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慈悲喜捨,很多人都會講,有什麼修法呢?像「慈心」要如何修呢?


David Chiou:

除了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外,在禪坐中也可以修習四無量心,通常是先修習四無量心當中的「慈無量心」。

經中對慈無量心修法的描述如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7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
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首先要發起慈心,可以憶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畫面,例如有的人靠「慈」這個字就能生起慈心,有的人可藉由「願眾生安樂」這句話生起慈心,有的人則可憶想一個小孩或可愛動物的畫面而生起慈心,只要能引起慈心即可。每個人觸發慈心的因緣不盡相同,可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重點在於慈心,而不在於文句本身,不要只是有口無心地反覆誦念文句。

接著將這慈貫注身心,充盈滿溢。漸漸地可由「我起慈心」(須要特意去想起慈心),自然提升成「我即慈心」(自己就是盈滿的慈心)。(英文的說明是:From “doing Metta” to “being Metta”。)

成為盈滿的慈心穩定後,開始散發慈心:就像被簾子遮蓋的一盞燈,首先掀開前方的簾子,慈心就如光線般自然映射前方無邊無際的空間。

如同太陽光的照耀沒有邊際,也像大法螺吹起時的弘偉音聲瞬間遠近皆聞,只要我們不自己設限、不加上邊界,自然就沒有邊界,向無邊無際的前方散發慈心。

這樣穩定後,以順時鐘方向掀開右方的簾子,即能向右方無邊無際的空間散發慈心。接著一一掀開後方、左方、上方、下方的簾子,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

之後也可以呼吸為輔助,在無邊無際地散發慈心時,吸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慈」,呼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無量」(無邊無際地散發),持續於慈無量心。

修習慈無量心可以練習到對人事物的第一反應即為慈心,甚至最終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慈)無量心三昧」。

這個慈無量心的修法,是無著比丘基於四無量心相關經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對治瞋恚,修習慈無量心能讓脾氣火爆的人較不易生氣,對人更為和善,因而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及善緣。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時,修習慈心也能讓人較不煩燥。


guest:

請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進一步的修法如何?

如何讓四無量心三昧不只是佛陀之前婆羅門教的四無量心,而能覺悟呢?


David Chiou:

基於四無量心要能覺悟,最基本的就是要以四無量心培養七覺支。

慈無量心與七覺支

如上述生起慈無量心穩定後,可檢查七覺支是否圓滿。七覺支的內容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覺支相應」的經文,至於四無量心與七覺支的關係,則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4經的「讀經拾得」。

以下用1-7這七個數字代表各覺支,以簡化說明:

  1. 念覺支、
  2. 擇法覺支、
  3. 精進覺支、
  4. 喜覺支、
  5. 猗覺支、
  6. 定覺支、
  7. 捨覺支。

如果缺乏了某個覺支,則培養該覺支,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5經所述。

如果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234),而要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567);在心萎靡不振時,要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234),不宜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567)。至於念覺支(1)是何種狀況下都須具備的基礎,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所述。

這樣修習慈無量心,直到七覺支圓滿。

悲無量心

當自己覺得可進入下一階段,修習悲無量心時,試著或多或少地維持「無量」(沒有邊際的空間感)以及七覺支,帶入下一個階段。

依佛法中的定義,「悲」指救拔眾生苦惱,體會他人的苦,英文為 Compassion(同情)。修行悲心體會他人苦後,是要「離苦」,而不是要代他人受苦。要能離苦,就要離於造成苦的原因、瞭解因緣,行善不作惡、離於貪瞋癡而能離苦。所以修習佛法的悲心並不是要讓自己跟他人一樣痛苦,而是體會、同情他人的苦。

「悲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悲心(拔苦;願救拔眾生苦惱的心),讓悲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要發起悲心,可以憶想能激起自己悲心的文句或是畫面,例如有的人靠「悲」這個字就能生起悲心,有的人可藉由「願救拔眾生苦惱」這句話生起悲心,有的人則可憶想可憐的非洲小孩畫面而生起悲心,只要能引起悲心即可。

接著將這悲貫注身心,充盈滿溢。漸漸地可由「我起悲心」(須要特意去想起悲心),自然提升成「我即悲心」(自己就是盈滿的悲心)。

成為盈滿的悲心穩定後,開始散發悲心,如前面慈無量心的修法所述,之後並檢查、圓滿七覺支,如前所述。

喜無量心

當自己覺得可進入下一階段,修習喜無量心時,試著或多或少地維持「無量」(沒有邊際的空間感)以及七覺支,帶入下一個階段。

四無量心的「喜」指「隨喜」,也就是見眾生的好而心生歡喜,例如見眾生的善行而心生歡喜,因為善行將得善果、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眾生行善、不作惡,離於苦因,也就出離了悲心所體會眾生的苦惱。

「喜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喜心(隨喜;對眾生的善行心生歡喜),讓喜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要發起喜心,可以憶想能激起自己喜心的文句或是情境,例如憶想行善或修行的朋友們,為他們行善將得善果而高興。

接著將這喜貫注身心,充盈滿溢。漸漸地可由「我起喜心」(須要特意去想起喜心),自然提升成「我即喜心」(自己就是盈滿的喜心)。

成為盈滿的喜心穩定後,開始散發喜心,如前面慈無量心的修法所述,之後並檢查、圓滿七覺支。

捨無量心

當自己覺得可進入下一階段,修習捨無量心時,試著或多或少地維持「無量」(沒有邊際的空間感)以及七覺支,帶入下一個階段。

「捨」即捨離,沒有愛恨,怨親平等、一視同仁。在前面「喜無量心」的階段見眾生的善行而心生歡喜,在這階段時則可不在意眾生的善行惡行,放手讓眾生自行承擔其行為。這個捨不是基於討厭而捨,也不是基於冷漠而捨,而是基於智慧的寬大心胸,放手讓眾生能自行嘗試、自行發揮,找出自己的路。

「捨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捨心(怨親平等、一視同仁,放手讓眾生自行承擔其行為的寬大心胸),讓捨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要發起捨心並貫注身心,充盈滿溢。漸漸地可由「我起捨心」(須要特意去想起捨心),自然提升成「我即捨心」(自己就是盈滿的捨心)。

成為盈滿的捨心穩定後,開始散發捨心,如前面慈無量心的修法所述,之後並檢查、圓滿七覺支。

四無量心與觀慧

四無量心原先在婆羅門教是修定的方法,只能暫時壓住五蓋、對治煩惱,不能導致解脫。

佛陀教我們將四無量心結合七覺支,由四無量心得定,並結合七覺支以依定發慧,則能解脫。

修四無量心三昧準備結束時,或是出定時,可以基於定的餘勢而觀照思惟經文常說的:「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 依遠離:修四無量心已遠離世俗五欲。
  • 依無欲:不染著、不執著,甚至是對於修四無量心時好的禪定境界也不執著,何況是世俗的事物。
  • 依滅:一切事物終歸消散、滅盡,要能放手讓事物滅去,就算是這次的禪修也會滅去、同修也會別離、友誼也會滅去。
  • 向於捨:放下執著、放下自我、放下一切。

四無量心的太陽喻

無著比丘以日月比喻四無量心的特質:

  1. 慈:太陽。太陽照射萬物,不會區分照射給誰,人可自行選擇要不要曬太陽。
  2. 悲:夕陽。
  3. 喜:朝陽。
  4. 捨:滿月。滿月是冷靜地反射太陽的光線,圍繞著前三者(太陽、夕陽、朝陽)。

四無量心的對比、對治

  1. 慈 vs. 瞋
  2. 悲 vs. 害
  3. 喜 vs. 不滿、忌妒
  4. 捨 vs. 好惡

以上是參加 Brahmavihāra and Emptiness 禪修的筆記,個人覺得修起來蠻受用的,提供給大家參考。


guest:

請問無著比丘對於四無量心修法的指導,在哪邊能找到進一步的資料?


Satipatthana Shi:

無著比丘關於四無量心的書是Compassion and Emptiness in Early Buddhist Meditation,但這本書較偏向學術分析。

簡短的說明可看Barre的Cultivating the Brahmavihāras (interview): https://www.buddhistinquiry.org/article/cultivating-the-brahmaviharas/

文中最後說到無量的意思是沒有任何界限,並不是要達到任何特定的距離:

This is appamāṇa—this is boundlessness. It doesn’t mean we have to reach out to any specific distance. It just means not putting any boundary—that is quite sufficient. From simply resting in that condition, it naturally becomes more familiar and stronger.

四無量心前三的譬喻是不同階段的陽光,最後捨喻為滿月:

Imagine that we are in a cold climate, where the sun is experienced as something pleasant and positive. Then mettā is like the sun at midday, which shines its rays on all without making any kind of distinction. It gives warmth and light to all who are receptive to it. It will not get upset if you move inside the house and afterwards say, “No, I’m not going to shine on you. You went away.” It’s just there, radiating. Also, sunlight is the product of a process of implosion. The sun collapses into its center, and from that collapse all the photons are sent out. It’s the same thing with mettā—a coming together in the heart that gets radiated outward. There are these two types of movement that take place concurrently in the practice: this gravitating towards the center, and at the same time this radiating out in all directions.

From mettā we move to compassion, which is like the same sun at sunset, when darkness is very close by, just as when compassion opens the heart to all the suffering in the world. Even though darkness is very close by, the sun shines all the more beautifully, coloring the whole sky.

Sympathetic joy is like sunrise. Early morning. The birds are singing. There’s a dewdrop on the branch of a tree. The sun shines and it sparkles like a diamond in the light. Just so is the willingness to rejoice in the good fortune of others—an attitude that is totally removed from envy, jealousy.

With these three sun images—mid-day, sunset, and sunrise—we have a counterpart for the more outgoing qualities of the first three brahmavihāras.

Upekkhā—equanimity—is more of a standing back. It is not a looking away and not wanting to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it. It is an open being there—a holding of the situation with awareness, but without moving towards others. Just allowing them to do or to be just the way they are. In this sun simile, equanimity finds its counterpart in the full moon, which reflects the sunlight. The beautiful moonlight. The sky free from clouds. It also shines, but not as brightly as the sun. It also gives some warmth, but not as strongly as the sun. It’s a reflection of it.


David Chiou:

無著比丘有提到他會將帶四無量心及空之修習的方法漸漸整理出書,或許這本以實修方法為主的書,在2021年年底有機會出版(英文)。

英文聽力好的人,則可使用無著比丘錄製的 guided meditation 錄音檔: https://www.buddhistinquiry.org/resources/offerings-analayo/compassion-audio/


David Chiou:

以上所列的方法是依據經藏的慈無量心修法,特點是直截了當,破除界限,達成無邊無際的無量心,並結合七覺支,因此佛陀說以四無量心也能覺悟、解脫。以這種方式修四無量心,通常在修行時不必特別檢查五禪支,就持續修下去並配合七覺支即可。

就提供大家各宗派的資訊而言,這邊也貼上「慈無量心」另一種常見的修法,是根據性空法師所教,基於南傳《清淨道論》,南傳論藏的修法:

可以從觀想對自己仁慈開始。如果一開始不知道如何提起慈心,可以用慈的定義「與樂」(給眾生安樂)提起慈心,或用四個願祝福自己:「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恚,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在這個階段,要對自己身體每一部分散發慈心,如此心自然能柔軟、身自然能放鬆。

觀想對自己仁慈而穩定後,接著可觀想對一位尊敬的師長親友仁慈,對他散發慈心,例如祝福他沒有怨仇、沒有瞋恚、沒有痛苦、有快樂。穩定後,依次觀想對一般人、仇人仁慈。

然後即可觀想對前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穩定後,加上對右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接著一一加上對後方、左方、上方、下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乃至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

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的入門方法,也可依照類似的流程,主要的差異在於:

  • 修慈無量心時,先祝福自己:「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恚,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之後祝福他人沒有怨仇、沒有瞋恚、沒有痛苦、內樂遍滿,然後將此祝福擴展到一切眾生。
  • 修悲無量心時,先祝福自己:「願我身心解脫苦」,之後祝福他人:「願此善人解脫苦」,然後擴展到一切眾生。
  • 修喜無量心時,先祝福自己:「願我不會失去所得到的成就」,之後祝福他人:「願此善人不會失去所得到的成就」,培養隨喜的心,然後擴展到一切眾生。
  • 修捨無量心時,對人培養平等捨心:「此善人是他自己所造業的承受者」,將這樣平等、沒有執著的心擴展到一切眾生,客觀瞭解眾生都是自己所造業的承受者,一切只有業的運作而沒有自我、他人不變的實體,就連慈心、悲心、喜心都能捨,而能無貪,安住在捨心。

其中「先祝福自己」、「之後祝福他人」的步驟是論藏中提出的入門銜接方法,經中所教則是直接對一方、二方、三方、四方……十方的眾生散發慈心。因此在熟練後,只要能生起要發的心,也可以省略「先祝福自己」、「之後祝福他人」這兩個步驟,直接觀想對前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然後對二方、三方、四方……十方的眾生散發慈心。

可參考性空法師在「四無量心」小冊子的解說。


許元真:

之前學的時候是配合南傳小部的慈經和慈心誦。

性空法師教導次第分為三個階段,可能是沿襲帕奧禪師體系,如您所說,

  1. 第一步是對自己培養四個慈心祝願,如慈心誦文。
  2. 第二步是破壞限制,選親、中、怨三個實驗組各五個對象。培養穩定作意。
  3. 第三步是擴大所緣,對十方(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二種眾生(依據慈經)發送四個願,用來磨練慈心定的出入定(三禪),共四百八十次。

所以還沒有禪定經驗的初學者,在第一階段後,選用一位同性、活著的敬愛的人作為培養慈心入禪定的對象。才接著做第二、第三階段。


David Chiou:

謝謝您的分享。南北傳經藏是直接就擴大所緣對一方眾生、二方眾生…十方眾生。

性空法師教的第一步(對自己生慈)是南傳論藏中的漸進式練習方式,第二步(對不同對象生慈)是南北傳論藏中都有的漸進式練習方式,不過這種中間步驟不是必須的,是練習時的方便。


許元真:

個人猜想多出來的步驟是為了沒有禪定基礎的人建立方便。

剛才查了清淨道論,大致符合這樣的順序沒錯。瑜伽師地論沒有提到對自己修,但有說對親中怨的眾生「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


David Chiou:

的確中間的都是方便。以前還有見過其他的論中提過,只是沒作筆記,剛才隨手找到另一論中的作法,也供參考: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21〈分別三摩跋提品 8〉

初學人云何修慈無量觀?

如計自身所得勝樂。或見聞他得勝樂。謂佛菩薩獨覺聲聞。於眾生起如此至得勝樂願樂想。謂願諸眾生。得如此樂。

若不能等發此心。由惑最強盛故。先於親屬。分為三品。於最上品親。起得勝樂願想。於彼若已成。次於中及下親。觀行亦爾。

於三品若得平等慈觀已。次於中人。觀行應知。皆如前說。

次於怨人。復分為三品。於最下怨。願彼得勝樂次於中怨及上怨亦爾。於最上怨。願得勝樂想。若起不更退失。如於最上品親不異。

次第於家聚落方土中。起得勝樂願想。乃至緣一方及遍一切世界。起願得勝樂想。由慈無量心。周普無餘。

若人於一切眾生。恒樂取德。此人必定速得成就慈觀。何以故。於斷善根人。若取彼德亦可得。於犀角喻獨覺。若取彼過亦可得。由能顯昔福非福果故。」(CBETA, T29, no. 1559, p. 302, b19-c6)


許元真:

又清淨道論和其他經典都有提到修行慈心有十一個好處,以下舉北傳法句經慈仁品為例: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

1.福常隨身,2.臥安,3.覺安,4.不見惡夢。 5.天護,6.人愛,7.不毒8.不兵。9.水火不喪。 10.在所得利,11.死昇梵天,是為十一。


Russ Wang:

四無量心修法各山頭不同,所以我提出一些意見只是提供參考:

南傳教慈心禪初步以自己作為散播的對象,比較容易升起慈心;然而悲無量心是以不幸的眾生作為開始,比較容易發起拔苦的悲心,之後才轉對自己發起悲心,明白眾生的煩惱與自身的煩惱無異。


David Chiou:

嗯,這也是一說。前面的步驟畢竟只是方便,能達到效果就可以。


許元真:

性空法師很強調四無量心是一個完整的修行過程,最後都要有捨而不會對眾生產生執著,了解眾生只是業力/習慣而已。(他也很強調四念處、七覺支等是一個過程)。另外他教悲無量心的修行不從自己開始(人一想到自己的苦就會自憐自艾,沒辦法修行的。)

瑜伽師地論是對不苦不樂的眾生修慈,對有苦的眾生修悲,對有樂的眾生修喜。


許元真:

又四無量心的修行並非佛教特有,印度比佛陀稍晚的Patanjali 瑜伽經就有相關修行(1.33 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仁愛、喜樂和平等心。要平等對待快樂的與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便能使意識純潔。)

阿含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各自對四無量心的定義和闡釋都會有所不同。經論都是有實證者的經驗分享,也許可以列出幾個延伸閱讀讓有興趣的人參考?或者就把原始阿含體系的概念綜合整理來介紹,可以包括南傳的五阿含?

剛剛查清淨道論的說梵住品,裡面也會引不同的南傳論典中不同的修法,但覺音論師也會敘述他為何不同意其他論典的看法⋯⋯


David Chiou:

謝謝分享。「悲無量心的修行不從自己開始,而是選擇悲苦的人開始,較易發起悲心」,也有同學在其他的討論中有提到過這種作法。另一方面,性空法師在「四無量心」小冊子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E5%9B%9B%E7%84%A1%E9%87%8F%E5%BF%83.pdf 反而是教從自己開始?

我想,既然是中繼練習階段,能達到效果就好,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

四阿含和五尼柯耶說四無量心則是相當一致,就直接將心遍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然後十方,就搞定了,然後修七覺支。當時的人很利根... :Q

另一方面,對佛教來說四無量心和其他的方法都是引生七覺支的手段,因此如何以四無量心應用在七覺支,應該比起四無量心中繼階段的不同派別方法還更重要 :-)


Jason Chen:

我曾經請教過老師對於是否需要分別對象的說法,老師是說,可以直接對一切的眾生發送慈心即可。

由於信服老師,我並沒有再請教為何不用分別或是分別的有益無益,看老師的表情,似乎是不想多說分別對象的說法。

我們討論的時候,大概是發生小燈泡被斷頭的社會新聞。

老師以安般念為主。


許元真:

清淨道論有提到修悲心也從自己開始,但我聽過性空法師2012年的四無量心禪修錄音,可參考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的這本,內容比較完整。

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1/CH19/CH191-04-01-001.PDF


David Chiou:

其實也有法師依經典教直接一方、二方、三方、四方散發慈心,而且口碑也是不錯。我個人是覺得條條大路通羅馬,台北到高雄本來就不只一條路,沒想過這些初步步驟的不同反而可能讓初學者莫衷一事 :-)

個人推測,性空法師在不同的場合,教悲無量心的方法不同,應該也是為了適應當下聽法的人的不同程度,教導較為應機的方法。這也是論的特性:針對不同時空背景、不同環境下的問題,提出對治。而經的特性是較著重在不因時空改變的準則、真理上。

例如對於有些佛法基礎的聽眾,不會因為「想要離苦」而自怨自艾,畢竟四聖諦第一個就是「苦」,第四個就是「離苦之道」,學佛本來就是要離苦得樂 :-) 這時在悲無量心的教授上,先自後他的順序不會有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是連四聖諦都不清楚的人,才會有以為離苦是自怨自艾的狀況,因此對這種當機眾,可說另一種次序,避免他們誤解。

總之,依經、律的作法是最主要的、最保險的;論中及各宗派的方法也有其在不同時空背景的適用特性,只要對我們修行有幫助就是好方法,對於不同因緣的人所遇到的不同問題,只要應機就能有幫助。至於哪個宗派或法師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那就見仁見智了。


許元真:

倶舍論卷二十九有說明原因:若彼本來煩惱增盛,不能如是平等運心,應於有情分為三品,所謂親友、處中、怨讎。。。

修慈悲喜都要避免他們的「近敵」對禪修造成障礙。慈心如果走偏一點就會落入有執著的愛,悲心如果走偏就是會落入「愁悲」的狀態,喜如果走偏就會變成「雀躍」的狀態,因此都要有捨的智慧。這也是擇法的一部分。擇法主要是了解修慈的功德和瞋的禍害,因此經論或帶領禪師都會分享一些故事或教法。然後了解「慈」的行相(論中對「無瞋」善心所的敘述)和「無量」的定義等等。


SC Shi:

在經典中的修法,以及在北傳不同部派的論典中,都沒有「先祝福自己」的步驟。

根據無著比丘的解說:

Compassion in the Āgamas and Nikāyas (p.20):

Perhaps the probably less original reading sabbattatāya in the sense of “to all as to oneself” gave rise to the idea that the radiation should be done to oneself, or at least it encouraged the gathering of strength of this idea. Once accepted by the commentaries as the way to proceed in actual practice, this notion would in turn have influenced the preferred reading adopted for the discourses themselves, over the reading sab- batthatāya, “in every way”. While this is of course only a hypothesis, it would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rising of the idea in the Theravāda commentarial tradition that practice should begin with oneself. Notably, while maitrī should in this way first of all be directed to oneself,56 in the case of karuṇā the Visuddhimagga does not mention oneself in its description of the actual meditation practice.57

In the Pāli discourses the phrase sabbatt(h)atāya occurs in relation to each of the four apramāṇas, so that on fully implementing the interpretation adopted in the Pāli commentaries one would have to direct compassion, sympathetic joy, and equanimity similarly to oneself. The person-oriented method in general, whether this involves oneself or not, seems to be to some degree a different form of practice when compared to the way the meditation on the four apramāṇas is described in the early discourses. The basic quality of apramāṇa that characterizes the boundless radiation is no longer prominent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mental images or recollections of individual persons. The form such practice has taken then requires overcoming the divisions created by way of these individuals, divisions that in the boundless radiation mode have not been built up in the first place. The boundless radiation also does not need any special effort to bring in oneself, since the practitioner, being in the very midst of this radiation, is automatically included.

One of the reasons why according to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the apramāṇas are incapable of removing defilements is that they take living beings as their object.58 The Pāli commentaries similarly consider the practice of the apramāṇas as problematic, in so far as they take living beings as their object.59 The problem implied here is that maitrī, for example, supposedly comes close to holding the view of a self, since it takes living beings as its object.60 This helps to appreciate an advantage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oundless radiation in the early discourses, which does not explicitly mention any individual person as the object.

「先祝福自己」是錯解 “sabbattatāya” 的意思而造成 “”to all as to oneself” gave rise to the idea that the radiation should be done to oneself.”


David Chiou:

不同的方法適合在不同階段的人。我發現用無著比丘的方法在「無量」上比較容易達成,無著比丘說:「只要我們不自己設限、不加上邊界,自然就沒有邊界,向無邊無際的前方散發慈心。」

如果是規定每一次都要先向自己發慈心、再向親人發慈心、再向怨家發慈心的方法,因為每一個步驟都是有對象,有對象就有特定的距離,這些特定的距離感知在「無量」的階段反而成為障礙,要花心力去觀想把距離放大為無窮大,也就是慈心是一個撐大的範圍的概念,然後這範圍要一直撐大一直撐大。要撐大就會浪費心力,較難真正的「無量」,也會增加要反應的時間,使得慈無量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受限,因為會造成瞋心的場合通常來得急又快,沒有時間觀想。

「只要我們不自己設限、不加上邊界,自然就沒有邊界,向無邊無際的前方散發慈心。」這樣子心中只要發散慈心,不會被距離困擾,也就不會無謂地增加反應的時間而減弱慈無量心在日常生活中的效果。

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啦。

 
agama/研討_四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1/11 12:1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45780086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