的時間出入。 ② 怨:怨家;仇人。 ③ 栰:同「筏」。 ④ 手足:指手腳行動。 ⑤ 欲流:感官之欲的煩惱。「流」是以洪流比喻能讓人流轉生死的煩惱。 ⑥ 有流:生命的存在的煩惱。「有」即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⑦ 見流:邪見的煩惱。 ⑧ 無明流:無明的煩惱。 ⑨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以生動的比喻,說明身受四大、五陰、六愛喜、外六入處的逼迫,八正道就像筏,能幫助我們從恐怖的此岸 (有身) 渡過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欲愛、色愛、無色愛之河 (超脫三界),到達安隱快樂的彼岸 (無餘涅槃)。 (一一七三)[0314a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見五欲猶如火坑。如是觀察五欲已,於五欲貪、欲愛、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處、住處,而自防閉;行處、住處逆防閉已,隨其行處、住處,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云何名為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多聞聖弟子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 「云何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譬如近一聚落,邊有深坑,滿中盛火,無有煙焰。時,有士夫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惡死。彼作是念:『此有火坑,滿中盛火,我若ⓐ墮中,必死無疑。』於彼生遠、思遠、欲遠。如是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若行處、住處逆防逆知①,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譬如聚落邊有柰ⓑ林,多諸棘刺,時,有士夫入於林中,有所ⓒ營作②。入林中已,前後左右上下盡有棘刺。爾時,士夫正念而行、正念來去、正念明目、正念端視、正念屈身。所以者何?莫令利刺傷壞身故。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若依聚落城邑而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善執其心,正念安住、正念而行、正念明目、正念觀察。所以者何?莫令ⓓ利刺傷聖法、律。 「云何利刺傷聖法、律?謂可意愛念之色,是名利刺傷聖法、律。云何是可意愛念之色傷聖法、律?謂五欲功德,眼識色生愛念,長養欲樂;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生愛念,長養欲樂,是名可愛念色傷聖法、律;是名多聞聖弟子所行處、所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間貪、憂、不善法ⓔ以漏其心。 「或時多聞聖弟子失ⓕ於正念,生惡不善覺,長養欲、長養恚、長養癡,是鈍根;多聞聖弟子雖起集滅,以欲覆心。譬如鐵丸,燒令極熱,以少水灑,尋即乾消,如是多聞聖弟子鈍根生念,尋滅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行,如是住。若王、大臣若親往詣其所,請以俸祿,語言:『男子!何用剃髮,執持瓦器,身著袈裟,家家乞食為?不如安慰服五欲樂,行施③作福。』云何?比丘!多聞聖弟子,國王、大臣、諸親檀越④請以俸祿,彼當還戒、退減以不?」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故,見火坑,譬五欲,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行處、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若復為國王、大臣、親族請以俸祿,還戒、退減,無有是處。」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聞聖弟子其心長夜臨趣、流注、浚輸ⓖ⑤,向於遠離,向ⓗ於離欲,而於涅槃,寂靜捨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若為國王、長者、親族所請,還戒、退減者,無有是處,餘得大苦。譬如恒河,長夜臨趣、流注、浚輸[*]東方,多眾斷截,欲令臨趣、流注、浚輸[*]西方,寧能得不?」 答言:「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恒水⑥長夜流注東方,欲令西流,未而可得,彼諸大眾徒辛苦耳。如是多聞聖弟子長夜臨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乃至欲令退減,無有是處,徒辛苦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若」,聖本作「復」。 ⓑ 「柰」,大正藏原為「㮈」,聖本作「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柰」。 ⓒ 「有所」,明本作「所有」。 ⓓ 「令」,聖本作「大」。 ⓔ 「法」,聖本作「不法」。 ⓕ 「失」,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失」。 ⓖ 「輸」,聖本作「輪」。[*] ⓗ 「向」,聖本作「欲」。 [註解]① 逆防逆知:「逆」是預先的意思。逆防逆知是指預先知道而能預防。 ② 有所營作:有事情要辦。 ③ 行施:布施。 ④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⑤ 臨趣、流注、浚輸:同義於「順趣、流注、浚輸」。?? ⑥ 恒水:恆河。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說明佛弟子如實知四聖諦,觀察五欲如同火坑,因此不貪愛五欲,而能夠防避五欲,寂靜捨離,趣向涅槃。 (一一七四)[0314c0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阿毘闍恒水邊。時,有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於上增修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恒ⓑ水,見恒水中有一大樹,隨流而下,語彼比丘:「汝見此恒水中大樹流ⓒ不?」 答言:「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①,不入洄澓ⓓ②,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趣、流注、浚輸[*]至ⓔ大海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言:「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比丘白佛:「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沈沒?云何洲渚?云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敗?善哉,世尊!為我廣說,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內ⓘ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人取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若樂,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非人取者,猶如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諸梵行,當生在處,在處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③、吹貝④之聲,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如是,比丘!是名不著此彼岸,乃至浚輸[*]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彼比丘獨一靜處,思惟佛所說水流大樹經教,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時,有牧牛人,名難屠ⓚ,去佛不遠,執杖牧牛。比丘去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於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我今堪能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沒,不閡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入洄澓[*],亦不腐敗,我得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不?」 佛告牧牛者:「汝送牛還主不?」 牧牛者言:「諸牛中悉有犢牛,自能還歸,不須送也,但當聽我出家學道。」 佛告牧牛者:「牛雖能還家,汝今ⓛ已受ⓜ人衣食,要當還報其家主。」 時,牧牛者聞佛教已,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尊者舍利弗在此舍ⓞ中,牧牛者去不久,白佛言:「世尊!難屠牧牛者求欲出家,世尊何故遣還歸家?」 佛告舍利弗:「難屠牧牛者若還住家受五欲者,無有是處。牛付主人已,輒自當還,於此法,律出家學道,淨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時,難屠牧牛者以牛付主人已,還至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牛已付主,聽我於正法、律出家學道。」 佛告難屠牧牛者:「汝得於此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出家已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校勘]ⓐ 「住」,明本作「坐」。 ⓑ 大正藏無「恒」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流」,聖本作「與」。 ⓓ 「洄澓」,聖本作「迴復」。[*] ⓔ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大正藏無「當隨水流」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聖本無「臨」字。 ⓘ 大正藏無「內」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腐」,宋、聖二本作「內」。 ⓚ 「難屠」,巴利本作 Nanda。 ⓛ 宋、元、明、聖四本無「今」字。 ⓜ 大正藏在「受」字之下有一「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宋、元、明、聖四本無「隨喜」二字。 ⓞ 「舍」,大正藏原為「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舍」。 [註解]① 洲渚:水中可以居住的地,大的稱洲,小的稱渚。 ② 洄澓:漩渦。 ③ 稗:長的像水稻的雜草,常與水稻生長在一起,而影響水稻的生長。 ④ 吹貝:「貝」即「法螺」。吹貝是為了通報法事時期,以招集大眾。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一一七五)[0315b0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獨處坐禪,作是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作是念已,詣諸比丘,語諸比丘言:「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見,令見清淨?」 比丘答言:「尊者!於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如實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得見清淨。」 是比丘聞彼比丘記說,心不歡喜,復詣餘比丘所,問彼比丘言:「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 彼比丘答言:「於六界集、滅、味、患、離如實正知。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得見清淨。」 時,比丘聞其記說,心亦不喜,復詣餘比丘,作是問言:「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 彼比丘答言:「於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見,得見清淨。」 是比丘聞諸比丘記說,心亦不喜,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作是念已,詣諸比丘,三處所說,具白世尊,我聞彼說,心不歡喜,來詣世尊。故以此義請問世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 佛告比丘:「過去世時,有一士夫,未曾見緊獸ⓓ①,往詣曾見緊獸者,問曾見緊獸士夫言:『汝知緊獸不?』答言:『知。』復問:『其狀云何?』答言ⓔ:『其色黑如火燒柱。』當彼見時,緊獸黑色,如火燒柱。 「時,彼士夫聞緊獸黑色如火燒柱,不大歡喜,復更詣一曾見緊獸士夫,復問彼言:『汝知緊獸不?』彼答言:『知。』復問:『其狀云何?』彼曾見緊獸士夫答言[*]:『其色赤而開敷②狀似肉段。』彼人見時,緊獸開敷,實似肉段。 「是士夫聞彼所說,猶復不喜,復更詣餘曾見緊獸士夫,問:『汝知緊獸不?』答言:『知。』復問:『其狀云何?』答言:『𣯶ⓕ𣯶[*]③下垂,如尸利沙ⓖ果④。』 「是人聞已,心復不喜,復行問餘知緊獸者,問:『汝知緊獸不?』彼答言:『知。』又問:『其狀云何?』彼復答言:『其葉青、其葉滑、其葉長廣,如尼拘婁ⓗ陀ⓘ樹⑤。』如彼士夫問其緊獸,聞則不喜,處處更求,而彼諸人見緊獸者,隨時所見,而為記說,是故不同。 「如是,諸比丘!若於獨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因思惟法不起諸漏,心得解脫,隨彼所見,而為記說ⓙ。汝今復聽我說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如有邊國王ⓚ,善治ⓛ城壁,門下堅固,交ⓜ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慧,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東方使來,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交[*]道頭⑥,床上而坐。』彼使問ⓝ已,往詣城主,受其教令,復道而還。南、西、北方遠使來人,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亦答言:『在其城中四交[*]道頭。』彼彼ⓞ聞已,悉詣城主,受其教令,各還本處。」 佛告比丘:「我說斯譬,今當說義。所謂城者,以譬人身麁色,如篋毒蛇譬經⑦說。善治城壁者,謂之正見。交[*]道平正者,謂內六入處。四門者,謂四識住。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⑧。如實言者,謂四真諦⑨。復道還者,以八聖道。」 佛告比丘:「若大師為弟子所作,我今已作,以哀愍故,如篋毒蛇譬經說。」 爾時,比丘聞佛說已,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增修梵行,乃至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校勘]ⓐ 聖本無「得見」二字。 ⓑ 「滅味」,大正藏原為「集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味」。 ⓒ 「作」,聖本作「住」。 ⓓ 「緊獸」,巴利本作 Kiṃsuka。 ⓔ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 「𣯶」,聖本作「參」。[*] ⓖ 「尸利沙」,巴利本作 Sirīsa。 ⓗ 「婁」,聖本作「毒」。 ⓘ 「尼拘婁陀」,巴利本作 Nigrodha。 ⓙ 「記說」,聖本作「說記」。 ⓚ 「王」,明本作「土」。 ⓛ 「治」,聖本作「法」。 ⓜ 「交」,宋、元、明三本作「郊」。[*] ⓝ 「問」,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問」。 ⓞ 「彼」,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註解]① 緊獸:膠蟲樹,為豆科落葉喬木,又譯為甄叔迦樹。葉大片,長十五至二十公分,寬十至二十公分,廣圓卵形,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花萼絨黑色,密生毛茸,因此未開花前花苞絨黑色;花冠橘紅色,花形線條虹弧形;果實為莢果,長十五至二十公分、寬四至五公分,形狀似放大放寬的扁豆。 ② 開敷:開花。 ③ 𣯶𣯶:細長的樣子。 ④ 尸利沙果:尸利沙是合歡樹,為豆科落葉喬木,尸利沙果即其莢果,形狀似扁豆。 ⑤ 尼拘婁陀樹:孟加拉榕,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又譯為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留他樹、尼拘律樹。 ⑥ 四交道頭:十字路的路口、路邊。交道為「交叉的道路」之義。 ⑦ 篋毒蛇譬經:即本卷第1172經。 ⑧ 正觀:比對南傳經文和《瑜伽師地論》,這裡疑為「止觀」的訛誤。 ⑨ 四真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一位比丘向其他比丘詢問要怎麼才能見到真理? 有人告訴他要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有人說要從「六界」下手,有人說要從「五受陰」下手……這位比丘覺得很煩惱,怎麼有不同的答案?於是詢問佛陀。 佛陀於是以膠蟲樹為喻:沒見過膠蟲樹的人問別人膠蟲樹是什麼樣子?有人說黑的、有人說紅的、有人說像放大放寬的扁豆,有人說其葉子大大的像孟加拉榕。 怎麼聽起來都不一樣?原來膠蟲樹花苞絨黑色,未開花前遠看像是黑色的花,開花後花冠橘紅色,結的莢果狀似放大放寬的扁豆,沒有花果時則以大片圓卵形的葉子為特徵。因此沒見過的人從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描述,就頭大了。 由六觸入處、六界、五受陰下手,都可以修習佛法而見到真理,只是下手處的不同,而不是互相違逆的。唯有自己實際看過真理,才不會有疑惑。
(本則待整理) 雜阿含常提及「四念處」及「觀」五陰無常。在本經中將「四念處」比喻為守門者,「止觀」為使者,「止觀」(使者)透過「四念處」的告知,能清楚找到城主(識),從而聽到四聖諦,找到正確的八聖道。將修習的架構、次第清楚明白的比喻出來。 一使者想要找城主,傳達本國指令(指四聖諦)的如實語,而經過了四個門,詢問守門者,再從正方相交道路上找到城主,最後返回道路而回自己國家。 譬喻中:正確的見解:是最外面的,對於佛法的追尋,要從正確的見解開始,雖然是最外面,但也是最基礎 接著,通過四門,四門也就是四識住(色、受、想、行:見雜阿含39經),而有四個守門者(四念住:身、受、心、法),理解為:要將四聖諦轉告給城主(城主是識)了知,要先通過四念住在四識住上的守護、盤檢, 這裡Russ學友也提到,或許四念住不只是防護不好的念進來影響到識,也要防護城主亂跑到四門,城主跑到四門可能會被外來刺客給暗殺之類的,而我再比對一下前文,其實 正見 也不只是修道的開始,正見也是防護 識亂跑的最外層防護(EX:不要用惡的見解去標註事物)。 最後,通過了正方相交的道路即六入處(要見到識,要從六入處來用功),到達道路的盡頭見到了城主(識),止觀(即是使者)見到識後,將四聖諦轉達給識,使者完滿的到達目標(比對雜阿含287經,佛陀成道前,不是現在常見的12因緣整理,進行緣起逆觀察,從老病死苦回推到識,齊識而還,確認了眾生輪迴的法則),走回返回的路線,但不同於使者剛到此城,使者已經很清楚的知道本城道路的配置,故走回去的道路就是八正道。 因此可以發現,止觀(使者)是從 概念性的 四聖諦開始,四聖諦是 緣起概念逆推演的操作,而到了最後,從六根止觀真正體驗到了識的生死輪迴後,確認了 八正道(此時對於 聖道的理解,已經從概念性轉化為 體驗性了)(這裡觀念的啟發 來自於 菩提比丘 八正道) 有學友提問:為何八正道是最後才確認呢?八正道不正是我們一開始學佛上路的資糧嗎? 我的感想是:這邊使用四念住、正見、八正道、止觀分開講,我覺得用途是 強調「功能性」 的差異,在實修上的不同,如四念住:強調直接的觀察善念、惡念並且分辨之;正見:修道上一開始必經過程;止觀:要從修行的開始到最後,都要使用的方法;八正道:由於已經走完全程,回首來時路,就更清楚 什麼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方法在於問題完全解決時,才被確認 何者為正確的方法」 Alex 學友分享: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時的體驗,卻是我們修學的原點 為何「彼使聞已,悉詣城主,受其教令,各還本處」? [進階辨正](一一七六)[0316a09]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釋氏人間遊行①,至迦毘羅衛②國ⓐ,住尼拘婁陀ⓑ園。 爾時,迦毘羅衛釋氏作新講堂,未有諸沙門、婆羅門、釋迦年少及諸人民在中住者,聞世尊來至釋氏迦毘羅衛人間遊行,住尼拘婁陀園,論苦樂義。此堂新成,未有住者,可請世尊與諸大眾於中供養,得功德福報,長夜安隱,然後ⓒ我等當隨受用。作是議已,悉共出城,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諸釋氏演說要法,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時,諸釋氏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釋氏新作講堂,未有住者,今請世尊及諸大眾於中供養,得功德福利,長夜安隱,然後我等當隨受用。」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時,諸釋氏知世尊受請已,稽首佛足,各還其所,即以其日,以車輿ⓓ經紀③,運其眾具,莊嚴新堂,敷置床座,軟草布地,備香油燈。眾事辦已,往詣佛所,稽首白佛ⓔ言:「眾事辦已,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前後圍繞,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後上堂,於中柱下,東向而坐④。時,諸比丘亦洗足已,隨入講堂,於世尊後,西面東向,次第而坐。時,諸釋氏即於東面西向而坐。 爾時,世尊為諸釋氏廣說法要ⓖ,示、教、照、喜已,語諸釋氏:「瞿曇!初夜已過,於時可還迦毘羅越⑤。」時,諸ⓗ釋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世尊知釋氏去已,告大目揵連:「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我今背疾,當自消息⑥。」時,大目揵連默然受教。 爾時,世尊四褻ⓘ欝多羅僧ⓙ⑦安置脅下,卷襞僧伽梨ⓚ,置於頭下,右脅而臥,屈膝累ⓛ足,係念明相ⓜ⑧,作起ⓝ想⑨思惟。 爾時,大目揵連語諸比丘:「佛所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清白梵行。我今當說漏、不漏法,汝等諦聽。有漏法云何為漏法?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樂著,不可念色而起憎惡,不住身念處,於心解脫、慧解脫無少分⑩智,而起種種惡不善法,不無餘滅,不無餘永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如是者,天魔波旬往詣其所,伺其虛短,於其眼色,即得其闕;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即得其闕。 「譬如枯乾草積ⓟ,四方火起,尋時即燒。如是,比丘!於其眼色,天魔波旬即得其闕。如是,比丘!不勝於色,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受制於法,不能勝法,不勝色,不勝聲、香、味、觸、法,亦復不勝意不善法、諸煩惱熾然苦報,及未來世生、老、病、死。諸尊!我從世尊親受於此諸有漏法,是名有漏法經。 「無漏法云何無漏法經?多聞聖弟子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樂著,不可念色不起憎惡,繫念而住,無量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於彼已起惡不善法無餘滅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像類比丘,弊魔波旬往詣其所,於其眼色伺求其短,不得其短;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伺求其短,不得其短。譬如樓閣,墻壁牢固,窗戶重閉,埿塗厚密,四方火起,不能燒然。斯等比丘亦復如是,弊魔波旬往詣其所,伺求其短,不得其短。如是比丘能勝彼色,不為彼色之所勝也;勝於聲、香、味、觸、法,不為彼法之所勝也。若勝於色,勝於聲、香、味、觸、法已,亦復勝於惡不善法、煩惱熾燃苦報,及未來世生、老、病、死。我親從世尊面受此法,是名無漏法經。」 爾時,世尊知大目揵連說法竟,起正身坐,繫念在前,告大目揵連:「善哉,善哉,目揵連!為人說此經法,多所饒益,多所過度⑪,長夜安樂諸天世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當受持漏、無漏法經,廣為人說。所以者何?義具足故,法具足故,梵行具足故,開發神通,正向涅槃;乃至信心善男子,在家、出家,當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迦毘羅衛國」,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尼拘婁陀」,巴利本作 Nigrodha。 ⓒ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後」。 ⓓ 「輿」,聖本作「與」。 ⓔ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唯」,大正藏原為「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 「法要」,大正藏原為「要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要」。 ⓗ 聖本無「諸」字。 ⓘ 「褻」,宋、聖二本作「𨅖」。 ⓙ 「欝多羅僧」,巴利本作 Uṭṭharāsaṅga。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 「累」,宋、元二本作「壘」。 ⓜ 「相」,宋、元、明、聖四本作「想」。 ⓝ 「起」,宋、元、明三本作「起相」,聖本作「起想」。 ⓞ 聖本無「可」字。 ⓟ 「積」,宋、元、明三本作「𧂐」。 [註解]① 釋氏人間遊行:在釋迦族人聚居的地方(主要在印度北部)遊歷,隨緣度化。 ② 迦毘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維羅衛」。 ③ 經紀:作為通行的交通工具。 ④ 東向而坐:面向東邊坐下。 ⑤ 迦毘羅越:即「迦毘羅衛」國。 ⑥ 消息:照顧。 ⑦ 欝多羅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於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欝」是「鬱」在古代的俗字。 ⑧ 明相:光明想。 ⑨ 起想:作意了(從光明想中)起來的念頭。 ⑩ 少分:分是指「份量、量、程度」。少分是少量的意思。 ⑪ 多所過度:度了許多人(過生死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佛背痛,請大目揵連尊者為諸比丘說法,尊者就為大眾說了《無漏法經》,並對大家說,這一經是他曾親自聽佛所說的。而當時的情形,就記載於《雜阿含經》卷九第245經四品法經:「有眼識色可愛、可念、可樂、可著,比丘見已,知喜不讚歎、不樂著堅實,有眼識色不可愛念樂著,比丘見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隨魔,自在,乃至解脫魔繫。」(CBETA, T02, no. 99, p. 58, c26-p. 59, a1) 以下兩經則解說「無漏法」的意義: 《雜阿含經》卷二第56經:「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愛、恚,是名無漏法。」(CBETA, T02, no. 99, p. 13, b26-c3) 《雜阿含經》卷八第229經:「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4-16) (一一七七)[0316c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①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漂ⓐ沒。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厭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緣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又多利刺,在闇冥處隨流漂沒?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漸見小明②。其人默念:『今已疾殆ⓑ見此小明。』復運手足,勤加方便,遂見平地,即住於彼,觀察四方,見大石山,不斷不壞,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復見清涼八分之水,所謂冷、美、輕、軟、香、淨,飲時不噎,咽中不礙ⓒ。飲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飲,離諸惱熱ⓓ。 「然後復進登ⓔ大山上,見七種華,謂優鉢羅華、鉢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修揵提華、彌離頭揵提花、阿提目多花。聞花香已,復上石山,見四層階堂樓閣ⓕ,即坐其上;見五柱帳ⓖ,即入其中,斂身正坐,種種枕褥,散花遍布,莊嚴妙好;而於其中自恣坐臥,涼風四湊,令身安隱,坐高臨ⓗ下,高聲唱言:『灰河眾生,諸賢正士③!如彼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其處闇冥,求出於彼。』 「河中有聞聲者,尋ⓘ聲問言:『何方得出?從何處出?』其中有言:『汝何須問何處得出?彼喚聲者亦自不知、不見從何而出,彼亦當復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中隨流來下,用問彼為?』 「如是,比丘!我說此譬,今當說義ⓙ。灰者,謂三惡不善覺。云何三?欲覺、恚覺、害覺。河者,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南岸極熱者,謂內、外六入處。多諸利刺者,謂五欲功德。闇冥處者,謂無明障閉慧眼。眾多人者,謂愚癡凡夫。流,謂生死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謂精勤修學。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④。得平地者,謂持戒。觀四方者,謂見四真諦。大石山者,謂正見。八分水者,謂八聖道。七種花者,謂七覺分。四層堂者,謂四如意足。五柱帳ⓚ者,謂信等五根。正身坐者,謂無餘涅槃。散花遍布者,謂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自恣坐臥者,謂如來、應、等正覺。四方風吹者,謂四增心⑤見法安樂住。舉聲唱喚者,謂轉法輪。彼有人問『諸賢正士何處去?何處ⓜ出』者,謂舍利弗、目揵連等諸賢聖ⓝ比丘。於中有言『汝何ⓞ所問?彼亦不知不見有所出處,彼亦當復於此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處隨流來下』者,外道六師謂六師等諸邪見輩,所謂富蘭那迦葉、末伽梨瞿舍梨子⑥、散ⓟ闍耶毘羅胝ⓠ子⑦、阿耆多枳舍欽婆羅⑧、伽拘羅迦氈ⓡⓢ延⑨、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⑩,及餘邪見輩。如是,比丘!大師為諸聲聞所作,我今已作,汝今當作所作,如前篋毒蛇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漂」,宋、元、聖三本作「飄」。 ⓑ 「殆」,大正藏原為「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殆」。 ⓒ 「礙」,大正藏原為「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 「惱熱」,宋、元、明三本作「煩惱」。 ⓔ 大正藏無「登」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大正藏無「樓閣」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帳」,聖本作「悵」。 ⓗ 「臨」,大正藏原為「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臨」。 ⓘ 「尋」,大正藏原為「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尋」。 ⓙ 「義」,聖本作「以義」。 ⓚ 「帳」,大正藏原為「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帳」。 ⓛ 「三」,聖本作「應三」。 ⓜ 聖本無「去何處」三字。 ⓝ 「聖」,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 ⓞ 宋、元、明三本無「何」字。 ⓟ 「散」,宋、元、明三本作「𨅖」,聖本作「▆」 。 ⓠ 「胝」,宋、聖二本作「低」。 ⓡ 「羅迦氈」,宋、元、明三本作「亶」。 ⓢ 「氈」,聖本作「亶」。 ⓣ 聖本在「行」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① 南岸:比對南傳相當經典及《瑜伽師地論》,這裡疑為「兩岸」的訛誤,對應到本卷第1174經:「此岸者,謂內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 (CBETA, T02, no. 99, p. 314, c28-29) ② 小明:微弱的光線。 ③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④ 法忍:忍是忍許的意思,也就是對於難相信的道理能堅信不惑。而因為忍許的緣故,終究能離開疑惑,而明白道理,則是法智。因此,忍是因(斷離疑惑),而法則是果(證得道理)。 ⑤ 四增心:即四正勤。 ⑥ 末伽梨瞿舍梨子:外道六師之一,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又譯為「末伽梨憍舍利」、「瞿耶樓」。 ⑦ 散闍耶毘羅胝子:外道六師之一,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又譯為「先闍那毘羅胝子」、「薩若毘耶梨弗」、「先比盧持」。 ⑧ 阿耆多枳舍欽婆羅:外道六師之一,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又譯為「阿浮陀翅舍金披羅」、「阿夷耑」。 ⑨ 伽拘羅迦氈延:外道六師之一,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又譯為「迦羅拘陀迦栴延」、「婆浮陀伽旃那」、「波休迦栴」。 ⑩ 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指即將於無佛世界覺悟而成佛的修行者。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