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37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觀察摶食云何比丘觀察摶食?修行人為活命而吃,斷貪吃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①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②,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
答曰:「不也,世尊!」
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③,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④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觀察觸食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⑤食,沙土坌⑥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觀察意思食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⑦,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觀察識食諸比丘!云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⑧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與」,元、明二本作「以」。[*]
ⓑ 「常」,明本作「當」。
[註解]
① 嶮:「險」的異體字。
② 計無濟理:估計沒有度過的可能。
③ 斷知:(捨斷而)徹底地了知。
④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⑤ 唼:蟲咬東西。讀音同「煞」。
⑥ 坌:灰塵。讀音同「笨」。
⑦ 無煙無炎:沒有煙也沒有明顯的火焰,例如燒紅的炭火,得要有警覺心的人才知道其高熱。
⑧ 須深經:即《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7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四食能資益眾生,但也不應貪愛四食。四食的斷知不是指不吃東西,而是指不起貪愛執著。
在心理層面而言,聖弟子的「觸」是「明觸」,而不會在心理生苦受,例如《雜阿含經》卷17:「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2-25)。「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感官的觸生受,是身體正常的功能之一;而「心受」則是意根的觸生受,這是修行人能用功的所在。
- 本經所提四食斷知後,分別能斷的是:
- 麤摶食斷知 → 五欲功德貪愛斷(阿那含以上)
- 細觸食斷知 → 三受斷(阿羅漢)
- 意思食斷知 → 三愛斷(阿羅漢)
- 識食斷知 → 名色斷(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