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3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在於學地①,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世尊!彼當ⓑ云何修習,多修習住,於此法、律得諸漏盡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③,現法自知作證④:『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摩訶男:「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彼於爾時,當修六念⑤,乃至進ⓒ得涅槃。譬如飢人,身體羸⑥瘦,得美味食,身體肥澤。如是,比丘住在學地,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修六隨念,乃至疾得安隱涅槃⑦。
「何等六念?謂聖弟子念佛念如來事,如來⑧、應⑨、等正覺⑩、明行足⑪、善逝⑫、世間解⑬、無上士⑭、調御丈夫⑮、天人師⑯、佛⑰世尊⑱。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⑲,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⑳;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㉑;身猗[*]息已,覺受樂㉒;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㉓ⓕ,入法流水㉔ⓖ,乃至涅槃。
「復次,聖弟子念法念於法事,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㉕。聖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法所熏,昇進涅槃。
「復次,聖弟子念僧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㉖,行隨順法,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此是四雙八輩㉗賢聖,是名世尊弟子僧,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事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僧所熏,昇進涅槃。
「復次,聖弟子念戒自念淨戒,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㉘。聖弟子如是念戒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戒所熏,昇進涅槃。
「復次,聖弟子念施自念施事,我得善利,於慳垢眾生中而得離慳垢處㉙,於非家行解脫施㉚,常自手施,樂行捨法㉛,具足等施㉜。聖弟子如是念施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施所熏,昇進涅槃。
「復次,聖弟子念天念諸天事,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若有正信心者,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當行此正信;彼得淨戒、施、聞、捨、慧,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今亦當行此戒、施、聞、慧。聖弟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貪欲、瞋恚、愚癡,其心正直,緣彼諸天。彼聖弟子如是直心㉝者,得深法利、得深義利、得彼諸天饒益隨喜;隨喜已,生欣悅;欣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得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處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水流。念天所熏故,昇進涅槃。
「摩訶男!若比丘住於學地,欲求上昇安樂涅槃。如是多修習,疾得涅槃者,於正法、律速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校勘]
ⓐ 聖本無「進道」二字。
ⓑ 「當」,聖本作「常」。
ⓒ 「進」,聖本作「集」。
ⓓ 宋、元、明、聖四本無「覺」字。
ⓔ 「罣」,宋、聖二本作「罪」。[*]
ⓕ 「礙」,大正藏原為「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 「流水」,聖本作「水流」。
ⓗ 「待」,宋、元、明三本作「得」。
ⓘ 「直」,聖本作「值」。
[註解]
① 學地:在修學戒定慧的「有學」階段。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② 得諸漏盡:得以將所有的煩惱都斷盡。
③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④ 現法自知作證:這一生就體證。
⑤ 羸:衰弱。讀音同「雷」。
⑥ 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又譯為「六隨念」、「六念處」。
⑦ 疾得安隱涅槃:快速地得到安樂而平穩無事的解脫。
⑧ 如來:依於真理而來成佛,即指佛陀。「如來」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如來十號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⑨ 應:應受人、天的供養。另譯作「應供」,音譯「阿羅漢」。
⑩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⑪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⑫ 善逝: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⑬ 世間解:瞭解世間一切的事理。
⑭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⑮ 調御丈夫: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⑯ 天人師:天與人的導師。
⑰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⑱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梵文原文音譯為「婆伽梵」、「婆伽婆」,是佛陀德性的總稱,一字多義,經中常單譯為「世尊」、舊譯「眾祐」。
⑲ 其心正直:心地清淨質直,沒有虛假。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唯有清淨質直之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彼心其時即依如來而質直」。
⑳ 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對於佛說的正法或對於佛陀,會隨之心生歡喜。
㉑ 猗息:輕鬆安穩,又譯為「輕安」。「猗」是輕鬆美好的意思,讀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㉒ 覺受樂:感受到樂受;感受到安樂。按:這是指心中暫時放下粗重的煩惱,輕鬆安穩時,自然能生起樂受,例如念佛之樂。
㉓ 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這樣念佛的聖弟子縱使面對兇惡的冤家,心中也不會有所牽掛。其中「嶮」是「險」的異體字,「罣礙」指心中有所牽掛,「罣」音義同「掛」。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怨家及己親族,於此二人,無怨憎想,心常平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聖弟子在不平坦的世代中住於得到平坦的;在有瞋害的世代中住於無瞋害的」。
㉔ 入法流水:進入佛法解脫之流中,即「入流」,也就是證得初果。
㉕ 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當生就能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就在這裡馬上可以看到,親自體證。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㉖ 善向、正向、直向、誠向:朝著良善的方向、正確的方向、正直的方向、真實的方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善而行、依正直而行、依真理而行、如法而行」。
㉗ 四雙八輩:四組共八種聖人,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㉘ 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不毀壞戒、不缺少戒、不污染戒、只為解脫(不夾雜其他世間的目的)而持戒、不執取與解脫無關的禁戒、完善保護戒、明白人會稱嘆的戒、智者不會嫌惡的戒。
㉙ 我得善利,於慳垢眾生中而得離慳垢處:我真是受益良多,雖然生為有吝嗇心的眾生之一,但是能夠解脫於吝嗇。
㉚ 於非家行解脫施:為了身在家而心不為家所繫縛,而沒有執著地施捨。又譯為「住於非家,修解脫施」。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住捨心中,於一切物,心無悋惜,持用布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是自由施捨者」。
㉛ 樂行捨法:樂於修行施捨;以布施鍛鍊自己能歡喜地捨離、放下。
㉜ 等施:平等地布施。又譯為「等心行施」、「等心普施」、「平等心而以惠施」。
㉝ 直心:心地清淨質直,沒有虛假。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記載的念佛行法
《雜阿含經》本卷及卷二十、三十所記載的念佛是「念如來事」,並以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例。卷三十第857經並強調最好行、住、坐、臥隨時念佛。
《增壹阿含經》卷二記載念佛是以觀如來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覺他的層面。在實作上是以坐姿念佛為主。
其中《雜阿含經》的念如來十號,或許是後世持名念佛的本源;《增壹阿含經》的觀如來形象,或許是後世觀想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卷五十第1349經甚至提到天神觀佛陀的足跡以念佛。各經所載可說是相通的,次第無非是以持名或者觀佛形象,帶入對佛功德的思惟(十號是說覺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說無學聖者的功德),基於此而成就念住。
- 僧寶的定義
本經定義「念僧」的「僧」為「四雙八輩賢聖」,也就是所有的聖眾,而不只單一位師父。賢聖自然戒行清淨,並且定、慧都有所成就,而不會成為錯誤的榜樣。
- 天人並沒有真正地解脫,為何要「念天」?
天人雖然尚未解脫,但在清淨的程度、福報、甚至定力上還是遠勝於一般人,也是來世善有善報的好例子。也有天人會幫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聖者,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經記載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在位於兜率天。
念天的重點在於憶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聞、慧的修行人命終得生天上,因此我也要有信、戒、施、聞、慧,有為者亦若是。
念天如同六念當中任何一個,可以讓人不起惡念、放下粗重的煩惱,進而使心正直、獲得輕安,甚至得定,乃至因定發慧。以「念施」為例,布施本身不等於解脫,但可以清淨施作為入手處,清淨心意,而獲得更高的成就。
- 「六念」與「四不壞淨」互相成就
對佛、法、僧的淨信以及聖戒成就,是修行的方法(念佛、法、僧、戒),也是修行的成就(初果得四不壞淨):
- 六念中的前四念,可成就四不壞淨:本經中六念中前四念的經文,和《雜阿含經》卷三十第848經、「不壞淨相應」中的經文,幾乎一模一樣。
- 可依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4經:「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汝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
- 由「六念」而「修滿五法」得禪定
本經內容呼應於《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82經所說:「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修滿「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這五法能得禪定,也就是本經中的「隨喜心……歡悅……身猗息……覺受樂……心定」。
- 由「六念」而完成「七覺支」
本經顯示了修六念可依次達成覺悟的要素「七覺支」,乃至涅槃。以「念佛」為例:
- 念覺支:聖弟子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
- 喜覺支: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
- 猗覺支:歡悅已,身猗息;
- 定覺支:身猗息已,覺受樂;受樂已,其心定;
- 捨覺支: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以上經文描述了由六念而生起七覺支的次第關係。
關於七覺支的解說,可參見《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的經文,尤其是卷二十六第711經對於七覺支次第的說明。
- 修習六念是為了證得涅槃
佛陀說修習六念的目的是讓人不起貪欲、瞋恚、愚癡,進而昇進涅槃。因此在實際修行六念時,可檢視自身的貪瞋癡有無增減,以確認自己是否仍修行在正道上。
舉例來說,若修念佛而貪瞋癡漸漸減輕,則是在正確的道路上;但若修念佛時過度執著在表相上而加重了貪、瞋或癡,例如心向於佛卻容易對眼前的人事物起瞋心,那麼恐怕過度執著在手段上卻忘掉了目的,應仔細審視、修正自己的修行,莫忘初衷。