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什麼是四食?四種食物?為什麼有觸食等等不能吃的食物?那還是食物嗎?


David Chiou:

古印度認為有四類食物能長養身心,即四食:

  • 麤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
  • 細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細觸食。
  •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卷二第39經所形容「取陰俱識」。

第一次聽聞「四食」的說法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形而上的食物?這是因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據「長養五陰」來講的:

  • 麤摶食:和「色陰」相關。
  • 細觸食:和「受陰」相關。
  • 意思食:和「想陰、行陰」相關。
  • 識食:和「識陰」相關。

人是五陰的集合體,因此便將能夠長養五陰的,歸納為四食了。

修行四念處(參見卷二十四)可以如實知四食,進而對治對四食、五陰的執著:

  • 身念處:對治對「麤摶食」的執著。
  • 受念處:對治對「細觸食」的執著。
  • 心念處:對治對「意思食」的執著。
  • 法念處:對治對「識食」的執著。

《雜阿含經》「食相應」是跟四食相關的經文,尤其探討四食相關的因緣。


舒亦: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7656.pdf

生命的四食

向智尊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佛陀在《子肉經》中(按:《雜阿含經》第373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373.html),提出他對四種「生命之食」的關注。他以簡潔、甚至令人吃驚的說法、譬喻,深思熟慮地述說四食的每一觀點,使我們從身心資食表面上很單調的作用中,對法產生了深刻的洞察。

「諸比丘!比丘於一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一法耶?一切眾生依食而住。諸比丘!比丘於此一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AN10: 27)

佛陀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sabbe sattA AhAraTTthitika)」這是生活中一個簡單的事實,最重要的是,它應當被憶念、深思及了解。如果了解足夠深廣的話,就會發現佛陀這句話揭示了導致生死輪迴的根本,以及斷除此根本的真理。同時,這也印證了古代經典所說的,佛陀是一位「透視根本而了解一切」的人。

食的定義—滋養、助長及維繫生命的延續

「食」(1)字在巴利語的意思與英文一樣,在一般論述裡意指滋養色身的食物。但在佛陀的教義裡,「食」的概念具有更深廣的意義,泛指包括心理與生物一切最基本的生命維持。佛陀以段食、觸食、思食 及識食等四食來教示此一事實;這些通稱為「食」,因為它們滋養、助 長,並維繫每個生命的延續。

愛欲與吸收同化是食的共同因素

儘管方式不同,無論是物質或心理的一切食物,攝取的過程皆統攝 於相同的基本原理,每種形式的「食」顯然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事實。 首先是無情地揮舞著鞭子的飢餓,它隱藏在食物攝取過程的背後。從 出生到死亡,色身無止盡地追求物質的食物;心靈同樣熱切渴望它自 己所需要的滋養,渴望永遠有新的感官印象以及不斷擴張見解的領 域。所以就食的廣義而言,愛欲(taNhA)是任何食物「攝取」或「執取」 (upAdAna)(2)的主要條件。這是物質或心理各種食物的首要共同因素。

第二個共同因素是食物的吸收同化過程。在吃與消化的過程中,外取的食物變成內在的;本不相關的東西變成自體所有,與自己的存在融為一體。有一句諺語說「人吃什麼就是什麼。」這也同樣適用於心靈食糧。如同身體一般,我們的心也以「外在」的物質為食糧,如:感官印象及多樣化的體驗、人類所累積知識寶庫的內涵,以及從這些來源所產生的沈澱。就當下一念而言,成為心所緣的記憶只是外在的,就像書裡讀到的觀念一樣,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就會被拋棄。

因此,在心與身裡,有一個不斷攫取與排斥、同化與異化、與自己融合或疏離的過程。如果仔細觀察物質與心理滋養的過程,我們將注意到,在吸收的過程中不僅是進食者在消耗食物,食物也吞噬了進食者。因此,它們之間有一個相互吸收同化的過程。我們知道有許多人隨著他們所吸收或好或壞的觀念而改變,最後,卻是這些觀念吸收並吞噬了他們。

從攝取食物過程體悟無我、無常、苦與緣起

這些支配物質及心理食糧的法則,足以讓一位細心沉思的觀察者體悟到,「不變的我或本體」的觀念是如何地虛幻不實。攝取食物的過程印證了佛陀所揭示、透徹革命性的「無我」教義。

如同德籍佛學作家保羅‧達爾基(Paul Dahlke)所稱:「個體的生命既非形而上的「我」(根據宗教的靈魂說,我是指純靈、純主宰),亦非僅僅是物理的過程(根據科學的物質論觀點,指純肉體、純客觀),而是一種滋養的過程。如此,個體的生命既非本身或由其本身所造,亦非由外因所造,而是某種能維持生命本身的東西,亦即所謂高層次思考與覺受的機能,它們是吃的不同樣態,維持生命的不同樣態。」

除了印證無我思想之外,面對另兩項生命的特質—無常與苦,食的過程也是具有說服力的老師。無常是攝食過程的真正根源,它要求不斷補充被消耗的糧食。只要我們活著,這無底的大窟窿就必須不斷地被填補,心理的飢渴也同樣渴求食物的更替與多樣化。維持生命的迫切需求重複著千篇一律的攝食過程,這已足以顯示生命的苦迫(dukkha)—反覆吃了又餓,餓了又吃的循環疲乏。因而,中世紀一位猶太哲人有感而發地說:「我實在受夠了一再地飢餓,我渴望最終一次的飽足。」(3)

苦迫在食的運作中是如此與生俱來,卻因我們習慣視之為日常生活裡最基本的要素而不自覺。這需要反思來揭穿這種假象,並揭露尋覓與獲取食物的具體痛苦。於是,我們就能理解動物世界裡「互相吞噬法則」的那份無聲之苦:為了食物,人們讓動物面臨被屠殺的恐懼;為了土地、為了奪取「世界市場」,人類爭鬥的暴行;還有,在窮人以及挨餓孩童哭喊之間飢荒的折磨。儘管當今供給人類的資源已有相當的成長,但即便有能力,人類仍舊無法控制飢荒的發生。再者,因為世界人口急驟增加的威脅,現今所有糧食生產的進展面臨短缺的危機。糧食斷缺的問題就要發生於當今人類身上;如果可利用的食物與人口增加的差異達到臨界點時,問題可能會變得相當嚴重。當此一臨界點來臨時,我們不知道將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除非人類能團結,才可能以和諧的行動及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由此,關於人類的未來,昔日老師所教誡的法依然是真理:覓食是苦始終存在的根源。當我們從食物的觀點思惟自己的本性,思惟我們對食物無止盡的需求,以及思惟我們置身於一個以食物為生命忠實伙伴的世界,如此,我們的危機意識就能被喚起。

苦與食物之間的省思,可以延伸出與四聖諦相對應關係的思考。生命的四食象徵第一苦真諦;對四食的渴求是苦的起源,此為第二真諦;渴求的止息、斷絕對物質與心理食物持續攫取,是苦的終止,此為第三真諦;第四真諦—八正道,是滅苦的方法。

(參閱《中部‧正見經》https://suttacentral.net/mn9/zh/zhuang

非常重要正見經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6364.pdf

我們發現,經由攝取物質與心理糧食的過程,而證明一切存在的緣起本質,揭示了法的三個特質—無常、苦、無我,以及四聖諦。

 
agama/什麼是_四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32538223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