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學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九第816~829經和本卷第830~832經,是解說戒定慧三學的相關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崩伽闍ⓐ①崩伽耆林中。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②,讚歎制戒法。
爾時,尊者迦葉氏ⓒ於崩伽聚落住,聞世尊說戒相應法,讚歎是戒,極心不忍不喜③,言:「此沙門極讚歎是戒,極制是戒④。」
爾時,世尊於崩伽聚落隨所樂住已,向舍衛國去,次第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尊者迦葉氏,世尊去後不久,心即生悔:「我今失利,得大不利,於世尊所說戒相應法,讚歎制戒時,於世尊所,心不忍不喜,心不歡喜,而作是言:『沙門極制是戒,極讚歎是戒。』」
時,尊者迦葉氏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崩伽聚落乞食。食已,還精舍,付囑臥具⑤,自持衣鉢,向舍衛城次第遊行,至舍衛國,舉衣鉢,洗足已,詣世尊,稽首禮足,白佛言:「悔過,世尊!悔過,善逝!我愚我癡,不善不辨ⓓ。我聞世尊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讚歎制戒時,於世尊所,不忍不喜,心不欣樂,而作是言:『是沙門極制是戒,讚歎是戒。』」
佛告迦葉氏:「汝何時於我所,心不忍不喜,不生欣樂,而作是言:『此沙門極制是戒,讚歎是戒』?」
迦葉氏白佛言:「時,世尊於崩伽闍聚落崩伽耆林中,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讚歎是戒。我爾時於世尊所,心得不忍、不歡喜,心不欣樂,而作是言:『是沙門極制是戒,讚歎是戒。』世尊!我今日自知罪悔,自見罪悔,唯願世尊受我悔過,哀愍故。」
懺悔而後能守淨戒佛告迦葉氏:「汝自知悔、愚癡、不善不辨[*],聞我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讚歎制戒,而於我所,不忍不喜,心不欣樂,而作是言:『是沙門極制是戒,極歎是戒。』汝今迦葉自知悔、自見悔已,於未來世,律儀戒生,我ⓔ今授汝,哀愍故。迦葉氏!如是悔者,善法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見罪而悔過者,於未來世,律儀戒生,善法增長,不退減故。
「正ⓕ使⑥迦葉為上座者,不欲學戒、不重於戒、不歎制戒,如是比丘我不讚歎。所以者何?若大師所讚歎者,餘人則復與相習近,恭敬親重;若餘人與相習近親重者,則與同見,同彼所作;同彼所作者,長夜當得不饒益苦⑦。是故我於彼長老初不⑧讚歎,以其初始不樂學戒故。如長老,中年、少年亦如是。
「若是上座長老初始重於戒學,讚歎制戒,如是長老我所讚歎,以其初始樂戒學ⓖ故。大師所讚歎者,餘人亦當與相習近親重,同其所見;同其所見故,於未來世,彼當長夜以義饒益。是故於彼長老比丘常當讚歎,以初始樂學戒故。中年、少年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崩伽闍」,巴利本作 Paṅkadhā。
ⓑ 「戒相應法」,巴利本作 Sikkhāpadapaṭisaṃyuttāya dhammiyā。
ⓒ 「迦葉氏」,巴利本作 Kassapagotta。
ⓓ 「辨」,宋、聖二本作「辯」。[*]
ⓔ 「我」,大正藏原為「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我」。
ⓕ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政」。
ⓖ 「戒學」,元、明二本作「學戒」。
① 崩伽闍:拘薩羅國的村名。
② 戒相應法:與戒相關的法。
③ 極心不忍不喜:心中非常不能接受、不喜歡。「忍」是接受的意思,「極心」是「心極」的倒裝,指「心中極為……」。
④ 極制是戒:制定這些戒律過於嚴格。
⑤ 付囑臥具:將目前自己睡覺的地方與用品交付給他人。
⑥ 正使:縱使。
⑦ 不饒益苦:沒有利益、帶來苦惱。
⑧ 初不:從來不。「初」指從來、始終,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
佛陀表示縱使是資深的上座比丘,只要不重視戒律,佛陀就不會稱讚他,否則新進比丘就會有樣學樣,招致戒律的破敗、團體的墮落。
在世俗上,企業團體當中愈是資深的幹部,愈可能認為自己不必如新手受規矩束縛。然而,愈資深的幹部不守規矩,就愈容易上樑不正下樑歪,群起仿效,造成整個團體的敗壞。本經中佛陀所開示的原則也適用於企業管理,若有資深幹部不守規矩,則不宜讚許。相反地,該讚許守規矩的人,制度才能建立、團體才能運作順暢。
本經中迦葉氏比丘向佛陀懺悔他先前輕視、不接受戒律的過失後,佛陀則肯定他能懺悔改過,表示懺悔而後能守淨戒。真正瞭解錯誤及錯誤帶來的後果,並加以懺悔,自然就比較不容易再犯了。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上座長老比丘初始不樂學戒、不重於戒,見餘比丘初樂學戒、重於戒、讚歎制戒者,彼亦不隨時讚歎,我ⓐ於此等比丘所亦不讚歎,以其初始不樂學戒故。所以者何?若大師讚歎彼者,餘人當復習近親重,同其所見①;以同其所見故,長夜當受不饒益苦。是故我於彼長老,中年、少年亦復如是。樂學ⓑ戒者,如前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我」,宋本作「美哉」。
ⓑ 宋本無「學」字。
① 習近親重,同其所見:親近重視,學習相同的見解。
戒律不只是個人修行的基礎,也是團體相處的規則。要重視、持守戒律,才有可能自利利他。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①,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學。何等為增上慧學?若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學餘經,如前念處說。
如禪,如是無量、無色。如四聖諦,如是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四道、四法句、止觀修習,亦如是說。
① 具足威儀行處:行為舉止合宜,並且不出入不適當的場所。「行處」可指行為舉止,也可指出入的場所。又譯為「往返出入,具諸威儀」。
四不壞淨是:
凡夫對於三寶的信心有進有退,持戒時好時壞,而初果聖者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疑,成就對於三寶的不壞的信心,並且持戒清淨。因此四不壞淨是初果聖者的成就之一。
《雜阿含經》「不壞淨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三十一第902~904經、本卷第833~860經、卷四十一第1121~1135經,是佛陀解說四不壞淨的經文。
如是我聞:
時,有善調象師離車ⓑ,名曰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成就四不壞淨,而能自在如意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①。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見是聖弟子於此命終,生於天上,於天上得十種法。何等為十?得天壽、天色、天名稱②、天樂、天自在③,天色、聲、香、味、觸。若聖弟子於天上命終,來生人中者,我見彼十事具足。何等為十?人間壽命、人好色、名稱、樂、自在、色、聲、香、味、觸。我說彼多聞聖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④,我說彼有如實正慧知見。」
爾時,難陀有從者,白難陀言:「浴時已到,今可去矣。」
難陀答言:「我今不須人間澡浴,我今於此勝妙法以自沐浴,所謂於世尊所得清淨信樂。」
爾時,離車調象師難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 「毘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i。
ⓑ 「善調象師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imahāmatta。
ⓒ 「難陀」,巴利本作 Nandaka。
ⓓ 「不壞淨」,巴利本作 Aveccappasāda。
① 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想要求長壽,即能得長壽,想要求好的容貌、力量、快樂、口才、隨心所欲,都能夠得到。
② 天名稱:天神的名望與稱譽。
③ 天自在:天神的隨心所欲。
④ 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不因為他人而相信、不因為他人而想學、不因為他人而聽聞、不由他人的意思、不因為他人的想法。這是描述證得四不壞淨的人已親身體證佛法,所以不會人云亦云。
本經表示:「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
有四不壞淨的人,淨信三寶,自然行於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脫;奉持淨戒,自然不造惡業,不生惡果。因此成就四不壞淨者有種種的善報,能自在如意。
這也是各經中說淨信三寶有殊勝善報的根本原因,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CBETA, T13, no. 412, p. 778, b6-7) 若淨信三寶最終得四不壞淨、證得初果,自然有殊勝善報。但若只是見神拜神、見佛求佛,卻沒有對三寶的淨信及符合八正道的修行,果報自然大打折扣。
證得初果後不再造三惡道業,但在證初果前曾造的惡業仍可能成熟,造成不如意。這些有各自的因果,與本經所說並不牴觸。
有同學問:「修行通常要去除世俗的欲望,本經為何提這些好處?」其實本經單純是講「善果」,善果不等同欲望。例如給孤獨長者很有錢,有錢並不是「原罪」,善用錢財的話也可成為修行上的資糧:給孤獨長者以他的錢財布施行善、護持佛法,增加修行的資糧,促成他成就聖果。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不於人中貧活而活①,不寒乞②,自然富足。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成就,法、僧、聖戒不壞淨成就。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① 貧活而活:過著貧困的生活。
② 寒乞:寒天乞食,比喻貧寒;窮困。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轉輪王七寶具足,成就人中四種神力,王四天下①,身壞命終,生於天上。雖復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成就人間神力,王四天下,身壞命終,得生天上,然猶未斷地獄、畜生、餓鬼惡趣之苦。所以者何?以轉輪王不得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不成就故。
「多聞聖弟子持糞掃衣②,家家乞食,草蓐臥具③;而彼多聞聖弟子解脫地獄、畜生、餓鬼惡趣之苦。所以者何?以彼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①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認為人間分成東南西北四大洲,稱為四天下。
② 糞掃衣: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又譯作「納衣」。穿糞掃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練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之一。
③ 草蓐臥具:以草蓆當床鋪。「蓐」即草蓆、草墊,讀音同「辱」。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起哀愍心①、慈悲心。若有人於汝等所說樂聞樂受②者,汝當為說四不壞淨,令入令住③。何等為四?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於聖ⓑ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④——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甞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謂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若墮地獄、畜生、餓鬼者,無有是處。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當建立餘人,令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起」,宋、元、明、聖四本作「趣」。
ⓑ 聖本無「聖」字。
① 起哀愍心:生起悲憫眾生的心。
② 樂聞樂受:樂於聽聞接受。
③ 令入令住:幫助他瞭解並受持。
④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不過在佛教的觀點,四大並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為因緣、無常的。一個東西的地大特別明顯時,我們稱它為地,但它其實還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麼明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人的五種過失若信人①者,生五種過患,彼人或時犯戒違律,為眾所棄。恭敬其人者,當作是念:『此是我師,我所敬重ⓐ,眾僧棄薄②,我今何緣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眾僧;不敬僧已,不得聞法;不聞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信敬人生初過患。
「復次,敬信人者,所敬之人犯戒違律,眾僧為作不見舉③。敬信彼人者,當作是念:『此是我師,我所敬重,而今眾僧作不見舉,我今何緣復入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眾僧;不敬眾僧已,不得聞法;不聞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過患。
「復次,彼人若持衣鉢,餘方遊行④。敬彼人者,而作是念:『我所敬人著衣持鉢,餘方ⓑ遊行,我今何緣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得恭敬眾僧;不敬眾僧已,不得聞法;不聞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過患。
「復次,彼所信敬人捨戒還俗。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師,我所敬重,捨戒還俗,我今不應入彼塔寺。』不入寺已,不敬眾僧;不敬僧已,不得聞法;不聞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過患。
「復次,彼所信敬人身壞命終。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師,我所敬重,今已命終,我今何緣入彼塔寺?』不入寺故,不得敬僧;不敬僧已,不得聞法;不聞法故,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過患。
「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敬重」,大正藏原為「重敬」,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敬重」。
ⓑ 「餘方」,大正藏原為「人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餘方」。
① 信人:以人為信仰對象。
② 棄薄:嫌棄鄙視。
③ 不見舉:舉發不承認自己犯戒的犯戒者。「不見」指出家人犯戒但不認罪。
④ 餘方遊行:到別的地方遊歷。
佛陀表示信人有五種過失:
「信人的五種過失」是佛陀在介紹「四不壞淨」的經文中一併解說的,可見「依法不依人」與「四不壞淨」不相違背,要有「依法不依人」的智慧,才能真正的敬信三寶。
根據《阿含經》諸多經文,「皈依僧」是皈依「聖眾」,而不僅單一個人;具有對三寶的淨信,不因單一個人的行為而動搖,才能成就四不壞淨。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食,長養眾生,四大增長攝受。何等為四?謂摶ⓐ食①、觸食②、意思食③、識食④。如是,福德潤澤,為安ⓑ樂食。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摶」,宋、元、明、聖四本作「揣」。
ⓑ 「安」,明本作「女」。
① 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摶」讀音同「團」。又譯為「揣食」、「麁摶食」。本經提到的「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合稱「四食」,是四類能長養身心(五陰)的食物。
② 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觸食。又譯為「細觸食」。
③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於佛不壞淨成就者……為聞法……眾僧所念……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次經亦如上說。差別者:「若於佛不壞淨成就者,……法……僧……慳垢①纏眾生,離慳垢心,在家而住,解脫心施②,常行樂施③,常樂於捨④,行平等施⑤……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① 慳垢:「慳」是吝嗇,「垢」是汙穢。吝嗇是一種心中的汙穢,因此稱作慳垢。
② 解脫心施:沒有執著地布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自在施捨」。
③ 常行樂施:樂於布施。
④ 常樂於捨:樂於捨離。
⑤ 行平等施:平等地布施。又譯為「等心行施」、「等心普施」、「平等心而以惠施」。
對於佛、法、僧的不壞信心,清淨布施,還有聖戒成就,都能帶來滔滔不絕的福德、善法、安樂。
「不偷盜戒」的進一步積極面即「布施」,因此「聖戒成就」和「清淨布施」也有所關聯。
次經亦如上說。差別者:「四不壞淨的功德,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如是聖弟子四種福德潤澤,善法潤澤,攝受稱量功德,不可稱量①爾所果福、爾所果、爾所福果集,然彼得眾多福利,是大功德聚數②。譬如五河合流,謂恒河ⓐ③、耶菩那ⓑ④、薩羅由ⓒ⑤、伊羅跋提ⓓ⑥、摩醯ⓔ⑦,於彼諸水無能度量百瓶、千瓶、百千萬瓶者,然彼水多,是大水聚數。如是聖弟子成就四功德潤澤者,無能度量其福多少,然彼多福,是大功德聚數。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眾吉之巨海, 自淨能淨彼⑧,
汪洋而平流, 實諸百川長,
一切諸江河, 群生之所依,
悉歸於大海, 此身亦復然,
施戒修功德, 百福流所歸。」
ⓐ 「恒河」,巴利本作 Gaṅgā。
ⓑ 「耶菩那」,巴利本作 Yamunā。
ⓒ 「薩羅由」,巴利本作 Sarabhū。
ⓓ 「伊羅跋提」,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摩醯」,巴利本作 Mahī。
① 不可稱量:數量大到無法計算。
② 大功德聚數:屬於極大數量的功德積聚。
③ 恒河:五大河(恆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恆河。又譯為「恆水」、「恒伽」、「殑伽」。
④ 耶菩那: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為恆河的最大支流。又譯為「耶符那」、「耶扶那」、「耶蒲那」、「搖尤那」。
⑤ 薩羅由: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譯為「薩羅遊」、「薩羅㳛」、「舍牢浮」。
⑥ 伊羅跋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譯為「阿夷羅婆提」。
⑦ 摩醯: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譯為「摩企」。
⑧ 自淨能淨彼:大海能自行淨化,而當混濁的河水流入大海後,也會被大海所淨化。
本經比喻四不壞淨的功德如同五大河匯流大海的水量,不只百瓶、千瓶、百千萬瓶水,而是多到無法計算,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世間所有的福德果報都是緣起緣滅,不是永恆的。相較之下,證得初果、得四不壞淨,能夠永不墮惡道,自然遠遠超過一般會退失的人天福德。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婆羅門者,說虛偽道,愚癡惡邪,不正趣向,非智、等覺、向於涅槃。彼作如是化諸弟子:於十五日,以胡麻屑、菴羅摩羅屑①沐浴身體,著新劫貝②,頭垂長縷,牛屎塗地而臥於上,言:『善男子!晨朝早起,脫衣舉著一處,躶③其形體,向東方馳走,正使道路逢兇象、惡馬、狂牛、猘④狗、棘刺、叢林、坑澗、深水,直前莫避,遇害死者,必生梵天。』是名外道愚癡邪見,非智、等覺、向於涅槃。我為弟子說平正ⓐ路,非愚癡,向智慧、等覺,向於涅槃,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正」,宋本作「等」。
① 菴羅摩羅屑:餘甘子皂化製作而成的肥皂粉。又譯為「菴摩羅屑」、「菴摩羅末」。「菴羅摩羅」是音譯,即「餘甘子」,又譯為「阿摩勒」。
② 劫貝:棉花的音譯,在這裡指棉布所織的衣服。
③ 躶:「裸」的異體字。
④ 猘:發狂的。讀音同「製」。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謂流ⓐ者。何等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復問舍利弗:「謂入流分ⓑ①。何等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②。」
復問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何入流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成就四不壞淨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流」,巴利本作 Sota。
ⓑ 「入流分」,巴利本作 Sotāpattiyaṅga。
ⓒ 「善男子」,巴利本作 Sappurisasaṃseva。
ⓓ 「入流者」,巴利本作 Sotāpanna。
ⓔ 「男子」,宋、元、明三本作「知識」。
① 入流分:入聖者之流的要素;證得初果的要素。
② 法次法向: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向法次法」、「如說修行」。
本經所說的「入流分」又稱為「四預流支」,是證得初果的四個要素,為:
我們可從善知識學習(「親近善士」)而多加瞭解正法(「聽聞正法」),進一步依循正法而如理地思惟(「內正思惟」),一步步地按照次第修行(「法次法向」)。經由四預流支得以修證至初果,而能有四不壞淨。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免有自己看不順眼的人,甚至是找自己麻煩的仇家。如果沒有內正思惟,遇到這種人,心中自然就會起瞋心,縱然對方什麼事都還沒做;如果有內正思惟,就可能瞭解這個人找自己麻煩的因緣而不起瞋心,或是憐憫他造作惡業的愚癡,以智慧應對他,而不是以瞋心應對他,進而減少冤冤相報的循環。
證得初果的條件是斷三結:
初果聖人證得無我、沒有了「身見」,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疑」,成就「四不壞淨」:
初果聖人聖戒成就,自然對持戒有正確的見解,即斷「戒取」,並且不造惡業,永不墮於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證得涅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問訊慰勞已,退住一面。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難:「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記說不?」
尊者阿難語舍利弗:「隨意所問,知者當答。」
舍利弗問尊者阿難:「為斷幾法,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向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尊者阿難語尊者舍利弗:「斷四法、成就四法,如來、應、等正覺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何等為四?謂聖弟子於佛不信住,則已斷已知,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信、惡戒①,彼則已斷已知,成就法、僧不壞淨及聖戒成就。如是四法斷、四法成就,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尊者阿難語ⓓ尊者舍利弗:「如是,如是,四法斷、四法成就,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展轉隨喜,從座起去。
ⓐ 「所」,宋、元、明、聖四本作「正」。
ⓑ 「法」,聖本作「佛」。
ⓒ 聖本無「正」字。
ⓓ 大正藏無「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元、明、聖四本無「正」字。
① 惡戒:破戒。
本經表示斷了對佛法僧戒的疑、成就四不壞淨,即得初果。
成就四不壞淨即證初果,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還是要有實證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結)的工夫。因為親自斷了身見,體證佛法,才能有對三寶的不壞信心,也就沒有了疑;因為了知苦的集起與滅去,也就是因緣法,不會自討苦吃,而持戒清淨,並且不會執著錯誤的禁戒、禁忌。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為相信它、喜歡它、聽信傳說、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後接受它,而《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13經則表明除了這些以外,佛弟子還能親自證知真理,也呼應以上所說。
學佛要接受三皈依,並且最好能受持五戒。
三皈依相當於上學前先向學校註冊,包括:
五戒是在家人學佛要受持的戒律,包括:
如果因為工作等因素而不能受持全部的五戒,則可先受持其中自己可守的戒,守一分的戒就有一分防非止惡的力量,等到因緣成熟再漸次受持完整的五戒。
受持三皈五戒是學佛的開始,也是離苦得樂的開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五恐怖怨對①休息②,三事決定③,不生疑惑,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為五恐怖怨對休息?若殺生因緣罪怨對恐怖生,若離殺生者,彼殺生罪怨對因緣生恐怖休息。若偷盜、邪婬、妄語、飲酒罪怨對因緣生恐怖;彼若離偷盜、邪婬、妄語、飲酒罪怨對者,因緣恐怖休息,是名罪怨對因緣生五恐怖休息。
「何等為三事決定,不生疑惑?謂於佛決定離於疑惑,於法、僧決定離疑惑,是名三法決定離疑惑。
「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
「若於此五恐怖罪怨對休息、於三法決定離疑惑、於聖意如實知見,是聖弟子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① 怨對:怨恨。
② 休息:止息。
③ 決定:心中確定;不猶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次經亦如是說。差別者:「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十二支ⓐ緣起①如實知見。如所說:『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聖弟子如實知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支」,聖本作「枝」。
ⓑ 「苦惱」,宋、元、明、聖四本作「惱苦」。
① 十二支緣起:即「十二因緣」,十二種導致苦及生死輪迴的條件。詳見卷十二。
初果聖者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結),成就法眼淨,自然如實知四聖諦。四聖諦當中的集諦即本經中所提的十二因緣,道諦即本經中所提的八聖道。因此自然如本經所說,初果聖者如實知見八聖道、十二因緣。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①,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②。何等為四?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宋、元、明、聖四本無「四種」二字。
ⓑ 「諸天天道」,巴利本作 Devānaṃ devapadāni。
① 諸天天道:諸天的天道;往生諸天的方法。
② 已淨者重令淨:讓已經清淨的眾生更加清淨。
「諸天天道」一詞,一方面可說「天道」有高尚的意涵,如同經中說佛法為「天乘、婆羅門(貴族)乘、大乘」,另一方面也是往生天界的方法,往生天界須要行十善道甚至一定程度的定力。接下來幾經即描述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而得以捨惡修善、證得禪定,自然也具備成為天人的資格。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何等為四?念佛謂聖弟子念如來事①,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如來事生隨喜心,隨喜已,心歡悅,心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②,覺受樂已,三昧定③,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④為上諸天天道。』作是念:『我從今日,於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當自受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一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
「復次,比丘!念法聖弟子念於法事,謂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⑤。如是知法事已,心生隨喜;隨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此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二諸天天道。
「復次,比丘!念僧若於僧事起於正念,謂世尊弟子僧正直等向,所應恭敬、尊重、供養,無上福田。彼如是於諸僧事正憶念已,心生隨喜;心隨喜已,得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彼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諸天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三諸天天道。
「復次,比丘!念戒謂聖弟子自念所有戒事,隨憶念言:『我於此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明智所歎戒、智者不厭戒⑥。』於如是等戒事正憶念已,心生隨喜;隨喜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是念:『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諸天無恚為上,我從今日,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四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猗」,聖本作「倚」。[*]
ⓑ 「污」,大正藏原為「汗」,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污」。
ⓒ 聖本無「已」字。
① 念如來事:憶念佛陀的名號或德性。
② 覺受樂:感受快樂。
③ 三昧定:入定而不散亂。「三昧」是音譯,「定」是義譯。
④ 無恚:沒有忿怒。
⑤ 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當生就能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正確地趣向涅槃,就在這裡馬上可以看到,親自體證。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⑥ 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明智所歎戒、智者不厭戒:不缺漏戒、不毀壞戒、只為解脫(不夾雜其他世間的目的)而持戒、聰慧智者所讚歎的戒、智者不嫌惡的戒。
本經說的「諸天天道」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以念佛為例,修行次第是: 念佛(例如憶念如來名號) → 隨喜 → 心歡悅 → 身猗息 → 覺受樂 → 定 → 不起瞋恚。
精進念佛時安住在當下,能離於世俗的心念,並隨著念佛而心生歡喜;這樣自然心中喜悅;心中喜悅後身體輕鬆安穩;身體輕鬆安穩後感受到更高層次的樂;在安樂的狀態下容易得定;基於定力能不起瞋心,如同天人般。
本經所述相當於「六念」或「十念」當中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修法,也與「念天」相關。
《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講述「念天」的重點是念諸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CBETA, T02, no. 125, p. 555, c11-12),也就是效法其身、口、意清淨、成就淨戒。
諸天離於欲貪、調伏瞋恚,如同本經所說的「諸天天道」。
本經和《雜阿含經》卷十七第842經所說呼應:「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CBETA, T02, no. 99, p. 123, a14-19)
修滿「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五法能得禪定,也就是本經所說「念如來故,心生隨喜……歡悅……身猗息……覺受樂……三昧定」。
佛法是可即身體證的,如佛經中一再出現的句子:「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實證佛法不須要等到死後,而是此生此時此刻就可體驗的。
這定型句是佛經中常見形容佛法的特質的標準說法,在《雜阿含經》中出現多次,義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細節整理於本經線上的「進階辨正」以方便同學們對照參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增其淨。何等為四?謂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如是念如來事已,則斷惡貪①,及斷心惡不善過②。念如來故,心生隨喜;心隨喜已,則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但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如是法、僧、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① 惡貪:嚴重的貪欲。
② 斷心惡不善過:斷除心中惡的、不善的過失。
前經和本經所述的修行內容,除了可以和能得禪定的「修滿五法」對應,也相通於卷二十六第711經所解說由念覺支次第生起的「七覺支」。
佛弟子修行念住後,逐漸完成七覺支,以「念佛」為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增其淨。何等為四?謂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聖弟子念如來事已,心離ⓐ貪欲纏①,瞋恚、愚癡纏,其心正直②。念如來事,是聖弟子得法流水、得義流水③、得念如來饒益隨喜;隨喜已,生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是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諸世間不起瞋恚,純一滿淨諸天天道。』如是法、僧、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離」,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及《雜阿含經論彙編》補上。
① 纏:纏縛,指「煩惱」。
② 其心正直:心地清淨質直,沒有虛假。
③ 得法流水、得義流水:獲得佛法灌注,獲得義理灌注。又譯為「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法鏡①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法鏡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① 法鏡:由佛法所成的鏡子,指四不壞淨。按:四不壞淨能讓人得到清淨正見,有如明鏡能讓人看清自己及世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眾多比丘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乞食時,聞難屠①比丘ⓐ命終、難陀ⓑ比丘尼命終、善生優婆塞ⓒ命終、善生優婆夷ⓓ②命終。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入舍衛城乞食,聞難屠比丘、難陀比丘尼、善生優婆塞、善生優婆夷命終。世尊,彼四人命終,應生何處?」
佛告諸比丘:「彼難屠比丘、難陀比丘尼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善生優婆塞、善生優婆夷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於天上而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說法鏡經,於佛不壞淨,乃至聖戒成就,是名法鏡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難屠比丘」,巴利本作 Sāḷhabhikkhu。
ⓑ 「難陀」,巴利本作 Nandā。
ⓒ 「善生優婆塞」,巴利本作 Sudatta upāsaka。
ⓓ 「善生優婆夷」,巴利本作 Sujātāupāsikā。
ⓔ 「漏已盡」,巴利本作 Āsavānaṃkhayā。
ⓕ 「無漏」,巴利本作 Anāsavaṃ。
ⓖ 「心解脫」,巴利本作 Cettovimuttiṃ。
ⓗ 「慧解脫」,巴利本作 Paññāvimuttiṃ。
ⓘ 「現法自知作證」,巴利本作 Diṭṭheva dhamme sayaṃ abhiññā sacchikatvā upasampajjavihāsi。
① 難屠:比丘名,未出家前是牧牛人,在牧牛時聽到佛陀為比丘的說法而求出家,佛陀則要他先將牛歸還給雇主,他歸還牛後即隨佛出家,證得阿羅漢。詳見卷四十三第1174經。
② 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本經的對應經典另外提到成就四不壞淨的佛弟子即能自記說入流,自己就如同擁有明鏡般清楚地知道(不墮惡趣、入於涅槃之流等),不須要他人告知。
經中常提到證得各果位是「自知作證」,自己證知,不須要他人告知,本卷第833經也強調這點。相反地,坊間的附佛外道則會冊封果位給弟子。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廣說。差別者:「有異比丘、異比丘尼、異優婆塞、異優婆夷命終……」亦如上說。
ⓐ 「上」,聖本作「此」。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梨迦ⓐ聚落①繁耆迦精舍ⓑ。爾ⓒ時,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終。
時,有眾多比丘著衣持鉢,入那梨迦聚落乞食,聞那梨迦聚落罽迦舍優婆塞ⓓ命終,尼迦吒ⓔ、佉楞迦羅ⓕ、迦多梨沙婆ⓖ、闍露、優婆闍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羅、須跋陀羅、耶舍耶輸陀、耶舍欝多羅悉皆命終。聞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眾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聞罽迦舍優婆塞等命終。世尊!彼等命終,當生何處?」
佛告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諸比丘白佛:「世尊!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皆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於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皆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當受一生,究竟苦邊。」「此那梨迦聚落,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佛告諸比丘:「汝等隨彼命終、彼命終而問者,徒勞耳,非是如來所樂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為奇?佛陀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②。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分別開示。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苦陰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苦陰滅。今當為汝說法鏡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那梨迦」,巴利本作 Nātika。
ⓑ 「繁耆迦精舍」,巴利本作 Giñjakāvasatha。
ⓒ 聖本無「爾」字。
ⓓ 「罽迦舍優婆塞」,巴利本作 Kakkaṭa upāsaka。
ⓔ 「尼迦吒」,巴利本作 Nikata。
ⓕ 「佉楞迦羅」,巴利本作 Kāliṅga. Kālakata。
ⓖ 「迦多梨沙婆」,巴利本作 Katissaha。
ⓗ 「聽」,大正藏原為「聰」,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聽」。
① 那梨迦聚落:村落名,位於跋耆國拘利村至鞞舍離的路上,附近有牛角娑羅林。又譯為「那梨聚落」、「那陀村」、「那提」。
② 法性常住:事物的本質是永遠一樣的,也就是說真理(緣起法)是永遠一樣的。
本經說「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表示不管佛陀是否出世,真理(緣起法)是永遠一樣的,佛陀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這也等同卷十二第299經所說:「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難提ⓐ優婆塞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聖弟子於此五根一切時不成就①者,為放逸?為不放逸?」
佛告難提:「若於此五根一切時不成就者,我說此等為凡夫數②。若聖弟子不成就者,為放逸,非ⓑ不放逸。難提!若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而不上求,不於空閑林中,若露地坐,晝夜禪思,精勤修習,勝妙出離,饒益隨喜;彼不隨喜已,歡喜不生,歡喜不生已,身不猗息,身不猗息已,苦覺則生,苦覺生已,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是聖弟子名為放逸。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如是,難提!若聖弟子成就於佛不壞淨,其心不起知足想。於空閑林中,樹下露地,晝夜禪思,精勤方便,能起勝妙出離隨喜;隨喜已,生歡喜,生歡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心則定。若聖弟子心定者,名不放逸。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難提優婆塞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禮佛足而去。
ⓐ 「難提」,巴利本作 Nandiya。
ⓑ 「非」,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非」。
① 一切時不成就:任何時候都不具足。
② 凡夫數:屬於凡夫一類。
凡夫完全沒有五根。佛弟子縱使有四不壞淨(即成就五根中的信根甚至念根),仍必須精進成就五根,否則仍算是放逸。
由此可知縱使佛弟子對佛、法、僧之一有深厚的信心,或是持戒清淨,但不精進修行以致於無法得定,都還是不夠的。
成就了四不壞淨的佛弟子,進而成就五根及七覺支,則是真正的不放逸。
本經經文和五根、七覺支的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
本經經文 | 五根 | 七覺支 |
---|---|---|
聖弟子成就於佛不壞淨 | 信根、念(佛法僧戒)根 | 念覺支、擇法覺支 |
其心不起知足想。於空閑林中,樹下露地,晝夜禪思,精勤方便,能起勝妙出離隨喜 | 精進根 | 精進覺支 |
隨喜已,生歡喜,生歡喜已,身猗息 | 喜覺支 | |
身猗息已,覺受樂 | 猗覺支 | |
覺受樂已,心則定 | 定根 | 定覺支 |
(沒有對應慧根) | (沒有對應捨覺支) |
本經強調完成「五根」的重要性,下一經(第856經)強調完成「四不壞淨」的重要性,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預流相應55〉第40經難提經經文類似,則強調完成「四預流支」(四個證得初果的要素)的重要性。根據本卷第843經,四預流支能成就四不壞淨,因此南北傳這三小經之間雖然強調的重點不同,義理仍是互相銜接的。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釋氏難提ⓐ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聖弟子於四不壞淨一切時不ⓑ成就者,是聖弟子為是放逸?為不放逸?」
佛告釋氏難提:「若於四不壞淨一切時不成就者,我說是等為外凡夫數①。釋氏難提!若聖弟子放逸、不放逸,今當說……」廣說如上。
佛說此經已,釋氏難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 「釋氏難提」,巴利本作 Nandiya Sakka。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不」字。
① 外凡夫數:屬於還沒有趨向解脫之流的凡夫一類。
「六念」是六種能收攝心念乃至證得涅槃的禪修方法,包括:
修行六念能將心擺在能引導解脫的善念上,此時自然就不會犯戒,也不會有不好的念頭,漸漸而能得定,再因定發慧。
《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中將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靜)」、「念安般」、「念身」、「念死」,成為「十念」,不論「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見的修法。
本卷第857至第859經提到六念的功能,至於六念的實際修法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卷三十三第931經、《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的解說。
修行六念有什麼好處?經上說修習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前三月夏安居竟,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佛縫衣。如來不久作衣竟,當著衣持鉢出精舍,人間遊行。
時,釋氏難提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佛縫衣,如來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鉢,人間遊行。釋氏難提聞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體支解,四方易韻①,先所聞法,今悉迷忘,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言:『如來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鉢,人間遊行。』是故我今心生大苦,何時當復得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
佛告釋氏難提:「汝見佛、若不見佛,若見知識②比丘、若不見,汝當修習五喜處隨時修習五種歡喜之處。何等為五?汝當隨時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事、僧事、自持戒事、自行世事③ 。隨時憶念:『我得己ⓐ利,我於慳垢眾生所,念施當多修習離慳垢住,修解脫施、捨施、常熾然ⓑ施、樂於捨,平等惠ⓒ施,常懷施心④。』如是,釋氏難提!此五支定若住、若行、若坐、若臥,乃至妻子俱,常當繫心此三昧念。」
佛說此經已,釋氏難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 「然」,聖本作「燃」。
ⓒ 「惠」,聖本作「慧」。
① 四體支解,四方易韻:悲傷到四肢好像要崩潰了,四方都黯淡走調。意指聽說佛陀要離開,不知何時能再見到佛陀而很悲傷。
② 知識:熟識的人;朋友。
③ 自行世事:疑為「自行施事」的訛誤,即自己作布施的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隨念自己的施捨」。
④ 解脫施、捨施、常熾然施、樂於捨,平等惠施,常懷施心:沒有執著地布施、捨離地布施、勤於布施、樂於捨離,平等地布施,常有布施的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自在施捨,親手施與,樂於捨,回應乞求、樂於均分與布施」。
本經所說的五種歡喜之處為:
本經說「此五支定若住、若行、若坐、若臥,乃至妻子俱,常當繫心此三昧念」,也就是說最好於行、住、坐、臥隨時能繫心念佛、法、僧、戒、施,做到極致也就是定境(三昧),例如證得念佛三昧,一切時、一切處皆在念佛。
佛陀也在其他經教我們可隨時憶念三寶,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80經:「爾時,世尊告諸賈客:『汝等當行於曠野中,有諸恐怖,心驚毛竪。爾時,當念如來事,謂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如是念者,恐怖則除。又,念法事,佛正法、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親近,緣自覺知。又,念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乃至世間福田。如是念者,恐怖即除。』」
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是否能在念佛時起歡喜心,心意柔軟?是否成功地嘗試過,從起床到就寢前一整天都繫心念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前三月夏安居。
時,有釋氏難提聞佛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前三月結夏安居,聞已,作是念:「我當往彼,并復於彼造作供養眾事,供給如來及比丘僧。」即到彼,三月竟,時,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而作是言:「如來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鉢,人間遊行。」
時,釋氏難提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言:「如來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鉢,人間遊行。」聞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體支解,四方易韻,先所受法,今悉迷忘。我聞世尊人間遊行,我何時當復更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
不論是否見得到佛或善知識,應隨時修六念佛告釋氏難提:「若見如來、若不見,若ⓐ見知識比丘、若不見,汝當隨時修於六念。何等為六?當念如來、法、僧事、自所持戒、自所行施,及念諸天。」
佛說此經已,釋氏難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若」,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若」。
本經教導我們不論是否見得到佛或善知識,應隨時修六念:
對照本卷第854經所說:「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CBETA, T02, no. 99, p. 217, c8-9),雖然佛陀已入滅,佛弟子還是應當修習六念,遵循佛陀的教誨,修習多修習。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前三月結夏安居……如前說。差別者:時,有長者名ⓐ梨師達多及富蘭那①兄弟二人,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如上難提修多羅廣說。
佛說此經已,梨師達多長者及富蘭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 「名」,宋、元、明三本作「多」。
① 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優婆塞名,是兄弟,都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常供養三寶,梨師達多智慧較高、富蘭那持戒較好,都證得二果,命終後都往生兜率天。詳見卷三十五第99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前三月結夏安居竟,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
時,有長者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兄弟二人,於鹿徑澤中修治田業①,聞眾多比丘在於食堂,為世尊縫衣,言:「如來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鉢,人間遊行。」聞已,語一士夫言:「汝今當往詣世尊所,瞻視世尊;若必去者,速來語我。」
時,彼士夫即受教勅,往到一處,見世尊出,即速來還白梨師達多及富蘭那:「世尊已來,及諸大眾。」
時,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往迎世尊。世尊遙見梨師達多及富蘭那隨路而來,即出路邊,敷尼師壇,正身端坐。
梨師達多及富蘭那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體支解,四方易韻,所憶念事,今悉迷忘,何時當復得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世尊今出至拘薩羅ⓒ,從拘薩羅至伽尸ⓓ②,從伽尸至摩羅ⓔ③,從摩羅至摩竭陀ⓕ④,從摩竭陀至殃伽⑤,從殃伽至修摩,從修摩至分陀羅,從分陀羅至迦陵伽。是故我今極生憂苦,何時當復得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
佛告梨師達多及富蘭那:「汝見如來及不見如來,見諸知識比丘及不見,汝且隨時修習六念。何等為六?汝當念如來事……」廣說乃至「念天。然其長者,在家憒鬧ⓖ⑥,在家染著;出家空閑,難可俗人處於非家,一向鮮潔,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長者白佛:「奇哉!世尊!善說此法:『在家憒鬧[*],在家染著,出家空閑,難可俗人處於非家,一向鮮潔,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我是波斯匿⑦王大臣,波斯匿王欲入園觀,令我乘於大象,載王第一宮女,一在我前,一在我後,我坐其中。象下坂⑧時,前ⓗ者抱我項ⓘ⑨,後者攀我背;象上坂⑩時,後者抱我頸ⓙ,前者攀我衿⑪。彼諸婇女為娛樂王故,衣繒綵ⓚ⑫衣,著眾妙香,瓔珞莊嚴。我與同遊,常護三事:一者御象,恐失正道。二自護心,恐生染著。三自護持,恐其顛墜。世尊!我於爾時,於王婇女,無一剎那⑬不正思惟。」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能善護心。」
長者白佛:「我在家中所有財物,常與世尊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共受用,不計我所。」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汝拘薩羅國錢財巨富,無有與汝等者,而能於財,不計我所。」
爾時,世尊為彼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而ⓝ去。
ⓐ 「梨師達多」,巴利本作 Isidatta。
ⓑ 「富蘭那」,巴利本作 Purāṇa。
ⓒ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 「伽尸」,巴利本作 Kāsi。
ⓔ 「摩羅」,巴利本作 Malla。
ⓕ 「摩竭陀」,巴利本作 Māgadha。
ⓖ 「鬧」,大正藏原為「丙」,宋、聖二本為「撓」,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鬧」。*
ⓗ 「前」,聖本作「侍」。
ⓘ 「項」,宋、元、明、聖四本作「頸」。
ⓙ 「頸」,宋、元、明、聖四本作「項」。
ⓚ 「綵」,大正藏原為「婇」,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綵」。
ⓛ 「照」,明本作「詔」。
ⓜ 「照」,元、明二本作「詔」。
ⓝ 「而」,宋、元、明三本作「起」。
① 修治田業:在田中工作。
② 伽尸: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拘薩羅國東南,中印度北部。又譯為「迦尸」。
③ 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迦毘羅衛城的東邊,中印度北部。「摩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本來是當地人的族名,後來也作國名,該族人發源自拘尸那竭城。又譯為「末羅」。
④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⑤ 殃伽: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鴦伽」。
⑥ 憒鬧:混亂喧鬧。
⑦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⑧ 下坂:下斜坡。
⑨ 項:脖子。如果要與「頸」區別,則「頸」可指脖子的前部,「項」可指脖子的後部。
⑩ 上坂:上斜坡。
⑪ 衿:衣領。
⑫ 繒綵:彩色絲織品。
⑬ 剎那:極短的時間;古印度的時間單位,相當於七十五分之一秒。
波斯匿王的大臣騎著大象載國王的宮女入園,他的前面坐著一位宮女、後面也坐一位宮女,當象走下坡時,宮女一位攀著他的背、一位拉著他的脖子,此時大臣完全不敢亂想,因為若不正思惟,要不就迷路、要不就起邪念被國王殺頭、要不就害宮女掉下大象摔死,想要平安無事就得要坐懷不亂,所以他「無一剎那不正思惟」。
佛陀因此稱讚他「能善護心」,這也值得作為在家人於世間行走時護心的借鏡。
ⓐ 聖本在「十」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