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釋提桓因ⓐ形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天身威力,光明遍照迦蘭陀竹園。
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世尊曾於隔界山石窟①中說言:『若有沙門、婆羅門無上愛盡解脫②、心善解脫,彼邊際③、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畢竟④。』云何為比丘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畢竟?」
佛告天帝釋:「謂比丘若所有受覺,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彼諸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出⑤如實知;如實知已,觀察彼受無常,觀生滅、觀離欲、觀滅盡、觀捨⑥;如是觀察已,則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畢竟。拘尸迦⑦!是名比丘於正法、律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畢竟。」
乃至天帝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釋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ṃ Inda。
ⓑ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 「苦」,宋、元、明、聖四本作「苦若」。
[註解]
① 隔界山石窟:王舍城東邊隔界山上的一個石窟,天帝釋曾在此問法,是佛陀時代王舍城地區的五個佛教精舍之一。又作「界隔山天帝釋石窟」、「毘陀山因陀娑羅窟」、「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
② 愛盡解脫:滅盡一切的貪愛而獲得解脫。
③ 邊際:(達到)盡頭。
④ 畢竟:究竟;完成。
⑤ 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出:感受的集起、滅去、滋味、禍患、出離。舉例而言,感受是由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產生(「受集」),沒有觸即滅去(「受滅」),樂受能讓人愛著其滋味(「受味」),樂受會消逝(「受患」),修行人受樂不執著、受苦不生瞋(「受離」)。詳見卷二第43經。
⑥ 觀生滅、觀離欲、觀滅盡、觀捨:(對於各種感受)觀察無常生滅以知「苦」、觀察離欲以斷除「集」起的原因、體驗暫時的苦滅以立志證得永久的寂「滅」、觀捨離一切執著以修行於「道」。即修行不染著,相應於四聖諦。
⑦ 拘尸迦:天帝釋過去世身為人時姓「拘尸迦」,清淨布施而得到成為天主的果報。又譯為「憍尸迦」。
[對應經典]
- 參考 《增壹阿含經》卷十〈勸請品19〉第3經。
- 參考 南傳《中部尼柯耶》〈雙大品4〉第37經愛盡小經。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II. p.224。
- Cullavagga V.8。
- Jataka No.263。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佛陀為天帝釋講解愛盡解脫之義:如實知三受的集、滅、味、患、離後,觀其無常、無欲、滅、捨離,而得解脫。
從十二因緣的分析來看,覺悟而徹底切斷了「受」支的執著,自然不生「愛」支,而得以「愛盡解脫」。
同一個事件,在不同經文有時可看到不同角度的側寫。例如《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05經提到,大目揵連尊者想知道天帝釋隨喜佛陀解說「愛盡解脫」的背景,就以神通上三十三天請問天帝釋。可惜,天帝釋已經忘記了。《增壹阿含經》卷十〈勸請品19〉第3經以及南傳《中部尼柯耶》〈雙大品4〉第37經愛盡小經的記載,則是將佛陀講解「愛盡解脫」以及大目揵連尊者請問天帝釋這兩段事件,合在同一經中記錄。
《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則記載訶梨聚落主長者想多了解佛陀所說愛盡解脫的法義,而請教摩訶迦旃延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則表示對於六根、六境、六識等的貪著,盡、無欲、滅、息、沒,即為解脫。這回答在字面上和佛陀所說的入手處不太相同,或許是說法者視發問者的情境而以最適合的角度切入,以讓發問者受益,然而兩經所載的修行法同樣都能達到愛盡解脫。
天帝釋所提到佛陀曾在界隔山石窟的開示,出自《中阿含經》卷三十三第134經大品釋問經,又譯為《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