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雜阿含經》卷2:「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 (CBETA, T02, no. 99, p. 10, c11-12) 《雜阿含經》卷2第42經的「七處善、三種觀義」這個概念,在大藏經中有數十部經論引用到。然而到底是哪三種觀義?則經文並未精確的定義及詳述,若以 CBETA 查詢各經論,可見自佛教經論傳抄的早期已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本文的第一部分整理各經論中「三觀」常見的各種解釋,第二部分則列出「陰界入」常見的各種解釋。由於數千年來各種不同的看法早已根生蒂固,因此本文的目的並非作結論,而在於客觀的列示各項資訊,以供讀者自行抉擇法義。 幸而實修的概念在經中不管用什麼名相,佛陀皆再三叮嚀,因此這「七處三觀」的「三觀」縱使無法確知文字意義,仍無損無實修。 三觀是哪三觀七處善在各經論中有不同的稱呼,最常見的關鍵字是「七處」、「七方便」;三種觀義在不同經中常見的關鍵字為「三觀」、「三種觀」、「三義觀」、「三種義」。以這些名相而作搜尋,濾除掉意義不同的同名詞彙後,可見到「三觀」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釋: 三觀 = 觀察陰界入「三觀」為「陰界入」,是大多數經論中所引用的解釋。例如: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56〈3 智犍度〉:「問曰。若然者。能以七處善同觀三種義。以觀三種義同七處善不。答曰。能但多用功。多有所作。如實知色。乃至知識。如實知色患。乃至知識患。是說觀陰。如實知色是集。乃至知識是集。如實知色是味。乃至知識是味。是說觀入。如實知色是滅。乃至知識是滅。如實知色是離。乃至知識是離。是說觀界。可說如是同相。但多用功。多有所作。」(CBETA, T28, no. 1546, p. 398, a23-b1)
另外,《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0〈非問分〉:「云何比丘三種觀。如比丘觀界、觀入、觀緣。」(CBETA, T28, no. 1548, p. 598, b16-17) 三觀 = 觀察身、五陰、六衰《七處三觀經》卷1:「何等為三觀。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衰。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為二。觀六衰為三。故言三觀。」 (CBETA, T02, no. 150A, p. 876, c1-3)
以上的「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衰」就是十二因緣的「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將十二因緣中的「名色」置換為「五陰」,就可看懂
這句話為: 「六衰」這個詞一般是「六內入處」或「六外入處」。 所以《七處三觀經》所講的與「陰界入」是相關,只是多了「觀身為一色」,而少了觀察「界」。 三觀 = 觀察界、處、緣起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觀察界,觀察處,觀察緣起」。 與「陰界入」相比,多了「觀察緣起」,少了「觀察界」。 《舍利弗阿毘曇論》也是以「界、處、緣」為三觀。 在北傳翻譯的論典中,有時「觀察陰界入」的「入」與「緣起」有互用的狀況,義理上的確是有關連性(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因此是合理的互用。但南傳少了「觀察五陰」,奇怪的是經文在談「五陰」,但為什麼最後沒有觀察五陰? 三觀 = 觀察無常、苦、無我《成實論》卷16〈198 忍智品〉:「三種觀智。謂觀有為法無常、苦、無我。若以陰界入門觀有為法則無義利。問曰。若爾者前過中已說無常苦。出中已說無我。何故復說此三種觀耶。答曰。習學三種。先聞思慧然後修慧。先於聞思慧中說七種。後修慧中說三種。所以者何。若無常苦壞相名壞無常。非行無常。雖說除欲染不說云何除。後乃說三種觀義。」(CBETA, T32, no. 1646, p. 370, c23-p. 371, a8) 這個解釋只有在《成實論》有出現,在義理上佛陀的確是要我們觀察無常、苦、無我,但在文字上此處突然轉去談無常、苦、無我,不如其餘的解釋合理。 小結三觀為「陰界入」是經論中最常見的說法,其餘的說法許多皆為「陰界入」中換掉其一的說法,或許是千年的傳抄造成的訛誤。 陰界入是什麼在北傳大藏經中,「陰界入」最常見的解釋是三科: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處(或六入處),然而當今佛教界對於《雜阿經》此處的「陰界入」有不同的解釋,整理如下: 陰界入 = 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界」是「差別、分界、種類」的意思。一般在「陰界入」連用時,「界」指「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9〈2 智品〉:「如波伽羅那說。三種名說法體性。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CBETA, T28, no. 1546, p. 61, a10-11) 《雜阿毘曇心論》卷1〈1 界品〉:「一切法說十八界。以不離依故。依者故緣故。彼一切法即說十二入。七心界為意入。此即義差別。除三無為餘法說五陰。積聚勢故。問若一切法說界。界即是入。除三無為說陰。何故世尊三種說。答:牟尼觀眾生,欲解根不同,性行愚差別,故說陰界入」(CBETA, T28, no. 1552, p. 874, a11-17) 以 CBETA 搜尋大藏經中關鍵字「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有近百部經論符合。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三科」: 為凡夫之迷執有偏頗,迷於心偏重者,合色而為一,開心而為四,立五蘊。色蘊之一,色也,後之受想行識,心之差別也。 次為迷於色偏重者開色而為十,合心而為二,立十二處。五根五境之十處,色也。意根法境之二處,心也。 次為色心共迷者,開色而為十,開心而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與法境及六識之八界,心也。 陰界入 = 五陰、六界、十二入目前教界也有認為「界」指「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採用此說法的版本包括:淨心出版張西鎮居士白話譯本的內容、佛光阿含藏、莊春江老師的網頁。 陰界入 = 五陰感官的總稱「陰界入」為五陰感官的總稱。三字不分開,「陰界」指心的五陰的環境,「入」是入口,也就是感知的管道。 經論中是有將「陰界入」視為一體的例子,指一個人五陰感官的總稱,例如: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50〈3 智犍度〉:「若是念前世智,亦知過去他人陰界入及心耶?」(CBETA, T28, no. 1546, p. 377, a7-8) 《鞞婆沙論》卷9:「我三阿僧祇劫多耶?為拘隣受當來陰界入身多耶?」(CBETA, T28, no. 1547, p. 481, c1-2) 《翻譯名義集》卷4:「大論云:我者,於陰界入計我我所若即若離;人者,謂於陰界入中,謂我是行人;眾生者,於陰界入和合之中,計有我生;壽者,於陰界入中,計一期報,若長若短。」(CBETA, T54, no. 2131, p. 1126, b11-15) 但若「陰界入」是一體的,「三觀」又是哪三個?一種推測是:十二因緣中的「識」、「名色」、「六入處」三支的觀,一一觀察各支及其「集滅道味患離」(七處),則部分相似於《七處三觀經》當中的說法。 小結設定「界」為十八界比較好觀察,因為「陰界入」只是分類法不同。但若用同樣的觀法去觀「地水火風空識」乃至「緣起」的「本質、集、滅、道、滅道跡、味、患、離」,很難想像如何觀?例如緣起就是集,那麼若說「緣起的集」就較奇怪。 實修上,對於身心的一切本來就要觀察無常、苦、空、非我,因此不論如何區分,皆無損於法義。 如有人有進一步的資訊及分析,還請不吝提供。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