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yi Lin

”拘薩羅” 即”憍薩羅”,因為辭典用”憍薩羅”,以下會引用到辭典,所以以下統一用”憍薩羅”。
「舍衛」或「舍衛國」一詞在辭典中有以下幾種解釋:
「本城名,後以為國號。其國本名為憍薩羅國,為別於南方之憍薩羅國,故以城名為國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為中印度古王國名。(中略)。本為北憍薩羅國(梵Uttara-Kośalā)之都城名,為別於南憍薩羅國(梵Daksina-Kośalā),故以都城代稱。」(《佛光大辭典》)
「舍衛(Sāvatthī)(巴),城名,亦為國號,然憍薩羅國(Kosala)(巴)之首都。」(《佛光阿含藏》)
「本名憍薩羅,舍衛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國名。」(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以上這些辭典除了陳義孝版和《佛光阿含藏》版比較簡短,其他辭典都說因為要跟南方的憍薩羅國區別,導致位於北方、波斯匿王統治的憍薩羅國必須以首都「舍衛」來代替國名。但是佛世時,真的有兩個憍薩羅國嗎?
世尊多次提到當時的印度有十六大國,這十六個國名有幾個不同版本,但這些版本都沒有兩個憍薩羅國,也沒有一個國家名為「舍衛國」。而且波斯匿王的憍薩羅國為十六大國之中的兩大強國之一(另一個是摩竭陀),假設當時南方有一個小國也叫憍薩羅,那麼沒有理由勢力強大的一方把國名讓給弱小者。我們可以看到波斯匿王自稱「拘薩羅王」,而非「舍衛國王」。如《雜阿含》卷四十二(一一四八):
「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事實上,南方的憍薩羅國並非佛世時存在的國家。據歷史考證,印度確實曾經有過兩個憍薩羅國,但是分屬不同年代,一個是佛世時十六大國之一的憍薩羅國(西元前6~5世紀),而另一個是西元後4世紀左右於恆河之南、德干高原東北部成立的國家。因此佛世時的憍薩羅國只有一個,不會有同時存在兩個同名國而導致其中一個必須”以城名代稱”之事。
”以城名代稱國名”這個誤解是從唐代開始的。玄奘的弟子窺基即提出這樣的看法。窺基在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註釋及《觀彌勒菩薩上兜率天經題序》,對「舍衛國」一詞的釋名都提到這種看法,舉《金剛般若經贊述》中的內容:
「其舍衛國者訛也。應云室羅筏悉底布羅。此云豐德城,謂豐多聞、豐欲境、豐解脫故。此城之主即是鉢剌摩那侍特王,此云勝軍。即謂中印土之都城之名也。國名憍薩羅,為別恒河南憍薩羅故,以城名標別也。其南憍薩羅國城無有別名號。即以國為名故。」(《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

這些內容即現代辭典解釋舍衛國是”以城名代稱國名”的源頭。不過這可以說是古人的誤解被後人沿用且擴大解釋。因為窺基只是針對憍薩羅國的情況說「以城名標別也」,並沒有說這是古印度的習慣,也沒有說印度當時所有的國家都這樣做。
不過,窺基會提出這種看法,可見唐代人已經對「舍衛」何以被標示為”國”有所疑問,所以他一開始即為此解釋「舍衛國」是錯誤的翻譯,應該採用音譯「室羅筏悉底布羅」,不該加”國”,因為這是「中印土之都城之名也」。
既然「舍衛」是都城,那麼古代譯經師為什麼譯為「舍衛國」?對於這個疑問,窺基在得知有另一個南憍薩羅國存在時,讓他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即「舍衛國」的譯名是為了「以城名標別也」。不過,隨著現代考古資料及研究的進展,我們知道南憍薩羅國並非佛世時的國家,「以城名標別也」是唐代人的誤解。
但唐代人為什麼會注意到南憍薩羅國的存在?這與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及當時密教的盛行有關。在《大唐西域記》裡記載了南方的憍薩羅國。(南憍薩羅國的”南”字是後人為了方便區分加上的,當地人並沒有自稱”南” 憍薩羅,玄奘按照當地人的稱呼寫為「憍薩羅國」)。在這個地名條目下,玄奘提到龍樹(龍猛)在此處受到國王的護持而展開弘法事業。唐代正好是密教大量傳入且興盛的時期,被視為密教開山祖師的龍樹及其事蹟再度受到矚目。

不過,我們也會發現龍樹的生存年代(約西元2世紀後半~3世紀前半)早於南憍薩羅國的建立,且在其他龍樹的傳記中並沒有提到南憍薩羅國,也就是龍樹不一定跟南憍薩羅國有關係。而玄奘停留印度的時間是西元7世紀,他在印度遇見的憍薩羅國確實是後來在南方建立的憍薩羅國,可能此地流傳著與龍樹的因緣,但當地人並不清楚憍薩羅國是何時開始有的,而玄奘只是將他的見聞記錄下來而已。無論如何,《大唐西域記》在中土的影響甚大,尤其像窺基這類玄奘的弟子,或者密教門下弟子多少受其影響。慧琳就是密教門人,他在《一切經音義》中是這樣註解憍薩羅國的:
「憍薩羅國(中天竺境稍近南陲,此國有龍猛菩薩弘化聖跡,及引正王為龍樹菩薩鑿黑蜂山以為伽藍諸精舍,各鑄金像量等佛身,今猶見在)。」(卷六)

這段註解內容就是從《大唐西域記》裡看來的。但其實此處的「憍薩羅國」是屬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名詞,經文為佛所說,且原經文是「憍薩羅國勝軍大王」連寫,勝軍大王即波斯匿王,所以這裡的憍薩羅國是佛世時波斯匿王統治的憍薩羅國,並非後來的南憍薩羅。可見慧琳也不清楚印度歷史和地名,或者說古時候的人要了解外國史地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窺基會以為佛世時的憍薩羅國和南方的憍薩羅國同時存在並不奇怪。

唐代人不了解印度史地,以為同時存在兩個憍薩羅國,但現代辭典也認同同時存在兩個憍薩羅,究其原因是沒有搞清楚地名出現的來源。
較新的佛學辭典補充了不少外文資料,如「北憍薩羅國(梵Uttara-Kośalā)」和「南憍薩羅國(梵Daksina-Kośalā)」,都加了梵文,顯示詞條編輯者有參考外文資料,而這兩個梵文名稱出現的資料,加強了編輯者接受同時存在南、北兩個憍薩羅國的說法,順理成章認為”舍衛國”是「以都城代稱」而來的。
不過,這恐怕是沒有追溯和釐清Uttara-Kośalā和Daksina-Kośalā的資料來源與佛經地名之間的關係。(可能辭典在印刷或電腦轉檔時失誤,”南方”的梵文應該寫為Dakṣiṇa。)

以印度方面的資料來看,南、北兩個憍薩國的說法源自印度史詩,據著名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描述,遠古時期的恆河北方有個憍薩羅國,此國原本沒有南北之分,首都在Ayodhya(阿踰闍城),王子羅摩是王位繼承人,遭人忌妒而被陷害,流放到南方的森林,他因懷念故鄉而把流放地稱為憍薩羅。羅摩在流放期間經歷了許多戰鬥,最後英勇戰勝,返回故鄉的憍薩羅繼承王位。羅摩死後,憍薩羅被他的兩個兒子Lava和Kusa瓜分。Lava統治Ayodhya(阿踰闍城)以北一帶的領土,以舍衛城為首都;Kusa統治恆河以南,定都於Kusavati,而南方這個地方因曾經被羅摩稱之為憍薩羅,所以被冠上Dakṣiṇa(南方)來稱呼,即Dakṣiṇa Kośalā(南憍薩羅),以舍衛城為首都的北方之地則被稱為Uttarā Kośalā(北憍薩羅)。此外,史詩中也提到流經Ayodhya(阿踰闍城)的Sarabhū河(薩羅㳛河,五大河之一)將憍薩羅分成兩個部份。

以外語查詢印度古代地名時,印度史詩中的相同地名常常會一併被列出來或在文章中提及,因此查詢「憍薩羅」時,就會看到史詩的南、北憍薩羅,這讓現代人容易連結出印度曾經同時存在兩個憍薩羅國的看法,進而對窺基的說法,或辭典的說法不疑有他。然而史詩內容含有許多神話和想像,並非真實的歷史。如果說史詩內容有部份是真實事件,那麼羅摩和他兩個兒子所處的年代也不是佛世,而會在佛世之前,因為多數印度史詩的內容在佛世之前就已經存在許久。
總之,查詢印度史地,如果不加以區別史詩和歷史,或者事件發生的先後關係,很容易發生混淆。

 
agama/研討_舍衛為什麼是國.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4/11 15:1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1294984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