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摩竭國和跋祇國位於印度的東北方,兩國隔著恆河。右側古印度地圖東邊的「摩揭陀國」和「跋祇國」即這兩國。
悉達多太子出家行經摩竭國時,摩竭國的頻婆娑羅王見到悉達多太子很歡喜,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因此成為第一位聽佛說法的國王,如法治化,國力愈來愈強盛。
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而篡位,繼承了國力強盛的摩竭國,併吞週遭各小國。阿闍世王後來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
跋祇國則是由離車等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許多人民信奉佛法,頗為富強。
佛陀晚年時,摩竭國的國王是阿闍世王,他仍保有擴張國土的野心,眼紅於恆河對岸跋祇國的富強,就想要征服對方。不過由於曾見識佛陀的種種智慧及神通,因此在出兵跋祇國前,派遣大臣禹舍向佛陀諮詢。
戰事一觸即發,究竟阿闍世王會戰勝還是戰敗,還是會兩敗俱傷呢?佛陀會如何回答阿闍世王的諮詢呢?
本經記載了這則歷史以及當時佛陀的開示。
如是我聞:
是時,摩竭①ⓔ王阿闍世②ⓕ欲伐跋祇③ⓖ,王自念言:「彼雖勇健,人眾豪強,以我取彼,未足為難ⓗ。」時,阿闍世王命婆羅門大臣禹舍④ⓘ,而告之曰:「汝詣耆闍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禮世尊足,問訊⑤世尊:『起居輕利⑥,遊步⑦強耶?』又白世尊:『跋祇國人自恃勇健,民眾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審⑧世尊何所誡勅⑨?』若有教誡,汝善憶念,勿有遺漏,如所聞說。如來所言,終不虛妄。」
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寶車詣耆闍崛山,到所止處,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畢,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闍世稽首佛足⑩,敬問慇懃:『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又白世尊:『跋祇國人自恃勇健,民眾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審世尊何所誡勅?』」
讓國家長治久安的七法
爾時,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佛告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不?」
答曰:「聞之。」
佛告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不?」
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奉法曉忌,不違禮度⑪不?」
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不?」
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恭於宗廟⑫,致敬鬼神不?」
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⑬不?」
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甞懈惓ⓛ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時,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國人民,若行一法,猶不可圖,況復具七?國事多故,今ⓜ請辭還歸⑭。」
佛言:「可,宜知是時。」時,禹舍即從座起,遶佛三匝,揖讓⑮而退。
讓僧團不壞的不退法
對曰:「唯然。」即詣羅閱祇城,集諸比丘,盡會講堂,白世尊曰:「諸比丘已集,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詣法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不退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數相集會,講論正義⑱,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二曰上下和同,敬順無違,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三曰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四曰若有比丘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⑲,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五曰念護心意,孝ⓝ敬為首,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六曰淨修梵行,不隨欲態,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七曰先人後己,不貪名利,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
佛告諸ⓞ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樂於少事,不好多為,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二者樂於靜默,不好多言。三者少於睡眠,無有昏昧。四者不為群黨,言無益事⑳。五者不以無德而自稱譽。六者不與惡人而為伴黨㉑。七者樂於山林閑靜獨處。如是比丘!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一者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二者知慚,恥於己闕㉒。三者知愧,羞為惡行。四者多聞㉓,其所受持,上中下善,義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滅惡修善,勤習不捨。六者昔所學習,憶念不忘。七者修習智慧,知生滅法㉔,趣賢聖要,盡諸苦本㉕。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順父母,七者敬不放逸㉖。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一者觀身不淨㉗,二者觀食不淨㉘,三者不樂世間㉙,四者常念死想㉚,五者起無常想㉛,六者無常苦想㉜,七者苦無我想㉝。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一者修念覺意㉞ⓤ,閑靜無欲,出要無為㉟。二者修法覺意㊱。三者修精進覺意㊲。四者修喜覺意㊳。五者修猗覺意㊴。六者修定覺意㊵。七者修護覺意㊶。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眾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懷增ⓥ損。四者得淨利養,與眾共之,平等無二。五者持賢聖戒,無有闕漏㊷,亦無垢穢,必定不動。六者見賢聖道,以盡苦際。如是六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念佛㊸,二者念法㊹,三者念僧㊺,四者念戒㊻,五者念施㊼,六者念天㊽。修此六念,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爾時,世尊於羅閱祇隨宜㊾住已,告阿難言:「汝等皆嚴㊿,吾欲詣竹園⑴。」
對曰:「唯然。」即嚴衣鉢,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園,往堂上坐,與諸比丘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⑵ ,盡於三漏——欲漏⑶、有漏⑷、無明漏⑸。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⑹。
爾時,世尊於竹園隨宜住已,告阿難曰:「汝等皆嚴,當詣巴陵弗ⓦⓧ城⑺。」
佛陀為巴陵弗城人民說法
對曰:「唯然。」即嚴衣鉢,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摩竭,次到巴陵弗[*]城,巴陵ⓨ樹下坐。
時,諸ⓩ清信士⑻聞佛與諸大眾遠來至此巴陵Ⓐ樹下,即共出城,遙見世尊在巴陵[*]樹下,容貌端正,諸根寂定。善調第一,譬猶大龍。如Ⓑ水清澄,無有塵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見已歡喜,漸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諸清信士聞佛說法,即白佛言:「我欲歸依佛、法、聖眾⑼,唯願世尊哀愍,聽許⑽為優婆塞⑾,自今已後,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奉戒不忘Ⓒ。明欲設供,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垂愍屈顧。」
爾時,世尊默然許可。諸清信士見佛默然,即從座起,遶佛三匝,作禮而歸。尋為如來起大堂舍,平治處所,掃灑燒香,嚴敷寶座。供設既辦,往白世尊:「所設已具,唯聖知時。」
於是,世尊即從座起,著衣持鉢,與大眾俱詣彼講堂,澡手洗足,處中而坐。時,諸比丘在左面坐,諸清信士在右面坐。爾時,世尊告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又告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凡夫持戒的五個功德一者諸有所求,輙⑿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時,夜已半,告諸清Ⓓ信士,宜各還歸。諸清信士即承佛教,遶佛三匝,禮足而歸。
爾時,世尊於後夜明相⒀出時,至閑靜處,天眼⒁清徹,見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是時,世尊即還講堂,就座而坐,世尊知而Ⓔ故問阿難:「誰造此巴陵弗城?」
阿難白佛:「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禦跋祇國Ⓕ。」
佛告阿難:「造此城者,正得天意,吾於後夜明相出時,至閑靜處,以天眼見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下諸神亦封宅地。阿難!上等的天神守護上等的人民當知諸大天神[*]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樂熾盛。中神所封,中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隨所止。阿難!此處賢人所居,商賈所集,國法真實Ⓘ,無有欺罔,此城最勝,諸方所推,不可破壞。此城久後若欲壞時,必以三事:一者大水,二者大火,三者中人與外人謀,乃壞此城。」
時,巴陵弗諸清信士通夜供辦,時到白佛:「食具已辦,唯聖知時。」時,清信士即便施設,手自斟酌⒂,食訖行水,別取小牀⒃Ⓙ敷在佛前坐。
爾時,世尊即示之曰:「今汝此處賢智所居,多持戒者,淨修梵行,善神歡喜。」即為呪願⒄:「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愛,有慈愍⒅心,諸天所稱⒆,常與善俱,不與惡會。」
爾時,世尊為說法已,即從座起,大眾圍遶,侍送而還。大臣禹舍從佛後行,時,作是念:「今沙門瞿曇出此城門,即名此門為瞿曇門。又觀如來所渡河處,即名此處為瞿曇河Ⓚ。」爾時,世尊出巴陵弗城,至于水邊,時,水岸上人民眾多,中有乘船渡者,或有乘筏,或有乘桴⒇而渡河者。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忽至彼岸。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
「佛為海船師, 法橋渡河津➊;
大乘導Ⓛ之輿, 一切渡天人。
亦為自解結, 渡岸得昇仙;
都使諸弟子, 縛解得涅槃。」
ⓐ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聖本無「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初」,宋、元、明三本作「之一」。
ⓒ 「羅閱城」,巴利本作 Rājagaha。
ⓓ 「耆闍崛」,巴利本作 Gijjhakūṭa。
ⓔ 「摩竭」,巴利本作 Māgagha。
ⓕ 「阿闍世」,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 「跋祇」,巴利本作 Vajjī。
ⓗ 「難」,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難」。
ⓘ 「禹舍」,巴利本作 Vassakāra。
ⓙ 「阿難」,巴利本作 Ananda。
ⓚ 「增盛」,大正藏原為「增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增盛」。[*]
ⓛ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 宋、元、明、聖四本無「今」字。
ⓝ 「孝」,聖本作「存」。
ⓞ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正」,明本作「至」。
ⓠ 「有」,大正藏原為「於」,高麗藏、聖本二本作「有」,今依據高麗藏、聖本二本改作「有」。
ⓡ 大正藏在「七」字之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無」,聖本作「何謂為法增長無」。
ⓣ 聖本無「何謂七法」四字。
ⓤ 「覺意」,巴利本作 Sambojjhañga。
ⓥ 「增」,大正藏原為「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增」。
ⓦ 「巴陵弗」,明本作「巴連弗」。[*]
ⓧ 「巴陵弗」,巴利本作 Pāṭaligāma。
ⓨ 「巴陵」,宋、元、明三本作「巴連」。
ⓩ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 「巴陵」,明本作「巴連」。[*]
Ⓑ 「如」,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忘」,宋、元、明三本作「妄」。
Ⓓ 大正藏無「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而」,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 大正藏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天神」,大正藏原為「神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神」。[*]
Ⓗ 「者」,元本作「諸」。
Ⓘ 「實」,聖本作「寶」。
Ⓙ 大正藏無「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河」,聖本作「津」。
Ⓛ 「導」,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導」。
【註解可參見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五 的註解以加入 】
①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摩竭陀」。
② 阿闍世:優婆塞名,摩竭提國的國王,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夫人,在懷胎時命相師都說此兒會害其父,因此名為阿闍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結怨」。長大後被立為太子,卻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自立為王,併吞諸小國,並與波斯匿王交戰數次。後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並在佛滅後護持五百羅漢的結集經典。
③ 跋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跋耆、拔耆、跋闍。
④ 禹舍:優婆塞名,是摩竭國阿闍世王的大臣,以建築巴陵弗城防禦跋耆而聞名。又譯為「婆利迦」、「雨勢」、「雨舍」。
⑤ 問訊:問候請安。
⑥ 起居輕利:生活起居輕安適意。
⑦ 遊步:走起路來。
⑧ 不審:不知道。
⑨ 誡勅:勸告、吩咐。
⑩ 稽首佛足:以頭頂禮佛陀的腳(五體投地、最高禮法)。
⑪ 禮度:禮節法度。
⑫ 宗廟:奉祀祖先的宮室。
⑬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婦女潔身自愛而不邪淫,也不會有人以淫穢言詞調戲他人妻女。其中「閨門」為內室的門,借指婦女、妻子。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不以力勢而犯他婦、他童女耶?」
⑭ 國事多故,今請辭還歸:國家公務還有許多事要處理,現在便請辭先回去了。
⑮ 揖讓:拱手行禮以表示謙讓。
⑯ 羅閱祇:「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⑰ 左右:附近。
⑱ 數相集會,講論正義:經常開會討論正事。
⑲ 比丘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應該恭敬侍奉有能力以佛法護念大眾,因此有許多人親近為友的比丘。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長老上尊俱學梵行,比丘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有經驗且已長久出家之上座比丘、僧團父、僧團領導者,並且認為應該聽他們的」。
⑳ 不為群黨,言無益事:不成群結黨、談論無益的事。
㉑ 伴黨:夥伴。
㉒ 恥於己闕:羞恥於自己的缺點。
㉓ 多聞:多聽聞佛法而受持。
㉔ 生滅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的事物;有生就有滅。
㉕ 趣賢聖要,盡諸苦本:朝向賢聖的解脫之道修行,斷盡苦的根源。按:「趣賢聖要」即四聖諦的道諦,「盡諸苦本」即四聖諦的滅諦。
㉖ 不放逸:不怠惰。
㉗ 觀身不淨:觀察與思惟身體是由皮膚、各種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等等所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又譯為「不淨觀」、「不淨想」、「惡露不淨想」、「不淨惡露想」。
㉘ 觀食不淨:觀察與思惟四食(麤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只為了活命而不貪著,因此捨斷而徹底地了知四食,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3經。又譯為「觀食想」、「貪食想」。
㉙ 不樂世間: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沒有什麼可愛樂貪著的。又譯為「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㉚ 死想:觀察與思惟死亡必然會發生,我必定會死,而且人命呼吸間,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隨死念」、「念死」、「死隨念」。
㉛ 無常想: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因緣生滅。又譯為「一切行無常想」。
㉜ 無常苦想:觀察與思惟事物無常變異,所以是逼迫的、苦的。參見《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㉝ 苦無我想:觀察與思惟事物是逼迫的、苦的,讓我不得自在,可見沒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㉞ 念覺意:專注清楚,修習四念處。其中「念」是專注清楚,「覺」即覺悟。又譯為「念覺支」、「念覺分」。按:這一段的「念覺意」至「護覺意」這七個即「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二十七。
㉟ 閑靜無欲,出要無為:遠離世俗、捨離欲望、導向寂滅、放下一切執著。又譯為「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按:知「苦」而依遠離、斷「集」而依無欲、證「滅」而依滅、修「道」而向於捨。相對來看,即修行不是為了追求什麼、不是為了滿足欲望、不是為了擁有更多、不會再加深執著,否則是修錯了方向。
㊱ 法覺意: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又譯為「擇法覺支」、「擇法覺分」。
㊲ 精進覺意:勇猛精勤修行。又譯為「精進覺支」、「精進覺分」。
㊳ 喜覺意:修行讓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又譯為「喜覺支」、「喜覺分」。
㊴ 猗覺意: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猗覺支」、「猗覺分」、「除覺分」、「輕安覺分」。
㊵ 定覺意:入定而不散亂。又譯為「定覺支」、「定覺分」。
㊶ 護覺意: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又譯為「捨覺支」、「捨覺分」。
㊷ 闕漏:缺失。
㊸ 念佛:憶念佛陀(的智慧或成就)。
㊹ 念法:憶念佛法。
㊺ 念僧:憶念四雙八輩的智慧及成就。又作「念眾」。
㊻ 念戒:憶念聖戒。
㊼ 念施:憶念布施。
㊽ 念天:憶念天眾(因為行善而往生天道)。
㊾ 隨宜:就其所宜;隨著因緣而適當地應對。
㊿ 嚴:裝束;整裝。
⑴ 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⑵ 等解脫:完全的解脫。
⑶ 欲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
⑷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⑸ 無明漏:無明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⑹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⑺ 巴陵弗城:古代印度都市名,佛滅後的阿育王將摩竭提國的首都從王舍城遷都至此,位於恆河左岸,即當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摩竭提國又稱為巴連弗國。另譯為「波吒利弗多羅」、「波羅利弗妬路」、「華氏城」。
⑻ 清信士:在家的男性佛教徒。音譯為「優婆塞」。
⑼ 歸依佛、法、聖眾:歸向、依靠佛陀、佛法、賢聖僧眾,也就是「三皈依」。按:學佛要接受三皈依,相當於上學前先向學校註冊。
⑽ 聽許:允許。
⑾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⑿ 輙:「輒」的異體字。
⒀ 明相:日出前,東邊的天空開始亮起來的景像。
⒁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⒂ 斟酌:斟是倒酒,酌是飲酒。這裡是指居士為佛陀及來應供的比丘僧親手布菜,或倒飲用水等。
⒃ 小牀:矮的座位。
⒄ 呪願:祈福。
⒅ 慈愍:慈愛憐憫。
⒆ 稱:讚頌、讚譽。
⒇ 桴:木、竹編排成的簡易水上載具。讀音同「浮」。
➊ 河津:津,渡口。河津指河邊的渡口。
待加上:
阿闍世王在出兵跋祇國前,派大臣禹舍向佛陀諮詢。
佛陀詢問阿難尊者,跋祇國人是否具有以下七法:
阿難尊者一一給予肯定的回覆。大臣禹舍聽了後回報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就打消了侵略的計劃,改攻為守,在恆河此岸建立了巴陵弗城。
跋祇國人的七法中,前三者為良好的政治(眾人之事),包括勤勞地集會溝通論政,為國事而同心協力,並且遵守法規。
後四者則讓人在世間安身立命,恭敬父母和師長而有助於傳承社會經驗,恭敬祖先和鬼神而慎終追遠,不邪淫而能有穩固的家庭,恭敬修行人而植下福田。
另一方面,這七法也顯示了國家的凝聚力,從人民之間、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法規、個人與長輩、個人與鬼神、個人與異性、到個人與出家人間,如果都有凝聚力,自然能成為一個牢不可破的國家。
在說了能讓國家不敗的七法後,佛陀也說了能讓僧團不壞的七不退法,第一組為:
這七項大致為跋祇的七法昇華為僧團應用的版本,前三者關於僧團事務的處理,後四者關於出世的修習。
本經所提到能讓國家及僧團不敗的七法,各對應經典內容不盡相同,整理比對列表如下:
跋耆國人的七法: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主題名 | 七不衰法 | 七法 | 七不衰退法 | 七不衰退法 | 七法 |
1 | 數數集會,多聚集 | 數相集會,講議正事 | 有經常的集合、時常的集合 | (同左) | 盡集一處而不散 |
2 | 共俱集會,俱作跋耆事,共俱起 | 君臣和順,上下相敬 | 和合地集合、和合地結束、和合地作跋耆人應該做的事 | (同左) | 上下和順 |
3 | 未施設者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舊跋耆法善奉行 | 奉法曉忌,不違禮度 | 不安立沒被安立的,不斷絕已被安立的,依往昔跋耆人所安立的法受持後轉起 | (同左) | 不從此間而傳至彼,亦復不從彼間傳來至此 |
4 | 不以力勢而犯他婦、他童女 |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 | 不對良家婦人、良家少女強拉後強迫同居 | (同左) | 不婬他,著他女人色 |
5 | 有名德尊重者,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 | 孝事父母,敬順師長 | 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跋耆的跋耆大老,並且認為應該聽他們的 | (同左) | 供養沙門、婆羅門,承事禮敬梵行人 |
6 | 所有舊寺,悉共修飾,遵奉、供養、禮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廢,本之所為不減損 | 恭於宗廟,致敬鬼神 | 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跋耆的跋耆塔廟,[不論]內部與外部,不使先前所施與、先前所作合法的供物衰損 | (同左) | 不貪著他財寶 |
7 | 悉共擁護諸阿羅訶,極大愛敬,常願未來阿羅訶者而欲令來,既已來者樂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 | 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甞懈惓 | 對阿羅漢如法地善安排守護、防護、保護[以考量]:是否未來過的阿羅漢會來跋耆,已來過的阿羅漢會在跋耆住於安樂 | (同左) | 皆同一心,不向神寺,專精其意 |
結果 | 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 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 跋耆的增長應該可以被預期,而非減損 | (同左) | 不為他國所壞 |
比丘的七不退法: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主題名 | 七不衰法 | 七不退法 | 七不衰退法 | (同左) | 七不退轉法 |
1 | 數數集會,多聚集 | 數相集會,講論正義 | 有經常的集合、時常的集合 | (同左) | 共集一處,皆共和順,上下相奉 |
2 | 共齊集會,俱作眾事,共俱起 | 上下和同,敬順無違 | 和合地集合、和合地結束、和合地作比丘應該做的事 | (同左) | 眾僧和合順從其教 |
3 | 未施設事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我所說戒善奉行 | 奉法曉忌,不違制度 | 不安立沒被安立的,不斷絕已被安立的,依所安立的學處受持後轉起 | (同左) | N/A |
4 | 此『未來有愛,喜、欲共俱,愛樂彼彼』有起不隨 | 淨修梵行,不隨欲態 | 不受已生起、導致再有的渴愛影響 | (同左) | 不諷誦雜書,終日策役其情意 |
5 | 有長老上尊俱學梵行,比丘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 | 若有比丘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 | 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有經驗且已長久出家之上座比丘、僧團父、僧團領導者,並且認為應該聽他們的 | (同左) | N/A |
6 | 有無事處山林高巖,閑居靜處,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樂住不離 | 念護心意,孝敬為首 | 是林野住處的期待者 | (同左) | 不學算術,亦不使人習之,樂閑靜之處,修習其法 |
7 | 悉共擁護諸梵行者,至重愛敬,常願未來諸梵行者而欲令來,既已來者樂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 | 先人後己,不貪名利 | 自己提起正念:是否未來過的美善同梵行者會來,已來過的美善同梵行者會住於安樂 | (同左) | N/A |
結果 | 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 長幼和順,法不可壞 | 比丘們的增長應該可以被預期,而非減損 | (同左) | 轉進於上,修諸善法而不退轉,亦不為魔所得便 |
其中《增壹阿含經》有三法似乎對應到其它經後續的七不衰法中。
以下各表格中的「主題名」及「結果」皆承繼上表,因此不贅錄。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二: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1 | 不行於業,不樂於業,不習業 | 樂於少事,不好多為 | 是不樂於做事者、不愛好做事者、不樂於致力做事者 | (同左) | 不著事務 |
2 | 不行譁說,不樂譁說,不習譁說 | 樂於靜默,不好多言 | 是不樂於談論者、不愛好談論者、不樂於致力談論者 | (同左) | N/A |
3 | 不行聚會,不樂聚會,不習聚會 | 不為群黨,言無益事 | 是不樂於聚會者、不愛好聚會者、不樂於致力聚會者 | (同左) | N/A |
4 | 不行雜合,不樂雜合,不習雜合 | 不與惡人而為伴黨 | 沒有惡朋友、惡伴侶、惡同志者 | (同左) | N/A |
5 | 不行睡眠,不樂睡眠,不習睡眠 | 少於睡眠,無有昏昧 | 是不樂於睡眠者、不愛好睡眠者、不樂於致力睡眠者 | (同左) | 勤修其法,除去睡眠,恒自警寤 |
6 | 不為利,不為譽,不為他人行梵行 | 不以無德而自稱譽 | 是不惡欲求者,不受惡欲求支配者 | (同左) | 不修世榮 |
7 | 不為暫爾,不為德勝,於其中間捨方便,令德勝 | 樂於山林閑靜獨處 | 不以低量的勝智停留在終結的中途 | (同左) | N/A |
這七者著重在與週遭的互動,清淨且不引生五蓋。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三: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1 | 信財 | 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 | 是有信者 | (同左) | N/A |
2 | 戒財 | 精勤苦行,滅惡修善,勤習不捨 | 是活力已被發動者 | (同左) | N/A |
3 | 慚財 | 知慚,恥於己闕 | 是有慚者 | (同左) | N/A |
4 | 愧財 | 知愧,羞為惡行 | 是有愧者 | (同左) | N/A |
5 | 博聞財 | 多聞,其所受持,上中下善,義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 | 是多聞者 | (同左) | N/A |
6 | 施財 | 昔所學習,憶念不忘 | 是念已現起者 | (同左) | N/A |
7 | 慧財 | 修習智慧,知生滅法,趣賢聖要,盡諸苦本 | 是有慧者 | (同左) | N/A |
這七個即所謂的在家五法(信、精進、念、定、慧)加上慚、愧。「在家五法」是學佛的基礎,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7經;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詳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
這七個在《長阿含經》卷九稱為「七增法」。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四: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1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佛 | 敬佛 | N/A | N/A | N/A |
2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法 | 敬法 | N/A | N/A | N/A |
3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眾 | 敬僧 | N/A | N/A | N/A |
4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戒 | 敬戒 | N/A | N/A | N/A |
5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不放逸 | 敬不放逸 | N/A | N/A | N/A |
6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供給 | 敬順父母 | N/A | N/A | N/A |
7 | 比丘恭敬、極重供養、奉事定 | 敬定 | N/A | N/A | N/A |
前四個為四不壞淨的對象,第五個「不放逸」為一切善法之本,第六個為奉事長養我們的父母師長,第七個定作為發慧的憑藉。
這七個都能長養法身慧命,因此應當恭敬。除了「不放逸」以外的六個,在《長阿含經》卷九稱為「六增法」。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五: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1 | 成就信力 | 觀身不淨 | 修習無常想 | (同左) | N/A |
2 | 成就精進力 | 觀食不淨 | 修習無我想 | (同左) | N/A |
3 | 成就慚力 | 不樂世間 | 修習不淨想 | (同左) | 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習於禪行,忍諸法教 |
4 | 成就愧力 | 常念死想 | 修習過患想 | (同左) | N/A |
5 | 成就念力 | 起無常想 | 修習捨斷想 | (同左) | N/A |
6 | 成就定力 | 無常苦想 | 修習離貪想 | (同左) | N/A |
7 | 成就慧力 | 苦無我想 | 修習滅想 | (同左) | N/A |
《長阿含經》和南傳《長部尼柯耶》的內容是關於厭離生死世間的七想,《長阿含經》卷九稱為「七生法」。
《中阿含經》的內容則不同,所提到的七力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8~691經,相當於五根成就產生的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加上慚力、愧力。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六: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1 | 修念覺支 | 修念覺意 | 修習念覺支 | (同左) | N/A |
2 | 修擇法覺支 | 修法覺意 | 修習擇法覺支 | (同左) | N/A |
3 | 修精進覺支 | 修精進覺意 | 修習活力覺支 | (同左) | N/A |
4 | 修喜覺支 | 修喜覺意 | 修習喜覺支 | (同左) | N/A |
5 | 修息覺支 | 修猗覺意 | 修習輕安覺支 | (同左) | N/A |
6 | 修定覺支 | 修定覺意 | 修習定覺支 | (同左) | N/A |
7 | 修捨覺支 | 修護覺意 | 修習捨覺支 | (同左) | N/A |
這七個即修七覺支,《中阿含經》及《長阿含經》並表示要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七覺支」的解說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二十七「覺支相應」。
比丘的七不退法,由前到後,大致是從初學漸近到成就的階段。
《中阿含經》接下來還有列出七不衰法之七,即在僧團中妥善執行律制的七滅諍法:應與面前律與面前律、應與憶律與憶律、應與不癡律與不癡律、應與自發露與自發露、應與居與居、應與展轉與展轉、眾中起諍,當以如棄糞掃止諍法止之。這一段是對應經典所沒有的。
六不退法:
經典 | 《中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南傳《長部尼柯耶》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經》 |
---|---|---|---|---|---|
主題名 | 六慰勞法 | 六不退法 | 六不衰退法 | 六和睦法 | N/A |
1 | 慈身業向諸梵行 | 身常行慈,不害眾生 | 對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現起慈身業 | (同左) | N/A |
2 | 慈口業向諸梵行 | 口宣仁慈,不演惡言 | 對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現起慈語業 | (同左) | N/A |
3 | 慈意業向諸梵行 | 意念慈心,不懷壞損 | 對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現起慈意業 | (同左) | N/A |
4 | 若有法利,如法得利,自所飯食,至在鉢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 | 得淨利養,與眾共之,平等無二 | 是所有那些如法的如法所得利養,乃至包含自己鉢裡的,以像這樣的利養與有戒的同梵行者平等地受用者、共同分享者 | (同左) | N/A |
5 | 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黑,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 | 持賢聖戒,無有闕漏,亦無垢穢,必定不動 | 對所有無毀壞的、無瑕疵的、無污點的、無雜色的、自由的、智者所稱讚的、不取著的、導向定的戒,在像這樣的戒上與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住於戒的一致 | (同左) | N/A |
6 | 若有見是聖出要,明了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 | 見賢聖道,以盡苦際 | 對所有這聖的、出離的、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的完全滅盡之見,在像這樣的見上與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住於見的一致 | (同左) | N/A |
結果 | 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 令法增長,無有損耗 | 比丘們的增長應該可以被預期,而非減損 | 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六和睦法 | N/A |
這六不退法在《長阿含經》卷九又稱為「六重法」,說明為「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
《長阿含經》接下來列出六不退法之二,即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這一段是對應經典所沒有的。
因為跋祇國具足七法,當想出兵攻打跋祇國的阿闍世王派大臣禹舍向佛陀諮詢後,警覺到自己無法攻下跋祇國。
所以阿闍世王轉攻為守,派大臣禹舍在跋祇國對岸建立了巴陵弗城,如法治化,以作防禦。佛陀也為巴陵弗城的人民說法,讓他們能長治久安。
巴陵弗城即後來印度孔雀王朝的首都,孔雀王朝成為史上第一個統一印度的帝國,其第三代統治者阿育王更成就了印度史上疆域最廣闊的時期。
如果當初阿闍世王攻打跋祇國,而非著重於國內的勵經圖治,只會兩敗俱傷,也就不會有巴陵弗城的興起。正由於阿闍世王聽從佛陀的教誨,而種下了後世強盛的種子。
在兩國的競爭中,佛陀並沒有選邊站,只有平等地以佛法教導各國怎麼如法治化,才能長治久安。
爾時,世尊從跋祇遊行至拘利村ⓐ,在一林下告諸比丘:「有四深法:一曰聖戒,二曰聖定,三曰聖慧,四曰聖解脫。此法微妙,難可解知,我及汝等,不曉了故,久在生死,流轉無窮。」爾時,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
「戒、定、慧解上, 唯佛能分別;
離苦而化彼, 令斷生死習。」
爾時,世尊於拘利村隨宜住已、告阿難俱詣那陀村ⓑ。阿難受教,即著衣持鉢,與大眾俱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那陀村,止①犍椎處②ⓒⓓ。
依據法鏡可知不墮惡道
爾時,阿難在閑靜處,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一名伽伽羅,二名加ⓔ陵伽,三名毘伽陀,四名伽梨ⓕ輸,五名遮樓,六名婆耶樓,七名婆頭樓,八名藪婆頭樓,九名陀梨舍㝹,十名藪達利舍㝹,十一名耶輸,十二名耶輸多樓。此諸人等,今者命終,為生何處?復有五十人命終,又復有五百人命終,斯生何處?」作是念已,從靜處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向靜處ⓖ,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伽伽羅等命終,復有五十人命終,又有五百人命終,斯ⓘ生何處?』唯願解說。」
佛告阿難:「伽伽羅等十二人,斷五下分結③ⓙ,命終生天,於彼即般涅槃④,不復還此。五十人命終者,斷除三結⑤ⓚ,婬、怒、癡薄,得斯陀含⑥ⓛ,還來此世,盡於苦本。五百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得須陀洹⑦ⓜ,不墮惡趣,必定成道,往來七生,盡於苦際。阿難!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恠⑧?若一一ⓝ人死,來問我者,非擾亂耶?」
阿難答曰:「信爾,世尊!實是擾亂。」
佛告阿難:「今當為汝說於法鏡⑨ⓞ,使聖弟子知所生處。三惡道盡,得須陀洹,不過七生,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說如是事。阿難!法鏡者,佛不壞信謂聖弟子得不壞信,歡喜信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⑩,十號具足。法不壞信歡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說,無有時節,示涅槃道,智者所行。僧不壞信歡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質直⑪,無有諛ⓟ諂⑫,道果成就,上下和順,法身具足。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⑬,是謂如來賢聖之眾,甚可恭敬,世之福田⑭。信賢聖戒信賢聖戒:清淨無穢,無有缺漏,明哲所行,獲三昧定⑮。阿難!是為法鏡,使聖弟子知所生處,三惡道盡,得須陀洹,不過七生,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說如是事。」
佛陀為菴婆婆梨女說法
爾時,世尊隨宜住已,告阿難俱詣毘舍離⑯ⓠ國。即受教行,著衣持鉢,與大眾俱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毘舍離,坐一樹下。有一婬女,名菴婆婆梨⑰ⓡ,聞佛將⑱諸弟子來至毘舍離,坐一樹下,即ⓢ嚴駕寶車,欲往詣佛所禮拜供養。未至之間,遙見世尊顏貌端正,諸根特異,相好備足,如星中月。見已歡喜,下車步進,漸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聞佛所說ⓣ,發歡喜心,即白佛言:「從今日始,歸依三尊,唯願聽許於正法中為優婆夷⑲,盡此形壽⑳,不殺、不盜、不邪婬㉑、不妄語㉒、不飲酒。」又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弟子明受我請,即於今暮止宿我園。」爾時,世尊默然受之。女見佛默然許可,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遶佛而歸。
其去未久,佛告阿難:「當與汝等詣彼園觀。」
對曰:「唯然。」佛即從座起,攝持衣鉢,與眾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詣彼園。
時,毘舍離ⓤ諸隷車輩㉓ⓥ,聞佛在菴婆婆梨園中止住,即便嚴駕五色寶車,或乘青車青馬,衣、蓋、幢㉔幡㉕、官屬皆青,五色車馬,皆亦如是。時,五百隷車服ⓦ色盡同,欲往詣佛,菴ⓧ婆婆梨辭佛還家,中路逢諸隷車。時,車行馳ⓨ疾,與彼寶車共相鈎撥,損折幢蓋而不避道,隷車責曰:「汝恃何勢,行不避道,衝撥我車,損折幢ⓩ蓋[*]?」
報曰:「諸貴!我已請佛明日設食,歸家供辦,是以行速,無容相避。」
諸隷車即語女曰:「且置汝請,當先與我,我當與汝百千兩金?」
女尋答曰:「先請已定,不得相與。」
時,諸隷車又語女曰:「我更與汝十六倍百千兩金,必使我先?」
女猶不肯:「我請已定,不可爾也。」
時,諸隷車又語女曰:「我今與汝Ⓐ中分國財,可先與我?」
女又報曰:「設使舉國財寶,我猶不取;所以然者,佛住我園,先受我請,此事已了,終不相與。」
諸隷車等各振手歎咤㉖:「今由斯女闕我初福。」即便前進徑詣彼園。
爾時,世尊遙見五百隷車,車馬數萬,填Ⓑ道而來,告諸比丘:「汝等欲知忉利諸天遊戲園觀,威儀容飾,與此無異。汝等比丘!當自攝心㉗,具諸威儀㉘。正念自攝其心云何比丘自攝其心?於是比丘內身身觀㉙,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㉚;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觀㉛,精勤不懈,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正知具諸威儀云何比丘具諸威儀?於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顧視,屈伸俯仰,攝持衣鉢,食飲湯藥,不失儀Ⓒ則,善設方便,除去蔭蓋㉜Ⓓ,行住坐臥,覺寤㉝Ⓔ語默,攝心不亂,是謂比丘具諸威儀。」
爾時,五百隷車往至菴婆婆Ⓕ梨園,欲到佛所,下車步進,頭面禮足,却坐一面。如來在座,光相獨顯,蔽諸大眾,譬如秋月,又如天地清明,淨無塵翳,日在虛空,光明獨照。爾時,五百隷車圍遶侍座Ⓖ,佛於眾中,光相獨明。是時,座[*]中有一梵志名曰并餼Ⓗ,即從座起,偏袒Ⓘ右臂㉞,右膝著地,叉手向佛,以偈讚曰:
「摩竭鴦伽㉟王, 為快得善利㊱,
身被寶珠鎧, 世尊出其土。
威德動三千, 名顯如雪山,
如蓮花開敷Ⓙ, 香氣甚微妙。
今覩佛光明, 如日之初出,
如月遊虛空, 無有諸雲翳。
世尊亦如是, 光照於世間,
觀如來智慧, 猶闇覩庭燎㊲Ⓚ,
施眾以明眼, 決了諸疑惑。」
時,五百隷車聞此偈已,復告并餼[*]:「汝可重說。」
爾時,并餼[*]即於佛前再三重說。時,五百隷車聞Ⓛ說偈已,各脫寶衣,以施并餼[*],并餼[*]即以寶衣奉上如來,佛愍彼故,即為納受。
爾時,世尊告毘舍離諸隷車曰:「世有五寶甚為難得。何等為五?一者如來、至真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二者如來正法能演說者,此人難得。三者如來演法能信解者,此人難得。四者如來演法能成就者,此人難得。五者臨Ⓜ危救厄知反復者㊳,此人難得。是謂五寶為難得也。」
時,五百隷車聞佛示、教、利、喜已Ⓝ,即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弟子明受我請!」
佛告隷車:「卿已請我,我今便為得供養已,菴婆婆梨女先已請訖。」
時,五百隷車聞菴婆婆梨女已先請佛,各振手而言:「吾欲供養如來,而今此女已奪我先。」即從座起,頭面禮佛,遶佛三匝,各自還歸。
時,菴婆婆梨女即於其夜種種供辦,明日時到,世尊即與千二百五十比丘整衣持鉢,前後圍遶,詣彼請所,就座而坐。時,菴婆婆梨女即Ⓞ設上饌Ⓟ,供佛及僧。食訖去鉢,并除几Ⓠ案㊴。時,女手執金瓶,行澡水㊵畢,前白佛言:「此毘舍Ⓡ離城所有園觀,我園最勝,今以此園貢上如來,哀愍我故,願垂納受。」
佛告女曰:「汝可以此園施佛為首及招提僧㊶。所以然者?如來所有園林、房舍、衣鉢六物,正使諸魔、釋、梵、大神力天,無有能堪受此供者。」時,女受教,即以此園施佛為首及招提僧。佛愍彼故,即為受之,而說偈曰Ⓢ:
「起塔立精舍㊷, 園果施清涼;
橋船以渡人, 曠野施水草。
及以堂閣Ⓣ施, 其福日夜增;
戒具清淨者, 彼必到善方。」
時,菴婆婆梨女取一小牀於佛前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穢汙Ⓤ不淨,上漏為礙,出要㊸為上。爾時,世尊知彼女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如諸佛法,即為彼女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
時,菴婆婆梨女信心清淨,譬如淨潔白氈易為受色,即於座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㊹,見法得法,決定正住,不墮惡道,成就無畏,而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再三。「唯願如來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夷!自今已後,盡壽不殺、不盜、不邪Ⓧ婬、不欺、不飲酒。」時,彼女從佛受五戒已,捨本所習,穢垢消Ⓨ除,即從座起,禮佛而去。
爾時,世尊於毘舍離,隨宜住已,告阿難言:「汝等皆嚴,吾欲詣竹林叢。」
對曰:「唯然。」即嚴衣鉢,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跋祇,至彼竹林。
時,有婆羅門名毘沙陀耶,聞佛與諸大眾詣此竹林,默自思念:「此沙門瞿曇,名德流布㊺,聞於四方,十號具足,於諸天、釋、梵⒜、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深奧,梵行具足。如此真人,宜往瞻覩。」
時,婆羅門出於竹叢,往詣世尊,問訊訖,一面坐,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婆羅門聞已歡喜,即請世尊及諸大眾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婆羅門知已許可,即從座起,遶佛而歸。即於其夜,供設飯⒝食。明日時到,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大眾圍遶往詣彼舍,就座而坐。時,婆羅門設種種甘饌㊻,供佛及僧。食訖去鉢,行澡水畢,取一小牀於佛前坐。爾時,世尊為婆羅門而作頌曰:
「若以飲食, 衣服臥具,
施持戒人, 則獲大果。
此為真伴, 終始相隨,
所至到處, 如影隨形。
是故種善, 為後世粮㊼,
福為根基, 眾生以安。
福為天護, 行⒟不危險⒠,
生不遭難, 死則上天。」
ⓐ 「拘利村」,巴利本作 Koṭi-gāma。
ⓑ 「那陀村」,巴利本作 Nādikā。
ⓒ 「犍椎處」,大正藏原為「揵椎處」,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犍椎處」。[*]
ⓓ 「犍椎處」,巴利本作 Giñjakāsatha。
ⓔ 「加」,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加」。
ⓕ 「梨」,大正藏原為「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 宋、元、明三本無「處」字。
ⓗ 「惟」,宋、元、明三本作「念」。
ⓘ 「斯」,元、明二本作「所」。
ⓙ 「五下分結」,巴利本作 Pañca-orambhāgiya-saṁyojana。
ⓚ 「三結」,巴利本作 ti-saṁyojana。
ⓛ 「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 「須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nna。
ⓝ 「一一」,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高麗藏、房山石經、磧砂藏、福州藏四本改作「一一」。
ⓞ 「法鏡」,巴利本作 Dhammādāsa。
ⓟ 「諛」,聖本作「偷」。
ⓠ 「毘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ī。
ⓡ 「菴婆婆梨」,巴利本作 Ambapālī。
ⓢ 元本作「有一婬女名菴婆婆梨聞佛將諸弟子來至毘舍離坐一樹下即」二十五字。
ⓣ 「所說」,宋、元、明三本作「說法」。
ⓤ 「離」,宋、元二本作「隸」。
ⓥ 「隷車輩」,巴利本作 Licchavī。
ⓦ 「服」,元本作「眼」。
ⓧ 「菴」,元本作「菴羅」。
ⓨ 「馳」,大正藏原為「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馳」。
ⓩ 「幢」,大正藏原為「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幢」。
Ⓐ 「汝」,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 「填」,宋本作「順」。
Ⓒ 「儀」,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儀」。
Ⓓ 「蔭蓋」,元、明二本作「陰葢」。[*]
Ⓔ 「寤」,宋、元、明三本作「寐」。
Ⓕ 宋本無「婆」字。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餼」,宋、元、明三本作「暨」。[*]
Ⓘ 「袒」,宋、元二本作「禮」。
Ⓙ 「開敷」,聖本作「敷開」。
Ⓚ 「庭燎」,大正藏原為「錠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庭燎」。
Ⓛ 大正藏在「聞」字之後有一「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臨」,大正藏原為「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臨」。
Ⓝ 「已」,聖本作「以」。
Ⓞ 「即」,宋、元、明三本作「即便」。
Ⓟ 「饌」,宋、元、明三本作「膳」。
Ⓠ 「几」,大正藏原為「机」,今依據明本改作「几」。
Ⓡ 「舍」,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 「閣」,聖本作「閤」。
Ⓤ 「汙」,聖本作「行」。
Ⓥ 「座上」,宋、元、明三本作「此座」。
Ⓦ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 宋、元、明三本無「邪」字。
Ⓨ 「穢垢消」,宋、元、明三本作「垢穢銷」。
Ⓩ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梵」字之後有一「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飯」。
⒞ 「時」,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 「行」,宋、元、明三本作「亦」。
⒠ 「險」,大正藏原為「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險」。
① 止:抵達、停留。
② 犍椎處:敲打鐘、磬、木板或木魚,以通知眾人集合的地方,在這裡特指那陀村一座磚瓦建築物。「犍椎」是鐘、磬、木板或木魚一類,可敲擊出聲的用具的通稱。
③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這一世結束後就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④ 般涅槃:完全滅除煩惱、生死。「般」為「完全」。
⑤ 三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斷除三結,即為初果聖者。
⑥ 斯陀含: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⑦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⑧ 恠:「怪」的異體字。
⑨ 法鏡:由佛法所成的鏡子,指四不壞信(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按:四不壞信能讓人得到清淨正見,有如明鏡能讓人看清自己及世間。
⑩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即如來十號的前三個,「無所著」即「應供」、「阿羅漢」,「等正覺」即「正遍知」。此處以如來十號的前三個來稱呼佛陀。
⑪ 質直:樸實正直。
⑫ 諛諂:阿諛諂媚。
⑬ 四雙八輩:四組共八種聖人,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⑭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⑮ 三昧定:入定而不散亂。「三昧」是音譯,「定」是義譯。
⑯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⑰ 菴婆婆梨: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名,跋耆國的絕世美女,多位王子曾爭奪她,後來成為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妃子。在佛陀晚年經過鞞舍離城時,她聽佛說法而皈依佛,並將自己的園林布施給三寶,即為鞞舍離國的菴婆婆梨園(菴羅園)。菴婆婆梨女的兒子包括良醫耆婆和證阿羅漢的無垢尊者,後來她聽了無垢尊者說法後也出家,證得阿羅漢。「菴婆婆梨」又譯為「菴羅」,是「芒果」的音譯。
⑱ 將:率領。讀音同「匠」。
⑲ 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⑳ 盡此形壽:終身;一輩子。
㉑ 邪婬:不正當的性關係。
㉒ 妄語:說謊。
㉓ 隷車輩:離車族人。「離車」是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㉔ 幢:高舉的圓柱狀旗幟,在旗柱頂端的圓頂周圍繫上絲帛或布幔,垂下後呈現圓筒狀。
㉕ 幡: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
㉖ 振手歎咤:擺手痛惜。「咤」是「吒」的異體字,讀音同「榨」。
㉗ 攝心:收攝心念而不外散。
㉘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㉙ 內身身觀:正念安住在身體內,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身觀」是「四念處」中「身念處」的另譯。「內身」指自身以內。
㉚ 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勤奮努力,覺知當下而不失念,捨離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㉛ 內外身觀:正念安住在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㉜ 蔭蓋:指「五蓋」,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㉝ 覺寤:睡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清醒」。
㉞ 偏袒右臂:將上衣掛於左肩,而露出右臂,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長者的方式之一,因這樣子方便做雜務,代表當事人願意為長者服務。
㉟ 摩竭鴦伽:摩竭國和鴦伽國。按:這兩個國家都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國,鴦伽國位於摩竭國的東方,佛世時隸屬於摩竭國。
㊱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㊲ 庭燎:照明用的火把。這裡指佛陀的智慧如黑暗中的光明。
㊳ 知反復者:知道感恩的人。
㊴ 几案:桌子。
㊵ 行澡水:飯前洗手以及飯後漱口、洗手用水。
㊶ 招提僧:遊化四方的僧人。
㊷ 精舍:僧眾的住處,為寺院的別稱。
㊸ 出要:出離;離欲。
㊹ 諸法法眼生:得到看見一切事物本質的法眼,指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又譯為「得法眼淨」。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㊺ 流布:流傳散布。
㊻ 甘饌:美味的食物。
㊼ 粮:「糧」的異體字。
四不壞信是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聖戒成就,也就是對佛、法、僧的不壞信心加上持戒清淨。
凡夫對於三寶的信心有進有退,持戒時好時壞,而初果聖者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疑,成就對於三寶的不壞的信心,並且持戒清淨。因此四不壞信是初果聖者的成就之一。
本經提到成就四不壞信的佛弟子即能自記說入流,自己就如同擁有明鏡般清楚地知道(不墮惡趣、入於涅槃之流等),不須要他人告知。
經中常提到證得各果位是「自知作證」,自己證知,不須要他人告知。相反地,坊間的附佛外道則會冊封果位給弟子。
佛陀準備入滅的因緣
爾時,世尊為婆羅門說微妙法,示、教、利、喜已,從座而去。于時彼土穀貴飢饉,乞求難得,佛告阿難:「勅此國內現諸比丘盡集講堂。」
對曰:「唯然。」即承教旨,宣令遠近普集講堂。
是時,國內大眾皆集,阿難白佛言:「大眾已集,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詣於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此土飢饉,乞求難得,汝等宜ⓐ各分部,隨所知識①,詣毘舍離及越祇國,於彼安居,可以無乏。吾獨與阿難於此安居。所以然者?恐有短乏。」是時,諸比丘受教即行,佛與阿難獨留。
於後夏安居②中ⓑ,佛身疾生,舉軀ⓒ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舉身痛甚,而諸弟子皆悉ⓓ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
爾時,世尊於靜室出,坐清涼處。阿難見已,速疾往詣,而白佛言:「今觀尊顏,如有少ⓔ損。」
阿難又言:「世尊有疾,我心惶懼,憂結荒迷,不識方面,氣息未絕,猶少ⓕ醒悟。默思:『如來未即滅度,世眼未滅,大法未損,何故今者不有教令於眾弟子乎?』③」
應修四念住而自皈依、法皈依佛告阿難:「眾僧於我有所須耶?若有自言:『我持眾僧,我攝眾僧④。』斯人於眾應有教令ⓖ,如來不言:『我持於眾,我攝於眾。』豈當於眾有教令乎?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⑤。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⑥,方便修治⑦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留住ⓘ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⑧,時,我身安隱,無有惱患。是故,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⑨。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身ⓜ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能有修行此ⓞ法者,則為我真ⓟ弟子第一學者。」
佛告阿難:「俱至遮婆羅塔ⓠ。」
對曰:「唯然。」
如來即起,著衣持鉢,詣一樹下,告阿難:「敷座⑩,吾患背痛,欲於此止。」
對曰:「唯然。」尋即敷座。
佛陀暗示可住世一劫 如來坐已,阿難敷一小座⑪於佛前坐。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⑫,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⑬,可得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習ⓡ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爾時,阿難默然不對⑭,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時阿難為魔所蔽,懞懞ⓢ不悟⑮,佛三現相而不知請。
佛告阿難:「宜知是時。」阿難承佛意旨,即從座起,禮佛ⓣ而去。去佛不遠,在一樹下靜意思惟。
其間未久,時,魔波旬⑯ⓤ來白佛:「佛ⓥ意無欲,可般涅槃⑰,今正是時,宜速滅度。」
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時。如來今者未取涅槃,須我諸比丘集,有ⓦ能自調,勇捍ⓧ無怯,到安隱處,逮得己利⑱,為人導師,演布經教,顯於句義⑲。若有異論⑳,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變,自身作證。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諸比丘、比丘ⓨ尼㉑、優婆塞、優婆夷,普皆如是,亦復未集。今者要當廣於梵行,演布覺意,使諸天人普見神變㉒。」
時,魔波旬復白佛言:「佛昔於鬱鞞羅㉓ⓩ尼連禪㉔Ⓐ水邊,阿遊波尼俱律Ⓑ樹下初成正覺,我時至世尊所,勸請如來可般涅槃:『今正是時,宜速滅度。』爾時,如來即報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時,如來今者未取Ⓒ涅槃,須我諸弟子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乃取滅度。』佛今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今正是時,何不滅度?」
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不久住也,是後三月,於本生處拘尸那竭㉕娑羅園雙樹㉖間,當取滅度。」時,魔即念:「佛不虛言,今必滅度。」歡喜踊躍,忽然不現。
魔去未久,佛即於遮婆Ⓓ羅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壽㉗。當此之時,地大震動,舉國人民莫不驚怖,衣毛為竪㉘,佛放大光,徹照無窮,幽冥之處,莫不蒙明,各得相見。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有無二行中, 吾今捨有為㉙;
內專三昧定, 如鳥出於卵。」
爾時,賢者阿難心驚毛竪,疾行詣佛,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恠哉!世尊!地動乃爾,是何因緣?」
地震有八種原因 佛告阿難:「凡世地動,有八因緣。何等八?夫地在水上,水止於風,風止於空,空中大風有時自起,則大水擾,大水擾則普地動,是為一也。復次,阿難!有時得道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觀水性多,觀地性少,欲自試Ⓔ力,則普地動,是為二也。復次,阿難!若始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地為大動,是為三也。復次,阿難!菩薩始Ⓕ出母胎,從右脇生,專念不亂,則普地動,是為四也。復次,阿難!菩薩初成無上正覺,當於此時,地大震動,是為五也。復次,阿難!佛初成道,轉無上法輪,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所不能轉,則普地動,是為六也。復次,阿難!佛教將畢,專念不亂,欲捨性命,則普地動,是為七也。復次,阿難!如來於無餘涅槃㉚界而Ⓖ般涅槃時,地大震Ⓗ動,是為八也。以是八因緣,令地大動。」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上二足尊, 照世大沙門;
阿難請天師, 地動何因緣?
如來演慈音Ⓘ, 聲如迦毘陵;
我說汝等聽, 地動之所由。
地因水而止, 水因風而住;
若虛空風起, 則地為大動。
比丘比丘尼, 欲試神足力;
山海百草木, 大地皆震動。
釋梵諸尊天, 意欲動於地;
山海諸鬼神, 大地為震動。
菩薩二足尊, 百福相已具;
始入母胎時, 地則為大動。
十月處母胎, 如龍臥茵蓐;
初從右脇生, 時則大地Ⓙ動。
佛為童子時, 消Ⓚ滅使緣縛;
成道勝無量, 地則為大動。
昇仙轉法輪, 於鹿野苑㉛中;
道力降伏魔, 則地大為Ⓛ動。
天魔頻來請, 勸佛般泥洹;
佛為捨性命, 地則為大動。
人尊大導師, 神仙盡後有;
難動而取滅, 時地則大動。
淨眼Ⓜ說諸緣, 地動八種事Ⓝ;
有此亦有餘, 時地皆震動。」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
ⓐ 宋、元、明三本無「宜」字。
ⓑ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夏」。
ⓒ 「軀」,大正藏原為「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軀」。
ⓓ 「皆悉」,大正藏原為「悉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悉」。
ⓔ 「如有少」,大正藏原為「疾如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有少」。
ⓕ 「少」,宋、元、明三本作「小」。
ⓖ 「令」,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且」,大正藏原為「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且」。
ⓘ 「留住」,大正藏原為「少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留住」。
ⓙ 「當自」,宋、元、明三本作「自當」。
ⓚ 「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巴利本作 Atta-dāpā viharatha atta-saraṇā anañña-saranā, Dhamma-dīpā Dhamm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 「懈」,宋、元、明三本作「懈怠」。[*]
ⓜ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元二本無「當」字。
ⓞ 「此」,宋、元、明三本作「如此」。
ⓟ 「我真」,大正藏原為「真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真」。
ⓠ 「遮婆羅塔」,巴利本作 Cāpāla-cetiya。
ⓡ 大正藏無「習」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懞懞」,大正藏原為「曚曚」,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懞懞」。
ⓣ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足」。
ⓤ 「魔波旬」,巴利本作 Māra pāpiman。
ⓥ 宋、元、明、聖四本無「佛」字。
ⓦ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 「捍」,宋、元、明三本作「悍」。
ⓨ 大正藏無「比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鬱鞞羅」,巴利本作 Uruvelā。
Ⓐ 「尼連禪」,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 「阿遊波尼俱律」,巴利本作 Ajapāla-nigrodha。
Ⓒ 「取」,宋、元、明三本作「即」。
Ⓓ 「婆」,宋、元、明三本作「波」,聖本作「娑」。
Ⓔ 「自試」,大正藏原為「知試」,宋、元、明三本作「自試」,聖本作「知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試」。
Ⓕ 「始」,聖本作「如」。
Ⓖ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震」,大正藏原為「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震」。
Ⓘ 「音」,宋、元、明三本作「旨」。
Ⓙ 「則大地」,大正藏原為「地則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大地」。
Ⓚ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 「則地大為」,宋、元、明三本作「地則大為」,聖本作「則地為大」。
Ⓜ 「眼」,宋、元、明三本作「明」。
Ⓝ 「種事」,大正藏原為「事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種事」。
Ⓞ 宋、元、明、聖四本無「佛說」二字。
Ⓟ 聖本在「二」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① 知識:認識的人;朋友。
②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③ 世尊有疾,我心惶懼,憂結荒迷,不識方面,氣息未絕,猶少醒悟。默思如來未即滅度,世眼未滅,大法未損,何故今者不有教令於眾弟子乎:佛陀生病時,我的心惶恐驚懼,被憂傷佔據,如同在荒野中迷路,無法分辨方向。然而我還有一絲氣息,想到佛陀畢竟還沒有滅度,深妙的佛法尚未有損失,只是為什麼佛陀今日沒有給弟子指示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世尊生病時,我的身體就像被麻醉般,無法分辨四方,對佛法也不清楚了。但是我僅有的安慰是,我想世尊不會在還沒作出一些對比丘僧團的宣佈前,就這樣子般涅槃。」
④ 我持眾僧,我攝眾僧:我掌握僧團,我統轄僧團。
⑤ 我所說法,內外已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我所說的佛法,不管是對身內(身心)和身外(世間),都完整了,但我不會自稱我才是對的(而命令、使喚僧團,把僧團當作是我的)。按:佛陀教導修行的方法,願意出家修行的人則受出家戒加入僧團,不願意修行的人則還俗退出僧團,這些都是當事人自己的抉擇,而不是佛陀基於自己才是對的而向僧團下命令,要求照辦。在解讀「終不自稱所見通達」這句時,要銜接前句「如來不言:『我持於眾,我攝於眾。』豈當於眾有教令乎?」來看,才不會錯誤解讀為佛陀所見不通達,其實佛陀只是不以自稱所見通達而命令僧團。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所說之法,於內於外悉無區別;阿難!如來所說之法,於弟子是無隱秘、握拳不教。[……]如來不如是思惟:『我引導比丘眾』」。
⑥ 故車:舊車。
⑦ 修治:整理保養。
⑧ 無想定:即「無相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卷十八第502經。按:經中記載「無想定」是外道的定,「無相心定」或「無相三昧」是佛教修行的定,但古代「想」、「相」兩字常混用,在不同時代的翻譯中容易混淆,本經中的「無想定」特指佛教修行的「無相心定(無相三昧)」,而不是外道的「無想定」。又譯為「無相心定」、「無相三昧」、「無相心正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相心定」。
⑨ 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應當靠觀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證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導而修證佛法,不必外求。按:梵文的 dvīpa 或巴利文的 dīpa 有「燈」(熾燃)、「洲」、兩個意思,因此「自熾然」在其他經中也有翻譯為「自洲」。又譯為「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
⑩ 敷座:鋪設座位。
⑪ 小座:矮的座位。又譯為「小床」、「卑床」。
⑫ 四神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譯為「四如意足」。
⑬ 在意所欲:如果想要的話。
⑭ 默然不對:沉默沒有回應。
⑮ 懞懞不悟:糊塗、心裡不明白。「懞」是「懵」的異體字。
⑯ 波旬:惡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⑰ 般涅槃:「般」為完全,「涅槃」為滅除煩惱、生死。這裡特指解脫者的去世。
⑱ 逮得己利:達到、獲得佛法對自己的利益。「逮」是「達到」的意思。
⑲ 演布經教,顯於句義:弘揚傳授佛經教法,解說文句與意義。
⑳ 異論:錯誤的見解。
㉑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㉒ 今者要當廣於梵行,演布覺意,使諸天人普見神變:應該要先等到我教導的清淨修行廣於流傳,弘揚傳授,覺悟眾生的心意,讓各天界和人間都見到(清淨修行可造成的心中的或外界的)神奇變化(我才會滅度)。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將不般涅槃,除非直到我的這個梵行成為成功的、繁榮的、廣大流傳的、人多的、廣大的,在天與人中被善說明」。
㉓ 鬱鞞羅:摩揭提國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 Urel 村,義譯為「苦行林」,又譯為「欝毘羅」、「優樓頻螺」。
㉔ 尼連禪:恆河支流。位於中印度摩竭提國伽耶城的東方,相當於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帕爾古河。又譯為「尼連然河」。
㉕ 本生處拘尸那竭: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叫作拘尸那竭的城市。「拘尸那竭」是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本生處」指出生地、故鄉,在這裡特指拘尸那竭城為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而在城名加上「本生處」,不是指佛陀的出生地。
㉖ 娑羅園雙樹:兩株並立的娑羅樹。娑羅樹是南亞常見的龍腦香科娑羅屬高大喬木。
㉗ 定意三昧,捨命住壽:入定後捨棄能讓生命持續的壽命。其中「定意」在南傳作「心定」,和「三昧」同義;「三昧」指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按:經上表示壽(壽命;業力造成的生命持續期間)、暖(體溫;肉體)、識(心識;精神)這三個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續,因此佛陀捨棄壽命後,生命就會終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具念、正知地捨棄壽行」。
㉘ 衣毛為竪: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
㉙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㉚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
㉛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本經提到若阿難請佛住世,則佛陀有能力住世一劫,但阿難沒請佛住世,這事同《相應部尼柯耶》、《長部尼柯耶》所載。
另一方面,《增壹阿含經》卷九〈慚愧品18〉第8經記載:「爾時,大愛道瞿曇彌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願世尊長化愚冥,恒護生命。」 世尊告曰:「瞿曇彌!不應向如來作是言:『如來延壽無窮,恒護其命。』」(CBETA, T02, no. 125, p. 592, c11-15)
佛陀在該經中強調精進修行更為重要,不應祈求佛陀長生不死。本經中提到的則是佛陀可以神通住世一劫,而不是長生不死。
本經中記載地震成因的第一種:「地在水上,水止於風,風止於空,空中大風有時自起,則大水擾,大水擾則普地動」,從現代地球科學來看,有合理的對應現象: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分別代表堅固性、濕潤性、溫熱性、移動性,是古代印度人認為物質的四種特性。固體中的地大特別明顯,液體中的水大特別明顯,熱能即火大,動能即風大。
人們是居住在露出海面的地殼上,而地下有地下水層,支撐著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會地層下陷。更大範圍來看,地殼的底部是岩漿,大陸板塊在岩漿上的緩慢漂移,造就了火山、地震等現象。再大範圍來看,整個地球是在太空的空間中,由萬有引力支配其運動。這樣的關係也同於《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經所說:「此地止水上,水止風上,風依於空。」
佛經中的「風大」指移動性、動能。地球在宇宙中的轉動及其動能,是板塊漂移的根本原因,即地震成因中的「大風有時自起」,板塊在岩漿上移動,造成了地震,這個過程當中地下水層也常參與而產生交互作用,都算是「大水擾則普地動」。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佛化身佛告阿難:「世有八眾。何謂八?一曰剎利眾,二曰婆羅門眾,三曰居士①眾,四曰沙門眾,五曰四天王眾,六曰忉利天眾,七曰魔眾,八曰梵天ⓓ眾。我自憶念:『昔者,往來與剎利眾坐起言語,不可稱數,以精進定力,在所能現。彼有好色,我色勝彼;彼有妙聲,我聲勝彼;彼辭我退,我不辭彼②;彼所能說,我亦能說;彼所不能,我亦能說。』阿難!我廣為說法,示、教、利、喜已,即於彼沒③,彼不知我是天、是人?如是至梵天眾,往返ⓔ無數,廣為說法,而莫知我誰。」
阿難白佛言:「甚奇!世尊!未曾有也,乃能成就如是。」
佛言:「如是微妙希有之法,阿難!甚奇!甚特!未曾有也,唯有如來能成此法。」
又告阿難:「如來能知受起、住、滅,想起、住、滅,觀起、住、滅④,此乃如來甚奇甚特未曾有法,汝當受持。」
佛陀宣布三個月後入滅
爾時,世尊告阿難:「俱詣香塔ⓕ,在一樹下,敷座而坐。」
佛告阿難:「香塔左右ⓖ現諸比丘,普勅令集講堂。」
阿難受教,宣令普集。阿難白佛:「大眾已集,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詣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當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證,成最正覺,謂:『四念處⑤、四意斷⑥、四神足、四禪⑦、五根⑧、五力⑨、七覺意⑩、賢聖八道⑪。』汝等宜當於此法中和同敬順,勿生諍訟⑫,同一師受,同一水乳⑬,於我法中宜勤受學,共相熾然,共相娛樂⑭。比丘當知我於此法自身作證,布現於彼,謂:『貫經⑮、祇ⓗ夜經⑯、受記經⑰、偈經⑱、法句經⑲、相應經⑳、本緣經㉑、天本經㉒、廣經㉓、未曾有經㉔、證喻經㉕、大教經㉖。』汝等當善受持㉗,稱量分別,隨事修行。所以者何?如來不久,是後三月當般泥洹。」
諸比丘聞此語已,皆悉愕然㉘,殞絕迷荒,自投於地,舉聲大呼曰:「一何駛ⓘ哉㉙!佛取滅度。一何痛哉!世間眼滅。我等於此,已為長衰。」或有比丘悲泣躃㉚踊㉛,宛轉㉜嘷ⓙ咷㉝,不能自勝㉞,猶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湊㉟ⓚ。
佛告諸比丘曰:「汝等且止,勿懷憂悲。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我亦先說恩愛無常㊱,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我今自在, 到安隱處;
和合大眾, 為說此義。
吾年老矣, 餘命無幾;
所作已辦, 今當捨壽。
念無放逸, 比丘戒具;
自攝定意, 守護其心。
若於我法, 無放逸者;
能滅苦本, 盡生老死。」
又告比丘:「吾今所以誡汝者何?天魔波旬向來請我:『佛意無欲,可般泥洹,今正是時,宜速滅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須我諸比丘集,乃至諸天普見神變。』波旬復言:『佛昔於鬱鞞羅尼連禪ⓛ水邊,阿遊波尼俱律樹下初成佛道,我時白佛:佛意無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時,宜速滅度。爾時,如來即報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時。如來今者未取滅度,須我諸弟子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乃取滅度。今者如來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今正是時,宜可滅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不久住也,是後三月當般涅槃。』時,魔即念:『佛不虛言,今必滅度。』歡喜踊躍,忽然不現。魔去未久,我ⓞ即於遮波羅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壽。當此之時,地大震動,天人驚怖,衣毛為竪,佛放大光,徹照無窮,幽冥之處,莫不蒙明,各得相見。我時頌曰:
「『有無二行中, 吾今捨有為;
內專三昧定, 如鳥出於卵。』」
爾時,賢者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㊲,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佛言:「唯願世尊留住一劫,勿取滅度,慈愍眾生,饒益天人。」
爾時,世尊默然不對,如是三請,佛告阿難:「汝信如來正覺道不?」
對曰:「唯然,實信。」
佛言:「汝若信者,何故三來觸嬈㊳ⓟ我為?汝親從佛聞,親從佛受:諸有能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佛四神足已多習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可止不死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汝ⓠ爾時,何不勸請如來ⓡ,使不滅度?再聞尚可,乃至三聞,猶不勸請留住一劫,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今汝方言,豈不過ⓢ耶?吾三現相,汝三默然,汝於爾時,何不報我:『如來可止一劫,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且夫ⓣ!阿難!吾已捨性命,已棄已吐,欲使如來自違言者,無有是處㊴。譬如豪貴長者,吐食於地,寧當復ⓤ肯還取食不?」
對曰:「不也。」
「如來亦然,已捨已吐,豈當復自還食言乎?」
佛告阿難俱詣菴婆羅㊵村,即嚴衣鉢,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菴婆羅村,在一山林。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於菴婆羅村,隨宜住已。
佛告阿難:「汝等皆嚴!當詣瞻婆村、揵荼ⓥ村、婆梨婆ⓦⓧ村及詣負彌城。」對曰:「唯然。」即嚴衣鉢,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跋祇漸至他城,於負彌城北,止尸舍婆㊶林。
判斷是否為佛說的四大教法
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何謂為四?號稱佛所說,應依經律辨別是否相應佛說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㊷從佛聞,躬受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㊸。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㊹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㊺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
「號稱僧團所說,應依經律辨別是否相應佛說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和合眾僧、多聞耆舊㊻,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彼眾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持此,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者何?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二大教法也。
「號稱許多出家人所說,應依經律辨別是否相應佛說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㊼,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眾多比丘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三大教法也。
「號稱一出家人所說,應依經律辨別是否相應佛說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當勤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四大教法也。」
佛陀入滅前最後一次接受食物供養
爾時,世尊於負彌城隨宜住已,告賢者阿難俱詣波婆㊽Ⓐ城,對曰:「唯然。」即嚴衣鉢,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末羅㊾至波婆[*]城闍頭園㊿中。時,有工師⑴子,名曰周那Ⓑ,聞佛從彼末羅來至此城,即自嚴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佛漸為周那說法正化,示、教、利、喜,周那聞佛說法,信心歡喜,即請世尊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周那知佛許可,即從座起,禮佛而歸。尋於其夜供設飯食,明日時到,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法服持鉢,大眾圍遶,往詣其舍,就座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飯Ⓒ食,供佛及僧,別煮栴檀樹耳⑵,世所奇珍,獨奉世尊。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輙與。
時,彼眾中有一長老比丘,晚暮出家,於其座上以飲取器⑶Ⓓ。
爾時,周那見眾食訖,并除鉢器,行澡水畢,即於佛前以偈問曰:
「敢問大聖智, 正覺二足尊,
善御上調伏, 世有幾沙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四種沙門如汝所問者, 沙門凡有四;
志趣各不同, 汝當識別之。
一行道殊勝, 二善說道義,
三依道生活, 四為道作穢。
何謂道殊勝? 善說於道義,
依道而生活, 有為道作穢?
勝道沙門能度恩愛剌, 入涅槃無疑;
超越天人路, 說此道殊勝。
示道沙門善解第一義⑷, 說道無垢穢;
慈仁決眾疑, 是為善說道。
命道沙門善敷演法句, 依道以自生;
遙望無垢場, 名依道生活。
污道沙門內懷於姧邪, 外像如清白;
虛誑無誠Ⓔ實, 此為道作穢。
云何善惡俱? 淨與不淨雜,
相似現外好, 如銅為金塗。
俗人遂見此, 謂聖智弟子,
餘者不盡爾, 勿捨清淨信⑸。
一人持大眾, 內濁而外清⑹;
現閉姧邪迹, 而實懷放蕩。
不要看外表就拜師勿觀Ⓕ外容貌, 卒見便親敬;
現閉姧邪迹, 而實懷放蕩。」
爾時,周那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已,大眾圍遶,侍從而還。中路止一樹下,告阿難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對曰:「唯然。」尋即敷座,世尊止息⑺。時,阿難又敷一小座於佛前坐。
佛告阿難:「向者⑻周那無悔恨意耶?設有此意,為由何生?」
阿難白佛言:「周那設供,無有福利。所以者何?如來最後於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勿作是言!今者周那為獲大利,為得壽命,得色,得力,得善名譽,生多財寶,死得生天,所欲自然。所以者何?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汝今可往語彼周那:『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
時,阿難承佛教旨,即詣彼所,告周那曰:「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所以然者?佛初得道能飯食者,及臨滅度能飯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周那舍食已, 始聞如此言;
如來患甚篤⑼, 壽行今將Ⓘ訖。
雖食栴檀耳, 而患猶更增;
抱病而涉路, 漸向拘夷城。
ⓐ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聖本無「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大正藏無「第一分」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中」,宋、元、明、聖四本作「之二」。
ⓓ 聖本無「天」字。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香塔」,巴利本作 Kūṭāgāra。
ⓖ 「左右」,宋、元、明三本作「右左」。
ⓗ 「祇」,聖本作「揭」。
ⓘ 「駛」,聖本作「駃」。
ⓙ 「嘷」,大正藏原為「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嘷」。
ⓚ 「湊」,大正藏原為「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湊」。
ⓛ 大正藏在「禪」字之後有一「河」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涅槃」,大正藏原為「泥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涅槃」。
ⓝ 「見」,宋、元、明三本作「現」。
ⓞ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觸嬈」,宋、元、明三本作「觸橈」。
ⓠ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勸請如來」,大正藏原為「重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勸請如來」。
ⓢ 「過」,大正藏原為「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過」。
ⓣ 「夫」,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夫」。
ⓤ 大正藏在「復」字之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荼」,大正藏原為「茶」,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荼」。
ⓦ 「婆梨婆」,宋、元、明三本作「波梨娑」,聖本作「婆梨娑」。
ⓧ 「婆梨婆」,巴利本作 Pāvā。
ⓨ 大正藏無「是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 「婆」,聖本作「波」。[*]
Ⓑ 「周那」,巴利本作 Cunda。
Ⓒ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 「飲取器」,大正藏原為「餘器取」,元、明二本作「飲耳器」,聖本作「餘取器」,今依據宋本改作「飲取器」。
Ⓔ 「誠」,大正藏原為「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誠」。
Ⓕ 「觀」,大正藏原為「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觀」。
Ⓖ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受佛教」,大正藏原為「從佛受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佛教」。
Ⓘ 「將」,宋、元、明三本作「待」。
①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② 彼辭我退,我不辭彼:對方告辭,我也就告退,我則不會(累了而先)告辭。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如彼威儀禮節,我威儀禮節亦然」。
③ 沒:消失。
④ 受起、住、滅,想起、住、滅,觀起、住、滅:感受(受蘊)的生起、持續、滅去,取相(想蘊)的生起、持續、滅去,觀察這行為(屬於行蘊)的生起、持續、滅去。按:六根接觸到外境時,如果沒有動念而取相(認知),則只有生起感受,感受持續之後就滅去。如果取相(認知)了,則會有取相(認知)的生起、持續、滅去。此時如果還有造作,例如觀察,這則造作也有生起、持續、滅去的過程。例如美女走過眼前時,如果沒有動念取相,則只看到光影的生起、持續、滅去;如果動念取相,就會認知到是美女,這個認知持續之後就滅去;這時如果警覺到動念而觀察心中的運作,這觀察本身在生起後也會持續然後滅去。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是提到「八勝處」及「八解脫」。
⑤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⑥ 四意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其中「斷」指決斷,引申為勤奮的意思。另譯為「四正勤」。
⑦ 四禪: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等四個禪定層次。
⑧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⑨ 五力: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即:(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⑩ 七覺意: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分、(2)擇法覺分、(3)精進覺分、(4)喜覺分、(5)輕安覺分、(6)定覺分、(7)捨覺分。又譯為「七覺支」、「七覺分」。
⑪ 賢聖八道:即「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⑫ 諍訟:爭執;爭辯是非。
⑬ 同一師受,同一水乳:同一個老師所教授,如同水乳交融沒有分別。
⑭ 共相熾然,共相娛樂:一起精進,互相鼓勵。
⑮ 貫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契經」、「正經」,音譯為「修多羅」。按:這段的貫經、祇夜經……大教經即十二部經,是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⑯ 祇夜經: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
⑰ 受記經: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受記」、「授記」、「記說」、「記別」、「授決」。
⑱ 偈經: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咃」、「偈」,音譯為「伽陀」。
⑲ 法句經: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按:一般所謂的《法句經》是大正藏第四冊的一部經典,屬於祇夜,這裡疑似《長阿含經》譯者將十二部經中的「說」譯為較文縐縐的「法句」一詞。又譯為「說」、「自說」、「此說」、「無問自說」、「廣演」,音譯為「優陀那」。
⑳ 相應經: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本末」、「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㉑ 本緣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生經」、「生經」、「生處」,音譯為「闍多伽」。
㉒ 天本經: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因緣」,音譯為「尼陀那」。
㉓ 廣經: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方等」、「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㉔ 未曾有經: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法」,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㉕ 證喻經: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譬喻」、「撰錄」,音譯為「阿波陀那」。
㉖ 大教經: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廣普」、「論議」、「說義」,音譯為「優波提舍」。
㉗ 受持:接受不忘,依循實踐。
㉘ 愕然:驚訝。
㉙ 一何駛哉:怎麼這麼快。
㉚ 躃:仆倒、跌倒。「躄」的異體字。
㉛ 踊:跳躍。
㉜ 宛轉:翻來覆去。
㉝ 嘷咷:大聲哭叫。「嘷」是「嗥」的異體字。
㉞ 不能自勝:不能承受。
㉟ 猶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湊:猶如要斬蛇時,惶恐地游走,不知該怎麼靠近。
㊱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㊲ 偏袒右肩:將袈裟掛於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長者的方式之一,因這樣子方便做雜務,代表當事人願意為長者服務。
㊳ 觸嬈:擾亂。
㊴ 無有是處:沒有這樣的情形。
㊵ 菴婆羅:摩竭國的村名,「芒果」的音譯。
㊶ 尸舍婆: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申恕」、「身恕」、「尸攝惒」。
㊷ 躬:親身;親自。
㊸ 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應該依據各佛經來推斷法義是否正確,依據律典、律法來對照探究事件的脈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好好地學習那些文句,它們應該能被進入經中,應該在律中能被對照」。
㊹ 謬:錯誤。
㊺ 捐捨:捨棄、拋棄。
㊻ 和合眾僧、多聞耆舊:相處融洽的僧團,有多聞的德高望重長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上座、有上首的僧團住在名叫像那樣的住處」。
㊼ 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許多持誦經藏、持誦律藏、遵守戒律的出家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眾多多聞、通曉阿含、持法、持律、持本母的上座比丘們住在名叫像那樣的住處」。
㊽ 波婆:城名,是十六大國之一末羅國的城市,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恆河北岸,鄰近拘尸那竭城。又譯為「波梨耶」。
㊾ 末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迦毘羅衛城的東邊,中印度北部。「末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本來是當地人的族名,後來也作國名,該族人發源自拘尸那竭城。又譯為「摩羅」。
㊿ 闍頭園:周那的芒果樹園。其中「闍頭」為「周那」的另譯。又譯為「闍頭菴婆園」。
⑴ 工師:工匠。
⑵ 栴檀樹耳:栴檀樹上長出的木耳(茸)。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豬喜歡的菇蕈類」。按:巴利文sūkaramaddavaṃ可逐字譯為「豬-喜歡的」或「豬-柔軟」,巴利藏此詞的意義自古即無定論。
⑶ 晚暮出家,於其座上以飲取器:年紀很大了才出家,在他的座位上趁著喝東西時偷拿器皿藏起來。相當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內容作「罪惡苾芻,遂竊銅椀藏著腋下」。
⑷ 第一義:第一的義理;究竟的真理。
⑸ 餘者不盡爾,勿捨清淨信:其餘的僧眾不都像這位(假修行人),不要因此而失去對三寶的清淨信心。
⑹ 一人持大眾,內濁而外清:一個內心污穢、外表乾淨的假修行人,對抗僧團的大眾。
⑺ 止息:停下來休息。
⑻ 向者:剛才;不久前。
⑼ 篤:病勢沉重。
本經講「世有八眾」的第一段,在相當的《中阿含經》及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長部尼柯耶》經文也有對應的經文,例如《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經地動經:「我往詣無量百千剎利眾,共坐談論,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我色像亦然;如彼音聲,我音聲亦然;如彼威儀禮節,我威儀禮節亦然;若彼問義,我答彼義。復次,我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彼處沒,我既沒已,彼不知誰,為人,為非人?阿難!如是甚奇!甚特!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如是梵志眾、居士眾、沙門眾。」(CBETA, T01, no. 26, p. 478, a9-18)
也就是說佛陀有能力可以「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早課的課誦本及二時臨齋儀上寫道「千百億化身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許也是基於這類記載。
在世俗的角度,也可說佛陀基於佛法的修證,能在各領域都出類拔萃,做什麼像什麼,達成四攝法當中的「同事」(與他人共事;又譯為「同利」),以接引他人,也類似《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68經所說:「同利最勝者,謂阿羅漢以阿羅漢、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須陀洹以須陀洹、淨戒者以淨戒而授於彼。」(CBETA, T02, no. 99, p. 185, a7-10)
佛陀告訴我們,不管從哪邊聽來的佛法,不管號稱是誰的說法:佛說的也好,高僧大德帶領的僧團說的也好、有修行的許多出家人說的也好、有修行的一位出家人說的也好,都要客觀地「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
也就是要以經藏、律藏的內容交叉比對,以經解經來釐清佛法義理,以律所載來釐清事件脈絡,來判斷是否符合佛說。
其中的「依法、依律」在這裡指的是律藏及律法(相當的南傳經文為「應該在律中能被對照」),而不包括論藏。至於為什麼要依律來「究其本末」(探究事件的脈絡)?因為律藏中記載了佛陀制戒的各種緣起(本末),也就是特定事件的前後因果關係,對於通盤地瞭解佛教人事物的全局能有幫助,也可間接揭露斷章取義的敘述。
「四大教法」雖然名稱有「四大」,其實並不是要佛弟子依照哪四種偉大的教法,而是要我們不管號稱說法的人有多大的來頭,縱使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四種大善知識所說,都必須「依經、依律」,依法不依人地來判別這個說法是否真的符合佛說。
佛陀說沙門有四種:
眼前的修行人到底是哪一種,不是透過外表就能輕易看出來的,因此佛陀在偈中說:「勿觀外容貌,卒見便親敬」,不要看到像大師的人就拜,而要長期觀察其言行,對於其說法也要依四大教法判定是否為佛說,這樣才能無後顧之憂地信受奉行。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小復前行,詣一樹下,又告阿難:「吾背痛甚,汝可敷座。」
對曰:「唯然。」尋即敷座,如來止息。阿難禮佛足已,在一面坐。
入深定時聽不到外界
時,有阿羅漢弟子①,名曰福貴,於拘夷那竭②ⓐ城向波婆[*]城,中路見佛在一樹下,容貌端正,諸根寂定,得上調意第一寂滅。譬如大龍,亦如澄水,清淨無穢,見已歡喜,善心生焉。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在清淨處,慕樂閑居,甚奇特也。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而不聞見,我師一時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二城中間道側樹下,靜默而坐,時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車聲轟轟覺而不聞。是時,有人來問我師:『向③群車過,寧見不耶?』對曰:『不見!』又問:『聞耶?』對曰:『不聞!』又問:『汝在此耶?在餘處耶?』答曰:『在此!』又問:『汝醒悟耶?』答曰:『醒悟!』又問:『汝為覺寐④?』答曰:『不寐!』彼人默念:『是希有也!出家之人專精乃爾,車聲轟轟覺而不聞。』即語我師曰:『向有五百乘車從此道過,車聲震ⓑ動,尚且ⓒ不聞,豈他聞哉!』即為作禮,歡喜而去。」
佛告福貴:「我今問汝,隨意所答,群車震[*]動覺而不聞,雷動天地覺而不聞,何者為難?」
福貴白佛言:「千萬車聲,豈等雷電?不聞車聲未足為難,雷動天地覺而不聞,斯乃為難。」
佛告福貴:「我於一時遊阿越村,在一草廬。時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⑤,殺四特牛⑥、耕者兄弟二人,人眾大聚。時,我出草廬,彷徉經行⑦,彼大眾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禮足,隨我經行⑧ⓓ,我知而故問:『彼大眾聚何所為耶?』其人即問:『佛向在何所?為覺寐耶?』答曰:『在此!時,不寐也。』其人亦歎希聞得定如佛者也,雷電霹靂,聲聒⑨天地,而獨寂定覺而不聞。乃白佛言:『向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眾聚ⓔ,其正為此。』其人心悅即得法喜,禮佛而去。」
爾時,福貴被二黃金㲲⑩ⓕ,價直百千,即從座起,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今以此夷㲲ⓖ奉上世尊,願垂納受。」
佛告福貴:「汝以一㲲[*]施我,一施阿難。」爾時,福貴承佛教旨,一奉如來,一施阿難。佛愍彼故,即為納受。時,福貴禮佛足已,於一面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不淨、穢污,上漏為礙,出要為上。
時,佛知福貴意,歡喜柔軟,無諸蓋、纏⑪,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即為福貴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時,福貴信心清淨,譬如淨潔白㲲[*],易為受色,即於座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見法得法,決定正住,不墮惡道,成就無畏,而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如來聽⑫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
又白佛言:「世尊!遊化若詣波婆城,唯願屈意過貧聚中。所以然者?欲盡家所有ⓗ飲食、牀臥、衣服、湯藥,奉獻世尊,世尊受已,家內獲安。」
佛言:「汝所言善!」
佛陀入滅前的準備
爾時,世尊為福貴說法,示、教、利、喜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歡喜而去。其去未久,阿難尋以黃金㲲[*]奉上如來,如來哀愍,即為受之,被於身上。爾時,世尊顏貌從ⓘ容,威光熾盛,諸根清淨,面色和悅。阿難見已,默自思念:「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見佛面色光澤,發明如今ⓙ。」即從座起,右膝著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見佛光色如今[*],不審何緣?願聞其意!」
佛告阿難:「有二因緣,如來光色有殊於常:一者佛初得道,成無上正真覺時;二者臨欲滅度,捨於性命般涅槃時。阿難!以此二緣,光色殊常。」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金色衣光悅, 細軟極鮮淨;
福貴奉世尊, 如雪白毫光。」
佛命阿難:「吾渴欲飲,汝取水來。」
阿難白言:「向有五百乘車於上流渡,水濁未清,可以洗足,不中⑬飲也。」
如是三勅:「阿難!汝取水來。」
阿難白言:「今拘孫河去此不遠,清冷可飲,亦可澡浴。」
時,有鬼神居在雪山,篤信佛道,即以鉢盛八種淨水,奉上世尊。佛愍彼故,尋為受之,而說頌曰:
「佛以八種音⑭, 勅阿難取水,
吾渴今欲飲, 飲已詣拘尸;
柔軟和雅音, 所言悅眾心。
給侍佛左右, 尋白於世尊:
向有五百車, 截流渡彼岸,
渾濁於此水, 飲恐不便身⑮;
拘孫ⓚ河不遠, 水美甚清冷;
往彼可取飲, 亦可澡浴身。
雪山有鬼神, 奉上如來水;
飲已威勢強, 眾中師子步。
其水神龍居, 清澄無濁穢;
聖顏如雪山, 安詳ⓛ渡ⓜ拘孫。」
爾時,世尊即詣拘孫河,飲已澡浴,與眾而去。中路止息在一樹下,告周那⑯曰:「汝取僧伽梨⑰四牒⑱ⓝ而敷,吾患背痛,欲暫止息。」周那受教,敷置已訖,佛坐其上。周那禮已,於一面坐,而白佛言:「我欲般涅槃!我欲般涅槃!」
佛告之曰:「宜知是時。」於是,周那即於佛前便般涅槃,佛時頌曰:
「佛趣拘孫河, 清涼無濁穢,
人中尊入水, 澡浴渡[*]彼岸。
大眾之元ⓞ首, 教勅於周那:
吾今身疲極⑲, 汝速敷臥具;
周那尋受教, 四牒[*]衣而敷;
如來既ⓟ止息, 周那於前坐。
即白於世尊: 我欲取滅度,
無愛無憎處, 今當到彼方。
無量功德海, 最勝告彼曰:
汝所作已辦ⓠ, 今宜知是時。
見佛已聽許, 周那倍精勤ⓡ;
滅行無有餘, 如燈盡火滅。」
時,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佛滅度後,葬法云何?」
佛告阿難:「汝且默然,思汝所業,諸清信士自樂為之⑳。」
時,阿難復重三啟:「佛滅度後,葬法云何?」
佛言:「欲知葬法者,當如轉輪聖王。」
阿難又白:「轉輪聖王葬法云何?」
佛告阿難:「聖王葬法,先以香湯㉑洗浴其體,以新劫貝㉒周遍纏身,以五百張㲲[*]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㉓中,栴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㉔而闍維㉕之。訖收舍利㉖,於四衢道㉗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阿難!汝欲葬我,先以香湯洗浴,用新劫貝周遍纏身,以五百張㲲[*]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中,旃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訖收舍利,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生獲福利,死得上天。」於時,世尊重觀此義,而說頌曰:
「阿難從座ⓢ起, 長跪白世尊,
如來滅度後, 當以何法葬?
阿難汝且默, 思惟汝所行;
國內諸清信, 自當樂為之。
阿難三請已, 佛說轉輪葬,
欲葬如來身, 㲲[*]裹內棺槨;
四衢起塔廟, 為利益眾生,
諸有禮敬者, 皆獲無量福。」
佛告阿難:「可為四種人起塔供養天下有四種人,應得起塔,香花繒蓋㉘,伎樂㉙供養。何等為ⓣ四?一者如來應得起塔,二者辟支佛㉚,三者聲聞人,四者轉輪王。阿難!此四種人應得起塔,香華繒蓋,伎樂供養。」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佛應第一塔, 辟支佛聲聞,
及轉輪聖王, 典領四域主ⓥ。
斯四應供養, 如來之所記ⓦ,
佛、辟支、聲聞, 及轉輪王塔。」
爾時,世尊告阿難:「俱詣拘尸城,末羅㉛ⓧ雙樹間。」
對曰:「唯然。」即與大眾圍遶世尊,在道而行。
時ⓨ,有一梵志從拘尸城趣波婆[*]城,中路遙見世尊顏貌端正,諸根寂定,見已歡喜,善心自生,前至佛所,問訊訖,一面住,而白佛言:「我所居村去此不遠,唯願瞿曇於彼止宿,清旦㉜食已,然後趣城。」佛告梵志:「且止!且止!汝今便為供養我已。」
時,梵志慇懃三請,佛答如初,又告梵志:「阿難在後,汝可語意。」
時,梵志聞佛教已,即詣阿難,問訊已,於一面立,白阿難言:「我所居村去此不遠,欲屈瞿曇於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後趣城。」
阿難答ⓩ曰:「止!止!梵志!汝今已為得供養已。」
梵志復請,慇懃至三,阿難答曰:「時既暑熱,彼村遠逈,世尊疲極,不足勞嬈。」
爾時,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
「淨眼前進路, 疲極向雙樹;
梵志遙見佛, 速詣而稽首,
我村今在近, 哀愍留一宿;
清旦設微供, 然後向彼城。
梵志我身倦Ⓐ, 道遠不能過Ⓑ;
監藏者在後, 汝可往Ⓒ語意。
承佛教旨已, 即詣阿難所:
唯願至我村, 清旦食已去。
阿難曰止止, 時熱不相赴。
三請不遂願, 憂惱心不悅Ⓓ。
咄此有為法, 流遷不常住;
今於雙樹間, 滅我無漏身。
佛、辟支、聲聞, 一切皆歸滅;
無常無選Ⓔ擇, 如火焚山林。」
爾時,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處末羅雙樹間,告阿難曰:「汝為如來於雙樹間敷置牀座,使頭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㉝。」
對曰:「唯然。」即敷座,令北首[*]。
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脇㉞如師子王,累Ⓗ足㉟而臥。
時,雙樹間所有鬼神篤信佛者,以非時花㊱布散于地。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此雙樹神以非時華供養於我,此非供養如來。」
阿難白言:「云何名為供養如來?」
佛Ⓘ語阿難:「修行是真正的供佛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㊲。」佛觀此義,而說頌曰:
「佛在雙樹間, 偃臥㊳心不亂;
樹神心清淨, 以花散佛上。
阿難白佛言: 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 覺華而為供。
紫金華如輪, 散佛未為供;
陰、界、入無我, 乃名第一供。」
爾時,梵摩那㊴在於佛前執扇扇佛,佛言:「汝却㊵,勿在吾前。」
時,阿難默自思念:「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給㊶所須,當尊敬如來,視無厭足㊷。今者末後㊸須其瞻視,而Ⓚ命使却,意將何因?」於是,阿難即整衣服,前白佛言:「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給所須,當尊敬如來,視無厭足。今者末後須其瞻視,而命使却,將有何因?」
佛告阿難:「此拘尸城外左右Ⓛ十二由旬,皆是諸大神天之所居宅,無空缺處。此諸大神皆嫌此比丘當佛前立:『今佛末後垂當滅度,吾等諸神,冀一奉覲㊹Ⓜ,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暎蔽㊺,使我曹㊻等不得親近禮拜供養。』阿難!我以是緣,故命使却。」
阿難白佛:「世尊Ⓝ!此尊比丘本積何德,修何行業,今者威德乃如是乎?」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時世有佛,名毗婆尸,時此比丘以歡喜心,手執草炬㊼,以照彼塔,由此因緣,使今Ⓞ威光上徹二十八天,諸天神光所不能及。」
ⓐ 「拘夷那竭」,巴利本作 Kusinārā。
ⓑ 「震」,大正藏原為「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震」。[*]
ⓒ 「且」,大正藏原為「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且」。
ⓓ 聖本無「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禮足,隨我經行」十六字。
ⓔ 「時,我出草廬,彷徉經行......耕者兄弟二人,彼大眾聚」共一百十八字,元本重複出現。
ⓕ 「黃金㲲」,大正藏原為「黃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黃金㲲」。[*]
ⓖ 「夷㲲」,大正藏原為「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夷㲲」。[*]
ⓗ 「家所有」,大正藏原為「有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家所有」。
ⓘ 「從」,大正藏原為「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
ⓙ 「今」,大正藏原為「金」,宋、元、明三本作「令」,聖本作「今」,今依據聖本改作「今」。[*]
ⓚ 「孫」,大正藏原為「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孫」。
ⓛ 「詳」,宋、元二本作「庠」。
ⓜ 「渡」,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渡」。[*]
ⓝ 「牒」,元、明二本作「藝」。[*]
ⓞ 「元」,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元」。
ⓟ 「既」,宋、元、明三本作「即」。
ⓠ 「辦」,大正藏原為「辨」,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辦」。
ⓡ 「勤」,宋、元、明三本作「進」。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 「頌」,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頌」。
ⓥ 「域主」,聖本作「城王」。
ⓦ 「記」,聖本作「說」。
ⓧ 「末羅」,巴利本作 Mallā。
ⓨ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答」,大正藏原為「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答」。
Ⓐ 「倦」,宋、元、明三本作「極」。
Ⓑ 「過」,聖本作「迴」。
Ⓒ 「往」,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 「心不悅」,大正藏原為「不悅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心不悅」。
Ⓔ 「選」,大正藏原為「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選」。
Ⓕ 「北首」,宋、元、明、聖四本作「南首」。[*]
Ⓖ 「西」,宋、元、明、聖四本作「北」。
Ⓗ 「累」,宋、元二本作「壘」。
Ⓘ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云」,大正藏原為「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云」。
Ⓚ 「而」,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 「左右」,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左右」。
Ⓜ 「覲」,宋、元、明、聖四本作「現」。
Ⓝ 大正藏無「世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① 阿羅漢弟子:名字叫阿羅漢的修行人的弟子。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阿羅邏迦羅摩的弟子」。按:根據相當的南傳經文及本經其他譯本,福貴原是外道仙人「阿羅邏迦羅摩」的弟子,經歷本經記載的事件而皈依佛陀。
② 拘夷那竭:古代印度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這城北邊希連河西岸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③ 向:剛才。
④ 覺寐:醒著還是睡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睡覺」。
⑤ 霹靂:急而響的雷。
⑥ 特牛:公牛。
⑦ 彷徉經行:來回緩步經行。「彷徉」讀音同「旁羊」。
⑧ 經行:在一定的路徑上專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種能調劑身心、減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⑨ 聒:喧嘩。
⑩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⑪ 蓋、纏:覆蓋、纏縛,指煩惱。
⑫ 聽:任由,讀音為四聲。這裡有準許的意思。
⑬ 中:適合。
⑭ 八種音:形容佛陀說話聲音的八種特色,《中阿含經》卷四十一第161經作「甚深、毘摩樓簸、入心、可愛、極滿、活瞿、分了、智」,《一切經音義》解說為「極好、柔軟、和適、尊慧、不女、不誤、深遠、不竭」,南傳作「流暢、明瞭、美妙、和雅、充滿、不亂、甚深、廣博」。
⑮ 便身:便利、助益自己。
⑯ 周那: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大周那」、「摩訶周那」、「均頭」、「大均頭」、「純陀」、「大純陀」。按:本經前面提到的工匠之子周那,和這邊的周那尊者是同名的不同人。
⑰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⑱ 四牒:折成四折。
⑲ 疲極:疲倦。這裡的「極」特指「倦」的意思。
⑳ 汝且默然,思汝所業,諸清信士自樂為之:你們(出家人)沉靜無聲即可,從事出家人該做的事,在家的佛教徒們自然會發心處理(佛陀的遺體)。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如來的遺體供養,你們應該是不作為的,來吧!阿難!你們應該在核心利益上努力,你們應該在核心利益上實踐,你們應該在核心利益上住於不放逸的、熱心的、自我努力的,阿難!有對如來極淨信的賢智剎帝利、賢智婆羅門、賢智屋主,他們將作如來的遺體供養」。
㉑ 香湯:加入香料煮成的熱水。
㉒ 劫貝:棉花的音譯,在這裡指棉花所織的布。
㉓ 槨:棺材外面的套棺。讀音同「果」。
㉔ 積眾名香,厚衣其上:在上面堆積各種高貴的香料。
㉕ 闍維:為音譯,即火葬。又譯為「荼毘」。
㉖ 舍利:遺骸;遺體火化後的遺骨。
㉗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㉘ 繒蓋:以絲綢覆蓋的傘蓋。「繒」是絲織品的總稱。
㉙ 伎樂:音樂。
㉚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㉛ 末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迦毘羅衛城的東邊,中印度北部。「末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本來是當地人的族名,後來也作國名,該族人發源自拘尸那竭城。又譯為「摩羅」。
㉜ 清旦:清早。
㉝ 使頭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讓頭在北、腳朝南,右側臥而面向西方。為什麼呢?因為佛法會在北方長久流傳。其中「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這幾個字,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作「吾滅度後,佛法當在北天竺,以此因緣故,使敷座北向」,相當的《雜阿含經》、《佛般泥洹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以及南傳經文則只有提到「北首」,沒有說明原因。
㉞ 偃右脇:向右側躺。「偃」是臥倒,「脇」是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
㉟ 累足:兩腳合併相疊。
㊱ 非時花:不是當季應該開的花。
㊲ 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能夠受持佛法、修行佛法的人,才能稱作真正地供養如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凡比丘或比丘尼或優婆塞或優婆夷住於法隨法行、如法而行、隨法行者,他以最高的尊敬而恭敬、尊重、尊敬、禮拜、崇拜如來」。
㊳ 偃臥:躺臥。
㊴ 梵摩那: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計我無常,心無有想」第一,曾擔任佛陀的侍者。又譯為「優波摩那」、「優波摩」、「優頭槃」、「白淨」。
㊵ 却:退開。
㊶ 供給:供應。
㊷ 厭足:滿足。
㊸ 末後:最後。
㊹ 冀一奉覲:希望能尊敬地進見佛陀一次。
㊺ 暎蔽:「暎」是「映」的異體字。
㊻ 我曹:我們。
㊼ 草炬:草束做成的火把。
真正的供養如來,並不在供的花有多大朵,而是能受持並修行佛法。
而在所有供養中的第一名,是能於(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無我,也就是證知四聖諦。
拘尸城曾為轉輪王的首都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佛ⓐ莫於此鄙陋小城荒毀之土取滅度也。所以者何?更有大國——瞻婆①ⓑⓒ大國、毗舍離②國、王舍城③、娑ⓓ祇④國、舍衛國、迦維羅衛⑤國、波羅奈⑥ⓔⓕ國,其土人民眾多,信樂佛法,佛滅度已,必能恭敬供養舍利。」
佛言:「止!止!勿造斯觀,無謂此土以為鄙陋。所以者何?昔者,此國有王名大善見ⓖ,此城爾ⓗ時名拘舍婆提ⓘ,大王之都城,長四百八十里,廣二百八十里。是時,穀米豐賤,人民熾盛⑦,其城七重,遶城欄楯⑧亦復七重,彫文刻鏤⑨,間懸寶鈴。其城下基深三仞⑩,高十二仞,城上樓觀高十二仞,柱圍三仞,金城銀門,銀城金門;琉璃⑪ⓙ城水精⑫門,水精城琉璃[*]門。
「其城周圍ⓚ四寶莊嚴,間錯欄楯亦以四寶。金樓銀鈴,銀樓ⓛ金鈴,寶壍七重,中生蓮花:優鉢羅花、鉢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下有金沙布現其底,夾ⓜ道兩邊生多隣ⓝ樹,其金樹ⓞ者,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金葉花實;水精樹者,琉瑠[*]花實;琉璃[*]樹者,水精花實。多隣樹間有眾浴池,清流恬淡ⓟ,潔淨無穢,以四寶塼間砌其邊。金梯銀隥⑬ⓠ,銀梯金隥[*],琉璃梯金隥[*],琉璃梯ⓡ陛水精為隥[*],水精梯陛琉璃為隥[*]。周匝⑭欄楯,遼ⓢ遶相承,其城處處生多隣樹,其金樹者,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金葉花實,水精樹者,琉ⓣ璃花實,琉ⓤ璃樹者,水精花實。樹間亦有四種寶池,生四種花。街巷齊整,行伍相當,風吹眾花,紛ⓥ紛路側。微風四起,吹諸寶樹,出柔軟音,猶如天樂。其國人民,男女大小,共遊樹間,以自娛樂⑮。其國常有十種聲:貝聲、鼓聲、波羅⑯聲、歌聲、舞聲、吹聲、象聲、馬聲、車聲、飲食戲笑聲。
轉輪王具足七寶「爾時,大善見王七寶具足,王有四德,主ⓦ四天下。何謂七寶?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金輪寶云何善見大王成就金輪寶?王常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昇高殿上,婇女圍遶,自然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輪徑丈四。大ⓧ善見王默自念言:『我曾從先宿耆ⓨ舊聞如是語:若ⓩ剎利王水澆頭種⑰,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昇寶殿上,婇女圍遶,自然金輪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輪徑丈四,是則名為轉輪聖王。今此輪現,將無是耶?今我寧可試此輪寶。』
「時,大善見王即召四兵,向金輪寶偏露右臂,右膝著地,以右手摩捫⑱Ⓐ金輪,語言:『汝向東方,如法而轉,勿違常則⑲。』輪即東轉。時,善見王即將Ⓑ四兵隨其後行,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所住處,王即止駕。爾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以金鉢盛銀粟,銀鉢盛金粟,來趣王所,拜首白言:『善來,大王!今此東方土地豐樂,人民熾盛,志性⑳仁和,慈孝忠Ⓓ順。唯願聖王於此治政Ⓔ,我等當給使㉑左右,承受所Ⓕ當。』時,善見大王語小王言:『止!止!諸賢!汝等則Ⓖ為供養我已,但當以正法治,勿使偏枉Ⓗ,無令國內有非法行,此即名曰我之所治。』
「時,諸小王聞此教已,即從大王巡行諸國,至東海表;次行南方、西方、北方,隨輪所至,其諸國王各獻國土,亦Ⓘ如東方諸小王。比Ⓙ時,善見王既隨金輪,周行四海,以道開化,安慰民庶已,還本國拘舍婆城。時,金輪寶在宮門上虛空中住,大善見王踊Ⓚ躍而言:『此金輪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金輪寶成就。
白象寶「云何善見大王成就白象寶?時,善見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象寶忽現在前,其毛純白,七處平住,力能飛行,其首雜色,六牙纖傭,真金間填。時,王見已,念言:『此象賢良,若善調者,可中御乘。』即試調習,諸能悉備。時,善見大王欲自試象,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㉒已還。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白象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象寶成就。
馬寶「云何善見大王成就馬寶?時,善見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馬寶忽現在前,馬Ⓛ紺青色,朱毛Ⓜ尾,頭頸如烏Ⓝ,力能飛行。時,王見已,念言:『此馬賢良,若善調者,可中御乘。』即試調習,諸能悉備。時,善見王欲自試馬寶,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已還。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紺馬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紺馬寶成就。
神珠寶「云何善見大王神珠寶成就?時,善見大王於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神珠忽現在前,質色清徹,無有瑕穢。時,王見已,言:『此珠妙好,若有光明,可照宮內。』時,善見王欲試此珠,即召四兵,以此寶珠置高幢上,於夜冥中齎㉓幢出城,其珠光明,照諸軍眾,猶如晝日。於軍眾外周匝,復能照Ⓞ一由旬。現城中人皆起作務,謂為是晝。時,王善見踊[*]躍而言:『今此神珠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神珠寶成就。
玉女寶「云何善見大王成就玉女寶?時,玉女寶忽然出現,顏色從Ⓠ容,面貌端正,不長不短,不麤㉔不細,不白不黑,不剛不柔,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栴檀㉕香,口出優鉢羅華香,語言Ⓡ柔軟,舉動安詳,先起後坐㉖,不失儀Ⓢ則。時,王善見清淨無著,心不暫念,況復親近。時,王善見踊[*]躍而言:『此玉女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玉女寶成就。
居士寶「云何善見大王居士寶成就?時,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居士宿福眼,能徹視地中伏藏,有主無主,皆悉見知。其有主者,能為擁護,其無主者,取給王用。時,居士寶往白王言:『大王!有所給與,不足為憂,我自能辦。』時,善見王欲試居士寶,即勑嚴船於水遊戲,告居士曰:『我須金寶,汝速與我。』居士報曰:『大王小待,須至岸上。』王尋逼言:『我停須用,正爾得Ⓣ來。』時,居士寶被王嚴勑,即於船上長跪,以右手內著水中,水中寶瓶隨手而出,如蟲緣樹。彼居士寶,亦復如是,內手水中,寶緣手出,充滿船上,而白王言:『向須Ⓤ寶用,為須幾許?』時,善見王Ⓥ語居士言:『止!止!吾無所須,向相試耳!汝今便為供養我已。』時,彼居士聞王語已,尋以寶物還投水中。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居士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居士寶成就。
主兵寶「云何善見大王主兵寶成就?時,主兵寶忽然出現,智謀雄猛,英略獨決,即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討伐Ⓦ,王不足憂,我自能辦。』時,善見大王欲試主兵寶,即集四兵而告之曰:『汝今用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㉗。』時,主兵寶聞王語已,即令四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主兵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阿難!是為善見轉輪聖王成就七寶。
四神德「何謂四神德?一者長壽不夭,無能及者。二者身強無患,無能及者。三者顏貌端正Ⓨ,無能及者。四者寶藏盈溢Ⓩ,無能及者。是為轉輪聖王成就七寶及四功德。
「阿難!時,善見王久乃命駕,出遊後園,尋告御者:『汝當善御,安詳而行。所以然者?吾欲諦觀國土人民安樂無患。』時,國人民路次觀者,復語侍人:『汝且徐行,吾欲諦觀聖王威顏。』阿難!時,善見王慈育民物,如父愛子,國民慕王,如子仰父,所有珍奇盡以貢王,願垂納受,在意所與。時王報曰:『且止!諸人!吾自有寶,汝可自用。』復於異時,王作是念:『我今寧可造作宮觀。』適生是意,時,國人民詣王善見,各白王言:『我今為王造作宮殿。』王報之曰:『我今以為得汝供養,我有寶物,自足成辦。』時,國人民復重啟王:『我欲與王造立宮殿。』王告人民:『隨汝等意。』時,諸人民承王教已,即以八萬四千兩⒜車,載金而來,詣拘舍婆城,造立法殿。時,第二忉利妙匠天子默自思念:『唯我能堪與善見王起正法殿。』
正法殿「阿難!時,妙匠天造正⒝法殿,長六十里,廣三十里,四寶莊嚴,下基平整,七重寶塼以砌其階;其正[*]法殿柱有八萬四千,金柱銀櫨㉘,銀柱金櫨,琉璃[*]、水精櫨柱亦然。繞殿周匝,有四欄楯,皆四寶成,又四階陛㉙亦四寶成。其正[*]法殿上有八萬四千寶樓,其金樓者銀為戶牖㉚,其銀樓者金為戶牖,水精、琉璃[*]樓⒞戶亦然。金樓銀牀,銀樓金牀,綩綖㉛⒟細輭,金縷㉜織成,布其座上,水精、琉璃[*]樓牀亦然。其殿光明,眩曜人目,猶日盛明,無能視者。時,善見王自生念言:『我今可於是殿左右起多隣園池。』即造園池,縱廣一由旬。
法池「又復自念:『於正[*]法殿前造一法池。』尋即施造⒠,縱廣一由旬,其水清澄,潔淨無穢,以四寶塼廁砌其下,繞池四邊,欄楯周匝,皆以黃金、白銀、水精、琉璃[*]四寶合成。其池水中⒡生眾雜華:優鉢羅華、鉢⒢頭摩華、拘勿⒣頭華、分陀利華,出微妙香,馚馥四散。其池四面陸地生華:阿醯物多華、瞻蔔⒤華、波羅羅華、須曼陀華、婆師迦華、檀俱摩梨華。使人典池,諸行過者將入洗浴,遊戲清涼,隨意所欲。須漿與漿,須食與食,衣服、車馬、香華、財寶,不逆人意。
「阿難!時,善見王有八萬四千象,金銀交⒥飾,絡用寶珠,齊⒦象王為第一。八萬四千馬,金銀交[*]飾,絡用寶珠,力馬王為第一。八萬四千車,師子革絡,四寶莊嚴,金輪寶為第一。八萬四千珠,神珠寶為第一。八萬四千玉女,玉女寶為第一。八萬四千居士,居士寶為第一。八萬四千剎利,主兵寶為第一。八萬四千城,拘尸婆提城為第一。八萬四千殿,正法殿為第一。八萬四千樓,大正樓為第一。八萬四千牀,皆以黃金、白銀、眾寶所成,氍氀⒧㉝毾𣰆㉞,綩綖[*]⒨細軟,以布其上。八萬四千億衣,芻⒩摩衣㉟、迦尸衣㊱、劫貝⒪衣㊲為第一。八萬四千種食,日日供設,味味各異。
「阿難!時,善見王八萬四千象,乘齊[*]象上,清旦出拘尸城,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須臾之間,還入城食。八萬四千馬,乘力馬寶,清旦出遊,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須臾之間,還入城食。八萬四千車,乘金輪車,駕力馬寶,清旦出遊,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須臾之間,還入城食。八萬四千⒬珠,以神珠寶,照於宮內,晝夜常明。八萬四千玉女,玉女寶善賢給侍左右。八萬四千居士,有所給與,任居士寶。八萬四千剎利,有所討伐[*],任主兵寶。八萬四千城,常所治都,在拘尸城。八萬四千殿,王所常止,在正法殿。八萬四千樓,王所常止,在大正樓。八萬四千座,王所常止,在頗梨㊳座,以安禪故。八萬四千億衣,上妙寶飾,隨意所服,以慚愧故㊴。八萬四千種食,王所常食,食自然飯,以知足故。
慈心護生「時,八萬四千象來現,王時蹋蹈㊵衝突,傷害眾生,不可稱數。時王念言:『此象數來,多所損傷,自今而後,百年聽現一象。』如是轉次百年現一,周而復始。」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
ⓐ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瞻婆」,元、明二本作「瞻波」。
ⓒ 「瞻波」,巴利本作 Campā。
ⓓ 「娑」,大正藏原為「婆」,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娑」。
ⓔ 「波羅奈」,大正藏原為「波羅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羅奈」。
ⓕ 「波羅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i。
ⓖ 「大善見」,巴利本作 Mahā-Sudassana。
ⓗ 大正藏無「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拘舍婆提」,巴利本作 Kusāvati。
ⓙ 「琉璃」,聖本作「流離」。[*]
ⓚ 「圍」,大正藏原為「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圍」。
ⓛ 「樓」,宋本作「鏤」。
ⓜ 「夾」,大正藏原為「俠」,宋、元、明三本作「夾」,聖本作「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夾」。
ⓝ 大正藏在「隣」字之後有一「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樹」,宋本作「種」。
ⓟ 「恬淡」,大正藏原為「深潭」,宋、明二本作「恬淡」,元本作「銛淡」,聖本作「沾潭」,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恬淡」。
ⓠ 「隥」,大正藏原為「蹬」,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隥」。[*]
ⓡ 宋、元、明三本無「金蹬,琉璃梯」五字。
ⓢ 「遼」,元、明二本作「繞」。
ⓣ 「琉」,大正藏原為「瑠」,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琉」。
ⓤ 「琉」,大正藏原為「瑠」,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琉」。
ⓥ 「紛」,聖本作「紜」。
ⓦ 「主」,宋、元、明三本作「王」。
ⓧ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 「耆」,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耆」。
ⓩ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摩捫」,大正藏原為「摩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捫」。
Ⓑ 「將」,宋、元、明三本作「持」。
Ⓒ 宋、元、明三本無「引」字。
Ⓓ 「忠」,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忠」。
Ⓔ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 大正藏在「所」字之後有一「宜」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宋本無「則」字。
Ⓗ 「枉」,聖本作「抂」。
Ⓘ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比」。
Ⓚ 「踊」,聖本作「勇」。[*]
Ⓛ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毛」,大正藏原為「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毛」。
Ⓝ 「烏」,大正藏原為「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烏」。
Ⓞ 宋、元、明、聖四本無「諸軍眾,猶如晝日。於軍眾外周匝,復能照」十六字。
Ⓟ 大正藏無「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從」,宋、聖二本作「縱」。
Ⓡ 「語言」,大正藏原為「言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言」。
Ⓢ 「儀」,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儀」。
Ⓣ 「爾得」,大正藏原為「今得」,宋、元、明三本作「爾得」,聖本作「爾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得」。
Ⓤ 「須」,聖本作「復」。
Ⓥ 「善見王」,大正藏原為「王善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見王」。
Ⓦ 「伐」,大正藏原為「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伐」。[*]
Ⓧ 「已」,聖本作「以」。
Ⓨ 「正」,聖本作「政」。[*]
Ⓩ 「溢」,聖本作「逸」。
⒜ 「兩」,宋、元、明、聖四本作「量」。
⒝ 大正藏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樓」,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綖」,元、聖二本作「綖筵」。[*]
⒠ 「造」,宋、元、明三本作「功」。
⒡ 「水中」,大正藏原為「中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水中」。
⒢ 「鉢」,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鉢」。
⒣ 「拘勿」,大正藏原為「俱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勿」。
⒤ 「瞻蔔」,宋、元、明三本作「占匐」。
⒥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交」。[*]
⒦ 「齊」,宋、元、明三本作「齎」。[*]
⒧ 「氀」,大正藏原為「𭯫」,宋、元、明三本作「氀」,聖本作「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氀」。
⒨ 「毾𣰆綩綖」,聖本作「塔登菀莚」。
⒩ 「芻」,大正藏原為「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芻」。
⒪ 「劫貝」,大正藏原為「劫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劫貝」。
⒫ 「周遍」,宋、元、明三本作「周遊」。
⒬ 大正藏在「千」字之後有一「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宋、元、明、聖四本無「佛說」二字。
⒮ 聖本在「三」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①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波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波」、「占波」。
② 毗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祇國又稱為毗舍離國。另譯為「鞞舍離」、「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③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④ 娑祇: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拘薩羅國的舊都城,位於當時的中印度,舍衛城的南方,和拘薩羅國以南的阿踰闍城隔河相望。又譯為「娑雞帝」。
⑤ 迦維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毘羅衛」。
⑥ 波羅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㮈」。
⑦ 熾盛:繁盛。
⑧ 欄楯:欄杆。直的木條是欄,橫的木條是楯。
⑨ 彫文刻鏤:精美的雕刻、修飾。
⑩ 仞: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⑪ 琉璃:青色的寶石。
⑫ 水精:水晶。
⑬ 隥:階梯、石階。通「蹬」。
⑭ 周匝:環繞一周。
⑮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⑯ 波羅:小鼓。
⑰ 剎利王水澆頭種:以水淋頭上的灌頂儀式登基的剎帝利種國王。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頂生剎利王」。
⑱ 摩捫:撫摸、拿持。「捫」讀音同「門」。
⑲ 常則:一定的規則。
⑳ 志性:心性;心念。
㉑ 給使:差遣、使喚。
㉒ 食時:吃飯的時間,在佛經中常指中午以前或是午時。
㉓ 齎:拿著;帶著。
㉔ 麤:「粗」的異體字。
㉕ 栴檀:檀香,為檀香科檀香屬的常綠小喬木,有白檀、赤檀等種類。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二公尺,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味,可作香料、藥用、或雕刻材料。
㉖ 先起後坐:比王早起身、比王晚坐下,指有禮節。
㉗ 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讓尚未集合的士兵集合,讓已集合的士兵解散;讓尚未肅敬的士兵肅敬,讓已肅敬的士兵稍息;讓尚未出行的士兵出行,讓已出行的士兵止住。指練兵迅速確實。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欲合軍眾,便能合之,欲解便解,欲令大天王四種軍眾不使疲乏,及勸助之,諸臣亦然」。
㉘ 櫨:斗拱。架在柱上以支撐屋梁的方木。讀音同「爐」。
㉙ 階陛:台階。
㉚ 戶牖:門窗。
㉛ 綖筵:線織成的席子。
㉜ 縷:線。
㉝ 氍氀:讀音同「渠驢」,毛織品、毛織的地毯。
㉞ 毾𣰆:另作「毾㲪」,讀作「踏登」,質料上佳的毛被與毛蓆。
㉟ 芻摩衣:精細的亞麻衣。另譯為「初摩衣」。
㊱ 迦尸衣:絲綢衣。另譯為「繒衣」。
㊲ 劫貝衣:棉布所織的衣服。
㊳ 頗梨:玻璃;水晶。
㊴ 以慚愧故:穿衣服是為了避免赤身露體、不好意思。(而不是為了讓自己光鮮亮麗。)
㊵ 蹋蹈:踩踏、踐踏。「蹋」通「踏」。「蹈」讀音同「到」。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布施、持戒、禪思報得轉輪王
報得轉輪王大福的因緣爾時,佛告阿難:「時王自念:『我本積何功德,修何善本,今獲果報,巍巍①如ⓓ是?』復ⓔ自思念:『以三因緣,致此福報。何謂為ⓕ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禪思,以是因緣,今獲大報。』王復自念:『我今已受人間福報,當復進修天福之業,宜自抑損②,去離憒閙,隱處閑居,以崇道術。』時,王即命善賢寶女,而告之曰:『我今已受人間福報,當復進修天福之業,宜自抑損,去離憒閙,隱處閑居,以崇道術。』女言:『唯諾!如大王教。』即勑內外,絕於侍覲③。
「時,王即昇法殿,入金樓觀,坐銀御牀,思惟貪婬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第一禪④;除滅ⓖ覺、觀,內信歡悅,歛ⓗ心專一,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⑤;捨喜守護,專念ⓘ不亂,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樂行,得第三禪⑥;捨滅苦、樂,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得第四禪⑦。時,善見王起銀御牀,出金樓觀,詣大正樓,坐琉璃牀,修習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周遍廣普無二無量⑧,除眾瞋ⓙ恨,心無嫉惡,靜默慈柔以自娛樂,悲、喜、捨心,亦復如是。
「時,玉ⓚ女寶默自念言:『久違顏色⑨,思一侍覲,今者寧可奉現⑩大王。』時,寶女善賢告八萬四千諸婇女曰:『汝等宜各沐浴香湯,嚴飾衣服,所以然者?我等久違顏色,宜一奉覲ⓛ。』諸女聞已,各嚴衣服,沐浴澡潔。時,寶女善賢又告主兵寶臣集四種兵:『我等久違朝覲,宜一奉現。』時,主兵臣即集四兵,白寶女言:『四兵已集,宜知是時。』於是,寶女將八萬四千婇女,四兵導從,詣金多隣園,大眾震動,聲聞于王,王聞聲已,臨牕⑪而觀,寶女即前,戶側而立。
玉女勸輪王住世受用福報「時,王見女,尋告之曰:『汝止勿前,吾將出觀。』時,善見王起頗梨座,出大正樓,下正法殿,與玉女寶詣多隣園,就座而坐。時,善見王容顏光澤有踰⑫於常,善賢寶女即自念言:『今者大王色勝於ⓜ常,是何異瑞?』時,女尋白大王:『今者顏色異常,將非異瑞,欲捨壽耶?今此八萬四千象,白象寶為第一。金銀交飾,珞⑬用寶珠,自王所有,願少⑭留意,共相娛樂,勿便捨壽,孤棄萬民。又八萬四千馬,力馬王為第一;八萬四千車,輪寶為第一;八萬四千珠,神珠寶第一;八萬四千女,玉女寶第一;八萬四千居士,居士寶第一;八萬四千剎利,主兵寶第一;八萬四千城,拘尸城第一;八萬四千殿,正法殿第一;八萬四千樓,大正樓第一;八萬四千座,寶飾座ⓝ第一;八萬四千億衣,柔軟衣ⓞ第一;八萬四千種食,味味珍異。凡此眾寶,皆王所有,願少留意,共相娛樂,勿便捨壽,孤棄萬民。』
轉輪王悟得世間眾樂皆悉無常「時,善見王答寶女曰:『自汝昔來恭奉於我,慈柔敬順,言無麤漏今者何故,乃作此語?』女白王曰:『不審所白有何不順?』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馬、寶車、金輪、宮觀、名服、餚ⓟ饍,斯皆無常,不可久保,而勸我留,豈是順耶?』女白王言:『不審慈順當何以言?』王告女曰:『汝若能言:象馬、寶車、金輪、宮觀、名服、餚[*]饍,斯皆無常,不可久保,願不戀著,以勞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幾⑮當就後世,夫生有死,合會有離,何有生此而永壽者?宜割恩愛以存道意,斯乃名曰敬順言也。』
「阿難!時,玉女寶聞王此教,悲泣號啼ⓠ,捫⑯ⓡ淚而言:『象馬、寶車、金輪、宮觀、名服、餚[*]饍,斯皆無常,不可久保,願不戀著,以勞神思。所以然者?王壽未ⓢ幾當就後世,夫生有死,合會有離,何有生此而永壽者?宜割恩愛以存道意。』
眾寶隨王命終自然消逝「阿難!彼玉女寶撫此言頃,時,善見王忽然命終,猶如壯士美飯一飡⑰,無有苦惱,魂神上生第七梵天。其王善見死七日後,輪寶、珠寶自然不現,象寶、馬寶、玉女寶、居士寶、主兵寶同日命終,城池、法殿、樓觀、寶飾、金多隣園,皆變為土木。」
佛曾六度葬身於此佛告阿難:「此有為法,無常變易,要歸磨ⓣ滅⑱,貪欲⑲無厭,消ⓤ散人命ⓥ,戀著恩愛,無有知足。唯得聖智,諦⑳見道者,爾乃知足。阿難!我自憶念,曾於此處六返ⓦ,作轉輪聖王,終措㉑骨於此。今我成無上正覺,復捨性命,措身於此,自今已後,生死永絕,無有方土,措吾身處,此最後邊,更不受有。」
爾時,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處,娑羅園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諸末羅:『諸賢!當知如來夜半於娑羅園雙樹間當般涅槃,汝等可往諮問所疑,面受教誡,宜及是時,無從後悔。』」
佛陀為五百末羅說法
是時,阿難受佛教已,即從座起,禮佛而去。與一比丘埀㉒淚而行,入拘尸城,見五百末羅以少因緣㉓,集在一處。
時,諸末羅見阿難來,即起作禮,於一面立,白阿難言:「不審尊者今入此城,何甚ⓧ晚暮,欲何作為?」
阿難垂淚言:「吾為汝等,欲相饒益,故來相告。卿等當知,如來夜半當般涅槃,汝等可往諮問所疑,面受教誡,宜及是時,無從後悔。」
時,諸末羅聞是言已,舉聲悲號,宛轉躃地,絕而復蘇㉔ⓨ,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同舉聲言:「佛取滅度,何其駛哉!佛取滅度,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
是時,阿難慰勞諸末羅言:「止!止!勿悲!天地萬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而常存者,無有是處。佛不云乎?合會有離,生必有盡。」
時,諸末羅各相謂言:「吾等還歸,將諸家屬,并持五百張白㲲ⓩ,共詣雙樹間Ⓐ。」
時,諸末羅各歸舍已,將諸家屬,并持白㲲[*],出拘尸城,詣雙樹間,至阿難所。阿難遙見,默自念言:「彼人眾多,若一一見佛,恐未周聞,佛先Ⓑ滅度。我今寧可使於前夜,同時見佛。」即將五百末羅及其家屬,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阿難前白佛言:「某甲某甲諸末羅等及其家屬,問訊世尊起居增損。」
佛報言:「勞汝等來,當使汝等壽命延長,無病無痛。」阿難乃能將諸末羅及其家屬,使見Ⓒ世尊。
時,諸末羅頭面禮足,於一面坐。爾時,世尊為說無常,示、教、利、喜。時,諸末羅聞法歡喜,即以五百張白Ⓓ㲲[*],奉上世尊,佛為受之,諸末羅即從座起,禮佛而去。
佛陀為梵志須跋說法
是時,拘尸城內,有一梵志㉕,名曰須跋㉖Ⓔ,年百二十,耆舊多智㉗,聞沙門瞿曇今夜於雙樹間當取滅度,自念言:「吾於法有疑,唯有瞿曇能解Ⓕ我意,今當及時自力而行。」即於其夜,出拘尸城,詣雙樹間,至阿難所,問訊已Ⓖ,一面立,白阿難曰:「我聞瞿曇沙門今夜當取滅度,故來至此,求一相見。我於法有疑,願見瞿曇,一決我意,寧有閑暇得相見不?」
阿難報言:「止!止!須跋!佛身有疾,無勞擾也。」
須跋固請,乃至再三:「吾聞如來時一出世,如優曇鉢㉘花時時乃出,故來求現,欲決所疑,寧有閑暇暫相見不?」
阿難答曰Ⓗ如初:「佛身Ⓘ有疾,無勞擾也。」
時,佛告阿難Ⓙ:「汝勿遮止㉙!聽使來入,此欲決疑㉚,無嬈亂㉛也,設聞我法,必得開解㉜。」
阿難乃告須跋:「汝欲覲佛,宜知是時。」
須跋即入,問訊已畢,於Ⓚ一面坐,而白佛言:「我於法有疑,寧有閑暇一決所滯不?」
佛言:「恣㉝汝所問。」
須跋即問:「云何?瞿曇!諸有別眾,自稱為師,不蘭迦葉㉞ⓁⓂ、末伽梨憍舍梨㉟ⓃⓄ、阿浮陀翅舍金披羅㊱ⓅⓆ、波浮迦旃㊲Ⓡ、薩若毘耶梨弗㊳Ⓢ、尼揵子㊴Ⓣ,此諸師等,各有異法,瞿曇沙門能盡知耶?不盡知耶?㊵」
佛言:「止!止!用論此為,吾悉知耳。今當為汝說深妙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須跋受教,佛告之曰:「具有八聖道才能解脫若諸法中,無八聖道㊶者,則無第一沙門果㊷,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今我法中有八聖道,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外道異眾無沙門果。」爾時,世尊為須跋而說頌曰: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須跋我成佛, 今已五十年。
戒定智慧行, 獨處而思惟;
今說法之要, 外道Ⓤ無沙門。」
是時,須跋白阿難言:「諸有能Ⓥ從沙門瞿曇已行梵行,今行、當行者,為得大利。阿難!汝於如來所修行梵行,亦得大利,我得面覲如來,諮問所疑,亦得大利。今者,如來則為以弟子莂Ⓦ而莂Ⓧ我已㊺。」
即白佛言:「我今寧得於如來法中出家受具戒不?」
佛告須跋:「若有異學㊻梵志於我法中修梵行者,當試四月,觀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諸威儀無漏失者,則於我法得受具戒。須跋!當知在人行耳㊼。」
須跋復白言:「外道異學於佛法中當試四月,觀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諸威儀無漏失者,乃得具戒。今我能於佛正法中四歲使役,具諸威儀,無有漏失,乃受具戒㊽。」
佛告須跋:「我先已說在人行耳。」
於是,須跋即於其夜,出家受戒,淨修梵行,於現法㊾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得如實智㊿,更不受有⑴。時,夜未久,即成羅漢,是為如來最後弟子,便先滅度而佛後焉⑵。
ⓐ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聖本無「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大正藏無「第一分」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後」,宋、元、明、聖四本作「之三」。
ⓓ 「如」,宋、元、明三本作「若」。
ⓔ 「復」,宋、元、明、聖四本作「覆」。
ⓕ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滅」,大正藏原為「減」,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滅」。
ⓗ 「歛」,大正藏原為「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歛」。
ⓘ 「念」,宋、元、明、聖四本作「心」。
ⓙ 「瞋」,大正藏原為「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瞋」。
ⓚ 「玉」,宋本作「王」。
ⓛ 「覲」,宋、元、明三本作「現」。
ⓜ 「色勝於」,宋、元、明三本作「光色勝」。
ⓝ 大正藏無「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餚」,聖本作「飯」。[*]
ⓠ 「號啼」,大正藏原為「𨂜啼」,高麗藏作「號啼」,宋、元、明、聖四本作「歔欹」,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號啼」。
ⓡ 「捫」,元、明二本作「抆」。
ⓢ 「壽未」,宋、元、明三本作「未命」,聖本作「未壽」。
ⓣ 「磨」,宋、元、聖三本作「摩」。
ⓤ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 「命」,宋、元、明、聖四本作「念」。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甚」,宋、元、明三本作「其」。
ⓨ 「蘇」,大正藏原為「甦」,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 「㲲」,大正藏原為「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㲲」。[*]
Ⓐ 大正藏無「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先」,元、明二本作「當」。
Ⓒ 「見」,宋、元、明三本作「現」。
Ⓓ 大正藏無「白」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須跋」,巴利本作 Subhadda。
Ⓕ 「解」,宋、元、明三本作「知」。
Ⓖ 「已」,大正藏原為「巳」,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已」。
Ⓗ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元二本無「身」字。
Ⓙ 「阿難」,宋、元、明三本作「阿難曰」。
Ⓚ 大正藏無「畢於」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不蘭迦葉」,宋、元、明三本作「富蘭迦葉」。
Ⓜ 「不蘭迦葉」,巴利本作 Pūraṇa-Kassapa。
Ⓝ 「末伽梨憍舍梨」,大正藏原為「末伽梨憍舍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末伽梨憍舍梨」。
Ⓞ 「末伽梨憍舍梨」,巴利本作 Makkhali-Gosāla。
Ⓟ 「阿浮陀翅舍金披羅」,宋、元二本作「阿浮多翅舍欽婆羅」,明本作「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 「阿浮陀翅舍金披羅」,巴利本作 Ajita-Kesakambalā。
Ⓡ 「波浮迦旃」,巴利本作 Pakudha-Kaccāyana。
Ⓢ 「薩若毘耶梨弗」,巴利本作 Sañjaya Belaṭṭhi-putta。
Ⓣ 「尼揵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Nātha-putta。
Ⓤ 「外道」,大正藏原為「此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外道」。
Ⓥ 大正藏無「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莂」,宋本作「別」。[*]
Ⓧ 「莂」,大正藏原為「別」,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莂」。
① 巍巍:崇高雄偉的樣子。
② 抑損:制止;減少。
③ 覲:下級人員進見君王或長官。
④ 思惟貪婬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第一禪:思惟貪欲、淫欲等感官欲樂,是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達到初禪的境界。其中「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禪」是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
⑤ 除滅覺、觀,內信歡悅,歛心專一,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止息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達到第二禪的境界。
⑥ 捨喜守護,專念不亂,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樂行,得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達到聖者追求的:『捨、念、住於樂』的第三禪。
⑦ 捨滅苦、樂,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得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達到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的第四禪。
⑧ 周遍廣普無二無量:遍滿十方,沒有差別,沒有界限。
⑨ 久違顏色:一段時間沒見到大王。顏色在這邊指面容。
⑩ 奉現:疑為「奉覲」的訛誤,指尊敬地覲見、拜會。
⑪ 牕:「窗」的異體字。
⑫ 踰:越過、超過。同「逾」。
⑬ 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⑭ 少:略微、稍微。
⑮ 未幾:不久。
⑯ 捫:撫;摸。「捫」讀音同「門」。
⑰ 飡:「餐」的異體字。
⑱ 磨滅:消散。
⑲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⑳ 諦:真實。
㉑ 措:安置。
㉒ 埀:「垂」的異體字。
㉓ 以少因緣:因為一些緣故。
㉔ 復蘇:再度甦醒。也作「復甦」。
㉕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
㉖ 須跋:比丘名,是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親自教導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又譯為「須跋陀羅」。
㉗ 耆舊多智:德高望重,年長又有智慧。
㉘ 優曇鉢: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
㉙ 遮止:攔阻、阻止。
㉚ 決疑:解決疑惑。
㉛ 嬈亂:擾亂。
㉜ 開解:心開意解;解開疑惑而領悟。
㉝ 恣:任憑;聽任。
㉞ 不蘭迦葉:外道六師之一,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又譯為「富蘭那迦葉」。
㉟ 末伽梨憍舍梨:外道六師之一,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又譯為「末迦梨瞿舍利子」、「瞿耶樓」。
㊱ 阿浮陀翅舍金披羅:外道六師之一,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又譯為「阿耆多枳舍欽婆羅」、「阿夷耑」。
㊲ 波浮迦旃:外道六師之一,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又譯為「婆浮陀伽旃那」、「伽拘羅迦氈延」、「迦羅拘陀迦栴延」。
㊳ 薩若毘耶梨弗:外道六師之一。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又譯為「刪闍耶毘羅胝子」、「散闍耶毘羅胝子」、「散若夷毘羅梨沸」、「先闍那毘羅胝子」、「娑若鞞羅遲子」、「刪闍耶毘羅坻子」、「先比盧持」。
㊴ 尼揵子: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陀若提子」、「尼乾子」、「尼乾陀若提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㊵ 此諸師等,各有異法,瞿曇沙門能盡知耶?不盡知耶:這些老師各自主張不同的真理,姓瞿曇的出家人全部知道嗎?不全知道嗎?其餘譯本的意義不同,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各作如是宗:『此是沙門,此是沙門。』云何?瞿曇!為實各各有是宗不?」,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斯等六師各各自稱已為世尊竟,為實得一切智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們對自己自稱的全部證知?全部都不證知?或者一些證知,一些不證知?」
㊶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㊷ 沙門果:修行的成果,即初果至四果。又稱為「四沙門果」。
㊸ 自攝:(修行八聖道而)收攝自己的身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住」。
㊹ 羅漢不空:不會沒有阿羅漢。「羅漢」為「阿羅漢」的簡稱,即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㊺ 今者,如來則為以弟子莂而莂我已:今天佛陀如同灌溉、照顧弟子般,已經灌溉、照顧了我。其中「莂」可指植物生長太密而移栽,也可指古代寫在簡帛上,從中剖開、雙方各執一半的契約。相當的《般泥洹經》經文作「今受聖恩,乃聞是法」,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為大師雨,雨灌其頂」,相當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內容作「於諸師中灌頂最上,由師力故我亦善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大德!這個我歸依世尊、法、比丘僧團[……]凡在這裡,以內住弟子之灌頂在大師面前被灌頂」。
㊻ 異學:泛稱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譯作「外道」。
㊼ 當知在人行耳:應該要知道事在人為(所以要看新人的實際行為,而不必然只看時間。)
㊽ 今我能於佛正法中四歲使役,具諸威儀,無有漏失,乃受具戒:如今我有信心能在佛陀的正法中讓人使喚四年,具有威德、合乎儀則、沒有缺失,通過這樣的考核後才受出家戒。按:這是指須跋有信心不只能表現良好四個月,要考核他四年都沒問題。
㊾ 現法:這一生。「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現法」即現在的事物,表示這一生。
㊿ 如實智:契合真理的智慧。
⑴ 更不受有:不會再受輪迴。
⑵ 便先滅度而佛後焉:須跋便先於佛陀圓寂前,自取圓寂。
佛陀在回答須跋時,明確表示具有八聖道才能證得解脫,外道們沒有八聖道,則無法解脫。《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965經也說:「眾生正盡苦,究竟苦邊者,一切皆悉從此道出」。
八聖道為:
以在家修行人的生活為例:
由這樣整個修行的進程來看,的確具有八聖道才能解脫、沒有八聖道就不能解脫。當然,這樣的修行進程並不一定只能稱呼為八聖道,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965經所說「眾生正盡苦,究竟苦邊者,一切皆悉從此道出」的「此道」,相當的南傳經文描述為斷除五蓋、建立四念住、修習七覺支,正是八聖道中最重要的修行內容。
是時,阿難在佛後立,撫牀悲泣,不能自勝,歔欷①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曀②,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學地③,所業未成,而佛滅度。」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時,諸比丘白如來曰:「阿難比丘今在佛後撫牀悲泣,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曀,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學地,所業未成,而佛滅度。』」
佛告阿難:「止!止!勿憂莫悲泣也。汝侍我以ⓐ來,身行有慈,無二無量;言行有慈,意行有慈,無二無量。阿難!汝供養我,功德甚大,若有供養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及汝者。汝ⓑ但④精進,成道不久。」
阿難四奇特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諸佛給侍弟子⑤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然過去佛給侍弟子,語然後知;今我阿難,舉目即知:如來須是,世尊須是。此是阿難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轉輪聖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聖王行時,舉國民庶皆來奉迎⑥,見已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轉輪聖王若住、若坐,及與ⓒ臥時,國內臣民盡來王所,見王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是為轉輪聖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難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難默然入比丘眾,見ⓓ皆歡喜,為眾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復次,阿難默然至比丘尼眾中、優婆塞眾中、優婆夷眾中,見俱歡喜,若與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是為阿難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爾時,阿難偏露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現在四方沙門耆舊多智ⓔ,明解經律,清德高行⑦者來覲世尊,我因ⓕ禮敬,親覲ⓖ問訊。佛滅度後,彼不復來,無所瞻對,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⑧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佛陀交待僧團事務
佛告阿難:「我般涅槃後,諸釋種⑨來,求為道者,當聽出家,授具足戒,勿使留難。諸異學梵志來求為道,亦聽出家受ⓗ具足戒,勿試四月。所以者何?彼有異論⑩,若小稽留⑪,則生本見⑫。」
爾時,阿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闡怒⑬ⓘⓙ比丘虜扈⑭ⓚ自用⑮,佛滅度後,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我滅度後,若彼闡怒[*]不順威儀,不受教誡,汝等當共行梵壇⑯罪ⓛⓜ,勅諸比丘不得與語,亦勿往返[*]教授從事⑰。」
是時,阿難復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未ⓝ受誨者,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莫與相見。」
阿難又白:「設相見者,當如之何?」
佛言:「莫與共語。」
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
佛言:「當自撿心。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上下相和ⓠ,當順禮度,斯則出家敬順之法。」
佛告諸比丘:「汝等若於佛、法、眾有疑,於道有疑者,當速諮問,宜及是時,無從後悔,及吾現存,當為汝說。」時諸比丘默然無言。
佛又告曰:「汝等若於佛、法、眾有疑,於道有疑,當速諮問,宜及是時ⓡ,無從後悔,及吾現存,當為汝說。」時,諸比丘又復默然。
佛復告曰:「汝等若自慚愧,不敢問者,當因⑱知識,速來諮問,宜及是時,無從後悔。」時,諸比丘又復默然。
阿難白佛言:「我信此眾皆有淨信⑲,無一比丘疑佛、法、眾,疑於道者。」
佛告阿難:「我亦自知今此眾中最小比丘皆見道迹⑳,不趣㉑惡道,極七往返㉒[*],必盡苦際。」爾時,世尊即記莂㉓千二百弟子所得道果。
時,世尊披鬱多羅僧㉔,出金色臂,告諸比丘:「汝等當觀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鉢花時一現耳。」爾時,世尊重觀此義,而說偈言:
「右臂紫金色, 佛現如靈瑞;
去來行無常, 現滅無放逸。
佛陀入定入滅
「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末後所說。」於是,世尊即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入空處定㉕;從空處ⓤ定起,入識處定㉖;從識處ⓥ定起,入不用定㉗;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㉘;從有想無想定起,入滅想定㉙。
是ⓦ時,阿難問阿那律㉚ⓧ:「世尊已般涅槃耶?」
阿那律言:「未也,阿難!世尊今者在滅想定。我昔親從佛聞,從四禪起,乃般涅槃。」
於時ⓨ,世尊從滅想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不用定;從不用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一禪;從第一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佛般涅槃。當於爾時,地大震動,諸天、世人皆大驚怖。諸有幽冥日月光明所不照處,皆蒙大明,各得相見,迭相㉛謂言:「彼人生此!彼人生此!」其光普遍,過ⓩ諸天光。
天人及出家人的追思
時,忉利天於虛空中,以曼陀羅Ⓐ花、優鉢羅、鉢頭摩Ⓑ、拘摩頭Ⓒ、分陀利花散如來上,及散眾會。又以天末栴Ⓓ檀而散佛上,及散大眾。佛滅度已,時,梵天王於虛空中以偈頌曰:
「一切昏萌類㉜, 皆當捨諸陰;
佛為無上尊, 世間無等倫。
如來大聖雄, 有無畏神力;
世尊應久住, 而今般涅槃Ⓔ。」
爾時,釋提桓因㉝Ⓕ復作頌曰:
「陰行無有常, 但為興衰法㉞;
生者無不死, 佛滅之為樂。」
爾時,毘沙門王㉟復作頌曰:
「福樹大叢林, 無上福娑羅;
受供之良田, 雙樹間滅度。」
爾時,阿那律復作頌曰:
「佛以無為住, 不用出入息;
本由寂滅來, 靈曜㊱於是沒。」
爾時,梵摩Ⓖ那比丘復作頌曰:
「不以懈慢心, 約己修上慧;
無著無所染, 離愛Ⓗ無上尊。」
爾時,阿難比丘復作頌曰:
「天人懷恐怖, 衣毛為之竪㊲;
一切皆成就, 正覺取滅度。」
爾時,金毘羅神㊳復作Ⓘ頌曰:
「世間失覆護, 群生永盲冥Ⓙ;
不復覩正覺, 人雄釋師子㊴。」
爾時,密迹力士㊵復作頌曰:
「今世與後世, 梵世諸天人;
更不復覩見, 人雄釋師子。」
爾時,佛母摩耶㊶Ⓚ復作頌曰:
「佛生樓毘園㊷, 其道廣流布;
還到本生處, 永棄無常身。」
爾時,雙樹神復作頌曰:
「何時當復以, 非時花散佛;
十力功德具, 如來取滅度。」
爾時,娑羅園林神復作頌曰:
「此處最妙樂, 佛於此生長;
即此轉法輪, 又於此滅度。」
爾時,四天王㊸復作頌曰:
「如來無上智, 常說無常論;
解群生㊹苦縛, 究竟入寂滅。」
爾時,忉利天王復作頌曰:
「於億千萬劫, 求Ⓛ成無上道;
解群生苦縛, 究竟入寂滅。」
爾時,焰Ⓜ天㊺王復作頌曰:
「此是最後衣, 纏裹如來身;
佛既滅度已, 衣當何處Ⓝ施。」
爾時,兜率陀天王復作頌曰:
「此是末後身, 陰、界於此滅;
無憂無喜想Ⓞ, 無復老死患。」
爾時,化自在天㊻王復作頌曰:
「佛於今後夜, 偃右脇而臥;
於此娑羅園, 釋師子滅度。」
爾時,他化自在天王復作頌曰:
「世間永衰冥, 星王月奄墜㊼;
無常之所覆, 大智日永翳。」
爾時,異Ⓟ比丘㊽而作頌曰:
「是身如泡沫, 危脆誰當樂?
佛得金剛身, 猶為無常壞。
諸佛金剛體, 皆亦歸無常;
速滅如少雪, 其餘復何冀㊾Ⓠ?」
佛般涅槃已。時,諸比丘悲慟殞絕,自投於地,宛轉號咷㊿,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湊Ⓢ。」
時,諸比丘亦復如是,悲慟殞絕,自投於地,宛轉號咷,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
爾時,長老阿那律告諸比丘:「止!止!勿悲,諸天在上,儻有恠責⑴。」
時,諸比丘問阿那律:「上有幾天?」
阿那律言:「充滿虛空,豈可計量?皆於空中徘徊騷擾,悲號躃踊,埀淚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湊[*]。』是時,諸天亦復如是,皆於空中徘徊騷擾,悲號躃踊,埀淚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
末羅民眾瞻仰遺容
時,諸比丘竟夜達曉⑵,講法語已,阿那律告阿難言:「汝可入城,語諸末羅:『佛已滅度,所欲施作,宜及時為。』」
是時,阿難即起,禮佛足已,將一比丘,涕泣入城,遙見五百末羅以少因緣,集在一處。諸末羅見阿難來,皆起奉迎,禮足而立,白阿難言:「今來何早?」
阿難答言:「我今為欲饒益汝故,晨來至此。汝等當知:如來昨夜已取滅度,汝欲施作,宜及時為。」
時,諸末羅聞是語已,莫不悲慟⑶,捫淚而言:「一何駛哉!佛般涅槃。一何疾哉!世間眼滅。」
阿難報曰:「止!止!諸君勿為悲泣,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佛已先說:『生者有死,合會有離;一切恩愛,無常存者。』」
時,諸末羅各相謂言:「宜各還歸,辦諸香花及眾伎樂,速詣雙樹,供養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於牀上,使末羅童子舉牀四角,擎⑷Ⓣ持幡蓋,燒香散華,伎樂供養,入東城門,遍諸里巷,使國人民Ⓤ皆得供養;然後出西城門,詣高顯處而闍維Ⓥ之。」時,諸末羅作此論已,各自還家,供辦香華及眾伎樂,詣雙樹間,供養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於牀上,諸末羅等來共Ⓦ舉牀Ⓧ,皆不能勝⑸。
時,阿那律語諸末羅:「汝等且止!勿空疲勞,今者諸天欲來舉牀。」
諸末羅曰:「天以何Ⓨ意,欲舉此牀?」
阿那律曰:「汝等欲以香花伎樂供養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於牀上,使末羅童子舉牀四角,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伎樂供養,入東城門,遍諸里巷,使國人民皆得供養;然後出西城門,詣高顯處而闍維之。而諸天意欲留舍利七日之中,香花伎樂,禮敬供養;然後以佛舍利置於牀上,使末羅童子舉牀四角,擎持幡蓋,散花燒香,作眾伎樂,供養舍利。入東城門,遍諸里巷,使國人民皆得供養;然後出城北門,渡凞連禪河⑹,到天冠寺而闍維之。是上天意,使牀不動。」
末羅曰:「諾!快哉斯言⑺!隨諸天意。」
時,諸末羅自相謂言:「我等宜先入城,街里巷陌⑻Ⓩ,平治⑼道路,掃灑燒香,還來至此,於七日中供養舍利。」時,諸末羅即共入城,街里巷陌[*],平治道路,掃灑燒香,訖已出城,於雙樹間,以香花伎樂供養舍利。訖七日已,時日向暮⑽,舉佛舍利置於牀上,末羅童子奉舉⒜四角,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作眾伎樂,前後導從,安詳而行。
時,忉利諸天以曼陀羅[*]花、優鉢羅花、鉢頭摩[*]花、拘摩頭[*]花、分陀利花、天末栴檀散舍利上,充滿街路。諸天作樂,鬼神歌詠。時,諸末羅自相謂言:「且置人樂,請設天樂供養舍利。」
於是,末羅奉牀漸進,入東城門,止諸街巷,燒香散花,伎樂供養。時,有路夷末羅女篤信佛道,手擎金花,大如車輪,供養舍利。時,有一老母舉聲讚曰:「此諸末羅為得大利,如來末後於此滅度,舉國士民快得供養。」
ⓐ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 宋、元、明三本無「汝」字。
ⓒ 「與」,宋、元、明三本作「舉」。
ⓓ 「見」,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 大正藏在「因」字之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覲」,聖本作「現」。
ⓗ 「受」,聖本作「授」。
ⓘ 「闡怒」,宋、元、明、聖四本作「闡弩」。[*]
ⓙ 「闡怒」,巴利本作 Channa。
ⓚ 「扈」,大正藏原為「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扈」。
ⓛ 「梵壇罪」,大正藏原為「梵檀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梵壇罪」。
ⓜ 「梵壇罪」,巴利本作 Brahma-daṇḍa。
ⓝ 「未」,宋、元、明三本作「來」。
ⓞ 「持」,宋、元、明、聖四本作「恃」。
ⓟ 「持」,元、明二本作「恃」。
ⓠ 「和」,大正藏原為「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和」。
ⓡ 「是時」,宋、元、明三本作「時為」,聖本作「時」。
ⓢ 大正藏在「禪」字之後有一「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宋、元、明三本無「第」字。
ⓤ 宋、元、明三本無「處」字。
ⓥ 宋、元、明三本無「處」字。
ⓦ 「是」,明本作「起」。
ⓧ 「阿那律」,巴利本作 Aunruddha。
ⓨ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
ⓩ 「過」,宋、元、明三本作「遏」。
Ⓐ 「曼陀羅」,大正藏原為「文陀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曼陀羅」。[*]
Ⓑ 「鉢頭摩」,大正藏原為「波頭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鉢頭摩」。[*]
Ⓒ 「拘摩頭」,宋、元、明三本作「拘勿頭」,聖本作「拘頭摩」。[*]
Ⓓ 「栴」,聖本作「旃」。
Ⓔ 「涅槃」,宋、元、明三本作「泥洹」。
Ⓕ 「釋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m inda。
Ⓖ 「摩」,宋、元、明三本作「魔」。
Ⓗ 「愛」,聖本作「受」。
Ⓘ 聖本無「作」字。
Ⓙ 「冥」,宋、元、明三本作「暝」。
Ⓚ 「摩耶」,宋、元、明三本作「摩訶摩耶」。
Ⓛ 「求」,明本作「永」。
Ⓜ 「焰」,宋、元、明三本作「炎」。
Ⓝ 「處」,宋、元、明三本作「所」。
Ⓞ 「想」,聖本作「相」。
Ⓟ 「異」,宋、元、明三本作「諸」。
Ⓠ 「冀」,宋、元、明三本作「異」。
Ⓡ 「駛」,聖本作「駃」。[*]
Ⓢ 「湊」,大正藏原為「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湊」。[*]
Ⓣ 「擎」,聖本作「摬」。[*]
Ⓤ 「人民」,宋、元、明、聖四本作「民人」。
Ⓥ 「闍維」,巴利本作 Jhāpeti。
Ⓦ 「來共」,大正藏原為「眾來」,宋、元、明三本作「來共」,聖本作「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來共」。
Ⓧ 「牀」,聖本作「轝牀」。
Ⓨ 「以何」,宋、元、明三本作「何以」。
Ⓩ 「巷陌」,大正藏原為「街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巷陌」。[*]
⒜ 「奉舉」,宋、元、明三本作「捧舉」。[*]
① 歔欷:悲泣抽噎。也作「噓唏」。
② 曀:陰暗;昏暗。讀音同「易」。
③ 學地:在修學戒定慧的「有學」階段。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④ 但:只要;儘管。
⑤ 給侍弟子:侍者。
⑥ 奉迎:迎接。
⑦ 高行:高尚的品行。
⑧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⑨ 釋種:姓釋迦的一族。
⑩ 異論:錯誤的見解。
⑪ 稽留:耽擱、停留。
⑫ 則生本見:加深本來的見解。
⑬ 闡怒:悉達多太子出家修道時,駕馬車載太子出城的僕從。佛陀成道六年後,隨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貴族而輕賤諸比丘,愛罵人,是結黨不守戒律的六位惡比丘之一。佛滅度後從阿難學道,終證阿羅漢。又譯為「闡陀」、「車匿」。
⑭ 虜扈:自大、驕慢。
⑮ 自用:固執自己的意見。
⑯ 梵壇:意譯為默擯。
⑰ 從事:交往。
⑱ 因:經由;透過。
⑲ 淨信:堅固的信心。
⑳ 道迹:聖道的途徑。
㉑ 趣:歸向、導向。
㉒ 極七往返:最多七次往返(人天)。
㉓ 記莂:即「授記」,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記別」。
㉔ 鬱多羅僧:三法衣中的上衣。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內衣之外。
㉕ 空處定:超越色,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㉖ 識處定:超越空間,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㉗ 不用定:超越「有」,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㉘ 有想無想定: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㉙ 滅想定:滅了想陰、受陰的禪定境界,是解脫的聖者才能證得的定。又譯為「滅受想定」、「想受滅正受」。
㉚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㉛ 迭相:互相。「迭」讀音同「跌」,交替、輪流之意。
㉜ 萌類:眾生。「萌」是以草木剛發芽來比喻眾生智慧還未開。
㉝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譯為「天帝釋」。
㉞ 興衰法:生滅法,指「無常」。
㉟ 毘沙門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
㊱ 靈曜:太陽,此處指佛陀。
㊲ 衣毛為之竪: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
㊳ 金毘羅神:名為金毘羅的護持佛法的鬼神部眾,即藥叉大將的一部。又譯為「欽婆羅夜叉」、「金婆羅鬼神」、「宮毘羅大將」。
㊴ 人雄釋師子:佛陀之美稱。佛為人中之雄者,猶如獅子為百獸之王。
㊵ 密迹力士:??
㊶ 摩耶:悉達多太子的母親,是古代中印度天臂城善覺王的女兒、淨飯王的夫人,生下悉達多太子七日後逝世,往生於忉利天。又譯為「摩訶摩耶夫人」。
㊷ 樓毘園:中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園林,是悉達多太子的外祖父善覺王為其夫人藍毘尼建造的花園,靠近羅摩村,悉達多太子誕生於園內的無憂樹下。又譯為「藍毘尼園」、「隆頻林」。
㊸ 四天王:欲界六天當中,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各守護一方的天下,包括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又譯為「四大天王」。
㊹ 群生:眾生。
㊺ 焰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譯為「炎摩天」、「夜摩天」、「豔天」。
㊻ 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娛樂,因此稱為「化自在」。又譯為「化樂天」。
㊼ 奄墜:忽然、匆促地墜落。
㊽ 異比丘: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比丘。
㊾ 冀:希望。
㊿ 號咷:大聲哭。也作「嚎咷」。
⑴ 儻有恠責:或者會責怪。「儻」同「倘」;「恠」是「怪」的異體字。
⑵ 竟夜達曉:一整夜直到天明。
⑶ 悲慟:悲傷;悲痛。慟:過度悲傷,讀音同「痛」。
⑷ 擎:高舉、支撐。
⑸ 勝:負荷、承受。
⑹ 凞連禪河:??
⑺ 快哉斯言:說得太好了。
⑻ 巷陌:街巷。
⑼ 平治道路:鋪平、整治道路。
⑽ 向暮:傍晚。
大迦葉尊者主持火葬
時,諸末羅設供養已,出城北門,渡凞連禪河,到天冠寺,置牀於地,告阿難曰:「我等當復應ⓐ以何供養?」
阿難報曰:「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欲葬ⓑ舍利者,當如轉輪聖王葬法。」
又問阿難:「轉輪聖王葬法云何?」
答曰:「聖王葬法,先以香湯洗浴其身,以新劫貝周遍纏身,五百張㲲[*]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中,栴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收拾ⓒ舍利,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國行人皆見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阿難!汝欲葬我,先以香湯洗浴,用新劫貝周匝纏身,以五百張㲲[*]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中,栴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收拾[*]舍利,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生獲福利,死得上天,除得道者。』」
時,諸末羅各相謂言:「我等還城,供辦葬具、香花、劫貝、棺槨、香油及與白疊。」時,諸末羅即共入城,供辦葬具已,還到天冠寺,以淨香湯洗浴佛身,以新劫貝周匝纏身,五百張㲲[*]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香油,奉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中,栴檀木槨重衣其外,以眾名香而𧂐①其上。
時,有末羅大臣名曰路夷,執大炬火,欲燃佛𧂐ⓔ,而火不燃。又有諸ⓕ大末羅次前燃𧂐ⓖ,又火ⓗ不燃。時,阿那律語諸末羅言:「止!止!諸賢!非汝所能,火滅不燃,是諸天意。」
末羅又問:「諸天何故使火不燃?」
阿那律言:「天以大迦葉②ⓘ將五百弟子從波婆ⓙ國來,今在半道,及未闍維,欲見佛身,天知其意,故使ⓚ火不燃。」
末羅又言:「願遂此意!」
爾時,大迦葉將五百弟子從波婆[*]國來,在道而行,遇一尼乾子③手執曼陀羅[*]花。時,大迦葉遙見尼乾子,就往問言:「汝從何來?」
報言:「吾從拘尸城來。」
迦葉又言:「汝知我師ⓛ乎?」
答曰:「知。」
又問:「我師存耶?」
答曰:「滅度已來,已經七日,吾從彼來,得此天華。」迦葉聞之,悵然不悅。時,五百比丘聞佛滅度,皆大悲泣,宛轉號咷,不能自勝,捫淚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湊[*]。」
惡比丘高興從此無人管束時,彼眾中有釋種子④,字跋ⓜ難陀,止諸比丘言:「汝等勿憂,世尊滅度,我得自在。彼者ⓝ常言:『當應行是,不應行是。』自今已後,隨我所為。」
迦葉聞已,悵然不悅,告諸比丘曰:「速嚴衣鉢,時詣雙樹,及未闍維,可得見佛。」
時,諸比丘聞大迦葉語已,即從座起,侍從迦葉,詣拘尸城,渡尼連禪ⓞⓟ河水,到天冠寺ⓠ,至阿難所。問訊已,一面住,語阿難言:「我等欲一面覲舍利,及未闍維,寧可見不?」
阿難答言:「雖未闍維,難復可見。所以然者?佛身既洗ⓡ以香湯纏以劫貝,五百張㲲[*]次如纏之。藏於金棺,置鐵槨中,栴檀香槨重衣其外,以為佛身難復可覩。」
迦葉請至三,阿難答如初:「以為佛身難復得見。」
時,大迦葉適ⓢ向香𧂐ⓣ,於時佛身從重槨ⓤ內雙出兩足,足有異色,迦葉見已,怪問阿難:「佛身金色,足ⓥ何故異?」
阿難報曰:「向者,有一老母悲哀而前手撫佛足,淚墮其上,故色異耳。」
迦葉聞已,又大不悅,即向香𧂐,禮佛舍利。時,四部眾及上諸天同時俱禮,於是佛足忽然不現。
時,大迦葉繞𧂐三匝,而作頌曰:
「諸佛無等等, 聖智不可稱;
無等之聖智, 我今稽首⑤禮。
無等等沙門, 最上無瑕穢;
牟尼⑥絕愛枝, 大仙天人尊ⓦ;
人中第一雄, 我今稽首禮。
苦ⓧ行無等侶, 離著而教人;
無染無垢塵, 稽首無上尊。
三垢⑦垢已盡, 樂於空寂行;
無二無儔ⓨ匹⑧, 稽首十力尊。
善ⓩ逝⑨為最上, 二足尊中尊;
覺四諦止息, 稽首安隱智。
沙門中無上, 迴⑩邪令入正;
世尊施Ⓐ寂滅, 稽首湛然⑪迹。
無熱無瑕郄Ⓑ, 其心當寂定;
練除諸塵穢, 稽首無垢尊。
慧眼無限量, 甘露威Ⓒ名稱;
希有難思議, 稽首無等倫⑫。
吼聲如師子, 在林無所畏;
降魔越四姓Ⓓ, 是故稽首禮。」
大迦葉有大威德,四辯⑬具足,說此偈已,時,彼佛𧂐不燒自燃,諸末羅等各相謂言:「今火猛熾,焰盛難止,闍維舍利,或能消Ⓔ盡,當於何所求水滅之?」時,佛𧂐側有娑羅樹神,篤信佛道,尋以神力滅佛𧂐火。
時,諸末羅復相謂言:「此拘尸城左右十二由旬,所有香花,盡當採取,供佛舍利。」尋詣城側,取諸香花,以用供養。
各國分別供養舍利
時,波婆[*]國末羅民眾,聞佛於雙樹滅度,皆自念言:「今我宜往,求舍利分,自於本土,起塔供養。」時,波婆[*]國諸末羅即下國中,嚴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到拘尸城,遣使者言:「聞佛眾祐⑭,止此滅度,彼亦我師,敬慕之心,來請骨分,當於本國起塔供養。」
拘尸王答曰:「如是!如是!誠如君Ⓕ言,但為世尊垂降此土,於茲滅度,國內士民,當自供養,遠勞諸君,求Ⓖ舍利分終Ⓗ不可得。」
時,遮羅頗Ⓘ國諸跋離Ⓙ民眾,及羅摩伽Ⓚ國拘利Ⓛ民眾、毘留提Ⓜ國婆羅門眾、迦維羅衛國釋種民眾、毘舍離國離車Ⓝ民眾,及摩竭王阿闍世Ⓞ,聞Ⓟ如來於拘尸城雙樹間而取滅度,皆自念言:「今我宜往,求[*]舍利分。」
時,諸國王阿闍世等,即下國中,嚴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進渡Ⓠ恒水,即勅婆羅門香姓⑮Ⓡ:「汝持我名,入拘尸城,致問諸末羅等:『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吾於諸賢,每相宗敬,鄰境義和,曾無諍訟。我聞如來於君國內而取滅度,唯無上尊,實我所天,故從遠來,求[*]請骨分,欲還本土,起塔供養。設與我者,舉國重寶,與君共之。』」
時,香姓婆羅門受王教已,即詣彼城,語Ⓢ諸末羅曰:「摩竭大王致問無量:『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吾於諸君,每相宗敬,鄰境義和,曾無諍訟。我聞如來於君國內而取滅度,唯無上尊,實我所天,故從遠來,求[*]請骨分,欲還本土,起塔供養。設與我者,舉國重寶,與君共之。』」
時,諸末羅報香姓曰:「如是!如是!誠如君言。但為世尊埀降此土,於茲滅度,國內士民自當供養,遠勞諸君,求[*]舍利分終[*]不可得。」
時,諸國王即集群臣,眾共立議,作頌Ⓣ告曰:
「吾等和議Ⓤ, 遠來拜首,
遜言求分, 如不見與,
四兵在此, 不惜身命,
義而弗獲, 當以力取。」
時,拘尸國即集群臣,眾共立議,以偈答曰:
「遠勞諸君, 屈辱拜首,
如來遺形, 不敢Ⓥ相許,
彼欲舉兵, 吾斯亦有,
畢命相抵, 未之有畏。」
時,香姓婆羅門曉眾人曰:「諸賢!長夜⑯受佛教誡,口誦法言,心服仁化,一切眾生常念欲安,寧可爭Ⓦ佛舍利共相殘害Ⓧ?如來遺形欲Ⓨ以廣益,舍利現在但當分取Ⓩ。」
眾咸稱善,尋復議言:「誰堪分者?」
皆言⒜香姓婆羅門仁智平⒝均,可使分也。
時,諸國王即命香姓:「汝為我等分佛舍利,均作八分。」
於時,香姓聞諸王語已,即詣舍利所,頭面禮畢,徐前取佛上牙,別置一面。尋遣使者,齎佛上牙,詣阿闍世王所,語使者言:「汝以我聲,上白大王:『起居輕利,遊步強耶?舍利未至,傾遲⑰無量耶?今付使者如來上牙,竝⑱可供養,以慰企望⑲,明星出時,分舍利訖,當自奉送。』」
時,彼使者受香姓語已,即詣阿闍世王所,白言:「香姓婆羅門致問無量:『起居輕利,遊步強耶?舍利未至,傾遲無量耶?今付使者如來上牙,竝可供養,以慰企望,明星出時,分舍利訖,當自奉送。』」
爾時,香姓以一瓶受⒞石許,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告眾人言:「願以此瓶,眾議見與,自欲於舍起塔供養。」
皆言:「智哉!是為知時,即共聽與。」
時,有畢鉢村人白眾人言:「乞地燋炭⑳,起塔供養。」皆言:「與之。」
爾⒟時,拘尸國人得舍利分,即於其土起塔供養。
波婆[*]國人、遮羅國、羅摩伽國、毘留提國、迦維羅衛國、毘舍離國、摩竭國阿闍世王等,得舍利分已,各歸其國,起塔供養。香姓婆羅門持舍利瓶歸起塔廟,畢鉢村⒠人持地燋炭歸起塔廟。
當於爾時,如來舍利起於八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生時髮塔。
何等時佛生?何等時出家⒡?何等時成道?何等時滅度?沸⒢星㉑出時生,沸星出出家,沸星出成道,沸星出滅度(丹本注云問中應有何等時出家諸本並闕)⒣。
何等生二足尊? 何等出叢林㉒苦?
何等得最上道? 何等入涅槃城?
沸星生二足尊, 沸星出叢林苦,
沸星得最上道, 沸星入涅槃城。
八日如來生, 八日佛出家,
八日成菩提㉓, 八日取滅度。
八日生二足尊, 八日出叢林苦,
八日成最上道, 八日入泥洹㉔城。
二月如來生, 二月佛出家,
二月成菩提, 二月⒤取涅槃。
二月生二足尊, 二月出叢林苦,
二月得最上道, 二月[*]入涅槃城。
娑羅花熾盛, 種種光相照;
於其本生處, 如來取滅度。
大慈⒥般涅槃, 多人稱讚禮;
盡度諸恐畏, 決定取滅度。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
ⓐ 大正藏無「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葬」,宋、元、明三本作「瘞」。
ⓒ 「收拾」,元、明、聖三本作「牧歛」。[*]
ⓓ 「王」,聖本作「佛」。
ⓔ 「𧂐」,大正藏原為「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𧂐」,大正藏原為「其積」,宋、元、明三本作「𧂐」,聖本作「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 「火又」,大正藏原為「又火」,高麗藏、宋、元、明、聖五本作「火又」,今依據高麗藏、宋、元、明、聖五本改作「火又」。
ⓘ 「大迦葉」,巴利本作 Mahā-kassapa。
ⓙ 「婆」,聖本作「波」。[*]
ⓚ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師」字之後有一「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跋」,大正藏原為「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跋」。
ⓝ 「者」,宋、元、明三本作「老」。
ⓞ 「尼連禪」,宋、元、聖三本作「尼連」,明本作「熙連」。
ⓟ 「尼連禪」,巴利本作 Hiraññavatī。
ⓠ 「天冠寺」,巴利本作 Makuṭa-bandhana。
ⓡ 「洗」,宋、元、明三本作「洗浴」。
ⓢ 「適」,元、明二本作「迴」。
ⓣ 「向香𧂐」,聖本作「香向𧂐」。
ⓤ 「槨」,宋、元、明三本作「棺」。
ⓥ 「足」,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足」。
ⓦ 「尊」,聖本作「等」。
ⓧ 「苦」,明本作「若」。
ⓨ 「儔」,大正藏原為「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儔」。
ⓩ 「善」,大正藏原為「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善」。
Ⓐ 「施」,元、明二本作「於」。
Ⓑ 「隙」,大正藏原為「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隙」。
Ⓒ 「威」,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威」。
Ⓓ 「姓」,宋、元、明三本作「性」。
Ⓔ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 「君」,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君」。
Ⓖ 大正藏無「求」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大正藏無「終」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遮羅頗」,巴利本作 Allakappa。
Ⓙ 「跋離」,巴利本作 Bulayo。
Ⓚ 「羅摩伽」,巴利本作 Rāmagāma。
Ⓛ 「拘利」,巴利本作 Koliyā。
Ⓜ 「毘留提」,巴利本作 Veṭhadīpa。
Ⓝ 「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ī。
Ⓞ 「阿闍世」,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 「聞」,聖本作「王」。
Ⓠ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 「香姓」,巴利本作 Doṇa。
Ⓢ 「語」,宋、元、明三本作「謂」。
Ⓣ 「頌」,明本作「訟」。
Ⓤ 「議」,聖本作「義」。
Ⓥ 「敢」,聖本作「取」。
Ⓦ 「爭」,大正藏原為「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爭」。
Ⓧ 「害」,聖本作「割」。
Ⓨ 「欲」,聖本作「所」。
Ⓩ 「取」,聖本作「耳」。
⒜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 「平」,宋、元、明三本作「乎」。
⒞ 大正藏在「受」字之後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大正藏無「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畢鉢村」,巴利本作 Pipphalivana。
⒡ 大正藏無「何等時出家」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沸」,聖本作「佛」。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丹本注云問中應有何等時出家諸本並闕」十七字。
⒤ 「二月」,大正藏原為「八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二月」。[*]
⒥ 「慈」,聖本作「悲」。
⒦ 宋、元、明、聖四本無「佛說」二字。
⒧ 聖本在「四」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① 𧂐:堆積的燃料。「𧂐」通「積」字。
② 大迦葉:【需統合】
③ 尼乾子:一位耆那教徒。
④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指佛陀的弟子。
⑤ 稽首:以頭頂禮受禮者的腳或地(五體投地、最高禮法)。
⑥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聖賢,在這裡特指釋迦牟尼佛。
⑦ 三垢:貪、瞋、癡,又譯為「三毒」。
⑧ 無儔匹:無可匹敵、相比。
⑨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意思是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此處以這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⑩ 迴:掉轉、返回。
⑪ 湛然:清明瑩澈的樣子。
⑫ 無等倫:無可比肩;引申為最上、最勝者。等倫:同輩。
⑬ 四辯:善於說法的四種才智,包含義辯(分別義理)、法辯(明白諸法)、辭辯(通達方言)、應辯(不畏懼說法)。又譯為「四辯才」。
⑭ 眾祐:佛陀的十號之一,世尊 (梵:bhagavān,巴:bhagavā)的古代意譯,「祐」是福祐、福德、功德的意思,眾祐的意思為「眾多福德」(詳見: 從「眾祐」談起「世尊」),又譯為薄伽梵、婆伽婆。(此條註解似可統一、擇一上傳)
⑮ 香姓:佛陀滅度後,均分佛舍利給諸國而平息戰禍的婆羅門。
⑯ 長夜:長時間。
⑰ 傾遲:殷切期待。
⑱ 竝:「並」的異體字。
⑲ 企望:盼望。
⑳ 燋炭:引火的火把的餘燼,似炭狀、尚未成灰的部分。「燋」是用來引火的火把,讀音同「焦」。
㉑ 沸星:二十八星宿中的鬼宿,相傳此星出時最為吉祥。又譯作「富沙」、「弗沙」。
㉒ 叢林:指五欲功德。
㉓ 菩提:為音譯,義譯為「覺」,即覺悟、證悟。
㉔ 泥洹:即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