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七處善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一] 七處善:善是「善巧」,熟練的意思,即熟練於如其原貌地了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 | |
2. | 二陰相關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七] 二陰相關:二個陰是相關連的,例如前一生的五陰與後一生的五陰相關;某人對五陰有欲貪,而希望未來會有什麼樣的五陰,就會有相續的五陰。 | |
3. | 人間遊行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 |
4. | 八聖道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八]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 |
5. | 三種觀義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二] 三種觀義:在「陰、界、入」三方面觀察法義。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為在「界、處、緣起」三方面觀察法義。 | |
6. | 上煩惱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七] 上煩惱:粗重的煩惱,例如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煩惱。 | |
7. | 大姓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六] 大姓:世家大族。 | |
8. | 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三] 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以宿命智觀察過去世的種種)無論是已經知道的、未來將要知道的,以及現在正知道的一切,都離不開此五受陰的範圍。 | |
9. | 不中風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二] 不中風:不被風吹所傷害。 | |
10. | 五比丘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四) | [四] 五比丘:佛最早度化的五位比丘,分別是憍陳如(又譯作「拘隣」)、拔提(又譯作「跋提釋迦王」)、摩訶男(又譯作「摩訶男拘隷」)、婆破(又譯作「惒破」)、阿濕波誓(又譯作「馬勝」、「馬師」)。 | |
11. | 六識身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六] 六識身:六個識的種類: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 |
12. | 六觸入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四] 六觸入處: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貪愛的過程、時空、或情境。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 |
13. | 天人師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一] 天人師:天與人的導師。 | |
14. |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七]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心中浮現一些相、心中浮現很多相、心中浮現廣大沒有邊際的相、什麼物質都沒有的地方心中仍浮現的相。又譯為「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 |
15. | 心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八] 心法:心理現象。「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 |
16. | 支提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一] 支提:支提山,位於王舍城北方。迦蘭陀竹園位於支提山側。 | |
17. | 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五] 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佛陀說的(我理解為)五陰就是執著,說得真好。現在我還要再確認:請問佛,五陰就是執著嗎?還是五陰之外有執著?(這位比丘聽佛陀說五受陰是欲根、欲集、欲生、欲觸,因此以為五陰即受、五陰就是五受陰。但隨之又沒把握,所以才再問,真的是五陰即受?還是五陰異受?) | |
18. | 世尊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三]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梵文原文音譯為「婆伽梵」、「婆伽婆」,是佛陀德性的總稱,一字多義,經中常單譯為「世尊」、舊譯「眾祐」。 | |
19. | 世間解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八] 世間解:瞭解世間一切的事理。 | |
20. | 世間世間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三] 世間世間法:描述世間的法中,最寫實地描述世間的法。 | |
21. | 世間盲無目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五] 世間盲無目者:形容世間沒有智慧的人,有如失明的人(看不見東西)。 | |
22. | 世間智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二] 世間智者:世間有智慧的人。 | |
23. | 世間多事,今請辭還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三十] 世間多事,今請辭還:我在世俗中還有許多事要處理,現在便請辭先回去了。 | |
24. | 仙人住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四) | [二] 仙人住處: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處鹿野苑」。 | |
25. |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 | [二]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因為身體不是我,因此身體會生病、會苦,我也會想要讓身體變成這樣、不變成這樣。 | |
26. | 四大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一]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 | |
27. | 四大造色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二] 四大造色:由「四大」所造成的各種物質及物理現象。 | |
28. | 四識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四] 四識住:「色、受、想、行」等四個「識」在其中生長增廣的基地。 | |
29. | 外道出家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〇) | [一] 外道出家:泛稱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譯作「異學」。 | |
30. | 正士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三]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 |
31. | 正方便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四]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另譯為「正精進」、「正勤」。 | |
32. | 正向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九] 正向:正確的趣向。 | |
33. | 正志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治」、「正思」、「正思惟」。 | |
34. | 正見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九]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 |
35. | 正命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三]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 |
36. | 正定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六] 正定:正確的禪定。 | |
37. | 正念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五]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 |
38. |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一]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 | |
39. | 正業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二]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 |
40. | 正語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一]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 |
41. | 生滅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九) | [二] 生滅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的事物;有生就有滅。 | |
42. | 申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四] 申恕: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身恕」、「尸舍婆」、「尸攝惒」。 | |
43. | 名色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七]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 |
44. | 名色集,是名識集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八] 名色集,是名識集:有「名色」的聚合,而會有「識」的聚合(識陰);因為有「名色」為因緣,而會有識陰。按:就六根來看,因為應對了六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會產生。從人身來看,因為有身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能增長。 | |
45. | 因色、繫著色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六] 因色、繫著色:依著色,執著色。 | |
46. | 在無明㲉起惡邪見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十] 在無明㲉起惡邪見:由於無明而生出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㲉」是「卵」,譬喻無明如同卵一般,能生出邪見。 | |
47. | 多將翼從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八] 多將翼從:帶許多隨從。「將」是「帶領」的意思。 | |
48. | 如來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三] 如來:依於真理而來成佛,即指佛陀。「如來」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如來十號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 |
49. | 如法說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四) | [四] 如法說:契合正法而說。 | |
50. | 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二) | [三] 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如同《增壹阿含經》講述「四法」的經中所說內容。依據現存的《增壹阿含經》,難以斷定是指哪一經,一個可能性是《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31〉第4經所說的「四法本」: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滅盡為涅槃。 | |
51. | 安隱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七] 安隱:安穩。 | |
52. |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九]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這兩句話有二種解法。第一種解法為「有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了世間,有因緣(條件)使得世間已聚集而生起」,第一個「集」作動詞,第二個「集」作形容詞。第二種解法為這兩句話是同義、換句話說,解為「有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了世間」,兩個「集」都是動詞。 | |
53. | 有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二] 有漏:有煩惱。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 |
54. | 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八] 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我)存在、(我)不存在、(我)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我比對方殊勝、我與對方相等、我比對方卑劣、我知道我看見等念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是、我是這個、我將是、我將不是、我將是有色的、我將是無色的、我將是有想的、我將是無想的、我將是非有想非無想的(的念頭)」。 | |
55. | 此心、此意、此識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七] 此心、此意、此識:在《阿含經》中通常心、意、識三者相通,三者並列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依作用可區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識指「了別、認識」作用。 | |
56. | 竹園精舍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二] 竹園精舍:位於王舍城旁,又名竹林精舍,即[[迦蘭陀竹園]]。 | |
57. | 自知自覺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四] 自知自覺:親自證知、親自覺悟。 | |
58. | 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四] 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安住在自己的洲渚、安住於依靠自己;安住在佛法的洲渚,安住於依靠佛法;不住在別的洲渚、不依靠別人。按:這是比喻要依靠觀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證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導而修證佛法,不必外求。詳見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三九|第639經]]:「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洲依。」 | |
59. | 佛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二]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 |
60. | 初、中、後善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四] 初、中、後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 |
61. | 別知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九] 別知:辨別認知。 | |
62. | 我在色、色在我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一] 我在色、色在我:「我」處於色之中,或色處於「我」之中。這兩種狀況也稱為(我、色的)「相在」。 | |
63. | 沒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十一] 沒:消失、終了。 | |
64. | 沙門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七]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 |
65. | 見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九] 見法:見到真理。 | |
66. | 其如之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七] 其如之何:表示對其(指對方)無可奈何。 | |
67. | 具足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九]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 |
68. | 取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 | [四] 取:執取;執著。 | |
69. | 取陰俱識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三] 取陰俱識:執取(執著)諸陰(色、受、想、行)同在的識。 | |
70. | 取陰識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〇) | [一] 取陰識:執著(色、受、想、行)陰的識。 | |
71. | 宜知是時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三十一] 宜知是時:現在是適當的時候(回去)了。 | |
72. | 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六] 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這只是空話,如果去問他,他就回答不出來了,只會愈來愈迷惑,因為他其實沒有相關經驗。其中「言數」又譯為「言說」。 | |
73. | 拘薩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一]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 |
74. | 於色喜愛,是名色集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三] 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對色的喜愛造成色生起。其中「集」指因緣的聚合。第42經的相當經文作「愛喜是名色集」,相當的《七處三觀經》經文作「愛習為色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由食物的生起而有色的生起」。 | |
75. | 明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九] 明:智慧;徹底明白佛法。「無明」的對稱。 | |
76. | 明行足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六]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 |
77. | 明觸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十] 明觸:「明」狀況下的「觸」;在六根對六境的認識了別中,能夠有智慧。 | |
78. | 東園鹿母講堂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一] 東園鹿母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是由鹿母出資設立的大講堂,在舍衛城。 | |
79. | 法根、法眼、法依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五]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導引,佛法的依歸。 | |
80. | 波羅㮈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四) | [一]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 |
81. | 知見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八) | [三] 知見:知道、見到。 | |
82. | 空閑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七] 空閑: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空閑處、阿蘭若、阿練若」。 | |
83. | 金毘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六]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 |
84. | 阿㝹律陀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四] 阿㝹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又譯為阿那律。 | |
85. | 阿難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九) | [一]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 |
86. |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六]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五陰並不就是執著,也不是五陰之外有執著,而是哪裡有欲貪,哪裡就有五受陰(執著的五陰)。 | |
87. | 信心善男子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七) | [一] 信心善男子:對佛法有信心的善男子。 | |
88. | 封滯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七] 封滯:攀住占用,就是執取的意思。 | |
89. | 思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五] 思:意志活動;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陰。 | |
90. | 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五] 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所謂可以阻礙是指:若用手、石頭、木杖、刀,或是冷、熱,或是口渴、饑餓,或是被蚊蠅、各種毒蟲、風雨等的觸擾,這就是觸礙,所以有觸礙的事物就是色受陰。 | |
91. | 是比丘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六] 是比丘:這裡可能有經文脫落,原文可能為「如是,比丘」。 | |
92. | 是取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三] 是取:是執取(執著)。 | |
93. | 毘舍離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八]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 |
94. | 為作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八] 為作:行為造作。 | |
95. | 為現在色所食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十] 為現在色所食:被現在色所支配。這裡「食」是「支配」的意思。 | |
96. | 修多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二) | [二] 修多羅:契經;佛經。「修多羅」是音譯,原義為「線」,比喻佛經能貫穿法義、使法義不散失。 | |
97. | 害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十二] 害:禍害。 | |
98. | 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一] 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不同的繁殖植物的方法,例如塊根繁殖(如蘿蔔)、插枝繁殖(如葡萄)、取一整節來繁殖(如甘蔗)、自行落下就會繁殖(如落地生根)、果實裡的種子繁殖。 | |
99. | 涅槃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 | [六] 涅槃:滅除煩惱、生死。 | |
100. | 疾得漏盡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八] 疾得漏盡:快速地滅盡煩惱,得到解脫。 | |
101. | 純一滿淨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六] 純一滿淨:完全清淨。 | |
102. | 般涅槃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十四] 般涅槃:完全滅除煩惱、生死。「般」為「完全」。 | |
103. | 宿命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二]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 |
104. | 宿命智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一]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 |
105. | 寂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十] 寂:寂靜。 | |
106. | 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七] 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這些都是在描述證得阿羅漢。 | |
107. | 從禪覺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三] 從禪覺:禪坐完畢。 | |
108. | 族姓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四) | [一] 族姓:大族、家族。 | |
109. | 晡時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二]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 |
110. | 欲令如是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 | [一] 欲令如是:想要使它成為什麼樣子。 | |
111. | 清涼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十] 清涼:沒有熱惱,在這裡形容「涅槃」。 | |
112. | 現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六] 現法:這一生。「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現法」即現在的事物,表示這一生。 | |
113. | 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十一] 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如果沒有「我」,那麼造作都沒有我的業,如此一來,在未來世又是誰來承受業報呢? | |
114. | 苦樂覺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五] 苦樂覺:苦受及樂受。這裡的「覺」是「受」的異譯。 | |
115. | 苦邊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十] 苦邊:苦的盡頭。 | |
116. | 袈裟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 袈裟: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須經染色,以別於在家人所穿的白衣。又作「染色衣」。 | |
117. | 貪欲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四]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 |
118. | 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五] 貪喜四取攀緣識住:貪著四識住。其中「四取攀緣識住」就是「四識住」。 | |
119. | 陰、界、入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九] 陰、界、入:五陰、十八界、六入處。其中「界」是「差別、分界、種類」的意思,「十八界」為: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有人將這裡的「界」解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則此段經文指觀五陰、觀六界(界分別觀)、觀六入處的本質。 | |
120. | 陰、根、陰即受,二陰共相關,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盡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十二] 陰、根、陰即受,二陰共相關,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盡:此攝頌即此經的十個問題:(1)陰(2)根(3)陰即受(4)陰陰相關(5)名字(6) 因(7)味患離(8)我慢(9)無我慢(10)疾漏盡。原經文的「二味,我慢」疑為「味,二我慢」的訛誤。攝頌一般為十經一頌,這裡為整理一經的十個問題,較少見,可稱為內攝頌。 | |
121. | 鹿野苑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四) | [三]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 |
122. | 善逝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七] 善逝: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 |
123. | 善義、善味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五] 善義、善味:意義正確,文句正確。 | |
124. | 揵茨、鉢、匕匕羅、遮留、毘悉多、婆闍那、薩牢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八) | [二] 揵茨、鉢、匕匕羅、遮留、毘悉多、婆闍那、薩牢:這些是不同地方的人對於「鉢」所給予的不同名稱。 | |
125. | 無上士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九]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 |
126. | 無明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二]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 |
127. | 無明觸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七] 無明觸:「無明」狀況下的「觸」;在六根對六境的認識了別中,沒有智慧。 | |
128. | 無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四] 無漏:斷盡煩惱。 | |
129. | 無種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四) | [二] 無種:沒有最初的根源。 | |
130. | 異生、異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四) | [三] 異生、異滅: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 |
131. | 等正覺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五]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 |
132. | 跋提河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二] 跋提河:印度五大河之一,全名阿夷羅跋提河,即當今印度的拉布提河。 | |
133. | 鈍根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九] 鈍根:愚鈍的根器;悟性低。 | |
134. | 意生縛斷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 | [八] 意生縛斷:意識所生的結縛已斷除。 | |
135. | 意界、法界、無明界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六] 意界、法界、無明界:六根的意根這一類(意界)、六境的法境這一類(法界)、無明這一類。(在卷八會解說,有意根、法界,就有意識,這三者和合生觸。這時如果是在無明的狀況下,就是無明觸。) | |
136. | 愚癡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六] 愚癡:無智;無明。簡稱「癡」。 | |
137. | 當思惟此,莫思惟此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八] 當思惟此,莫思惟此:應該思惟這些……,不要思惟這些……。這裡經文將該思惟哪些、不該思惟哪些的詳細內容省略了。 | |
138. | 厭離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七) | [二] 厭離住:保持安住在厭離的狀態。 | |
139. | 漏盡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三] 漏盡:斷盡煩惱。 | |
140. | 聚落主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五] 聚落主:村長。 | |
141. | 菴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三] 菴羅:芒果。「菴」讀音同「安」。 | |
142. | 著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 | [五] 著:黏著;執著。 | |
143. | 閡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四] 閡:阻隔;妨礙。讀音同「合」。 | |
144. | 慧解脫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五]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 |
145. | 摩偷羅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六) | [一] 摩偷羅:中印度的古國,在當今印度德里東南約一百四十公里處,為古代通商要地。 | |
146. | 敷座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八) | [四] 敷座:鋪設座位。 | |
147. | 瞋恚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五] 瞋恚:生氣;忿怒。簡稱「瞋」。 | |
148. | 調御丈夫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 調御丈夫: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 |
149. | 諍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七) | [一] 諍:諍論;為了主張自己的看法而與人爭執。 | |
150. | 器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八) | [一] 器:容器。 | |
151. | 應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四] 應:應受人、天的供養。另譯作「應供」,音譯「阿羅漢」。 | |
152. | 熾然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十三]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這裡形容像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 |
153. | 諸根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五) | [三] 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 |
154. | 隨轉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三) | [一] 隨轉:被牽著走。 | |
155. | 闇惠明燈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四) | [五] 闇惠明燈:在黑暗中贈送明燈。 | |
156. | 瞿曇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十二]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 |
157. | 難提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五) | [五] 難提: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 | |
158. | 嚴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二十七] 嚴駕:整備車馬。 | |
159. | 薩羅聚落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三] 薩羅聚落:名為薩羅的村落。「聚落」即村落、部落。 | |
160. |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六) | [六]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感覺苦、感覺樂、感覺不苦也不樂。 | |
161. | 觸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 [四] 觸: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 |
162. | 釋迦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九] 釋迦:釋迦牟尼佛的族姓,古印度剎帝利種的望族,義譯為「能仁」。 | |
163. | 釋種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三) | [八] 釋種:姓釋迦的一族。 | |
164. | 露地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二) | [十八]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 |
165. | 攝受心住 | |
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三) | [二] 攝受心住:持續地攝住心;心持續地被把持住。「住」是持續、穩固的意思。 | |
166. | 變易法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 | [三] 變易法:具有會變化的性質,與「無常」意思類似。 | |
167. | 鬱低迦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二) | [一] 鬱低迦:比丘名,原為外道,曾向佛請益「世間有邊無邊」等問題(參見卷三十四第965經),後隨佛出家,證阿羅漢(參見卷二十四第624經)。這裡指以鬱低迦為主角的一經。 | |
168. | 麤 | |
雜阿含經卷第二(五五) | [一] 麤:「粗」的異體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